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2017-2018学年上期郑州市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82055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61.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2017-2018学年上期郑州市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九年级2017-2018学年上期郑州市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九年级2017-2018学年上期郑州市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九年级2017-2018学年上期郑州市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九年级2017-2018学年上期郑州市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2017-2018学年上期郑州市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2017-2018学年上期郑州市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pdf(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7-2018 学年上期郑州市期末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卷 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 满分 120 分。考生应首先阅 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 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 卡。 一、积累与运用( 共 27 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 分) A.模 式 / 模 具称 职/ 称 心如意博闻强识 / 有识 之士 B.教诲 / 阴晦 寒噤 / 正襟 危坐风流倜 傥 / 丝绸 之路 C.创 造 / 创 伤咀嚼 / 昧同嚼 蜡言行 相顾 / 行 家里手 D.喧 嚷 / 渲 染默契 / 提纲挈 领踌

2、躇满志 / 更胜一筹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 A.潮汛文曲星前扑后继全神贯注 B.企盼蛙米虫红装素裹根深蒂固 C.陨落天燃气斩钉截铁神色张皇 D.安样腊八粥惊心动魄断章取义 3. 古诗文默写 ,(8分) (1) 陛下亦宜自谋, 以咨诹善道 , 。( 出师表 ) (2)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3) 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 描写激烈战斗场景的句子是: ,。 (4) 诗词起句往往描写景物来营造氛围, 定下全诗抒情基调。 莱葭中的“蒹葭苍苍, 白 露为霜”以深秋兼苍露白的情景, 营造出空寂凄清的氛围;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描写边塞特有的秋景,

3、 定下慷慨悲凉的 基调 ; 晏殊的破阵子中“,则描 绘生机勃勃的春景, 为全词定下欢快愉悦的基调。 4. 名著阅读。 (4 分) 水浒第四十三回中有个人物叫李鬼, 现在特指混淆视听的人, 也成了假冒的代名词。 请简述小说中有关李鬼假冒的故事情节 5. 在下面文段的横线处补写出恰当的语句, 使整段语意完整, 连贯。 (4 分 )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 城的发展往往早于 市。 _ ,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 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 流通 , 交易场所、 街道是主要设施, 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 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

4、为主的域市的发展走向。 6. 阅读材料 , 按要求回答问题。(7 分) 材料一:2017 年 11 月 24 日电日前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发布消息, 中国申报的甲骨文 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 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 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 是距今三千多年的商代后期用于 占卜祈祷的文宇。正是由于有了从甲骨文发展到今天的汉字, 才使中华文明的发展至今没有中 断。一中新网 材料二:12 月 26 日, 教育部、国家语委、国家文物局等举办发布会, 并邀请专家学者就“甲 骨收藏与绝学振兴”展开讨论。 甲骨文既是研究汉字发展和中

5、国早期历史的宝贵材料, 也是我国泱泱五千年文明历程中不 可或缺的一环。甲骨文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幅商代先民生产生活的画卷。比如从“璞”字的刻写 形态 , 我们可以看到古人采玉的情景,在哪里能我到玉石、用什么工具开凿等。 让甲骨文从书斋走向大众, 从“绝学”变为“显学”, 还要在普及上下功夫。国家文物局领 导说 : “ 通过组织名家撰写甲骨文科普读物,博物馆举办专题展览, 图书馆举办名家讲座等喜闻乐 见的形式 , 对甲骨文知识进行推广, 尤其是在青少年中进行宣传普及。这样才能更大地激发民众 关注甲骨文 , 推动甲骨文焕发生机。 ”一人民目报 (1) 请给材料一拟写一个新闻标题。( 不超过 15 个字

6、 )(2 分) (2) 材料二画线句有语病, 请写出修改意见。(1 分) (3) 外国友人来学校进行文化交流, 根据上述材料, 请你代表“趣学汉字”社团给外国友人 简介甲骨文的文化意义。(4 分) 二、阅读下文, 完成 7-10 题。 ( 共 16 分) 扶自行车的人 坐在胡同口的石墩上, 丁大力足足嗄了三根烟。 吸第一根烟的时候, 从他面前过去了七个人, 吸第二根烟的时候, 从他面前过去了四个人, 吸第三根烟的时候, 从他面前过去了五个人, 这些人有的手插在口袋里,耳朵里塞着耳机, 匆匆而 去; 有的呼引伴 , 彼此嘻嘻哈哈 ; 有的心事重重, 低头不语 , 唯一相似的是 , 这些人 , 都

