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市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67312 上传时间:2020-01-2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37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邵阳市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邵阳市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邵阳市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邵阳市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邵阳市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邵阳市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邵阳市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卷.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绝密启用前 邵阳市 2018 2019 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质量摸底检测 语文 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 (共 30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 (6 分)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 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 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 “ 清国留学生 ” 的速成班,头顶 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 形 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 梳得很光亮, 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w n ()如小姑娘的发 j ()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2、4 分) 烂熳 ()绯 () 红w n ()如发 j () (2)根据文中括号里的解释写出成语:(2 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如果支付宝的 “ 圈子 ” 里藏污纳垢 ,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 ,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大鱼海棠预告片中“ 守望重生 ”“义无反顾 ”“爱苦别离 ” 三个章节对抑扬顿挫 的故事情节进 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 ,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 分) A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

3、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 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青春剧应该既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 比 0 的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4. 下列语句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 分) A. 面对青春时光,我们必须坚持一个信念:珍惜,珍惜,再珍惜。 B. 电影芳华是冯小刚与严歌苓联手打造的一部反映我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工团生活的大片。 C.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D. 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

4、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煞了。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 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北魏地理学家。我国古代科举制中有“ 连中三元 ” 的说法, “ 三元 ” 分别指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即“ 解元”“会元”“状元” ,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第一名, 称为“ 连中三元 ” 。 B 与朱元思书作者吴均,南朝梁文学家,本文是吴均写给友人的信的一部分。 C 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 诗佛” 之称。苏轼评价其: “ 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D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他与韩愈、柳宗元、孟浩

5、然、王安石、苏洵、苏辙、曾巩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 。 6. 古诗文默写填空。 (8 分) (1)相顾无相识, _ 。(王绩野望 ) (2) _ ,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 (3) 李白渡荆门送别中 “_, _ ”两句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 (4)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从植物变化的角度写景的诗句是: _ ,_ 。 (5) 使至塞上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达诗人惆怅抑郁的心情的诗句是 “_,_ ” 7、名著阅读。 (2 分)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是美国著名记者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 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8综合实践。(6 分)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建设生

6、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 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 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 对待生态环境 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 (1)根据你的理解,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信息。(2 分) (2)材料二是中国环境保护的标志,请语意简明地写出该标志的构图要素,并任选一个要素说说它 的寓意。 (2 分) 材料二 (3)小明的父亲为爷爷的九十大寿准备了很多烟花爆竹。小明劝阻父亲不要放烟花,以免造成环境 污染。可父亲说: “ 爷爷九十岁生日值得庆贺,为此设宴请客,多放烟花表示孝道。” 如果你是 小明,请从 “ 孝道”

7、和“ 环保 ” 的角度劝阻父亲( 50 字以内,语言得体)。 (2 分) 二、阅读与赏析 (共 40 分) (一)古诗文阅读 (914 小题,共 16 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巴 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山川之美,

8、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9、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 (1)至于夏水襄陵() (2)良多趣味() (3)四时俱备 ()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10、翻译下列句子。 (4 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11、用“/ ”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 。(2 分) (1)自 非 亭 午 夜 分(2)实 是 欲 界 之 仙 都 12、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文章结构严谨,布局巧妙,语言凝练生动,行文

9、富于变化,多采用四字句,又兼用散句,收放 有致,节奏鲜明,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B、乙文中 “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 文章感慨起笔,囊括了山水,纵览了古今。 C、甲文描绘三峡的奇异景象,动静结合。写山,以动为主,文势舒缓;写水,跌宕多变,夏水激荡 奔放,春冬之水静中有动,秋水枯瘦凄清。 D、乙文中 “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描绘出众彩纷呈,绚丽动人的景象。 13、甲文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2 分) 14、乙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518小题,共 8 分) 材料一 资料显示,中国内地大城市7 至 18 岁的儿童青少年中, 100

10、个男生就有 12 个超重、 5 个肥 胖,100 个女生就有 7 个超重、 3 个肥胖;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 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对此,专家指出,国民整体能量摄入提高、洋快餐、含糖和碳酸饮料及 甜食摄入增加是重要原因,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饮食过量,吃得过饱,是肥胖的主要原因。因米面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多食可 在人体内转化成脂肪而积聚在皮下。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 同时要限制高脂肪副食品的 摄入量。 2要增强运动。每天不仅要增加运动量,而且要延长运动时间。因运动初期是消耗体内的糖类,只 有较长时间的运动才能消耗贮存的脂肪。因此每天要坚持运动

