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大,石油大学构造地质学真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80647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DF 页数:24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大,石油大学构造地质学真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国地大,石油大学构造地质学真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国地大,石油大学构造地质学真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国地大,石油大学构造地质学真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国地大,石油大学构造地质学真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地大,石油大学构造地质学真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大,石油大学构造地质学真题..pdf(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01 年石油大学 ( 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构造地质学 ) 一、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 12 分) 1、图 1 为某地区地面地质图,虚线为地形等高线,细实线为地层界线,粗实线为断层迹线。如果 断层 F1 和 F2 都是平面式断层面,断层两盘的地层都是稳定的单斜岩层。试论述: (1)F1、F2 断层的产状和性质,形成时代,并比较断层倾角的相对大小。(5 分) (2)岩层 J和 K 的产状;岩层P 的产状;岩层D 的产状;岩层O 的产状。 (4 分) (3)岩层 D 与 S、O 的接触关系。(3 分) (注:岩层和断层产状只需说明大致倾向,如倾向N、NNE 、NE、 NEE、E

2、等) 二、名词解释(任选 6 小题,每小题5 分,共 30 分 1、褶皱的轴面、轴迹与褶轴 2、滑距与断距 3、纵节理与走向节理 4、摩尔圆与应变椭圆 5、节理与劈 6、左行 (旋)、右行 (旋 )与左阶 (列)、右阶 (列) 7、同生褶皱与同心褶皱 8、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 9、应力、正应力与剪应力 10、松弛与蠕变 三、论述题 (任选 3 小题,每小题15 分,共 45 分) 1、述纵弯褶皱作用的几种褶皱变形机制及其褶皱的特点。 2、试述安德森断层形成模式。 3、试述孔隙流体压力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如何用它来解释逆冲推覆构造的形成。 4、张节理与剪节理的主要区别特征。 四、读图并

3、描述图面构造特征和构造发展史。(13 分) (注:首先描述图中各种构造的类型、形态特征、 产状以及它们彼此之间的关系,然后讨论构造形成过程和 发展历史 ) 2002 年石油大学 ( 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构造地质学 ) 一、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 25 分) 1、图 1(下图 )为某地区地面地质图,虚线为地形等高线,细实线为地层界线,粗实线为断层迹线。如果 断层 F1、F2、 F3 和 F4 都是平面式断层面,所有断层两盘的地层都是稳定的单斜岩层。试论述: (1)1、F2、F3 和 F4 断层的产状和性质(设断层位移以倾滑位移为主),并比较断层F3 和 F4 的倾角的相对 大小。

4、 (6 分) (2)层 J 和 K 的产状;岩层S、D 的产状。 (4 分) (3)简述构造特征与构造演化史。(6 分) (注:岩层和断层产状只需说明大致倾向,如倾向N、NNE 、NE、 NEE、E 等) 2、图 2 是一地区的地质图,地层单位及其产状见图中标注,其中有一条NE 向断层,产状亦标注在图中。 若断层位移以倾滑位移为主,请判断断层的性质,(设地面基本是水平的)。(3 分) 3、图 3 中有 A、B、C 三口钻井钻到同一地层顶面,钻井旁标注的横线上方的数字为地面高程,横线下方 的数字为钻遇该地层顶面的深度,井柱基本是铅直的(井斜距为零 )。假设该岩层为一单斜岩层,且没有被 断层破坏,

5、如果在D 点、 E 点设计钻井,已知AO 的水平距离为1000 米, OD 的水平距离为500 米; AM 的水平距离为与ME 的水平距离相等,请问在 D 点和 E 点分别钻至多深可以遇到该岩层顶面,并说明岩层 走向、倾向和大致的倾角,在60中选择。 (6 分)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30 分) 1、平行褶皱与相似褶皱2、断层滑距和断层落差 3、生长断层4、褶皱枢纽和褶皱轴迹 5、层理与劈理6、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 三、论述题 (每小题 15 分,共 45 分) 1、用应力莫尔圆图解和库仑岩石破裂准则讨论流体孔隙压力对岩层破裂的影响,并解释为什么通常是 共轭剪破裂面的锐角平方

6、线与最大压应力方向一致。 2、试比较纵弯褶皱作用和横弯褶皱作用及其所形成的褶皱的差异。 3、试述张节理与剪节理的形成条件、节理面与主应力轴的关系以及张节理与剪节理之间的主要区别标志。 2003 年石油大学 ( 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构造地质学 )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30 分) 1褶皱的枢纽和轴面 2滑距与断距 3走向断层和走滑断层 4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 5褶皱的轴迹与褶轴 6蠕变与松弛 二、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 60 分) 1分析下列4 幅地质图,指出不整合及其类型,简要分析构造变形历史,并参照D 图作 A,B,C 图的 剖面简图 (在答卷纸上画图)。(