7、行色匆匆 , 好 像谁也顾不上看一眼身边发生了什么。 身旁的林荫路上, 十几辆自行车横七竖八地躺在地上。 北方的春天 , 多的不只是阳光明媚, 还有风 , 就在刚才 , 大力就眼瞅着一股子风, 打着旋儿的 从东边路口冲过乘, 这风像胡同里撒野的孩子, 不管不顾 , 一路冲将过乘, 东头的那辆自行车在风 里只侧歪了一下身子, 就一头栽到了身边同伴的身上。第二辆还没纳过闷来, 就直接拍到了第三 辆身上 ; 第三辆躲闪不及, 直把第四辆推倒; 第四辆又带倒了第五辆眨眼工夫, 林荫路上的一 趟自行车悉数倒下, 最后一辆还犹豫了一下要不要倒下, 终于还是晃晃悠悠地趴在了正在旁边修 鞋的聋子身后, 险些砸

8、到聋子师傅的后背。聋子真是聋啊, 身后的动静 ,他竟一点没听到, 仍然闷 着头锥着手里的鞋。 眼前的情景被正准备回家的大力看个正着, 大力想 : 这要是小时候, 该是多好的学雷锋做好 事的机会呀 ! 小时候的丁大力为了做好人好事, 和小伙伴们一天到晚在街上到处跑。扶老奶奶过马路, 给老爷爷让座, 送迷路的小朋友回家,帮邻居抬水。 当然 , 也包括扶起倒在路边的自行车。大力记 忆里的小时候, 到处都是争着做好人好事的小雷峰,【A】可是今天 , 大力抽了三根烟, 从他面前过 去了十六个人, 有一个人停下来把自行车扶起来。 天色渐断下来, 路上的行人越来是少,连修鞋的聋于师傅都准备收摊了。 唉! 大

9、力失望极了: 看来今天是不会有人扶自行车了。他原本只是想做个小测试: 在扶不起 的风潮之下 , 是否还有人愿意扶起自行车。 聋子师傅在站起身子, 拍打围裙上的灰土时, 发现身后倒着的一大片自行车,【B】聋子师傅 顾不得拍打干净身上的灰土, 就急匆匆跑过去扶起第一辆自行车, 然后是第二辆。大力是在聋子 师傅扶起第二辆自行车时站起身的。 聋子师傅扶第三辆自行车的时候, 一个路过的中学生参与了进来。接着是一个接孩子放学 的大姐 , 再接着是两个穿着很时尚的年轻姑娘。最后 , 一个拿着公文包的大哥, 扶起了最后一辆自 行车。 这一切 , 都太快了。整个过程不超过两分钟。等大力回过神儿来的时候, 路上的

10、人已经散了, 只剩下一排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自行车, 还有正在收摊的修鞋师傅。 眼前的情景 , 像是什么也没发生过。唯有丁大力懊恼不已: 咋没给我留一辆呢?大力开始后 悔自己的测试了。为什么要去测试别人呢?测试别人的结果, 发现的不正是自己的犹豫吗? 大力这会子倒是盼着再来一阵风, 再刮倒几辆自行车, 让他也能做回好事。可偏偏这时候天 空里没有一丝风, 路边也没有一辆躺倒的自行车。大力更加懊恼了。 拐进胡同口, 天, 已经大黑了。大力觉着心里空落落的, 回家的脚步都没了精气神。突然, 大力发现灯影里, 停着一辆黑色的自行车。大力立时来了精神。昂首 , 挺胸 , 目不斜视。 只是经过 时, 脚尖向旁

11、边划拉了一下。 就听身后“哗啦”一声响, 大力回头再看,黑色自行车就直挺挺地躺在了地上。大力倒像是 很吃惊地样子, 急忙忙跑过去,小心翼翼地扶起自行车, 支好。然后 , 在黑色自行车后座上揉柔地 摸了一把 ,用谁也听不到的声音, 说了句 : 对不起了 ! 然后 ,大力才咧开大嘴, 嘿嘿笑着回家了。 ( 作者 : 王东梅 , 略有删改。 ) 7. 根据文中“丁大力”的表现, 完成下列表格。(4 分) 情节心情 ( 态度 ) 坐在胡同口看有没有人扶自行车 失望 懊恼不已 故意划拉倒一辆自行车, 然后把它挟起来 8. 根据要求 , 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 分) 【A】可是今天 , 大力抽了三根烟

