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31766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用版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含解析.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专题强化练(六)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时间: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西藏拉萨模拟)下列生物学过程未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A.玉米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B.蜂王的卵细胞可直接发育成雄蜂C.小麦花粉经离体培养发育成单倍体植株D.胡萝卜根韧皮部细胞经植物组织培养发育成新植株答案A解析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以产生个体为标志。B和C项体现了生殖细胞的全能性;D项体现了体细胞的全能性;玉米种子含有胚芽、胚根等结构,已经是一个幼小个体,因此种子发育成玉米幼苗是一个幼小个体成长过程,不能体现细胞全能性,A项符合题意。2.(2019河北张家口模拟)关于人体内高度分化的细

2、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体内所有细胞的遗传信息相同B.肌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内表达的基因相同C.造血干细胞与红细胞中蛋白质的种类相同D.肝细胞中过氧化氢酶基因处于活跃状态答案D解析理论上来说,一个生物个体的所有体细胞如果不发生基因突变,遗传信息都是相同的,但配子中的遗传信息与体细胞却是不同的,A项错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肌细胞与胰腺腺泡细胞内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B项错误;造血干细胞通过细胞分化形成红细胞,二者蛋白质的种类不相同,红细胞含有血红蛋白,C项错误;肝细胞中含有较多的过氧化氢酶,因此过氧化氢酶基因处于活跃状态,D项正确。3.(2019山东德州一模)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

3、误的是()A.红细胞衰老时,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B.癌变过程中,细胞膜成分发生改变C.分化过程中,细胞内的核酸发生改变D.分裂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答案A解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不含染色质,A项错误;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B项正确;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因此细胞内的RNA会发生改变,C项正确;分裂过程中,存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项正确。4.(2019江西宜春调研)下列有关细胞衰老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衰老的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B.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减慢C.衰老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D.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

4、功能增强答案D解析细胞衰老的过程是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化学反应发生复杂变化的过程,最终表现为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变化;变化的结果是衰老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且细胞新陈代谢速度减慢,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5.(2019山西阳高月考)关于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凋亡是由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控制的B.细胞死亡是细胞凋亡的同义词C.细胞坏死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D.细胞的自我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不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答案A解析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A项正确;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B项错误;细胞坏

5、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是不正常的细胞死亡,C项错误;细胞的自我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项错误。6.(2019陕西名校联盟联考)研究发现,蛋白酶X的空间结构改变后作用于癌细胞,会使癌细胞对EGFR信号的依赖性发生异常,导致细胞分裂速率加快。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X完整的空间结构在核糖体上形成B.EGFR信号可能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关C.经蛋白酶处理后的酶X可促进癌细胞的分裂D.癌细胞分裂时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均正常表达答案B解析蛋白质完整的空间结构不是在核糖体上形成的,是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形成的,A项错误;由题干可知,癌细胞对EGFR信号依赖性发生异常,细

6、胞分裂速率会加快,意味着EGFR信号可能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关,B项正确;经蛋白酶处理后的酶X被水解为多肽或氨基酸而失去生物活性,不能作用于癌细胞,对癌细胞不起任何作用,C项错误;癌细胞中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均不能正常表达,D项错误。7.(2019江西临川模拟)如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与基因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抑癌基因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B.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某一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C.癌细胞易于转移与其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有关D.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可作为判断细胞癌变的依据答案D解析抑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的不正常增殖,A项错误;由图

7、可知,细胞癌变并不是单一基因发生突变的结果,B项错误;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是癌细胞易于扩散和转移的原因,C项错误;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改变,因此可通过观察细胞形态判断细胞是否癌变,D项正确。8.(2019四川成都三诊)下列对某一癌症患者体内造血干细胞和癌细胞的比较,正确的是()A.造血干细胞和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B.造血干细胞和癌细胞中的基因和mRNA都相同C.癌细胞的分裂能力和分化能力都比造血干细胞强D.原癌基因在癌细胞中表达但在造血干细胞中不表达答案A解析细胞周期受细胞的生理状态、温度等因素的影响,造血干细胞和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一定相同,A项正确;癌细胞是原癌基因

8、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造血干细胞和癌细胞中的基因和mRNA不完全相同,B项错误;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但不会分化,C项错误;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在造血干细胞中正常表达,D项错误。9.(2019湖南长沙模拟)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研究DNA修复细胞机制的三位科学家。p53蛋白对细胞分裂起监视作用。p53蛋白可判断DNA损伤的程度,如果损伤较小,该蛋白就促使细胞自我修复(过程如图所示);若DNA损伤较大,该蛋白则诱导细胞凋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p53蛋白可使DNA受损的细胞分裂间期延长B.p53蛋白可导致细胞内的基因选择性表达C.抑制p53蛋白基因