11、,而且要选用消耗性较大的运动, 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材料二 材料三 膳食平衡避免隐性饥饿(节选) 肥胖也属营养不良 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学生营养室副主任张倩表示,儿童处于不同年龄段, 需要分阶段补充 各种营养。比如 2 岁至 6 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 至 17 岁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 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 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 张倩还说, 图 1 图 2 所有儿童都应经常进行户外活动,6 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 分钟的充足运动。 当前,我国儿童肥胖问题日趋严重。实际上,肥胖同样也

12、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肥胖儿童的营 养不均衡问题非常严重,超重者的饮食习惯往往不良,摄入过多高热、高脂食物,却又排斥蔬菜水果 等有益身体的食物,再加上运动不足,就造成营养不良的发生。因此,肥胖儿童更需要注意均衡膳食 的摄入,减少高热、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增强运动,以达到健康减肥的目的。 重视学生一日三餐 据北京市 2015 年度中小学生营养与健康状况报告显示,北京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处于全国 较高水平,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 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学 生们的饮食行为和营养知识有待改善和加强。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主任马冠生指出,应制订学生餐营

13、养需求及营养操作相 关标准,同时要加强学生餐供餐管理,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配餐、烹调培训;鼓励学校开设食堂,为 不同年级、不同生理状态的学生提供相应的群体配餐。 15请在材料一中找到一句话,用来说明材料二中图1 和图 2 所表达的信息 。 (2 分) 16以上材料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任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2 分) 17 “但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尽合理、高强度身体活动少、睡眠不足、肥胖、超重等健康问题”一句中 “尽”字能否去掉?为什么?(2 分) 18你同意材料三中专家说的“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表现”吗?为什么?(2 分) (三)散文阅读 (1922 小题,共 8 分) 人间第一爱季羡林 大

14、千世界,爱有多端, 但是最纯真、 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 几乎近于本能的爱, 就是母爱。 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我为什么只信“ 古今” 而不讲 “ 中外” 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 是不相同的。 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 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在年高德劭 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平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 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 凿空之盛举, 完全弥补了上面提到的憾

15、事。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 将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一般 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 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 他(她)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是母亲。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 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 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 抖擞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我曾经有一个说法: “ 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 ” 我至今还坚持此说。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 的朋友

16、,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 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馨,甜蜜和温馨不正是净化和抚 慰你的灵魂的醍醐 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媲美的呢 ? 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爱的人。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 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 也是无法治愈 我这个创伤的。我一生走遍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 的母亲,眼泪使立即潸潸涌出。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 况。嗟乎 !此生已矣,我又不相信来生,奈之何哉!奈之何哉 ! 韩诗外传上说: “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是古今同恨的事。惟愿读这一套 书的读者们

17、, 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考虑一下自己对待父母的情况,再背诵一下孟郊 那一首有名的诗: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者如能做出应有的结论,庶不致辜负这一套珍贵的新绿文丛的期望。 注释:年高德劭:年岁长,品德高。劭(sh o),(品德)美好。醍醐: t h ,古时指从牛奶中提 炼出来的精华。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庶:sh ,几 乎,差不多。 19、本文中为什么称母爱为“ 人间第一爱 ” ?(用原文回答 ) (2 分) 20、第二段末句“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中的 “ 这 ” 指的是

18、(2 分) 21、“ 韩诗外传上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是古今同恨的事。” 这句 话中的 “ 恨” 是什么意思 ? 22、“ 子欲养而亲不待” 是 “ 古今同恨的事” ,这是因为:(2 分) (四)记叙文阅读 (2326 小题,共 8 分) 奶奶的第一次合影 奶奶一生有两个忌讳: 照相,过生日。她认为照相会吸走人的精气, 过一次生日就会折寿半年。 她将这一理念坚持了一辈子,于是,我们做晚辈的,都尽量顺着她,不为她庆生,也不为她照相。尽 管我曾偷拍过她几次,但终因怕她知道了不悦,也一直没让她看。她低调对待生命,不想在这个世界 上留下她的任何印记。 奶奶很上相。她坐在屋檐下剥玉

