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结业复习提纲(初一、初二全套)解析.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85456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68.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结业复习提纲(初一、初二全套)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结业复习提纲(初一、初二全套)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结业复习提纲(初一、初二全套)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结业复习提纲(初一、初二全套)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结业复习提纲(初一、初二全套)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结业复习提纲(初一、初二全套)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地理结业复习提纲(初一、初二全套)解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地理结业复习 七年级部分: 地球与地图 1.地球的 周长 是 4 万千米, 平均半径 是 6371 千米。 2.地球 自传和公转 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周期分别是一天 和一年 。 3.地球 自传 产生了 昼夜交替 现象, 公转 产生了 季节(四季)变化。 4.经线是指示 南北方向 的线, 向东 增大是 东经 (E), 向西 增大是 西经 (W) ,东西经各180 0。 5.纬线是指示 东西方向 的线, 向南 增大是 南纬 (S), 向北 增大是 北纬 (N) ,南北纬各90 0 6.能用 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 7.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图例。 8.能用地图 辨别方向 ,量算距离

2、 ,估算海拔 与相对高度 。 世界地理 1.海陆分布的是: (7: 3)即海洋占71 ,陆地占 29 ;陆地 主要分布在 北半球 。 2.知道 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 及其 特点 。 3.全球分 六大板块,板块的交界处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 4.以亚洲和非洲为例: (1)能分析说明某一大洲(亚洲) 的纬度位置 (100S800N) 、海陆位置 (东临: 太平洋, 南临: 印度洋, 北临 :北冰洋;西北 :欧洲, 西南 :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 相连 , 东北 :以白令海峡 与 北美洲 相邻 ,东南 :隔海与 大洋洲 想望 ) 。 (2)学会运用地图和有关资料归纳某一大洲(亚洲) 的地形(中间高、 四

3、周低),气候(复 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发布广)、河流(发源于中部高原、山地,呈 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3)会用资料,简单说明某一大洲(亚洲)的人口(人口最多的一洲,上1 亿的国家由 6 个) 、环境、发展等问题。 5.美国 的首都 (华盛顿);本土 48 个州和 阿拉斯加、 夏威夷 两州, 三面临海: 东临 大西洋 、 西临 太平洋 、南临 墨西哥湾; 大部分位于 北温带 ,国土 一半 以上是 平原 ,自然资源丰富; 经济发达, 工农业 生产居世界 第一位 ,高新技术发达,著名的“硅谷”,位于 旧金山 东 南;农业实现了专门化 和机械化 。 6.日本的首都 (

4、东京),领土由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等组成,岛国多优良港 湾,海上运输便利,劳动力资源充足;有利于发展对外加工贸易 经济。进口原材料, 出口工业产品,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 沿岸和 濑户内海 沿岸;民族为 大和民族 ,兼有 东 西方文化 。 7.巴西的首都 (巴西利亚 ) ;地形以 高原(巴西高原 为世界 最大高原 约占 3)和平原(亚 马逊平原 为世界 最大平原 ,约占 )为主。热带气候为主。人种以混血人种为 主; 种植 玉米 ;文化上以 玛雅文化 为主。 人口和城市 分布在 东南沿海 ;最大城 市圣保罗 ;矿 产以 铁矿 为主, 经济作物 是咖啡(咖啡王国) 、甘蔗、柑橘。著名的水

5、电站伊泰普 是目前 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8.根据资料和地图,归纳某国在自然、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要特色,分析该国因地制宜 发展经济的实例。 9.能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 自信的感情, 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 (联 合国成立于1945 年,总部 在美国的 纽约, 基本宗旨:“ 促进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 共有 6 个机构,中国5 个是常任理事国之一) 。 10. 天气 是指短时间内 阴睛、风雨、冷热等;气候 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平均天气状况,具有 一定的特征;能识别天气符号;能看懂卫星云图 。蓝色 表示 海洋 ,白色 表示 云区,绿色 表示 陆地 。低纬气温高,高纬气温低,同纬

6、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 季相反 。在山地,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米,下降 . 0 C 11. 降水分布 受海陆、纬度位置、地形的影响,从 低纬 向高纬 逐渐 减少 ;沿海 降水 多,内陆 降水 少; 山地的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冬雨型、夏雨型、全年多雨和全年少雨 型、全年湿润型。 12. 气候主要分布地区:热带有四种:雨林、季风、草原、沙漠;温带有五种: 大陆、海洋、 季风、地中海、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寒带: 苔原、冰原 气候。影响气候的因 素是 气温和降水 。 13. 世界有三大人种:黄种人 (亚洲东部、南北美洲),白种人 (欧洲、美洲和大洋洲、