9、的表达,细胞将不能分裂D.若p53蛋白基因突变,则可能导致细胞癌变答案C解析p53蛋白修复过程会使细胞分裂停止,因而延长了分裂间期,A项正确;p53蛋白可诱导细胞凋亡,而细胞凋亡与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有关,B项正确;p53蛋白的作用是对损伤的DNA进行修复,并不影响正常的细胞分裂,C项错误;p53蛋白基因突变,则可能无法合成p53蛋白,因而不能对突变的DNA进行修复,可能导致细胞癌变,D项正确。10.(2019河南洛阳三模)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衰老时会发生细胞质的细胞形态改变B.迅速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时可以采用染色排除法C.原癌基因的表达是细胞癌变的原因之一D.细胞

10、坏死往往会引起炎症反应答案C解析细胞衰老时会发生细胞质的细胞形态改变,A项正确;由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迅速判断细胞是否死亡时可以采用染色排除法,B项正确;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C项错误;细胞坏死往往会引起炎症反应,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1.(2019山东枣庄模拟)干细胞是生物体内具有较强的分裂与分化能力的一类细胞。下图为干细胞的分裂、分化等生命历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A细胞形成B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分裂方式为,该分裂方式的重要意义是。(2)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保持着其特有的能力。(3)B细胞和C细胞的差异除了表现在形态结构方面,还表现在。(4)

11、由C细胞变化为D细胞过程中,细胞的呼吸速率,细胞核的体积,该过程受的控制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5)由C细胞变化为E细胞过程中,细胞膜上的等物质减少,使得E细胞容易转移,使癌细胞间的连接、通讯与识别能力。答案(1)有丝分裂染色体(DNA)复制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保持了遗传的稳定性(2)分裂和分化(3)生理功能方面(4)减慢增大基因(遗传因素)(5)糖蛋白减弱或消失解析(1)A细胞是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能保证子代细胞和亲代细胞染色体的稳定。(2)由A细胞形成的B细胞仍然是干细胞,能进行分裂和分化。(3)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4)由C细

12、胞变化为D细胞过程中,细胞衰老,因此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该过程受基因(遗传因素)的控制并受环境因素的影响。(5)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糖蛋白具有识别能力,因此癌细胞间的连接、通讯与识别能力减弱甚至消失。12.(2019江苏盐城模拟)很多癌症只有当个别细胞脱离主要的肿瘤,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中其他的地方才会形成继发性肿瘤,造成致命的危害。研究者利用小鼠进行了活体实验,将癌细胞通过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发现不同类型的癌细胞均能“杀死”血管壁中的特定细胞(内皮细胞)并跨越内皮细胞屏障,从而离开血管建立起转移癌(如图1所示)。(1)为证实该发现,研究者在离体条件下做了细胞培养

13、实验加以验证。将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动物血清等物质加入培养瓶中,以保证营养成分的全面。向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细胞和内皮细胞;向对照组中加入,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两组细胞的死亡率。(2)研究者进一步揭示了癌细胞诱导内皮细胞死亡的机理(如图2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血管壁内皮细胞表面存在一种信号转导分子DR6(死亡受体6),当癌细胞接触到内皮细胞时,癌细胞表面的信号转导分子便会激活DR6,这标志着癌细胞开始对血管壁进攻。与坏死不同,程序性细胞死亡是一种由死亡受体介导,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需要依赖(细胞器)才能完成细胞自吞噬。(3)研究者推测:癌细胞诱导内皮细胞死亡的过程

14、为程序性死亡,且该过程能够被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阻断。欲证明该推测成立,研究者利用两种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设计了三组实验,其中的两个实验组中应分别添加和的抑制剂。通过观察,若出现的实验现象,则证明研究者的推测正确。答案(1)肿瘤等量的内皮细胞(2)APP溶酶体(3)DR6APP内皮细胞死亡减少解析(1)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癌细胞能“杀死”血管壁中的特定细胞(内皮细胞)并跨越内皮细胞屏障,因此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应向实验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肿瘤细胞和一定数量的内皮细胞;向对照组中加入等量的内皮细胞,一段时间后,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统计两组内皮细胞的死亡率。(2)分析题图可知,在血管壁内皮细胞的表面存在一种叫做死亡受体6(DR6)的信号转导分子,当癌细胞接触到内皮细胞时,癌细胞表面的APP便会激活DR6,这标志着癌细胞开始对血管壁进攻,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细胞主动死亡的过程,需要依赖溶酶体才能完成细胞自吞噬。(3)研究者推测:癌细胞诱导内皮细胞死亡的过程为程序性死亡,且该过程能够被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阻断。所以欲证明该推测成立,可利用两种细胞信号转导抑制剂设计实验,其中的两个实验组中应分别添加DR6阻断抑制剂、APP阻断抑制剂,若统计发现内皮细胞死亡减少,则可证实推测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