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选择题精准练2 选择题精准练(二)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29801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选择题精准练2 选择题精准练(二)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选择题精准练2 选择题精准练(二)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选择题精准练2 选择题精准练(二)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选择题精准练2 选择题精准练(二)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选择题精准练2 选择题精准练(二)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选择题精准练2 选择题精准练(二)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新高考化学三轮复习京津鲁琼版练习:选择题精准练2 选择题精准练(二) 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 Word版含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选择题精准练(二)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 (建议用时:25分钟)题组一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1(2019试题调研)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4 g白磷(P4)中所含的PP键数目为0.4NAB1 mol苯乙烯分子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NAC1 mol葡萄糖(C6H12O6)分子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为6NAD17 g H2O2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0.5NA2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将氯气通入FeI2溶液中,当有3NA个Fe2被氧化时,消耗氯气33.6 L(标准状况下)B3.8 g H37Cl和3H35Cl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中子数为2NAC2

2、2.4 L(标准状况下)二溴乙烷中含有的CBr键数目为2NAD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若正极生成的H2体积为22.4 L,则导线上通过2NA个电子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1 L 2 molL1氨水中加盐酸至中性时,生成NH的数目为2NAB1 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AC18 g OH和20 g OH所含电子数相同D标准状况下,5.6 L NO与5.6 L O2混合后的气体分子数为0.375NA4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L 0.1 molL1 Na2S溶液中含S2和HS的总数为0.1NAB0.

3、2 mol由HO与D2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中子数为2NAC标准状况下,3.4 g D2O2所含极性键数目为0.2NAD7.8 g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60 g丙醇中存在的共价键总数为11NAB0.5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的Cl个数为NAC以Mg、Al为电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电极每减轻27 g,导线上流过3NA个电子D在反应4Cl28NaOH=6NaClNaClONaClO34H2O中,消耗1 mol Cl2时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5NA6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A密闭容器中1 mol PCl3与1 mol Cl2制得PCl5(g)的反应达平衡时,增加2NA个PCl键B6.4 g CaC2中含碳碳三键的数目为0.1NAC0.1 molL1的硫酸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2NAD一定量NH4NO3在某温度下分解生成的气体无污染且为1 mol,则转移电子数为6NA7(高考押题)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Zn与某浓度HNO3溶液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N2O与NH4NO3,共1 mol,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总数为8NAB120 g NaHSO4和KHSO3的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阳离子数为NAC标准状况下,2.24 L甲烷与7.1 g氯气在光

5、照条件下反应得到CH3Cl的分子数小于0.1NAD1 mol FeCl2在酸性条件下与足量双氧水充分反应,整个过程转移电子数目为NA8(高考押题)雄黄(As4S4,)与雌黄(As2S3)在古代均曾入药。二者可发生如下转化: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As4S4中含有10NA个极性共价键B反应生成22.4 L SO2气体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7NAC3.8 g H16S中所含中子数为2NAD1 mol/L NaH2AsO3溶液中H2AsO、HAsO、AsO、H3AsO3共NA个9(2019山东济宁高三第二次模拟)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

6、准状况下,2.24 L H13CHO含中子数为1.5NAB7.1 g Cl2通入5 L水中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C含S2、HS共1 mol的Na2S溶液中含Na数目为2NAD10 g质量分数为17%的H2O2水溶液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1NA题组二无机物的性质、变化及应用1(2019高考全国卷)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

7、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HCl2(2019高考全国卷)离子交换法净化水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的总数不变B水中的 NO、SO、Cl通过阴离子树脂后被除去C通过净化处理后,水的导电性降低D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 HOH=H2O3(2018高考江苏卷)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NaHCO3(s)Na2CO3(s)NaOH(aq)BAl(s)NaAlO2(aq)Al(OH)3(s)CAgNO3(aq)Ag(NH3)2(aq)Ag(s)DFe2O3(s)Fe(s)FeCl3(aq)4针对

