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应用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95470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AR应用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AR应用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AR应用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AR应用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AR应用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含课程思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AR应用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课程名称AR应用设计与制作开课学院产品设计学院适用专业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开设学期每学年第一学期课程类型(请打,)理论课(A类)理论+实践(B类)实践课(C类)所属类别(请打J)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必修课0选修课口线上课口线下课0学时分配总学分:4总课时:理论课时:24实践课时:40课程描述AR应用设计与制作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前序课程中掌握一定交互引擎的基本操作及可视化编程逻辑基础之上才能够学习。本课程能够使学生掌握一定交互知识,同时掌握移动平台应用开发及发布,并且能够独立完成增强现实AR应用的开发及发布测试。制订日期2021年12月27日一、前言(

2、一)课程性质本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属于职业专业技能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模式,在学生学习中占有4学分。课程的目标在于通过AR应用交互开发课程,使学生能到专业公司应对移动平台交互及AR增强现实程序的开发工作工作。具体来说:AR应用设计开发中的基础知识(1)是对Unity软件基础知识的学习及操作思路的梳理;AR应用设计开发的移动交互部分(2)是对移动应用开发知识的学习及操作思路的梳理;AR应用设计开发(3)是对增强现实类交互应用程序的综合练习。(二)设计思路本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以数字媒体AR交互设计各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课程开设依据,以设计调研、设计创意、设计实施、方案细化、

3、方案呈现的产品开发设计工作流程,以实际的时尚数字媒体交互表现与开发任务为载体,按学生的认知特点,由浅入深编排课程内容,促进学生掌握必备的AR应用与设计开发知识及技能。课程坚持“依岗位定目标、依任务定课程、依能力选内容、依产品定项目”的课改原则,认真分析数字媒体交互设计专业所对应的岗位(群)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工作任务为参照点构建课程体系,以项目(或任务)为载体制定课程标准,建立“能力本位”的、以工作结构为基础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将知识为中心的“先学后用”教学模式,改变为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三)前序及后续课程1 .前序课程三维设

4、计基础、创意编程等。2 .后续课程移动用户界面设计、网站产品设计、毕业设计、顶岗实习。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运用课堂讲授Unity引擎工具操作方法与开发步骤,掌握移动平台开发及发布的操作方法,完成AR应用开发制作。(二)能力目标通过对Unity引擎工具操作及可视化编程的讲解与练习从可视化编程能力操作上完成对AR移动应用的开发。(三)素养目标通过软件操作,培养学生对文件单位设置、软件操作命令和步骤、保存文件的频度、对上课用数字的使用方式等方面的操作规范。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序号项目名称教学内容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素养要求参考课时(体现课程思政、劳动教育等)理论实训1Unity基础交互引擎基础操作掌

5、握Unity基础操作1、能够掌握交互引擎的基础操作2、能够导入资源,设置资源等认真完成老师布置任务,体现社会主义青年的专业素养2室内场景搭建使用几何体搭建场景1、掌握室内环境搭建的方法2、掌握反射贴图及光照贴图烘焙1、能够掌握室内环境的搭建方法认真完成老师布置任务,体现社会主义青年的专业素养3室外场景搭建使用地形系统构建室外场景掌握地形系统绘制地形1、能够掌握地形的设置2、能够掌握地形贴图的绘制认真完成老师布置任务,体现社会主义青年的专业素养4移动平台搭建移动平台环境搭建掌握移动平台环境搭建的方法1、能够掌握移动平台环境的搭建方法认真完成老师布置任务,体现社会主义青年的专业素养5移动平台应用基

6、础交互引擎移动平台发布掌握发布设置1、能够掌握发布的具体设置2、能够独立发布移动应用认真完成老师布置任务,体现社会主义青年的专业素养6AR增强现实基AR制作流程掌握AR应用制作流1、能够掌握AR制作流程认真完成老师布置任务,体础程并发布AR应用2、能够发布AR应用现社会主义青年的专业素养7AR增强现实案例制作制作AR图像识别App并发布使用所学AR知识独立制作并发布AR应用1能够使用Vuforia平台制作AR识别2、能够将AR发布到手机并运行认真完成老师布置任务,体现社会主义青年的专业素养四、实施建议(一)教材使用与建设(选用、自编出版、参考书等)如实在无法填出以下表格,请用文字描述本课程选用

7、教材、参考教材和教学资料使用情况。以下表格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修改。XX课程教材选用表序号教材名称教材类型出版社主编出版日期1虚拟仿真与游戏开发实用教程专业教材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Unity官方2015年4月XX课程参考教材/资料选用表序号教材名称教材类型出版社主编出版日期1CUnityAR增强现实完全自学家教程专业教材电子工业出版社李晔2017年9月(二)教学方法与策略I.教学方法任务导向法、讲授法、演示法、对话教学法、问题导向法、情景教学法,等。2.教学策略一是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以职业活动中所需完成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参照点,选择、设计一个或多个综合项目贯穿整个课程,作为训练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

8、载体。项目作为载体,融合了完成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于一身,这就是以项目为能力训练载体的原则,也是对“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保障。教学项目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的成效,也最能体现教师的核心业务能力水平。二是教学情境设计。以实际工作结构为参照点,模拟实际工作环境和工作过程,设计能力训练项目的教学实施方案。用教学情境引出项目任务,有利于学生在贴近真实的职业活动氛围中培养职业能力、知识和素养。三是教学进度控制。课程进度表是后期课程教学实施所依据的基本教学文件,以图表的方式呈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课程内容及与其对应的训练项目、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学时等要素按时间顺序排定的进度安排。课程标准中

9、的课程内容只是基本的内容框架,还需要一系列的能力训练项目充实课程内容,以达成“能力本位”的课程教学要求。(三)考核方式与标准1、考核方式本课程为专业课。具体来说,(1)本课程为集中授课,按照过程性考核、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学业进行评价;(2)强调目标评价和过程评价相结合,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注重平时成绩记录;(3)建立职业能力综合评价体系,以目标水平为主,阶段成绩为辅,结合课外作业、学习态度以及本人课程学习中职业技能的提高程度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方式:在授课计划中的每个工作任务或项目内容完成后:通过个人介绍和自评10%+小组互评10%+整体效果20%+教师分析评价60%。2、考核

10、标准总成绩由阶段性成绩按一定权重自然形成,等级共为5级: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1)云平台课程建设情况:智慧职教平台上线并使用。(2)课程PPT及视频内容已接受线上及线下课使用。XX课程资源建设和选用表序号课程资源建名称资源网站资源类型1智慧职教AR应用设计与开发教学资源库在线教学视频、PPT及题库(五)实践教学条件要求实训室设备配置设备功能与要求对应要培养的职业能力名称数量(生均台/套)计算机教室台式电脑30拥有独立显卡、16G以上内存、固态硬盘移动应用开发AR开发(六)授课教师基本要求该课程授课老师需要拥有硕士以上学位、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及数字媒体或交互类职业资格双师证书、讲师以上支撑,拥有5年以上教龄。五、其它说明1.拓展训练项目UnityC#语言编程。2.创新之处和课程特色在软件操作过程中加入中文与英文双语式教学,在让学生学习软件的同时,也熟悉操作命令的英文名称或快捷键操作,将软件学习与国际性接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应用/办公自动化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