7、北 非、西亚); 黑种人 (非洲、美国、大洋洲) 14. 语言 .联合国工作语言是英、汉、法、俄、阿拉伯、西班牙。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汉语 , 使用最广泛 的语言是 英语 。 15. 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 (人数最多,发源于西亚 ,分布在 欧洲、美洲、大洋洲) 、伊斯 兰教 ,教徒为穆斯林、形成于阿拉伯半岛、分布在亚洲西部和东南部,在中国 称为回教 或清真教), 佛教 (发源于古印度,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 16.聚落的类型分为乡村 和城市,(先)乡村 和(后) 城市,乡村 。 (农 村、牧村、渔村、 林场 ) ,有 1/2 的人口住在 城市。世界文化名城(中国的平遥古城和丽江古城 、意大利

8、的水 城威尼斯 、法国的“ 巴黎塞纳河岸 ” ) 八年级部分 从世界看中国 (一)辽阔的疆域 1、我国的地理位置:位于东半球、 北半球,位于 亚洲 的东部, 太平洋 的西岸。 从纬度位置看,南北跨纬度 广( 50 度), 大部分 北温带 ,少数 热带 ,无寒带 ; 从海陆位置看, 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 的东部。 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大洋 - 太平洋 ,有众多的岛屿和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 的国家。 2、国土辽阔:陆地领土面积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 和加拿大 ,居世界第三位。 我国 陆界 线长达 20000多千米,邻国14 个 临海: 渤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领 海

9、 37 万平方千米, 海域 300 万平方千米; 海岸 线长 18000多千米, 最大岛屿台湾岛。海南岛第二大岛。舟山群岛最 大群岛。六个海上邻国 (自南向北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 亚) 3、领土四至:最北端: 黑龙江 漠河 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主线; 最南端 :曾母暗沙 ; 最东端 :黑龙江与 乌苏里江 汇合处 ; 最西 端:新疆 帕米尔 高原。 南北 相距 5500千米; 东西相距5000千米, 4、34 个省级 行政 区域分为 三级 :省、县 、乡我国共 34 个省级包括: 23 个省、 5 个自治 区、 4 个直辖市、 2 个特别行政区。我国的 首都是北京 。

10、 本节 重点 :熟记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位置分布与大概轮廓(即课本7 页图 1.7 ) 众多的人口 1、 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2000年第五 次人口普查我国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15 以上, 我国的 人口政策 是: 计划生育 。我国人口的国情 是: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2、人口 东南多西少 :东西人口分界线:从黑龙江省的黑河 市至云南省的 腾冲 县。 多民族的大家庭 1、 民族构成:我国共有56 个民族 ,其中 汉族 人口最多, 占总人口数的92 %,其它 55 个 民族占总人口的8% ,所以称为 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 中, 人口最多 的是 壮族;人口400 万以

11、上的民族有10 个 2、民族 分布特点: (大杂居,小聚居)。 汉族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西南、西北 和东北 地区。 中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 ( 1)了解我国自然环境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基本特征: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齐全。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不仅如此,我 国还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矿种比较齐 全的国家之一。人均资源 占有量 不多 ,人均占有不足。 2.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我国地形的特征:地形复杂多样和高原、山区面积广大 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并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三级阶梯界线:1)一、二阶梯界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和横断山脉; 2)二、三阶梯界线:大兴安

12、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以夏季风 能够影响的地区季风区 ;其 界线 为: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1)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2)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4.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 1)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冬雪山西南侧,注入东海。 2) 长江是我国的第一大河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 流量最大 (上游: 源头 湖北宜 昌;中游到江西湖口;下游至入海口) 3) 水能宝库: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源头 宜宾段和三峡段),蕴藏量占全 国的 1/3 ,可利用量占全国的1/2以上

13、。 但由于工程条件复杂,投资大等原因现阶段开发较少。 4) 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干支流航程近8 万千米,占全国的2/3 ,货运量约占全国的60% 。 5.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 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 划分四大区域的根据: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它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 我国冬季0等温线; 是我国年降水量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的地主;是我国半 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我国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北方地区 : 一、位置范围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 为主 ; 二、气候 类型:温带

14、季风气候; 三、农业 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 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主要水果: 苹果 、葡萄、梨、桃、杏、柿; 四、风俗习惯 人民主食:面食; 传统民居特点 :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 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滑雪 南方地区: 一、位置范围 地形:平原、盆地与高原、丘陵交错分布 二、气候 类型: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三、农业 主要农产品 粮食作物水稻;油料作物油菜;糖料作物甘蔗;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主要 水果:柑橘 、 四、工业 长江中

