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50505 上传时间:2020-01-18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5.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pdf(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一 长河一烁 作者简介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 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物,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史 学四大家。 在清华任教期间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被称为清华四大国学大 师。 从史学时期来看,他主要专注于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等,这方面主 要代表作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等。 上篇统治阶级之氏族及其升降 朱子语 “唐源流出于夷狄,故闺门失礼之事不以为异“,陈寅恪认为此 简略之语句亦含有种族及文化二问题,而此二问题实是李唐一代史事关键 之所在。 先论李唐皇室的氏族问题,再论其他统治阶

2、级的种族和文化问题。 关于李唐祖先来自于哪里,是胡人鲜卑,还是汉人,一直有纷争。 据各类史书,如旧唐书、新唐书等,也应该是李唐自己的说 法,来自于陇西李氏,十六国西凉创建者李暠的后代,李暠自称是陇西李 广的后代。 经陈寅恪考证,李唐更可能是赵郡李氏的后代,先世很可能是赵郡李 氏的破落户或假冒牌,随宇文泰至西魏,取了胡人的名,根据宇文泰的“ 关中本位政策 “,认了陇西李氏。 南北朝时期,胡人的汉化和汉人的胡化也是常有的事情,汉族本身也 是一个大一统的民族。 看李唐的祖上,李渊的上三四代祖上的母系张氏,贾氏都是汉人,到 祖母的梁氏,胡汉都有可能,从李渊母亲开始的三代母系独孤氏,窦氏, 长孙氏都应该

3、是胡人鲜卑,所以从李渊开始都应该说是胡汉融合的。 自高祖、太宗创业到高宗的前期, 唐朝的将相文武大臣大多继承西魏、 北周和隋以来的世业,也就是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统治集团的后裔。 武周开始改变关中本位政策,府兵制开始崩溃,科举上轻明经科,重 进士科。 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的变迁,也为社会的革命。 另外,关陇集团自西魏到武周也已历时一百五十年之久,其自身也已 衰落腐朽。 武周之后,恢复唐室,然而改变关中本位政策的趋势仍继续进行,到 玄宗之时,可以说是破坏无遗。 天宝年间的安史之乱后又产生了另一个世局,中央与部分藩镇的貌合 神离一直延续至唐朝灭亡。 玄宗开始,统治阶级也分成了两种人一类为受高深

4、文化的汉族,大多 是武周之后提拔的新兴阶级;另一类为受汉化不深的蛮夷,或蛮夷化的汉 人。 唐代自玄宗以后,政柄以及君权渐渐转入到宦官手中。 中篇政治革命及党派分野 唐代政治革命依其发源根据地之性质为区别,则有中央政治革命与地 方政治革命二类。 何以安史之乱以前地方政治革命均不能成功,却无多影响?而中央政 治革命亦何以有成功与失败?又唐代皇位之继承常不固定,当新旧君主接 续之交往往有宫廷革命,其原因为何? 隋唐继承了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在武周玄宗以前,以当时三大势力 关陇集团、山东势力和江东集团。 以关陇集团为主,辅以山东势力,形成了内重外轻的政治格局。 皇位之继承常不固定,唐中期之前主要是内廷

5、与政府的力量在左右, 中期之后宦官基本已把持了皇位的废立。 如太宗之玄武门之变,高宗也是在太子被废之后而立的,武周就不多 言,中宗也是在铲除武周势力后,睿宗的上台也革命了韦后和安乐公主, 玄宗凭着革命的资本并打击了太平公主,肃宗也是废太子后被立且凭着安 史之乱而起,代宗即位也经历了斗争 唐中期之后的皇帝,从宪宗开始, 都为宦官所废立。 宦官之盛,起止武后,而极于玄宗,肃、代以后宦官浸横用事,及德 宗时,宦官开始把握兵权。 宦官既握兵权,又外结藩镇,帝王生死就把握在他们手上宪宗被宦官 杀后,穆宗开始的八个皇帝,有七个为宦官所立,除了敬宗,不过敬宗也 为宦官所杀。 一直对唐中后期的牛李党争不甚了了

6、,看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终有拨云见日的感觉。 唐时牛李两党以科第而分,牛党重科举,李党重门第。 唐代贡举名目虽多,大要可分为进士及明经两科,进士科主文词,高 宗武后以后之心学也;明经科专经术,两晋北朝以来之旧学也。 究其所学之殊,实有门第之异。 唐代自高宗武后以后朝廷及民间重进士而轻明经之记载,则知代表此 两科之不同社会阶级在此三百年间升沉转变之概况,李党以山东旧门第大 家为主,主修经术;牛党以新兴阶层走进士之路为主,事实上也是社会新 旧势力之争。 下篇外族盛衰之连环性及外患与内政之关系 李唐一朝是我国历朝与外族接触繁多,而少有的光荣的时期。 本篇主要论两点一是外族盛衰的连环性;二是外患与内

