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9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26631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3.2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9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9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9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9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9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9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考点9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ppt(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政治文明历程,模 块 一,专题三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考点九 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栏,目,导,航,一、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一)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背景 军事上: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政治上:国民政府的反动统治已被推翻。 组织上:1949年3月,中共_召开,确立了党的工作重心、基本政策和总任务。,七届二中全会,(2)筹备:1949年9月,_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等重要文件,规定了新中国的性质为_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 (3)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隆重举行。 (4)意义:结束了半

2、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成为真正具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建立了前所未有的_政权;为国家政治建设奠定基石,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新民主主义,人民民主,思维拓展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但不是社会主义革命的结束,它只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不是新中国的成立,而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过渡时期”不是从1953年开始,而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止于三大改造的完成。,2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人民民主,长期共存,民族区域自治,西藏,轻巧识记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二)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1民

3、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 (1)正确探索: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_的变化,开端良好。 (2)严重挫折:“文化大革命” 原因:“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 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 表现:形成“革命委员会体制”;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政协停止活动。 后果:国家的民主和法制被肆意践踏,全国陷入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主要矛盾,思维拓展 “文化大革命”对我国的危害 1政治上,长期动乱,大批干部和群众遭到残酷迫害,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遭到严重践踏。 2经济上,社会生产大幅度下降,国民经济遭到巨大破坏和损失。 3文化上,科学、文化、教育事业

4、被严重摧残,国民素质和伦理道德水平下降。 4思想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和严重的后果。,2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目的:彻底纠正“左”倾错误,拨乱反正。 (2)内容: 思想上:重新确立了_、_的指导思想。 政治上: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工作重点转移到_上来。 组织上: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经济上:做出实行_的重大决策。 (3)意义: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开创了建设_的新道路。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家的政治建设进入新时代。,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

5、治 (1)初步构想: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 (2)修订宪法:1982年通过全面修改的_,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加快步伐: 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_、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方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4)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法治国,思维导图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二、祖国统一大业 1理论 (1)酝酿: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 (2

6、)提出: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了“_”的伟大构想。 (3)通过: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通过。 (4)含义: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大陆实行_,香港、台湾实行_。,一国两制,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思维导图 图示法理解“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2实践 (1)香港回归:1997年7月1日。 (2)澳门回归:1999年12月20日。 (3)意义 标志着在中国国土上彻底结束了外国列强的占领,开创了香港、澳门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 标志着中国在完成_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为国际社会以_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范例。,祖国统一大业,和平方式,3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 (1)

7、缓和 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大、小金门等岛屿,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1980年后,海峡两岸_交往的坚冰逐步被打破。 (2)进展: 1992年10月,大陆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就“海峡两岸均坚持_原则”达成共识,史称“_”。 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推动了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 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为促进_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民间,一个中国,九二共识,祖国统一大业,(3)展望: 条件:两岸经济相互促进、互利互补的局面初步形成。 障碍:台湾岛内_的发展和某些外国_的干涉。 原则:_的原则是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

8、提,在此基础上进行海峡两岸的对话和谈判。,分裂倾向,反华势力,一个中国,轻巧识记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思及其实践可归纳为“一、二、二、一” 一个构想:“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两地回归:香港和澳门的顺利回归。 两大障碍:岛内分裂势力和外国反华势力。 一大期盼:两岸和平统一。,易错提醒 有关“一国两制”的两点特别说明 1“一国两制”并不是说两制都是主体。“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两种制度并存,国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 2“一国两制”下设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但并不是完全自治。,答题术语,1观察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用普选的方式产生人民代

9、表,考向预测一: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制度,A,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选举的法律依据 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基本确立 D选民选举的代表将参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把自己满意的人选出来了 和选民证(1953年),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人民直接选举代表,为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做准备,故A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954年,故B项错误;基层民主是指人民直接选举村委会,基层民主加强的时间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C项错误;全国人大代表是间接选举产生的,与材料现象不符,故D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后,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这三大制度确保了权力来自于人民,

10、归属于人民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属性,近几年全国卷一直未在此部分命题,但正如在外交关系上2016年全国乙卷第31题反猜题一样,此部分命题的可能性很大,尤其是结合图片、表格、折线等史料,值得我们高三复习备考时注视。,1特点 (1)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保障公民政治权利的主要形式。 (2)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方面代表团结在一起。 (3)根据社会主义民主原则,建立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平等关系,并建立个人与社会、集体之间的正确关系。 (4)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实现少数民族当家作主。 2本质: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

