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化学(天津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30324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PPTX 页数:49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版高考化学(天津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天津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天津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天津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20版高考化学(天津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版高考化学(天津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化学(天津专用)一轮课件:专题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pptx(4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十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考化学 (天津市专用),A组 自主命题天津卷题组,五年高考,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2019天津理综,5,6分)某温度下,HNO2和CH3COOH的电离常数分别为5.010-4和1.710-5。将 pH和体积均相同的两种酸溶液分别稀释,其pH随加水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 A.曲线代表HNO2溶液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点c点 C.从c点到d点,溶液中 保持不变(其中HA、A-分别代表相应的酸和酸根离子) D.相同体积a点的两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相同,答案 C 本题涉及弱酸的稀释与pH变化的相关知识,

2、通过加水的体积与酸的pH变化图像,考 查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两种弱酸的性质作比较,体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 心素养。 由电离常数的值可知酸性:HNO2CH3COOH,则曲线代表CH3COOH溶液,曲线代表HNO2 溶液,A项错误;当稀释相同倍数时,b点溶液中c(H+)大于c点,对水的电离的抑制作用:b点c点, 所以水的电离程度:b点c(HNO2),同体积的 两种酸溶液分别与NaOH恰好中和后,溶液中n(Na+)不同,D项错误。,审题方法 依题干信息判断两种酸的酸性强弱;认真分析图像中曲线的变化趋势,准确判 断曲线对应的酸。,2.(2013天津理综,1,6分)运用有关概念判断下列叙

3、述正确的是 ( ) A.1 mol H2燃烧放出的热量为H2的燃烧热 B.Na2SO3与H2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 和 互为同系物 D.BaSO4的水溶液不易导电,故BaSO4是弱电解质,答案 B 没有给出氢气燃烧对应的反应环境及生成物的状态,所以放出的热量不一定是燃 烧热,A项错误;同系物结构相似,即必须是同类物质,但该项所给物质一个为苯酚,一个是苯甲 醇,C项错误;BaSO4水溶液不易导电的原因是BaSO4溶解度小,水溶液中导电离子浓度小,BaSO4 是强电解质,D项错误。,3.(2018天津理综,4,6分)由下列实验及现象推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答案 B A项,说明原溶液

4、中有Fe2+,但不能确定是否有Fe3+,不正确;B项,说明H2CO3制出了C6H5OH,正确;C项,S2-与Cu2+直接反应生成CuS黑色沉淀,不能说明Ksp(CuS)Ksp(ZnS),不正确;D项,原溶液中若有S ,酸性条件下N 可将BaSO3氧化为BaSO4,不正确。,温馨提示 注意酸性条件下N 有强氧化性。,考点二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4.(2012天津理综,5,6分)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B.在含有BaSO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c(Ba2+)增大 C.含1 mol KOH的溶液与1 mol CO

5、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K+)=c(HC ) D.在CH3COONa溶液中加入适量CH3COOH,可使c(Na+)=c(CH3COO-),答案 D A项,同浓度、同体积的NaOH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c(HC );D项,CH3COONa溶液显碱性,加入适量CH3COOH使溶液显中性时,c(H+)= c(OH-),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CH3COO-)。,5.(2018天津理综,6,6分)LiH2PO4是制备电池的重要原料。室温下,LiH2PO4溶液的pH随 c初始(H2P )的变化如图1所示,H3PO4溶液中H2P 的分布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2所示= 。 下列有关L

6、iH2PO4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存在3个平衡 B.含P元素的粒子有H2P 、HP 和P C.随c初始(H2P )增大,溶液的pH明显变小,D.用浓度大于1 molL-1的H3PO4溶液溶解Li2CO3,当pH达到4.66时,H3PO4几乎全部转化为 LiH2PO4,答案 D 本题考查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等。LiH2PO4溶液中存在H2P 的水解平 衡与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平衡、HP 的电离平衡等,A不正确;LiH2PO4溶液中含P元素的粒 子有H2P 、HP 、P 、H3PO4,B不正确;由图1可知当c初始(H2P )大于10-1 molL-1后,溶液 的pH不再随c初始

