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课件: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55 .ppt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26876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7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课件: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55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课件: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55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课件: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55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课件: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55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课件: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55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课件: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55 .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课件: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55 .ppt(5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选考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主干知识整合,方法规律解读,考点即时演练,主干知识整合 整合知识夯实基础,一、商鞅变法 1.时代背景 (1)经济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并推广,推进了农业以及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形成且力量壮大,要求掌握政权,发展封建经济,纷纷进行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统治的改革和变法。 (3)军事:在春秋争霸和战国兼并战争的形势下,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内在动力。 (4)思想文化: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法家说成为各诸侯国变法改革的理论依据。,2.具体原因 (1)各国纷纷变法,以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战争中取胜。 (2)秦国

2、的经济、政治、文化落后于中原各国,秦孝公决心发愤图强,实现富国强兵。 (3)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3.商鞅变法的历史任务:富国强兵,确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地位,发展封建经济。,4.变法针对措施,5.特点 (1)以法家思想为理论基础,以法律推动、巩固改革。 (2)以富国强兵为目的,措施全面,核心是“农战”和“法治”。 (3)实质是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建立新兴地主阶级统治。,6.历史影响 (1)积极作用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开始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 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

3、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2)历史局限 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 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7.变法成功的原因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秦国的实际情况。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重要因素),二、北魏孝文帝改革 1.历史背景 (1)有利条件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初步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局面。 北魏统治者接受汉族文化,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 (2)社会矛盾 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鲜卑贵

4、族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激化了民族矛盾。 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3)个人因素: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2.措施,3.历史作用 (1)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北方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商业活动日趋活跃。 (2)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推动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 (3)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三、王安石变法 1.背景 (1)社会危机 北宋统治者集中军权、财权和行政权,导致冗官、冗兵、冗费现象,形成积贫积弱 局面。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加重,阶级矛盾尖锐。 辽和西夏威胁着北宋的安全,民族矛盾尖锐。,(2)

5、有利条件 庆历新政为王安石变法奠定了基础。 宋神宗坚持变法,重用王安石。,2.内容,3.结果:取得一定成效,但遭到大官僚大地主强烈反对,变法最终失败。 4.作用 (1)积贫局面的改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负担。 (2)积弱局面的改善:节省了军费开支;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5.历史教训 (1)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的阻挠,不可能一帆风顺,要充分考虑到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2)改革的成败关键要看其积极效果能否得以保留和维持,不以改革者的个人命运为转移。 (3)改革措施要针对实际情况,行之有效,推行过程中要用人得当。 (4)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6、。,四、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历史背景 (1)经济:落后的农奴制,使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2)政治:俄国农奴主残酷的剥削和压迫激起农奴的反抗,阶级矛盾激化。 (3)思想: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激进派积极宣传资本主义新思想,反对沙皇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 (4)军事: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充分暴露了农奴制的弊端,激化了国内矛盾,加剧了社会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2.针对措施(“二一九法令”) (1)政治:废除农奴制,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 (2)经济:土地仍归属地主所有,但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3)组织: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3.评价 (1)进步

7、性 广大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 农民得到了自己的土地,促进了农业乃至经济的发展。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2)局限性 不彻底性:农民仍受由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掠夺性:高额赎金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掠夺。 欺骗性:改革后农民赎买的土地贫瘠且数量少,不得不租种地主的土地,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 4.特点 (1)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具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 (2)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

8、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 (3)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5.对俄国近代化的影响 (1)经济: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2)政治:参照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和司法制度,进行了政治改革,使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进程。 (4)教育: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 (5)思想:促进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在俄国的传播,使人们看到了俄国的落后,变革的

9、愿望日益强烈。,五、日本明治维新 1.历史背景 (1)政治: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2)经济: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幕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外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 (4)前提: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 2.主要任务:富国强兵,摆脱民族危机。,3.针对措施 (1)政治 废藩置县,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 18

10、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2)经济 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殖产兴业”:建立近代企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 (3)文化:倡导“文明开化”。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进西化。 (4)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并建立现代化军工企业;进行武士道教育

11、,军队只向天皇负责。,4.历史影响 (1)积极作用 明治维新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 强兵。 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局限性 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了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灾难。,5.改革特点 (1)从改革领域看,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和生活习俗等领域,比较全面。 (2)从改革方向看,推行了全面西化的政策,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不仅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且注重

12、更新改造。 (3)从改革方式看,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或强制推行,或示范引导。 (4)从改革内容看,在大力推行西化的同时,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6.明治维新取得成功的原因 (1)明治维新前,日本幕府的专制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新兴社会经济、政治力量发展,为明治维新提供了社会基础。 (2)武装倒幕后,改革派实际上控制了国家政权,为改革的全面推行提供了政治保障。 (3)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政府全面学习西方国家的近代文明成果,对日本社会的落后因素进行改造,加快了日本近代化的进程。 (4)19世纪中期,西方国家集中力量侵略中国等亚洲国家,为日本提供了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六、戊戌变法 1.历史背景 (1