7、16 分) 2以下 A,B 两图为构造等高线图,其中粗线为断层线。请指出断层倾向、上升盘和下降盘,估计铅直 断距。 (8 分) 3下图为一同沉积背斜,图中数字从0 8 代表从老到新的不同时代的地层。请分析该背斜构造所在 地区的构造变形历史(以数字表示地层)。(16 分 ) 4请识别以下2 幅地质图中断层的性质。(8 分) 5下图为某地区地形地质图,其中:虚线为地形等高线;阴影部分为一铁矿层;(f) 是一条切割了铁矿层 的断层。试根据图面结构分析:铁矿层馋状(走向和倾斜方向);断层 (f)的产状 (走向和倾斜方向) 和性质。 (12 分) 三、论述题 (共 60 分) 1何为有效正应力?试述孔隙

8、流体压力的存在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12 分) 2如果某地区发育砂泥岩互层地层,在水平挤压力作用下这些地层发生褶皱作用,简述褶皱作用机制和 相应的褶皱变形样式,谈谈砂岩层和泥岩层褶皱变形样式的差异及岩层厚度对褶皱变形的影响(必要时 请划出剖面图形。(14 分 ) 3 何为剪裂角 ?已知地壳浅层岩石的内摩擦角约为30,如果三轴应力状态中有一个主应力轴垂直于地面, 请分析形成正断层和逆断层的应力条件,并估算正断层和逆断层倾角?(12 分) 4能否利用赤平投影方法求出两个具有不同产状的断层面之间的直线距离?如能,请简要指出步骤。 如不能,请说明原因。(10 分) 5确定两组剪节理是否属于共轭关系的

9、最主要判据是什么?请指出下图中A, B,C,D 四组节理形成的 先后顺序,并分析是否存在共轭节理系。(12 分) 2004 年石油大学 ( 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构造地质学 )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30 分) 1走向断层与走滑断层 2平行褶皱与相似褶皱 3张节理与剪节理 4应力与应变 5倾向与倾伏向 6平行不整合与角度不整合 二、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 50 分) 1根据以下给出某地区白垩系顶面构造等高线图分析该区的构造基本特征,描述断层A、断层 B 及岩层 产状特征,描述断层A、B 的性质,说明断层A 与断层 B 相对的倾角大小。(15 分) 2如果下图中断层为倾滑

10、断层,根据剖面上地层与断层面的关系,判断以下断层的性质,并选择任一 地层作为标志层图示出断层的地层断距。如果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一致,说明地层倾角、断层倾角与 断层滑距 (位移量 )的关系。 (15 分) 3下图为某地区盆地构造剖面图,根据图中结构特点简述构造演化历史。(注意:图下方未标注地层代号 部分为前中生代基底,根据图中代号表示的地层年代说明断层F1、F2、F3、F4 活动历史及性质,并 说明剖面方向)。(10 分) 4下图为某地区平面构造简图,已知F1 与图示的正断层是同期构造,试分析F1 的性质,判断其运动 方向,并说明区域主应力方向。(10 分) 三、论述题 (共 70 分) 1简述

11、影响岩层变形行为的因素。(15 分) 2简述纵弯褶皱和横弯褶皱的特点(包括作用力方向与变形岩层层面的关系、褶皱形态、褶皱内部局部 应力状态及褶皱伴生构造等,并画图辅助说明)。(15 分) 3简述 Anderson 的断层成因模式,并说明为什么自然界有些断层并不符命该模式(如逆断层并不都是 低角度,正断层并不都是高角度)。(15 分) 4简述板块构造学说中关于板块构造演化的威尔逊旋回。(15 分) 5说明玄武岩中柱状节理的形成原因。(10 分) 2005 年石油大学 ( 北京)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构造地质学 )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分,共 30 分) 1褶皱的轴面和轴迹 2顶厚褶皱与相似褶

12、皱 3走向断层和走滑断层 4共轴递进变形与非共轴递进变形 5摩尔圆与应变椭圆 6节理与劈理 二、读图并论述图面地质构造特征(共 60 分) 1根据以下给出的王村地质略图分析该区的构造发展史。(15 分) 2如果下图中断层为倾滑断层,根据剖面上地层与断层面的关系,判断以下断层的性质,并选择任一 地层作为标志层图示出断层的地层断距。如果断层走向与地层走向一致,说明地层倾角、断层倾角 与断层滑距 (位移量 )的关系。 (15 分) 3分析下图中同沉积断层的运动历史,说明断层活动性质。图中K Q 代表地层从老到新的序列。(8 分) 4圣安德列斯断层为著名的走滑断层,试根据下图中雁列伴生褶皱(图中的 1