7、(H2P )的变化而变化,C不正确;由图2可知H3PO4溶液的pH为4.66时,H2P 的 分布分数为0.994,故用浓度大于1 molL-1的H3PO4溶液溶解Li2CO3,当pH达到4.66时,H3PO4几乎 全部转化为LiH2PO4,D正确。,温馨提示 任何水溶液中均存在水的电离平衡。,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2019课标,10,6分)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 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

8、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0.9 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络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答案 D 本题涉及的考点有HCl的电离、H+浓度计算和水分子间氢键等。根据题目提供的 新信息,准确提取实质性内容,考查了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从原子、分子 水平认识物质的结构和变化,体现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 由图可知,在冰表面第一层氯化氢以分子形式存在,在第二层氯化氢以离子形式存在,而第三层 只有水分子,则在第一、二层之间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A、C项正确,

9、D项错误;1 L冰 中水的物质的量为 =50 mol,第二层中,n(Cl-)n(H2O)=10-41,n(Cl-)=510-3 mol,则c(H+)=c(Cl-)= = =510-3 molL-1,B项正确。,思路分析 依据图示分析氯化氢在不同层的存在形式,结合HCl的电离方程式和相关粒子数 量比例关系求第二层中H+的浓度。,2.(2019浙江4月选考,21,2分)室温下,取20 mL 0.1 molL-1某二元酸H2A,滴加0.2 molL-1 NaOH溶 液。 已知:H2A H+HA-,HA- H+A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0.1 molL-1 H2A溶液中有c(H+)-c(

10、OH-)-c(A2-)=0.1 molL-1 B.当滴加至中性时,溶液中c(Na+)=c(HA-)+2c(A2-),用去NaOH溶液的体积小于10 mL C.当用去NaOH溶液体积10 mL时,溶液的pH7,此时溶液中有c(A2-)=c(H+)-c(OH-) D.当用去NaOH溶液体积20 mL时,此时溶液中有c(Na+)=2c(HA-)+2c(A2-),答案 B 选项A,电荷守恒:c(H+)=c(OH-)+c(HA-)+2c(A2-),物料守恒:c(HA-)+c(A2-)=0.1 mol L-1,+得:c(H+)=c(OH-)+c(A2-)+0.1 molL-1,故A正确;选项B,电荷守恒:

11、c(H+)+c(Na+)=c(OH-)+ c(HA-)+2c(A2-),中性时c(H+)=c(OH-),故有c(Na+)=c(HA-)+2c(A2-),当V(NaOH)=10 mL时,得 到NaHA溶液,依题意知HA-只电离不水解,NaHA溶液呈酸性,pH10 mL, 故B错误;选项C,NaHA溶液中,电荷守恒:c(H+)+c(Na+)=c(OH-)+c(HA-)+2c(A2-),物料守 恒:c(HA-)+c(A2-)=c(Na+),+得:c(H+)=c(OH-)+c(A2-),故C正确;选项D,V(NaOH)=20 mL时, 得到的是0.05 molL-1Na2A溶液,由物料守恒有c(Na+

12、)=2c(HA-)+2c(A2-),故D正确。,解题点睛 分析各选项中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时,要紧扣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来考 虑。,3.(2019北京理综,11,6分)探究草酸(H2C2O4)性质,进行如下实验。(已知:室温下,0.1 molL-1 H2C2O4的pH=1.3),由上述实验所得草酸性质所对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 A.H2C2O4有酸性,Ca(OH)2+H2C2O4 CaC2O4+2H2O B.酸性:H2C2O4H2CO3,NaHCO3+H2C2O4 NaHC2O4+CO2+H2O C.H2C2O4有还原性,2Mn +5C2 +16H+ 2Mn2+10CO2+8H2O

