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通风、瓦斯防治基础知识..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62694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0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通风、瓦斯防治基础知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矿井通风、瓦斯防治基础知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矿井通风、瓦斯防治基础知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矿井通风、瓦斯防治基础知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矿井通风、瓦斯防治基础知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矿井通风、瓦斯防治基础知识..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通风、瓦斯防治基础知识..pdf(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1 - 矿井通风基础知识 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 1、供给井下足够的新鲜空气,满足人员对氧气的需要。 2、排出或冲淡有害气体,使之达到无害浓度,以保证安全 生产。 3、调节井下气候。 4、在处理事故时,创造一个比较合适的救灾条件。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通风方法、通风方式和通风网络的总 称。 矿井通风方法: 是指矿井主要通风机对矿井的供风方式。分 为抽出式、压入式和混合式。 矿井通风方式:是指矿井进风井筒与回风井筒的布置方式。 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 矿井通风网络:是指风流流经路线的连接形式。分为串联、 并联和复杂连接形式。 一、矿井的通风方法: 1、抽出式通风 抽出式通风又称负压通风。通

2、风机从井下或局部地点抽出污 浊空气的通风方式,目前,我国大部分矿井采取抽出式通风。抽 出式通风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矿井内空气的压力低于同 标高大气压力, 处于负压状态。 抽出式通风的主要优点是矿井主 要进风巷道无需安设风门,便于运输、行人;矿井通风管理工作 - 2 - 容易,另外在瓦斯矿井采用抽出式通风,由于矿井风流处于负压 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风时,井下风流压力提高,在短时间 内可抑制采空区内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涌出,相对压入式通风, 抽 出式通风较安全。 2、压入式通风 压入式通风又称正压通风,通风机向井下或风筒输送空气的 通风方法。 压入式通风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作用下,矿井内空气

3、的压力高于同标高大气压力处于正压状态。压入式通风机的缺点 是矿井通风线路上需要设置控制风流的设施(如:风门、风窗等), 从而漏风较大, 通风管理工作较困难,且压入式通风使井下风流 处于正压状态,当主要通风机因故停时风,井下风流压力降低, 在短时间内采空区内瓦斯等有害气体的涌出量增加,造成瓦斯积 聚,对安全不利。 当开采煤田上部第一水平,瓦斯涌出量小, 且地面塌陷区分 布较广时, 宜采用压入式通风, 此时可用一部分回风把塌陷区的 有害气体压到地面, 形成短路风流, 避免了塌陷区有害气体的危 害,因此,当矿区火区比较严重,若采用抽出式通风易将火区中 的有害气体抽到井巷中,威胁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可

4、采用压入 式通风。 3、混合式通风 混合式通风是指井田中央的两翼边界均有进、出凤井的通风 方式。在矿井进风侧和回风侧都安设矿井通风机,地面新鲜空气 - 3 - 由压入式通风机压入井下,污浊空气由抽出式主要通风机排除井 外,这种通风方法虽然产生较大的风压,但需要通风设备多,增 大了矿井通风管理的难度,所以一般很少采用。 二、矿井通风方式: 根据矿井进风风井与出风风井的布置形式不同,矿井通风方 式分为中央式、对角式、混合式。 1、中央式是进风井与出风井大致位于井筒走向的中央,根 据出风井沿井筒倾斜方式的不同,中央式又分为中央并列式 和中央分列式(又叫中央边界式)。 (1)中央并列式 无论沿井筒走向

5、和倾斜方向,进风井与出风井均位于井筒中 央,布置在同一工业广场内。 (2)中央分列式 进风井位于井筒中央,出风井位于井筒上部边界沿走向的中 央,出风井的井底标高一般高于进风井底标高。 2、对角式 进风井位于井筒中央,出风井分别位于井筒上部边界沿走向 的两翼,根据出风井沿走向位置的不同又分为两翼对角式和分区 对角式。 (1)两翼对角式 进风井位于井筒中央, 而在井筒浅部沿走向的两翼边界附近 或边界采区的中央各开掘一个出风井。 - 4 - (2)分区对角式 进风井位于井筒中央,在每个采区的上部边界个开掘一个出 风井。 (3)混合式 混合式即中央式和对角式的混合布置。混合通风方式可以有 以下几种形式

6、, 中央并列式与两翼对角混合式,中央分列式与两 翼对角混合式, 混合式通风方式一般是老矿井深部开采时进行通 风系统改造形成的通风方式。 4、通风方式的比较 通过各种通风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 中央并列式通风的优 点是:初期开拓工程量小,投资少,投产快,地面建筑集中,便 于生产管理, 两个井筒集中, 便于开拓和延伸, 井筒安全支柱少, 通风系统简单,易于实现矿井反风。其缺点是:矿井通风路线是 折返的,通风阻力较大,进、出口风井距离近,容易造成漏风, 使风流短路,特别是井底漏风较大,这种方式安全出口少。 中央分列式和双翼对角式的布置方式与中央并列式的特点 相反。 矿井通风方式选取,应根据煤层赋存条