12、, 从他面前过去了十六个人 , 没有一个人 停下来把自行车扶 起来。 (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B】聋子师傅顾不得拍打干净身上的灰土, 就急匆匆跑过去扶起第一辆自行车, 然后是第 二辆。 ( 从人物描写的角度) 9. 本文写了一位修鞋的聋子师傅, 他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 分) 10. 有人认为 , 文章的标题“扶自行车的人”其实可以改为“测试”, 你怎么看呢 ?请你选择一个 标题并说明理由,(4 分) 标题: 理由: 三、阅读下文, 完成 11-14 题。 ( 共 12 分) 成功是优秀的产品 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时, 首要的目标应读是优秀, 其次才是成功, 不妨把成功当作优秀的

13、 副产品。现在的人们都太看重成功, 没把优秀当回事。 所谓成功 , 一般是指外在的成功, 就是你在社会上是否得到承认, 外在的成功是用名利来 衡量的。 所谓优秀 , 是指一个人的内在品质, 即有高尚的人格和真实的才学。一个优秀的人, 即使 他在名利场上不成功, 他仍能有充实的心灵生活, 他的人生仍是充满意义的。相反 , 一个平庸的人, 即使他在名利场上风光十足, 他也只是在混日子, 至多是混得好一些罢了。比如有些伟大的艺术 家、作家 , 生生前很不威功, 他们的名声是死后才拥有的。他们在贫困和默默无闻中度过了创造 的一生 , 和那些一时走红的名利之徒相比, 谁的人生更有价值?一个不求优秀的人,

14、 一个心智平庸 的人 , 如果他只是靠庸俗的手段, 工于心计 , 巴结奉承。最后 , 他即使得到了一点所谓的成功, 当个 小官呀 , 发点小财呀 ,在我看来 , 他的人生毫无价值。 一个人倘若真正优秀, 而时代又不是非常糟, 他获得成功的机会还是相当大的。即使生不 逢时 , 或者运气不佳,也多能在身后得到承认。 优秀者的成功往往是大成功, 远非那些追名遂利之辈的渺小成功可比。人类历上一切伟 大的成功者都出自精神上优秀的人之中, 不管在哪个领域, 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 做成大事业的 绝非只有一些小伎俩的精明之人, 而必是对世界和人生有广阔思考和深刻领悟的拥有大智慧的 人。 一个人能否成为优秀的人

15、, 基本上是可以自己做主的, 能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 则在相当 程度上要靠运气。外在意义上的成功, 取决于许多外部的因素, 包括环境、人际美系, 机遇等等 , 自己是很难把握的。 所以 , 应该把成功看作优秀的副产晶, 不妨在优秀的基础上争取它, 得到了最 妤, 得不到也没有什么。在根本的意义上, 作为一个人 , 优秀就已经是成功。 人生在世 , 首先应该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 那么 , 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呢?我认为 , 优秀是在人性的意义上说的, 就是要把人之为 人的禀赋发展得尽可能的好, 把人性的品质在自己身上实现出来。按照我的理解, 可以把这些品 质概括为四项, 即善良的生命、丰富的

16、心灵、自由的头脑、高贵的灵魂。 真正的成功是做人的成功, 即做一个有灵魏的人, 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 这样的人 即使在世俗的意义上不很成功, 他的人生也是充满意义的。 把优秀当作第一目标, 而把成功当作优秀的副产品, 这是最恰当的态度, 有助于一个人获 得成功 , 或者坦然地面对不成功。 (作者 :周国平有删改) 11. 结合全文 , 谈谈你对“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这句话的理解。(2 分) 12. 第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 任选一种分析 )(3 分) 13. 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4 分) 14. 下面材料如果作为本文的论据, 你认为应该放在哪一段?请简述理由

17、。(3 分) 李嘉诚勤奋自律, 遇事冷静 , 心胸豁达 , 视野广阔。他热衷阅读, 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 一是 睡觉之前 ,一定要看书 ; 二是晚饭之后, 一定要看二十分钟左右的英文电视。正是因为他不断提升 自我 , 在同一代香港华人商业领袖中, 李嘉诚不但拥有良好的英文沟通能力, 而且对资本市场, 尤 其是对国际资本市场及其中的人性, 拥有更多的了解, 拥有更深的认识, 最终傲立香港首富。 四、古诗文阅读。(共 15 分 )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 15-18 题。 (共 11 分) ( 一) 十年春 , 齐师伐我。公将战, 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 刿曰 : “

