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稀土产业分析报告一、前言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局势敏感而多变。新能源革命背景下,全球稀土产业加速发展前景向好,产业格局加速变化。中国稀土产业整合加速,不断提升产业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发展。在经历自2020年开始的价格上涨后,2022年稀土价格退烧回调。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不容乐观,终端产业竞争异常激烈,不断将成本压力向上游释放。同时,下游需求增速放缓,随着全球稀土原料产量的增长,产能过剩日益显现。整体来看,全球稀土产业仍将向好发展,中国正逐渐向稀土强国转变,稀土市场逐步回归理性,2023年稀土市场或将探寻价格底部,促使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推动
2、产业健康发展。二、全球稀土产业概况1.国外通胀压力增大全球经济脆弱多变2019年底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疫情防控不仅产生了高额的社会医疗支出,拖累了经济的增长,还严重影响了产业链、供应链的正常运行,失业率不断升高,消费能力不断降低,全球经济持续下行。地缘政治摩擦不断,大国博弈持续升级,世界政治经济局势敏感而多变。为刺激经济,以美联储为首的多国央行采取货币“大放水”,引发全球通胀大潮。2022年初俄乌冲突的爆发导致全球粮食、能源等大宗商品供应链危机,进一步加剧了通货膨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估算,2022年世界平均消费物价指数增长8.8%,达到21世纪以来的最高全球通胀水平。为应对通货膨胀的快速发
3、展,各国开始缩紧货币政策。2022年已经有几十家中央银行多次提高政策利率。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已经加息10次,累计加息500个基点,其中连续4次加息75个基点,之后放缓加息幅度。英格兰银行同样7次加息,欧洲中央银行4次加息,一些通货膨胀更为严重的新兴经济体加息次数和幅度更大。而利率大幅上升又引起世界经济再次动荡。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本身会对经济增长造成下行压力,加息抑制消费和投资需求还将进一步导致经济增速下行。2022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连续4次调低世界经济增速预期。“过山车”式的经济政策,一再冲击全球经济,各国应对全球通胀的措施已经造成了实体经济增速下降、金融财
4、富缩水、美元以外的其他货币贬值以及部分国家的外债危机。在全球经济动荡的大背景下,中国却发出不同的声音。疫情防控三年,中国没有“大水漫灌”,不仅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更是重视发展国内经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与其他国家有着本质性的区别。通过构建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人民币币值、汇率总体稳定,中国保持了理想的通胀水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比上年上涨2.0%,低于3%的预期目标。尽管如此,通胀仍是当前影响外部经济体的最大隐患,2023年全球经济仍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不均衡性、不可持续性,充满风险和挑战。2.全
5、球稀土产业格局加速变化(1)稀土开发加速产量有望增长全球稀土储量约为L3亿吨,中国稀土储量约为4400万吨,约占全球稀土储量的33.8%,是全球稀土储量最大的国家,越南、俄罗斯、巴西紧随其后。虽然越南、俄罗斯、巴西的稀土储量很大,但受限于当地的自然条件,实际产量较小。各国已探明的稀土储量情况如图1所示(数据来源:2023版美国地质调查,矿物概要):全球已探明稀土储量中国 山 巴西 俄罗斯 卬陨奥国济险如尼柳It大 的作1.83%1.19%0.71%0.66%0.63%0.22%滇大利图1全球已探明稀土储量分布近年来,新冠疫情严重影响了全球稀土产业发展,许多国家稀土产量大幅减少。但同时,新能源产
6、业的发展带动稀土需求的快速增长,部分国家稀土产业发展迅猛。全球稀土供应格局已发生巨变。2019-2022年世界稀土矿山产量如表1所示(表中数据已折合稀土氧化物的数据,单位为吨)。表120192022年世界稀土矿山产量表国家修也区矿山产量储量2019202020212022美国2800039042000430002300000澳大利亚20021024000180004200000巴西7106005008021000000缅甸2503103500012000NA布隆迪2003200NA加拿大830000中国13200014000016800021000044000000格陵兰1500000印度29
