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7故事二则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34763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282.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7故事二则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统编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7故事二则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27故事二则教案.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7 * 故事二则 1. 会认“拜、侯”等6 个生字和 1 个多音字“纪”,读准“拜见、骨髓”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范读、分角色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3. 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4. 明白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学习技艺要持之以恒,努力练好基本功 的道理。 重点 1. 自读自悟了解蔡桓侯“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体会人物的心理;反复朗读扁鹊的 解释,了解扁鹊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 2. 理清课文脉络,了解扁鹊治病、纪昌学射两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难点 明白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明白学习技艺要持之

2、以恒,努力练好基本 功的道理。 1. 字词教学 本课会认字有 7 个。为了准确认识这7 个字,我主要利用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方法, 让学生通过预习,找到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然后把带有生字的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2. 阅读理解 阅读扁鹊治病时,首先要理清课文脉络,抓住文章中的两条主线:一条是扁鹊劝蔡 桓侯;一条是蔡桓侯明知扁鹊是名医却几次都不听取他的建议。纪昌学射是按照“学射 箭练眼力成为射箭能手”的顺序来写的。 扁鹊治病通过扁鹊与蔡桓侯的对话,表现扁鹊的高超医术以及蔡桓侯固执己见、讳 疾忌医。纪昌学射教学中循着“飞卫提要求纪昌勤奋练习成了射箭能手”这条教学 主线进行教学。从“言”入手,由“

3、言”及“意”,推“言”达“意”,让学生在语言训练 中明白寓意。通过填写表格,提取课文信息,分角色朗读课文等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渗透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语文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3. 表达运用 两篇小故事详略得当,扁鹊治病详写扁鹊为蔡桓侯治病的过程,着重写了蔡桓侯不 听劝阻,酿成大病的内容。纪昌学射详写纪昌练眼力的过程,突出表现了纪昌为了学射 箭,苦练基本功的认真态度。我们在习作的时候,也要注意文章的详略,把能表现人物特点、 突出中心的部分写具体。 1. 预习提纲 (1)搜集扁鹊的相关资料。 (2)初读课文,通过查字典认识本课的生字,读通课文。 (3)再读课文,了解两个

4、故事分别讲述了什么内容。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 课时 一、词语导入,整体感知 1. 教师谈话:历史上有很多名医,大家都知道哪些?人们一般用什么词语来赞颂这些名 医高超的医术呢?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词语: 课件出示: 救死扶伤药到病除 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神医,他的名字叫扁鹊。(板书:扁鹊) 2. 交流扁鹊资料。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出示扁鹊的相关资料: 课件出示: 扁鹊(前 407前 310),原名秦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医学家,医术高明。他善于运用四诊 法:望、闻、问、切。被尊为“医祖”。 3.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故事二则中第一则关于扁鹊的故事扁鹊治 病。

5、 设计意图: 成语导入,介绍主角,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丰富了学生的积累,唤醒学生的阅读期 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课文。 二、抓住“名医”,读悟感知 1. 课件出示第 1 自然段。 课件出示: 有一天,名医扁鹊去拜见蔡桓侯。 文章的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扁鹊是一位“名医”,我们预习了课文,应该都知道故事的 结果是蔡桓侯病死了,那么扁鹊是否徒有虚名?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设计意图: 构建大的阅读话题,能让学生有更大的学习空间进行思维训练、语言积累。学生围绕 “名医”展开学习,交流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分板块进行教学,做到“以学定教,顺学 而导”。 2. 学生自主阅读,找出课文中出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

6、 (1)我们先来看看这句话,想一想:哪些词语体现了扁鹊的医术高明? 课件出示: 发现病情: 扁鹊在蔡桓侯身边站了一会儿,说:“据我看来,您皮肤上有点儿小病。要是不治,恐 怕会向体内发展。” 预设:“站了一会儿”“小病”“发展”,说明他医术高明。 (2)学习课文第 35 自然段,课件出示: 课件出示: 病情的发展: 1. 过了十天,扁鹊又来拜见蔡桓侯,说道:“您的病已经发展到皮肉之间了,要是不治 还会加深。” 2. 十天后,扁鹊再一次来拜见,对蔡桓侯说:“您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再不治会更 加严重。” 3. 又过了十天,扁鹊老远望见蔡桓侯,只看了几眼,就掉头跑了。 学生讨论:如果不治,病情会怎么

