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重点.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46965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118.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重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重点.pdf(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 * 林筱文 赵彬 廖荣天 徐丽 内容提要 根据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和定性与定量相结 合等原则 ,构建包括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 能力、海洋科技综合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等五个方面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综 合评价指标体系 ,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层次的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模型。运用2008年的 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发现 ,总体而言 ,福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处于全国沿海 11个省(市中上游水平。其中 ,海洋产业发展能力具有相对优势,位居全国第三 ,而海 洋科技与社会发展能力仅居第五位,但其资源供给能力相对

2、处于劣势,位于全国中下 游水平。因此 ,加快海洋资源的开发与规范使用,进行科技制度改革 ,建立产学研有效 合作的机制 ,是提高福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 海洋经济 可持续发展 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 中图分类号 :F0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0670(201105-0007-6 *本文为福建 908 专项“ 福建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FJ908 -02-04-04的研究成 果之一。 一、引言 当今世界正在掀起一场蓝色海洋开发浪潮,沿海国家纷纷制定21世纪蓝色海洋 国家战略 ,世界海洋经济逐年稳定增长,沿海国家竞相制定海洋经济发展战略。2004 年,美

3、国出台了 21世纪的新海洋政策 21 世纪海洋蓝图 ,公布了美国海洋行动 计划。而在国内 ,沿海省份 (城市新一轮的海洋开发高潮方兴未艾。福建东濒我国 东海与南海 ,与台湾宝岛隔海相望 ,是我国的一个重要的海洋省份。福建拥有3324公 里海岸线 ,占全国海岸线总长的18.3%,居全国第二位 ;海域辽阔 ,海域面积有 13.6万 平方公里 ,比陆地面积大 12.4%;海洋生物资源丰富 ,开发潜力大。在省委、省政府的 高度重视下 ,福建海洋经济总体规模及发展速度均处在全国沿海省市的中上游水 平。全省海洋产业总产值由2006年的 1037.4亿元增加到 2008年的 1557.2亿元,年 均增长 1

4、5.75%,占全国海洋产业总产值的比重稳定在8.9%左右。 2008年全省海洋 产业总产值增长 16.5%,比同期全省 GDP 增速高 3.5个百分点。海洋三次产业 (增加 值结构由 2005年的 25.84:15.57:58.59调整为 2008年的 20.0:25.7:54.3,海洋第二产业 比重上升了 9 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但福建海洋经济发展仍然面临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首先,从整体上看 ,福建海 洋产业三次产业结构还不够合 理,仍然是以传统、粗放型开发为主,海洋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还处于较低水平,海 洋第二产业中的海洋生物制药和保健品制药业、海洋电力行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

5、段;其次,海洋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再者,海洋环境和生态 保护任务艰巨 ,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走绿色海洋之路还很漫长 ;最后,海洋管理机制 有待完善 ,海洋人才培养还亟待加强。 如今,福建已经进入海洋经济强省建设的关键时期,深入把握国内外海洋经济发 展的大趋势 ,客观分析和评价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内外部影响因素、资源条件,并通 过相邻相似省份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探寻海洋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新形 势、新机遇下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 十一五 ” 期间福建与其他沿海省 (市海洋经济发展横向比较 目前我国各沿海省市海洋经济的统计口径不尽统一,

6、为便于进行省际间比较 ,本 文中所有数据均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国家海洋局已对各省市 每年上报的海洋经济数据进行了相应调整 (一海洋经济总量比较 1.海洋经济规模较大 ,并稳定在第五位。海洋产业增加 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指标 GOP增长率 (% GOP占 GDP比重(% 港口货物吞吐量 (万吨 国际旅游外汇收入 (万美元 人均海洋生产总值 (元 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指标 海水养殖面积 (千公顷 盐田总面积 (公顷 风能年发电能力 (万千瓦 人均水资源量 (立方米 /人 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 (% 红树林各地类总面积 (公顷 海洋环境治理及

7、保护指标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量 (万吨 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 (万吨 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 (% 治理废水当年竣工项目 (个 治理固体废物当年竣工项目(个 海洋自然保护区总面积 (平方公里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指标 海洋科研机构数量 (个 海洋从业人员比重 (% 海洋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人 海洋拥有发明专利总数 (件 海洋科研机构发表论文 (篇 海洋科研机构出版科技著作(种 海洋科研机构课题总数 (项 社会发展能力指标 人口自然增长率 ( 城镇化水平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沿海地区单位 GDP 能耗(吨标准煤 /万元 沿海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吨标准煤 /万元 沿

