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八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31765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0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八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八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八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八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八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八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八遗传的基本规律含解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强化练(八)遗传的基本规律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广西八市4月联考)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孟德尔通过观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发现问题B.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是假说的内容之一C.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假说进行的演绎推理D.分离定律的实质是F2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答案C解析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F2中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由此提出问题:什么原因导致遗传性状在杂种后代按一定比例分离的呢?该过程属于发现问题,A项错误;雄性生物产生的配子数量远远多于雌

2、性生物产生的配子数量,B项错误;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预测后代产生11的性状分离比是孟德尔根据假说进行的演绎推理,C项正确;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D项错误。2.某高等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对a、B对b完全显性,其中A基因控制黑色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黄色素的合成,两种色素均不合成时毛色呈白色。当A、B基因同时存在时,二者的转录产物会形成双链结构进而导致无法继续表达。用纯合的黑毛和黄毛亲

3、本杂交得F1,F1毛色呈白色。以下分析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该动物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B.含A、B基因的个体毛色呈白色的原因是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C.若F1自交,F2中黑毛黄毛白毛个体数量之比接近3310,则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D.若F1自交,F2中白毛个体的比例为1/2,则F2中黑毛个体的比例也为1/2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黑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黄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aB_。含A、B基因的个体因转录的产物无法继续表达,即不能翻译出相关蛋白质而毛色呈白色,则白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aabb,进而推知自然界中该动物白毛个体的基因型有5种,A、B两项正确;用纯合的黑毛和黄毛亲本杂交得F

4、1,F1毛色呈白色,则亲本中黑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黄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F1中白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若F1自交,F2中黑毛(A_bb)黄毛(aaB_)白毛(A_B_、aabb)个体数量之比接近3310,即9331的变形,说明A、a和B、b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C项正确;F1中白毛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若F2中白毛个体的比例为1/2,说明基因A与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与B位于一条染色体上,则F2中黑毛(AAbb)黄毛(aaBB)白毛(AaBb)=112,黑毛个体的比例为1/4,D项错误。3.(2018山东师大附中二模)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

5、且两对基因中某一对基因纯合时会使受精卵致死。现用红色窄叶植株自交,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色窄叶红色宽叶白色窄叶白色宽叶=6231。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宽叶C.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隐性纯合致死效应D.自交后代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6答案D解析据题意分析可知,控制番茄的花色和叶的宽窄的两对等位基因(用A、a表示花色基因,B、b表示叶的宽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A项错误;这两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分别是红色和窄叶,B项错误;控制花色的基因具有显性纯合致死效应,C项错误;自交后代中纯合子只有aaBB和aabb,所占比

6、例为1/12+1/12=1/6,D项正确。4.基因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表。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得到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33。该亲本的表现型最可能是()基因型表现型AA红色Aa粉红色aa白色NN窄花瓣Nn中间型花瓣nn宽花瓣A.红色窄花瓣B.白色中间型花瓣C.粉红窄花瓣D.粉红中间型花瓣答案C解析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aann)杂交,得到F1(_a_n),对F1进行测交得到的F2中粉红色(Aa)白色(aa)=13,中间型花瓣(Nn)宽

7、花瓣(nn)=11,则F1的基因组成中A基因a基因=13,N基因n基因=11,所以关于A、a基因,F1的基因型是Aa(占1/2)、aa(占1/2),关于N、n基因,F1的基因型是Nn,故F1的基因型是AaNn、aaNn,可推出该亲本的基因型是AaNN,表现型为粉红窄花瓣。5.(2019河北唐山模拟)苦瓜植株中含有一对等位基因D和d,其中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杂合子植株完全正常。现有基因型为Dd的苦瓜植株若干做亲本,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B.如果每代均自交至F2,则F2植株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

8、1/2C.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中D基因的频率为1/2D.如果每代均自由交配至F2,则F2植株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答案D解析Dd的苦瓜自交,后代DDDddd=121,由于D基因纯合的植株不能产生卵细胞,而d基因纯合的植株花粉不能正常发育,所以子一代只有Dd自交可以产生后代,因此F2植株中DDDddd=121,则D和d基因的频率都为1/2,正常植株所占比例为1/2,A、B两项正确;Dd自由交配产生的后代为DDDddd=121,子代雌配子为Dd=12,雄配子为Dd=21,则后代DDDddd=(1/32/3)(2/32/3+1/31/3)(2/31/3)=252,所以F2植株中D基

