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36801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0.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详解.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 考试时间为45 分钟,试卷满分为100 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 分,共 33 分) 1下列对水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在河水中加入明矾可除去所有杂质 B提倡长期用纯水烧菜、煮饭等 C水体有自净能力,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可任意排放 D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考虑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碘酒B蒸馏水C空气D石油 3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B烧杯、漏斗、玻璃棒 C漏斗、试管、玻璃棒D试管、酒精灯、烧杯 4下列方法中,可使海水转化为饮用水的是() 。 A过滤B

2、静置沉淀C吸附D蒸馏 5净化水的方法有:过滤;加入明矾吸附沉降;蒸馏;消毒杀菌。要将混有 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取的方法和顺序为() 。 ABCD 6下列关于硬水与软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B软水是一种纯净物 C可以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D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 7下列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证明水由氢、氧元素组成 B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 C正、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比是l2 D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水的导电性 8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单质,后者是氧化物的是() 。 A O2、KMnO4BH2、Fe

3、2O3CH2O、 Cu DS、H2SO4 9某工地发生多人食物中毒,经化验为误食含有亚硝酸钠NaNO2的工业用盐所致, NaNO2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 () 。 A 5 B 4 C 3 D 2 10丙氨酸 ( C3H7NO2) 是一种氨基酸。 下列有关丙氨酸的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 A丙氨酸是一种氧化物 B丙氨酸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67 C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 D丙氨酸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7 11下列做法中,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A淋浴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B农业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 C水龙头坏了,及时修理D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车 二、填空题 ( 共 51 分)

4、12指出下列符号中“2”的含义: 2O ; O2; 2H2,。 13用名称或化学符号填空: ( 1) I ; ( 2) 2 个汞原子; ( 3) 3 个硫酸根离 子; ( 4) 二 氧 化 硅 中 硅 元 素 显 4 价; ( 5) 氦 气。 14在生活中,为了得到无色、无味的水,通常会利用( 填物质名称 )对水 进行吸附; 为了得到澄清透明、无肉眼可见物的水,通常会加入絮凝剂( 填物质名 称) 。在实验室里,常用到静置、吸附、过滤、蒸馏等操作,其中吸附属于_( 填“物 理”或“化学”)变化,可以降低水的硬度的操作是。 15(1) 如下图所示是表示物质分类和转化关系,请用物质类别、变化类型和具

5、体物质 名称完成下列空白。 物质类别:; 。 变化类型: ( 填 “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物质示例:;。 ( 2) 水;铁;高锰酸钾;医用75%的酒精;湖水;过氧化氢等6 种物质,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属于单质的有。 16根据下图所示,完成下列空白。 图 1 水蒸发实验图 2 电解水实验 ( 1) 图 2 实验的正极上产生的气体名称是。 ( 2) 比较图 1 和图 2 两个实验中水的变化,用分子、原子的观点分析其不同点 。 ( 3) 在水的蒸发实验中,将水蒸干后发现留有白色固体,经实验证实此水为硬水,请你 写出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

6、:。 17 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 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 如下图所示是过滤操作示意图,请在下表中指出图中错误,并加以改正。 错误之处改正方法 物理变化 ( 示例:空气 ) 混合物 物质 示例: 示例: 化合物 18( 1) 2010 年的上海世博会期间,在世博园区内分布着许多“直饮水”点,直饮水的 主要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步骤中活性炭的作用是;步骤中超滤膜可以让水分子通过,其他大 分子污染物则被截留,这个分离过程属于(填“物理变化” 或“化学变化” ) ; 步骤的目的是。 ( 2) 次氯酸钠 ( NaClO ) 是常用的饮用水消毒剂之一,它的消毒原理是:次氯酸

7、钠与水反 应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次氯酸,用于杀菌消毒。 如果保存不当, 次氯酸钠还会与空气中的某 些物质反应。 用次氯酸钠对饮用水进行杀菌消毒的方法属于( 填“物理变 化”或“化学变化”) 。在储存次氯酸钠消毒剂时,应注意保存。 三、计算题 ( 共 16 分) 19每千克的食盐中加入0.060.08g 的碘酸钾 ( KIO3) ,可以有效防治碘缺乏症。请列 式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K39 I127 O16) ( 1) 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 ( 2) 碘酸钾中钾元素与碘元素的质量比。 ( 3) 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 ( 4) 1 kg 该食盐中最多含有碘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炭罐 ( 内含