13、D.H2C2O4可发生酯化反应,HOOCCOOH+2C2H5OH C2H5OOCCOOC2H5+2H2O,答案 C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中和反应、强酸制弱酸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酯化反应等, 通过实验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体现了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学科核心素 养。 C项中H2C2O4是弱酸,在书写相关离子方程式时不应拆成C2 和H+,故错误。,审题技巧 题干里明确提到室温下0.1 molL-1 H2C2O4溶液的pH=1.3,说明H2C2O4是弱酸,所以 书写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是不能将其拆分的。,4.(2018北京理综,8,6分)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硬

14、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 OH C17H35COOC2H5+ O B.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 N +OH- C.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 Cu,答案 A 在酯化反应中,通常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所以A中反应后18O原子应存在于酯 中。,易错易混 C项中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包含电子的转移,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时要 用箭头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5.(2016北京理综,11,6分)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 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

15、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答案 C 中的a点处Ba(OH)2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Ba2+和S 完全转化为BaSO4沉淀,溶 液的导电能力达到最低;在溶液中继续滴加H2SO4溶液到c点,此时H2SO4过量,溶液呈酸性。 中b点处Ba(OH)2和NaHSO4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此时除了生成BaSO4沉淀外,还生成 NaOH;bd是继续加入的NaHSO4与NaOH反应的过程,因此中c点溶液呈碱性。故

16、C项错 误。,思路梳理 对于曲线对应的反应过程要分析清楚。从开始到b点所发生的反应是Ba(OH)2+ NaHSO4 BaSO4+NaOH+H2O;从b点到d点所发生的反应是NaOH+NaHSO4 Na2SO4+ H2O。理清了反应过程,此题就不难作答。,考点二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6.(2017课标,12,6分)改变0.1 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H2A、HA-、A2-的物质的 量分数(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X)=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pH=1.2时,c(H2A)=c(HA-) B.lgK2(H2A)=-4.2 C.pH=2.7时,c(HA-)c(H2

17、A)=c(A2-),D.pH=4.2时,c(HA-)=c(A2-)=c(H+),答案 D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相关计算。结合题图,可知A、C正确。K2(H2A)= ,结合题图中pH=4.2时c(HA-)=c(A2-),代入上式可得K2(H2A)=10-4.2,则lgK2(H2A)= -4.2,故B正确。pH=4.2时,c(H+)=10-4.2 molL-1,但溶液中c(HA-)、c(A2-)均约为0.05 molL-1,故D错。,7.(2017课标,13,6分)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己二酸(H2X)溶液中,混合溶液的pH与离子 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

18、H2X)的数量级为10-6 B.曲线N表示pH与lg 的变化关系 C.NaHX溶液中c(H+)c(OH-),D.当混合溶液呈中性时,c(Na+)c(HX-)c(X2-)c(OH-)=c(H+),答案 D 己二酸是二元弱酸,其一级电离程度较大,故曲线M表示lg 与pH的关系,曲线 N表示lg 与pH的关系,B项正确;己二酸的二级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 ,则lg =lg , =1即lg =0时,pH5.37, =110-5.37, A项正 确;根据图像取点(0.6,5.0), = =100.610-5.0=10-4.4,所以HX-的水解常数为 = 10-9.6c(OH-),C项正确;溶液呈中性

19、时,c(OH-)=c(H+), lg 0,即c(X2-)c(HX-),D项错误。,C组 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2014广东理综,12,4分)常温下,0.2 molL-1的一元酸HA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 所得溶液中部分微粒组分及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A为强酸,B.该混合液pH=7 C.图中X表示HA,Y表示OH-,Z表示H+ D.该混合溶液中:c(A-)+c(Y)=c(Na+),答案 D 混合后的溶液为0.1 molL-1的NaA溶液,由图知,c(A-)c(A-)c(OH-)c(HA)c(H+),C错误。由上述分析知,Y是HA分子

