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课堂实录).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86700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0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课堂实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课堂实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课堂实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课堂实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课堂实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课堂实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草原(课堂实录).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草原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师:大家很喜欢音乐,那么,今天老师为大家找来了一首很美 很美的歌曲,请大家欣赏后, 说说这首歌曲描写的是什么地方。 (播 放天堂乐曲) 师:大家说说歌中写的是什么地方? 生:(齐)草 -原! 师:大家听得很认真,也说得很正确,这正是我们今天要学习 的十三课。(师板书课题草原),在作者老舍先生的笔下,草 原有什么特点,草原上的人们又有什么特点呢?请大家一起听一遍 草原配乐朗读,再谈谈你的感受。 生:我感觉草原很大。 生:我感觉草原很美。 生:草原上的人很热情、好客。 生:草原上的物产很丰富,风俗很独特。 自评:引导学生入情入境是语文教学艺术的一个特点,采用欣 赏音乐

2、、听朗读,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但在激趣上总觉不够, 显得有些平淡。 师:大家说得很好。让我都很想亲自去草原看看,亲自感受一 下草原的乐趣。你们想去吗?好,那就让我们一起去吧!(充满激 情)请同学们自己把心带到草原中,去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吧!看 一看,作者笔下的草原是什么景象? (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段,作者写出了哪些景物? 生:天空、小丘 生:羊群、骏马和大牛 师:同学们找得很对,作者写草原,主要抓住了草原的天空、 空气、大地、小丘、羊群等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辽阔美丽的 草原风光图。下面,请大家闭上眼,听老师读课文这一段,同学们 脑海里想象作者描写的景物,结合你平时所见的这些

3、景物形象,让 它们在你的脑子里展开一幅幅画面,然后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 这些景物的? 自评:课文是生学习的版本, 但它最应该属于作者的感受。而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贴近作者的感受,这才是教学的方法,或者说教 学艺术。让生借助作者的语言文字去想象,自我感觉是一种较好的 将作者-作者的作品包蕴的东西 -读者联系起来产生共鸣的方 法和手段。 ( 读后,同学们纷纷举手 ) 师:现在请同学们说说,作者是怎样写草原的天空的? 生:“这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师:为什么说“这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 生:草原上的空气,非常清新,又没有污染,不象我们城市, 受工厂废气浓烟污染,都看不见天空了。(掌声响

4、起) 生:说明草原上的空气非常干净,草原一带山清水秀,所以感 到清鲜。 师:同学们理解得很深刻,体会说得太形象了,而且说明大家 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非常关注生活,老师认为我们更重要的是每 个人都应该积极投身到保护环境中来。好,那作者为什么要在“清 鲜”和“明朗”这些词前加上“那么”呢?能否换一个词语? 生:“那么”可以换成“非常”、“很”。 生:还可以换成“多么”。 师:大家将换成的句子读一读,看意思有没有变化? 生:没有变化。 生:老师,这样一换,意思是不变,但好象表达的感情变了, 变得没有那么强烈了。 师:你能不能给大家说明白些? 生:作者用“那么”表达的感情是对草原无比喜爱,喜爱到了 极

5、点一样,而其它的词却没有这种感情了。(掌声又响起) 自评:语文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学习用词的准确、精炼、贴切。 此例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换词比较,培养学生的语感,又让学生明 白写作时用词怎样才能准确地表达情感。但在引导保护环境上似乎 不够,却又怕牵扯太多。 师:面对此景,作者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有关语句。 生:“总想高歌一曲,表示自己的愉快。” 师:是啊,作者初入草原,面对草原的明朗天空、清鲜空气, 真是-,看大家能用什么词形容作者此时的感受? 生:心情开朗。 生:心旷神怡。 生:神清气爽。 师:好,非常好!那么,天底下的草原,在作者眼里,又是一 番怎样的景象呢? 生:“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

6、茫茫”。 师:你从“一碧千里”这个词体会到了什么? 生:大草原都是绿的。 生:大面积都是绿的。 生:“碧”就是青绿色,“一碧千里”是说“整个草原全是青 绿色的,一眼望不到边。”说明草原又绿又大。 师:你们认为谁体会得最好?说得最具体? 生:第三个同学。 师:为什么又说“而并不茫茫”呢? 生一时接不上来。 师引导:我们可以利用刚才这位同学的办法去试试:他是怎样 理解“一碧千里”这个词的呢?请刚才这位同学给大家讲讲吧! 生:老师,我是通过查字典来理解的。 师:对啊!我们也可以学学他吗? (学生急不可奈地拿出字典查起来,不一会儿纷纷举手) 生:“茫茫”是“模糊、朦胧的样子”那么这句是说“草原虽 然很

7、大很大,但是并不模糊。 生:也可以说站在草原上可以看到很远,而且又很清楚。 生:与上文的“明朗的天空”、“清新的空气”连起来,使我 想到草原很洁净,没有什么东西遮挡视线,所以作者才看得清,看 得远。(掌声响起) 师:说得真好!我们就是应该这样联系上下文来体会。那么作 者又是怎样描写草原的羊群、大地和小丘呢? 自评:对学法的指导, 是高年级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此举尚 可。 生:作者把草原的大地比喻成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喻成绿毯 上绣着的白花。 生:小丘像一幅美丽的中国画。 师:大家读得很仔细。请大家看看黑板上的一幅图画(师出示 图画,指认“羊群”和“小丘”。点拨“绿色渲染”就是“用绿颜 色涂画的

