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混龄一日生活指引.doc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932598 上传时间:2020-01-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混龄一日生活指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混龄一日生活指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混龄一日生活指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混龄一日生活指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混龄一日生活指引.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混龄一日生活指引 第一章 生活与过渡第一节:入园活动一:晨检及回班幼儿可以和应该做的:3-4 4-5 5-61、 情绪基本稳定。2、 懂得向保健医生、教师和同伴问好,向家长说再见。3、 愿意接受晨检。4、 能跟同伴一起进到班级。5、 自己背书包,拿水壶、记录本和夏季的被子入园。6、 在老师的提醒下能遵守上下楼梯规则上下楼梯。1、 情绪愉快。2、 向保健医生、教师和同伴问好,向家长说再见。3、 主动接受晨检。4、 能独立或跟同伴一起进到班级。5、 自己背书包,拿水壶、记录本和较轻的被子入园。6、 能遵守上下楼梯规则上下楼梯。1、 情绪积极愉快。2、 主动向保健医生、教师和同伴问好,向家长说

2、再见。3、 能带领弟弟妹妹进到班级,能帮助他们拿较重的物品。4、 自己背书包,拿水壶、记录本和被子入园。5、 能主动遵守上下楼梯规则上下楼梯。教育建议:一、 环境准备1、 保持入园通道的畅通和安全,提前准备护栏及进出口的指示牌。2、 保安、医生、行政人员应在8:00前准时到位。3、 确保在8:00幼儿入园前所有幼儿园的人员车辆已经停放好。4、 天气若变化(如下雨、刮风等),晨检的地点将转移到一楼办公区前。二、 组织策略(一)晨检前1、 当值行政人员提前到达幼儿园大门口,做好迎接准备。2、 保健医生提前到达晨检位置,准备好所需要的器具和材料。3、 安保人员把好人员出入关,防止幼儿自行离园和外来人

3、员随意出入。(二)晨检过程中1、主动、亲切问候每一名到园幼儿,拥抱、安抚个别情绪不良的幼儿。对于有需要帮助的幼儿可让爱心天使协助其回到班级。2、保健医生需要观察幼儿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况,做到“一摸、二看、三问、四查、五处理”,并做好记录。关注前期生病幼儿或体弱幼儿来园的身体状况,对需在园内服药的幼儿,要求家长提供医院病历、处方,做好登记、存放及交接工作。对患有传染病未痊愈或未满隔离期的幼儿,要求家长带其回家休养直痊愈或隔离期满后方可入园。对于有精神状态或身体状况不佳的幼儿,保健医生需与班级教师及时沟通。(三)晨检后楼层工作人员需看护幼儿在楼梯及走廊的秩序与安全,提醒幼儿上下楼梯的规则,同时帮助

4、有需要的幼儿,带其或引导哥哥姐姐带其回到班级。活动二:晨间活动幼儿可以和应该做的:3-4 4-5 5-61、 学会将书包、水杯、记录本摆放在指定的地方。2、 在教师的指导下或哥哥姐姐带领下,开展擦柜子、挂毛巾及照顾植物。3、 参与值日生工作。1、 能将书包、水杯、记录本摆放在指定的地方。2、 擦柜子、整理教具、照顾植物。3、 尝试进行天气记录。1、 能主动将书包、水杯、记录本摆放在指定的地方,帮助整理。2、 带领弟弟妹妹擦柜子、照顾植物。3、 拖床、整理教具。4、 主动记录或辅导弟弟妹妹进行天气记录。教育建议:一、环境准备1、 进班之后开窗通风。2、 准备好幼儿使用的毛巾、浇花使用的水、拖床的