8、海地区单位 GDP 电耗(千瓦小时 /万元 地区 GDP 增长率 (% 沿海地区人均用水量 (立方米 /人 表 3-1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值由 2006年的 1037.4亿元增加到 2008年的 1557.2亿元,增长了 50%左右,海洋 经济实力稳步提高。从全国来看, “ 十一五” 期间福建省海洋经济在全国地位相对稳 定,占全国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仅有小幅上涨,由 2006年的 8.27%上升到 2008年 的 8.97%,上升 0.6 个百分点。同时 ,与排名前三名的广东、山东和上海相比,则差距 很明显 ,其总量规模仅为广东省的2/5,山东省的一半 ,上海的 3/5。 2.海

9、洋经济增长较快 ,增速位居全国第二。 2006-2008年,福建海洋产业增加值年 均增长 22.52%,高于全国 11.90%的平均水平 ,同时也高于山东、广东、浙江等海洋 大省的增长速度 ,略快于同期全省国民经济增长速度(19.22%。 3.经济海洋化程度不断提高 ,并稳定在第四位。为了更准确地反映海洋经济对国 民经济的贡献 ,2006年以来我国开始发布海洋生产总值数据。海洋生产总值(GOP是 海洋经济生产总值的简称,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沿海地区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海 洋经济活动的最终成果 ,是海洋产业和海洋相关产业增加值之和。海洋生产总值能 够更好地衡量海洋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这里我们将海

10、洋生产总值(GOP与地区 生产总值 (GDP之比定义为经济海洋化程度,以便用来分析海洋经济在各省国民经济 中的影响力、贡献度。统计数据显示, 2006-2008年福建省经济海洋化程度均稳定 在第四位 ,位于上海、天津、海 南之后 ,并且与这三个省 (市的差距 有不断缩小的趋势。其中 ,2008年福建省经济海洋化程度为24.84%,比同期全 国经济海洋化程度高出9.04个百分点。从时间上来看,目前沿海各省 (市的经济海洋 化程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其中,上海、天津、河北、辽宁、广西和海南这6个 省(市的海洋化程度有下降的趋势,并且上海市的经济海洋化下降程度最大,达 3.49%。除此之外 ,其他沿

11、海省 (市的经济海洋化程度有提高的趋势,但提高的幅度并 不大,只有江苏和福建两个省市的提高幅度大于1个百分点。这可能是因为海洋经 济发展已经处于较高的水平,经济海洋化程度已经达到比较稳定的水平。 (二海洋从业人员比较 1.海洋从业人员数量较大 ,但海洋劳动生产率处于下游水平。2008年福建省涉 海就业人员为 396.6万人,占全国海洋从业人员比重为1 2.32%,位居全国第三 ,与排名第一的广东省相差了将近12个百分点。但是海洋 劳动生产率 (人均创造海洋生产总值仅为6.7781万元/人*年,居沿海省 (市的第九位 , 低于全国 9.2168万元/人*年的平均水平 ,与排名前 五位的上海、河北

12、、江苏、天津和山东这五个沿海省(市差距较大 ,其海洋劳动 生产率分别为上述省 (市的 27.5%、43.0%、57.2%、58.3%和 61.9%。 2.海洋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处于中上游水平,并稳定在全国第四位。 “ 十一五 ” 以来,全国沿海 11各省(市的涉海就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普遍比 较稳定 ,波动不明显。 2008年,福建省涉海就业人员比重为19.1%,比 2007年低 0.3个 百分点。这表明各沿海省(市的海洋从业人员比重已经处于较稳定的水平,海洋从业 人员流动不明显。 三、福建省海洋经济发展能力综合评价 (一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 可持续发展概念最早于1987年

13、由联合国世界与环境发展委员会正式提出,它是 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在经 济增长、城市化、人口、资源等形成的环境压力日益严峻的今天,可持续发展越来 越受到关注。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海洋领域的体现,是综合考 虑经济、生态和社会三个子系统下的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它是技术应用得当、海 洋资源利用节约、生产集约经营、生态环境不退化,可以实现海洋资源的综合利 用、深度开发和循环再生以及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海洋开发模式,包括三层涵 义:海洋经济的持续性、海洋生态的持续性和社会发展的持续性。根据指标体系构 建的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定性与定量

