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环节的会计处理.ppt

上传人:少林足球 文档编号:4987564 上传时间:2020-01-23 格式:PPT 页数:94 大小:2.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环节的会计处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生产环节的会计处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生产环节的会计处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生产环节的会计处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生产环节的会计处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环节的会计处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环节的会计处理.ppt(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08 生产环节的会计处理,重点和难点: 1.生产环节资金运动分析 2.存货的内涵 3.存货的盘存制度与存货的计价方法 4.存货的期末计价 5.应付职工薪酬,一、生产过程资金运动整体流程图,需要进一步展开分析的有: 1.存货的界定;周转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核算; 2.存货按计划成本核算、存货的期末计价 3.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折旧,原材料等,应付职工薪酬,固定资产,银行存款,生产成本,制造费用,A311,A12,A2,A11,a312,B,C,A32,预提费用,预付费用,相关项目,B42,B51,A52,A41,库存商品,二、存货发出的会计处理,(一)存货的确认 1.存货的概念与内容 (

2、1)存货的概念 指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二、存货发出的会计处理,(2)存货的内容 原材料; 在产品: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构成; 产成品:库存商品; 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委托加工物资; 半成品:既可以用于继续生产,也可以直接以零部件的形式对外出售; 外购商品:库存商品。,二、存货发出的会计处理,2.存货的确认条件 (1)确认条件 符合存货的概念; 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二、存货发出的会计处理,2.存货的确认条件 (2)几种特殊情况

3、说明 关于受托代销商品: 为了使受托方加强对代销商品的核算与管理,受托方应该对其受托代销商品纳入账内管理。 关于在途商品:购货方存货处理。 关于购货约定:不作任何处理。,二、存货发出的会计处理,(二)存货的入账价值的计量 1.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 存货应以其成本入账。 企业在持续经营的前提下,存货入账价值的基础(也即初始计量的基础)是历史成本或者说实际成本。,二、存货发出的会计处理,2.存货成本的构成 (1)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 采购成本 买价和采购费用。 采购费用:进口关税、其他税金、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以及其他可直接归属于存货的采购的费用。,加工成本 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

4、费用以及按照一定方法分配的制造费用。直接费用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统称为制造成本。 其他成本 除采购成本、加工成本以外的,使存货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所发生的其他支出,如为特定顾客设计产品所发生的设计费用等。,(2)特殊业务下获取的存货的成本确定 投资者投入的:按照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实际成本。 盘盈的:按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场价格作为实际成本。 通过非货币性交易换入的、涉及债务重组所获得的 接受捐赠的:应当分别以下情况确定实际成本: 捐赠方提供了有关部门凭证的,按凭证上标明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 捐赠方没有提供有关凭证的,应当参照同类或类似存货

5、的市场价格估计的金额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实际成本。,二、存货发出的会计处理,(三)实际成本核算制度下发出存货的计量复习 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 (1)个别计价法 (2)先进先出法 (3)后进先出法 (4)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 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二、存货发出的会计处理,(四)在计划成本核算模式下原材料的耗用 1.计划成本法概述 (1)制定各种存货的计划成本目录,规定存货的分类、各种存货的名称、规格、编号、计量单位和计划单位价格。 (2)平时收到存货时,应按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出收入存货的计划成本填入收料单内,并按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额,作为“材料成本差异”分类登记。,二、存货发出的会

6、计处理,1.计划成本法概述 (3)平时领用、发出存货,都按计划成本核算。 月份终了再将本月发出的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进行分摊,随同本月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记入有关项目,将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发出存货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必须按月分摊,不得在季末或年末一次分摊。,2.计划成本核算对资金运动的影响分析,材料成本差异,材料采购,原材料,生产成本等,制造费用,附注:A原材料验收入库:A1-计划价格;A2-实际价格与计划价格之差,B原材料被领用:B1-计划价格的转移;B2-材料成本差异的转移,分析:A2的流量及其导致的“材料成本差异”存量;该存量对B2的流量的影响,A2,A1,B2,B1,注意