19、米,银白色的头发贴在脑后,身材瘦削,穿着一件灰蓝色的长 对襟衣,那模样本身就是一幅水墨画。我一直想给她拍张彩照,等她百年之后使用,毕竟,她已年过 九十了。但她从不配合,我的想法一直未能实行。 年过九十的人几乎是风里的一盏灯。 入秋的那场雨下过,天气呼啦一下就凉了。奶奶的老毛病气管炎犯得很准时,年年秋后。奶奶 尽量压低喘息,但咳嗽声还是传了过来,一阵一阵的,将她的身子压得越来越低,让她的脚步更加蹒 跚。 门外的那棵油桐树叶黄了,秋雨过后,“啪啪”地往地上落。 “叶落归根了 !”奶奶嘴里嘀咕一 声,缩了缩身子,弯着腰回屋里了。奶奶怕风吹,就待在黑洞洞的屋子里不出来,有时,看半天没动 静,喊她几声,

20、她才应一声。 转眼冬天来了。父亲打来电话,声音大得可怕,简直是吼,说:“老房门前被画了白线,有高 速公路要从门口过,这叫人咋活呀?” 这是很多农民当下面临的一个难题,谁也没办法。 我还一直为我们家地处偏僻地带,不会被现 代化设施骚扰而得意呢,没想到还是没躲过拆迁这一劫,想着想着,头就大了,跟老板请了假,回去 看看。 院子里依然静悄悄的, 只是房阶下三米以外的地方醒目地画了一条白线。那棵高高挺立的油桐 树首当其冲,白线就画在它的根部。 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 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 耳后,一阵急促的喘息声传来, 回头看, 是奶奶。 奶奶今天显得很精神, 她将头发梳得光溜溜的, 走出她“宅”了

21、许久的屋子, 微笑地看着我说: “二丫,你知道不,咱家门前的这棵油桐树是你爷爷盖房时栽的,你爹才7 岁时,你爷爷蹬脚走了, 他走时树才有碗口那么粗。 ” 我只知道吃从树上掉下来的油桐籽,却从不知道这棵树竟然有这么长的历史。它现在粗得我一 抱都搂不严。 奶奶说后,用手捋了捋头发,又说: “过不了几天,这树就要被砍了,咱们的老屋和 院墙肯定也保不住了。二丫,你给我照张相吧,我要和树连同这老屋在一起,这么多年 了,也该到头了。”我的眼泪竟然“哗”地落了下来,拿相机的手颤抖得厉害。 奶奶端端地站在油桐树下,望着我,脸上透出少有的光。透过被泪水模糊的眼,我看了看镜头 里的奶奶,使劲地摁了快门。奶奶看了看

22、相机里的照片说:“我不敢看了,收起来吧,也不知道你爷 爷敢不敢看。”她颤颤巍巍地走回了屋里。 一年后,奶奶和那棵老油桐以及老屋永远地待在了一起。 23根据第段内容,用两个词语概括奶奶的性格特点。(2 分) 24小说为什么以“奶奶的第一次合影”为题?(2 分) 25小说多处提到油桐树,请说说油桐树在文中有哪些作用。 (2 分) 26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 (2 分) 那条白线就像一道符,在太阳的光里显得阴森而恐怖。 三、写作与表达 (共 50 分) 27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 写作。 文题一: 考试 文题二: 你现在正置身于一个美丽的大自然王国,那里有美丽的花草树木相依相随,可爱

23、的飞鸟 鱼虫深情交谈,欢快的泉水山石友好对话,还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互帮互助,和谐相处你,在那里 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呢?请你放飞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如果你选文题二,请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成记叙文体;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不少于600 字。 题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邵阳市 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上册质量摸底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1.(1)m n f i 宛 髻(2)油光可鉴2.C 3.C 4.B【答案】 B【解析】 A 句运用了反复 的修辞; B 句没有使用修辞; C

24、句运用了借代、反复和对比等修辞;D 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据此, 答案为 B。5.D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苏洵、曾巩合称为“ 唐宋八大家 ” 6.(1)长歌怀采薇(2)烈士暮年(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5)征蓬出汉塞归雁洛阳边 7.西行漫记,埃德加 斯诺, 8 (1)信息里同时体现 “ 生态文明 ” 、“ 环境保护 ” 、“ 美丽中国 ” 这三个要义,给满分;如果只体现一 个或两个要义给 1 分。 (2)构图要素由地球、太阳、山、水、橄榄枝以及字母Z HB 构成。橄榄枝代表和平、安宁,又代 表植物和生态环境。地球、太阳、山、水是全人类赖

