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80561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8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医科大学2015年7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医科大学 2015 年 7 月考试中医护理学基础考查课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20 分。) 1. 阴阳这对纲领是用来辨别() A. 病位的深浅 B. 邪正的盛衰 C. 疾病的类别 D. 疾病的性质 正确答案: C 2. 口渴而不多饮 ,兼见身热不扬 ,属() A. 阴虚 B. 湿热 C. 痰饮 D. 瘀血 正确答案: B 3. 下列经脉中分支最多的是() A. 胃经 B. 三焦经 C. 胆经 D. 膀胱经 正确答案: A 4. 与酸味药作用相似的药味是() A. 咸味 B. 辛味 C. 苦味 D. 涩味 正确答案: D 5. 下列哪项不是风邪的致病特点() A. 善行而

2、数变 B. 耗气伤津 C. 易袭阳位 D. 为百病之长 正确答案: B 6. 布散于皮肤、肌肉和孔窍中的是() A. 气 B. 血 C. 津 D. 液 正确答案: C 7. 针刺头顶和项背部腧穴最宜选择() A. 侧俯卧位 B. 仰卧位 C. 仰靠坐位 D. 俯伏坐位 E. 正确答案: D 8. 主治肺、胸、喉病的经脉是() A. 大肠经 B. 胃经 C. 小肠经 D. 肺经 正确答案: D 9. 刮痧的常用介质有 () A. 粉剂 B. 膏剂 C. 丸剂 D. 水剂 正确答案: D 10. 麻黄汤与三拗汤的变化属于() A. 药味的增减 B. 药量的加减 C. 剂型的更换 D. 药味、药量均

3、变化 正确答案: A 11. 位于肘横纹上,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的穴是() A. 小海 B. 少海 C. 天井 D. 曲池 正确答案: A 12. 善于治疗崩漏的腧穴是 () A. 厉兑 B. 隐白 C. 至阴 D. 少商 正确答案: B 13. 下列哪项不是寒邪的致病特点() A. 性趋下 B. 易伤阳气 C. 性凝滞 D. 阴邪 正确答案: A 14. 难经中有七冲门的说法,其中会厌被称为() A. 飞门 B. 吸门 C. 户门 D. 贲门 正确答案: B 15. 毫针的规格是指 () A. 针身与针柄的粗细和长短 B. 针身的粗细和长短 C. 全针的粗细和长短 D. 针柄的粗细和长短

4、 正确答案: B 16. 下列哪项是暑邪的致病特点() A. 常可见到动摇、眩晕、抽搐、震颤等症状 B. 常可见口燥咽干,口渴喜饮,皮肤干涩,等症 C. 常可见吐血、衄血、便血、尿血以及妇女月经过多、崩漏等病证 D. 常兼见有四肢困倦,胸闷呕恶,大便溏泄不爽等症状。 正确答案: D 17. 宜用提捏进针法进针的腧穴是 A. 印堂 B. 耳门 C. 中脘 D. 内庭 正确答案: A 18. 奇恒之腑不包括以下哪项 () A. 筋 B. 女子胞 C. 髓 D. 胆 正确答案: A 19. 下列药宜凉服的是 () A. 补益药 B. 解表药 C. 凉血止血药 D. 活血化瘀药 正确答案: C 20.

5、 呼吸补泻的补法是 () A. 患者吸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B. 患者呼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C. 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 D. 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 正确答案: D 二、简答题(共 5 道试题,共 20 分。) 1. 六淫 答:是对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 2. 四气 答:是指寒、热、温、凉四种药性,是反映药物影响人体寒热变化及阴阳盛衰的作 用性质, 是中药的重要性能之一。 3. 虚证 答:虚证是指人体正气虚弱,脏腑功能衰退所表现的证候。 4. 七情 答: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其中情志变化,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 物所作出 的不同情志反映。 5. 腧穴

6、答: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 激相应的 经络点治疗疾病。 三、主观填空题(共 8 道试题,共 20 分。) 1. 阴阳的相对性主要表现在和两个方面。 相互转化性 无限可分性 2. 实热证的护治原则是,虚热证的护治原则是。 清热泻火 清热养阴 3. 药熨疗法的给药途径独特,是借助和的双重作用起到治疗效果的。 物理 药理 4. 用来辨别病位深浅的一对纲领是和。 表证 里证 5. 风性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和的特性。 病变游移 行无定处 6. 内伤病因是与外感病因相对而言的,主要包括、等几个方面。 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 劳逸失度 7. 痰饮的形成与肺、脾、及

7、、三焦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肾 肝 膀胱 8. 正治与正护法,主要内容有、等。 寒者热之 热者寒之 虚则补之 实则泻之 四、论述题(共 5 道试题,共 40 分。) 1. 试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及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答: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交合感应、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 长平衡、 阴阳相互转化。在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指导养生防病、指导疾病的治疗、归纳药 物的性能。 2. 心与脾在生理上存在着什么关系?“心脾两虚”会出现哪些症候? 答:心与脾的关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和运行方面的密切关系。脾的运化功能 正常,化 生血液的功能旺盛,血液充盈,则心有所主。脾气健旺,脾的统血功能

8、正常,则血 行脉中, 而不逸出于脉外。在病理上,如思虑过度,不仅暗耗心血,且可影响脾的运化功 能。若脾气 虚弱,运化失职,气血生化无源,或脾不统血,导致血液妄行,均可引起血虚而心 无所主。 以上种种,皆可形成以眩晕、心悸、失眠、多梦、腹胀、食少、体倦、面色无华等 为主要见 症的“心脾两虚”之病理变化。“心脾两虚”会出现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饮食减 少,腹胀 便溏,倦怠乏力,面色夢黄,或皮下出血,妇人月经量多色淡,或崩漏或经少、经 闭,吾淡, 脉细弱。 3. 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 答:七情致病,是直接影响相应的内脏,使脏腑气机逆乱,气血失调,从而导致各 种病证的 发生。 (一)影响脏腑气机,七情致

9、病,主要影响脏腑气机,使气血逆乱,导致各种 病证的发 生。其中主要有: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 乱。 (二)直接伤及内脏。七情过激可直接影响内脏生理功能,而产生各种病理变 化,不同 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病理变化。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 所说,“怒 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三)情志波动,可致病情改变情志活动的异常,既然能直接伤及内脏,影响 脏腑气机, 而导致疾病的发生,那么,对已患的疾病就必然有所影响,或使病情加重,加速恶 化,甚至 导致死亡。 4. 何谓晕针?试述其现象、处理及预防。 答:(1)现象:轻度晕针,表

10、现为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重度晕针,表 现为心慌 气短,面色苍白,出冷汗,脉象细弱甚则神志昏迷,唇甲青紫血压下降(2)处理: 立即停止 针刺,起出全部留针,扶持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解衣带,注意保暖(3)预防:初 次接受针 治者做好解释工作,解除恐惧心理。正确选取舒适的体位ie,尽量采用卧位。对 劳累、饥饿、 大渴时应嘱其休息,进食、饮水后再针刺。 5. 小肠有哪些生理功能 ?具体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1)主受盛化物:受盛是指小肠盛受了由胃腑下移而来的初步消化的饮食物, 起到容器 的作用;化物是指经胃初步消化的食物,在小肠内必须停留一定的时间,小肠对其 进一步消 化和吸收,将水谷化为精微和糟粕两部分,精微由此而升,糟粕由此下输于大肠。 (2)主泌 别清浊:泌别清浊是指小肠对饮食物进一步消化的同时,进行分别水谷精微和代谢 产物的过 程。 -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