13、5 表示背斜轴向)的产状 判断其运动方向,并说明区域主应力方向。(10 分) 5假设露头面近水平,判别下图中 (a)、(b)、(c)中断层的性质(图中褶皱均为轴面直立的对称褶皱)。(12 分) 三、论述题 (共 60 分) 1何为有效正应力?试述孔隙流体压力的存在对岩石力学性质的影响。(12 分) 2简述张节理与剪节理的主要区别特征。如果一个地区只经历了一期构造变形,简述节理与露头尺度 构造和区域构造之间的关系。(14 分) 3何为剪裂角?如何计算 ?假如地壳浅层岩石的内摩擦角约为30*,试分别估算Anderson 的断层成因模式 中正断层和逆断层倾角的倾角应是多少?(12 分) 4能否利用赤

14、平投影方法求出两个具有不同产状的断层面之间的直线距离?如能,请简要指出步骤。 如不能,请说明原因。(10 分) 5确定两组剪节理是否属于共轭关系的最主要判据是什么?请指出下中A,B,C,D 四组节理形成的 先后顺序,并分析是否存在共轭节理系。(12 分)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2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剪节理 2、均匀变形 3、构造置换 4、劈理的域构造 5、S-C组构 6、花状构造 7、石香肠构造 8、褶皱枢纽与脊线 9、断展褶皱 10、位错蠕变 二、简述题 1、简述中和面褶皱作用伴生构造的类型与分布特征 2、简述在野外区分面理和层理的基本标志 3、简述褶皱位

15、态(空间方位)分类的依据以及褶皱位态分类的基本类型 三、论述题 1、论述走滑断层系统中的应力应变特征及其伴生构造的类型与方位 2、论述变质核杂岩构造的组成要素及其形成过程 3、论述低角度断层的类型及其主要识别标志 4、论述逆冲双重构造的几何学结构、构造类型及其研究意义 中国地大北京200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构造地质学 一、论述纵弯褶皱作用伴生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二、论述不整合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三、论述褶皱横截面形态分类(Ramasy分类)的依据及其类型。 四、论述剪节理和张节理的基本特征及其研究意义。 五、下列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1、论述逆冲推覆构造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构造组合

16、形式; 2、论述伸展构造的主要构造类型及特征。 六、论述韧性剪切带剪切运动方向的主要判别标志。 七、简要解释下列术语 1、拉分盆地 2、断弯褶皱 3、应变椭球体 4、构造应力场 5、应力莫尔圆 6、窗棂构造 7、拉伸线理与矿物生长线理 8、构造序列 9、构造置换 中国地大北京2004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构造地质学 一、简述线理的基本类型并评价其对构造运动学分析的意义。 二、简述如何区分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是断层接触还是角度不整合接触。 三、简述褶皱位态(空间方位)分类的依据以及褶皱位态分类的基本类型。 四、简述在野外区分面理和层理的工作方法。 五、简要介绍并评述逆冲推覆构造形成机制。 六、

17、下列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1、论述走滑断层系统中的应力应变特征及其伴生构造的类型与方位。 2、论述变质核杂岩构造的组成要素及其形成过程。 七、简要解释下列术语 1、剪节理 2、均匀变形 3、构造置换 4、劈理的域构造 5、S-C组构 6、花状构造 7、石香肠构造 8、褶皱枢纽与脊线 9、断展褶皱 10、位错蠕变 中国地大北京2005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构造地质学 一、简述节理分期与配套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 二、简述在浅变质变形沉积岩地区确定地层层序(或者地层面向)的基本方法。 三、纵弯褶皱内部的应变分布形式与伴生构造基本特征。 四、简述劈理结构分类的依据及劈理结构分类的主要类型。 五、逆冲断

18、层相关褶皱构造(thrust fault-related fold)的基本类型和主要 特征。 六、下列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1、简述韧性剪切带剪切运动方向判别的主要依据。 2、如何判断一个低角度断层是逆冲推覆构造还是伸展剥离断层。 七、简要解释下列术语 1、节理系 2、递进变形 3、变质核杂岩 4、应变椭球 5、糜棱岩 6、拉分盆地 7、窗棂构造 8、褶皱轴与褶皱枢纽 9、逆冲双重构造 10、稳态蠕变 中国地大北京200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构造地质学 一、简述如何区分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是断层接触还是角度不整合接触。 二、论述纵弯褶皱作用伴生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三、论述逆冲推覆构造