7、政的关系。 外族兴衰之连环性, 当时与唐朝能抗衡的外族有四突厥,吐蕃,回鹘, 云南,各时的兴衰强盛需要统一来看。 历朝之中,唐代武功可称为空前强大,究其根本,不仅是汉族的精神 与物力,也由于外族本身的腐朽与衰落。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读后感二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木屑下的河流 从 535 年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到589 年隋统一中国,这段历史, 我们根据现有史料,完全可以勾勒和描述出来。 但历史事实,就如同河流上漂着的木屑,我们指出这些木屑的漂流情 形,并不意味着我们了解和认识了托着这些木屑漂流的河流的情形。 对大部分的历史时段,历史学家都只是如数家珍地指出了这些木屑, 却无法说

8、出木屑下的河流。 陈寅恪却勾勒出了木屑下的河流,即指出了这段历史的发展逻辑脉络。 在北周、北齐与南朝的对峙中,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军事, 占据关中一隅的西魏-北周是实力最弱的。 但就是这个蕞尔小邦,却前后灭掉北齐和陈,实现了对中国的武力统 一。 原因何在?或者说, 西魏 -北周凭什么做到了这一点呢?陈寅恪归纳或 提炼出了密切相关的两个概念,即关陇集团和关中本位政策,来加以解释。 所谓关中本位政策的内涵,他在其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职官中作 过明确界说 宇文苟欲抗衡高氏及萧梁,除整军务农、力图富强等充实物质之政策 外,必应别有精神上独立有自成一系统之文化政策,其作用既能文饰辅助 其物质即整军

9、务农之进行,更可以维系其关陇辖境以内之胡汉诸族之人心, 使其融合成为一家,以关陇地域为本位之坚强团体。 此种关陇文化本位之政策,范围颇广,包括甚众,要言之,即阳傅周 礼经典制度之文,阴适关陇胡汉现状之实而已。 这一意见他曾在多处言及。 关中本位政策就是自认关中为当时的文化中心。 它远绍周公,系正统文化传承之所在,而不必与山东、江南争夺文化 正统,即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上篇所谓 宇文泰率领少数西迁之胡人及胡化汉族割据关陇一隅之地,欲与财富 兵强之山东高氏及神州正朔所在之江左萧氏共成一鼎峙之局,而其物质及 精神二者力量之凭藉,俱远不如其东南二敌,故必别觅一途径,融合其所 割据关陇区域内之鲜卑六镇民族

10、,及其他胡汉土著之人为一不可分离之集 团,匪独物质上应处同一利害之环境,即精神上亦必具同出一渊源之信仰, 同受一文化之薰习,始能内安反侧,外御强邻。 而精神文化方面尤为融合复杂民族之要道。 在他看来, 关中本位政策是西魏-北周为与山东、 江南相抗衡而构建起 来的一套文化传承的法统。 与此相关的关陇集团,述论稿 上篇作了说明 李唐皇室者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也,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 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之世业,即宇文泰关 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后裔也。 具体而言,这个集团就是宇文泰当日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 者。 直到武则天控制政权,为消灭李唐势力,遂开始施

11、行破坏此传统集团 之工作,如崇尚进士文词之科破格用人及渐毁府兵之制等皆是也。 但是,他着重用关中本位政策和关陇集团来解释这一段历史的发展, 对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并没有展开进行讨论,这也是导致大家对他的解释产 生不同理解和认识的一个重要原因。 照我的理解,他这两个概念各有侧重,所发挥的效力也具有时间性。 宇文氏想通过关中本位政策,加强关中地区的文化认同,融合不同的 民族,增强向心力,以与山东、江南相抗衡。 在分裂局面下, 特别是在时人视南朝为文化精华所在,东魏-北齐为北 朝政治法统所在的情况下,这一政策的作用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但在隋朝统一全国之后,这一政策的文化意义似乎就会大打折扣;代 之而起

12、主要作用的,是其政治意义。 这一政治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府兵制,即大部分折冲府设 置于关中,以收居重御轻之效;二是控制政权的主要人物仍是原来关中的 人物,即关陇集团。 因此,关中本位政策的解释效力,主要发挥于分裂时期;而关陇集团 的解释效力,则主要发挥于统一之后。 因为在分裂时期, 在西魏 -北周的政治舞台上唱主角者,只能是其辖区 之内即关陇地区的人;武力统一天下之后,原属关陇一隅的地区性政权变 成了全国政权,但控制政权者却仍旧主要是关陇地区之人。 这就出现了一个矛盾,也就是述论稿 上篇引两唐书张行成传 所要说明的其统治阶级自不改其歧视山东人之观念,以及日后撰论隋末 唐初所谓山东豪杰岭

