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选考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26633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8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选考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选考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选考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选考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选考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选考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人民版)课件:选考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ppt(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选考部分,模 块 四,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以材料信息为平台,快速解答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充分利用材料信息和必修知识 近几年课标全国卷对选考一“改革”的考查,最大的特点就是所考的改革事件都是课外知识,不是教材和考纲要求的内容。这样解答时就要充分利用材料信息,80%的答案就在材料里。同时结合必修知识,以及相关的历史结论和规律。再就是要通过材料信息和材料的出处确定其所处的时代,然后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思考、分析。,(2)紧扣主题,提炼有效信息 选考一的考查主题非常明显,即先选择一个单一、直接而简洁的主题,比如:唐朝币制改革、清末军事改革,新中国的工资改革等等。然后从事件的背景、内容、特点和

2、评价等角度考查,多年都是这样,几近模式化,而且试题材料较少。解题时,要紧扣材料主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但不能直接照搬材料,要加以归纳总结,同时从材料中推导出相应的结论。 (3)古代中国的经济、法制方面的改革是考查的重点 从近10年的高考试题看,大多数试题集中在古代和清末,而且主要考查经济、法制方面的改革。作为应对措施,平时可以给学生印发一些这方面的改革事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4)注意答题时间安排 历史选考题学生得分往往很低,但并不是因为题难,相反这15分的题相较于前面的85分必修题容易的多。为什么得分低呢?主要是因为它是整个试卷的最后一题,再加上文综试题较难,导致很多学

3、生做到这个题的时候,往往就没时间或者时间很少了。基于以上分析,建议把这个题放在最前面做,就是在老师发下试卷后(一般都是开考前5分钟发题)在正式开考前这5分钟,把这个题的材料阅读完毕,开考后再利用35分钟书写解答完毕,用5分钟的考试时间做完这15分较易的题,何乐而不为呢?,一、改革的涵义和分类 1涵义 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2分类 (1)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2)从内容看,分

4、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3)从性质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奴隶制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等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中国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中国改革开放。,二、综合分析中国古代改革特点 1从政治角度看,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都涉及了政治制度改革。商鞅变法更侧重于制度的重建,如废分封,推行县制,实质是加强中央集权;而北魏孝文帝改革更侧重于接受汉族先进政治制度,整顿吏治,制定官吏俸禄制

5、和考核制度,任用汉族地主为官,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王安石变法很少涉及政治制度变革,这是时代背景决定的。,2从经济角度看,三次改革都涉及经济举措。商鞅变法涉及土地制度、农业、商业政策以及经济衡量计算单位等,本质上反映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特点,有助于政治统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涉及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体现了少数民族接受汉族先进耕作方式的特征;而王安石变法从富国角度出发,改革赋役制度,重视农业,兴办水利工程,加强市场流通管理等,目的是限制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缓和农民阶级与封建国家的矛盾,以达到改变积贫的局面。,3从军事角度看,商鞅变法和王安石变法都进行了军事改革,商鞅变法军事改

6、革本质目的是为了强兵,达到争雄优势,称霸天下的目的;王安石变法军事改革虽然也是为了强兵,但更侧重于防范人民的反抗和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 4从思想文化及生活习俗方面看,三次改革都有所涉及。商鞅变法“燔诗书而明法令”,强调加强思想控制;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是汉化政策的体现;王安石变法对教育进行改革,从科举制度入手,达到整顿吏治的目的。,三、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 3

7、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4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符合国情、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 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 6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积极参与我国的改革开放。,四、分析比较工业文明冲击下中、日、俄的改革 1三次改革都是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但从背景看,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具有相似之处,即都是在遭受西方工业国侵略、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是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的结果;俄国1861年改革则是在对外争霸战争失败、阶级矛盾尖锐、农奴制落后的背景下进行的改革。 2三次改革都是自上而下的变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虽然俄国1861年改革的领导者是沙皇及政府,但改革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从三次改革内容上看,只有中国的戊戌变法没有触及封建土地制度,日本的明治维新最为彻底,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近代化进程。 4从结果与影响上看,改革后俄国、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戊戌变法未成功,但客观上刺激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利于近代化的发展。,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