8、下列实验现象表述不正确的是()A用同一针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气、20 mL水,振荡,气体完全溶解,溶液变为黄绿色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胆矾,再加入3 mL浓硫酸,搅拌,固体由蓝色变白色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双氧水,产生白色沉淀D将点燃后的镁条伸入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镁条剧烈燃烧,有白色和黑色固体生成5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2O2H2O=4OHO2B向明矾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恰好沉淀完全:2Al33SO3Ba26OH=2Al(OH)33BaSO4C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2C

9、uO24HDFeSO4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4Fe2O24H=4Fe32H2O6(2019山东青岛一中模拟)工业上利用无机矿物资源生产部分材料的流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的过程中常用到NaOH溶液、CO2气体、冰晶石B石灰石、纯碱、石英、玻璃都属于盐,都能与盐酸反应C在制粗硅时,被氧化的物质与被还原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D黄铜矿(CuFeS2)与O2反应产生的Cu2S、FeO均是还原产物7五种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及产物略去),其中Q、M、N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若Q为N2,则X可能为氢气B若Q为Al(OH)3,则

10、Y可能为稀硫酸C若Q为Fe,则Y可能为稀硝酸D若Q为NaHCO3,则X可能为氢氧化钠溶液8如图所示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若每步都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B中发生的反应为2SO2O2=2SO3B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检验溶液C中是否含有Fe3C由以上流程可推知氧化性:Fe3O2SOD此工艺的优点之一是物质能循环利用9(2019高考江苏卷)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选择题精准练(二)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题组一阿伏加

11、德罗常数的正误判断1解析:选B。12.4 g白磷(P4)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每个白磷分子中含有6个PP键,故0.1 mol P4分子中含有0.6 mol PP键,所含的PP键数目为0.6NA,A项错误;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因此1 mol苯乙烯分子中含有1 mol碳碳双键,B项正确;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 所以1 mol葡萄糖分子中含有的羟基数目为5NA,C项错误;17 g H2O2的物质的量为0.5 mol,H2O2的结构式为HOOH,每个H2O2分子中含2个极性键,故17 g H2O2中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NA,D项错误。2解析:选B。将氯气通入FeI2溶液

12、中,由于I的还原性比Fe2强,先被氧化,故当有3NA个Fe2被氧化时,被氧化的I数目N6NA,无法计算消耗的氯气的量,A项错误;两者的摩尔质量均为38 g/mol,则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1 mol,每个H37Cl和3H35Cl分子中均含有20个中子,故0.1 mol混合气体中含2NA个中子,B项正确;标准状况下,二溴乙烷为液体,不能使用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C项错误;未注明气体的状态,无法计算22.4 L氢气的物质的量,也就无法计算导线上通过的电子数,D项错误。3解析:选C。向1 L 2 molL1氨水中加盐酸至中性时,溶液的溶质为NH4Cl和NH3H2O,NH的数目小于2NA,A项错误;

13、每个乙烯分子中有6个共价键(5个键、1个键),故1 mol乙烯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6NA,B项错误;18 g OH所含电子数为10NA,20 gOH所含电子数为9NA,故两者所含电子数相同,C项正确;标准状况下,5.6 L NO与5.6 L O2混合后生成0.25 mol NO2,剩余0.125 mol O2,另外还存在可逆反应2NO2N2O4,故混合后气体分子数小于0.375NA,D项错误。4解析:选B。S2在溶液中能水解为HS和H2S,根据物料守恒可知,溶液中的S2、HS和H2S的总数为0.1NA,A错误;0.2 mol HO 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2(188)NA2NA,0.2 mo