13、)民族危机:帝国主义向中国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要求实行政治变革,为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 早期维新思想:对戊戌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 康梁维新思想:主张包括呼吁变法图存,提倡兴民权,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宣传方式上是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创办中外纪闻等报刊。,2.百日维新 (1)施政纲领:1898年1月,康有为的应诏统筹全局折提出变法

14、的具体措施,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2)开始变法: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3.变法内容 (1)政治:广开言路,精简机构等。 (2)经济: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等。 (3)军事:改革军制;编练新军等。 (4)文教:提倡西学;改革科举制;废八股;培养人才等。 4.结果:失败。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5.失败原因 (1)根本原因:资产阶级维新派势力过于弱小,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2)主观原因 既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又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寄希望于无实权的光绪帝和极少数帝党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列强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6.历史意义 (1)戊戌变法是一场政治改

15、革运动,维新派以变法图强、救亡图存为目标,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 (2)是资产阶级变革社会制度的初步尝试,他们试图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发展民族资本主义,这符合历史发展趋势。 (3)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民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4)留下的许多遗产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方法规律解读 规律总结方法指导,一、改革的定义和分类 1.改革的定义 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人类的文明

16、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改革史。 2.改革的分类 (1)从程度上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2)从内容上看,分为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文化改革。 (3)从性质上看,可分为奴隶制改革、封建性质的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管仲改革、鲁国“初税亩”等。 封建性质的改革: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洋务运动、北魏孝文帝改革。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欧洲的宗教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戊戌变法、美国罗斯福新政等。 社会

17、主义性质的改革:苏联、东欧的社会主义改革;中国的改革开放等。,二、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 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三大矛盾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 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 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 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三、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 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 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评定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

18、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1)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2)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角度去分析。 (3)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 (4)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 (5)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四、评价改革的原则及改革规律性的认识 1.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

19、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 2.规律性认识 (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 (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3)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 (4)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

20、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 (5)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1.(2017全国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

21、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国营企业实行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的办法以后,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与工资调整;使绝大多数工作人员的工资都有一定的增加,对中青年业务骨干、中小学教师给予适当照顾。 庄启东等新中国工资史稿,考点即时演练 实战演练夯实基础,(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80年代工资改革的意义。 解析:第(1)问,由材料信息“

22、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到“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国营企业实行工资国家不再统一安排其职工的工资改革”“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从改革过程、侧重对象、分配制度、政企关系的角度概括。第(2)问,可以从工资制度、民众的变化和经济体制三个层次进行分析。 答案:(1)逐步推行,渐进改革;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行政企分开、分级管理;向脑力劳动者适当倾斜。 (2)改变了原有不合理的工资制度;提高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有利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2.(2016全国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

23、。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

24、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 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从编修氏族总谱的推动力量、入选范围、入选标准及与选任官吏的关系角度作答。第(2)问,从“皇族被列为第一”可知,皇室地位加强,由“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可知肯定了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由“不须论数世以前”可知打击了旧士族势力;由“从草原

25、南迁”的士人跻身“高门”之列可知有利于民族融合。,答案:(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3.(2015全国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

26、,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 解析:第(1)问从材料可看出清朝前期存在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官员贪腐现象普遍、

27、百姓税负沉重等问题,还可以看出雍正帝整顿吏治的决心。第(2)问从材料内容可得出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等作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答案:(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所谓“开中”,即“召商输粮而与之盐”。洪武三年,山西行省令商人于大同仓入米一石,太原仓入米一石三斗者,给淮盐一引,引二百斤。商人鬻(卖)毕,即以原给引目赴所在官司缴之。“其

28、后各行省边境,多召商中盐以为军储。”而盐商在响应朝廷开中赴边纳粮后,明廷却无现成的官盐供其支取,使其被迫困守盐场,长期等待支取。,明中叶,除粮食外,棉花、花生、生丝、烟草等经济作物也都成为重要的商品。到宪宗成化时,赋税的征收、徭役的征发以及国库的开支极大部分均开始用银折纳,促使叶淇于弘治五年对开中盐法进行了改革。他将中盐方式由传统的以纳粮等实物为主改变为以纳银中盐为主,把上纳的地点由边仓改为盐产地运司,以致一时“太仓银累至百余万”“诸淮商悉撤业归,西北商亦多徙家于淮”。历史学家吴晗指出,变法后“盐商从此可以用银买盐,不必再在边境屯田,边军所需是月粮,边地所缺是米麦,商屯一空,边饷立绌。” 王团