20、,根据物料守恒得 c(A-)+c(HA)=c(Na+),D正确。,2.(2013重庆理综,2,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KClO3和SO3溶于水后能导电,故KClO3和SO3为电解质 B.25 时,用醋酸溶液滴定等浓度NaOH溶液至pH=7,V醋酸VNaOH C.向NaAlO2溶液中滴加NaHCO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 D.AgCl沉淀易转化为AgI沉淀且K(AgX)=c(Ag+)c(X-),故K(AgI)K(AgCl),答案 D SO3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H2SO4,H2SO4为电解质,SO3为非电解质,A不正确;等浓度 醋酸溶液与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二者恰好中和时溶液显碱

21、性,只有醋酸溶液稍过量时所 得溶液才可显中性,B不正确;Al 与HC 在溶液中反应生成Al(OH)3和C ,C不正确;难溶物 向更难溶物转化较易实现,D正确。,考点二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3.(2013海南单科,8,4分)0.1 molL-1 HF溶液的pH=2,则该溶液中有关浓度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 A.c(H+)c(F-) B.c(H+)c(HF) C.c(OH-)c(HF) D.c(HF)c(F-),答案 BC 由0.1 molL-1 HF溶液的pH=2,可知HF为弱酸,且该浓度的HF溶液电离出来的c(H+) =0.01 molL-1,同时溶液中的H2O发生电离生成H+和OH-,故c

22、(HF)c(H+)c(F-),故A、D正确,B错 误;水的电离微弱,c(HF)c(OH-),故C项错误。,4.(2011课标,10,6分)将浓度为0.1 molL-1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 A.c(H+) B.Ka(HF) C. D.,答案 D HF溶液加水稀释,HF的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所以 增大。选项D正确。,A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考点基础题组,三年模拟,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1.(2019天津七校联考,6)已知常温时HClO的Ka=3.010-8,HF的Ka=3.510-4。现将pH和体积都相 同的HClO和HF溶液分别加蒸馏水稀释,pH随

23、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曲线为次氯酸稀释时pH变化曲线 B.取a点的两种酸溶液,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次氯酸的体积较小 C.a点时,若都加入相同大小的锌粒,此时与氢氟酸反应的速率大 D.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c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答案 B pH相同的两种酸溶液,酸的酸性越强,其初始浓度越小,稀释过程中,pH变化越大,由 于HF酸性强于HClO,所以稀释过程中,HF的pH变化更大,则曲线代表HF溶液稀释过程中的 pH变化曲线,故A错误;a点时,c(HClO)c(HF)中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 HClO溶液的体积较小,故B正

24、确;a点时,两溶液pH相同,则c(H+)相同,与锌粒反应的速率相同,故 C错误;b点溶液中c(H+)小于c点,因此b点溶液中水的电离受到的抑制作用小,电离程度大,故D 错误。,2.(2017天津和平区一模,6)25 时,将1.0 L molL-1“爽朗”的CH3COOH溶液与0.1 mol“苦 涩”的NaOH固体混合,充分反应后向混合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溶液pH随通入 HCl或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a、b、c对应的混合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c点混合液中c(Na+)c(CH3COO-) C.加入NaOH过程

25、中, 减小,D.若忽略体积变化,则25 时,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 10-7,答案 D CH3COONa溶液呈碱性,而a、b、c三点溶液的pH均不大于7,说明酸过量,溶液中酸 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越大,水的电离程度越小,a、b、c三点溶液中氢离子浓度依次减小,水的 电离程度依次增大,所以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故A错误;c点pH=7,则c(H+)= c(OH-),溶液中电荷守恒为:c(Na+)+c(H+)=c(OH-)+c(CH3COO-),所以c(Na+)=c(CH3COO-),故B错误; Kh= ,所以 = ,随NaOH固体加入,NaOH与CH3COOH反应,Na+浓度