5、拖把。3、 检视班级内玩具及材料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如有发现立即报告,做好相关的登记及检修工作。二、组织策略1、消毒桌面。(一包消毒粉配2公斤的水)。2、一位老师与幼儿一起擦柜子,整理教室的玩教具。另一位教师在门口迎接幼儿,提醒幼儿进行晨间整理工作。3、耐心倾听每一位幼儿的表达,利用幼儿陆续入园的有利时机灵活进行个别指导,采用拥抱、蹲下来和幼儿说话的方式安抚并疏导幼儿的不良情绪。4、与幼儿交谈并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捕捉幼儿的兴趣点生成主题。5、引导不同年龄幼儿的分工合作。给予大孩子分配、指导的机会,培养其领导能力;引导小孩子模仿大孩子进行各项工作。第二节:进餐幼儿可以和应该做的:3-4 4-5

6、 5-61、知道并能做到餐前洗手。2、能在老师的提醒下,自助取餐。3、能灵活使用勺子进餐。4、在老师的提示下能把桌面清理干净。5、用餐结束后在老师的提示下能用勺子把餐渣刮到桶里。6、在提醒之下擦嘴漱口。7、清扫地面。8、进餐完毕后能把椅子搬到相应的地方并拿图书安静阅读。1、能主动餐前洗手。2、能自助取餐。3、尝试使用筷子。4、能把桌面清理干净。5、基本碗里不剩饭粒。6、能自觉擦嘴漱口。7、清洗勺子和筷子。8、进餐完毕后能主动把椅子搬到相应的地方,能选择图书自主阅读。1、 能主动并能提醒弟弟妹妹进行餐前洗手。2、 能帮助老师进行分餐。3、 能灵活使用筷子。4、 能自觉把桌面清理干净并监督弟弟妹妹

7、的桌面卫生。5、 碗里不剩饭粒。6、 能自觉擦嘴漱口并能提醒弟弟妹妹擦嘴漱口。7、 中餐结束后拖地。8、 进餐完毕主动搬椅子并能选择图书自主阅读或与同伴一起阅读。教育建议:一、环境准备1、 餐前消毒桌面。2、 每个桌子提供一块抹布。根据进餐的需要每桌提供一个餐渣盘。3、 准备好小扫把、拖把。二、组织策略(一)进餐前1、 提醒幼儿餐前如厕、洗手,引导大孩子帮助小孩子,对小孩子提供必要指导。2、 把食物放在指定的位置,建议饭和菜分开放。提供取餐的餐具,如夹子、勺子、汤勺等,提供进餐的餐具,包括筷子、勺子,方便不同年龄的孩子使用。3、 向幼儿介绍餐点的名称及所含营养,激发幼儿的进餐兴趣。4、 根据当

8、天的餐点让幼儿灵活取餐,难度大的活动如分牛奶、分面条可让大孩子去做,而难度小的如分碗分勺子可让小孩子去做。让所有的幼儿自助取餐,提高幼儿自我服务的能力。幼儿取餐时要留意不允许幼儿边走边把筷子或勺子放到嘴巴。(二)进餐时1、与幼儿一起进餐,教师需要寻找视角广的座位,以观察到所有的幼儿进餐情况。教师不宜聚堆进餐,应分散到不同的组跟幼儿一起进餐,督促有不良进餐习惯的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2、根据幼儿的自助取量,适宜地添加饭菜;但对肥胖幼儿应限制其食量。3、播放音乐或故事,营造良好的进餐氛围。(三)进餐后1、观察并指导幼儿饭后漱口、洗手、擦嘴等情况。引导大孩子帮助小孩子,对小班幼儿给予适当的指导。

9、2、观察并指导幼儿收拾整理餐具、桌椅的情况。3、按计划组织幼儿有序进行图书阅读、餐后散步或室内活动。第三节:饮水幼儿可以和应该做的:3-4 4-5 5-61、知道手干净才能喝水。2、认识自己的水壶,知道只能喝自己水壶的水。3、会开水壶盖子,能正确喝水,把水弄湿衣服会告知老师。4、在教师照看下安静、有序喝水,知道喝水时不能打闹。5、喝完水能把水壶放回原处。6、水壶里的水喝完了能在教师提醒下装水。7、能在老师提示下喝水。8、在老师的提示下节约用水。1、能正确喝水,如弄湿衣服能自行更换。2、知道喝水的重要性,水喝完之后能自行装水。3、一日生活中能根据自己的生理需求喝水。4、把接的水喝完,懂得节约用水