11、人民,人民当家作主,真正享有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这是中国民主政治的本质。,中国民主政治的特点和本质,22017年6月28日,国台办主任马晓光再次说明“九二共识”的由来、核心涵义以及重要意义,强调这是两岸关系发展中的大是大非问题,也是台湾当局回避不了的重大原则问题。材料中“核心涵义”指的是( ) A一个中国 B和平统一 C一国两制 D平等协商,考向预测二:海峡两岸的关系,A,解析:“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与精神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故A项正确;和平统一是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的方法,故B项错误;一国两制是大陆提出的解决台湾、澳门问题的伟大构想,故C项错误;平等协商是两岸交流的基本原则,

12、不是“九二共识”的“核心涵义”,故D项错误。,“一国两制”构想立足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实现了一个国家内部两种制度的和平共处,是两岸关系的纲领性文献,但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正式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后,蔡英文政府否认“九二共识”,破坏民族统一大业,与历史的车轮背道而驰,因此引起了台海关系的重大变动与挫折,按照高考命题不回避热点和“家国情怀”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此部分内容备考时需要注意。,1“一国两制”的基础是“一个中国”。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香港、澳门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2实行“两种制度”。作为国家主体的大陆地区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

13、、澳门则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两种制度长期共存,共同发展。 3高度自治。在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内,依宪法规定在港、澳、台设置特别行政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台湾还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4和平谈判。通过接触谈判,以和平方式实现国家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5实行“一国两制”政策长期不变,具有稳定性。,“一国两制”构想的特点,1(2015安徽卷17)有学者评价:“它凝结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心血,又经过反复讨论、修改,所以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据此判断,“它”是指( ) A双十协定 B论联合政府 C共同纲领 D论十大关系,

14、C,解析:双十协定是国共两党就抗战胜利后国家走向的谈判结果,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无关,故A项错误;论联合政府是抗战即将胜利时,中共关于政权建设的单方设想,既不能说凝结了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心血,也不能说得到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故B项错误;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是以最广泛地召集全国各党派、各民族、各地区、各领域人员代表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研究确定的,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大可能地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心愿,故C项正确;论十大关系主要是在中共内部总结建国以来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初步经验的基础上由毛泽东结合苏联建设的经验教训集中概括出来的,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关系并不密切,

15、另外论十大关系涉及到一些利益关系,不能说“得到了全国各方面人士的一致拥护”,故D项错误。,2(2015四川卷8)1978年5月,光明日报刊发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起了广泛关注。该文初稿作者在听到赞誉声的同时,也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转而安排“后事”:“我已经有思想准备了,我准备要坐牢。”上述材料表明当时( ) A社会舆论呈“百花齐放”之势 B“左”倾束缚亟待突破 C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渐入人心 D“两个凡是”名存实亡,B,解析:题干中并未体现出当时的社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思想舆论,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因为批判了左倾错误思

16、想而准备后事”的这一现象,可知当时“左”倾错误还未完全结束,故B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于1978年12月召开,故C项错误;题干中提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作者因看到一些报刊批评该文违反中央精神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而安排后事”可知这一时期“两个凡是”的思想依然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故D项错误。,3(2015江苏卷12)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期间透露,中国愿同美国谈判,也准备同蒋介石谈判,以便能用和平方式解放台湾。同时,毛泽东也主动通过外国来访者表示,台湾问题可以用谈判来解决,中国尤其希望和美国签订和平条约。材料表明( ) A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已正式确定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得以正式确立 C中国已成为世界外

17、交舞台的强国 D台湾问题已牵涉到中美外交问题,D,解析: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万隆会议期间”是1955年,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二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而“万隆会议期间”是1955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54年,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积极作用,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声誉,但当时中国不是“强国”,故C项错误;美国对中国采取政治上不承认、

18、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威胁的政策,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以后,美国舰队继续盘踞在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因此改善中美关系,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1(2018无锡模拟)“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国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而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上引文出自( ) A新民主主义论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关于正确处