14、相结合等原则,构建出海洋经济可持 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 3-1所示。 海洋产业发展能力又称为海洋产业的经济功能,是指利用海洋资源、人力、技 术以及资本等产业发展要素,通过合理的海洋经济结构与产业配置转化为产品与服 务的能力。海洋产业的发展能力是海洋经济最基本的能力,海洋产业的发展对地区 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海洋生产总值 (GOP 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及 增长率分别反映了海洋产业的经济贡献和海洋经济的发展水平。这里我们选取了 GOP增长率、 GOP占 GDP 比重、港口货物吞吐量、国际旅游外汇收入、人均 GOP共 5个指标。其中 ,港口货物吞吐量是反映港口生产经营活动成果

15、的重要数量 指标,是衡量国家、地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量化参考依据。通常来说,港口货物吞 吐量越大 ,表明港口基本设施水平越高,从而海洋产业发展能力越强。人均GOP反映 了按人口平均的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滨海旅游业的发展对环境造成的压力相对要小 得多,因此滨海旅游业的收入可以说明海洋经济发展的质量。由于没有各个省份的 滨海旅游收入 ,我们这里选用国际旅游外汇收入来替代。 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是指某一沿海区域范围内海洋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其对区域 海洋经济的发展主要起基础性的支撑作用,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主要包 括海水养殖面积、盐田总面积、风能年发电能力、人均水资源量、湿地面积占国土 面积比重和红

16、树林各地类总面积共6 个指标。其中 ,海水养殖面积、盐田总面积、 风能发电能力和人均水资源量都属于资源指标,表示资源的现状与开发利用状况,直 接反映海洋资源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支持能力;而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 重与红树林各地类总面积这两个指标则属于海洋生物多样性指标,说明海洋资源的 恢复能力 ,用来反映其对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 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是指沿海地区各级政府及社会有关各界拥有的对海洋 环境污染进行有效治理及使海洋环境恢复到一定目标的能力。主要选取工业固体废 物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工业废水处理达标率、治理废水当年竣工项 目、治理固体废物当年竣工项目和海洋自

17、然保护区总面积6 个指标来综合反映对污 染的治理状况 ,体现人类为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做的努力。 海洋科技综合能力是指海洋科技发展水平及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推动能力。海 洋科技始终影响着海洋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并渗透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中 的各个要素。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它 可以提高海洋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海洋环境保护的能力 ,另外它还能够提高海洋开 发的深度与广度 ,推动海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发展,加速海洋产业结构的调整升 级。海洋科技发展综合能力体现了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潜力。主要包括海 洋科研机构数量、海洋从业人员比重、海洋专业技术人员

18、数量、海洋拥有发明专利 总数、海洋科研机构发表论文数、海洋科研机构出版科技著作、海洋科研机构课题 总数共 7个指标。其中 ,前面三个指标表示沿海地区对海洋科技的投入,反映沿海地 区对海洋科技的重视程度;后面四个指标表示沿海地区科技活动获得的成果,反映沿 海地区的科技能力。 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考虑自身系统内部的发展外,还应该考虑社会经济 子系统的发展状况。社会发展能力是指沿海地区的人口增长、经济增长、生活质量 和环境污染等各方面的综合状况。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地区GDP 增长率、 城镇化水平、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沿海地区单位GDP能 耗、沿海地区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19、沿海地区单位GDP 电耗、沿海地区人均用水 量共 9 个指标。人口分布具有趋海性,即人类由内陆向沿海迁移 ,这是世界人口流动 的规律。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会带来诸如就业、污染等问题从而使海洋经济的可持 续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这也是选取该指标的主要依据。城镇化水平、农村居 民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这三个指标是 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海洋科技综合能力社 会发展能力因子关联系数因子关联系数因子关联系数因子关联系数因子关联系数浙 江 0.9314天津 0.869山东 0.7433山东 0.9116浙江 0.98广东 0.9032河北 0.8542广东 0.724广

20、东 0.8876江苏 0.8036福建 0.8748江苏 0.843江苏 0.6919浙江 0.8002广东 0.7978上海 0.8589辽宁 0.8397福建 0.6798上海 0.7962辽宁 0.7897山东 0.8205山 东 0.8384海南 0.6758福建 0.7356福建 0.7746辽宁 0.8136广东 0.7618天津 0.6581 江苏 0.7299山东 0.7735天津 0.8044福建 0.7137河北 0.6353天津 0.7152广西 0.7701江苏 0.8019广西 0.713辽宁 0.6231辽宁 0.6791河北 0.7518海南 0.7623海南 0