7、件、地形条件、井筒 面积、走向长度以及矿井瓦斯和煤层自然发火等条件,从技术上、 经济上和安全上加以分析,通过方案比较来确定。 煤层倾角大、埋藏深,但井筒走向不大(小于4km ),而瓦 斯和煤层发火均不严重,地表又无煤层露头的新建矿井,采用中 - 5 - 央并列式通风比较合理。 煤层倾角小,埋藏较浅,但井筒走向不大(小于4km ) ,而 瓦斯和煤层发火比较严重的新建矿井,适宜采用中央分列式通 风。 煤层埋藏较浅,井筒走向较大(大于4km )井型较大,因瓦 斯和煤层自然发火比较严重的新建矿井,或者瓦斯等级较低, 但 矿井煤层走向较大, 井型较大的新建矿井,适宜采用两翼对角式 通风。 煤层埋藏距地表

8、较浅, 瓦斯和煤层自然发火均严重,但地表 山峦起伏总回风道, 或者地面小窑塌陷区严重,煤层露头多的新 建矿井适宜采用分区对角通风,瓦斯等级高, 或有煤与瓦斯突出 危险,煤层自然发火危险性和煤尘爆炸性均较强,也适宜采用分 区对角式通风。 混合式通风不适用于新建矿井,更适合老矿井通风系统的改 造。 三、矿井通风网络的基本形式: 矿井风流按照生产要求流经路线的结构形式,叫做矿井通风 网络。 形式有三种:串联网络、并联网络和角联网络。 矿井通风动力 一、矿用通风机: 1、按构造分类 - 6 - 按通风机构造的不同, 可分为离心式通风机与轴流式通风机 两类。 离心式通风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效率较高,运

9、转可靠平 稳,噪音较低,便于调节通风机的工作点。 轴流式通风机结构复杂紧凑,体积较小,各部分全装在机壳 内,维护困难,通风机效率高,可反转实现矿井反风,但高效区 域小,噪音较大。 2、按服务范围分类 可分为矿井主要通风机、 矿井辅助通风机和矿井局部通风机。 二、通风机的附属装置 1、风硐:是连接主要通风机和反风井的一般巷道。 2、防火门:是装在通风机的井筒上,为防止瓦斯爆炸时毁坏 通风机而安装的安全装置。 二、通风机的附属装置 1、风硐:是连接主要通风机和反风井的一般巷道。 2、防火门:是装在通风机的井筒上,为防止瓦斯爆炸时毁坏 通风机而安装的安全装置。 矿井风量的测定 1、风速的测定: V表

10、=n/t 高速(10m/s) 使用风表:分三种中速( 0.510m/s ) - 7 - 低速( 0.30.5m/s ) 实风速 =1.14 测得风速 V表 2、风量的计算: 风量=风速断面积Q=V S 单位: m 3/min=m/min m2=m3/min 巷道面积按下式计算: (1)梯形: S=(a+b)*h/2 (a、b 为上底和下底宽, h 为巷道 高) (2)半圆拱巷道: S半拱=b*(h+0.39b) 或 S半圆拱=b*(h+1/2* /4*b) (式中 b 为巷道底宽, h 为墙高) (3)三型拱巷道: S三型拱=b*(h+0.26b) 或 S三型拱=b*(h+1/3* /4*b)

11、 (式中 b 为巷道底宽, h 为墙高 ) 例 1、某矿井进风大巷为梯形巷道上宽3m,下宽 4m,测得 风速为 8m/s, 求此矿井的进风量是多少? 解:S=(a+b)*h/2=(3+4)*3/2=10.5m 2 V=8m/s=480m/min Q=V*S=480 10.5=5040m 3/min 答:此矿井的进风量是5040 m 3/min 。 例 2、某矿井风井的巷道为半圆拱巷道,底宽为4m,墙高 - 8 - 为 1m,测得回风巷的风速为5m/s, 求此矿井的排风量为多少? 解: S=b*(h+0.39b)=4*(1+0.39*4)=10.24m 2 V=5m/s=300m/min Q=V

12、*S=300 10.24=3072m 3/min 答:此矿井的排风量为3072 m 3/min 。 例 3、某矿井进风大巷为三型拱巷道,底宽为3m,墙高为 1.1m, 风表测得风速为3m/s ,求进风量? 解:风速 V=3m/s=180m/min 实际风速 V=180m/min 1.14=205.2m/min S=b*(h+0.26b)=3 (1.1+0.26 3)=5.64m 2 Q=V*S=5.64 205.2=1157.328m 3/min 答:此矿井的进风量为1157.328m 3/min。 矿井瓦斯 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遇到的有害气体。瓦斯灾 害、煤尘灾害、火灾、水灾和顶板灾