29、伟论明代开中盐法的转变 以叶淇盐法改革为例 (1)根据材料,概括叶淇盐法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叶淇盐法改革的影响。,解析:第(1)问,材料中“明廷却无现成的官盐供其支取,使其被迫困守盐场,长期等待支取”反映出开中盐法的弊端,材料中“除粮食外,棉花、花生、生丝、烟草等经济作物也都成为重要的商品”反映出商品经济的发展,材料中“赋税的征收、徭役的征发以及国库的开支极大部分均开始用银折纳”反映出赋役折银。 第(2)问,材料中“太仓银累至百余万”反映出增加了盐税收入,材料中“诸淮商悉撤业归,西北商亦多徙家于淮”反映出新兴商人(徽商)势力兴起,材料中“边军所需是月粮,边地所缺是米

30、麦,商屯一空,边饷立绌”反映出给边粮供给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答案:(1)背景:开中盐法的弊端(盐商守支等问题);明中叶商品经济的发展;大规模的赋役折银。 (2)影响:增加了盐税收入,冲击了盐业专卖制度;新兴商人(徽商)势力兴起,适应和推动了商品经济发展;给边粮供给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5.(2017湖北枣阳三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进入20世纪以后,尤其是二战以来,美、英、法、德、日等西方国家,掀起了改革政府行政制度的热潮。国家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项目压缩,如以劳动换福利,提高领取福利者的资格限制;1981年2月,里根发布1291号行政令,自此美国政府先后放松了对航空、铁路、卡车

31、、公共汽车、能源、电信、银行的管制,企业进出口的自由度空前提高,市场定价代替了政府定价;在公共服务供给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比较普遍的做法是实行合同出租,即在不扩大政府规模,不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的情况下,政府通过投标者的竞争和履约行为,将原先垄断的公共产品的生产权和提供权向私营公司、非营利组织等机构转让。西方国家还在推进行政制度改革的过程中,中央政府将若干权力如项目管理权、法规制定权等下放给地方。,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私人资本投入到政府包揽的社会保险、退休保障、中小学教育、医疗服务等公共事业领域,以特许或其他形式吸引中标的私营部门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在克林顿的推动下,美国掀起了“再造政府运动”

32、,英国在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也把企业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引入政府工作部门,瑞士的许多州和市政府同样开始采用企业化的方式来加强公共部门管理。西方各国还致力于借助科技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治理质量,并通过构建电子化政府提高国家竞争力。 张立荣当代西方行政制度改革的取向与启示 (1)依据材料概括战后西方国家行政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西方国家行政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和意义。,解析:第(1)问据材料信息“国家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推动项目压缩,如以劳动换福利,提高领取福利者的资格限制”可知将政府(政治、经济)职能推向市场(或政府职能运行市场化);据材料“自此美国政府先后放松了对

33、航空、铁路、卡车的管制” 可知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据材料“政府通过优惠政策,吸引和鼓励私人资本投入到政府包揽的社会保险公共事业领域”可知加强对公共事业服务的力度;据材料“美国掀起了再造政府运动瑞士的许多州和市政府同样开始采用企业化的方式来加强公共部门管理构建电子化政府”可知重塑政府形象,建立企业化、电子化政府。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信息“进入20世纪以后,尤其是二战以来,美、英、法、德、日等西方国家,掀起了改革政府行政制度的热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科技和社会等角度归纳历史背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信息“在不扩大政府规模,不增加公共财政支出的情况下”“把企业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经

34、验引入政府工作部门”“借助科技提高政府服务效率和治理质量”“通过构建电子化政府提高国家竞争力” 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答案:(1)内容:将政府(政治、经济)职能推向市场(或政府职能运行市场化);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力度,加强对公共事业服务的力度;重塑政府形象,建立企业化、电子化政府。 (2)背景:战后西方国家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国际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政府行政与社会公共服务之间矛盾的日益加剧;面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社会的挑战等。 意义:有助于减轻政府负担,缩小政府规模;提高行政效率,精简政府人员,降低行政成本(增强政府行政能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等。,6.(2017河北衡水期末)阅读材料,回答问

35、题: 材料 从1958年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知识青年等“农转非”。,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1997年全国各类流

36、动人口达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 李平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文化大革命”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体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解析:第(1)问对材料“从1958年直到文化大革命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

37、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进行归纳可知,“文化大革命”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是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其背景注意题目要求从改革开放以来“体制”变化的角度入手分析。第(2)问据材料“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1997年全国各类流动人口达1.1亿”,结合所学知识从有利于人口流动、劳动力配置、促进改革和建设、城市化等角度分析积极意义。,答案:(1)趋势:从严格限制到逐渐放开。 背景:1978年后实行改革开放,逐渐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兴起。 (2)积极意义:有利于人口流动、人才交流,有利于劳动力等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快城市化进程;稳定社会秩 序等。,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