7、:在计划成本模式下,若原材料等改变用途,其原所支付的进项税额不能抵扣的,其进项税转出金额不能以其计划成本来计算,而应该以其实际成本来计算。即以上图B1、B2流量之和来计算。,3.发出存货成本差异率的计算,本月材料 成本差异率,月初结存材料 的成本差异,本月入库材 料的成本差异,月初结存材料 的计划成本,本月入库材料 的计划成本,本月发出存货 应负担的差异,发出材料 的计划成本,材料成 本差异率,=,=,100%,+,+,其他说明: (1)差异率的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如需变更,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2)应按存货的类别,如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对材料成本差异进行明细核算。

8、 不允许使用一个综合差异率来分摊。,例1:甲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原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204年6月1日“原材料”账户期初借方余额为30000元,数量为10吨,单位计划成本为每吨3000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期初贷方余额为3000元(即节约差异)。 本月与该材料有关的业务如下: 15日从深圳购进该材料20吨,单价3200元,另外支付运杂费3500元(未取得增值税专用运输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64000元,进项税额10880元,所有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材料已入库。 月末,汇总库存材料领料凭证,本期发出材料共60000元,其中:产品生产领用50000元,生产车间机物料消耗1000

9、元,销售材料7000元,为销售产品耗用材料1000元,行政管理部门领用1000元。,例1:(1)6月15日购进材料20吨,单价3200元,另支付运杂费3500元(未取得增值税专用运输发票),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价款64000元,进项税额10880元,款项均以银行存款支付。,借:材料采购 67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0 880 贷:银行存款 78 380,10880,67500,材料采购,银行存款,A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B1,例1:(2)该材料已入库:计划价每吨3000元,数量20吨。,借:原材料 6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7 500 贷:材料采购 67 5

10、00,超支差异,10880,67500,60000,7500,67500,原材料等,材料采购,银行存款,A1,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B1,材料成本差异,例1:(3)月末,汇总领料凭证,本期发出材料共6万元,其中:产品生产领用5万,车间消耗0.1万,销售材料0.7万,为销售产品耗用0.1万,行政管理部门领用0.1万元。,其他业务成本,50000,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原材料,1000,7000,1000,1000,借:生产成本 50 000 制造费用 1 000 其他业务成本7 000 销售费用 1 000 管理费用 1 000 贷:原材料 60 000,例1:

11、(4)结转材料成本差异: 本月份材料成本差异率 =(-3000+7500)(30000+60000)100% = 5%,其他业务成本,2500,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材料成本差异,50,350,50,50,借:生产成本 2 500 制造费用 50 其他业务成本 350 销售费用 50 管理费用 50 贷:材料成本差异3 000,7500,(-3000),(30000),60000,原材料领用量分别为 50000;1000;7000;1000;1000.,二、存货发出的会计处理,(五)周转材料使用引起的资金运动分析 1.包装物 为了包装本企业商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

12、瓶、坛、袋等。 种类: (1)生产过程中使用,作为产品组成部分的 (2)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的 (3)随同产品出售而单独计价的 (4)出租或出借给购买单位使用的 账户设置:总账“包装物”;按其种类设置明细。,(4)包装物引起的资金运动分析 购入包装物的核算(同原材料的购入核算) 例2:(1)企业外购包装物,买价110万,增值税18.7万,款项已付。,借:材料采购包装物 1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87 880 贷:银行存款 1 287 000,187000,1100000,材料采购,银行存款,A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B1,例2:(2)该包装物已验收入

13、库。其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借:包装物 1 000 000 材料成本差异 100 000 贷:材料采购包装物 1 100 000,超支差异,187000,1100000,1000000,100000,1100000,包装物,材料采购,银行存款,A1,C,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B1,材料成本差异,包装物使用引起的资金运动分析,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等,销售费用,银行存款等,原材料等,生产成本,包装物,附注:A生产部门领用;,B销售部门领用,但不单独计价;出借,C销售部门领用,但单独计价;出租所获得的租金收入及包装物成本的发生。,D报废清理时获得残值“原材料等”,D,B,A,C2