18、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乃入见 , 问:“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 , 弗敢专也 , 必以分人。”对曰 : “小惠未徧 , 民弗从也。”公曰 : “牺牲玉帛 , 弗敢加也 , 必以信 , ”对曰 : “小信未孚 , 神弗福也。” 公曰 :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 必以情。”对曰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 , 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齐人人三鼓。刿曰: “可矣。”齐师败绩 公将馳之。刿曰: “未可。”下视其辙 , 登轼而望之 , 曰: “可矣。”遂逐齐师。 ( 节选自曹刿论战) ( 二) 项羽 自知少助 ; 食尽 , 韩信又进兵击楚 , 羽患之。

19、 汉遣侯公说羽请太公 。羽乃与汉约 , 中分天下 ,割洪沟 以西为汉 , 以东为楚。九月楚归太公、吕后, 引兵解而东归。汉王欲西归 , 张 良、陈平说曰: “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疲食尽此天亡之时也。今释弗击, 此所谓养虎自 遗患也。”汉王从之。 (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 : 羽 : 西楚霸王 , 兵败后在乌江畔自刎而死。太公: 汉王刘邦的父亲。下文中的吕后是汉王刘邦的 妻子。在之前的战争中此二人被项羽俘获做人质。洪沟: 即鸿沟 , 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 15.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 分) (1) 又何间 焉: (2)小惠未徧 : (3)引 兵解而东归 : (4)自遗 患

20、 16. 下面对文段 ( 二)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汉有天下 / 太半而诸侯皆附楚兵/ 疲食尽 / 此天亡之时也 B.汉有天下太半/ 而诸侯皆附楚兵/ 疲食尽 / 此天亡之时也 C.汉有天下太半/ 而诸侯皆附 / 楚兵疲食尽 / 此天亡之时也 D.汉有天下 / 太半而诸侯皆附/ 楚兵疲食尽 / 此天亡之时也 1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 (1) 小大之狱 , 虽不能察 , 必以情。 (2) 羽乃与汉约 , 中分天下 , 割洪沟以西为汉, 以东为楚。 18. 从这两个文段看,鲁胜齐和汉胜楚的原因有什么共同之处?(3 分 阅读下面一首诗, 回答 19-20

21、 题。 ( 共 4 分)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 , 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 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 , 童稚携壶浆 , 相随饷田去 , 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 , 背灼炎天光 , 力尽不知热 , 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 ,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 , 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 , 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 拾此完饥肠。 今我何功德 , 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 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 , 尽日不能忘 19. 请你描述诗句“妇姑荷箪食, 童稚携壶浆 , 相随饷田去 ,丁壮在南网”的画面。(2 分) 20. 诗歌结尾为什么要写自己“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2 分 ) 五、

22、作文 (50 分) 21. 任选一题作文。(50 分) (1) 题目 :我不会忘记 要求 : 把题目补充完整; 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文章, 文体不限 ( 诗歌除外 ); 文中不得出现真 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 阅读下面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600 字左右的文章 某公园禁止游客给野生动物喂食, 理由是 : 一旦喂食就把野生动物变成了乞再, 使它们丧 失了自我生存的能力。因此, 告示上醒目地写着: “让野生动物野! 要求 ; 选好角度 , 确定立意 , 文体不限 ( 诗歌除外 ), 自拟标题 ;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不要套 作, 不得抄袭 ;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

23、案 一、 (共 27 分) 1.C (2 分) 2.B (2 分) 3. (1)察纳雅言(2)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4)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每空 1 分,该空见错不得分,共8 分) 4. 示例:李鬼冒用“黑旋风”李逵的名号,脸上搽墨,手持两把板斧,剪径劫单人(拦路 抢劫钱财)。 (2 分)后来,李鬼被李逵抓住,他谎称“家中有九十几岁的老母,无人赡养”;李 逵放走他并赠送银两,让他改过自新。但李鬼不思悔改,又欲用麻药加害李逵,结果被李逵杀 死。 (2 分) 5. 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从城到市的变化 (或 “从封闭走向开放”“从防