21、.7123上海 0.6164河北 0.6743上海 0.7457河北 0.7518浙江 0.7109浙江 0.6159海 南 0.5805天津 0.7014广西 0.7102 上海 0.5826 广西 0.5489 广西 0.5755 海南 0.6968 表 3-2 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一级综合评价结果 生活质量的衡量指标。其中,城镇化水平主要反映沿海地区人口集聚程度与社 会发展水平 ;恩格尔系数主要反映沿海地区人民的生活富裕程度。地区GDP 增长率 反映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而沿海地区单位GDP 能耗与沿海地区单位工业增 加值能耗反映在在节能降耗目标下社会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沿海地区单位 G

22、DP 电 耗与沿海地区人均用水量反映社会经济子系统可能给海洋经济系统带来的资源压 力。 (二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模型在确定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之 后,需要选择适当的 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由于这部分内容旨在对中国沿海省(市的海洋经济可持 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只是选取 2008年的数据进行横向分析。因而这里通过指 标体系选取的数据不能提供如时间序列数据所提供的历史经验信息。而灰色系统是 处理这类数据的很好方法。 本文选用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灰色综合评价模型是采用灰色关联分析 的思想 ,通过对灰关联度的比较来确定各省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灰色关 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序列

23、曲线几何形状的相似程度来判断其联系是否紧密。曲 线越接近 ,相应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本文运用灰色模型计算出待 评价向量与最优向量的灰关联度,并根据灰关联度的大小排序来确定中国沿海各省 (市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 评价模型构造的具体步骤如下 :1.构造指标特征值矩阵 设系统由 个待优选的对象组成备选对象集,及由 个评价因素组成系统的评价指 标集,每个评价指标对每一备选对象的评判用指标特征值来表示,则系统有 阶指标特 征值矩阵 : X = ( x ij n x m 式中,x ij ( i = 1,2,.n; j = 1,2, .,m 为第 j 个备选对象在第 i 个评价因

24、素下的指标特征值。若评价因素为定性 指标,则 x ij 为专家评分值。 2.规格化矩阵 现实世界中有多种度量单位制,因此就难免碰到数据之间单位制不同从而不能 比较的问题。因此 ,有必要将收集到的不同单位制的数据规格化,转换为可比数据。 目前,规格化矩阵主要有以下几种常用方法: (1均值化变换。先分别求出各个序列的平均值,再用 平均值去除对应序列中的各个原始数据,所得到新的数据列 ,即为均值化序列。 其特点是量纲为一 ,其值大于 0,并且大部分近于 1,数列曲线互相相交。 (2初值化变换。分别用同一序列的第一个数据去除后面的各个原始数据,得到 新的倍数数列 ,即为初值化数列。其特点是量纲为一,各

25、值均大于 0,并且数列有共同 的起点。 (3标准化变换。先分别求出各个序列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然后将各个原始数据 减去平均值再除以标准差,这样得到的新数据序列即为标准化序列。其特点是量纲 为一,均值为 0,方差为 1。 一般情况下 ,对于较稳定的社会经济系统数列作动态序列的关联度分析时,多采 用初值化变换 ,因为这样的数列多数是增长的趋势。若对原始数列只作数值间的关 联比较 ,可用均值化变换 ,比如进行产业结构变化的关联分析,自然因素周期性变化的 关联分析。本文中的灰色关联综合模型更加注重数值间的相对次序,因此采用均值 化变换来构造规格化矩阵。 3.确定指标权重 指标权重是各个指标在指标总体中的

26、重要程度的度量。指标权重的合理与否将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是评价过程中的一个极其关键的因 素。 目前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如专家意见 法(又称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主观赋权法是各个专家根据经验和理论水平来确 定权重 ,简便易行 ,缺少数据时也可应用 ,但是其评价结果可能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 也可能受到决策者的知识或经验水平的限制。 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这种方法赋权的原始信息直接来源于客观环境,可以避 免主观的随意性。客观赋权法主 要的方法有均方差法与熵值法。均方差法应用在灰色系统中难以避免数据本身 的特征对赋权的影响。熵值法是根据数据的离

27、散程度来确定信息的重要性,某项指 标值离散程度越大说明该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也就越大,故其权重也应越大 ;反之,指 标间离散程度越小 ,信息熵就越大 ,其容纳的信息量也相应地越小,权重也就越小。所 以,根据指标间的离散程度 ,用信息熵来确定指标权重,为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4.灰关联度分析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 :求各序列的初值像 (或均值像 ,由于本文均采用均值化方法构造规格化矩 阵,因此本文构成的都是均值像。令 X i= X i /i(1 = (i(1, i(2,., i(n, i =1,2,.,m (1 第二步 :求差序列。记 i (k= o(k -

