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61584 上传时间:2020-01-20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绍兴市2019年中考语文真题试题(含解析).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浙江省绍兴市 2019 年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运用(16 分)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这里, 鸣响着史前的风铃,流淌着远古的诗情,滋润着世事的沉浮;这里, 有和畅 (hu) 风、 镜湖月影, 有竞秀千岩、 廊桥遗梦; 这里, 有枕河人家、 黛瓦粉墙, 有运河蜿蜒、 乌篷咿呀这里, 一半是水,一半是岸,错落有(zh)地镶嵌在华夏东南之隅,宛若一幅诗意浓郁的江南水墨,透达 出她那深邃而_远的掌故逸事。她,就是蠡城绍兴。 (节选自蠡城物语序)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zh 和畅 _ 错落有 _ (2)给文中横线处选择合适的汉字是() A. 幽 B. 悠 【答案】

2、(1)惠;致 (2)B 【考点】 同音字字形辨析,形声字字形辨析,形近字字形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 【解析】 【分析】( 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的识记答题,注意“惠”不要写成“慧”,“致”不要 写“至”。 (2)根据平时对词语的掌握并结合语境选用恰当的字。悠远:长久,久远,是形容时空距离的。幽 远:深远。是形容景色的。故应该用“幽”。 故答案为:惠;致;B 【点评】( 1)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的能力,这样的词语既是对汉字积累的考查,也是对词语积 累的考查,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境选用正确的汉字。 (2)本题考查理解及应用词语的能力。做这样的题,要求能够准确理解词义,对于近义词的现象, 要能根据

3、语言环境来选择合适的词语。 2.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古诗文名句。 故园难舍。有的人,马蹄未远泪沾襟,那是岑参逢入京使时“故园东望路漫漫,_”的凝 噎;有的人,江河迢迢意难平,那是崔颢黄鹤楼上“_?烟波江上使人愁”的遥望;有的 人,身远心近情切切,那是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_”的惦念。也有人,乡关 路断痛难言,那是李清照武陵春中“_,欲语泪先流”的睹物伤情;还有人,丘山林月皆 2 桑梓,那是王维竹里馆内“_,_”的天人相知 上下千年,在往圣先贤的憧憬里,还有一个他们从未抵达的理想家园:“大道之行也,_。” (大道之行也) 【答案】双袖龙钟泪不干;日暮乡关何处是;月是故乡明;物是人非

4、事事休;深林人不知;明月来 相照;天下为公 【考点】 一般型默写,理解型默写 【解析】 【分析】根据对古诗文名句的记忆和理解默写,注意以下字容易写错:暮、是、公,答题时 要根据对诗句的理解选择使用正确的汉字。 故答案为:双袖龙钟泪不干;日暮乡关何处是;月是故乡明;物是人非事事休;深林人不知;明月来 相照;天下为公 【点评】此题考查默写古诗文名句的能力。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 句;其次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再次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 的大意和基本内容;最后在平时注意归类总结。这样才能应对各类题目的考查。 3. 人生在世,难免遭遇逆境。下

5、列哪一句适合用来激励逆境中的人们?请阐述理由。 A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B政入万山围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C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答案】选 A。理由:“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此句赞美了松柏在严的冰霜之下依然保持端 正刚劲的风骨,突出了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晶格,它启示人们,面对逆境,要志向坚贞,顽强不屈。 送给处于逆境中的人们恰好。 选 C。理由:“困于心,衡于虑,面后作”意思是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它启示人 们,逆境能磨砺人的意志,只有我们正视困境,勇敢面对,才能有所作为,送给逆境中的人们能起到 激励作用。 【考点】 把握诗歌内容 【解析】 【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

6、理解名句含义。A结合诗意分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难道是 松树没有遭到严寒的侵凌吗?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因此, 这两句话赞美了松柏不怕严寒 的高洁品格。这是刘桢赠从弟中的两句话,刘桢是希望从弟能像松柏一样不拍困难,不怕挫折, 要有顽强不屈的精神。因此,这句话可以用激励逆境中的人们。 B 这是宋代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三四两句承接前两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 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山仿佛给 行人布置了一个迷魂阵,设置了层层叠叠的圈套。诗人借助景物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通过写山区 3 行路的感受, 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

7、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 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因此,这句话不适合用来激励逆境中的人们。 C 这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意思是:意思是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 所作为。 他告诉我们: 困难和逆境能磨砺人的意志,我们要不畏困难, 把困难当作向上攀登的垫脚石, 因此,这句话适合用来激励逆境中的人们。此题答案不唯一,只要能结合句子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选 A。理由:“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此句赞美了松柏在严的冰霜之下依然保持 端正刚劲的风骨,突出了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晶格,它启示人们, 面对逆境, 要志向坚贞, 顽强不屈。 送给处于逆境中的

