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委书记在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上的交流发言1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XX县委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结合XX实际,完善形成“1310”总体发展思路(即明晰一条主线、突出三项重点、实施十项举措),聚焦发展实体经济这条主线,确定将招商引资、”三园”(县级主导产业工业园、乡级乡村振兴产业园、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建设、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通过实施一大批牵引性举措为XX高质量发展奠定坚
2、实基础。项目谋划再突破。紧紧抓住2024年中央政策释放的重大机遇,继续突出“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提数量、增体量、保质量、见实效,在全县形成懂项目、谋项目、抓项目的良好氛围。及时调整、充实项目储备库,力争项目谋划数量达400个以上,以项目建设的主动轮,带动经济运行的所有轮子一起转、加速转,不断积蓄发展后劲,形成强大的新动能。招商引资再提速。始终绷紧招商引资这根弦,大力实施“三全招商”(全员招商、全域招商、全年招商)。继续开展好“舆商回归”活动,领导干部带头招商,行业部门联动招商,社会各界参与招商,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招商大格局,动态完善重点产业链图谱和招商路线图,招商项目促洽谈、在谈项目抓签
3、约、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力争2024年实现落地项目超百个,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5个以上,最大限度激活发展动能。“三园”建设再起势。大力推动实体经济落地,宜工则工、宜农则农,滚动发展、压茬推进,形成主导产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蓬勃发展势头。在提升皮革皮具、建筑防水、户外休闲用品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质量的基础上,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培育发展精密智造、电子科技、生物医疗等新兴产业,重点推进泰普森二期、永强二期、豫王建能、斯特健等项目竣工投产,加快推进天一精密、中牛牛皮革加工、大健康产业园、电子价签等项目开工建设。首批已建成的6个乡村振兴产业园全面扩大产能,正在建设的第二批10个乡村振
4、兴产业园加快推进,第三批还未建设乡村振兴产业园的乡镇抓紧开工,着力培育“一乡一业”、壮大乡镇经济体量。充分发挥“双进双出双考核”机制作用,进一步盘活村内的闲置资源,积极发展厂房式、居家式、跟进式、合作社式车间,打造村级共同富裕加工园经济带,带动更多农民就近就业、实现共同富裕。科技创新再赋能。聚焦制约可持续发展瓶颈,实施科技创新赋能行动,坚持全链条打造、集群式发展,建立“双创双补”机制,突出企业主体,通过政策支持、与科研机构合作、引导企业研发机构入驻,加快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全覆盖;抓好蓝翎防水防护院士工作站、中山大学河南研究院、坝道工程医院、皮革产业创新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建设,推动泰普森、永强
5、设计研发中心落户本地,着力提升前端研发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推进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城乡融合再贯通。坚持以人为本、集约高效、以城带乡,提升县城、培育中心镇、振兴乡村,走出一条具有XX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子。围绕增强县城辐射带动作用,持续补短板、强弱项,计划新建道路10条、新改造老旧小区8个,不断提升县城功能品质。培育打造一批中心镇,提升中心镇建设品质和承载服务能力,引导人口、资源和要素向中心镇集聚,建设一批产业强镇、文旅强镇和商贸强镇。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计划新建改造农村公路80公里、燃气管网100公里,让群众生活更方便、更舒适。民生福祉再增进。突出抓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
6、等重点群体就业,力争2024年新增城镇就业6100人以上。继续完善基础设施,计划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所、中小学3所、高中1所,继续筹建驻马店坝道职业学院。实施医疗卫生机构提质升级工程,加快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力争2024年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确保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水、土壤环境质量达到市定目标,力争成功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同时,紧盯养老、住房等群众关心关注的重点领域,滚动实施一批重点民生实事,让群众在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稳定再提升。以安全生产“六查一打”专项行动为抓手,全面排查整治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坚决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抓好政府债务、金
7、融、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XX。基层党建再夯实。实施农村党建三级联动“双提升”工程,严格执行“双进双出双考核机制,真正做到选好一个人、配对一班人、带富一群人。以“五星”支部创建为牵引,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扎实开展“支部划类升级”工作,按照“一类支部抓提升、二类支部抓晋升、三类支部抓整改”的目标任务,持续推进村党支部书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基层治理能力素质“双提升”工程,着力打造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千万工程”再发力。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践行“四下基层”工作法
8、确定每周三为“四大攻坚”(问题短板大排查、人居环境大整治、矛盾纠纷大清零、能力素质大提升)活动日,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深入农村和城市社区直接面对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切实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体制机制再创新。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招和制胜法宝,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向更深层次挺进,不断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围绕民营企业发展中需要的项目、资金、人才、服务等核心要素,以事业单位重塑性改革为契机,加快建设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中心,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聚焦未来发展,加快建设平台经济产业园,让“买XX、卖XX”更加顺畅。大力实施“四回工程”(人才回
9、乡、资金回流、项目回归、土地回位),完善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实现城市和农村发展相得益彰、相辅相成。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县委书记在全市县处级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研讨班上的交流发言稿2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这次研讨班上与各位交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战略意义和实践意义。一深刻认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新时代新征程举旗定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的
10、广阔前景。它是对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再动员、再部署,为我们在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全会高度评价了新时代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持续推进改革的信心和决心。从我们县的发展历程来看,正是不断推进改革,才取得了今天的成绩。比如在经济领域,通过改革激发了市场活力,吸引了大量投资,推动了产业升级;在民生领域,改革让教育、医疗、社保等公共服务不断优化,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只有不断深化改革,才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大的成就。二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核心要义(一)坚定拥护“两个确立
11、凝聚奋进磅礴力量。”两个确立”是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政治成果,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实际工作中,要把“两个确立”的政治共识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确保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在我县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落实。(二)牢固践行人民至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人民至上是党的根本价值取向,也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要精神内涵。我们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我县的发
12、展中,要加大民生投入,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等问题。比如,在教育方面,要加大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在医疗方面,要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在就业方面,要积极推动创业就业,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三)全面提升创新意识,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于我县来说,要充分发挥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创新型企业和人才。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我县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要在体制机制、管理模式、服务方式等方