7、002900290029006900000马达加斯加4000286800960NA俄罗斯27002726026021000000南非790000坦桑尼亚890000泰国19003682007100NA越南13007400430022000000其他国家661006080280000总量(圆整)22002200290000300000130000000I数据来源:美国地质调查,矿物概要,以上数据单位均为证中国2022年,中国稀土产量达21万吨,居世界第一。受益于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新冠疫情对中国稀土产业冲击较小,同时下游产业尤其是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为稀土产品需求增长提供了新动力,中国稀土产量呈现
8、逐年增长。但随着美国、东南亚稀土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稀土的全球占比已由2012年的90%(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缩减到如今的70%o美国美国稀土依赖长期进口,2022年进口稀土的74%来自中国。自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美国开始重建稀土及磁材供应链。一方面,动用国防生产法重建稀土产业链。美国国防部与澳大利亚Lynas公司分别于2020年7月和2021年1月签署合同,在得克萨斯州建设两处重、轻稀土分离加工厂。另一方面,美国重启芒廷帕斯稀土矿的开采。芒廷帕斯稀土矿是美国最主要的在产稀土矿山,2021年年产量达42413吨,预计2022年产量小幅增长(2022年数据未发布),但目前芒廷帕斯
9、稀土矿的专属销售权归中国盛和资源所有。2022年中国进口美国稀土矿76751吨,约是2021年芒廷帕斯稀土矿年产量的1.8倍。东南亚近年来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多国利用当地人力优势,稀土产业快速发展。目前缅甸、越南已成为我国重要的稀土原料进口伙伴,2022年由缅甸进口的稀土占总进口量的19.5%o莱纳斯公司也在马来西亚关丹投资建设了稀土分离工厂,尽管深受环保问题困扰,但仍是莱纳斯重要的稀土分离基地。(2)稀土产业发展前景向好价格压力对产业发展造成影响伴随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新能源革命带动风电、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行业的快速发展,稀土行业迎来新发展契机。新能源汽车发展表现抢眼。根据CleanTeCh
10、发Ca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突破千万辆,同比增长56.4%,产品渗透率增长至14%o中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已超量完成国务院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的目标。风电装机保持较快增长。中国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已连续13年居全球第一,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2022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2022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同比增长11.2%。根据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到2030年
11、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或将达到1200GW以上。此外,节能电机、节能电梯、智能家居等产业也发展迅速,对稀土产品的需求持续增长,稀土产业发展前景向好。但自2021年以来,稀土价格快速上涨,终端应用产业成本压力加重,为减轻负担部分企业开始减少或替代稀土使用,例如近年来风电行业着重发展稀土用量更少的半直驱技术。2023年3月,特斯拉宣称旗下新能源汽车的下一代永磁电机将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尽管这并不能代表汽车行业未来放弃使用稀土磁体,但仍引起业内巨震。而同时3C、家电行业的不景气,也对相关产品的发展造成一定阻碍。整体来看,未来稀土产业大有作为,但稀土价格长期处于较高位置,将不利于稀土产业的进
12、一步发展,稀土价格保持稳定合理价位是上下游企业的共识,也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基础。三、专业化整合助力中国稀土再起新征程1 .新冠疫情逐渐消退经济发展有望回升2022年,新冠疫情仍对我国经济和生产造成巨大影响。一方面,全国各地因疫情反复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大范围的隔离措施,严重影响了经济生产正常运转,不仅造成企业停工停产,导致了企业的减产,还使各产业贸易、生产、资金、物流、原料链条出现断裂隐患,企业生存出现危机。稀土产品广泛渗透于工业领域,新冠疫情不仅直接影响稀土产业的发展,更多的是影响下游行业的正常运行,导致成本的向上传导。2022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