24、御趋向流通” ) (意思对即可,每空2 分,共 4 分) 6 (1)甲骨文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意思对即可,2 分) ( 2)第一个“甲骨文”后加“的热情”。(共 1 分) ( 3)甲骨文是中华民族和人类的精神财富;以甲骨文为起源的汉字,使中华文明的发展没 有中断;甲骨文生动展现出商代先民的生产生活场景;甲骨文对研究汉字的发展有极大价值。 (意思对即可,一点1 分,共 4 分) 二、 (共 16 分) 7. 袖手旁观 (观望)目睹无人扶自行车看到倒地的自行车都被扶起,自己没有可 扶的了自我满足(意思对即可,一点1 分,共 4 分) 8. 【A 】示例:“三根烟”“十六个人” “没有一个人”

25、等表示数字的词语,写出在一较长 时间内,众人都无视倒地的自行车的冷漠表现(写出了丁大力测试时没人扶起自行车的状况); 与大力回忆中到处都是“小雷锋”形成对比,表现了大力对现在人的失望。 【 B】示例:从“急匆匆跑” “扶起”等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写出了聋子师傅看到车倒后 就立即扶车的行动,表现了他做好事时的自觉、果断。 (每句 2 分,共 4 分) 9. 修鞋的聋子师傅带头扶起了自行车,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他是善良淳朴的代表,他 的行为展示了生活中美好感人的正能量;他与不能主动扶车的丁大力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丰 富了小说的主题。 (意思对即可,一点2 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共4 分。 )

26、10.示例 1: “扶自行车的人”题目交代了小说的主要人物是“扶自行车的人” ; ( 1分) 小说的主要情节围绕要不要“扶自行车”展开,赞扬了像聋子一样毫不犹豫做好事的人,批评 了像丁大力一样有虚荣心的人。(3 分) 示例 2: “测试”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 分)交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丁 大力的一次测试,赞扬了通过 “测试” 的像聋子一样毫不犹豫做好事的人;批评了没有通过 “测 试”的像丁大力一样有虚荣心的人。(3 分) (共 4 分) 三、 (共 12 分) 11.优秀比成功重要( “人生在世,首先应该追求的是优秀,而非成功”或“真正的成功是 做一个精神上优秀的大写的人”) ;

27、一个人若真正优秀,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优秀者的成功 往往是大成功) ;把成功当作优秀的副产品,是我们最恰当的人生态度。 (一点 1 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共2 分) 12.举例论证、对比论证。作用: (举例论证)用在创造中度过一生的伟大艺术家们的事 例,来具体阐释优秀者的人生价值是充实的心灵。(对比论证)把生前很不成功的伟大艺术家, 与一时走红的名利之徒作对比,突出论证了有充实心灵生活的人生更有价值的观点 (论证方法1 分,作用2 分,意思对即可;共3 分) 13. 首先明确了优秀者和成功者在人生价值上的不同;接着阐释真正优秀者获得成功的可能 性很大,而且是大成功;然后从自主性方面论述

28、了优秀与成功的不同;最后再次明确人生的首 要目标是优秀的观点。(意思对即可,一点1 分,共 4 分) 14. 第段末尾。材料内容是,李嘉诚因为拥有许多优秀品质,才能够成为香港首富。这与 文章第段所论述的“伟大的成功者都源自精神上的优秀”是一致的。 (位置 1 分,材料概括1 分,说出材料与第段的关系1 分;共 3 分) 四、(共15 分) 15. (1) 间:参与。(2)徧:通“遍” ,遍及,普遍。 ( 3)引:率领。(4)遗:遗留。(答对两空得1分,答对四空得2 分;共 2 分) 16.C (2 分) 17. (1)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件件明察,也一定能根据实情判断。( “狱” 1 分,

29、大 意 1 分,共 2 分) ( 2)于是项羽和汉王约定平分天下,分割洪沟作为界限,洪沟以西作为汉的领地,洪沟以 东作为楚的领地。 ( “割” 1 分,大意1 分,共 2 分) 18. 鲁庄公和刘邦都能够赢得民心;鲁庄公和汉王都善于纳谏;鲁国和汉王都能够抓住战 争的有利时机。 (一点 1 分,共 3 分) 19. 妇女们和孩子们担着盛有饭的竹篮,提着装有汤水的壶, 他们三三两两走在田间小路上, 一起去给田间劳动的人送饭,远远望去青壮年男子正在南冈上顶着烈日劳作。(描写出妇女儿童 的场景得1 分,描写出男子劳作得1 分,共 2 分。 ) 20. 将农民的辛苦与自己的舒适、丰足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每 点 1 分,共 2 分) 五、 (50 分) 21. (50 分)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