8、人们恰好。 选 C。理由:“困于心,衡于虑,面后作”意思是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它启示人 们,逆境能磨砺人的意志,只有我们正视困境,勇敢面对,才能有所作为,送给逆境中的人们能起到 激励作用。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能结合全诗或全文理解句子意思,不仅要理解表层 意思,还要能理解深层含义。 4. 绍兴兰亭景区有一副楹联,上联为:雅集鸿文传百代。请从下列选项中找出它的下联是() A. 至乐无声唯孝悌B. 流觞韵事足千秋C. 来听 渔鼓唱前朝D. 愿无忘名士风流 【答案】 B 【考点】 补写对联 【解析】 【分析】 根据上联的“传百代”可以判断出此题的答案为B,因

9、为“千”和“百”都是数词, 而 ACD则不符合这个要求。 故答案为: B 【点评】 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对联一般分上下两联,上下联字数相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 语义相关。 二、阅读理解(61 分) 5. 根据下面两段文字,填出相应的人名。 【甲】 _生成美貌端庄, 天姿聪俊。 到了四五岁, 就喜读书, 凡有书籍, 一经过目, 即能不忘。 且喜家中书籍最富,又得父亲、叔叔指点,不上几年,文义早已清通。兼之胆量极大,见识过人,不 但喜文,并且好武,时常舞枪耍棒,父母也禁他不住。 【乙】这是州委发来的一封电报,电报纸上只有简单的几个字: 小说大受赞赏,即将出版。祝贺成功。 _的心怦怦直跳,他

10、日夜盼望的理想终于实现了!铁环已被砸碎,现在他已经拿起新的武器, 4 又重新回到战斗的行列,开始了新的生活。 【答案】小山(唐小山);保尔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 【分析】本题根据对名著镜花缘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阅读和积累答题即可。 故答案为:小山(唐小山),保尔 【点评】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积累。唐小山和保尔分别是名著镜花缘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 主人公,平时阅读这两本名著时,只要稍加注意就能正确答题。 6. 儒林外史人物众多,形象繁杂,同学们在共读此书时,从不同角度对人物进行了梳理。阅读下 表,完成表中题目。 作品类别人物类别人物思考 儒林外史主要形象杜少卿 虞育德 严监生 次要形

11、 象 娄焕文 郭铁山 胡屠户 在阅读人物众多的小说 作品时, 对人物进行分类 整理有何作用? 我的理解: _ _形象杜少卿 沈琼枝 虞育德 _ _形象 牛浦郎 潘三 严监生 热衷科考的形 象 范进 周进匡 超人 不屑科 考的形 象 杜少卿 庄绍光 _ 【答案】正面;反面;王冕;这样分类整理,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小说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从面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 【解析】 【分析】根据对儒林外史这部名著的阅读和积累填空即可。这部小说用了对比的写作手 法,作者把两种人物或一个人物的前后进行对比,通过对比,突出人物形象,表现小说的主旨。 故答案为:正面;反面;王冕;这样分类整理

12、,有助于更清晰地了解小说内容,把握人物形象,从面 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点评】此题考查对名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用心阅读课程标准推荐的名著作品,了解有关作品 的文学常识,且能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还要能体悟作品的主题、重要人物、关键情节和经典片 段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轻松应对试题。 7. 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 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几部作品:西游记水浒传简爱,觉得它们都包含着作者关于 5 “反叛或归驯”的思考,你认为呢?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 法。 孙悟空(西游记)林冲(水浒传)简爱(简爱)

13、 【答案】示例一:孙悟空。孙悟空在花果山统率群猴,逍遥自在,自称“齐天大圣”,意与玉帝并 肩,玉帝镇压未果,以官封弼马温相招揽,孙悟空起初心喜,后来发觉官微,顿觉受辱,勃然大怒, 大闹天官。这是他强烈反抗精神的体现。 示例二:林冲。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食朝廷俸禄,唯唯诺诺忠心耿耿,高内调戏其费,林冲敢 怒不敢言, 高俅于白虎堂设计陷害,林冲含冤受屈却依然忍气吞声,只盼着苦尽甘来重归正常生活直 到陆虞候等人火烧草料场,林冲得知真相终于认清现实入与官府彻底决裂。从驯服到反抗, 是林冲内 心深处自我意识的觉醒。 示例三:简爱。简自小生活在舅妈家,遭受种种虐待、虽然她年幼无助,但她勇于反抗恶毒的表