7、样? 预设: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会加深。 “十天后”,蔡桓侯的病怎么样了? 这一次扁鹊说蔡桓侯的病已经发展到肠胃里。(板书:肠胃更加严重) 指导朗读:注意把“再、更加”读重一点,语气加强,表现病情的严重。 学生小组讨论:“又过了十天”,扁鹊有什么表现?此处从哪里可以看出扁鹊的医术 高超? 预设:这次扁鹊掉头就跑了。扁鹊“老远望见”,“只看了几眼”就知道蔡桓侯的病无 药可治,从中可以看出扁鹊医术高明。 (3)教师谈话:扁鹊仅仅是医术高超吗?这样的医生能称得上名医吗?人最重要的是品 德,扁鹊有高尚的医德吗? 学生再次研读第 35 自然段。 汇报交流:扁鹊三次请求给蔡桓侯治病。几次拜见都只是通过看就

8、知道蔡桓侯的病情, 一次又一次地主动要求给蔡桓侯看病,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说明他确实是位名医。 (4)教师引导:扁鹊既然医术高超,那蔡桓侯为什么却死了呢?关于这一点,扁鹊是怎 么解释的呢?出示课文第5 自然段扁鹊所说的那段话。 课件出示: “病在皮肤上,用热敷就能够治好;发展到皮肉之间,用扎针的方法可以治好;即使发 展到肠胃里,服几剂汤药也还能治好;一旦深入骨髓,只能等死,医生再也无能为力了。现 在蔡桓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所以我不再请求给他医治!” 学生齐读这段话。 3. 想一想:蔡桓侯的病共经历了哪四个阶段?画出相关语句。 预设:我们发现蔡桓侯的病经历了四个阶段:皮肤皮肉肠胃骨髓;结

9、果也是大不 一样:能够治好可以治好还能治好只能等死。 根据交流,完成下列表格。 课件出示: 蔡桓侯的病扁鹊的诊断 病在皮肤热敷能够治好 病在皮肉扎针可以治好 病在肠胃服药还能治好 病在骨髓无能为力,只能等死 病从小处医。很多事情也是如此,你能举出一两个生活中的例子吗? 预设:我们小朋友都犯过错,虽然犯的都是小错,但是我们要及时接受别人的批评教育, 及时改正,这样才能避免不犯大错。 4.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第35 自然段,课文中的角色有扁鹊、蔡桓侯,注意读出扁鹊的 焦急、无奈;蔡桓侯的不以为然。 设计意图: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方法,引导学生填写表格,让学生从课文中选择相关信息,提高学 生筛选信息

10、、提取信息的能力。 5. 过渡:是啊,小病不及时医治就会发展成大病,生活也是如此,小的错误不及时改正 会酿成大错。所以我们应该从小处防范,努力杜绝事态的进一步恶化,用一个成语概括就是 防微杜渐。因为对扁鹊的不信任,蔡桓侯一次又一次拒绝了扁鹊治病的请求,最后他后 悔了吗?从哪个自然段可以看出来? 指名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你从什么地方看出蔡桓侯相信他是一位名医 了?(抓住“请”字理解蔡桓侯的后悔) 6. 当蔡桓侯要去请扁鹊治病的时候,已经错过了医治疾病的最佳时机,扁鹊走了,病入 膏肓、浑身疼痛的蔡桓侯只能等死。当浑身疼痛的蔡桓侯得知扁鹊到秦国去了,他会怎么想, 怎么说呢?请大家想一想

11、,说一说。 预设:临终之际,蔡桓侯想起扁鹊的再三劝告,不禁心生悔意:“我要是早一点听从扁 鹊的话就好了,也不会耽误病情,丢了自己的性命,我真是追悔莫及啊!” 设计意图: 课堂练笔要紧紧围绕文本来进行。这个环节的设计,围绕“蔡桓公的懊恼”展开,在学 生的写作中,自然而然会把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包含在内,突破了教学难点。把阅读和表达密 切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三、故事导入,学习纪昌学射 1. 扁鹊治病的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讳疾忌医,那接下来我们要学习的纪昌学射又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3. 课题中,“学”是什么意思?(学习)“射”呢?

12、(射箭)那课题的意思就是:纪昌 学习射箭。 4. 你们发现了吗?这个课题很有特点,一读课题大概就可以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了。看 来有时候,课题还能帮助我们大致了解课文大意呢! 5. 纪昌是怎么学习射箭的呢?他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发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故 事吧。 设计意图: 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引导抓课题,复习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四、初读故事,把握整体 1.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难读的词或句子要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 2. 检查反馈。 指名学生读课文,其他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预设:纪昌想学射箭,向飞卫请教。开始飞卫让纪昌练眼力,先