8、 颗粒活性炭 ) 水厂原水 紫外灯 管照射 超滤膜 饮水台 饮用水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 每小题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 分,共 33 分) 1解析:明矾可以吸附水里悬浮的杂质,并形成沉淀,使水澄清,但是在河水中加入 明矾只能除去河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故A 不正确;饮用的自来水含有人体需要的矿物 质,如钙、镁、钠等等,长期用纯水( 蒸馏水、纯净水) 煮饭、烧菜的话,会造成人体缺乏某 些所需元素,故B 不正确;排入水体的污染物数量超过某一界限( 即自净能力 ) 时,会造成 水体污染,故C 不正确;将液体加热至沸腾,使液体变为蒸气,然后使蒸气冷却再凝结为 液体, 这个过程为蒸馏,通过

9、蒸馏可以将液体中不挥发或难挥发的杂质除去。蒸馏可以把海 水变成淡水,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可以实现,故D 正确。 参考答案: D 2解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A 中碘酒是将碘溶 解在酒精中,故为混合物;B 中蒸馏水中只含水一种物质,可以用化学式H2O 来表示,是 纯净物; C 中空气中含有多种气体成分,如氮气、氧气等,故为混合物;D 中石油是一种比 较复杂的混合物,可以通过分馏( 物理变化 ) 的方法将石油分离成多种成分,如汽油、 柴油等 等,故石油为混合物。 参考答案: B 3解析:过滤时必须用到的一组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铁架台。不用酒精灯、 蒸发皿和试

10、管。 参考答案: B 4解析:本题可根据净化水的方法和原理进行分析。过滤、静置沉淀可以把不溶于水 的物质除去, 利用活性炭吸附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上述方法都不能除去溶解在海 水中的可溶性杂质,如Na+、Ca2+、Mg 2+等;而蒸馏海水能使水变为水蒸气,然后使水蒸气 冷凝为液态水,故可以得到纯度很高的水。 参考答案: D 5解析:上述常用的净水方法中,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为:加入明矾吸附沉降 过滤蒸馏。 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先吸附沉降再过滤,可除去泥 沙等不溶性杂质,而且可以使过滤效率提高;消毒杀菌使之符合生物学指标,得到生活用的 自来水。但需要注意,净水的目的

11、是得到自来水,而不是得到纯水,故不用蒸馏。 参考答案: C 6解析:硬水里面含有大量的钙、镁等离子,在一定程度上能给人体补充钙元素,但 是高硬度的水不能多喝,那样会使得结石的几率大大增加,所以A 不正确;软水是指不含 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里面可能含有少量钙、镁离子,也可能含有其他的可溶 性杂质,故可能为混合物,也可能为纯净物,B 不正确。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除 去可溶性杂质,故不能将硬水变成软水,D 错。 参考答案: C 7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电解水实验的相关知识。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的是氧气, 与电源负极一端相连产生的是氢气,故B 正确;由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电

12、解水生 成了氢气和氧气,又无其他的产物生成,故可证明反应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A 正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也可证明水的元素组成;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是l 2, 不是质量比,质量比应为81, C 不正确;水的导电性较差,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 强水的导电性,故D 正确。 参考答案: C 8解析:此题考查物质分类的相关知识,单质是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化合物是指 含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 中, O2是单质,但 KMnO 4不是氧化物; B 中, H2是单质, Fe2O3是氧化物; H2O 是氧化 物, Cu 是单质;

13、S 是单质, H2SO4不是氧化物。故选B。 参考答案: B 9解析: NaNO2中,钠为 1 价,氧为 2 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x,根据化合物中 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可得 1x( 2) 20,解得 x 3。 参考答案: C 10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式的含义,应该从宏观、微观、定性、定量的角度去认识。根 据化学式C3H7NO2可知,丙氨酸由四种元素组成,而氧化物只由两种元素组成,故不是氧 化物, A 不正确;丙氨酸中碳和氢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m(C) m( H) ( 123) ( 17) 36 7,B 正确;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123) ( 17) 14( 162) 89,C 正确;

14、丙氨酸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37,D 正确。 参考答案: A 11解析:节约用水共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减少水的浪费,二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沐浴 擦肥皂时暂时关上喷头,可以减少水的浪费,农业上改变灌溉方式可以节约大量的水,水龙 头坏了,及时修理,避免水白白浪费,故A、B、C 都能节约用水;用水管不间断地冲洗汽 车,会浪费水。 参考答案: D 二、填空题 ( 共 51 分) 12解析:此题考查符号中数字的含义。写在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 分子、原 子或离子 )的个数,如2O 表示两个氧原子,2H2中前面的2 表示 2 个氢分子; 写在化学符号 右下角的数字表示的是分子或原子团中所含该原子