10、。1、 正确喝水,不把水弄湿衣服。2、 能帮助有需要的弟弟妹妹打开水壶盖子或装水。3、 如遇弟弟妹妹因装水把衣服或地板弄湿,能主动帮忙。4、 一日生活中能根据自己的生理需求主动适量喝水。5、 喝多少接多少,自觉节约用水。教育建议:一、环境准备1、 准备好充足、温度适宜(30度左右)的饮用水。2、 确保饮水机及饮用水安全、卫生。3、 帮助幼儿建立有序喝水的常规。幼儿取放水壶的地方应有相应的标记,可设计相应的饮水路线。4、 要求家长每天放学后清洁消毒幼儿的水壶。5、 家长准备两个水壶:一个是夏天的水壶,一个是冬天的保温壶。 二、组织策略 1、教育幼儿喝水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爱喝水的习惯。 2、指导幼

11、儿认识自己的水壶和摆放位置,指导幼儿掌握喝水的程序和规则。 3、引导并允许幼儿在学习和游戏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及时喝水。 4、关注所有幼儿的喝水情况,建立相互监督机制,大哥哥姐姐做好表率,并帮助喝水困难的小孩。根据季节、气候、活动量以及幼儿的个体需求灵活提醒和组织幼儿喝水。 5、当幼儿因喝水弄湿地面,应及时擦干;如弄湿衣服应及时更换。可利用大哥哥姐姐的去协助弟弟妹妹。第四节:如厕幼儿可以和应该做的:3-4 4-5 5-61、有便意时会告知教师,愿意在幼儿园如厕。2、根据男女性别及大小便分别,知道选择合适的便池。3、在教师或哥哥姐姐的帮助下能自己穿、脱裤子。4、懂得在老师或哥哥姐姐的指导下学习

12、便后进行清洁和整理。5、如厕时感到不舒服或弄脏衣裤时,懂得告知教师。6、懂得安静、有序如厕。7、学习如厕后冲水,知道便后洗手。1、有便意时会自己去如厕或告知教师,能及时排便。2、会自己穿、脱裤子。3、便后自主进行清洁和整理。4、如厕时感到不舒服或弄脏衣裤时,及时告知教师并在教师的帮助下更换衣裤。5、会安静、有序如厕。6、如厕后会冲水,懂得便后洗手。1、懂得及时排便对身体健康有好处,有便意时会自己如厕,能及时排便。2、熟练穿、脱裤子。并能协助弟弟妹妹穿脱裤子。3、便后自主、熟练地进行清洁和整理。4、如厕感到不适或弄脏衣裤时,及时告知教师并在如厕后自主更换衣裤。5、如厕后会主动冲水和便后洗手。教育

13、建议:一、环境准备1、保持卫生间地面干燥、空气流通,保持便池洁净、无异味。2、准备好方便幼儿取用的、足量的卫生手纸。二、组织策略1、向刚入园小班的幼儿介绍男女厕所环境、器具,帮助幼儿了解器具的使用方法。带领幼儿熟悉园内公共厕所位置、使用方法,引导幼儿懂得就进如厕,培养幼儿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2、接纳幼儿不同的如厕习惯,营造宽松、安全的如厕氛围。3、允许幼儿在自己需要时及时如厕。在集体活动、户外活动、进餐、午睡等活动前,可适当提醒幼儿自行有序如厕。4、关注幼儿的如厕过程,保证幼儿安全。引导幼儿学会自己如厕,掌握便后清洁、整理衣裤的正确方法。5、对弄脏衣裤、身体的幼儿做好擦洗、更换工作。6、发现排便异常情况及时报告保健医生。7、鼓励幼儿养成节约手纸、便后冲水的良好习惯。8、适时对幼儿进行性别教育,帮助幼儿建立保护身体隐私部位卫生及安全的意识,学会基本的自我保护的方法。9、每天下班前对厕所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