26、增加,CH3COOH的浓度减小,温度不变时Kh不变,所以 增大, 故C错误;pH=7时,c(H+)=10-7 molL-1,c(Na+)=c(CH3COO-)=0.2 mol/L,c(CH3COOH)=-c(CH3COO-)= (-0.2)mol/L,Ka= = 10-7,故D正确。,3.(2018天津河东区二模,5)常温下,向10 mL 0.1 mol/L的某酸(HA)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的 氨水,所得溶液的pH及导电能力与加入氨水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HA为弱酸 B.b点对应溶液pH=7,此时HA溶液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 C.c点对应的溶液存在c

27、(OH-)=c(H+)+c(HA) D.a、b、c三点中,b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答案 C 0.1 mol/L的某酸(HA)溶液的pH1,说明HA为弱酸,A正确;b点加入0.1 mol/L氨水 10 mL,HA溶液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b点对应溶液pH=7,B正确;c点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A 和NH3H2O的混合溶液,其电荷守恒为c(OH-)+c(A-)=c(N )+c(H+),物料守恒为c(N )+c(NH3 H2O)=2c(A-)+2c(HA),两式相加得c(OH-)+c(NH3H2O)=c(A-)+2c(HA)+c(H+),C项错误;b点HA溶液 与氨水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的NH

28、4A为弱酸弱碱盐,促进水的电离,a点HA未反应完全,抑制水的 电离,c点氨水过量,也抑制水的电离,D项正确。,4.(2017天津十二区县一模,6)25 时,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1.0 mol/L NH4HCO3溶液pH=8.0,由此可知 (H2CO3)Kb(NH3H2O) (H2CO3) B.向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溶液中 增大 C.向CH3COONa溶液中滴加硫酸至中性时,c(S )c(CH3COOH) D.图中曲线可以表示向100 mL 0.01 mol/L CH3COOH溶液中逐滴加入0.02 mol/L NaOH溶液 的pH变化情况(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9、,答案 C 1.0 mol/L NH4HCO3溶液pH=8.0,说明HC 的水解程度大于N 的水解程度,水解 程度越大,对应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越小,则 (H2CO3)Kb(NH3H2O),又因为 (H2CO3) (H2CO3),所以 (H2CO3) (H2CO3)Kb(NH3H2O),故A错误;N 的水解常数为Kb= ,水解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向氨水中加入NH4Cl固体,溶液中 不变,故B错误;向CH3COONa溶液中滴加硫酸至中性时,c(OH-)=c(H+),溶液中 电荷守恒为c(CH3COO-)+2c(S )+c(OH-)=c(Na+)+c(H+),则c(CH3COO-)+2c(S )=

30、c(Na+),溶液 中物料守恒为c(CH3COO-)+c(CH3COOH)=c(Na+),所以2c(S )=c(CH3COOH),即c(S ) c(CH3COOH),故C正确;CH3COOH是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则0.01 mol/L CH3COOH溶液的pH大于2,图中滴定前溶液的pH=2,故D错误。,考点二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5.(2017天津河北区二模,3)常温下,电解质溶液中的下列关系式不正确的是 ( ) A.已知A-+H2B(过量) HA+HB-,则结合H+的能力:HB-c(K+)c(Al3+)c(H+)c(OH-),答案 A 由强酸制取弱酸的反应可知,酸性H2BHB-且H2B

31、HA,因为H2B过量,故HA与HB-的 酸性强弱无法判断,酸性越强,对应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越小,则结合H+的能力:B2-HB-且A- HB-,而A-与B2-无法判断,故A错误;恰好完全中和时生成氯化铵,两溶液混合后体积变为原来的2 倍,由物料守恒可知,c(N )+c(NH3H2O)=c(Cl-)=0.05 molL-1,故B正确;反应后溶液呈中性,则 c(H+)=c(OH-)=10-7 mol/L,c(Na+)=c(CH3COO-)=0.01 mol/L,根据物料守恒,反应后溶液中CH3 COOH的浓度为( -0.01) mol/L,则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 ,故C正确;两种 溶液