14、l D2O 分子中含有的中子数为0.2(12168)NA2NA,所以0.2 mol由HO与D2O组成的混合物中所含的中子数为2NA,B正确;n(D2O2) mol,所含极性键的物质的量为 mol2 mol,C错误;7.8 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0.1 mol,1 mol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A,所以0.1 mol过氧化钠与足量水反应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D错误。5解析:选B。A.60 g丙醇的物质的量为1 mol,而每个丙醇分子中有11个共价键,故1 mol丙醇中含11NA个共价键,故A正确;B.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B错误;C.该原电池中Al为

15、负极,其电极反应式为Al3e=Al3,故电极每减轻27 g,导线上流过3NA个电子,故C正确;D.在反应4Cl28NaOH=6NaClNaClONaClO34H2O中,消耗4 mol氯气时转移6 mol电子,故当消耗1 mol氯气时转移1.5 mol电子,即1.5NA个,故D正确。6解析:选B。PCl3与Cl2制得PCl5(g)的反应为可逆反应,达平衡时,生成PCl5(g)的物质的量小于1 mol,增加的PCl键数目小于2NA,A项错误;1个CaC2中含1个碳碳三键,6.4 g(即0.1 mol) CaC2中含碳碳三键的数目为0.1NA,B项正确;不知道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0.1 molL1的

16、硫酸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C项错误;NH4NO3在某温度下分解生成的气体无污染,则该气体为N2,可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5NH4NO3=2HNO34N29H2O,生成4 mol N2时转移15 mol电子,故生成1 mol N2转移的电子数为3.75NA,D项错误。7解析:选D。每生成1分子N2O或NH4NO3所得电子数目均为8,所以生成1 mol N2O与NH4NO3,电子转移数目为8NA,A正确;NaHSO4和KHSO3的摩尔质量均为120 g/mol,故120 g(即1 mol)固体混合物中含有的阳离子(只有Na、K)数为NA,B正确;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为连锁反应,生成的CH3Cl会与氯

17、气继续反应,故题给情况下得到CH3Cl的分子数小于0.1NA,C正确;1 mol FeCl2被双氧水氧化成Fe3转移1 mol电子,得到的Fe3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所以整个过程中电子转移数目大于NA,D错误。8解析:选C。由雄黄的结构可知,1 mol As4S4中含有8 mol极性共价键和2 mol非极性共价键,A错误;由于未注明所处的状况,因此22.4 L SO2的物质的量无法确定,电子转移数目无法求算,B错误;3.8 g H16S的物质的量为0.1 mol,H、S中的中子数分别为1、18,故0.1 mol H16S中所含的中子数为2NA,C正确;由于溶液体积未知,所以无法求算,D错误。9

18、解析:选A。甲醛是中学常见的一种气态烃的含氧衍生物,每个H13CHO分子中含15个中子,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醛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含有中子数为1.5NA,故A正确;Cl2与水的反应属于可逆反应,虽然水是足量的,但该反应仍然不能进行完全,转移电子数目小于0.1NA,故B错误;Na2S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2c(S2)2c(HS)2c(H2S)c(Na),故C错误;除溶质H2O2含氧原子外,溶剂H2O也含有氧原子,故D错误。题组二无机物的性质、变化及应用1解析:选D。观察图示知,第一层只存在HCl分子,HCl没有电离,A项正确,D项错误;在冰表面第二层中,假设H2O的物质的量为1 mol

19、,则n(Cl)1104 mol,n(Cl)n(H),冰的体积V20.00 cm3,c(H)5.0103 molL1,B项正确;第三层中水分子结构不变,每个水分子与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C项正确。2解析:选A。离子交换法净化水是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活性基团上具有离子交换能力的H和OH与水中阳、阴离子杂质进行交换,将水中阳、阴离子杂质截留在树脂上,进入水中的H和OH重新结合成水而达到纯化水的目的。凡能与阳离子起交换作用的树脂称为阳离子交换树脂,与阴离子起交换作用的树脂称为阴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上述分析及电荷守恒可知,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水中阳离子总数增多,A错误;水中的NO、SO、