15、下游工业带(沪宁杭- 综合工业区;武汉- 钢铁、轻纺;);南部沿海外向型工业带; 经济特区有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岛等; 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西北地区:位置范围 一、从草原到荒漠的景观变化 形成原因: 深居内陆 2地表景观干旱 是本区的自然特征 地形: 高原,盆地 为主, 由东向西,植被变化是: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二、畜牧业基地、灌溉农业 灌溉农业的特点:“灌溉农业”。 主要分布地区 “塞外江南 ”内蒙古 河套 平原、 宁夏 平原 河西走廊: 新疆绿洲:瓜果之乡,吐葡、哈瓜,新长绒棉。 青藏地区 : 一、 位置范围: 青藏高原 二、世界屋脊与 高寒 环境 1 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是

16、世界最高 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 ”。 2地处亚热带,深居内陆,形成独特的高寒 气候,地广人稀。 3河谷农业(如雅鲁藏布江 谷地和 湟水谷地)。青稞、小麦,豌豆。 2高寒牧区:本区三大畜种有牦牛、藏绵羊、藏山羊, 四、丰富的能源与矿产资源 1 拉萨 有 “日光城 ”之称。 2太阳能 丰富; 七、 保护 三江源头 - 青海省 青海省 被誉为“ 中华水塔 ”。 北京 一、地理位置: 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东部距渤海150KM , 地形 ; 气候:北京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优越;战略地位优越;背靠我国黄土高原的 能源基地;南邻黄淮海 平原;北抵内蒙古牧区。

17、二、北京的城市职能: 北京是国我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的城市: 三、 城市历史现代化 1金、元、明、清古都。世界文化遗产:故宫、颐和园、长城、天坛、周口店猿人遗 址。城市现代化表现在经济的方方面面,如交通方便快捷、信息通达、环境优美、功能齐 全、设施先进、文化、教育、科研水平很高等等; 2北京是中国的 心脏 所在, 是中国的象征, 旧城格局和原有风礼貌的同时修建现代化建筑, 这使得北京的出现了传统与现代 并存的特殊景观。 3为了北京现代化的高速发展,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和服功能,北京一方面加大了基础设 施的建设,一方面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北京越来越成为人地协调发展的国际性现代 化大都市。

18、台湾 一、地理位置 位于我的的 东南沿海, 北临东海, 东临太平洋, 南临南海, 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多山的海岛(山地点2/3,玉山为最高峰 ,平原分布在台湾西部) 二、资源丰富的宝岛 资源宝库:森林宝库(樟树);甜岛、粮仓(甘蔗、水稻);水果之乡(香蕉、菠萝); 祖国东南海上明珠;祖国东南盐仓。 三 、 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出口导向型经济) 四、 人口和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部 香港和澳门 一、港澳对比 回归时间人口面积位置主要居民组成 香 港 1997.7.1678 万1098 广东珠江 东口 中国血统98%英、 其 他 2% 香港岛、九龙和 “新界” 澳 门 1999.12.204

19、4 万25.4 珠江口西 岸 中国血统95% 葡 3% 澳门半岛、凼仔 岛、路环岛 二、 香港发达的经济“东方明珠”“购物者的天堂” 1. 世界地位: 1). 全球 贸易中心 进出口总额世界第十(1991) 2).全球 运输中心 之一,; 3).全球 金融中心 之一,与纽约,法兰克福齐名;黄金贸易中心之一,与伦敦齐名 4).全球 信息服务中心之一; 5).全球 旅游中心 之一。 2. 发展战略 地狭人稠,香港与内地基本模式:在祖国内地投资建厂,祖国内地通过香港加强对外贸易; 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原则: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三、 澳门 经济支柱 以博彩旅游业为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一、

20、地理位置: 是国我 邻国最多 的省级行政区。 面积: 160 多万平方千米,是国我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二、自然环境: 地形: 三山夹两盆 ,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仑山。 气候:深居内陆、 河流:内流河为主,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植被:荒漠为主 富有特色的绿洲农业: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高梁;特色农产品:棉花、甜 菜、瓜果等;特点:产量丰富、品质优良。 珠江三角洲 一、地理位置: 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珠江下游,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被称为我国的 “南大门”。 对外开放的前沿:区位因素:人文因素:侨乡;政策因素:“对外开放,优先发展” 的政策。 二、经济特点:

21、外向型经济 : 发展的的利条件:地理位置优越:紧邻港澳和东南亚地区;海陆交通运输便利;很多 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经济模式:“前店后厂”,“ 前店 ”指 港澳 地区,“ 后厂 ”指 珠江三角洲 地区 三、城镇的发展 原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产业结构发生重在变化 西双版纳 一、地理位置: 位于 云南省 的南部,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横断山脉最南端,南部与老挝、缅甸接壤,还以澜 沧江湄公河与泰国、越南等水路相连。 原始的 热带雨林(海南、西双版纳)景观:高大的望天树、板状根、绞杀植物、独木成林; 亚洲象、绿孔雀、长尾猿等。 二、蓬勃发展的旅游业 1、热带动植物王国; 2、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的 民族