32、等体积混合后,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的溶质只有KCl、AlCl3,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31, 溶液中只有Al3+水解使溶液显酸性,则离子浓度为c(Cl-)c(K+)c(Al3+)c(H+)c(OH-),故D正确。,6.(2019天津耀华中学月考,4)已知:25 时,H2C2O4的p =1.22,p =4.19,CH3COOH的pKa=4.76, K代表电离平衡常数,pK=-lgK。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浓度均为0.1 molL-1的NH4HC2O4和CH3COONH4溶液中,c(N )前者小于后者 B.将0.1 molL-1的K2C2O4溶液从25 升温至35 , 减小 C.向0.1 mo

33、lL-1 K2C2O4溶液中滴加盐酸至pH=1.22,c(H+)-c(OH-)=c(Cl-)-3c(HC2 ) D.向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滴加少量0.1 molL-1 H2C2O4溶液:CH3COO-+H2C2O4 CH3COOH+HC2,答案 C pKa=-lgKa,可知pKa越大,Ka越小,对应酸的酸性越弱,则酸性H2C2O4CH3COOH,则浓 度均为0.1 molL-1 NH4HC2O4和CH3COONH4溶液中,c(N )前者大于后者,故A错误;升高温度 促进水解,则c(C2 )减小,c(K+)不变, 增大,故B错误;滴加盐酸至pH=1.22,c(HC2 )=

34、 c(H2C2O4),由物料守恒可知,c(K+)=2c(HC2 )+2c(C2 )+2c(H2C2O4),由电荷守恒可知c(K+)+c(H+) =c(HC2 )+2c(C2 )+c(OH-)+c(Cl-),则(H+)-c(OH-)=c(Cl-)-c(HC2 )-2c(H2C2O4)=c(Cl-)-3c(HC2 ), 故C正确;由pKa可知酸性H2C2O4HC2 CH3COOH,则0.1 molL-1 CH3COONa溶液中滴加 少量0.1 molL-1 H2C2O4溶液发生反应2CH3COO-+H2C2O4 2CH3COOH+C2 ,故D错误。,7.(2019天津部分区联考,6)常温下,用0.

35、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HA溶液,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HA的电离常数为1.010-6 B.点所示溶液中:c(Na+)c(A-)c(OH-)c(H+) D.从点到点的滴定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不变,答案 D 0.100 0 mol/L的HA溶液pH=3.5,则该溶液中c(H+)=10-3.5 mol/L,HA的电离程度较小, 则该溶液中c(A-)c(H+),c(HA)0.100 0 mol/L,Ka= = =1.010-6,故A正确; 点所示溶液中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HA、NaA,根据物料守恒得2

36、c(Na+)=c(HA)+c(A-),所以 c(Na+)c(H+),根据电荷守恒得c(Na+)c(A-),所以存在c(Na+)c(A-)c(OH-)c(H+),故C正 确;酸或碱抑制水电离,含有弱酸根离子的盐促进水电离,所以点到点的滴定过程中,水的 电离程度增大,故D错误。,8.(2019天津实验中学月考,7)25 时,三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回答下列问题: (1)一般情况下,当温度升高时,Ka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下列四种离子结合质子能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 a.C b.ClO- c.CH3COO- d.HC (3)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填序号)。 a.

37、C +2CH3COOH 2CH3COO-+CO2+H2O b.ClO-+CH3COOH CH3COO-+HClO c.C +2HClO CO2+H2O+2ClO- d.2ClO-+CO2+H2O C +2HClO (4)用蒸馏水稀释0.10 molL-1的醋酸,下列各式表示的数值随水量的增加而增大的是 (填序号)。,a. b. c. d. (5)体积均为10 mL、pH均为2的醋酸溶液与HX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1 000 mL,稀释过程中pH 变化如图所示。 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稀释后,HX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H+) 醋酸溶液中由