28、i(k, (2 i = (i (1,i (2,.,i (n, i =1,2,.,m 第三步 :求两级最大差与最小差。记 M =maxmax i (k, m=minmini (k (3 i k i k 第四步 :求关联系数 (4 其中, 0t 表示 k 点关联系数 (0(k, i(k, 表示分辨系数 ,通常取 0.5,如果对绝对 量之间的关系较为关心 , 可取得大一些 ;如果对变化速率看得较重 , 可取得小一 些。分辨系数不同 ,最终的灰色关联度就不同。文中由于更加注重变化速率,即随着 时间变化的趋势 ,因此选择的分辨系数 =0.1。 第五步 :计算关联度 通常,在灰色关联分析中我们需要确定参照

29、序列(又称最优向量。从而我们得到 的是相对于参照序列而言的灰色关联度。参照序列不同得到的灰色关联度也就不 同。 5.多层次综合评价 对多层次的指标体系需要进行多层次的综合评价。多层次综合评价是在单层次 综合评价的基础上进行的,其具体的评价方法、步骤与单层次评价相同,这里就不再 赘述。 (三实证分析 这里我们根据上述的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灰色综合评价模 型对福建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在评价之前我们首先需要选取评 价的参照省市 ,并根据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数据。由于我国共有11个沿海省市 ,为了有 一个统一的比较基础 ,我们选用全国平均水平 (沿海 11个省市的合计值的各

30、项指标 值作为参照序列 ,将各沿海省市的各项指标值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从而确定其相对 位置。这里我们分两级对福建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并最终 得出各级的评价结论。 首先我们对原始数据进行均值化,然后再对各个指标确定权重。本章节中一级 综合评价采用等权处理的方法确定权重,二级综合评价是在一级综合评价的基础上 采用熵值法确定权重。最后计算出各级的灰色关联度并进行排序。文中所用数据均 来源于中国海洋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及各省市的统计年鉴,采用的数 据处理软件为 EXCEL2003 和 DPS软件。具体结果如下 : 1.一级综合评价结果 首先分别对 5 个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进行一

31、级综合评价,这里我们对三级指 标采用等权处理的办法 ,以全国平均水平作为参照序列,得到一级综合评价结果 ,即海 洋产业发展能力评价、海洋资源供给能力评价、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评价、海 洋科技综合能力评价和社会发展能力评价,见表 3-2。 由表 3-2 我们看到 ,总体而言 ,全国各个沿海省 (市的社会发展能力、海洋产业发 展能力和海洋科技综合能力处于较高水平(灰色关联度较大。相比之下,全国各沿海 省(市的资源供给能力与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则要弱一些,尤其是海洋环境治理及保 护能力 ,其最大的灰色关联度为0.7433,而最小的灰色关联度仅为0.5489,表明沿海各 个省(市的环境保护能力与最优水

32、平相差较远,还需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切实有效地保 护好环境。从海洋产业发展能力来看,福建省位居第三 ,位于浙江、广东之后 ;从海洋 资源供给能力来看 ,福建省处于全国的中下游水平,仅位居第七 ,表明福建省海洋资源 的供给能力比较弱 ;从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力来看,福建省位居第四 ,位于山东、广 东、江苏之后 ,福建省海洋环境治理能力相对较强,但还应该进一步提高 ;从海洋科技 综合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来看,福建省处于全国的中游水平,位居全国第五。由此我 们看出 ,福建省的海洋产业发展能力相对较强,其海洋产业的发展对福建社会经济的 推动作用较强。但福建省的海洋资源供给能力则相对弱得多,我们推断这一方

33、面是 因为福建省的湿地面积占国土面积比重很低,而其海水养殖面积、盐田总面积和风 能发电能力均处于中游水平,通过综合得到了这种结果;另一方面 ,由于没有各省市海 底矿产资源存量的相关资料,这里我们没有将矿产资源存量指标放入指标体系进行 分析,由此可能会使结果产生一定的偏差。 由于社会经济 宏观经济 各系统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因此, 今后福建省应 该进 一步加强社会发展能力与科技综合能力,提高资源供 给能力, 给海洋经济的发展 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与支撑作用。 2.二级综合评价结果根据上述得到的一级综合 评价结果我们对海洋产业发展能力、 海洋资源供给能力、海洋环境治理及保护能 力、 海洋科