13、南学报121,1952 张大其说,详尽论述的关陇 集团与山东集团的矛盾。 因此,陈寅恪在论及关陇集团时,主要引用的是统一之后,特别是唐 初的史料,而极少用分裂时期的史料。 他对关陇集团所作的集中概括,正是以唐代为立足点。 述论稿 上篇说 有唐一代三百年间其统治阶级之变迁升降,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所 鸠合集团之兴衰及其分化。 盖宇文泰当日融冶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才智者,以创霸业;而隋唐 继其遗产,又扩充之。 其皇室及佐命功臣大都西魏以来此关陇集团中人物,所谓八大柱国家 即其代表也。 至于武曌, 其氏族本不在西魏以来关陇集团之内,因欲消灭唐室之 势力,遂开始施行破坏此传统集团之工作,如崇尚进士文词

14、之科破格用人 及渐毁府兵之制等皆是。 可见,他用关中本位政策来解说何以关中能统一天下,用关陇集团来 解说统一初期的政治史,并进一步解说进士科的政治意义以及唐后期宦官 专政的出现。 这基本体现了他一贯的用种族、文化两端来对魏晋隋唐历史进行认识、 理解和阐释的观念。 当然,这一解释并非十全十美,毫无破绽。 比如,统一之后,折冲府泰半设于关中;陈先生认为这体现了内重外 轻、居重驭轻的关中本位政策述论稿 中篇。 但是,在统一之前,军队分布只能限于关中,而在统一之后,军队的 分布范围势必会不断扩大,但一来这有一个过程,二来这又与各地的军事 地位密切相关没有战事的地区自不必设府。 比如,随着北方游牧部族南

15、下压力的增强,唐政府开始逐渐在河北设 置府兵参孟宪实 略论唐前期河北地区的军事问题,中国史研究 20033。 毛汉光西魏府兵史论史语所集刊583,1987 指出在隋统一之 前的西魏,府兵分布已呈现出由内而外的辐射态势。 所以,折冲府的分布并不能完全反映或证明所谓的关中本位政策。 府兵制崩坏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在新的军事形势下对兵制进行调整的 结果,而不是武则天对关中本位政策蓄意破坏的结果参孟彦弘唐前期的 兵制与边防,唐研究1,1995。 但无论是对他的解释进行批评,还是修正、补充和完善,其前提必须 是对他所提出的核心概念的内涵以及具体的运用,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把 握。 如果用陈氏所提出的这些概念

16、,来表达作者自己所认可或附加的新的 内容,即所谓旧瓶装新酒,则要对自己所使用的这一概念作出明确界定, 尤其要明确说明与陈寅恪在界定和使用上的区分,否则就失去了与陈寅恪 所作解释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前提和意义。 比如,毛汉光中国中古政治史论联经,1990 所收论文着重探讨了 中古政治社会核心区和核心集团的变化;这一研究,诚如作者自言,是对 关陇 理论之拓展。 他认为,关陇集团人物在东西政权交战之时,实已渐渐纳入河东人物; 北周末平齐, 关陇集团获得并州地区, 至少在唐初开始, 关陇集团已扩 及并州人物。 我们认为, 关陇集团是一个政治概念,是泛指控制西魏 -北周政权的主 要人物;在日后统一全国的形势

17、下,才暴露出他们的认同、他们对政权的 垄断。 如果这一集团随着北周政权势力的扩展可以不断吸纳关陇以外的人 物参加,呈现出一种开放的态势,那么,这一概念在解释陈寅恪所要解释 的隋及唐初的政治时,就失去了意义。 再如,陈寅恪所谓的关陇集团主要是解释统一之后的政治格局和武则 天对这一格局的破坏,所以对组成的人员只是泛指关陇胡汉民族之有武力 才智者;即相对于统一政权而言,控制政权的仍是关陇一地之人。 他强调关陇集团本融合胡汉文武为一体,故文武不殊途,而将相可兼 任,主要是为了解释唐后期边镇大帅由蕃将充任,而宰相则由翰林学士充 任这一史事。 如果将皇权和文人与政这两个因素引入,视关陇集团为关陇武将,并