14、哥 与舅妈,在孤儿学校,面对冷酷校长的各种可可管束与严厉惩罚她也没有屈服。成年后,对罗切斯特 的专横她不妥协,对圣约翰提出的无爱婚姻地不接受,在简身上, 从来就不存在因为各种力量的威 逼而驯服的可能。她的独立、坚强与勇敢,使她最终能拥有自己的幸福。 【考点】 作品的人物形象,作品的经典情节,对作品的体验感受 【解析】 【分析】根据对名著中这几个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把握答题,注意答案要准确,不能张冠 李戴。 故答案为:示例一:孙悟空。孙悟空在花果山统率群猴,逍遥自在,自称“齐天大圣”,意与玉帝 并肩, 玉帝镇压未果,以官封弼马温相招揽,孙悟空起初心喜,后来发觉官微, 顿觉受辱, 勃然大怒, 大闹

15、天官。这是他强烈反抗精神的体现。 示例二:林冲。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食朝廷俸禄,唯唯诺诺忠心耿耿,高内调戏其费,林冲 敢怒不敢言, 高俅于白虎堂设计陷害,林冲含冤受屈却依然忍气吞声,只盼着苦尽甘来重归正常生活 直到陆虞候等人火烧草料场,林冲得知真相终于认清现实入与官府彻底决裂。从驯服到反抗,是林冲 内心深处自我意识的觉醒。 示例三:简爱。简自小生活在舅妈家,遭受种种虐待、虽然她年幼无助,但她勇于反抗恶毒的表 哥与舅妈,在孤儿学校,面对冷酷校长的各种可可管束与严厉惩罚她也没有屈服。成年后,对罗切斯 特的专横她不妥协,对圣约翰提出的无爱婚姻地不接受,在简身上, 从来就不存在因为各种力量的 威逼

16、而驯服的可能。她的独立、坚强与勇敢,使她最终能拥有自己的幸福。 【点评】 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及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要依据名著,熟练掌握名著中的重要 内容,还要在平时与同学交流时,多关注名著中易记错的情节、人物等,对主要内容深入理解。只要 认真、仔细识记,理解透彻,就不会出错。 6 8.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父亲的露珠 李汉荣 (一) 每个夜晚,广阔的乡村和农业的原野,都变成了银光闪闪的作坊,入世安歇,上苍出场,叮 叮当当,叮叮当当,上苍忙着制造一种透明的产品露珠。按照各取所需的原则,分配给所有的人 家,和所有的植物。高大的树冠,细弱的草叶,谦卑的苔藓,羞怯的嫩芽,都领到了属于自己

17、恰到好 处的那一份。 那总是令人怜惜的苦菜花瘦小的手上,也戴着华美的戒指;那像无人认养的狗一样总是 被人调侃的狗尾巴羊的脖颈上,也挂着崭新的项链。 数千年来,“均贫富”这个农业社会的朴素理想,从来就没有真正实现过。倒是,在大自然 的主持下,“均美丑”的美学理想却实现了。至少,在夜晚,在清晨,草根阶层的家门前,劳动者的 原野上,到处都是美好清洁的露珠,可当作响,闪闪发光。 (二) 看看送露珠闪耀着的原野之美吧。你只要露天走着、站着或坐着,你只要与泥土在一起,与 劳动在一起,写草木在一起,即使是夜晚,上苍也要摸黑把礼物准时送到你的手中,或挂在你家门前 的丝瓜藤上。这是天赐之美,天赐之礼,天赐之福总

18、之,天赐之物多半都是公正的。天不会因为 秦始皇腰里别着一把宝剑,而且是皇帝,就给他的私家花园多发放几滴露珠,或特供给他一条彩虹。 相反, 秦始皇以及过眼烟云般的衮衮王侯将相富豪贵族,他们占尽了人间风光和便宜,但他们一生丢 失的露珠是太多太多了。比起我那种庄稼的父亲,他们丢失了自然界最珍贵的钻石,上苍赐予的最高 洁的礼物露珠,他们几乎全丢失了,一颗也没有得到。我卑微的父亲却将它们全部拾了起来,小 心地保存在原野,收藏在心底,他那清澈忠厚的眼睛里,也珍藏了两粒露珠做了他深情的瞳仁。 若以露珠的占有量来衡量人的富有程度,我那种庄稼的父亲,可谓当之无愧的富翁。 (三) 物换星移,被强人霸占的金银财宝,

19、总是又被别的强人占去了。 而我的父亲把他生前保存的露珠,完好地留给了土地,土地又把它们完好地传给了我们。今 天早晨我在老家门前的菜地里,看到的这满眼露珠,它们就是父亲传给我的。 美好和透明是可以传承的,美好和透明, 是无常的尘世唯一可以传承的永恒之物。如果不信, 就在明天早晨,请看看你家房前屋后,你能找到的,定然不是什么祖传的黄金白银宝鼎桂冠,它们早 已随时光流逝世事变迁而不知去向,唯一举目可见、掬起可饮的,是草木手指上举着的、花朵掌心捧 着的清洁的露珠,那是祖传的珍珠钻石。 (四) 7 这是农历六月的一天,早晨,天蒙蒙亮,我父亲开了门,先咳嗽几声,与守门的黑狗打个招 呼,吩咐刚打过鸣的公鸡不