15、的个数,如O2中的 2表示一个氧分子由 2 个氧原子构成,2H2后面的 2 表示一个氢分子由 2 个氢原子构成。答题时注意区分微粒的 种类及数字的位置。 参考答案: 2 个氧原子每一个氧分子由2 个氧原子构成2 个氢分子;每一个氢分 子由 2 个氢原子构成 13解析:此题考查化学符号意义及书写。元素符号宏观上表示一种元素,微观上表示 该元素的一个原子,I 表示碘元素或一个碘原子,而碘这种物质要用I2来表示;在元素符号 或离子符号前面加上数字,则可用来表示微粒的个数,如 2 个汞原子用2Hg 表示; 3 个硫酸 根离子则写成3SO 2 4 ;注意化合价符号和离子符号的区分,离子符号要将离子所带的

16、电荷 数及电性标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符号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后写正负号( 1 省略不写 ),化合价 符号要将化合价正负及数值标在其化学符号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号( 1 不能省略 ) ,如二氧化 硅中硅元素显4 价,表示成SiO2;氦气属于稀有气体,直接用元素符号He 表示。 参考答案: ( 1)碘元素或一个碘原子; ( 2) 2Hg ( 3) 3SO 2 4 ( 4) SiO2 ( 5)He 14解析: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可除去色素、异味等部分可 溶性杂质, 吸附是物理变化;常用的絮凝剂是明矾,在净水过程中可使微小悬浮的难溶性杂 质聚集而沉降下来;煮沸或蒸馏都可降低水的硬度,在

17、上述操作中,应选蒸馏。 参考答案:活性炭明矾物理蒸馏 15解析:此题考查物质及其分类的相关知识,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由一种物 质组成的为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所以为纯净物;纯净物又可 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所以为单质,如氧气O2;由两 4 4 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如二氧化碳CO2、水 H2O。没有新物质生成的为 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为化学变化,所以是化学变化。 由以上分析可知,医用 75%的酒精、 湖水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所以为混 合物,其余为纯净物。其中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是化合物,铁是单质。 参考答案:

18、 ( 1)纯净物单质化学变化O2 H2O ( 2) 16解析: 此题借两个实验的对比来考查电解水实验相关知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 及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 1) 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 2) 水蒸发实验中,水 受热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水分子间隔增大了;电解水实验 中由于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化学变化,从微观角度看,是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 3) 煮沸或蒸馏都可降低水的硬度,在生活中,应采用煮沸的方法。 参考答案: ( 1)氧气 ( 2) 图 1 实验中水分子没有变化,而图2 中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 3) 煮沸 17解析:过滤操作的

19、要领是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滤纸要紧贴漏斗壁,因为如 果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二低: 滤纸的边缘要稍低于漏斗的边缘;过滤过程中滤液的液面 要低于滤纸的边缘,否则被过滤的液体会从滤纸与漏斗之间的间隙流下,直接流到漏斗下边 的接受器中,这样未经过滤的液体与滤液混在一起,而使滤液浑浊,没有达到过滤的目的。 三靠:一是待过滤的液体倒入漏斗中时,盛有待过滤液体的烧杯的烧杯口要靠在倾斜的玻璃 棒上 ( 玻璃棒引流 );二是指玻璃棒下端要靠在三层滤纸一边( 三层滤纸那边不易被弄破) ;三 是指漏斗的下端管口要紧靠接收滤液的烧杯内壁。 参考答案:错误:未用玻璃棒引流改正:液体沿玻璃棒流入过滤器错误:滤纸比

20、 漏斗边高改正:滤纸比漏斗边应稍低错误:漏斗远离烧杯壁改正:漏斗下端管口 紧靠烧杯内壁 18解析: ( 1)活性炭在水处理过程起到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过滤可以把 不溶于水的物质除去,此过程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是物理变化;由水是“直饮水”可知 紫外灯管照射的作用是杀菌消毒。 ( 2) 本题难度不大,通过设置问题情景,来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化学变化是 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 新物质生成;用NaClO 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杀菌的过程中NaClO 溶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次 氯酸 ( HClO ),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根据题意,次氯酸钠能与空气或水反应,所 以在贮存时,应该密闭和保持干燥。 参考答案: ( 1)吸附物理变化杀菌消毒( 2) 化学变化密封 三、计算题 ( 共 16 分) 19解析:此题考查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 1) 碘酸钾的相对分子质量39127163214。 ( 2) 碘酸钾中钾元素与碘元素的质量比39127。 ( 3) 碘酸钾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 214 127 100% 59.3%。 。 ( 4) 1 kg 该食盐中最多含有碘元素的质量0.08g 59.3% 0.047g。 参考答案: ( 1)214 ( 2) 39 127 ( 3) 59.3% ( 4) 0.047 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