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工作法规文件汇编.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65215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PDF 页数:81 大小:420.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工作法规文件汇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统计工作法规文件汇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统计工作法规文件汇编.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统计工作法规文件汇编.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统计工作法规文件汇编.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计工作法规文件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计工作法规文件汇编.pdf(8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 81 统计工作法规文件汇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2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10 3、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21 4、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24 5、证券期货市场统计管理办法32 2 /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1983 年 12 月 8 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通过根据 1996 年 5 月 15 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 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决定修正2009 年 6 月 27 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修订) b5E2RGbCb5E2RGbC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

2、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 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发挥统计在了解国情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中的重要作用,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 制定本法。p1EanqFDp1EanqFD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 关部门组织实施的统计活动。 统计的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 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3 / 81 第三条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 统计管理体制。 第四条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工 作的组织领导,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 DXDiTa9EDXDiTa9E

3、第五条国家加强统计科学研究,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改 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 国家有计划地加强统计信息化建设,推进统计信息搜集、处理、传输、 共享、存储技术和统计数据库体系的现代化。 RTCrpUDGRTCrpUDG 第六条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照本法规定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 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各单位的负责人, 不得自行修改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搜集、整理的统计资料,不得以任 何方式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及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不得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 5PCzV

4、D7H5PCzVD7H 第七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 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 4 / 81 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jLBHrnAIjLBHrnAI 第八条统计工作应当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检 举统计中弄虚作假等违法行为。对检举有功的单位和个人应当给予表彰和 奖励。 xHAQX74JxHAQX74J 第九条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 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第十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

5、号、物质 利益或者职务晋升。 第二章统计调查管理 第十一条统计调查项目包括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和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是指全国性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 查项目是指国务院有关部门的专业性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是 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地方性统计调查项目。 LDAYtRyKLDAYtRyK 5 / 81 国家统计调查项目、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应当明确 分工,互相衔接,不得重复。 第十二条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 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报国务院备案;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报 国务院审批。 Zzz6

6、ZB2LZzz6ZB2L 部门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 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备案;统计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的, 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dvzfvkwMdvzfvkwM 地方统计调查项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分别 制定或者共同制定。其中,由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 部门共同制定的,报国家统计局审批;由省级以下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 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报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由县级 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制定的,报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 rqyn14ZNrqyn14ZN 第十三条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关应当对

7、调查项目的必要性、可行 性、科学性进行审查,对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予以批准的书面决定,并 公布;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作出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并说明理由。 EmxvxOtOEmxvxOtO 6 / 81 第十四条制定统计调查项目,应当同时制定该项目的统计调查制度, 并依照本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一并报经审批或者备案。 SixE2yXPSixE2yXP 统计调查制度应当对调查目的、调查内容、调查方法、调查对象、调 查组织方式、调查表式、统计资料的报送和公布等作出规定。 6ewMyirQ6ewMyirQ 统计调查应当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组织实施。变更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 应当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或者原备案机关备

8、案。 kavU42VRkavU42VR 第十五条统计调查表应当标明表号、制定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文号、 有效期限等标志。 对未标明前款规定的标志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 对象有权拒绝填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依法责令停止有关统 计调查活动。 y6v3ALoSy6v3ALoS 第十六条搜集、整理统计资料,应当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 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综合运用全面调查、重点调查等方法,并充分利用行 政记录等资料。 M2ub6vSTM2ub6vST 重大国情国力普查由国务院统一领导,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组织统 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实施。 7 / 81 第十七条国家制定统一的统

9、计标准,保障统计调查采用的指标涵义、 计算方法、分类目录、调查表式和统计编码等的标准化。 0YujCfmU0YujCfmU 国家统计标准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标准化 主管部门共同制定。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性的部门统计标准,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部门统计标准不得与国家统计标准相抵触。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可以在 统计调查对象中推广使用计算机网络报送统计资料。 eUts8ZQVeUts8ZQV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统计工作所需经费列入财政预 算。 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人民政府共同负担,列 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

10、按时拨付,确保到位。 sQsAEJkWsQsAEJkW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8 / 81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以及乡、镇人民政 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统计资料的保存、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统 计信息共享机制。 GMsIasNXGMsIasNX 第二十一条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等统计调查对象,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建立健全统计资料的审 核、签署、交接、归档等管理制度。 TIrRGchYTIrRGchY 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人员应当对其审核、签署的统计资料的真实性、 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及时向