20、要偷吃门前菜园的菜苗,而菜园里的青菜们,远远近近都向父亲投来天真 的眼神, 看见父亲早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关心它们,它们对父亲一致表示感谢和尊敬。有几棵青笋竟 菇起脚向父亲报告它们昨夜又长了一头。父亲点点头夸奖了它们。 然后,父亲扛着那把月牙锄,哼一段小调,沿小溪走了十几步,一转身,就来到了那片荷田 面前, 荷田的旁边是大片大片的稻田,无边的稻田。 父亲很欢喜, 但他却眯起了眼睛,又睁大了眼睛, 然后又昧了几下眼睛。好像是什么过于强烈的光亮忽然晃花了父亲的眼睛。过了一会儿, 他的眼神才 平静下来。父亲自言自语了一句:嘿,与往天一样与往年一样还是它们,守在这里,养着土地,陪着 庄稼,陪着我嘛。 父

21、亲显然是被什么猛地触动了。他看见什么了 其实也没什么稀奇的。父亲看见的,是闪闪发光的露珠,是百万千万颗露珠,他被上苍降下 的无数珍珠, 被清晨的无量钻石团团围住了,他被这在人间看到的天国景象给照晕了。荷叶上滚动的 露珠,稻苗上簇拥的露珠,野花野草上镶嵌的露珠,虫儿们那简陋地下室的门口,也挂着几盏露珠做 的豪华灯笼。父亲若是看仔细一些,他会发现那棵车前草手里,正捧着六颗半露珠,那第七颗正在制 作中,还差三秒完工。而荷叶下静静蹲着的那只青蛙的背上,驭着五颗露珠,它一动不动,仿佛要把 这一串宝石,偷运给一个秘密国度。 父亲当然顾不得看这些细节。他的身边,他的眼里,他的心里,是无穷的露珠叮当作响,无

22、数的露珠与他交换着眼神。我清贫的父亲也有无限富足的时刻。此时,全世界没有一个国王和富零, 清早起剩,一睁开眼睛就收获这么多的露珠。 (五) 钢筋和水泥浇铸着现代人的生活,也浇铸着大地,甚至浇铸着人心。城市铺张到哪里,钢筋 和水泥就浇铸到哪里。哨兵一样规整划一的行道树,礼仪小姐一样矫揉造作的公园花木,生日点心一 样被量身定做的街道草坪这些大自然的标本,草木世界的散兵游勇,只能零星地为城市勾兑极有 限的几滴露水。露珠,这种透明、纯真,体现童心和本然、体现早晨和初恋的清洁事物,已难得一见 了,鸟语、苔藓、生灵、原生态草木、土地墒情氤氲的雾岚地气也渐渐远去。 就在明天,我要回一趟故乡,那里的夜晚和早晨

23、,那里的山水草木间,那里的人心里,那里 的乡风民俗里,也许,还保存着古时候的露珠和童年的露珠,还保存着父亲传下来的露珠。 (选自光明日报,2018 年 7月 13 日 15 版,有删减) (1)请围绕“露珠”,用简洁的语言将内容补充完整。 上苍分配露珠_ _ _追寻远去的露珠 (2)本文情意丰沛、文字精纯。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任选一句作答。 8 高大的树冠,细弱的草叶,谦卑的苔藓,羞怯的嫩芽,都领到了属于自己恰到好处的那一份。(品 析划线词的表达效果) 父亲若是看仔细一些,他会发现那棵车前草手里,正捧着六颗半露珠,那第七颗正在制作中,还差 三秒钟完工。(这个句子想象奇特,又合乎情理,请作品析)

24、 (3)作者选取“露珠”这一事物来阐发情思,有何作用? (4)李汉荣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我的文字只是追忆逝去的时光,只是怀念一种不该丢失的价值和 诗意。”本文中“不该丢失的价值和诗意”是指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1)检拾(保存、收藏、珍藏)露珠;传承露珠;与露珠相守(相伴)或收获露珠 (2)“高大”和“细弱”形成对比,突出树与草的不同特点“谦卑”和“羞怯”将苔藓和嫩芽拟 人化, 体现其不同情态。这一组词充分表现了上苍分配露珠范围之广。而“恰到好处”则表现上苍施 予万物时的公平公正,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此句是作者对露珠礙结过程的新奇想象,作 者把大自然想象成上苍制作露珠