22、文化 ,如傣族的 泼水节、孔雀舞、傣家竹楼、竹筒饭等。 黄土高原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至秦岭、北抵长城。 2、黄土高原的形成:风成说: 二、严重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1、自然因素: 主要有 地形、降雨、土壤(地面物质组成 )、植被等; 地形一般为山区,并且坡度较大;降水主要集中在7、8 月份,且多暴雨;黄土结构 疏松,许多物质易溶于水;地表光秃裸露,缺少植被的保护。2、人为因素:毁林、毁 草、陡坡开荒破坏了地面植被;开矿、修路的基本建设不注重水土保持破坏了地面植被 和稳定的地形,同时将大量的废土石随意向河沟倾到,造成新的沙土流失。 生态建设措施:采取

23、植树种草 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 土流失;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 退耕还林还草 ,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 量。 长江沿岸地区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长江沿江地带 东起上海,西至四川攀枝花,东西绵延3000 多千 米;南北宽度大致在长江两岸100200 千米范围内。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势低平,以平原、丘陵为主;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 件好;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自然资源丰富。 二、沿江地带的纽带和辐射作用 1、纽带作用: 2、辐射作用: 三、沿江地带的城市 1、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它们为中心形成的四大城市密集区。 2、这些

24、特大城市是本区域内的济经、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内外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 射和带动 作用。 四、沿江地带的工业 1、四大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 钢铁、煤炭 工业基地;以宜昌、重庆 为 中心的 电力、冶金 等工业基地; 以 武汉 为中心的工业带是我国钢铁 、 轻纺 工业的重要基地; 由 沪宁杭 等城市形成的工业带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 基地。 2、四大“工业走廊”雏形:钢铁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宝山、安徽马鞍山、湖北武 汉、重庆、四川攀枝花等钢铁工业基地;汽车工业走廊:沿江地带有上海(桑塔纳、别 克、赛欧)、南京(依维柯)、武汉、重庆(嘉陵、银钢)等汽车摩托基地;石油化工; 轻纺。 五

25、、生态环境及治理: 长江中下游是 洪涝灾害 最集中、最频繁的地区;酸雨 污染日益严重。 走向世界的中国 一、 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1国土辽阔,区域差异大基本国情。 2区域 可持续发展 方法 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因地制宜; 3区域之间共同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加强区域联系和区域合作,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 4发挥地区优势是区域合作的前提。 二、在世界中发展 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众多,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这是我国的又一基本国 情; 2当今世界 多极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加入竞争中,寻求发展, 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在合作、共同发展; 3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是人类在漫长的与自然环

26、境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新的人地观 和 发展观。 4中国为什么加到?中国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大国,综合国力逐渐增强,从自身 发展需要来看,加入,融入世界,发展本国优势,对外开放,可促进祖国的发展; 从全球化的发展来看,加入,加强与世界其它区域的合作,是发展的途径;加入 ,共同解决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问题,促进世界的和平、可持续发展和人类 社会的进步。 铁路干线与枢纽 铁路线 1、京沪线 2、京九线 3. 京广线 4、陇海线 5、宝成成昆线 铁路枢纽 1、兰州 2、郑州 3、成都 乡土地理: .国家二级历史文化名城我们家乡宜宾 ,位于四川南部,川滇黔 结合部 ,巴、蜀、僰 三种文化交汇处

27、,在长江上游 , 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 城” ;交通: 有内宜高速 公路, 内昆铁路 ,便利的 长江航运; 工业中有: 五粮液、丝丽雅、 天原化工; 还有正在建设中的向家坝 水电站;旅游: “ 蜀南三绝 ” :蜀南竹海、兴文石林、 珙县悬棺 。特产: 南溪豆腐干、屏山炒青、宜宾燃面、江安 红桥猪儿粑 ,矿产: 煤矿 (筠 莲、兴文、珙县) ,磷矿 (屏山),石灰石 (南溪)。 .能根据提供的资料,分析家乡地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能发表自己 的见解。 .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举例说明家乡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生活等至 少一个方面所发生的重大变化,(如教育, 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补助生活费等。 ) 4.家乡的发展规划:建设成为 长江上游一级中心城市,沿长江建设 宜东工业区 ,长宁、江安、 兴文、珙县 建旅游区 ,筠莲、高县 建能源基地 ,屏山 发展水电(向家坝)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