19、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构造组合形式。 四、简述褶皱位态(空间方位)分类的依据以及褶皱位态分类的基本类型。 五、论述走滑断裂系统伴生构造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形式。 六、下列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1、简述裂谷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2、论述变质核杂岩构造的组成要素及其形成过程 七、简要解释下列术语 1、断弯褶皱作用( fault-bend folding) 2、S-C组构 3、均匀变形 4、拉伸线理与矿物生长线理 5、位错蠕变 6、构造层次 7、连续劈理与非连续劈理 8、压溶作用 9、侏罗山式褶皱 10、节理系 中国地大北京2007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构造地质学 一、简述中和面褶皱作用的应变特征及其伴

20、生构造组合类型与分布状况。 二、简述在浅变质变形沉积岩区确定地层层序的沉积与构造变形标志。 三、试述判断一低角度断层是逆冲推覆构造还是伸展剥离断层的主要标志。 四、简述劈理结构分类的依据及劈理结构分类的主要类型。 五、简述节理分期与配套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 六、下列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1、简述韧性剪切带剪切运动方向判别的主要依据; 2、论述变质核杂岩构造的组成要素及其形成过程 七、简要解释下列术语 1、花状构造 2、断展褶皱作用( fault-propagation folding) 3、共轴变形与非共轴变形 4、连续变形与非连续变形 5、逆冲叠瓦扇 6、拉分盆地 (pull-apart a

21、sin) 7、流面与流线 8、应变椭球体 9、构造置换 10、构造层次 中国地大北京2008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构造地质学 一、简述区分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是断层接触还是角度不整合接触的研究方 法。 二、论述纵弯褶皱内部的应变分布形式与伴生构造基本特征。 三、论述逆冲推覆构造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构造组合形式。 四、阐述变质核杂岩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五、论述走滑构造系统应变状态、伴生构造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形式。 六、下列两题任选一题回答 1、简述裂谷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2、简述影响岩石变性行为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七、简要解释下列术语(任选6 题,每题 5 分,共计 30

22、分) 1、断弯褶皱作用( fault-bend folding) 2、S-C组构 3、均匀应变 4、劈理 5、窗棂构造 6、褶皱轴 7、节理组 8、侏罗山式褶皱 9、构造置换 中国地大北京2010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构造地质学 1. 简述影响岩石变形行为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2. 简述中和面褶皱左右的应变特征及其伴生构造组合类型与分布情况 3. 试论述区分低角度正断层和逆冲推覆构造的主要标志 4. 论述变质核杂岩构造的组成要素及其形成过程 5. 论述走滑断裂系统伴生构造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形式。 6. 简述韧性剪切带剪切方向判别的主要依据 7. 名词解释 窗棱构造 断弯褶皱作用 共轴变形与非

23、共轴变形 逆冲叠瓦扇 应变椭球体 褶皱枢纽与褶皱脊线 中国地大北京2012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构造地质学 名词解释( 30,每题 5 分) 应变椭球体 S-C组构 递进变形 褶皱赤平投影图解 逆冲双重构造 褶皱枢纽与褶皱轴 二、简述浅变质变形沉积岩区地层层序的原生沉积和构造变形标志(20分) 三、如何判断一个低角度断层是逆冲推覆构造还是伸展剥离断层(20 分) 四、褶皱兰姆赛分类依据、类型及特征(20 分) 五、走滑断裂构造伴生构造及分布(20 分) 六、野外区分层理和劈理的标志(20 分) 七 (20 分,每题 10 分) 7.1 接触应变带对多层岩层纵弯褶皱中的影响 图形:接触应变带与

24、多层褶皱的关系(朱志澄二版108页图 9-8) (简述那几张 图的意思。 7.2 应力- 应变特征图解分析(应力应变关系的三根线A,B,C,问是什么意思) 中国地大北京2013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构造地质学 名词解释 糜棱岩 应变硬化 逆冲叠瓦扇 剪节理 5 枢纽,脊线 6 盆岭构造 论述: 1. 简述浅变质变形沉积岩区确定地层层序的原生沉积与次生构造变形标志 2. 试述剥离断层(低角度正断层)的特征及其与低角度逆冲断层的区别 3. 简述识别纵弯褶皱作用的变形依据 4. 简述节理分期与配套的基本原则和研究方法 5. 简述裂谷构造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机制读图 读图:考的走滑断层的伴生构造 右行走