25、的巨大工坊,车前草正在静静等待产品完工。“捧”字生动描摹出车 前草对露珠的珍爱,对上苍的虔敬,是作者对车前草得到露珠时心境的想象; “还差三秒钟完工”, 是作者对露珠形成过程的动态想線,使人内心充满了等待的喜悦。这种想象是建立在清晨车前草叶片 上缀满露珠、露珠形成过程相对缓慢的现实基础之上的。 (3)通过露珠这一具体事物,将大自然的万千生灵与父亲的日常联系起来,全文浑然一体;露珠的 透明纯真、清洁永恒与父亲的勤劳朴实、忠厚深情是高度一致的,都体现了大自然本然的一面;露珠 是作者情感的载体,既承载着对自然的赞美与感恩,对父亲的怀想与追念,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渐渐 消逝的惋惜和失落。 (4)示例一:

26、文中的露珠是自然馈赠的礼物,美好透明、清洁无瑕、充满纯真,富有诗意;文中的 父亲勤劳质朴,一生与泥土,劳动、草木相伴清貧而富足。父亲和露珠有着太多相似和关之处,他们 都与自然相伴,渺小平凡简单洁净,他们相伴相守,是世间最美、最和谐的画面,面对大自然公平的 赐予,我们不该丢失的是心灵的乘软、洁净与感恩,以及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方式。 示例二:文中的露珠是自然馈赠的礼物,美好透明纯洁无暇,充满纯真,富有诗意; 文中的父亲勤劳 质朴,一生与泥土、劳动、草木相伴,清黨而富足,父和塞珠有着太多相似和关联之处,他们都与自 然相伴,渺小平凡、简单纯净,都是值得我们感思的存在。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发展,父

27、 亲已然不在, 露珠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渐行渐远,自然的美好, 人心的简单与纯朴,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都令人怀念。这一切,在作者看来,却是我们不丢失的价值和诗意。 【考点】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解文章中心思想,理解文章关键语句意思,分析文章语言特点,体会 作者情感态度 【解析】 【分析】( 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第(一)部分写上苍分配露珠;第(二)部分 9 写“我”的父亲检拾(保存、收藏、珍藏)露珠;第(三)部分写父亲传承露珠;第(四)部分写父 亲与露珠相守(相伴)或收获露珠;第(五)部分写“我”追寻远去的露珠。据此答题即可。 (2)结合词义及语境分析,“高大”“细弱”“谦卑”“羞怯”都是

28、形容词,这里分别用来形容 树冠、草叶、苔藓、嫩芽,而且“谦卑”“羞怯”还把苔藓、嫩芽拟人化,这些词语非常的准确、生 动、传神,富有情趣,它们把上苍分配露珠之广、之公平表达得非常充分,也流露了作者对上苍的赞 美和崇敬。 结合句意及语境分析,“捧”是一个动词,车前草非常珍视露珠,才把它们捧在手里,因此这个 词“捧”字生动描摹出车前草对露珠的珍爱,对上苍的虔敬, 而“制作”“还差三秒完工”这些词句 则把上苍比作一位能工巧匠,它精心地在制作珍珠,非常的富有情趣。 (3)抓住文中对“露珠”和“父亲”的描写语段,概括出“露珠”和“父亲”的特点,然后再结合 文章最后一段表达的感情进行答题。 (4)结合这篇文

29、章的内容和主旨分析答题,这篇文章以父亲的露珠为题,依次写了上苍分配露珠, 父亲检拾 (保存、 收藏、 珍藏)露珠, 父亲传承露珠, 父亲与露珠相守 (相伴) 或收获露珠以及“我” 追寻远去的露珠。上苍制造出的露珠美好透明、清洁无瑕,然后把它分配给父亲的,因此这里的露珠 可以说是公平公正、美好透明、清洁无瑕的化身,它其实就是大自然馈赠给父亲的礼物;而父亲一生 都在那片土地上辛勤地劳作,他全心全意地面对那片土地,面对那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可以说父亲 和露珠非常的相似,作者最后写追寻远去的露珠,其实就是追寻逝去的亲情,追寻逝去的美好事物。 故答案为:检拾(保存、收藏、珍藏)露珠;传承露珠;与露珠相守

30、(相伴)或收获露珠 “高大”和“细弱”形成对比,突出树与草的不同特点“谦卑”和“羞怯”将苔藓和嫩芽拟人 化,体现其不同情态。这一组词充分表现了上苍分配露珠范围之广。而“恰到好处”则表现上苍施予 万物时的公平公正,流露出作者对自然的赞美之情。此句是作者对露珠礙结过程的新奇想象,作者 把大自然想象成上苍制作露珠的巨大工坊,车前草正在静静等待产品完工。“捧”字生动描摹出车前 草对露珠的珍爱,对上苍的虔敬,是作者对车前草得到露珠时心境的想象; “还差三秒钟完工”,是 作者对露珠形成过程的动态想線,使人内心充满了等待的喜悦。这种想象是建立在清晨车前草叶片上 缀满露珠、露珠形成过程相对缓慢的现实基础之上的