13、害构成了煤矿的五大自然灾 害。 一、矿井瓦斯的概念: 矿井瓦斯是构成煤过程中的一种伴生气体,是指煤矿井下一 甲烷( CH4)为主的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有时单独指甲烷,由 于其中甲烷的含量占80以上,所以习惯上把甲烷称为瓦斯。 分子为 CH4. - 9 - 二、瓦斯的性质: 1、矿井瓦斯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毒的气体,矿井 中有时闻到轻微的苹果香味,是因为有芳香族的氢气体随瓦斯一 起涌出的缘故。 2、瓦斯的相对密度0.554 ,比空气轻一半,容易积聚在巷 道的顶部,掘进上山工作面。标准状态(气温为0,大气压力 为 101361.53Pa )下,1m 3 甲烷的质量为0.7168kg, 而 1

14、 m 3 空气 质量为 1.293kg. 3、瓦斯的扩散性很强,是空气的1.6 倍,所以它容易从裂 隙渗到巷道空间。 4、瓦斯微溶于水, 在大气压 101.325KPa和温度 20时的 溶解度为 3.5 . 5、瓦斯不助燃,但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遇火源 可燃烧、爆炸,当温度达到 516,遇火可爆炸, 达到 9.5 时爆炸威力最强。 反应式: CH4+2O2=CO2+2H2O+198.44 卡/mol 6、瓦斯本身无毒,但不能供人呼吸,空气中瓦斯浓度增加 很多时,氧气浓度相应减少,会导致人缺氧窒息。当空气中甲烷 浓度为 43,氧气浓度降至12,人们感觉到呼吸困难,当空 气中甲烷浓度为57

15、,氧气浓度降至9时,人处于昏迷状态。 三、瓦斯在煤层中的赋存状态: 瓦斯在煤层及围岩中的赋存状态有两种:一种是游离状态, - 10 - 一种是吸附状态。 游离状态:以自由气体存在于煤层或围岩的孔洞之中, 其分子可自由运动,处于承压状态。 吸着状态:是指瓦斯被吸着在煤体或岩体微孔表面,在表面形成 瓦斯薄膜。 吸附状态吸收状态:是指瓦斯被溶解于煤体中于煤的分子相结合,即瓦斯 分子进入煤体胶粒状态, 类似于气体溶解于液体的现 象。 煤体中瓦斯存在的状态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交换 的动平衡状态,当条件发生变化时,这一平衡就会被打破。由于 压力增高或温度降低使一部分游离瓦斯转化为吸附瓦斯的现象 叫

16、瓦斯吸附。 由于压力降低或温度升高使一部分吸附瓦斯转化为 游离瓦斯的现象,叫瓦斯解吸。 四、矿井瓦斯涌出: 1、瓦斯的含量:包括游离瓦斯和吸附瓦斯两部分。其中游 离瓦斯约占1020,吸附瓦斯约占8090.瓦斯含量 的大小决定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成煤过程中伴生的气体和煤 的含瓦斯能力;二是煤系地层保存瓦斯的条件。 (1)煤的变质过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变质程度高 的煤,瓦斯含量就大,煤的变质过程增高的顺序是褐煤、烟煤、 无烟煤,根据实验室测定:煤层含有瓦斯的最大能力,一般不超 - 11 - 过 60m 3/t. (2)煤系地层保存瓦斯的条件:煤层有无露头; 煤层埋藏深度; 围岩的透气性;

17、 煤层的地质史; 地质构造及其条件。 煤层倾角小,瓦斯沿层运动的路径长、阻力大,煤层瓦斯不 易流失,导致煤层瓦斯含量大,反之,则煤层瓦斯含量小。 地下水活跃的矿区,通常煤层的瓦斯含量小。 、是长期的地下水活动,但走了部分溶解的瓦斯; 、是地下水渗透的通道,同样可以成为瓦斯渗透的通道; 、是地下水带走了溶解度的矿物质,使围岩及煤层卸压透 气性增大,造成了瓦斯的流失。 2、矿井瓦斯涌出量的计算: (1)瓦斯涌出形成有两种: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 普通涌出:指瓦斯从采落的煤层暴露后通过微小孔隙长时间 地、均用的放出的形成, 普通涌出形式是矿井瓦斯涌出的主要形 式。 特殊涌出:包括喷出和突出两种。 在短

18、时间内, 大量处于高压状态下的瓦斯,从采掘工作面的 煤岩裂缝中突然涌出的现象,称为瓦斯喷出。 在突然喷出的同时,伴随有大量的煤粉(或岩石)抛出,并 - 12 - 有强大的机械效应,则称为煤(岩)与瓦斯突出。 (2)瓦斯涌出量的计算 、绝对瓦斯涌出量:是指矿井单位时间内涌出的瓦斯量。 QCH4=Q总C QCH4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m 3/min Q总矿井总回风量m 3/min C矿井总回风巷中的瓦斯浓度 例、某矿井总排风量为60m 3/s, 测得总排的瓦斯浓度为 0.0024 ,求:此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解:QCH4=Q总C=60 60 0.0024 =0.0864m 3/min 当瓦斯浓度为