11、本级人民政府统 计机构提供统计所需的行政记录资料和国民经济核算所需的财务资料、财 政资料及其他资料,并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统计 机构报送其组织实施统计调查取得的有关资料。 7EqZcWLZ7EqZcWLZ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当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提供有 关统计资料。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公 布统计资料。 国家统计数据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为准。 9 / 81 第二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 由本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公布。 第二十五条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 身份的资料,任何

12、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 目的。 lzq7IGf0lzq7IGf0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 统计资料,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应当及时公开,供社会公众查询。 zvpgeqJ1zvpgeqJ1 第四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二十七条国务院设立国家统计局,依法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的统 计工作。 国家统计局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派出调查机构,承担国家统计局布置 的统计调查等任务。 10 / 81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 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 施统计调查。 NrpoJac3

13、NrpoJac3 第二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设立统 计机构,或者在有关机构中设置统计人员,并指定统计负责人,依法组织、 管理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在统计业务上受本级 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指导。 1nowfTG41nowfTG4 第二十九条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如实搜集、报 送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不得以任何方式要求任何单位和 个人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不得有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 fjnFLDa5fjnFLDa5 统计人员应当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对其负责搜集、审核、 录入的统计资料与统计调查对象报送的统计资料的一致

14、性负责。 tfnNhnE6tfnNhnE6 第三十条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有权就与统计有关的问题询问 有关人员,要求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资料并改正不真实、不准确的资料。 HbmVN777HbmVN777 统计人员进行统计调查时,应当出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 有关部门颁发的工作证件;未出示的,统计调查对象有权拒绝调查。 V7l4jRB8V7l4jRB8 11 / 81 第三十一条国家实行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考试、评聘制度,提高 统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保障统计队伍的稳定性。 83lcPA5983lcPA59 统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的统计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 力。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15、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人员的专业培 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第五章监督检查 第三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监察机关对下级人民政府、本级 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执行本法的情况,实施监督。 mZkklkzamZkklkza 第三十三条国家统计局组织管理全国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查处重 大统计违法行为。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查处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统计违 法行为。但是,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活动中发 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由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机构负责查处。 AVktR43bAVktR43b 12 / 81 法律、行政法规对有关部门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另有规定的,

16、从其规定。 第三十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积极协助本级人民政府 统计机构查处统计违法行为,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移送有关统计 违法案件材料。 ORjBnOwcORjBnOwc 第三十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在调查统计违法行为或者核 查统计数据时,有权采取下列措施: (一)发出统计检查查询书,向检查对象查询有关事项; (二)要求检查对象提供有关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 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三)就与检查有关的事项询问有关人员; (四)进入检查对象的业务场所和统计数据处理信息系统进行检查、 核对; (五)经本机构负责人批准,登记保存检查对象的有关原始记录和

17、凭 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表、 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2MiJTy0d2MiJTy0d (六)对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情况和资料进行记录、录音、录像、照相 和复制。 13 / 81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进行监督检查时,监督检查人员不得少于 二人,并应当出示执法证件;未出示的,有关单位和个人有权拒绝检查。 gIiSpiuegIiSpiue 第三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有关 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反映情况,提供相关证明和资料,不得拒绝、阻碍检 查,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台账、统计调查 表、会计资料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 uEh0U1YfuEh0

18、U1Yf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单位的负 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 IAg9qLsgIAg9qLsg (一)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的; (二)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 资料的; 14 / 81 (三)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 报复的; (四)对本地方、本部门、本单位发生的严重统计违法行为失察的。 第三十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在组织实施统 计调查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本级人民政府、上级人

19、民政府统计机 构或者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通报;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 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WwghWvVhWwghWvVh (一)未经批准擅自组织实施统计调查的; (二)未经批准擅自变更统计调查制度的内容的; (三)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四)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他机构、人员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的; (五)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的。 统计人员有前款第三项至第五项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令改正,依法给 予处分。 15 / 81 第三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有关部门有下列行为之 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