38、水电离出来的c(H+),理由是,。 (6)25 时,若测得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的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 molL-1(填精确数值)。,答案 (1)增大 (2)abdc (3)cd (4)b (5)大于 大于 加水稀释后,HX溶液里酸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小,对水的电离抑制能力弱,HX 溶液里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 (6)9.910-7,解析 (1)升高温度,电离平衡正向移动,Ka增大。(2)酸越弱,其对应的酸根离子结合H+能力越 强。(3)强酸能制弱酸。(4)CH3COOH CH3COO-+H+,加水稀释,平衡右移,由于溶液体积变 化更大,故

39、c(H+)减小,c(OH-)增大,即 减小,而 = = 增 大。(6)由电荷守恒:c(CH3COO-)+c(OH-)=c(Na+)+c(H+),c(CH3COO-)-c(Na+)=c(H+)-c(OH-)=10-6 mol/L-10-8 mol/L=9.910-7 mol/L。,B组 20172019年高考模拟专题综合题组 (时间:30分钟 分值:50分) 一、选择题(每题6分,共36分),1.(2019天津河北区一模,6)某同学在实验室探究NaHCO3 的性质,常温下,配制0.10 molL-1 NaHCO3溶液,测其pH为8.4;取少量该溶液滴加CaCl2溶液至pH=7,滴加过程中产生白色

40、沉淀,但 无气体放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HC 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B.反应的过程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CaCO3 C.反应后的溶液中存在:c(Na+)+2c(Ca2+)=c(HC )+2c(C )+c(Cl-) D.加入CaCl2促进了HC 的水解,答案 D HC 既能电离又能水解,水解显碱性,电离显酸性,NaHCO3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 HC 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故A正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HC +Ca2+ CaCO3+H2CO3, 即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碳酸钙,故B正确;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Na+)+c(H+)+2c(Ca2+)=c(HC )

41、+ 2c(C )+c(Cl-)+c(OH-),溶液pH=7,c(H+)=c(OH-),c(Na+)+2c(Ca2+)=c(HC )+2c(C )+c(Cl-), 故C正确;溶液中存在HC C +H+,加入CaCl2消耗C ,促进HC 的电离,故D错误。,2.(2018天津部分区联考一,5)在室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将稀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后,n(H+)n(OH-)不变 B.向Na2SO3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KHSO4溶液,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Na+) c(K+)=c(S )c(S )c(HS ) C.NaHA溶液的pH7,则溶液中的粒子一定

42、有c(Na+)=c(HA-)+c(H2A)+c(A2-) D.向某稀NaHCO3溶液中通CO2至pH=7:c(Na+)=c(HC )+2c(C ),答案 D 温度不变,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即c(H+)c(OH-)不变,但是加水稀释导致溶液体积增 大,所以n(H+)n(OH-)增大,故A错误;Na2SO3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KHSO4溶液,二者发生 反应生成HS 和H2O,HS 电离程度很小,所以存在c(Na+)c(K+)=c(S )c(HS )c(S ), 故B错误;NaHA溶液的pH7,溶液呈酸性,如果二元酸H2A是强酸,则溶液中不存在H2A、HA-, 故C错误;溶液的pH=7,则c(H

43、+)=c(OH-),结合电荷守恒得c(Na+)=c(HC )+2c(C ),故D正确。,3.(2019 53原创预测卷六,13)氢硫酸(H2S)为二元弱酸, (H2S)=9.110-8, (H2S)=1.110-12,H2S 溶液中含S物质的c(总)=c(H2S)+c(HS-)+c(S2-)。室温下向25.00 mL 0.100 0 molL-1H2S溶液中逐 滴加入NaOH溶液,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0.100 0 molL-1H2S溶液:c(H+)=0.200 0 molL-1 B.c(Na+)=c(总)的溶液:c(Na+)c(S2-)c(H2S)c(