14、,C1,例3:甲公司随同产品出售而领用包装物,其成本3万元,包装物售价4万元,增值税0.68万元。款已存入银行。 (1)收入的取得;,借:银行存款 46 8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4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 800,借:其他业务成本 30 000 贷:包装物 30 000,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银行存款,包装物,C2,C1,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40000,6800,30000,(2)包装物成本的结转。,押金(包装物出租、出借)收退引起的资金运动分析,C2:没收加收的押金(追加的罚款),并确认应交增值税,C1:没收押金,并确认应交增值税,B:返还押金,附注:A

15、 :收到押金,其他应付款,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增(销),营业外收入,银行存款等,银行存款等,B,A,C2,C1,例4:(1)7月1日企业将一批新包装物出租给长江公司使用一个月,收取租金1170元(含增值税170元)、押金2340元,款已收存银行。其成本为2600元。,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银行存款,其他业务收入,1000,2340,借:银行存款 3 51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 000 其他应付款 2 34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70,A,170,例4:(2)其成本2600元,采用五五摊销,即领用时摊销一半,报废时摊销一半。7月1日摊销一半,即1300元。,其

16、他应付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银行存款,其他业务收入,包装物,其他业务成本,1300,1000,2340,借:其他业务成本1 300 贷:包装物 1 300,A,170,例4:(3)8月1日,租期结束时,长江公司未归还包装物。企业将押金没收,并要求对超出的部分进行补偿。,其他应付款,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银行存款,包装物,其他业务成本,1300,2340,2000,340,1300,借:其他业务成本 1 300 贷:包装物 1 300,借:其他应付款 2 340 贷:其他业务收入 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A,C1,例4:(4)8月5日,

17、企业以现金的形式收到长江公司所支付的补偿款1170元。,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营业外收入,1000,170,借:库存现金 1 170 贷:营业外收入 1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库存现金,C2,二、存货发出的会计处理,2.低值易耗品 (1)概念 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劳动保护用品,以及在经营过程中周转使用的容器等。 (2)特点 单位价值较低; 使用期限相对于固定资产较短; 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其原有实物形态不变。,(3)低值易耗品核算 价值摊销方法 一次转销法: 在领用时就将其全部账面价值计入有关成本费用。 五五摊销法: 领用

18、时摊销其账面价值的一半;在报废时再摊销一半。 分次摊销法: 特殊核算规定:如果低值易耗品是采用计划成本管理,则在其价值转移的过程中要考虑“材料成本差异”。,(4)低值易耗品使用引起的资金运动分析 五五摊销法,低值易耗品-摊销,管理费用,原材料等,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在库,制造费用,附注: A初次领用,低值易耗品状态由在库改为在用;,D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将“在用”与“摊销”对冲即销账,B摊销:记入制造费用或管理费用; (注意:在用与摊销的关系就像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的关系),C报废时残值转为原材料,B,A,D,C,例5:(1)甲公司办公室204年6月2日领用一批低值易耗品,实际成本500

19、0元。 (2)摊销低值易耗品成本:会计上采用五五摊销法。,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5 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5 000,借:管理费用 2 50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2 500,低值易耗品-摊销 ,管理费用,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在库,B,A,5000,2500,例5:(3)204年10月20日,该批低值易耗品报废,收回残料价值100元作为原材料处理。,借:管理费用 2 400 原材料 10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2 500,低值易耗品-摊销 ,管理费用,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在库,B,A,C,5000,2500,2400,100,例5:(4)将低值易耗品销账:在用与

20、摊销对冲。,借:低值易耗品摊销 5 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 5 000,低值易耗品-摊销 ,管理费用,原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低值易耗品-在库,B,A,D,C,5000,5000,2500,2400,100,三、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一)职工及职工薪酬的范围 1.职工的范围 (1)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工。 (2)未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 (3)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如与中介机构签订的劳务用工合同所包含的人员等。,三、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2.职工薪酬的

21、范围 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职工薪酬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赡养人、已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1)短期薪酬 是指企业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需要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 短期薪酬具体包括: 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短期带薪缺勤,短期利润分享计划,非货币性福利以及其他短期薪酬。,(2)带薪缺勤 是指企业支付

22、工资或提供补偿的职工缺勤。 主要包括: 年休假、病假、短期伤残、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三、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3)利润分享计划 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 (4)离职后福利 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除外。,三、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5)辞退福利 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6)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 主要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

