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如何实施科研兴(强)校”讨论.doc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75040 上传时间:2020-01-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长如何实施科研兴(强)校”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校长如何实施科研兴(强)校”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校长如何实施科研兴(强)校”讨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校长如何实施科研兴(强)校”讨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校长如何实施科研兴(强)校”讨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长如何实施科研兴(强)校”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长如何实施科研兴(强)校”讨论.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校长如何实施科研兴(强)校”讨论 观点A课题组成员的确定不能“拉郎配” 在课题组成员的确定上,不少学校实行“拉郎配”的方式,结果指定的成员未必积极参与,未参加者还满腹牢骚。可以将争取到的省、市级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然后面向全体教师进行校内招标,让教师自由组合成子课题组,并选出一名负责人,以子课题组为单位参加竞标。各小组阐述对子课题的认识、研究计划、研究准备,学校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考评,让符合条件且有一定科研能力者中标。来之不易才会珍惜,才能调动课题参与者的积极性,让外部动力转化为内在需求。(江苏省海安县西场镇中心小学王桂玲) 观点b教育

2、科研课题没有终结 一般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普遍认为:一个课题的研究报告通过了专家组的结项鉴定,研究的论文发表了,制作的课件被评为了优秀成果,也就是教科研工作的终结,往往就此止步,将成果束之高阁。但一个教育科研课题是否真的就此结束了呢?教育科研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究竟是什么呢? 教育科研工作的根本功能和最终目的应是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促进学生健康、主动、全面、和谐的发展。即使课题通过了结项鉴定,也并不代表课题的就此结束,而只是课题刚刚进行了一半。接下来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那就是对课题做深入的追踪研究,对研究结果修正完善,使科研成果在本校得到应用,在同类学校得到推广,最终把纸上的

3、东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育人效益,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改,这才是教科研工作的真正目的。(河南省渑池县教体局吉锋) 观点b从教材中挖掘研究课题的三条途径 首先,最简单的一条途径就是把教材上没有阐释明白的问题进行深化。如高中历史教材中讲述康有为的思想时,提到了“万木草堂”,但语焉不详。我查阅了多种史料,弄清了“万木草堂”的来龙去脉、组织结构、管理办法、培养的人才等多方面情况,在此基础上写出了“康有为创办万木草堂”一文发表在团结报上。 其次,利用自己和学生对教材的疑问,以及学生易于出错的问题开展研究。我在教学中,总是随身携带一个小本,随时把自己和学生的疑问记录下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思考、研究。如在学

4、习“西安事变”时,有一位同学问我张学良被关押后东北军到哪里去了,我在备课时根本没有想到学生会提这样的问题。事后,我翻阅了有关西安事变的书籍和一些当事人的回忆录,圆满地回答了学生,也撰写了“西安事变后东北军的去向”一文被中学历史教学杂志刊发。而针对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失误,我也多次进行归类总结,写了“四道选择题简析”、“关于孙中山遗嘱的一道问答题”等文章。 第三,可以针对中学教材上相似的历史事件,或者历史人物进行比较研究。如五四运动和匈牙利革命都是在一战之后爆发的,我就写出了“五四运动和匈牙利革命的异同”。再比如,孙中山和康有为都是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两人年龄相差不大,又都是广东人,但却一生都没有见面,对这个谜团,我查阅了孙中山传等多部著作,揭开了谜底,撰写了“孙中山和康有为未能相见的缘由”发表在历史学习杂志上。 最后,小编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有不周到的地方请多谅解,更多相关的文章正在创作中,希望您定期关注。谢谢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