34、技综合能力和社会发展能力这5个二级指标进行二级综合评价。 这里 我们根据各个指标的灰色关联度进行熵值法赋权, 同时由于各个指标均属于效益 型指标 (越大越 好) 我们选用的参照序列为, (1, 1, 1), 1, 1, 结果得 到: 第二步 ,计算第 j 项指标的熵值 。 (2, 其中 上式中 i 为被评价对象 (即样本个 数, j 为评价指标。 第三步 ,计算第 j 项指标的差异性系数差异性越大, 指标就越 重要。 熵值越小 ,指标间 g j。 g j =1-e j, (3 第四步 ,用熵值法估算各指标的权重,其 本质是利用该指标信息的价值系数来计算的 ,其价值系数越高 ,对评价的重要性越大

35、 (或称对评价结果的贡献越大。最后可以得到第j 项指标的权重 定义 w j : 山东 海南 江苏 福建 河北 广东 天津 上海 辽宁 广西 浙江 其 中, 只有山东省和海南省的关联系数大于0.4, 分别 为 0.4398、 0.4345, 而辽宁 省、 广西省和浙江省这三个省份的关联系数均小于 0.2。 由此可以看到,总体而 言, 我国沿海各 省 (市) 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处于较低水平,表明我国沿海 各 省 (市) 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最优水平还相差较大。从灰 色关联系数的排序结果 来看, 山东省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最高, 其次为海南, 福建位居第四, 与排名第三的江 苏相差不大, 而辽宁、

36、 广西与浙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相对落后, 对于这 3个省来说, 加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要。 四、 结论与政策建 议 通过前述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 福建省海洋经济增速较快, 但其规模和劳动 生产率及其对地区国民经济的贡献仅位于全国的中游水平,还有待提高。 另外, 从海洋经济的可 持续发展能力来看,福建省处于中上游水平。从可持续发展 能力 的各方面来看, 福建省的海洋产业发展能力相对具有优势, 位居全国第三,但其 海洋资源供给能力则相对处于劣势, 仅位于全国第七位,处于中下游水平,另 外, 其海洋科技 与社会发展能力均位居第五位,处于中游水平。 因此, 要保 持 福建省海洋经济持续、稳定

37、的发展, 必须加强海洋管理,切实贯彻落实有偿用海 制度, 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加快推 进传统产业的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 海洋科技综合 能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有效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加 快社 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使之与海洋经济发展相适应、相协 调, 促进海洋经济的健康 发展。 附录: 注释: 1数据来自 中国海洋统计年鉴2007-2009 2数据来自 福建省统计局农村处 3由于没有海洋增加值指数的数据,这里我们都采用当年价 增加值来衡量增长速度。为了便于比较,地区 GDP 也采用现价 来衡量增长速 度。 4 “海洋生产总值 ” 是对应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其英文名称为 “Gross Ocea

38、n Product ” 简称为 GOP。 , 它是国民经济中全部涉海经济活动的最终反映,能在 海洋经济核算和国民经济核算之间架起一道 “ 桥梁” 使得二者更具有一致性和可比 性。 , 5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是指对规格化后的矩阵的行 数据序列分别算 出它们的均方差,然后将各个因素的均方差在总均方差中的比重作为各个因素的 权重。 6信息熵是信息论中用于度量信息量的一个概念。一个系 统越是有序, 信息熵就越低; 反之, 一个系统越是混乱,信息熵就 越高。 所以, 信息熵也可 以说是系统有序化程度的一个度量。 7具体过程见附录。参考文献: 1叶向东 . 福州海洋经济发展研究 C.2007 年中国海洋

39、经济 论坛. 2狄乾斌 ,韩增林 .海洋经济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 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9,28(3:118. 3刘思峰 ,郭天榜 , 党耀国等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 M. 科 学出版社 ,P40. 4孙敏霞 .福建省科技创新 能力灰色综合评价研究 硕士学 位论文 D. 福建厦门 :厦门大学 ,企业管理 ,2008. 5唐 启义,冯光明著 .DPS数据处理系统 M. 科学出版社 . 6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 心,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 .福 建海洋经济强省战略研究 M. 海风出版社 ,2006,(12. 作 者单位: 4福州大学 1、 2、 3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熵值法的基本步骤如 下 : 第一步 ,将各指标同度量化 ,计算第 j 项指标下第 i 个样本指标 值的比重。 (1 (责任编辑: 黄中凯) 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