23、、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3.账户设置,三、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二)职工薪酬的确认与计量 1.职工薪酬的确认与分配 车间生产人员 生产成本 生产车间管理人员 制造费用 企业管理人员 管理费用 专设销售机构人员 销售费用 从事其他业务人员 其他业务成本 从事在建工程人员 在建工程 从事研发人员 研发支出,三、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2.职工薪酬的计量 (1)短期薪酬 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 职工福利费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职工福利费为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24、,三、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2.职工薪酬的计量 (1)短期薪酬 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应负债,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2)离职后福利 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三、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根据设定提存计划计算的应缴存金额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根据设定提存计划,预期不会

25、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支付全部应缴存金额的,企业应当将全部应缴存金额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付职工薪酬。,(3)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的确认 在下列两者孰早日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职工薪酬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 企业不能单方面撤回因解除劳动关系计划或裁减建议所提供的辞退福利时。 企业确认与涉及支付辞退福利的重组相关的成本或费用时。,辞退福利的计量 按照辞退计划条款的规定,合理预计并确认辞退福利产生的应付职工薪酬。 辞退福利预期在其确认的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完全支付的,以应付金额计量; 辞退福利预期在年度报告期结束后十二个月内不能完全支付的,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3.职工薪酬资

26、金运动综合分析,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累计折旧等,银行存款等,附注:A确认应付薪酬,分配薪酬费用,B以货币资金支付薪酬;,C以企业的完工产品支付薪酬(如果是原材料?);,D以自有资产提供给职工免费使用: D1按公允价值确认收入,并冲减应付薪酬;D2结转资产成本。,其他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收入,B,D2,C2,C1,D1,A,例6:205年6月,甲企业当月发生应发工资1000万,其中:生产部门直接生产人员工资500万;生产管理部门人员的工资100万;公司管理人员的工资180万;公司

27、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50万元;建造厂房人员工资110万元;内部开发存货管理系统人员工资60万元。 按当地政府规定,分别按职工工资总额的10%、12%、2%、10.5%计提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缴纳给相关部门。根据204年实际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情况,公司预计205年承担的福利费为工资总额的2%。公司分别按2%、1.5%的比例提取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假设公司存货管理系统已处于开发阶段、并符合无形资产准则资本化为无形资产的条件。,薪酬附加比例合计=10%+12%+2%+10.5%+2%+2%+1.5%=40%,确认薪酬费用: 薪酬附加比例合计 =2%+10%+12%+2%

28、+10.5%+2%+1.5%=40% 应计入生产成本的 应计入制造费用的 应计入管理费用的 应计入销售费用的 应计入在建工程的 应计入研发支出的,工资:500万;100万;180万;50万;110万;60万,= 50050040%=700万,= 10010040%=140万,= 60140%=84万,= 50140%=70万,= 110140%=154万,= 18018040%=252万,薪酬费用资金运动分析:,借:生产成本 7 000 000 制造费用 1 400 000 管理费用 2 520 000 销售费用 700 000 在建工程 1 540 000 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840 000

29、贷:应付职工薪酬 14 000 000 工资 10 000 000 职工福利 200 000 社会保险费 2 400 000 住房公积金 1 050 000 工会经费 200 000 职工教育经费 150 000,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700万,140万,252万,70万,154万,84万,A,薪酬:700;140;154;84;252;70,例7:甲公司为一家生产彩电的企业,共有职工200名,201年2月,企业以其生产的成本为10000元的液晶彩电和外购的每台不含税价格为1000元的电暖气作为春节福利发放给职工。该型号的液晶彩电市场价格为1

30、4000元,甲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甲以银行存款支付了购买电暖气的价款和增值税额,并开具了增税税专用发票,增值税税率为17%。假设200名职工中170人为直接参与生产的职工,3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例7:(1)液晶彩电的处理: 确认薪酬费用: (A) 计入生产成本的:17014000(117%)=2784600元 计入管理费用的: 3014000(117%)=491400元,借:生产成本 2 784 600 管理费用 491 4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 276 000,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278.46万,49.14万,(200名员工:170+30;售价不含税1