20、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 关依法给予处分: asfpsfpiasfpsfpi (一)违法公布统计资料的; (二)泄露统计调查对象的商业秘密、个人信息或者提供、泄露在统 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的; ooeyYZTjooeyYZTj (三)违反国家有关规定,造成统计资料毁损、灭失的。 统计人员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泄露国家秘密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四十一条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 组织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 告,可以予以通报;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1、属于国家 工作人员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 BkeGuInkBkeGuInk (一)拒绝提供统计资料或者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的; (二)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 (三)拒绝答复或者不如实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的; 16 / 81 (四)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 (五)转移、隐匿、篡改、毁弃或者拒绝提供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 台账、统计调查表及其他相关证明和资料的。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五万元 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PgdO0sRlPgdO0sRl 个体工商户有本条第一款所列行为之一的,由

2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 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3cdXwckm3cdXwckm 第四十二条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 组织迟报统计资料,或者未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的, 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h8c52WOnh8c52WOn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可以并处一万元 以下的罚款。 个体工商户迟报统计资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 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查处统计违法行为时,认为 对有关国家工作人员依法应当给予处分的,应当提

23、出给予处分的建议;该 17 / 81 国家工作人员的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并将结果 书面通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v4bdyGiov4bdyGio 第四十四条作为统计调查对象的个人在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活动中拒 绝、阻碍统计调查,或者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普查资料的,由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予以批评教育。 J0bm4qMpJ0bm4qMp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法规定,利用虚假统计资料骗取荣誉称号、物质 利益或者职务晋升的,除对其编造虚假统计资料或者要求他人编造虚假统 计资料的行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外,由作出有关决定的单位或者其上级单 位、监察机关取消其荣誉称号,追

24、缴获得的物质利益,撤销晋升的职务。 XVauA9grXVauA9gr 第四十六条当事人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 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其中,对国家统计 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派出的调查机构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向 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对国家统计局派出的其他调查机构作出的行政 处罚决定不服的,向国家统计局在该派出机构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 派出的调查机构申请行政复议。 bR9C6TJsbR9C6TJs 第四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8 / 81 第七章附则 第四十八条本法所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指国家统计局

25、 及其派出的调查机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pN9LBDdtpN9LBDdt 第四十九条民间统计调查活动的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组织、个人需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统 计调查活动的,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规定报请审批。 DJ8T7nHuDJ8T7nHu 利用统计调查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或者进行欺诈活动的, 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五十条本法自 201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19 / 8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453 号 现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决定 , 自 2006 年 2 月 1

26、日起施行。 总理温家宝 二 五 年 十 二 月 十 六 日 QF81D7bvQF81D7bv 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的决定 国务院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作如下修改: 一、将第六条修改为:“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 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国家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机关,负责监督检 20 / 81 查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实施,维护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职权,依法查 处违反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行为。 ” 4B7a9QFw4B7a9QFw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 规定: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 查处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在国家统计

27、局派出的调查队组织 实施的统计调查中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由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 队负责查处。” ix6iFA8xix6iFA8x 二、 将第二十一条修改为:“国家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的制 度,加强对各省、 自治区、直辖市重要统计数据的监控和评估。 ” wt6qbkCywt6qbkCy 三、将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中的第三项修改为:“在国务院领导下, 会同有 关部门组织重大的国情国力普查,组织、协调全国社会经济抽样调查; ”第七 项修改为:“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Kp5zH46zKp5zH46z 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 规定: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承担国家统计局

28、布置的各项调查任务,依法独立开展统计调查,独立上报统计资料。” Yl4HdOAAYl4HdOAA 四、删除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中的第六项。 五、将第二十六条第一款中的第二项修改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报送 和提供统计资料,对本单位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经营管理的效益,进行统计 21 / 81 分析和统计监督;” ch4PJx4Bch4PJx4B 六、将第三十三条第一款修改为: “企业事业组织有 统计法 第二十七 条第一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 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以处5 万元以下的罚款。”第二款修改为: “个体工商户有统计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所列违法行为之一的

29、,由县级 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或者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予以警告,并可以处 1 万元以下的罚款。” qd3YfhxCqd3YfhxC 本决定自 2006 年 2 月 1 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根据本决定作相应的修改,重新 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则 (1987 年 1 月 19 日国务院批准1987 年 2 月 15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 2000 年 6 月 2 日国务院批准修订2000 年 6 月 15 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根 据 2005 年 12 月 16 日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实施细 则的决定修订) E836L11DE836L11D 22 / 81

