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及专项练习..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37726 上传时间:2020-01-15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一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及专项练习..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一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及专项练习..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及专项练习..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初一文言文知识点讲解及专项练习 一导语: 课标定位 1. 新课标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 趣。”“评价学生对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的掌握情况,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 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词大意。” 2. 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理解与作品关联的背景资料,概括诗词曲的大意,感知诗词的艺术形 象,理解诗词的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品析千古佳句。 二考点分析 文言文的命题主要依据课标要求,考查学生对文言文的积累与理解、鉴赏与评价。中考文言文 阅 读题多选自浅显易懂的的课外文言文。考点通常有: 1. 文言朗读与节奏。 2. 文言实词

2、。 3. 文言虚词。 4. 文言句式。 5. 文言翻译。 6. 内容理解。 7. 思想情 感。8. 迁移理解。 诗歌鉴赏常见考点有: 1. 理解内涵。 2. 感知形象。 3. 探究情感。 4. 品味语言。 5. 分析技巧。 三备考方法 从近几年中考情况来看,古诗文阅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没有形成迁移能力,不能学以致用。 2. 没有正确理解材料内容,不能准确概括文意。 3. 没有理解诗词一般规律,缺失品读诗词的方法。 4. 没有理解人物内涵,不能准确进行评价。 针对上面所存在的问题,同学们平时在学习文言文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夯实基础,厚积薄发。 2. 梳理归纳,注重迁移。 3. 掌

3、握规律,准确评价。 4. 发散思维,联系实际。 四文言文基础知识 文言实词、虚词和文言句式 1. 文言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通假字 :古汉语中的通假字是一种较特殊的语言现象。通假又叫“通借”或“假借”,是古人书 写时本有其字而未用,却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代替 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如“将军身被坚执锐”中“被”同“披”,意思是穿着。 . 一词多义 :在文言文的不同语境中,同一个词会产生不同的意义,这种现象被称作一词多义。如 “寻向所志”的“寻”是“寻找”;“寻病终”的“寻”是“不久”。 . 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有些词的古义与今义存在很大的差

4、异,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作古今意义有别 古今异义。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妻子”和“绝境”都是古今意义有别的词。“妻 子”古义是“妻子儿女”,今义是“男人的配偶”;“绝境”古义是“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是 “走投无路的境地”。 . 词类的活用 :古汉语中,有些词语在某种特殊的语境中,在它本来意义的基础上,产生了一个新 的意义,这种现象叫词类活用。 使动用法。如“无案牍之劳形”中的“劳”意思是“使感到劳累”。 意动用法。如“固以怪之矣”中的“怪”意思是“对感到奇怪”。 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鞭数十,驱之别院”中的“鞭”是“鞭打”。 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如“一食或尽粟一石”中的“尽”意思是“吃完

5、”。 名词活用做状语 。如“其一犬坐于前”中的“犬”意思是“像狗一样”,在动词“坐”的前面做 状语。 2. 文言虚词 文言虚词是指那些词汇意义比较抽象,绝大多数没有明确含义, 只能和实词连用的词。 初中阶段, 应重点掌握“之、以、而、其、于、者、乃、夫、且、然、盖、则、焉”等13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 其中常见的是以下几个虚词“之、其、而、以、为、于、乎、焉”等。常见意义及作用见下: (1)以 :可译为“凭借、因为、用来、来、用、把、以致、相当于而、认为、如”。 (2)之:主要作用是助词、代词、介词。 (3)其:主要作用是代词,指代的内容要视具体语境而定。 (4)而:主要作用是表示顺承、并列、转

6、折、修饰。 (5)为:用作动词的基本词意是“做”,其它意思视具体语境改变;用作介词时译为“为了”。 (6)于:可译为“对、对于、从、在、到、向、比、给”。 (7)乎:可译为“呼、吗、于、对”。 (8)焉:主要作用有语气词,代词、兼词。 初中阶段常考的文言虚词,主要有如下几种作用: 起指代作用。如“之”“其”; 起组合作用。如“以”“为”; 起连接作用。如“而”“则”; 起语气助词 作用。如“也”“焉”“乎”“矣”。 3. 文言句式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 判断句 常见的几种形式 者,也。例“陈胜者,阳城人也。” 也。例“环滁皆山也。” 者也。例“莲,花之君子者也。” 者 倒