31、。 通过露珠这一具体事物,将大自然的万千生灵与父亲的日常联系起来,全文浑然一体; 露珠的透 明纯真、清洁永恒与父亲的勤劳朴实、忠厚深情是高度一致的,都体现了大自然本然的一面;露珠是 作者情感的载体,既承载着对自然的赞美与感恩,对父亲的怀想与追念,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渐渐消 逝的惋惜和失落。 示例一:文中的露珠是自然馈赠的礼物,美好透明、清洁无瑕、充满纯真,富有诗意;文中的父 亲勤劳质朴,一生与泥土,劳动、草木相伴清貧而富足。父亲和露珠有着太多相似和关之处,他们都 10 与自然相伴,渺小平凡简单洁净,他们相伴相守,是世间最美、最和谐的画面,面对大自然公平的赐 予,我们不该丢失的是心灵的乘软、洁净与

32、感恩,以及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方式。 示例二:文中的露珠是自然馈赠的礼物,美好透明纯洁无暇,充满纯真,富有诗意; 文中的父亲勤劳 质朴,一生与泥土、劳动、草木相伴,清黨而富足,父和塞珠有着太多相似和关联之处,他们都与自 然相伴,渺小平凡、简单纯净,都是值得我们感思的存在。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发展,父 亲已然不在, 露珠在城市化进程中也渐行渐远,自然的美好, 人心的简单与纯朴,田园牧歌式的生活, 都令人怀念。这一切,在作者看来,却是我们不丢失的价值和诗意。 【点评】 本题考查梳理文章情节的能力。解答此题要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围绕文章线索按 从前往后的顺序从文章中提取关键语句,能用原文的

33、就用原文回答,不能用的就用简洁、恰当的语言 归纳概括文章的情节。 本题考查对文章重点词句的赏析能力。解答语言的赏析类题,我们应该从词语运用、修辞手法、 描写方法、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平时要掌握一些答题模式,答题模式为该句运用了什 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散文形象的能力。做这样的题,首先要认真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然后再 反复阅读有关段落,并通过具体语句理解文章的形象和作用。 此题考查探究文章主旨的能力。要想准确地理解文章的主旨,要在理解文本的内容的基础上联系 社会现实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注意一定不能停留在表面,就事论事。 9. 阅读下面材料,

34、完成小题。 2019 年是我国空间站建造任务的关键之年。日前,一则名为“空间站真的要来了”的话题登 上了网络热搜,在某网站“千秋论坛”上引发热烈讨论。以下为部分帖子 帖一【转发中国青年报张柏楠答记者问(20190415)】(南山) 记者:我国的空间站有什么作用呢? 张柏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载人航天总体哪总设计师):空间站的主要 定位就是国家未来的空间实验室。主要是为了解决人类长期在空间飞行的关键技术。除此以外, 空间 站的技术应用还有两个方向。一个方向是要将航天技术服务于经济社会。依靠新的科学发现,航天技 术或许能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另一个方向是通过空间站积累

35、探索太空的经验。 记者:为什么现在人类还不能像科幻片中一样在太空中长期飞行? 张柏楠:这是因为中间还有很多未知的领城需要探索。目前人类长期太空飞行的纪录是俄罗 斯人创造的437 天。对一名航天员来说,这个时间比较长。但是, 对于去火星来讲,400 多天是 远远不够的,还要去研究、解决很多科学问题。空间站后续还担负很多重要的任务。 记者:中国载人航天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11 张柏楠:人类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人航天的发展。这是一个充满梦想、非常伟大的 事业。 我国载人航天飞船最重要的是以人为本,就是指航天员安全是第一位的。中国航天站不去盲目 地比大小、比规模。我们一直坚持目的明确,突出重点,

36、讲求实效,实事求是。 【网友跟帖】 千秋客:我觉得中国航天人大概是中国所有科学研究领域里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人了。大 家都知道登月探测器叫“嫦娥”,月球车叫“月兔”。而且你看, “嫦娥 4 号”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 个在月背顺利软着落的探测器,向全世界传回了第一张近距高拍摄的月背影像图,而那颗起到极其关 键作用的中继通信卫星,居然叫“鹊桥”。真是浪漫得不像话啊! 帖二【原创: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阿饼) 2018 年 8 月, NASA宣称要用 195 亿美元在 2033 年将人类送上火星。但这将是一次有去无回 的单程之旅先不说火星上是否存在不明的危险,抵达火星需要200 天左右,以目前的科