19、1时,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 QCH4=Q总C=60 60 1=36m 3/min 答:此矿井的绝对瓦斯涌出量为0.0864m 3/min。 规程规定:矿井总回风式一翼回风巷中瓦斯或CO2浓 度超过0.75时,必须查明原因并处理。采区回风巷、采掘工 作面回风流中CH4不得超过 1.0,CO2不得超过 1.5. 、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在正常瓦斯生产情况下,平均日 产一吨煤涌出的瓦斯量。 qCH4=( QCH4) 24 60 (N/T) qCH4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 QCH4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 N矿井日工作天数 - 13 - T矿井月产煤量 例、某矿井总排风量为4200m 3/min,测得总排风瓦斯浓

20、度为 0.5,此矿井月产量为20 万吨的矿井 (工作日 30 天) ,求此矿 井瓦斯绝对涌出量和相对涌出量? 解:绝对涌出量: QCH4=Q总C=4200 0.5=21m 3/min 相对涌出量 : qCH4=( QCH4) 24 60 (N/T)=21 24 60 30/200000 =4.536m 3/t 3、矿井瓦斯的等级: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 矿井瓦斯等级:根据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矿井绝对瓦斯 涌出量和瓦斯涌出形成划分为以下三种: (一)低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 10m 3/t,且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小于或等于 40m 3/min 。 (二)高瓦斯矿井: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

21、大于10m 3/t 或矿 井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m 3/min 。 (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矿井 五、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 1、一定的瓦斯浓度 最低爆炸浓度叫爆炸下限,最高爆炸浓度叫爆炸上限,瓦 斯爆炸界限(在新鲜空气中)为516。 当瓦斯浓度低于5时,由于参加化学反应的瓦斯较少, 不能形成热量积聚。因此,不能爆炸,只能燃烧,燃烧时,在火 - 14 - 焰周围形成比较稳定的、呈现蓝色或淡青色的燃烧层,观测这种 浅蓝色火焰的高低,是安全部粗略检查CH4浓度的依据,在瓦 斯浓度为 9.5 时,因为空气中的全部氧气都能参与反应,所以 这时的爆炸力最强,当浓度高于16时,氧气不足,不能爆

22、炸。 2、一定的引火温度 点燃瓦斯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引火温度。 瓦斯的引火温度一般认为是650 750. 明火、煤炭自燃、电器火花、赤热的金属表面、吸烟放炮、 安全灯网罩、 架线火花、 甚至撞击和摩擦产生的火花等都足以引 燃瓦斯。 3、充足的氧气含量 当氧气含量低于12时,混合气体中的瓦斯就失去了爆炸 性,遇火也不会爆炸。 复习题: 1、矿井瓦斯有哪些性质? 2、矿井瓦斯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3、矿井瓦斯的涌出量有几种表示方法?相互关系怎样?如 何进行计算? 4、为什么人误入具有高浓度甲烷的盲巷会发生死亡事故? 5、瓦斯爆炸的基本条件? 6、爆炸威力最强的瓦斯浓度是多少?为什么? - 15 -

23、 瓦斯爆炸及其防治 一、瓦斯爆炸的概念: 瓦斯是一种能够燃烧和爆炸的气体,瓦斯爆炸就是空气中的 O2与 CH4进行剧烈氧化反应的结果,其化学反应式为: CH4+2O2 CO2+2H2O+882.6KJ/mol 从上式中可以看出: 瓦斯在高温火源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化 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并放出大量的热,这些热量能 够使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迅速膨胀形成高温、高 压并以极高的速度向外冲击而产生动力现象,这就是瓦斯的爆 炸。 二、瓦斯爆炸的危害: 1、爆炸温度: 当瓦斯浓度为9.5时,爆炸时产生的瞬时温度,在自由空 间内可达 1850 ,在封闭的空间内高达2650 ,由于井下巷道

24、 是半封闭空间,其中的瓦斯爆炸温度在1850与 2650 之间, 而这样高的温度, 不仅会烧伤人员烧坏设备,还可能引起井下火 灾,扩大灾情。 2、爆炸压力: 瓦斯爆炸产生的高温, 会使气体突然膨胀而引起气体压力的 骤然增大, 再加上爆炸波的叠加作用或瓦斯连续爆炸,爆炸产生 的冲击压力会越来越高。 据测定瓦斯爆炸后的压力约为爆炸前的 - 16 - 10 倍。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爆炸处的气体以每秒几百米的速 度向前冲击。瓦斯爆炸时,常常拌有两种冲击,正向冲击和反向 冲击。 3、有毒有害气体: 瓦斯爆炸后,将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据分析,瓦斯爆炸后的 气 体 成 分 为O2:6% 10%;N2:82%

25、88%;CO2:4% 8%;CO:2% 4%,爆炸后生成的如此大量的CO 是造成人员大 量伤亡的主要原因,如果有煤尘参与爆炸CO 的生成量就会更 大,危害就更为严重。统计资料表明在发生的瓦斯、煤尘爆炸事 故中,死于 CO 中毒的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70%以上,因此规 程规定,入井人员必须佩戴自救器。 三、瓦斯爆炸发生的规律: 国内外矿井瓦斯爆炸事故统计资料表明,矿井内的任何地点 都有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可能性,但在90%以上的瓦斯爆炸事 故发生在采掘工作面。 采掘工作面容易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原因: (1)是容易发生瓦斯积聚的地点多,导致瓦斯积聚和爆炸的 自然因素复杂; (2)是引起瓦斯爆炸的引爆火

