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47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26626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47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47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47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47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47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47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47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ppt(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文化发展历程,模 块 三,专题十四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及其发展,考点四十七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栏,目,导,航,一、智者的启蒙 1背景 (1)政治:约公元前5世纪_达到高峰。 (2)经济:希腊工商业发展。 (3)思想:平民地位提高,_的成长。 2性质:反对旧的思想方法和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雅典民主政治,个人主义,3特点:言论内容和辩论方式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注重实利;否认绝对权威、怀疑神灵、敢于创新。 4代表人物:普罗塔戈拉,“_”是其观点的中心内容。被视为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的先驱。 5评价: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智者运动被看作是西方_的起源。,人是万

2、物的尺度,人文精神,思维拓展 希腊人文主义思想产生的背景 政治:雅典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社会环境比较宽松。 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古希腊山多地少、港湾众多,从事航海殖民活动的古希腊人开创了多元化的文化,有利于思想活跃。 经济:古希腊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概念释疑 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强调以人为中心,注重人性和人的价值是西方人文精神的主要内涵,人文主义是人文精神的核心。这种精神对打破原始宗教对人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但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容易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和社会秩序的混乱。,二、苏格拉底的智慧 1主张 (1)提出“_”,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 (2)提出“_”,这成为苏格拉

3、底哲学探索的指南。 2意义: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_”;对理性的尊崇和对思想自由的追求,是欧洲18世纪启蒙思想的源头。,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自我,三、斯多亚学派的“人生而平等” 1产生时间: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3世纪初。 2代表人物:芝诺、_、塞内卡。 3主张 (1)逻各斯是贯穿万物的永存不朽的_。理性是人与生俱来的。 (2)“顺应自然的生活就是至善”。 (3)人生而平等。 4意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论证了_这一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论。,西塞罗,理性,人生而平等,轻巧识记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通史链接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政治、经济、文化,答题术语,1普罗塔戈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

4、识的人”,苏格拉底则“自知自己无知”。这种差异反映出( ) 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 B后者兼顾知识与道德 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 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考向预测一:从比较和联系角度考查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内涵,B,解析:材料看不出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的文化素质孰高孰低,故A项错误;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知识”,苏格拉底肯定是有知识的人,但他很谦虚,“自知自己无知”,兼顾知识与美德,故B项正确;材料看不出普罗塔戈拉与苏格拉底的受教育程度不同,故C项错误;材料看不出普罗塔戈拉对知识的认识,故D项错误。,人文精神是一种人类的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高度重视,对人类各种精神文化遗产的无比珍惜,对

5、人格与道德的不懈追求。它关注人的尘世生活,重视人的精神意义,是人的价值尺度在人的思想意识、思维习惯和心理活动中的历史积淀。智者的启蒙和大哲学家们的智慧,体现了人文精神在蒙昧中的觉醒。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第32题,2016年新课标全国丙卷第32题,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7题,西方人文主义精神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考查的。,1智者学派认为世间没有客观的评判标准和永恒的真理,主张用人的眼光去观察世界,用人的主观感觉作为评判世间万物的客观标准。 2“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把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强调了人作为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的作用,否定了神或命运等超自然的力量对社会人生的作用。 3“人是万物的尺度”

6、的主张是在原始宗教和自然统治之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西方人文精神的开始。 4“人是万物的尺度”的主张过分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忽视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给主观随意性和极端个人主义打开了方便之门。,正确理解“人是万物的尺度”,2苏格拉底认为“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他还论证说:“凡是其本身就给违犯的人带来刑罚的法律,一定是有比人更好的法者所制定的。”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 A强调公民应该都是法律的服从者 B思想主张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 C竭力推崇神的意志高于人的意志 D主张城邦法律应遵从神的律法,考向预测二:从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和影响角度命题,A,解析:材料信

7、息“如果神不制定正义的法律就很难有什么别的人制定这样的法律”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法律是正义的,公正的人首先是遵守法律的人,服从法律是公民的天职、责任和义务。故A项正确。,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开创了希腊哲学的新方向,使哲学真正成为研究“人”的学问,对当时及后世影响极其深远。同时,苏格拉底针对雅典直接民主的弊端,针砭时弊,批判颓废的社会风气,捍卫思想自由,教化青年。这些都是今后高考命题的新角度。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第40题,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27题,西方人文主义精神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考查的。,智者学派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史料一 关于神,我不可能感受他们如何存在

8、或如何不存在,我也不可能感知他们的形象是什么。 汪子嵩等著希腊哲学史 史料二 美德的“本性”是什么呢?苏格拉底提出了两个假设:“美德即知识”“美德是善”。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即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也不会有智慧。,主题: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希腊人文精神的起源,(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的研究对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提示:变化:由神到自然界到人与社会。 原因: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工商业经济繁荣;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日益

9、突出;先哲们的勇于探索。,(2)根据史料二,指出苏格拉底对人文主义内涵的拓展,并说明其拓展的主要目的。 提示:内涵拓展:关注人的美德,注重改善人的心灵;重视对人的教育。目的:培养公民的道德价值观,拯救城邦。,(1)史料一的信息说明古希腊思想家对神的存在表示怀疑,实质上反映了对人性的肯定。 (2)史料二的信息表明苏格拉底的主张是“美德即知识”,善是美德的核心和人的内在灵魂,需要通过教育认识自己。,1相同点 都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都强调人的价值,都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 2不同点 (1)智者学派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认为人的感受是判定一切的准绳,不应该强求一律;而苏格拉底则倡导“有思想力的

10、人是万物的尺度”,体现了对理性的尊重。 (2)在社会道德观上,智者学派忽视道德,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而苏格拉底则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古希腊人文思想与中国先秦儒家思想的比较 1相同点 (1)都注重人与人类社会。如希腊先哲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强调;中国孔子倡导的“仁者爱人”,孟子的“人性善”,荀子的“人性恶”,等等。 (2)都强调道德的作用。如苏格拉底主张改善人们的灵魂,培植好公民,以德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和“礼”,主张以德治国。,2不同点 (1)对人的属性的关注点:古希腊人文思想特别强调“个体”的

11、人;先秦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人,提倡人伦价值。 (2)处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着眼点:古希腊人文思想强调人的平等,反对教育、财产、种族方面的不平等;中国先秦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高度重视伦理道德。 (3)对自然科学的态度:古希腊人文思想重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如亚里士多德在对自然的研究中讲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思维方法;中国先秦儒家思想忽视对自然科学的探究,将社会和人文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1(2017全国卷32)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

12、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B,解析: B对:古希腊的神话是一种传统文化。在古希腊的神话中,诸神具有人的一些特征,意味着蕴含人文思想,说明了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中。A错:题干说明了古希腊神话蕴含着人文思想,不能说明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识淡薄。C错:这一时期的希腊神话只是体现出人文精神,而理性占据主导地位是在启蒙运动时期。D错:题干信息没有体现出民主进程与神话的影响的关系。,2(2016全国丙卷32)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 A宗教意识淡薄 B反对神灵崇拜 C注重物质生活 D强调人的价值,D,解析:在古希腊雅典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出现智者学派,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不是以神作为万物的尺度,这实质上是强调人的价值,应该选D项。古希腊奉行多神教,崇拜古希腊神话诸神,A、B选项与史实不符,排除。“注重物质生活”在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排除C项。,考点强化练(三十七),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