7、装句 主谓倒装。例句:如鸣佩环。 宾语前置。例句:会宾客大宴。宋何罪之有。 定语后置。例句:马之千里者。 状语后置。例句:又七年,还自扬州。 省略句 省略主语。例句:便要还家。 属予作文以记之。 省略谓语。例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省略宾语。例句:常蹲其身,使与台齐。 省略介词“于”。例句:北饮大泽 被动句 被动句就是受动者作主语,施动者作谓语的句子。例。山峦为晴雪所洗。帝感其诚。 文言文译句的基本要求 一、文言文字词的复习应在理解的基础上强化记忆,要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通过比较归纳 ,找出 记忆的相关规律。课内的字词意思掌握是为课外文言文的阅读作最基本的准备。 一般的句子要求 直译,

8、且不能有漏译、误译,只有互文的句子意译。 译句要考虑到 句式特点 ,判断句翻译时要加判断词“是”,省略句翻译时,要将省略的成分补上, 且加上,被动句翻译时要加“被”字,倒装句翻译时要让译句符合现代汉语语言表达习惯 二、文言直译的方法“九字法” (一)针对实词 (1) 留。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 (2) 译。译出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活用现象和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3) 意。文言文中的比喻、借代、引申等意义,直译会不明确,应用意译,例 (二)针对虚词 (4) 删。删去不译的词,例如: (三)针对实词和虚词 (5) 换。在翻译时应把文言词换成现代

9、词,把单音词换成双音词,例如: (6) 选。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的情况常见,因此选用恰当的词义进行翻译, 已成文言文翻译的难点,例如:) (四)针对文言句式 (7) 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主要是省略句式、内容缺省、例如: (8) 调。在翻译时,有些句子的词序需要调整。(主要针对倒装句式:谓语前置、定语后置、 宾语前置、介宾结构后置等)例如: (9) 固。固定格式的固定译法, 文言文断句的复习 答题方法(断句的规律) 文言文的朗诵节奏一般按意义划分,以不破句为原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按词语断例 :浮光 /跃金,静影 /沉壁 2、主谓之间断句。例:潭中鱼/可百许

10、头。 3、发语词后停顿。例: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4、句首表连接的词后停顿。例: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5、介词前停顿。例:三顾臣 /于草庐之中。 文言文阅读的答题方法总结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 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 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学生应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 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

11、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 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 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 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遇到个别疑难词句像“绊脚石”一 样横在途中,我们就要联系上下文认真推敲,可用猜想的方法来解决。实在解决不了的,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 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

12、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 解题方法: (1) 词语解释题。 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 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 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 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

13、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 郡的太守。 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 “者, 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 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 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 ”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 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省略主语) 。 ”可把 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一般来说,作者通过短小的文言语段,记叙一件事,

14、表达一个中心或一种哲理。所以我们了 解了全文的内容后,还要进一步思考作者蕴藏在文章里的写作意图。有时作者将主旨蕴藏在叙事的整个过程中,我 们就要思考事件的含意;有时作者在文章的结尾时发表议论,直抒胸臆,以此来揭示文章的中心,我们也要倍加注 意。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将自己的写作意图蕴藏在叙事和写景中,直到文尾,才卒章显旨,赞颂了古仁 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旷达胸襟,勉励自己和朋友以天下为己任,抒发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政治抱负。 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 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 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 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 采用第

15、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 课外文言文训练 ( 一) 害群之马 黄帝将见大 (ta )隗(w i) 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茨之 山乎?”曰:“然。”“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哉小童! 非徒知具 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黄帝又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 以异乎牧马者哉 ?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黄帝再拜稽(q )首,称天师而退。 (选自庄子徐无鬼 ) 【注释】 见:拜访。大隗:传说中的神名。具茨:山名,在荥阳密县 ( 今河南省密县 ) 。 涂:同 “途”。 即路。若:你。然:是的。表应答。所存:所在的地方。异哉:了不