26、源出现概率最高; (3)是工作面风流中氧气充足; (4)是人多手杂,“三违”现象频率出现高。 瓦斯爆炸事故发生的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 - 17 - 1、瓦斯积聚发生的规律: 局部通风机何止运转引起瓦斯积聚; 风筒断开或严重漏风引起瓦斯积聚; 采掘工作面风量不足引起瓦斯积聚; 风流短路引起瓦斯积聚; 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完善引起瓦斯积聚; 采空区或高巷瓦斯积聚; 巷道支架后空间及高顶区瓦斯积聚; 瓦斯涌出异常引起瓦斯积聚; 局部地点瓦斯积聚。 2、引爆火源发生的规律: 电火花 由于管理不善或操作不当由井下照明和设备的电源、电器装 置而产生的电火花, 是引起瓦斯爆炸的主要火源之一,其中矿灯

27、失爆、电缆明接头及带电作业比例较大,由杂散电流引爆瓦斯的 事故也时有发生。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事故的比重约为40%。 放炮火花 放炮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的比重约为40%。 撞击摩擦火花 明火 静电火花和地面雷击 四、防治瓦斯爆炸的一般措施: - 18 - 1、建立健全矿井瓦斯管理规章制度; 2、建立完善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 3、加强高巷和采空区瓦斯的治理; 4、加强排放瓦斯的分级管理; 5、加强放炮过程中的瓦斯管理; 规程规定:放炮地点附近20m 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 到 1%时,严禁放炮。 “一炮三检”制度:是要求放炮工在井下爆破工艺过程中的装 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分别检查放炮地点附近20m 内

28、风流中的 瓦斯浓度和有无瓦斯积聚,只有在瓦斯浓度符合规程有关规 定时,方准许进行装药、放炮。 “三人连锁放炮”制度:是指生产小组组长(队长)、放炮工和 瓦检工。 三专两闭锁: “三专”:专用变压器、专用开关、专用线路。 “两闭锁”:风电闭锁、瓦斯电闭锁。 6、加强瓦斯引爆火源的治理; 防止明火;防止炮火;防止点火;其他引火源的治 理。 7、防止瓦斯爆炸灾害扩大; 编制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 安设安全装置:安设防爆门;安设反风装置;安设隔爆设 - 19 - 施;佩戴自救器。 五、局部瓦斯积聚的处理方法: 矿井瓦斯积聚是发生瓦斯事故的物质基础。 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m 3 的空间内积

29、 聚的瓦斯浓度达到2%时, 附近 20m 内必须停止工作、 撤出人员、 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1、采掘工作面上隅角处瓦斯积聚的处理方法: 引导风流法:风障引导风流法、风筒导排风流法、尾巷排 放法。 全风压巷道排放法; 瓦斯抽放法; 充填置换法; 风压调节法; 调整通风方式法。 2、掘进巷道积聚瓦斯的处理方法: 增加风量稀释法; 引导风流排放法:导风板引导排放法、风筒分支排放法。 充填置换法。 3、全风压通风巷道局部积聚瓦斯的处理方法: 4、治理掘进工作面和巷道中瓦斯积聚的脉冲通风法; 5、综合机械化机组附近积聚瓦斯的处理方法; 6、乱板输送机下瓦斯积聚的处理方法; - 20 - 7、防止钻孔瓦斯

30、积聚和引燃的安全措施。 复习题: 1、瓦斯积聚发生哪些规律? 2、引爆火源出现有哪些规律? 3、什么叫“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放炮”? 4、什么是“三专两闭锁”? 5、引爆火源出现哪些规律? 煤与瓦斯突出及其防治 矿井瓦斯动力现象包括瓦斯喷出和煤与瓦斯突出两大类型, 它能摧毁井下巷道及设施,破环通风系统, 造成瓦斯窒息及爆炸 事故,给煤矿安全生产带来严重威胁。 一、瓦斯喷出与防治: 矿井瓦斯喷出是指大量承压状态的瓦斯从肉眼可见的煤炭 裂缝中快速喷出的现象, 喷出的瓦斯量可以从几立方米到几十万 立方米,喷出持续的时间可以从几分钟到几年。 1、瓦斯喷出的主要特征: 瓦斯喷出通道有两类:一是原始地质

