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七律_长征教案语文S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83532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10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七律_长征教案语文S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七律_长征教案语文S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七律_长征教案语文S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七律_长征教案语文S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七律_长征教案语文S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七律_长征教案语文S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七律_长征教案语文S版.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七律长征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由五篇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组成。五篇课文中, 七律 长征、 狼 牙山五壮士、我的战友邱少云是精读课文,小英雄雨来、紫桑 葚 是略读课文。 本单元的课文向我们展现了战争岁月中的一位位英雄形象。 这些令人可歌可泣的民族英雄为了争取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不屈不 挠,前仆后继, 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清晰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不断激励我 们奋发向上。 七律长征这首不朽的史诗,赞扬了红军战士的革命乐观 主义精神, 深刻表现了作者毛泽东的艺术风格和高昂气概。狼牙山五壮士 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某部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为了掩护群众和 连队转移,英勇杀敌,最后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

2、峰,英勇跳崖,颂扬了五壮 士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我的战友邱少云记叙了邱少云 从潜伏隐蔽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的经过,赞颂了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 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意 志。略读课文 小英雄雨来记叙了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的少年雨来聪 明勇敢,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斗争的故事,歌颂了少年雨来热爱祖国、不 畏强暴的斗争精神。紫桑葚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 野战军第九纵队司令员徐世友在激烈的孟良崮战役中,关心人民群众利益的 崇高精神。 语文百花园三共安排了五项内容。分别是温故知新、拓展与交流、 阅读 平台、口语交际以及习作。这些学习

3、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基础知识, 感悟语言规律,丰富语言积累,增强语言运用,锻炼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语 段;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基本 的表达方法;学习复述课文;随文认识30 个字,会写32 个字,掌握教参中 要求的词语。 教 学 目 标 1、通过联系上下文内容,结合有关课外资料,体会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 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抓住重点句、借助录像,理解课文内容,感受 五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通过体会雨来的语言、动作、神态, 感受他热爱祖国、 不畏

4、强暴的斗争精神; 通过对 “我” 观察到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经过及内心活动的理解,感 受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并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 2、认识 30 个字,会写32 个字。掌握教参中要求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语段。 4、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5、能根据课文学习的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锻炼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 能力。 6、在语言环境中,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交际的过程中能够清楚 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7、回顾看过的影片片断,清楚具体地描述片断内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 受。 宁阳县东疏镇花园完小教案专用纸第 1 页 单 元

5、备 课( 所有学科通用 ) 教学 重、 难点 及关 键点 重难点:重点是: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的语段;抓住课 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基本的表达方法; 学习复述课文;随文认识30 个字,会写32 个字,掌握教参中要求的词语。 关键点: 抓住课文中令人感动的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课文基 本的表达方法 教 学 思 路 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识字和阅读能力,在课堂上应充分利用课 猴练习提示, 加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应注意提高学生默读的速度和 质量。教学中侧重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积累语言。本 单元课文中的一个

6、个英雄形象深深地打动着每位读者,但是课文中讲的故事都 离学生生活较远, 为了能更好的学习课文,教学时应适时地加入资料以帮助学 生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从而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 情。 教 学 方 法 自由朗读、读说结合、 教 学 准 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制作课件。 学生: 搜集有关长征、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并初步地整理分类。搜集革命前 辈的故事、图片等。 实 践 活 动 组织“革命战争年代小英雄故事会”讲革命战争年代里的一个小英雄的故事。 课 时 分 配 11、七律长征 2课时 12、狼牙山五壮士 3课时 13、小英雄雨来 2课时 14、我的战友邱少云 3课时 15、紫桑葚

7、1课时 语文百花园三 7课时共 18 课时 宁阳县东疏镇花园完小教案专用纸第 2 页 语文课时备课(3-6 年级阅读教学) 学科语文课型精读课文 课题11、七律长征 教 学 目 标 1、指导学生认识并会写“逶、迤、磅、礴、丸、岷”。能正确读写“逶迤、磅 礴、泥丸、岷山”等词语。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启发学生理解诗意,感受毛泽东及其中国工农红军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英勇豪 迈的气概。 课文 重点 全诗 感情 朗读 训练 点 有感情地朗诵全诗。 读说 结合 训练 点 讲述收集到的长征时期的故事。 教学 重 难 点 重点:理解诗句含义,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难点:通过重点词句体会红

8、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 学 准 备 预习要求: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有关资料,了解长征的相关知识,上课时 讲述你所了解的长征。 2借助工具书及注释读懂课文。 教师准备:教学多媒体及课件。 学生准备: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自学生字词。 教学 时间 两课时 教研 组长 签字 宁阳县东疏镇花园完小教案专用纸第页 语文课时备课(3-6 年级阅读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成果展示: 一、检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课前我们在家里收集有关长征的资料,这节课我们先来交流一下 自己了解了哪些长征的相关知识,也可以讲述你收集到的长征时期的故 事。 (教师补充介绍长征资料,还可以让学生借助