19、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B,解析:根据题干中“中国人民由被压迫的地位变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而以人民民主专政的共和国代替那封建买办法西斯专政的国民党反动统治”可以看出该引文发表的时间是在1949年新中国即将建立时期,新民主主义论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故A项错误;共同纲领发表于1949年第一届政协会议,故B项正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颁布,故C项错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著于20世纪50年代,故D项错误。,2世界银行前驻华代表皮特鲍泰利教授说,“多党制并非民主的精髓,民主的要义是能够对人民负责”基于这点认识,鲍泰利断言,中国很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第一个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

20、鲍泰利断言的中国政治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基层民主制 D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解析: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建立并不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与材料中“多党制”“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不符,故A项错误;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设立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与材料中“多党制”“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不符,故B项错误;基层民主制不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三大制度之一,与材料中“多党制”“通过一党制

21、来实现民主的国家”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各民主党派和爱国民主人士参政、议政的舞台,它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与材料中“多党制”“通过一党制来实现民主的国家”相符,故D项正确。,3(2018北京东城模拟)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保障了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C进入了有法可依、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化社会的新时期 D确立了民主选举、决策、管理及监督的基层民主制度,B,解析: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故A项错

22、误;五四宪法是中国的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推动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故B项正确;社会主义法制新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故C项错误;基层民主制度的确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故D项错误。,4在共和国政治制度研究评述中提到了中国现今政治制度主要包含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制度、国防制度、外交制度、人口教育干部制度、“一国两制”制度、_10个方面。横线中应填写的是( ) A国家主席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户籍管理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B,解析:国家主席制度曾被废除,它不是我国的主要政治

23、制度,故A项错误;1954年宪法确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1984年宪法对此作了明确规定,故B项正确;户籍管理制度不是我国主要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1998年确立基层民主选举制度,它只是基层政治制度,故D项错误。,5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China Watch一书中写道:“他们每天都亲眼目睹少年们在阶级斗争的借口下,对长辈进行抢劫、报复、打骂和侮辱,他们必须出席公开批判邻居、朋友、同事和父母的大会,甚至还要积极发言。”费正清笔下的历史事件( ) A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 B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启蒙思想 C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 D严重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D,解析:从“少年们在阶级

24、斗争的借口下”可知是文化大革命,其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故A项错误;以理性为核心的启蒙运动与文化大革命不符,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破坏了文化教育事业,故C项错误;文化大革命破坏法纪、民主,践踏了中国的民主和法制,故D项正确。,6(2018邵阳模拟)1980年8月,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强调:“公民在法律和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党员在党章和党纪面前人人平等。人人有依法规定的平等权利和义务,谁也不能占便宜,谁也不能犯法。”这表明中国( ) A新时期法制不断完善 B坚持立法为民的原则 C以法治作为反腐的工具 D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心,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新时期法制的不断完善体现在法律制度的具

25、体建设上,而题目中并未体现,故A项错误;根据题目中强调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并未体现立法为民的原则,故B项错误;题目中并未提到反腐,故C项错误;根据题意,1995年我国把依法治国写入宪法,此时邓小平的强调推进了依法治国的决心,故D项正确。,这表明,三个时期法制建设的共同点是( ) A完善法律程序 B突出社会立法 C维护国家统一 D注重经济立法,D,解析:材料表格列举了新时期所通过的法律制度,没有涉及到法律程序,故A项错误;从表格内容来看,所制法律内容多,涉及各个方面,无法体现突出社会立法,故B项错误;国家统一只是诸多法律之一,不是每个时期首先考虑的因素,故C项错误;从表格法律名称来看,与

26、经济相关的法律和规范居多,故D项正确。,8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这一主张的积极意义在于( ) A首次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B促进海峡两岸健康发展 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 D两岸坚冰的局面被打破,B,解析:根据所学,20世纪八十年代初,首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故A项错误;1979年随着停止炮击金门,两岸关系开始缓和,故B项正确;邓小平出访的言论,只是和平统一的设想,故C项错误;和平统一当时只是大陆单方面的设想,故D项错误。,9(2018枣庄模拟)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A新中国的外交政策逐渐走向成熟 B“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 C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立场坚定 D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C,解析: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不是外交问题,故A项错误;“一国两制”构想付诸实践是1997年香港回归,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国对台湾不同时期的政策,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国家统一立场坚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故D项错误。,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