37、技水平, 尚无法提供大规模的物资运输,也就无法解决人类自身的生存问题。 不只是火星, 太阳系的其他星球也不友好。在月球上, 一个穿着宇航服的人只能存活7 小时, 之后会因氧气不足而死亡;在温度介于零下170至 430的水星,人大约只能支撑2 分钟;在超高 压强的其他星球如天王星、海王星和土星,人一秒钟都活不了。 就算解决了在宇宙中的生存难题,人类也可能最终只得到一个“最糟的宇宙”。三体系 列的第二部黑暗森林认为,如果宇宙中有任何文明暴露自己的存在,它将很快被消灭,所以宇宙 一片寂静。这个结论被中国读者称为“黑暗森林猜想”。 再退一步说,即使人类顺利进入“太空大航海时代”、实现星际开拓大业,也要

38、面对一个大 问题:时间。试想,你坐上一艘巨大的宇宙飞船踏上“寻找新家园”的奥德赛之旅,在漆黑寂静的太 空中飞向一个遥远的目标。出发时,它花了2000 年时间加速;路途中,它保持巡航速度行驶了3000 年;快到目标星球时,它再用2000 年减速。飞船上一代又一代的人出生又死去,地球成为上古时代 虚无缥缈的梦幻。 而你星辰宇宙中的蜉蝣,当年对地球投以最后一瞥时,是否意识到自己并非什么高维度 的造物主?你一辈子80100 年的寿命, 还不够大陆漂移一米。与蜂等相比更为不幸的是,你现在就 能想象到自己“朝生暮死”的图景。 那么,人类为何总想着逃离地球呢? “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人们撞上一些别的什么

39、,反弹回来, 才会了解自己。” 本设计师山本耀司说的这句话,很适合用来回答这个问题。 最近在国际空间站上执行“远征19 号”任务的巴拉特称,俯瞰地球时让他颇感震撼。他说: “毫无疑问,当你从这里俯视地球时,你就会被它的美丽所折服。有两件事你会立刻醒悟,一件是你 12 曾对它有多忽略,另一件是你多么希望能是最大努力阿护它。” 现在,请重新认识一下地球给予我们的种种特权一一磁场和天气层对太阳的双层防御、适 温气候、一倍的大气压强、重力、食物遍地这些因素全部都刚刚好,你才能够不穿宇航 服普普通通地过着每一天。 当然,几分钟后,我们很快就会将这些恩惠忘得一干二净。 【网友跟帖】 风行:是啊,地球上有那

40、么多事情要做,我们的西部要开发,东北要振兴,中部要崛起,还 有贫困人口问题没解决到太空靠折腾什么?实际一点好不好。 (1) 以上材料均来自某网站“千秋论坛”,根据帖子内容, 你觉得最有可能出自哪个版块?() A. 书林一叶B. 影画 苑C. 文化茶 座D. 家园 (2)张柏楠在回答记者第二问时提到:“对于去火星来讲,400 多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去研究、 解决很多科学问题。”根据阿饼的帖子,你认为可能是哪些问题? (3)两到中国的法国留学生苏菲对网友千秋客所说的“中国航天人的浪漫”不太理解,请你以“中 继通信卫星”的取名为例,向她作出解释。 (4)在张柏楠眼里,太空探索是一项充满梦想、非常伟大

41、的事业;而在阿饼看来,这是最糟的宇宙, 最好的地球,人类不要总想着逃离地球。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1)D (2)无法提供大规模的物资运送地球文明暴露后可能面临被消灭的危险极端环境下人类自身的 生存问题;人生短暂与旅途漫长之间的矛盾。 (3)“鹊桥”出自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恩爱夫妻牛郎织女被王母以天河分开,后来成千上万 的喜鹊搭成一座“鹊桥”,使得两人在七夕得以相会,中继通信卫星引导“嫦娥四号”在月背软着陆, 它和鹊桥一样起到了关键的联结作用所以这个命名贴切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4)示例一:我赞同张柏楠对太空探索所持的观点。航天技术或许能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 的增长点;

42、 面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也将推动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人类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载人航天的发展; 太空探索满足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外太空的浪漫幻想。所以太空探索是一項充满梦想、 非常伟大的事业。 示例二:我赞同阿饼的观点。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人类进军宇宙面临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太空 探索显得虚无缥缈;我们的地球家园那么美丽,又为我们提供了适合生存的种种条件。由此可见,宇 宙是糟糕的,地球才是我们永远的家园,我们不要总想着逃离地球。 13 示例三:我认为我们既要珍惜地球家园,也要发晨太空事业,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寻找家园国难重 重,而地球为我们提供了适合生存的种种条件,所以我们不要想着逃离地球。