13、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随着新冠疫情管控降级,经济发展与生产生活逐渐回归常态,新冠疫情3年来造成的影响也将逐步消退。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韧性。2023年2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2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比上年增长3.0%,实现经济的平稳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恢复,国内国际两大循环的增长动能将面临切换,”内需为主、外需提质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方向。2 .“十四五”扬帆中国稀土再启“新征程”稀土材料拥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能,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之中,特别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
14、作用。随着新能源变革大潮的到来,稀土产业发展前景持续向好。2022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十四五”期间,稀土产业将通过营造良好产业发展环境、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绿色智能转型、统筹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继续向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工信部在2021年12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鼓励稀土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开展兼并重组,支持稀土企业集团向下游产业链延伸,提升自身发展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支持优势地区,加快转型升级,打造稀土产业集群。近年来,稀土产业整合不断加速。2021年12月,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成
15、立,标志中国铝业集团有限公司、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赣州稀土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合并重组。随后,中国稀土集团推动重启赣南稀土首批4座矿山复产,并于2022年9月亮相A股。2022年10月,北方稀土发布公告称,将对所属磁性材料企业进行整合重组。整合重组完成后,包钢磁材为运营主体,宁波展昊、安徽永磁、北京三吉利3家磁性材料企业将成为包钢磁材全资子公司。自2003年至今,我国稀土产业先后经历三次正式整合。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此前的稀土产业格局已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要求,推进稀土产业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是我国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稀土产业整合将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发展、建设制造
16、强国等国家战略,推动稀土行业绿色发展转型,提升稀土产品研发应用能力,破解稀土产业链结构失衡,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切实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稀土产业的全球竞争力。三、2022年稀土世行运行情况1、稀土总量管控平稳放开中国对稀土生产实行总量控制管理,2022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10000吨和202000吨,相较2021年分别增长25%和24.7%o其中,轻稀土开采总量指标为190850吨,较上一年度增长28.2%,中重稀土开采总量指标未作调整,为19150吨。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的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最多、增长量最大。包含开采指标141650吨(全部为轻
17、稀土),分离指标128934吨,分别增长41.2%和43.8%。近年来,稀土总量控制指标呈现出“分类管控、有序放开”整体思路,我国离子型稀土矿产品指标变化很小,总体指标保持约20%的增长速度。但随着下游产业的继续发展,稀土产业链将不断完善,稀土生产控制指标可能逐渐放缓,预计未来仍将保持0-20%的增长幅度。2020-2022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计划具体如表2所示。表220202022年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计划表目前,2023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也已经公布。2023年第一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120000吨、115000吨。相较2022年第一批分别