44、H+) C.c(Na+)=2c(总)的溶液:c(OH-)-c(H+)=2c(H2S)+c(HS-) D.pH=7的溶液:c(Na+)c(S2-)c(HS-)c(OH-)=c(H+),答案 C 氢硫酸为二元弱酸,不能完全电离,0.100 0 molL-1的H2S溶液中c(H+)c(S2-),B错误;c(Na+)=2c(总)的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根据电荷 守恒可知c(Na+)+c(H+)=c(OH-)+c(HS-)+2c(S2-),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Na+)=2c(S2-)+c(HS-)+c(H2S), 故c(OH-)-c(H+)=2c(H2S)+c(HS-),C正确;S2-和HS-水解均使

45、溶液呈碱性,所以pH=7的溶液中的溶质 为NaHS和H2S,故溶液中c(S2-)c(HS-),D错误。,4.(2019天津红桥区一模,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常温下,c(Cl-)均为0.1 molL-1 NaCl溶液与NH4Cl溶液,pH相等 B.常温下,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盐酸,导电能力相同 C.常温下,盐酸中c(Cl-)与CH3COOH溶液中c(CH3COO-)相等,两溶液的pH相等 D.室温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中性,答案 C Na+不水解,溶液显中性,N 水解使溶液显酸性,所以NaCl溶液的pH

46、大于NH4Cl溶液 的pH,故A错误;醋酸部分电离,HCl完全电离,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溶液与盐酸,盐酸 中的离子浓度大,所以盐酸的导电性强,故B错误;盐酸和醋酸溶液中分别存在c(Cl-)+c(OH-)=c(H+)、c(CH3COO-)+c(OH-)=c(H+),c(Cl-)与c(CH3COO-)相等,则两溶液的pH相等,故C正确;等物质的量浓 度的CH3COOH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生成CH3COONa,CH3COONa溶液显碱性, 故D错误。,5.(2019天津河西区二模,5)常温下,向1 L 0.1 molL-1 NH4Cl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

47、固体粉末,随 着n(NaOH)的变化,c(N )与c(NH3H2O)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氨的挥 发、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N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大 B.在N点时,n(OH-)+0.1 mol=(x+0.05) mol C.随着NaOH的加入,c(H+)/c(N )不断减小 D.当n(NaOH)=0.1 mol时,c(Na+)c(N )+c(NH3H2O),答案 C N点c(N )=c(NH3H2O),NH3H2O电离出的OH-抑制了水的电离,N点溶液中水的电 离程度比原溶液小,故A错误;在N点时n(Na+)=x mol,n(Cl-)=0.1 m

48、ol,根据电荷守恒n(OH-)+n(Cl-) =n(H+)+n(Na+)+n(N )可知,n(OH-)+0.1 mol=n(H+)+x mol+0.05 mol,故B错误; = ,随着NaOH的加入,c(NH3H2O)逐渐增大,而温度不变,水解平衡常数 Kh不变,则 逐渐减小,故C正确;当n(NaOH)=0.1 mol时,恰好反应生成等浓度的NaCl和 NH3H2O,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c(Cl-)=c(N )+c(NH3H2O)=0.1 mol/L,故D错误。,6.(2019天津部分区联考二,6)常温下在20 m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40 mL浓度为

49、0.1 mol/L的盐酸,溶液中含碳元素的各种微粒(CO2因逸出未画出)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溶液pH变 化的部分情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混合溶液中H2CO3、HC 、C 能大量共存 B.当pH=7时,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为c(Na+)c(Cl-)c(HC )c(H+)c(C )c(OH-) C.已知在25 时,C 的水解平衡常数Kh=2.010-4,当溶液中c(HC )c(C )=21时,溶液 的pH=10 D.Kh不受温度的影响,升高温度,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不变,答案 C 由图可知,pH8时溶液中存在大量HC 、C ,pH8时溶液中存在大量H2CO3、 HC ,可知上述反应的同一溶液中,H2CO3、HC 、C 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pH=7时, c(H+)=c(OH-),故B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