9、P58 红军长征路线 示意图, 对长征有进一步的了解:红军长征的大致路线是:瑞金突破四 道封锁线强渡乌江遵义会议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 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夹金山穿过草地陕甘会师) 二、红军连续行军二万五千里,终于在 1935 年 10 月到达了陕北 根据地,这时,毛泽东主席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 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 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 七律长征。(教师板书课题) 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感受诗人的伟大情怀。请同学们 先来自己读读这首诗,要读准生字的读音,注意诗歌的朗读特点。 (一)学习本课重点生字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逶迤( w iy )

10、磅礴(p ngb)岷山(m n) 2、解释词语。 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二) 我们已经学过不少诗歌,谁来说说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应 该怎么读呢? 红军 / 不怕 / 远征难,万水 / 千山 / 只/ 等闲。 五岭 / 逶迤 / 腾/ 细浪,乌蒙 / 磅礴 / 走/ 泥丸。 金沙 / 水拍 / 云崖 / 暖,大渡 / 桥横 /铁索 / 寒。 更喜 / 岷山 / 千里 / 雪,三军 / 过后 /尽/ 开颜。 本首诗的特点: “七律” 是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 每篇为八句, 每句七个字; 偶句要押韵, 三四五六句要对偶,必须一韵到 底。 (三) 我们了解了这首诗

11、的特点,现在再来读读, 争取读得准确 通顺。 四、这首诗写于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时刻,它表达了什 么内容?又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我们再来读读全诗,想一想这首诗的 大意。如果遇到自己难理解的诗句,可以在旁边画个“?”。 (一)想好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和学习伙伴交流。 (二)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组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 全诗大意: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 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 伟的乌蒙山, 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 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 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 的

12、根根铁索, 寒意阵阵。 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 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 (三) 了解了全诗的大意, 我们现在能不能把这首诗读得更好呢? 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 第二课时 一、上节课,我们初读了七律长征这首诗, 并了解了全诗的大意, 今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了解这首诗中蕴含的情怀。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首诗。 二、全诗虽然仅有56 个字,却向我们展示着长征 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我们能不能再读读诗句,并结合自己了解的课外知 识,说说诗中描写了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的哪些艰险经历? (五岭山险峻、乌蒙山高耸、天险金沙江、大渡 河险恶、千里大雪山。) 三、精读感悟,读说结合。 面对长征

13、路上的这些艰难险阻,红军战士们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一)我们再来读读诗句,抓住重点词句感受红军战士的精神。 重点理解: 1、 高大险峻的五岭山和乌蒙山在红军的眼里如同小小的“细浪”、 “泥丸” ,这一大一小的对比,表现了红军的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明是 写山,暗写红军,反衬对比,十分巧妙。 2、红军巧渡金沙江和勇闯大渡河在长征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都是具有典型意义的战斗,展示了红军的足智多谋和英雄气慨。“寒” 字 用来烘托沪定桥自然环境的险恶,反衬红军战胜艰险的英雄形象。“暖” 字表达了红军巧渡金沙江后的欢快心情。这一寒一暖的对比,很巧妙。 3、征服大雪山这一壮举,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工农红军的

14、勇 往直前。 “更喜” 两字, 不仅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 义精神,还体现了红军战士对美好的革命前途的向往和自信。 (二)体会得多好啊! 能把我们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吗?(练 习感情朗读) (三) 在长征途中, 红军战士遇到的艰难险阻不计其数,你还能 说出哪些事例吗? (课件补充红军长征的影片资料:寒冷和饥饿、 渡过草地无人区 等) (四)是啊,无论红军战士遇到怎样的艰难,他们都不会退缩, 从哪句诗句中能让我们感受到红军的大无畏气概?让我们大声读出来;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四:“远征难”三个字总括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 红军“不怕” “只等闲”

15、,充分显示出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 畏的英雄气概。 七律 长征 这首诗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 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让我们再次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会背的同学可以背诵。 五:总结: 长征是宣言书, 长征是宣传队, 长征是播种机。 长征不仅在 军事战斗史上创造了奇迹,而且也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象 征。 六:限时作业: 1、听写生字词: 逶迤磅礴泥丸岷山铁索大渡河 2、组词: 逶()迤()薄()眠() 萎 ()拖()礡()岷() 3、默写长征。 宁阳县东疏镇花园完小教案专用纸第页 板 书 设 计 11、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教 学 反 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