20、Cl被阴离子树脂吸附除去,B正确;通过净化处理后,水中的离子浓度降低,水的导电性降低,C正确;阳离子交换树脂吸附交换时产生的H通过阴离子交换树脂时与OH反应生成H2O,离子方程式为HOH=H2O,D正确。3解析:选A。2NaHCO3Na2CO3CO2H2O,Na2CO3Ca(OH)2=CaCO32NaOH,A项正确;2Al2NaOH2H2O=2NaAlO23H2,NaAlO2与过量HCl反应生成Al3,即AlO4H=Al32H2O,B项错误;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无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C项错误;Fe2O32AlAl2O32Fe,而Fe与HCl(aq)反应只能生成FeCl2:Fe2HCl=F

21、eCl2H2,D项错误。4解析:选A。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能溶解2体积氯气,A中氯气不能完全溶解,溶液为浅黄绿色,A项错误。5解析:选D。过氧化钠固体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过氧化钠不能拆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4OHO2,故A错误;向明矾KAl(SO4)2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至SO恰好沉淀完全,根据比例关系可知,Al3完全反应生成AlO,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Al32SO2Ba24OH=AlO2BaSO42H2O,故B错误;用铜做电极电解CuSO4溶液,阳极铜放电,电解的实质为电解精炼铜,故C错误;硫酸亚铁酸性溶液暴露在空气中,亚铁离子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

22、氧化成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Fe2O24H=4Fe32H2O,故D正确。6解析:选B。用铝土矿制备较高纯度Al的过程中,首先用NaOH溶液将铝土矿中的氧化铝溶解转化为偏铝酸钠溶液,然后过滤,向滤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把偏铝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再过滤得到氢氧化铝,接着加热氢氧化铝使其分解为氧化铝,最后用冰晶石做助熔剂,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得到铝,A正确;石英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它属于酸性氧化物,不能与盐酸反应,B不正确;在制粗硅时,发生反应SiO22CSi2CO,被氧化的物质C与被还原的物质Si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C正确;黄铜矿(CuFeS2)与O2反应,铜元素由2价降为1价被还原

23、得到Cu2S、氧由0价降为2价被还原得到FeO,所以Cu2S、FeO均是还原产物,D正确。7解析:选C。Q、M、N含有某种相同的元素,且Q与不同的物质反应分别得到M和N,M和N又可以反应生成Q。若Q、M、N含有的相同元素为变价元素,则MNQ为归中反应。也可以考虑两性物质的转化,如Al相关化合物的转化。A.若Q为N2,X为H2,则M为NH3,共同元素为氮元素,可推测MNQ为归中反应,N中氮元素为高价态,可推测Y为O2,N为NO,归中反应为NONH3N2H2O,故A正确;B.若Q为Al(OH)3,Y为H2SO4,则N为Al2(SO4)3,可推断MNQ为Al3AlOAl(OH)3,所以M为NaAlO

24、2,X为NaOH,故B正确;C.若Q为Fe,Fe为变价元素,MNQ应为归中反应:Fe3FeFe2,Q若改为Fe2,才能实现这相关五种物质的转化,故C错误;D.若Q为NaHCO3,X为NaOH,则M为Na2CO3,Y可以为HCl,N为CO2,故D正确。8解析:选D。酸性Fe2(SO4)3溶液能吸收S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SO4H;溶液B中通入空气发生反应:4Fe2O24H=4Fe32H2O;由该氧化还原反应可知,氧化性:O2Fe3,A、C错误;检验Fe3可用KSCN溶液,B错误;Fe2(SO4)3可循环利用,D正确。9解析:选B。A项,因为NH4HCO3中含有氮元素,所以其可以用作化肥,错误;B项,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加入稀硫酸可以除去Fe2O3利用了稀硫酸的酸性,正确;C项,SO2漂白纸浆利用了SO2的漂白性,不是其氧化性,错误;D项,电解Al2O3获得铝,不是因为Al2O3具有两性,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