9、因的频率为2/9+1/25/9=1/2,F2中正常植株占5/9,C项正确、D项错误。6.(2019湖南长沙3月调研)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A.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B.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C.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D.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答案B解析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位于中,A项错误;片段是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其中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与性别有关,B项正确;片段是Y染色体特有的片段,因此片段上的遗传病,患者都是男性,C项错误;片段

10、是X染色体特有的片段,若其上含有隐性致病基因,则男患者的数量多于女性患者,D项错误。7.(2019江苏南通二调)一对正常夫妇,生下患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儿子和正常女儿,则()A.该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B.父亲不可能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C.女儿的卵细胞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3D.这对夫妇再生一个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4答案D解析由题意得,该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A项错误;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父亲一定是该致病基因携带者,B项错误;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女儿的卵细胞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

11、2/31/2=1/3;若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女儿的卵细胞带该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21/2=1/4,C项错误;设患病基因为a,其正常等位基因为A,若该遗传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夫妇二人的基因型为Aa,生下患病孩子的概率是1/21/2=1/4;若该遗传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夫妇二人的基因型为XAXa和XAY,剩下患病孩子的概率为1/21/2=1/4,D项正确。8.(2019天津河西区模拟)二倍体高等植物剪秋罗雌雄异株,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b基因会使花粉不育。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窄叶剪秋罗可以是雌株,也可以

12、是雄株B.如果亲代雄株为宽叶,则子代全部是宽叶C.如果亲代全是宽叶,则子代不发生性状分离D.如果子代全是雄株,则亲代为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答案D解析由于b基因会使花粉不育,所以窄叶剪秋罗不可以是雌株,只可以是雄株,A项错误;如果亲代雄株为宽叶,而亲代雌株是宽叶杂合子,则子代有宽叶,也有窄叶,B项错误;如果亲代全是宽叶,但雌株是宽叶杂合子,则子代仍会发生性状分离,C项错误;由于窄叶雄株的b基因会使花粉不育,如果子代全是雄株,则亲代为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D项正确。9.(2019浙江4月选考,28)下图为甲、乙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伴性遗传)的某遗传家系图,家系中无基因突变发生,且4无乙病基因。人群中

13、这两种病的发病率均为1/62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2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推测4发生染色体畸变的可能性大于5B.若4与5再生1个孩子,患甲病概率是1/26,只患乙病概率是25/52C.1与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3,与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24/39D.若1与人群中某正常男性结婚,所生子女患病的概率是1/3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方式的判断及发病概率的计算。首先根据遗传家系图分析,1和2无甲病,而4患甲病,则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用A、a表示,人群中发病率为1/625,即aa所占比例为1/625,a的频率为1/25,正常人中AA占12/13,Aa占1/13。乙病为伴性遗传,

14、因4无乙病基因,而5和7患乙病,故乙病最可能为伴Y染色体遗传,可用B、b表示。若2为XXY,则基因型为XXYb,4乙病的基因型为XYb,5乙病的基因型为XX,故4和5发生染色体畸变可能性相等,A项错误。4的基因型为aaXYb,5基因型为12/13AAXX、1/13AaXX,则后代患甲病概率为1/131/2=1/26,只患乙病的概率为25/261/2=25/52,1的基因型为1/3AAXX、2/3AaXX,3的基因型为AaXX,5的基因型为12/13AAXX、1/13AaXX,则1与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1与5相同的概率为12/131/3+1/132/3=14/39,C项错误。1基因型为1