31、构造孔洞、裂隙,如地 质破碎带、 断层带、 石灰岩溶洞裂隙区背斜轴部储瓦斯区或其它 储瓦斯构造附近的原始孔洞、裂隙等, 从此娄通道喷出瓦斯的特 点是流量大、持续时间长,无明显的地压显现;二是采掘地压显 - 21 - 现时生成的裂隙, 此娄裂隙也往往与地质构造有关,因为各种地 质构造破坏影响区内, 原有处于封闭状态的构造裂隙在采掘地压 与瓦斯压力综合作用下很容易张开,成为瓦斯喷出的通道, 特点 是:喷出的时间较短,流量和御压区面积,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 大小等因素有关。 2、瓦斯喷出预兆: 瓦斯喷出前常见现象有:地压增大,发生底鼓,破坏支架, 煤层变软,瓦斯涌出忽大忽小,有时出现嘶嘶声。 3、瓦斯

32、喷出的防治: (1)探明地质情况; (2)封堵、引排、抽放综合治理。 二、煤与瓦斯突出的基本特征: 煤与瓦斯突出是指煤矿井下采掘过程中,在很短时间 (几秒 到几分钟) 内从煤(岩)体内部向采掘空间突然喷出大量煤(岩) 和瓦斯(二氧化碳)的一种动力现象。 分为四类:煤与瓦斯突出、煤的突然压出、煤的突然倾出、 岩石与瓦斯突出。 矿井瓦斯的抽放 矿井瓦斯抽放, 是指为了减少和解除矿井瓦斯对煤矿安全的 威胁,利用机械设备和专用管道造成的负压,将煤层中存在或释 放出来的瓦斯抽出来,输送到地面或其他安全地点的方法。 - 22 - 瓦斯抽放的重要意义在于:瓦斯抽放是消除重大瓦斯事故 的治本措施; 能解决仅靠

33、通风难以解决的问题,降低矿井通风 成本;利用宝贵的瓦斯资源。 一、瓦斯抽放的必要条件: 我国是以矿井瓦斯涌出量的大小作为瓦斯抽放的基本条件, 总的原则是:如果用通风方法不能够将涌出的瓦斯稀释到规 程允许的安全浓度,就必须考虑进行瓦斯抽放,否则,可 以不考虑瓦斯抽放。 1、矿井瓦斯抽放的必要条件 规程规定,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矿井,必须建立地面永久 抽放瓦斯系统或井下临时抽放系统。 (1) 1 个采煤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大于5m 3/min,或一个掘进 工作面瓦斯涌出量大于3m 3/min 。用通风方法解决瓦斯问题不合 理的。 (2)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达到以下条件的:.大于或等于 40m 3/min

34、;.年产量 1.0Mt 1.5Mt 的矿井,大于 30m 3/min; 年产量0.6Mt 1.0Mt的矿井,大于25m 3/min; 年产量 0.4Mt 0.6Mt 的矿井,大于 20 m 3/min ; 年产量小于等于 0.4Mt 的矿井,大于15 m 3/min. (3)开采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煤层的 2、煤层抽放瓦斯难易程度的指标 一个矿井或工作面应该抽放瓦斯,但不一定能够抽出瓦斯, - 23 - 这要看煤层抽放瓦斯的难易程度,即抽放瓦斯的可行性如何,可 行性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煤层瓦斯压力; 二是煤层的透气性能。 二、瓦斯抽放设备: 瓦斯抽放设备,是指能够造成一定负压,将瓦斯从煤层中抽

35、 出并安全输送到地面上的专业机械设备。它主要由瓦斯泵、 管路 系统和安全装置三部分组成。 1、瓦斯泵:主要有离心式鼓风机、回转式鼓风机和水环式真 空泵三种。 2、抽放管路:直径5m/s 15m/s. 3、安全装置: (1)三防装置:三防:防回火、防回气、防爆炸。 (2)放水装置:分为人工放水器和自动放水器两大类。 三、抽放瓦斯管理: 1、专业队伍和管理制度; 2、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 瓦斯浓度测定( 100% 理研) 3、瓦斯计量及测定方法抽放负压测定( U 型压力计) 瓦斯流量测定 四、四、矿井瓦斯抽方方法: 巷道预抽 预抽 - 24 - 1、本煤层抽放瓦斯钻孔预抽 边采边抽 边抽 边掘边抽

36、 开采层内巷道打钻抽放 上邻近层抽放 开采层层外巷道打钻抽放 2、邻近煤层抽放瓦斯 开采层层内巷道打钻抽放 下邻近层抽放 开采层层外巷道打钻抽放 采煤工作面的采空区抽放 3、采空区抽放瓦斯 采煤结束后的老空区抽放 - 25 - 矿井空气 一、地面空气的组成: 地面空气是由干空气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常称为湿 空气。 地面大气的组成成分: 地面空气进入矿井后,由于受到污染,其成分和性质要发生 一系列变化,氧气含量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混入各种有毒 有害气体和矿尘。空气的状态参数(温度、湿度、压力)发生变 化,一般的将井巷中设经过用风地点,受到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 巷道的空气, 称为新鲜空气,