30、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 (以下简称统计法 )的规 定,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统计法所指的统计,是指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对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 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S42ehLvES42ehLvE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项目分类,由国家统计局规定、调整。 第三条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建立健全国家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国务院各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有计划 地用现代信息技术装备本部门及其管辖系统的统计机构。 501nNvZF501nNvZF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列入发展

31、计划。 国家统计信息工程建设,由国家统计局统一领导,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 政府统计机构分级负责。 jW1viftGjW1viftG 第四条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实行工作责任制,实行考核和奖惩制度, 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下列职权: 23 / 81 (一)统计调查权调查、搜集有关资料,召开有关调查会议,检查 与统计资料有关的原始记录和凭证。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照统计法和 国家有关规定,如实提供统计资料和情况,不得虚报、瞒报、拒报、迟报, 不得伪造、篡改。 xS0DOYWHxS0DOYWH (二)统计报告权将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资料和情况加以整理、分 析,向上级领导机

32、关和有关部门提出统计报告。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阻 挠和扣压统计报告,不得篡改统计资料。 LOZMkIqILOZMkIqI (三)统计监督权根据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情况进行统计监督,检查国家政策和计划的实施,考核经济效益、社会 效益和工作成绩,检查和揭露存在的问题,检查虚报、瞒报、伪造、篡改 统计资料的行为,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对统计机构、统 计人员反映、揭露的问题和提出的建议,应当及时处理,作出答复。 ZKZUQsUJZKZUQsUJ 第五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部门、各企业事业组织,应 当根据国家统计任务和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需要,在下列方面加强

33、 对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 dGY2mcoKdGY2mcoK (一)领导和支持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执行统计法规 24 / 81 和统计制度,准确、及时地完成统计工作任务,加强统计工作现代化建设; rCYbSWRLrCYbSWRL (二)吸收和组织统计人员参加讨论有关政策和计划、研究经济和社 会发展问题的会议,发挥统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 FyXjoFlMFyXjoFlM (三)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组织实施重大的国情国力普查; (四)按照规定审批统计调查计划,切实解决经批准的统计调查需要 的人员和经费。 第六条国家统计局及其派出的调查队、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统计机构是国家执行统计法

34、规和统计制度的机关,负责监督检查统计法规 和统计制度的实施,维护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的职权,依法查处违反统计 法规和统计制度的行为。 TuWrUpPOTuWrUpPO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依法查处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统 计违法行为;在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中发生的统 计违法行为,由组织实施该项统计调查的调查队负责查处。 7qWAq9jP7qWAq9jP 第二章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制度 25 / 81 第七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按照下列三类情 况,分别建立统计制度,编制统计调查计划,按照规定经审查机关批准后 实施: llVIWTNQllVIWTNQ (一

35、)国家统计调查,是指全国性基本情况的统计调查,包括国家统 计局单独拟订的和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拟订的统计调查项 目。国家统计调查计划中新的、重大的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报国 务院审批;经常性的、一般性的统计调查项目,由国家统计局审批。 yhUQsDgRyhUQsDgR 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统计调查方案实施国家统 计调查。 (二)部门统计调查,是指各部门的专业性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 计划和统计调查方案,由该部门的统计机构组织本部门各有关职能机构编 制。其中,统计调查对象属于本部门管辖系统内的,由本部门领导人审批, 报国家统计局或者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备案;统

36、计调查对象超出本 部门管辖系统的,报国家统计局或者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审批,其 中重要的,报国务院或者本级地方人民政府审批。各部门统计调查管辖系 统的划分办法,由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后 26 / 81 实施。 MdUZYnKSMdUZYnKS (三)地方统计调查,是指地方人民政府需要的地方性的统计调查。 地方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调查方案的报批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统计机构规定,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09T7t6eT09T7t6eT 第八条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不得与国家统计调查重复、矛 盾。 国家统计调查与部门统计调查、地方统计调查的分工,由国家统计