15、/3AAXX、2/3AaXX,人群中正常男性的基因型为12/13AAXYB、1/13AaXYB,则所生子女患病概率为2/31/131/4=1/78,D项错误。10.(2019江西名校联考)玉米有早熟和晚熟两个品种,该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A、a与B、b)。研究发现纯合的亲本杂交组合中出现了下图两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实验2的F2早熟植株中,杂合子占的比例为8/15B.玉米的晚熟是隐性性状,该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若让实验1中的F2随机交配,则后代中早熟和晚熟的性状分离比是31D.据实验1可知有两种亲本组合类型,则每一种亲本组合的F2中早熟的基因型有

16、两种答案A解析由实验2的F2的151即9331的变式可知,该性状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早熟的基因型为A_B_、A_bb、aaB_,晚熟的基因型为aabb。实验1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实验2的亲本为:AABBaabb。在实验2的F2早熟植株中,纯合子有三种,为AABB、AAbb、aaBB,早熟植株中纯合子占3/15=1/5,故杂合子占4/5,A项错误;由实验2中F1早熟自交后代早熟晚熟=151可知,玉米的晚熟是隐性性状,该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项正确;实验1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F2的基因型为:1AAbb2A

17、abb:1aabb或1aaBB2aaBb1aabb,若让F2随机交配(按配子计算,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不变),则后代中早熟和晚熟的性状分离比是31,C项正确;实验1的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aabb或aaBBaabb,F2中早熟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或1aaBB2aaBb,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1.(2019河南名校联盟质量检测)果蝇的眼型和体色分别受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若位于性染色体上,不考虑X与Y同源区)。让灰体正常眼雌果蝇群体与黄体正常眼雄果蝇群体随机交配,所得F1全为灰体。让F1雌雄果蝇随机交配得到F2,F2结果如下表:F2表现型灰体正常眼雌性黄体正常眼雌性灰体正常眼

18、雄性灰体棒眼雄性黄体正常眼雄性黄体棒眼雄性数量43814665721921973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因A位于(填“常”或“X”)染色体上,基因A与基因B的本质区别是。(2)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F2中雌性无棒眼的原因是。(3)若让F2灰体正常眼雌性与灰体棒眼雄性相互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4)现取F2中的一灰体正常眼雌果绳,请设计实验探究其基因型(要求写出实验思路、实验结果)。答案(1)X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2)BbXAY和BbXaY含Xa的雄配子致死(3)灰体正常眼雄性灰体棒眼雄性黄体正常眼雄性黄体棒眼雄性=56871(4)实验思路:让该灰体正常眼雌

19、果蝇与多只黄体棒眼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实验结果:若子代全为灰体正常眼雄性,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若子代为灰体正常眼雄性灰体棒眼雄性=11,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若子代为灰体正常眼雄性黄体正常眼雄性=11,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若子代为灰体正常眼雄性灰体棒眼雄性黄体正常眼雄性黄体棒眼雄性=1111,则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解析(1)依题意并分析表中信息可知:让灰体正常眼雌果蝇群体与黄体正常眼雄果蝇群体随机交配,所得F1全为灰体,F2中出现了棒眼雄果蝇,说明灰体对黄体为显性,正常眼对棒眼为显性。在F2中,就体色而言,无论是雌

20、果蝇还是雄果蝇,灰体黄体都约为31,说明体色的遗传与性别无关联,因此控制果蝇体色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均为Bb;就眼型而言,雌性均为正常眼,而雄性中正常眼棒状眼=(657+219)(219+73)=31,说明眼型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因此基因A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正常眼雌果蝇与正常眼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XAXa和XAY,F1雌性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XAXAXa=11,雄性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YXaY=11。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由此可知:基因A与基因B的本质区别是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或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2)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F1雄果蝇的基因型为Bb