37、 经过用风地点后受到污染程度较重 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称为污浊空气。 在新鲜空气中其主要成分仍然是:O2、N2、CO2 1、氧气( O2) (1)性质: 空气中的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化学性质和活泼的 气体,易使其它物质氧化,几乎可以与所有气体相结合,与空气 气体成分按体积计 % 按质量计 % 氧气( O2) 氮气( N2) 二氧化碳( CO2) 氩气和稀有气体 20.90 78.13 0.03 0.94 23.14 75.53 0.05 1.28 - 26 - 的相对密度为1.11,是人与动物呼吸和物质燃烧不可缺少的气 体。 (2)对人体的影响: 人体需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 劳动强度呼

38、吸空气量( L/min )氧气消耗量 (L/min ) 休息615 0.20.4 轻体力劳动2025 0.61.0 中度体力劳动3040 1.21.6 重体力劳动4060 1.82.4 极重体力劳动4080 2.53.0 人体缺氧症状与空气中氧浓度的关系 氧浓度(体 积%) 主要症状 17 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会造成喘息和呼吸困难 15 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力降低, 丧失劳动力 1012 失去理智,时间够长有生命危险 69 失去知觉, 呼吸停止, 如不及时抢救, 几分钟可导 致死亡 (3)矿井空气中氧浓度降低的原因: 主要原因:人员呼吸;煤岩和其它有机物的缓慢氧化;煤炭 - 2

39、7 - 自然;瓦斯、煤尘爆炸。此外,煤岩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 害气体,也使空气中氧浓度相对降低。所以,在井下通风不良的 地点,空气中的氧浓度可能很低。如果不经检查而贸然进入人, 就可能引起人员的缺氧窒息。 所以,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的进风流中,氧 气浓度不得低于20%。 2、二氧化碳( CO2) (1)性质: CO2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带酸臭味。CO2比空气重 (与空气的相对密度为1.52) ,在风速较小的巷边中底板附近 CO2浓度较大, 在风速较大的巷道中,CO2一般能与空气均匀的 混合。 (2)对人体的影响: 在新鲜空气中含有微量的CO2对人体无害。 CO2对人体的呼

40、 吸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如果空气中完全不含CO2,则人体的正 常呼吸功能就不能维持,所以在抢救遇难者进行人工输氧时,往 往要在氧气中加入5%的 CO2,以刺激遇难者的呼吸功能。但当 空气中CO2的浓度过高时,也将使空气中的氧浓度相对降低, 轻则使人呼吸加快, 呼吸量增加, 严重时也可能造成人员中毒或 窒息。 - 28 - CO2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CO2浓度(体 积%) CO2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1 呼吸加深,但工作效率无明显影响 3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痛,人体很快疲劳 5 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耳鸣 6 严重喘息,极度虚弱无力 79 动作不协调,约10min 后可发生昏迷 91

41、1 几分钟内可导致死亡 (3)CO2的来源: 矿井空气中 CO2的主要来源是:煤和有机物的氧化;人员 呼吸;碳酸性岩石分解;炸药爆炸;煤炭自然;瓦斯、煤尘爆炸 等。此外,有的煤层与岩层中也能长期持续地放出CO2,有的甚 至与煤岩粉一起突然大量喷出,给矿井带来极大的危险。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CO2的浓度 不得超过0.5%,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巷中CO2浓度超过 0.75% 时,必须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二、矿井空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 矿井中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有:CO、 H2S、 NO2、 SO2、 NH3、 H2等。 1、一氧化碳( CO) - 29 - (1)性质: CO

4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 0.97,微溶于水,能与空气均匀地混合,CO 能燃烧,当空气中 CO 浓度在 13% 75% 时有爆炸的危险。 (2)对人体的危害: CO 是一种有毒气体,对人体危害极大,空气中CO 浓度只 要达到0.15% 0.2% 就非常危险。因为人体血液中的红血球与 CO 的结合能力是与O2结合能力的 250300 倍,CO 不但阻止 红血球吸氧,而且还能挤掉氧,造成人体细胞组织缺氧,引起中 枢神经系统损坏。而解离力又比O2小 300350 倍,使红细胞 享和 CO 后长时间失去携氧能力,故CO 中毒后恢复慢,但CO 对不含红细胞的昆虫等动物无毒害作用,有时在 C

43、O 大的区域昆 虫能生存,而人却全中毒,应引起注意。 空气中的 CO 浓度达到 0.016% 时,轻微头疼;达到 0.128% 时;肌肉酸痛;无力;呕吐,感觉迟钝,达到0.4%时,人会丧 失知觉,痉挛,呼吸停顿,死亡。CO 中毒有明显特点:嘴唇呈 桃红色,两颊有斑点。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矿井内空气中CO 的最高允许浓度 为 0.0024% 。 2、硫化氢( H2S) (1)性质:硫化氢是无色、微甜,有浓烈的臭鸡蛋味,当空 气中浓度达到0.0001% 即可嗅到,但当浓度较高时,因嗅觉神 经中毒麻痹,反而嗅不到,硫化氢相对密度为1.19 ,易溶于水, - 30 - 在常温、常压下一个体积的水可溶