43、当然,发展太空事业, 能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的可能性,能推动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人类的未来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人航天的发展,同时太空探索还满足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外太空的浪漫幻想,所以发 展太空事业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考点】 见解表述,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启发、思考、感悟等开放类型 【解析】 【分析】( 1)由这篇文章的写作对象“空间站”,可知答案为D。 (2)认真阅读【原创:最糟的宇宙,最好的地球】,用简洁、恰当的语言概括各段中人类面临的问 题,第一段说明面临的问题是无法提供大规模的物资运送;由第二段说明面临的问题是极端环境下人 类自身的生存问题;由第三段

44、说明面临的问题是地球文明暴露后可能面临被消灭的危险;第四段说明 面临的问题是人生短暂与旅途漫长之间的矛盾。 (3)此题只要扣住“鹊桥”的出处及这个神话传说的内容来答题即可。 (4)此题答案是多元的,只要能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表达观点并阐述理由即可。 故答案为:D 无法提供大规模的物资运送;地球文明暴露后可能面临被消灭的危险极端环境下人类自身的 生存问题;人生短暂与旅途漫长之间的矛盾。 “鹊桥”出自中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恩爱夫妻牛郎织女被王母以天河分开,后来成千上万的 喜鹊搭成一座“鹊桥”,使得两人在七夕得以相会,中继通信卫星引导“嫦娥四号”在月背软着陆, 它和鹊桥一样起到了关键的联结作用所

45、以这个命名贴切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示例一: 我赞同张柏楠对太空探索所持的观点。航天技术或许能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 增长点; 面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也将推动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人类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载 人航天的发展;太空探索满足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外太空的浪漫幻想。所以太空探索是一項充满梦想、 非常伟大的事业。 示例二:我赞同阿饼的观点。以目前的科技水平来看,人类进军宇宙面临许多无法克服的困难,太 空探索显得虚无缥缈;我们的地球家园那么美丽,又为我们提供了适合生存的种种条件。由此可见, 宇宙是糟糕的,地球才是我们永远的家园,我们不要总想着逃离地球。 示例三:我认为我们既要珍惜地球家园

46、,也要发晨太空事业,在目前的科技条件下,寻找家园国难 重重,而地球为我们提供了适合生存的种种条件,所以我们不要想着逃离地球。当然, 发展太空事业, 能给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的可能性,能推动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人类的未来在很 大程度上取决于载人航天的发展,同时太空探索还满足了自古以来人们对外太空的浪漫幻想,所以发 展太空事业也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14 【点评】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答题时只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本文的写作 对象即可正确做出选择。 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 关键语句,整合语言,做出概括回答。

47、 此题考查对中国民间传说的积累能力。只要能对牛郎和织女这个民间传说非常熟悉即可正确答题。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的能力。本题是开放性探究试题,答案并不唯一,这类试题要求 学生把阅读与生活、阅读与写作、 阅读与学习方法、 阅读与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答题时可以用“我 赞同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阐述理由,做到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论证有力。 10. 诗题中提到“喜而作歌”,通读全诗,你认为诗人为何而喜? 南阳道中田禾大稔 喜而作歌 (明)张元忭 谷亭渡口麦初熟,绿野黄云绕茅屋。 筑场老子酒半醺,眼前颗粒皆珠玉。 刀剑家家尽买牛,灯火村村可投宿。 农夫勤动亦可怜,行人莫骋骅蹓足 。 (选

48、自张元忭集) 【注】稔( r n):谷物成熟。张元忭:绍兴府山阴县人,张岱曾祖父,骅蹓足:种,骏马名; 蹓(li ),慢慢走,散步。 【答案】谷物丰收;乡村景美;乡风淳朴;生活安定、平和祥乐。 【考点】 把握诗歌内容 【解析】 【 分析】抓住具体语句概括即可。由“麦初熟”“眼前颗粒皆珠玉”可以概括出“谷物丰收”, 由“绿野黄云绕茅屋”可以概括出乡村景美,由“刀剑家家尽买牛,灯火村村可投宿”可以概括出乡 风淳朴,由“筑场老子酒半醺,农夫勤动亦可怜,行人莫骋骅蹓足”可概括出生活安定、平和祥乐。 故答案为:谷物丰收;乡村景美;乡风淳朴;生活安定、平和祥乐。 【点评】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理解诗句内容,要抓住诗句中的人、物、景、事进行分析, 然后再概括作答。 11.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 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越之山阴人。父天复,行太仆卿。隆庆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 生待之以往。太仆释归,先生入京讼冤。事解,又归慰太仆于家。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余里,年逾 三十而发白种种,其至性如此。辛未,登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万历己卯,教习内书堂。先生谓 15 “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贤不肖为国治乱所系”。因取中鉴录淳淳悔之。丁亥升左春坊左谕德,兼 翰林侍读。明年三月卒官,年五十一。 (选自明儒学案,有删减) 【乙】 公生而古貌魁然,稍长好读书。安人 怜之,或无溺苦千学。公乃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