18、增长19.0%和18.3%o其中,轻稀土开采总量指标为109057吨,相较2022年第一批增长22.1%,中重稀土开采总量指标首次减少,为10943吨,相较2022年第一批减少4.7%o与“分类管控、有序放开”的稀土总量控制整体思路保持一致与连贯。2、进出口总量增速放缓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全球稀土产品需求不断增长,但新冠疫情对稀土出口造成了一定冲击。2022年中国出口各类稀土商品48734.2吨,同比减少04%,略低于去年水平。稀土出口整体呈现前多后少,受新冠疫情影响,二季度开始出口量呈减少趋势,9月、12月因疫情缓和、防疫政策放开,稀土商品扎堆出口,使出口量大幅回升。各月稀土出口情况如图2所示
19、图22022年各月稀土出口情况2022版美国地质调查,矿物概要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稀土产品进口量增长38.8%,但中国稀土的占比却由78%下降至74%,2022年中国稀土出口发生退坡。受此影响,国外下游产业通过转移订单以补充所需的稀土原料缺口,马来西亚、缅甸、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因此受益。全球稀土需求的增长带动产品价格的飞升。对比新冠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氧化锅价格上涨了80%,金属错轨价格甚至上涨了三倍多。受此影响,2022年稀土出口额上升至71.1亿元,同比增长68.5%o相比2019年出口额增长幅度高达134.7%,而出口量仅增长5.6%o我国稀土原料需求总体稳定,2022年中国进口
20、各类稀土商品121499.9吨,与2021年基本持平。同样受价格变动影响,进口额上涨至108.8亿元,同比增长24.5%。各月稀土进口情况如图3所示。数里(吨)金额(亿元)图32022年各月稀土进口情况可以发现,各月进口情况变化幅度较大,疫情和进出口政策变化是影响我国稀土进口的主要因素。2021年末,缅甸稀土商品被集中进口,叠加春节假期因素,2022年初稀土进口大幅萎缩。受此影响,第一季度稀土进口量锐减65%o随春节后复工,进口贸易逐步恢复,进口量逐月递增。4月,新冠疫情再度袭来,二、三季度稀土进口量持续萎缩。9月中缅关口恢复通关,缅甸稀土的进口量大增,拉动9、10两月稀土进口数据增长。但好景
21、不长,11月欧美通胀高位运行,制造业疲软向上游传导,中美航运需求持续走低,同时缅甸政局再度动荡,导致11月美国、缅甸、越南方面稀土商品向我国出口量大幅减少。进入12月,防疫政策放开,全球经济转稳,稀土价格上涨,进口数据再度转好。总体来看,在全球经济动荡的背景下,新能源、电动汽车等终端产业快速发展,全球稀土及相关产品需求大幅增长。但受疫情冲击,我国2022年稀土及稀土磁性材料进出口整体增速放缓。同时,需求的增长带动稀土产品价格的走高,进出口额大幅增长。3、2022年稀土价格三段式下跌2022年,全球经济下行与新冠疫情共同影响中国制造业的正常运行,稀土产品需求与产量均大幅度下滑。而稀土价格经历一轮
22、的上涨后正处于高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下游及终端企业为压缩生产成本,越来越不能接受卖方偏高的报价,稀土价格出现下跌。同时,下游及终端市场需求也在大幅下滑,导致稀土价格的进一步下跌。受多重因素影响,稀土市场整体表现不景气。1 .北方稀土挂牌价2022年北方稀土共发布挂牌价12次,挂牌价调整较为频繁,整体呈现出三段式下跌,仅3、4、10、12等四个月价格持平,其他月份均对挂牌价做出下调,且6种产品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调。具体如表3所示。表3北方稀土2022年稀土产品挂牌价格表产品日期氯化硼氧化钿氧化铸较氧化救金展信较金属较一月1.081.0881.6989.299.5108.5二月1.081.0881
23、689.1199.45108.45三月1.081.0881.689.1199.45108.45四月1.081.0881.689.1199.45108.45五月1.081.0881.4789.1199.3108.45六月1.081.0881.3989.1199.2108.45七月0.980.9881.2689.1199.05108.45八月0.980.9880.7688.6198.45107.85九月0.980.9864.3671.0478.886.8十月0.980.9864.3671.0478.886.8十一月0.980.9864.2870.9678.786.7十二月0.980.9864.2
24、870.9678.786.7I注:以上价格单位均为万元/瓯均为含税价程”生衰示最新报价较上一报价上涨.衰示最新报价较J二一报价下跌.其中,氧化锢、氧化钝仅在7月做出一次下调,年下调幅度均为9.3%o其他四种产品下调幅度均在20%以上,氧化错钦与金属错铉下调更为频繁,下调幅度也更大,其中5至9月更是出现连续下调,2022年分别下调21.3%和20.9%。氧化软与金属钦下调幅度略小,2022年分别下调20.5%和20.1%o2 .稀土市场报价2022年初,延续上一年上涨势头,稀土价格快速抬升,部分产品报价突破近五年最高点。稀土价格的过快增长对下游产业带来压力,也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重视。3月4日,工信