44、解2.5 个体积的硫化氢,所以 它可能积存于旧巷的积水中,H2S 可燃,空气中硫化氢浓度为 4.3% 45.7% 时有爆炸的危险。 (2)对人体的危害 : H2S 剧毒,有强烈的刺激作用,不但引起鼻炎、气管炎和肺 水肿,而且还能阻碍生物的氧化过程,使人体缺氧。当空气中硫 化氢浓度较低时,主要以腐蚀、刺激作用为主;浓度较高时,能 引起人体迅速昏迷死亡,服饰刺激作用不明显。空气中硫化氢达 到 0.0001% 时人就能嗅到它的气味;浓度达到0.001% 时,轻度 中毒,流鼻涕、头晕、呼吸困难;浓度在0.05% 0.1% 时,严 重中毒,痉挛、失去知觉,在短时间内死亡。 (3)空气中硫化氢主要来源:

45、有机物腐烂;含硫矿物的分解,矿物氧化和燃烧,从老空区 和旧巷积水中放出,我国有些矿区煤层中也有H2S 涌出。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井下空气 H2S 允许浓度 0.00066% 。 3、二氧化氮( NO2) (1)性质:NO2是一种和红色的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相对密度 1.59,溶于水。 (2)对人体的危害: NO2溶于水后生成腐蚀性很强的硝酸, 对眼睛、 呼吸道黏膜和肺部组织有强烈刺激及腐蚀作用,严重时 可引起肺气肿, 二氧化氮中毒有潜伏期,有的在严重中毒时尚无 感觉,还可坚持工作,但经624h 后发作,中毒者指头出现黄 - 31 - 色斑点,并出现严重咳嗽、头痛、呕吐甚至死亡。二氧化氮

46、浓度 达到 0.0034% 时,呼吸困难;浓度达到0.01% 时,恶心、呕吐、 神经系统麻木;浓度达到0.0025% 时,短时间死亡。 (3)来源:井下爆破作业。1kg 硝铵爆炸后产生10L 二氧 化氮。 煤矿安全规程 规定:矿井空气中二氧化氮的最高允许浓 度为 0.00025% 。 4、二氧化硫( SO2) (1)性质:SO2是无色、有强烈的硫磺气味及酸味的气体, 当空气中SO2浓度达到0.0005% 时即可嗅到,其相对密度为 2.22,在风速较小时。易积聚与巷道的底部。SO2易溶于水,在 常温、常压下1 个体积的水可溶解4 个体积的 SO2。 (2)对人体的危害 : SO2遇水后生成硫酸,

47、对眼睛及呼吸系统黏膜有强烈的刺 激作用,可引起喉炎和肺气肿,当空气中SO2达到 0.002% 时, 眼及呼吸器官即可感到有强烈的刺激;浓度达到 0.05% 时,短时 间内既有生命危险。 (3)空气中 SO2的主要来源有含流矿物的氧化与自然,在 含硫矿物中爆破以及从含硫矿物中涌出。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SO2最高允许浓度为 0.0005% 。 5、氨气( NH3) - 32 - 氨气是一种无色、 具有浓烈刺激臭味, 并具有爆炸性(16% 27% ,30%既有爆炸)相对密度0.6,易溶于水,这种气体毒性 很强,对人体上呼吸道粘膜有较强刺激作用,引起咳嗽、使人流 泪、 头晕,严重时导致肺水肿

48、。 当空气中 NH3浓度达到 0.004% 0.0093% 时,对人就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当都达到0.047% 0.05% 时,对人有强烈的刺激作用,时间稍长引起贫血、体重下 降、抵抗力减弱、产生肺气肿直至死亡。 NH3主要来源:炸药爆破;有机物氧化腐烂;用水熄灭的燃 烧煤炭等。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空气中氨气的最高允许浓度为 0.004% 。 6、氢气( H2) H2是无色、无味、无毒相对密度为0.07 ,氢气能自然,其 燃烧点较甲烷低100200, 当空气中氢气浓度达到4%74% 时有爆炸危险。 空气中氢气的主要来源有井下蓄电池充电时可放出氢气,有 些中等变质的煤层中也有氢气涌出。 煤矿安全规

49、程 规定:井下充电室风流中以及局部积聚处 的氢气浓度不得超过0.5% 。 矿井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一氧化碳 CO 0.0024 二氧化氮 NO20.00025 - 33 - 二氧化硫 SO20.0005 硫化氢 H2S 0.00066 氨气 NH30.004 三、有害气体的划分: 有毒有害气体的性质可划分为以下几方面: 1、臭、味和色方面: (1)有臭味的的气体有4 种: NH3(剧臭)SO2(强烈硫磺臭) H2S(坏鸡蛋臭,浓度为0.0001% 时,便可嗅出来) CO2(微酸臭) (2)有味的气体有三种: SO2(酸臭)H2S(微甜)CO2(微酸) (3)有色气体只有一种:NO2(浅红褐色) 2、比重方面空气的比重为1 (1)比空气重的气体有四种: SO2(比重 2.264 )NO2(比重 1.57)CO2(比重 1.529 ) H2S(比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