13、面进行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和活力。(四)贯彻运用系统观念,统筹部署整体布局。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我们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在我县的发展中,要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生态等各方面的因素,做到协调发展。比如,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良性互动;在推进城乡发展的过程中,要统筹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等方面,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实践举措(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我们要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一是要
14、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经济形态。二是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的优质项目和企业落户我县,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三是要加强科技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任务,我们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是要发展特色农业,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二是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三是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15、三)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一是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治理力度,保护好我县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二是要推动绿色发展,发展绿色产业,推广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改革是推动发展的强大动力,开放是实现发展的必由之路,我们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一是要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等各方面的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二是要扩大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外的交流合作,积
16、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高我县的对外开放水平。四加强党的建设,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供坚强保证(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我们要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二)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干部队伍是推动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我们要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要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要加强干部的选拔任用,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选拔任用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要加强干部的管理监督,严格落实干部管理监督制度,防
17、止干部出现违纪违法问题。(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班子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健全基层党组织的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活动内容,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总之,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为推动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县委书记在全市县处级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
18、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交流发言3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XX县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笃定的政治行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我省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牢把握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县域突破的关键性问题,突出全面对标落实,全面推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当前,全县上下突出重点改革事项攻坚突破,抓细抓实“三年”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深化“四聚一强”,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产业富民,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把产业富民作为重要目标路径,围绕XX黄金茶、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生态文旅、中
19、医药大健康、新能源、绿色矿业新材料六大优势产业,实施经营主体梯队培育、主导产业项目攻坚、科技创新引领、财源税源培育等专项行动。高位高效推动产业倍增机制,有针对性完善制定精准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抓实市场主体、主导项目、招商引资、倍增效益、人才队伍、问题困难等“六项清单”,为企业纾困解难,为产业赋能增效。紧密对接导入外部企业、科技、人才、产业资源,引进新技术、培育新产业、探索新模式、形成新动能,因地制宜、因业制宜、因企制宜培育县域新质生产力。突出产业富民效益,带动群众增收增技增能,带动企业发展提质增效,带动农村集体经济做强做优,以产业富民为主线促进创业富民、就业富民、生态富民、改革富民、实事富民。
20、聚能生态绿色,共建共创美好城乡。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把好山好水好空气好生态作为最大新优势来培育、作为最好新赛道来开辟。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域全员全面常态开展问题排查整治,抓好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举一反三整改。实施空气和水质量持续提升计划,一体推进治污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垃圾、改善水生态“三治一改善”,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田长制、“三长制”,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重点开辟绿色食品、生态文创旅游、乡村研学体验、中医药大健康、民宿乡宿村宿等新业态。以“四治四园”组织发动群众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中南林科大等开展“百村千寨与林同行”校县“双美”行
21、动,城乡统筹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共建绿色山水美好城乡。聚势开放创新,塑造新动能新优势。持续提升干部群众改革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增强加快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紧迫感使命感。积极开辟融入成渝、大湾区、长三角、长株潭经济圈的路径渠道,深度对接岳阳开放发展资源。实施招商引资和优化营商环境双“一号工程”,全力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融入发达地区经济圈和产业链“双招双引双融”行动,狠抓X商回归和返乡创业,推进XX黄金茶出X出海,做实县级海关服务站和外贸公司。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竞进创优,深化“比学打擂”“客商评股长”“企业家下午茶”,推行“企业家
22、金卡”制度,以优质营商环境倒逼改革创新。抓住重点问题,对标认真梳理改革事项,务实谋划推进国企平台市场化实体化转型、“三资”盘活、园区管理机制、片区化推进乡村振兴、农村集体经济和强村公司、“五进四回”富民兴村、城乡融合新路径等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聚力强基提质,以大民生驱动大发展。坚持为民造福,深化重点民生问题改革,实施幸福XX建设十大计划,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集中精力办好民生大事,以民生强基固本驱动发展提质增效。推进教育强基,全力落实教育强县建设十条措施,确保教育质量一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五年大提升;推进医疗强基,深化医共体建设,做实医疗资源城乡一体化机制,全面提升
23、基层医疗防疫服务能力;推进文化强基,抓实文化资源挖掘、市场主体培育、文化载体建设、品牌活动打造、文化人才培养“五大工程”,加快县域文化IP打造;推进安全强基,健全落实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机制,开展安全生产除险保安攻坚行动,抓实“三长制”“一核五共”“城乡社区共建共治”等工作机制,建设更高水平平安XX。聚精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激发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活力动力。全面加强党建引领,聚焦提高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风清气正、凝心聚力、干事创业。落实党的建设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战略性、根本性任务。实施铸魂赋能、城乡融创、育苗强基、雁归保进、开放赋能、广培精育、精彩银铃等人才强县措施,完善“引育用留服”人才工作机制,坚持对内挖掘培养、对外引进学习、开放融通合作、政策保障支持。强化人才激励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激发创新创造创优活力。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