8、”,“墨线勾勒”指“用墨线把物体的轮廓勾画出来”) 依据图画及文中内容,请大家谈谈,“绿色渲染”和“墨线勾勒” 分别指什么? 生:绿色渲染说明草原这幅画的基本色是绿的。 生:绿色渲染还是说草原上都是绿的。 生:不用墨线勾勒说明草原上的小丘和平地之间没有明显的界 线。 生:不用墨线勾勒说明小丘和平地连成了一个整体。 师:这几位同学都说得很好。 请大家再读读第三句, 就会明白。 生:(齐读)“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师:草原上可谓“放眼处处皆绿色”。请大家找找,看哪个词 写出草原这“绿”到底是怎样的“绿”? 生:“翠色欲流” 师:那是怎样的“绿”呢? 生:绿得快要流动。 生:是

9、说绿的颜色很浓,好像要流出水来。 生:不仅说它绿得浓,还说它绿得鲜艳,光亮亮的。 生:对,因为草原上很洁净,草上没有什么灰尘和污染物,所 以是这样,绿得鲜艳耀眼。 师:大家一个比一个体会得深刻。面对如此宽广、美丽的大草 原,假若是你来到了它上面,你会产生什么样的想法? 生:在草原上痛痛快快地跳上几圈。 生:在草原上美美地睡上一觉。 生:在草原上无拘无束地纵情高歌。 生:骑上一匹马,愉快地奔跑。 师:好,这都说明大家在草原上心情愉快、高兴。我们还是来 看看作者此时的感受是怎样的吧! 生:很高兴,因为他想吟诗。 生:很留恋,舍不得离去,因为他站在那里“久立四望”。 生:作者还无比陶醉,从“连骏马和

10、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在 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看出,他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借骏马和大 牛来写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说明草原很美,连马和牛都吸引了。这样更突出了草原的 美。 师:说得真好!现在请大家回顾一下,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什 么?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呢? 生:主要写草的美丽景色和作者的感受。按从上到下的顺序来 写的。 生:我觉得还有从整体到部分的写法。 师:(鼓励地)何以见得? 生:作者先说“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是总写草 原给人的印象,而后面写平地、羊群、小丘这些都是分写。 师:说得非常好,我们就应该这样大胆发表个人的意见。 好,我们之所以对草原有这么美好而

11、深刻的感受,就是得益于作者 的细心观察和巧妙的表达,请大家在文中找一找,看看作者哪些方 法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写作中借鉴。 生:句子中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的手法。 生;观察很有顺序。 生:每写完一处景物,就写出自己的切身感受使人受感染。 生:抓住静态景物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使人印象深刻。 师:是啊,正因为作者注意了这些,所以我们能真实地感受到 草原简直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好,下面让大家见见真实的草原风光 吧!(师放录像:草原风光)学了老舍笔下的草原,也见识了 真正的草原风光,面对如此美丽的草原,你心上会涌起一种什么样 的情感呢? 生:我向往这样的景色。 生:我想亲自去看看它。 生:草原是祖国的一部分

12、,我们的祖国多可爱啊! 师:大家都说出了心里话,我也有同感。其实,我们的祖国本 来就是一幅巨图,土地辽阔、物产丰富、人民幸福安康。 现在,请同学们用无比喜悦的心情,再自由朗读这一段,争取指导 它背下来。 第二课时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草原的辽阔及秀美,那奇丽的景 色真是既令人惊叹,又叫人舒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大家想不想知道草原上的人怎么样? 生:想(迫不及待) 师: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25 自然段,想一想,你想了解那些 问题。 生:(自由读课文,在书上批注) 师:老师看你们学得这么认真, 很想与你们交流一下, 怎么样? 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谁来说一说? 生:学

13、了这部分内容,我们应该知道每个自然段都写什么? 师:谁能解答这个问题? 生:写了迎客、相见、款待、话别。 生:我想,我们应该知道蒙古人民为什么到几十里外来欢迎远 客? 生:这说明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他们之间情谊深重。 师:你说得真棒,谁还能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通过学习,我觉得我们应该明白蒙族人民有那些风俗习惯。 生:(争先恐后的汇报搜集到有关蒙族风俗习惯的资料:喝好 茶、吃手抓肉、赛马、摔跤、住蒙古包) 师:你们刚才表现得真棒,那么读了这部分内容,假如你是远 方的客人,你是兴奋、激动还是感动?能谈一谈你们的感受吗?可 以用你喜欢方式去表达,可以唱一唱、说一说、演一演、还可以跳 一跳。 生:(

14、自由组成合作组,进一步体会真实情感) 师: 老师已感受到你们的兴奋了, 谁来汇报一下你自己的感受? 生:我读迎客这部分时,觉得很兴奋。 师:你读一读,让我们也来感受一下。 生:(抓住重点句子,读“走了许久快了,快到了”)表 现了看到河的惊喜及急切的心情。 师:(适时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赛读、自由读) 生:主客在蒙古包外想见的场面令人激动,我们是用表演的方 式体会到的。(生抓住重点句“你说你的民族团结互助。”表 演想见一幕) 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造性的表演。) 生:主人热情款待,会使客人感动。(学生表演敬酒、吃肉、 唱歌) 生:我还感受到了主客分别时依依不舍之情。 师:(指导学生朗

15、读“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师:本文描写的是老舍几十年前去访问内蒙古大草原看到的景 象,那么今天的草原是什么样?未来的草原又会是什么样呢?你们 大胆的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 生:(参阅资料,练说、练写)以诗歌、歌曲等各种形式赞美 草原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以教师的 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 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正式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本教学片断体现了这一教学理念。 在教学中,教师善于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调动 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想象思维, 学生敢于大胆的想象, 进入情境自读、自悟、自演,从最大程度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 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想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学生在学习中将 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不仅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也使学生的灵 魂得到了净化,人格得到了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