37、局 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具体商定。 e5TfZQIUe5TfZQIU 第九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的综合协调部门需要的统计资料,应 当从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搜集;确实需要直接进行统计调查 的,应当编制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调查方案,依照统计法和本细则的 有关规定,经批准后实施。 s1SovAcVs1SovAcV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实施的部门统计调查,应当及时 向 本 级 人 民 政 府 统计 机 构 报 送基 本 统 计 资 料 或 者综 合 统 计 资料 。 GXRw1kFWGXRw1kFW 国家统计局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应

38、当定期、无偿 地向本级人民政府部门提供有关综合统计资料。 UTREx49XUTREx49X 27 / 81 第十条统计调查计划按照统计调查项目编制。统计调查项目,是指 一定时期内为实现特定统计调查目的而组织实施的统计调查。统计调查项 目的计划应当列明:项目名称、调查机关、调查目的、调查范围、调查对 象、调查方式、调查时间、调查的主要内容。 8PQN3NDY8PQN3NDY 编制统计调查计划,必须同时编制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方案应当 包括下列内容: (一)供统计调查对象填报用的统计调查表和说明书; (二)供整理上报用的统计综合表和说明书; (三)统计调查需要的人员和经费及其来源。 第十一条县级

39、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各部门统计机构对送审 的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调查方案的必要性、可行性、科学性应当进行严格 审查;对不符合本细则规定的,应当退回修改或者不予批准。编制和审查 统计调查方案,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mLPVzx7ZmLPVzx7Z (一)在已经批准实施的各种统计调查中能够搜集到资料的,不得重 复调查; (二)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或者行政记录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制发 全面统计调查表;一次性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进行经常性统计 28 / 81 调查;按年统计调查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季统计调查;按季统计调查 可以满足需要的,不得按月统计调查;月以下的进度统计调查必须从严控 制;

40、AHP35hB0AHP35hB0 (三)编制新的统计调查方案,必须事先试点或者征求有关地方、部 门和基层单位的意见,进行可行性论证,保证切实可行,注重调查效益; NDOcB141NDOcB141 (四)统计调查需要的人员和经费应当有保证。 第十二条国家建立周期性的普查制度。周期性普查由国务院和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统一领导,组织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实施,所需要的经 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 1zOk7Ly21zOk7Ly2 进行经常性抽样调查,应当通过基本统计单位普查和行政记录的方式, 查明基本统计单位及其分布情况,建立科学的抽样框,按照随机原则在调 查总体中选取足以代表总体的样本单位,减少

41、抽样误差。 fuNsDv23fuNsDv23 第十三条按照规定程序批准的统计调查表,必须在右上角标明表号、 制表机关、批准或者备案机关、 批准或者备案文号、 有效期限。tqMB9ew4tqMB9ew4 对未标明前款所列内容或者超过有效期限的统计调查表,有关统计调查 对象有权拒绝填报,统计机构有权废止。 29 / 81 第十四条统计调查方案所规定的指标涵义、调查范围、计算方法、 分类目录、调查表式、统计编码等,未经批准该统计调查方案的机关同意,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修改。 HmMJFY05HmMJFY05 第三章统计资料的管理和公布 第十五条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健全统计资料的审核制度, 保

42、障统计资料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各部门、各企业事业组织提供的统计资料,由本部门、本单位领导人 或者统计负责人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后上报。有关财务统计资料由财务会 计机构或者会计人员提供,并经财务会计负责人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县 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乡、镇统计员提供的统计资料,由本级人 民政府统计机构负责人或者乡、镇统计员审核、签署或者盖章后上报。 ViLRaIt6ViLRaIt6 第十六条各级领导机关制定政策、计划,检查政策、计划执行情况, 考核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工作成绩,进行奖励和惩罚等,需要使用统计 资料的,必须依照统计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以统计机构或者统计负责 30 / 81 人签署

43、或者盖章的统计资料为准。 9eK0GsX79eK0GsX7 第十七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必须做好统计信息咨询服 务工作,充分利用可以公开的社会经济信息为社会公众服务。 naK8ccr8naK8ccr8 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在统计法和统计制度规定之外提供统计信息 咨询,实行有偿服务。具体办法由国家统计局会同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制 定。B6JgIVV9B6JgIVV9 第十八条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必须执行国家有关统计资料保密 管理的规定,加强对统计资料的保密管理。 第十九条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必须建立统计资料档案制度。统 计资料档案的保管、调用和移交,应当遵守国家有关档案管理的规定。 P2