16、起啊。异:不寻常。 非徒:不但,不只。为天下:治理天下。辞:谢绝。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这与牧马还有 什么两样吗 ?奚,何。以,因。异,不同。乎,于,相当于“与”、“跟”。稽首:叩头。 【译文】 黄帝到具茨山去拜见大隗,正巧遇上一位牧马的少年,便向牧马少年问路,说:“ 你知道具茨山吗?” 少年回答: “ 是的。 ” 又问: “ 你知道大隗居住在什么地方吗?” 少年回答: “ 是的。 ” 黄帝说: “ 真是奇怪啊,这位少年!不只是知 道具茨山,而且知道大隗居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 少年谢绝。 黄帝再问少年。那少年回答说:“ 治理天下, 和我放马又有何不同呢?只要把危害马群的马驱逐出去就行了

17、。” 黄帝再三拜谢,称牧童为天师,然后才离开。 启示:对有损国家、集体、人民利益的团体或个人,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或:要虚心向他人请教;事 物是相互联系的等等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 ( ) (2)问涂焉 ( ) (3)亦去其害马者而已 ( ) (4)黄帝再拜稽首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 3用简炼的语言概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4牧童认为如何治理天下? 5源于这个故事的成语是“害群之马”,这个成语的比喻义是 6在现实生活中哪些人是害群之马?请举 12 个例子。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些害群之马? (一) 、 1(1) 拜见

18、(2) 同“途”。 (3) 罢了 (4)叩头 2治理天下的人与放马的人有什么不同吗? 3短文记叙了一个牧童回答皇帝如何治理天下的故事。 4牧童认为治理天下如同放牧,除掉害群之马即可。 5这个成语比喻是危害大众集体的人。 6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举例只要是危害人民、危害国家利益的坏人即可。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与之作坚决的斗争。 二陶侃逸事 陶侃 ,字士行,本鄱阳人也。 终日敛膝危坐, 阃外多事,千绪万端,未有遗漏。 常语人曰:“大 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岂可逸游荒醉?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

19、曰: “汝既不田,而戏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 时造船,其木屑竹头, 侃皆令籍 而掌之,人咸不解所以。 后正会,积雪始晴, 听事前余雪犹湿, 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 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其综理微密,皆此类也。 注:东晋时期名将,陶渊明的曾祖父。阃(k n)外:统兵在外。籍:登记后收藏。 正会, 皇帝元旦朝会群臣。桓温:东晋将领。 译文: 陶侃,字士行,本是鄱阳人。 他整天严肃端坐, 军中府中众多的事情, 千头万绪,没有一点疏漏。 他常对人说:“大禹是圣人,还十分珍惜时间;至于普通人则更应该珍惜分分秒秒的时间:怎么能 够游乐纵酒?活着的时候对人没有益处,死了也不被后

20、人记起,这是自己毁灭自己啊! ” 他曾出游,见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没有成熟的稻谷。陶侃问:“你用这个作什么?”那人说:“我走路 见到稻谷,姑且拔了一把。”陶侃大怒说:“你既不种田,却又毁害别人的稻谷来戏玩! ”让人捉住 他打了鞭子。因此百姓勤于农耕养殖,达到家给人足。 当时造船,陶侃命人把木屑和竹头都登记后收藏起来,人们都不明白这样做的原因。后来元旦 皇帝朝会群臣,长久下雪才停,大厅前剩余的雪化了,地还很湿。于是用木屑洒在地上。等到桓温 攻伐蜀时,又用陶侃贮存的竹头做竹丁组装船只。他总揽事务细微缜密,都是这样。 7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 分) (1)常语人曰(2)执而鞭之 (3)人咸不解所以