25、部约谈重点稀土企业,要求有关企业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正确把握当前与长远、上游与下游的关系,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短暂调整后,稀土价格回调。不久,新冠疫情再度到来,严重影响了我国正常的工业生产,稀土市场再度遇冷。后随新冠疫情逐步控制,企业逐步复工复产,稀土市场逐渐回暖,但时间已进入市场淡季,回升幅度有限。与此同时,美联储启动连续加息,“过山车式”的货币政策导致美元结算系统性风险持续增加,与全球性经济下行一同冲击大宗商品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而原料价格的大幅下跌并没有让生产商获益,由于消费者购买力也在不断下降,企业经营陷入困境,进一步加重了经济的不景气。稀土产业也受到波及,下游
26、需求大幅萎缩,稀土价格不断下跌。二、三季度新冠疫情多次袭扰,下游及终端企业产能下滑,部分海外订单出现向东南亚转移,市场需求不及预期。同时下游产业竞争愈发激烈,企业纷纷选择向上游转移成本压力,造成三季度稀土价格的持续下跌。然而卖方一再让价并没有对产品销量产生更多的帮助,反而坚定了下游压价的决心,市场成交量大幅度萎缩。随着原料库存持续消耗,8月底下游采购逐步增加,稀土价格也随之回温。但防疫政策不断收紧,下游产量不及往年,同时订单减少的情况仍未改善,稀土产品需求增长有限,导致四季度稀土价格总体增长平稳。此外,镐、轼等稀土元素替代性较低,四季度仍出现较大幅度增长。2022年氧化错铉、氧化镐、氧化轼价格
27、走势如图4、5、6所示。图42022年氧化错敦市场报价趋势图图52022年氧化镐市场报价趋势图图62022年氧化钺市场报价趋势图4、2023年氧化错价格走势预判氧化错轨作为钛铁硼磁体最主要的原料,是最具代表性的稀土产品,其价格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稀土市场的变化。图7展现了2019年1月2023年4月氧化错教的价格走势。图72019年1月一2023年4月氧化错教价格走势图新能源变革的到来,引爆稀土产业新需求,2020年下半年开始,稀土产品价格快速上涨。需求的增长与价格的快速攀升也导致了稀土市场的过热,2022年3月氧化错钦报价IlO万元/吨,达到最高,相较2020年初28万元/吨的报价,增长
28、近四倍。之后,受全球经济下行和疫情反复共同影响,稀土市场逐渐“退烧”。目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仍然存在,下游产业竞争愈发激烈,稀土需求的增长逐渐放缓,稀土价格持续下行。但新能源变革仍将继续,下游产业仍保持高速发展,稀土产业向好发展的基本面没有变。同时,钛铁硼行业带动废料回收企业快速兴起,回收产品的产量不断增加,已侵占近半数的原矿产品市场份额,稀土产品价格遭遇巨大冲击。综合考量,2023年氧化错教价格或将探寻价格底部。四、2023年展望在全球经济下行的当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增长韧性。根据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我国将继续实施稳健的经济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29、力争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左右的经济目标。当前,正处“十四五”规划中期,稀土产业专业化整合正在全面展开。不断提升产业集中度、专业度,进一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是实现中国稀土产业高质量转型的根本所在。在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搭建稀土产业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同时,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进一步加强对外投资,不断构建全球化的稀土产业网络,中国将继续推进稀土产业的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逐渐向稀土强国转变。2023年第一批总量控制计划已经下发,总量控制指标继续保持逐年增长,同全球稀土开发加速、废料回收产品产量持续增长一起导致供给端持续扩大。随着终端企业竞争日趋白热化,新能源革命带来的需求增长逐渐放缓。稀土价格增长过热正逐步消退,产业发展回归理性,稀土价格或将进入寻底阶段。稳增长、促转型将是2023年稀土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通过提升稀土国内市场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升稀土产品价格的稳定性和供应链的安全性,进一步强化稀土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为全球稀土市场的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