25、滑 C1 为未变形前的 1.问 C1,C2 代表什么 2。ABCDE 可出现怎样的走滑系统伴生构造 中国地大北京2014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构造地质学 名词解释:每个5 分; 均匀应变 石香肠构造 逆冲双重构造 图解 平行褶皱 纯剪切 解答题: (每个 20分) 1,裂谷的特征及形成机制 2,逆冲断层相关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特征 3,简述影响岩石变形行为的各种因素及其效应 4,纵弯褶皱的形成机制及其在野外的识别标志 5,准确描述沉积岩断层需要测量的要素;以及证明断层两盘的运动标志。 6,一个地区的地质图,要求描述该地区的地质特征并描述地质演化史 中国地大北京2015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

26、试 构造地质学 1 SC 组构B 图解走滑双重构造盆陵构造共轴递进变形滑脱褶皱 2 兰姆赛关于褶皱的分类方法。依据和特点。 3 裂谷的特征和形成机制 4 野外判别褶皱形成原因的方法因素 5 逆冲推覆和伸展剥离断层的比较。大体是这个意思 6 区分断层和角度不整合 7 节理分期和配套 各个题目出现频率及出现年份整理: 名词解释 剪节理( 02,04,13 ) , 均匀变形OR均匀应变( 02.04.06.08.14) , 构造置换( 02.03.04.07.08) , 劈理的域构造(02.04 ) , S-C 组构( 02.04.06.08.12) , 花状构造( 02.04.07 ) 石香肠构造

27、(02.04.14 ) 褶皱的枢纽、脊线、轴(02.04.05.08.10.12.13) 断展褶皱( 02.04.07 ) 位错蠕变( 02.04.06 ) 拉分盆地( 03.05.07 ) 断弯褶皱( 03.10 ) 应变椭球体(03.05.07.10.12) 构造应力场(03) 应力莫尔圆(03) 窗棂构造( 03.05.08.10) 拉伸线理与矿物生长线理(03.06 ) 构造序列( 03) 节理系( 05.06.08 ) 递进变形( 05.12 ) 变质核杂岩(05) 糜棱岩( 05.13 ) 逆冲双重构造(05.012.14 ) 稳态蠕变( 05) 构造层次( 06.07 ) 连续劈

28、理与非连劈理(06) 压溶作用( 06) 侏罗山式褶皱(06.08 ) 共轴变形与非共轴变形(07.10 ) 连续变形与非连续变形(07) 逆冲叠瓦扇(07.10.13 ) 流面与流线(07) 劈理( 08) 褶皱赤平投影图解(12.14 ) 应变硬化( 13) 盆岭构造( 13) 纯剪切( 14) 平行褶皱( 14) 简单及论述 简述中和面褶皱作用伴生构造的类型与分布特征(02.07.10 ) 简述在野外区分层理和面理的标志(02.04 ) 简述空间位态(空间方位)分类的依据以及位态分类的基本类型(02.04.06.14 年复试题目 ) 论述走滑断层系统中的应力应变特征及其伴生构造类型与方位

29、(02.04.06.08.10.12)题目类型可能 有变化,但这一考点很重要!必须掌握! 论述变质核杂岩构造的组成要素及其形成过程(02.04.06.07.08.10) 论述低角度断层类型及其主要识别标志(02.05.07.10.12.13) 论述逆冲双重构造的几何学结构,构造类型及其研究意义。(02) 论述纵弯褶皱作用伴生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分布特征。(03.04.05.06.08) 论述不整合的基本特征及其地质意义。(03) 论述褶皱横截面的形态分类的一句及其类型。 论述逆冲推覆构造基本特征及其主要构造组合方式。(03.06.08 ) 论述剪节理和张节理的基本特征及其意义。(03) 论述人性

30、剪切带运动方向的主要判别标志(03.05.07.10) 论述线理的基本类型并评价其对构造运动学分析的意义(04) 论述伸展构造的主要类型及特征(03) 如火如荼区分地质体之间的接触关系是断层接触还是角度不整合接触(04.06 ) 介绍并评述逆冲构造形成机制(04) 逆冲断层相关褶皱构造的基本类型和主要特征(0514 ) 简述节理分期与配套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方法。(05.07.13 ) 简述在浅变质变形沉积岩区确定地层层序的沉积与构造标志(07.12.13 ) 裂谷构造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机制(06.08.13.14) 简述影响岩石变形行为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08.10.14 ) 简述劈理结构分类的依据以及劈理的主要类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