21、(4)及桓温伐蜀 8.下列句中加点的“以”与“于是以屑布地”中的“以”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 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B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 皆以美于徐公D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9按要求答题。( 4 分) (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2 分) 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2 分) 是以百姓勤于农作,家给人足。 10 第三段中陶侃将木屑和竹头都收集的目的是 和,可见陶侃是一个的人。 (均用原文语句回答) (3 分) 参考答案: 二 7. (4 分)( 1)告诉( 2)鞭打( 3)全、都( 4)等到 8. (2

22、 分)D 9. (4 分)( 1)生无益于时死无闻于后是自弃也(2)因此百姓勤于农耕,达到家给人足。 10.(3 分)以屑布地作丁装船综理微密(每空 1 分) (三)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顷岁 (1)孙莘老识欧阳文忠公, 尝乘间(2)以文字问之。 云: “无它术, 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自 工 (3) ;世人患 (4)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一篇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 摘 (5) ,多作自能见之。” 注释 (1)顷岁近年来。 (2)乘间乘机,乘着间隙。(3)工精,妙。 (4)患毛病、弊端(在于)。 (5)指摘挑剔,批评。 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 )术(

23、)过( )疵( )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 (3)多作自能见之()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答: 译文 某年初,孙莘老结识了欧阳修,曾乘机拿写文章的事向他请教。欧阳修说:“没有别的方法, 只有勤奋读书并经常写文章,自然会有长进;但是世上一般人的毛病是练笔的机会很少,还懒于 读书,而且一篇文章写好后,马上要求它超过别人,像这样很少有成功的。文章缺点也用不着别 人指出来,自己多练笔就能发现了。 参考答案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尝(曾经)术(方法)过(超过)疵(弊病) 2、请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之”各指代什么

24、。 (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代词此指欧阳修)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代词此指文章) (3)多作自能见之(代词此指缺点)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什么? 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勤奋读书加上多写文章” (四)细柳营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 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 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芝军。“亚夫 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 将军亚夫持兵

25、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 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 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 1.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3 分) A.将以下骑送迎齐使田忌将而往 B.天子且至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C.已而之细柳军之虚所卖之 D.其将固可袭而俘也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2.用“/”为下文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2 分)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 (3 分) 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_ 4.简述汉文帝称亚夫为“真将军”的

26、原因。 (3 分) 答案: _ 译文 皇帝亲自慰问军队。来到霸上和棘门军营,皇帝车马径直驰进军营,将领们都下马迎接和送别。 接着往细柳军营,细柳军营的军士官吏身披铠甲,拿着锋利的刀,拉开弓弩,拉得满满的。天子先 行的卫队到了,不能进入军营。先行的卫队说:“天子将要到了。”军营门的军官说: “将军命令说: 军队中听从将军命令,不听皇帝发布的命令。 ”过了不久,皇帝到了,又不能进入。于是皇帝就 派使臣拿着符节下诏令给周将军: “我想要进军营慰劳军队。 ”周亚夫才传话打开营垒门。营门的军 官对跟随的车马上的人说: “将军规定,军营中不能驱马快跑。 ”于是天子就控制马缰绳慢行。到了 营中,将军周亚夫手

27、持兵器作揖说: “穿戴着盔甲的将士不行跪拜之礼,请求用军礼拜见。”天子被 感动了,在车上俯身扶着车前的横木。皇帝派人告知说:“皇帝尊敬地慰劳将军。 ”完成礼仪就离开 了。 出了军营门以后,大臣们都很惊讶。汉文帝说: “哎呀,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啊!先前霸上、棘门军 营,像儿戏罢了,那些将军一定会被袭击而俘获。至于周亚夫,难道能够侵犯他吗?” 参考答案: 一1C 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 /介胄之士不拜 /请以军礼见。 3将军约定(规定),军中不得骑马奔驰。 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 5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1已经刚才 2那里的将军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 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3群臣对周亚夫接待文帝的方式和文帝对周亚夫的赞赏的态度感到吃惊。 表现了群臣对皇帝的敬畏和对周亚夫行为的不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