44、IpeFpaP2IpeFpa 第二十条国家建立健全统计资料定期公布制度。 国家统计局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由国家统计局公布。国务院有 关部门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其中,与国家 统计局统计调查取得的统计数据有重复、交叉的,应当在同国家统计局协 商后,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国务院有关部门公布统计数据,应当自公 布之日起 10 日内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3YIxKpSc3YIxKpSc 31 / 81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公布其统计调查取得 的地方统计数据,比照前款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国家建立健全统计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的制度,加强对 各省、自治区、直辖

45、市重要统计数据的监控和评估。 gUHFg9mdgUHFg9md 第四章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 第二十二条国家统计局履行下列职责: (一)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和计划,制定统计工 作规章,制订统计工作现代化规划和国家统计调查计划,组织领导和协调 全国统计工作,监督检查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实施; uQHOMTQeuQHOMTQe (二)健全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统计指标体系,制定全国统一的基本 统计报表制度;制定或者与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国家统计标准,审定部门统 计标准; IMGWiDkfIMGWiDkf (三)在国务院领导下,会同有关部门组织重大的国情国力普查,组 织、协调全国社会经济抽样调查

46、; (四)根据国家制定政策、计划和进行管理的需要,搜集、整理、提 32 / 81 供全国性的基本统计资料,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 计预测和统计监督; WHF4OmOgWHF4OmOg (五)审查国务院各部门编制的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调查方案,管理 国务院各部门制发的统计调查表; (六)检查、审定、管理、公布、出版全国性的基本统计资料,定期 发布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 aDFdk6hhaDFdk6hh (七)统一领导和管理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 (八)组织指导全国统计科学研究、统计教育、统计干部培训和统计 书刊出版工作; (九)开展统计工作和统计科学的国际交流。

47、 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队承担国家统计局布置的各项调查任务,依法 独立开展统计调查,独立上报统计资料。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履行下列职责: (一)完成国家统计调查任务,执行国家统计标准,执行全国统一的 基本统计报表制度; (二)制订本行政区域内的统计工作现代化规划、统计调查计划和统 计调查方案,统一领导和协调本行政区域内包括中央和地方单位的统计工 33 / 81 作,监督检查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实施; ozElQQLiozElQQLi (三)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制定计划和进行管理的需要,搜集、整理、 提供基本统计资料,对本行政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 析、统计预测

48、和统计监督; CvDtmAfjCvDtmAfj (四)审查本行政区域内各部门的统计调查计划和统计调查方案,管 理本行政区域内各部门制发的统计调查表; (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检查、审定、管理、公布、出版本行政区 域内的基本统计资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定期发布本 行政区域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自治州、县、自治县、 市、市辖区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按照本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发布本行政区域 内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的统计公报; QrDCRkJkQrDCRkJk (六)组织指导本行政区域内各部门、各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 加强统计教育、统计干部培训和统计科学研究工作;对本行政

49、区域内人民 政府统计机构干部和乡、镇统计员进行考核和奖励。 4nCKn3dl4nCKn3dl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受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人民政府 统计机构的双重领导,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为主。 ijCSTNGmijCSTNGm 34 / 81 第二十四条乡、镇统计员执行乡、镇综合统计的职能,履行下列职 责: (一)完成国家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任务,执行国家统计标准, 执行全国统一的基本统计报表制度,执行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监督检查 统计法规和统计制度的实施; vfB1pxanvfB1pxan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搜集、整理、分析、提供和管理本乡、镇 的基本统计资料; (三)组织指导本乡、镇各有关单位、人员加强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建 设,健全本乡、镇的统计台账制度和统计档案制度,组织乡、镇以下的统 计业务工作。 JbA9VhEoJbA9VhEo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统计法等有关规定和统计工作的需要, 设置专职的或者兼职的统计员,建立健全乡、镇统计信息网络。乡、镇统 计员和乡、镇统计信息网络在统计业务上受县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的领导。 X7Ahr18pX7Ahr18p 村的统计工作,由村民委员会指定专人负责,其在统计业务上受乡、 镇统计员的领导。 第二十五条县级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