21、XAY和BbXaY,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和BbXAXa。F2中雌性无棒眼的原因是含Xa的雄配子致死。(3)结合对(1)的分析可推知:F2灰体雌性与灰体雄性的基因型均为1/3BB、2/3Bb,产生的配子均为2/3B、1/3b,二者相互杂交,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bb=(2/3B2/3B)(22/3B1/3b)(1/3b1/3b)=441,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黄体=81。F2正常眼雌性的基因型为3/4XAXA、1/4XAXa,产生的配子为7/8XA、1/8Xa;F2棒眼雄性的基因型为XaY,因含Xa的雄配子致死,所以产生的可育配子为Y;F2正常眼雌性与棒眼雄性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22、正常眼雄性棒眼雄性=(7/8XA1Y)(1/8Xa1Y)=71。可见,若让F2灰体正常眼雌性与灰体棒眼雄性相互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灰体正常眼雄性灰体棒眼雄性黄体正常眼雄性黄体棒眼雄性=56871。(4)综上分析,Xa的雄配子致死,F2灰体正常眼雌果绳的基因型为BBXAXA或BBXAXa或BbXAXA或BbXAXa。设计实验探究F2中的一灰体正常眼雌果蝇基因型应采取测交方案,即让该灰体正常眼雌果蝇与多只黄体棒眼雄果蝇(bbXaY)相互杂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果该灰体正常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则与棒眼雄果蝇(bbXaY)杂交,子代的基因型为BbXAY,表现型全为灰体正常眼雄性

23、;如果该灰体正常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则与棒眼雄果蝇(bbXaY)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XAYBbXaY=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体正常眼雄性灰体棒眼雄性=11;如果该灰体正常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则与棒眼雄果蝇(bbXaY)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XAYbbXAY=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体正常眼雄性黄体正常眼雄性=11;如果该灰体正常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AXa,则与棒眼雄果蝇(bbXaY)杂交,子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BbXAYBbXaYbbXAYbbXaY=1111,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灰体正常眼雄性灰体棒眼雄性黄体正常眼雄性黄体棒眼雄性=1111。1

24、2.(2019湖北黄冈模拟)果蝇的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A、a),星状眼对正常眼为显性(B、b),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同学甲用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翻翅星状眼雌果蝇(记为M)与一只正常翅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同时也让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翻翅星状眼雄果蝇(记为N)与一只正常翅正常眼雌果蝇杂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都为翻翅正常眼正常翅星状眼=11。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甲同学的实验结果分析,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填“一”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理由是。(2)若让M、N果蝇杂交,后代雌雄果蝇只有AaBb一种基因型,最合理的解释是。根据这一解释,以M、N两果蝇杂交的后代雌雄果蝇为亲本,逐代

25、自由交配,则后代中A基因的基因频率将(填“增大”“不变”或“减小”)。(3)同学乙用基因型为Aabb的雌果蝇和基因型为aaBb的雄果蝇杂交,发现子代果蝇中翻翅星状眼翻翅正常眼正常翅星状眼正常翅正常眼=1111,于是得出了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结论。你同意该同学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答案(1)一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说明AaBb的个体只能产生2种配子,AbaB=11,故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规律(2)存在基因纯合致死现象不变(3)不同意。无论两对基因是否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和aaBb的个体均能产生两种比例相同的配子,子代的表现型一致解析(1)由分析可知: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翻翅星状眼雌果蝇

26、M与一只正常翅正常眼雄果蝇杂交和一只基因型为AaBb的翻翅星状眼雄果蝇N与一只正常翅正常眼雌果蝇杂交,都属于测交实验,而后代表现型及比例都为翻翅正常眼正常翅星状眼=11,由此分析,每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型比例都符合11,而两对相对性状的表现型比例不符合1111,说明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不符合自由组合定律,从而说明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根据“果蝇的翻翅对正常翅为显性(A、a),星状眼对正常眼为显性(B、b)”可知A和b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和B基因位于另一条染色体上。(2)若让M、N果蝇杂交,后代雌雄果蝇只有AaBb一种基因型,同时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aabb个体能够存活,因此是因为A基因或B基因纯合时都能致死,才会导致后代出现雌雄果蝇只有AaBb一种基因型。根据这一解释,以甲、乙两果蝇杂交的后代雌雄果蝇为亲本,逐代自由交配,则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不变。(3)无论是否连锁,Aabb均能产生Ab和ab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aaBb也均能产生aB和ab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基因型为Aabb的雌果蝇和aaBb的雄果蝇杂交后代果蝇中翻翅星状眼翻翅正常眼正常翅星状眼正常翅正常眼均为1111,所以不能由该实验结果判断两对基因是否独立遗传。即不同意该同学由此得出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