13、牢牢盯着一个目标,不 能眨眼,再练习把一个极小的东西看成一件很大的东西,纪昌眼力练成后,飞卫才教他开弓、 射箭。后来,纪昌成了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 五、品“练眼力”,悟寓意 1. 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我们再来看看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是写纪昌下功夫练眼力的。 预设:课文第 2、3 自然段。 2. 请大家仔细读第 2、3 自然段,用“ _”画出飞卫教射箭的句子,用“”画出纪 昌下功夫练眼力的句子。想一想:飞卫是什么样的师父?纪昌又是什么样的学生?就在句子 的旁边写下你的感受。 3. 学习汇报。 (1)飞卫是什么样的师父? 课件出示: 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夫练眼力。你要牢牢地盯住一个目标,不

14、能眨眼! 学生交流:从“牢牢地盯住”“不能眨眼”可以体会到飞卫的要求很严格。 (2)纪昌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 课件出示: 1. 妻子织布的时候,他躺在织布机下面,睁大眼睛,死死盯住织布机的踏板。 2. 每天站在虱子旁边,聚精会神地盯着它。 透过“死死盯住”一词,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纪昌? 预设:有决心、有毅力、有恒心、专注认真、坚持不懈、意志坚决、耐力十足、勤奋刻 苦的纪昌。 (3)学到这里,你们明白了学射和练眼力之间有什么联系了吗? 生 1:练眼力是射箭的基础。 生 2:练眼力是为了把物体看清楚。 教师小结:这正是飞卫对纪昌所说的( 课件出示 ) 。 课件出示: 你要想学会射箭,首先应该下功

15、夫练眼力。 (生齐读) 4. 指导朗读:对于飞卫指导纪昌说的两次话,我们可以通过朗读来好好体会一下。第一 次指导纪昌是在第2 自然段,朗读时要重读“首先,练眼力、牢牢地”,加重语气,加重力 度,突出飞卫教纪昌时,强调眼力的重要性。第二次指导时,要重读“还不够、极小、很大、 很清楚”,突出老师的标准。“极小、很大”两个词形成对比,体会练基本功的重要性和艰 难程度。 5. 师小结:同样的道理,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任何本领都要自己肯下苦功夫,要有一颗坚 持不懈的恒心,要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比如学游泳的时候,我们要先学会憋气;我们练跆拳 道时,要先练好基本功。 设计意图: “教是为了不教。”紧扣课文,让学生

16、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目的是让学 生深入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交流由学生自主进行,学生之间情感交流,心灵碰 撞,教师适当点拨、指导理解西门豹的言外之意。学生要各抒己见,就必须潜入文本,透彻 地理解,充分地思考。随着学习的步步深入,学生的体会也更深入,把感受通过朗读表达出 来,不仅使学生的理解更深刻,而且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实现对文本的超越。 六、复述课文,拓展训练 1. 过渡:为了成为一名百发百中的射箭能手,纪昌付出了很多努力,让我们回顾一下他 学习射箭的过程,请大家根据提示,试着把课文内容复述一遍。 课件出示: 复述提纲: 去请教练眼力(不眨眼睛、把小看大)开弓放箭射箭

17、能手 2. 指名复述。 设计意图: 落实训练项目,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练习语言表达,并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七、自主作业,拓展延伸 1. 把这两个故事复述给家人、朋友听。 2. 阅读列子中的有关故事。 3. 排课本剧。 设计意图: 有弹性的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针对本课教学,现反思如下: 一、课题导入,立体感知。 通过课题的学习,总结出抓住课题是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之一。教学扁鹊治病 时,开头引入描写扁鹊医术高明的词语,让学生抄写积累。接着通过重点段落中对词语的归 类学习,让学生对扁鹊诊断蔡桓侯疾病所在部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进行归类体会,反复 朗

18、读,体会蔡桓侯病情的逐日变化。又从病情的变化引出三次对话,通过填写表格,进行对 比,反复研读,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了立体的感知。 二、故事链接,激发学生学习寓言的兴趣。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纪昌学射时,开头设计的故事导入,目的 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创设开放的课堂,让学生兴趣盎然地去主动读通、读懂文本,体会 主人公的品质。就今天的课堂效果来看,学生对寓言的学习热情还是比较高涨的。 三、拓展延伸,提升语文素养。 结尾的作业设置将学生的学习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真正实现了学以致用,同时还激发 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四、不足之处。 由于扁鹊治病和纪昌学射都是寓言故事,因此在让学生体会寓言中蕴含的道理 时,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消化时间,教师就揭示了寓意,显得有些急躁,考虑得不够周全, 学生理解得不够透彻。 本作品由无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 可以直接套用或引用、打印。如果喜欢请分享给您的好友,同时欢迎您提 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本作品由无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可以直接套用或引用。如果喜欢请分享给您的好友,同时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本作品由无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可以直接套用或引用。如果喜欢请分享给您的好友,同时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本作品由无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可以直接套用或引用。如果喜欢请分享给您的好友,同时欢迎您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