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2落花生(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64975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3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2落花生(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2落花生(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2落花生(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2落花生(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2落花生(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2落花生(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语文-2落花生(教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5 落花生 1.掌握课后生字,读准轻声词。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 3.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课文的重点句、段,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 的品格,体会做人的道理。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积累课文的重点句、段,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 品格。 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有关花生和作者的资料。 两课时 课前交流: 知道我们今天要学习课文落花生的作者是谁吗? (教师:你能关注课文下方的注释来学习,不错!) 同学们对许地山先生有哪些了解?(学生谈谈。) (教师: 大家要充分利用课后资料袋来

2、学习,当然更欢迎大家借助其他途径在课前了解 与所学内容相关的知识。)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语:老师出个谜语,看看谁能猜出来,打一种植物。 “根根胡须放泥沙,自造房屋自安家,地上开花不结果,地下结果不开花。” (谜底:花 生) 2.出示花生图片:花生又叫落花生,因为这种植物的花落了,子房柄就钻到土里长成花 生荚,所以叫落花生。 3.板书课文题目,简介作者。 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现代小说家、 散文家。他的作品具有爱国、进步的思想倾向。 他以“落华生”为笔名(在古文中,“华”同“花” ) 。你们对作者的笔名有什么看法? (为什么作者用“落华生”当作笔名呢?) 过渡: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

3、,我相信你们会明白的。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通过预习,谁能读准词语。(石榴、吩咐) 自读,看看你有什么发现?(指名谈发现,轻声是这组词的共同特点。) 指名读,齐读。 2.出示词语 :半亩、茅亭、爱慕 齐读。 三、自主阅读,质疑问难。 1.课文围绕落花生讲了哪几件事?(同学们果然预习得不错,能用几个结构相似的词组 来概括文中的事件。 )接下来,我们需要用心去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划分全文的层次,并讨论每一部分的意思。 课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的。 第一部分(第1 自然段):写种花生、收花生。 第二部分(第2 自然段):母亲提议过收获节,并做了准备。 第三部分(

4、第315 自然段):父亲对花生品格的赞扬,使我们对花生产生了敬佩之情。 2.教师: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或段落还读不明白,发现不明白的地方作上 标注。一会儿,我们来交流。 (学生默读交流,标注。) 3.学生质疑: 预设:花生收获了,为什么用“居然”? 为什么说父亲来实在难得? 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 4.教师:读书中,我们发现了问题,那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联系上 下文,深入读书等等。 ) 5.尝试解疑。 教师: 请大家带着问题,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看看通过我们常用的阅读方法你能解决哪 些问题?可以拿起笔,边读边标注。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的,我们在下节课共同研究吧! 一、讨论交

5、流,以导促学。 1.感悟“居然” 。 (1)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课文为什么用“居然”? 出示第一自然段: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 出来种花生吧。 ”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 获了。 谁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指名提出这一问题的学生回答),你读明白什么没有?(看学生 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学习收获,及时肯定鼓励;学得不充分时,鼓励其他学生补充。) “居然”就是出乎意料的意思,为什么出乎意料? 教师引导:正是在几乎不太可能的情况下,我们收获了花生,此时,用“居然”是多么 恰当!使用“居然”这个词语,需要一个语

6、言环境,要对原本的想法作简单介绍后,方可使 用。 (指名读,感受“居然”的用法。) (2)大家从“居然”中体会到姐弟几个怎样的心情? 指导读出当时的心情。 总结学习方法: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品读词语,感受到了作者用词的合理性。 2.感受“实在很难得” 。 出示第三自然段: 那晚上天色不大好。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1)学生谈谈(工作忙) 。 (2)你能通过自己收集的资料了解父亲可能在忙什么? (3)因为大家不了解当时的背景,打开老师的资料袋,了解一下。 出示文字:许地山的父亲许南英是一个爱国爱民的好官,颇受百姓的爱戴。当时,许 地山的父亲在广东一带做知县,平时为老百姓的事情奔走忙碌,所

7、以很难跟家人在一起团聚。 (4)指名读。 总结学习方法: 像这样的问题, 只要我们多方面查找资料,了解当时的背景就可以解决 了。 3.领悟花生的可贵之处。 出示第十自然段: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 果那样, 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 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1)初读感受花生的可贵。 指名读,评价。 自读,想象花生最可贵的是什么?(学生谈谈: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 教师: 透过花生埋在地里、矮矮地长在地上的生长特点,你能读懂花生的可贵之处是

8、 什么?(板书:默默奉献、朴实无华) (2)指名读,感受花生的可贵之处。 教师设疑: 父亲在谈论花生的好处,提桃子、石榴、苹果干什么?(通过比较,突出花生的默默奉 献、朴实无华。 ) 领会了父亲的用意,我们来对比着读,感受花生的可贵之处。 (3)教师设疑:课文读到这里,父亲仅仅是在说花生吗? 出示句子: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 指名读,谈理解。 (4)少年许地山正是这样理解父亲的话的。 出示句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指名读,谈理解(理解“体面”) 。 教师:什么是有用的人,举例子谈。(板书:做有用的人) (5)教师:原来,父亲明谈花

9、生,实则是在谈做人呀!看来,父亲是特意与大家一起 过花生收获节的,真是别具匠心呀!让我们再来看看父亲的话,此时让你在“父亲说”中间 加个词,你会加什么词? 出示句子:父亲说_: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 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 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 知道。 ” (意味深长、语重心长。) 填入后,生字齐读。 (6)借助提示语读第十自然段。 出示句子:父亲说: “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_:它的果实 _,不像桃子、 石榴、苹果那样,把_的果实 _挂在枝头

10、上,使人一见_。你们看它 _ 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_,挖起来才知道。 ” 自读。 指名读。 齐读。 教师:做人就要做具有花生品格的人,许地山不仅以“落花生”为笔名,还写下了这样 的话语激励自己。 出示句子: 我要像花生一样, 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 我要为中华而生, 为中华而贡献。 (齐读。) 二、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课文从议花生讲到做人的道理,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 推荐以下文章: 陈惠英:梅花魂 袁鹰: 白杨 小练笔: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 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本课时的课堂教学是我们教研组在反复琢磨“导学议练”

11、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设计的, 其间的领悟不见得正确,望老师们批评指正。 备课时,首先将“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牢记心中,“以学生为本、以训 练为主、以激励为主” ,进行教学设计时,遵循这一教学理念,反复对照这一理念,不断改 进教学设计。 在课堂教学时, 我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 性,符合学生年龄及学段特点;学生质疑能力及读书能力都比较强。我希望今后能多关注课 后习题,比如: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体会文字包含着的意思),你是怎样体会到的(体会 含义的方法)和同学交流交流(体会的形式)。 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都要对“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就这节课来 看,我们的教学还要加强放手,环节不一定非得往操作流程上靠,要因文而异。 执教本课后, 发现了自身有许多不足:语文素养急需提高,语文课堂缺少适当灵动的语 言,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够及时、准确,不能较好地发挥激励及导向的作用。对于教学中的细 节关注不够。今后我会加强自身的学习,用心践行“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争取在研究 中有出色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