18、进而认为关陇集团在隋统一之前即已不复存在,那么,用这一概念所要解 解的问题也就不复存在,其政治意义也就顿失泰半参张伟国关陇武将与 周隋政权,中山大学出版社,1993。 这实际上是削弱了它的解释力度和深度。 至于对关陇集团维系时间的认定,学界也有不同看法参岑仲勉隋唐 史唐史第十八节,中华书局,1982;黄永年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第二章,上海书店,2004,但如果将关陇集团的消失确定在隋统一之前, 则关陇集团的概念就变得毫无意义了,因为在西魏-北周割据于关中之时, 其统治者当然只能主要是关陇之人。 陈寅恪的解释,使这段历史不再是史事的编年,而成为一个有逻辑关 系的有机整体。 他的研究,不是简单地

19、对史实的考证或所谓恢复历史,而是对史事的 解释和认识,反映的是他对这段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它的意义,是对其他研究者的启发,而不是其结论本身的是非对错。 因此,尽管有不少学者不同意他的解说,但迄今为止,对他的批评是 破有馀而立不足。 在没有更好的解说出现之前,他的解说仍将作为一家之言而启发我们 认识和理解这段历史。 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对隋及唐初政治史的认识还没有从根本上 突破这个解释框架。 当然,就关陇集团的政治地位和政治作用来说,这个集团不仅具有明 显的地区烙印,而且还具有浓厚的开国功臣的色彩。 它的演变,体现着经过长期的分裂,刚刚实现统一的隋及唐朝,如何 由一个地区政权变成为中央政权;

20、同时,它的崩溃和瓦解,又成为魏晋以 来官僚贵族化进程终结的标志。 研究历史,只能是充分依据已有史料,在尽可能复原历史的基础上, 理解和认识历史。 当然,这既可以是解释,也可以是构建。 解释与构建略有不同。 解释,常常是事外求理,构建则常常是理在事中通过勾勒历史发 展的逻辑脉络,来具体解释这一演变。 无论是解释还是构建, 你可以不同意, 如果没有新的解释和新的构建, 则原有的解释和构建就不易被打破。 比如,关于陈寅恪用关陇集团、关中本位政策对南北朝到隋及唐前期 的历史演变的构建,岑仲勉、黄永年驳之甚力,所驳也多有合理之处,但 是,只破不立,没有用新的概念、新的线索来构建,我们就只能仍旧沿用 陈氏

21、的构建。 严耕望曾说陈氏的论著是充实而有光辉;对历史演变的构建是其思想, 思想的光辉是不灭的。 史学家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与其所处的时代也不无关系。 他用种族文化或政治的解说,固然有他留学海外,广泛涉猎社会科学 的影响,但也有他所处的时代的影响。 我总疑心,所谓关陇集团、关中本位政策,以及他解释安史之乱及乱 后河北的割据所指称的河北的胡化形成了一个区别于长安的新的文化 等,都多少有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影子,比如在国民政府之外存在共产党 领导的政权。 这个政权的组织、运作以及奉行的主义,都与国民党所控制的国民政 府不同。 史家与其所处时代的关系,也许值得研究史学史或学术史同仁更多的 重视。 我们研

22、究历史时,已经知道了结果;反观历史,发生的都是必然的。 即使强调偶然,对这个结果而言,也常常是必然导致这一已知结果的 偶然。 我们无法将偶然的变量加入或抽出,再推演其结果。 严耕望曾著文,解释唐朝六部与诸寺监之间的关系,用了现代行政学 中政令与政务的区分来作解释,认为六部负责政令、寺监负责政务。 官僚制度的演变有很大的沉淀性。 宋以后的中央政府,还存在泾渭分明的政令与政务的区分吗?如果不 存在,那是严先生对唐朝的解释不妥当,还是宋以后的政治体制倒退了呢? 在我看来,陈寅恪先生归纳出关中本位政策、关陇集团两个概念来解说南 北统一到唐朝初年政治史的演变,是理在事中,是对历史发展的一个具体 说明;而严耕望先生对唐朝六部与寺监关系的解释,是事外求理。 用外在的理论来解释具体的历史问题时,就须使这一理论所能涵盖的 史实均能得到疏通方可。 陈寅恪先生 1927 年游学返国。 余英时先生称陈氏一生的研究,经历了三个阶段。 1940 年撰成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941 年完成唐代政治史述 论稿,是他第二个阶段的代表作。 陈氏对其二稿极为重视。 据人回忆,抗战时期,陈氏以二稿完成为其使命。 今天看来,二稿不仅是陈寅恪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中古研究史的 丰碑。 它所勾勒的历史发展框架,至今仍未能被取代。 充实而有光辉,当之无愧。 20149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