25、以生存的环境,人们要共同保护它。山和水借用 中国象形文字并使之图案化,具有中国特色。Z HB 为 “ 中国环境保护 ” 的缩写,表明是中国环境保护 的标志。 (写出的要素不少于4 个,给 1 分,含义 1 分) (3)示例:爸爸,我不赞成放那么多烟花。其实,表示孝道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帮爷爷实现他的 愿望,在生活和身体上多关心爷爷,或在爷爷生日那天种一棵纪念树,等等,放花炮既不能为爷爷带 来任何好处,还污染环境,影响邻居(至少要从环保角度劝阻,给1 分;语言得体给 1 分) 9. (1)冲上、漫上(2)甚、很(3)季节(4)参与,这里有 “ 欣赏”“领悟” 的意思 10. (1)即使骑上飞奔的

26、马驾着风,也没有这么快。 (2)巍峨的山峰直插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11. (1)自非 /亭午夜分(2)实是 /欲界之仙都 12. C 13. 结构上:渔歌起到了总结全文的作用。内容上:再次点明三峡之长,猿声之哀,进一步渲染了三 峡秋季萧瑟悲凉的气氛。 (共 2 分) 14.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情, 15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近几年呈快速上升趋势,而学生体质呈下降趋势。(写出一点给 1 分, 写出两点给满分) 16举例子: (1)“ 如长跑、跳绳、打篮球、踢足球、游泳、爬山等活动,关键在持之以恒。” 作用: 具体说明了有哪些运动方式。 (2)“ 比

27、如 2 岁至 6 岁儿童应保证足量食物摄入,并做到平衡膳食,每天饮奶及足量水;6 至 17 岁 学龄儿童要三餐合理,不偏食、贪食,保证钙、铁及维生素摄入,并保持适量体重增长。” 作用:具 体说明不同年龄段,儿童应补充和保证哪些营养。列数字:(1)“ 因此每顿饭以吃八九成饱为宜。” 作用:用数字说明每顿饭的适宜饭量。 (2)“6 岁以上儿童应达到每天至少60 分钟的充足运动。 ” 作用:用 “60 分钟” 具体说 明儿童每天运动应达到的最低时间(或运动量)。 分类别: (1)“ 在生活中应做到以下两点: 1要控制饮食。 2要增强运动。 ” 作用:分别从 “ 饮食” 和 “ 运动” 两个方面说明如

28、何控制肥胖现象。 (任意写出一种方法给1 分,同时分析出作用给满分) 17不能删去。这里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尽” 是指不完全如此,去掉 “ 尽” ,意思就变了。 (判 断 1 分,分析 1 分) 18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宜答“ 同意” ,理由见原文: “ 肥胖同样也是营养不良的一种营养不 良的发生。 ” (写出 “ 同意 ” 或“ 不同意 ”1 分,说出理由,有根有据言之有理1 分) 19、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20、古今没有人将写母爱的文章搜集编辑在一起供人们阅读。 21、遗憾。 22、父母过早的离世,古今的孝子们都无法很好地报答自己对父

29、母的养育之恩。 23 (1)迷信 (2)固执。(原文中的 “ 低调” 是不恰当的,关键要从有关奶奶的具体描述来概括。写 出一个给 1 分) 24设置悬念, “ 第一次 ” 合影是什么情况,和谁 “ 合影” ,这些悬念吸引读者读下去。“ 合影” 二字 点出贯穿全文的线索 “ 照相” 。“ 第一次合影 ” 是全文的核心内容,揭示作品的主旨,表现奶奶对爷爷 和过往生活的深切怀念、对家的热爱。 (写对 1 点给 1 分,写对两点以上给满分) 25小说四次出现油桐树,作用有以下几点:贯穿主要情节, 推动情节发展, 表现人物形象, 升华作品主旨。 (分析油桐树的作用, 关键是要把握住它是爷爷栽下的树,对奶奶来说有特殊意义。 分析“ 作用” 时,需联系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写出一点得1 分,两点或两点以上得满分。 ) 26这里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那条白线比作一道“ 阴森恐怖的符 ” ,表现“ 我” 面对拆迁惊慌、无奈的 心态。也说明拆迁给 “ 我” 的冲击之大,因为爷爷栽的油桐树即将消失,奶奶即将逝去。(判断出修辞 1 分,赏析 1 分,赏析意思接近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