31、4000元),A,液晶彩电的处理: 支付薪酬: 不含税售价280万,其成本200万(C1、C2),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 276 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 8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476 000,借:主营业务成本 2 000 000 贷:库存商品 2 000 000,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278.46万,49.14万,280万,200万,C2,C1,A,47.6万,例7:(2)电暖气的处理: 确认薪酬费用: (A段) 计入生产成本:1701000(117%)=198900元 计入管

32、理费用: 301000(117%)= 35100元 支付薪酬: (B段),借:生产成本 198 900 管理费用 35 1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34 000,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34 000 贷:银行存款 234 000,应付职工薪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银行存款,19.89万,3.51万,23.4万,(200名员工:170+30;外购价不含税1000元),B,A,例8:甲公司为总部各部门经理级别以上职工提供汽车免费使用,同时为副总裁以上高级管理人员每人租赁一套住房。总部共有部门经理以上职工50人,副总裁以上的10人(均计入管理费用)。每辆汽车每月折旧为1000元,公

33、允价值为3000元,副总裁以上的每人租赁一套月租金为8000元公寓,该租金甲已付。,例8:(1)确认薪酬费用:(A段) 50人,租车市场价3000元;10人,租房市价8000元。 300050800010=230000元,借:管理费用 230 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230 000,应付职工薪酬,管理费用,23万,A,例8:(2)支付薪酬: (B和D1、D2段) 50人,租车市场价3000元,成本1000元; 10人,租房市价8000元,已付。,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230 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 150 000 银行存款 80 000,借:其他业务成本 50 000 贷

34、:累计折旧 50 000,应付职工薪酬,管理费用,累计折旧,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23万,15万,5万,银行存款,8万,B,D2,D1,A,四、存货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 (一)盘盈、盘亏所引起的资金运动 存货数量的盘存方法(自行复习) 1.盘亏,附注:A发现问题,等待处理。 B处理问题 B1自然损耗产生的定额内损耗 B2属于计量收发差错和管理不善等造成的,应扣除残值、可回收的保险赔偿和过失人的赔偿,然后记入管理费用 B3属于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扣除残值和可回收的保险赔偿,作“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营业外支出,其他应收款,待处理财产损溢,原材料等,A,B2,B1,B3,例9:(1)10月9

35、日甲公司因管理不善,火灾烧毁成本10万的库存商品,其料、工、费比例为6:3:1,增值税率17%。原因待查。 注意:税法规定,管理不善造成的损失,进项税不能抵扣。 应转出的进项税额=1060%17%=1.02万,10万,待处理财产损溢,库存商品,应交税费-增(进项税额转出),1.02万,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10 200 贷:库存商品 10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10 200,例9:(2)10月13日,上述财产毁损处理如下: 保管员应赔偿5000元,剩余的全部作为营业外支出处理。,10万,0.5万,10.52万,营业外支出,其他应收款,待处理财产损溢,库存

36、商品,应交税费-增(进项税额转出),1.02万,借:其他应收款 5 000 营业外支出 105 2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10 200,例10:6月10日,企业因地震(非管理不善造成)造成原材料毁损,实际成本1000元。 6月15日,上述毁损处理如下:全部作营业外支出处理。,1000,1000,营业外支出,待处理财产损溢,原材料,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 000 贷:原材料 1 000,借:营业外支出 1 0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 000,2.盘盈,B处理问题(一般都冲减企业的“管理费用”),附注:A发现问题,等待处理,管理费用,待处理财

37、产损溢,原材料等,A,B,例11:某企业在清查中发现盘盈原材料1500元。 (1)发现盘盈,原因待查时: (2)报经批准,冲减公司的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待处理财产损溢,原材料,A,B,1500,1500,借:原材料 1 5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 500,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 500 贷:管理费用 1 500,(二)存货的期末计价 期末计价的含义: 在期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确定列示在表上的存货的金额,即再确认与再计量; 该金额应该是期末这一时点存货的现实价值,即可变现净值; 同时还需要遵守会计的稳健性原则。 存货的期末计价应遵守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38、的原则。,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含义 会计期末,存货应该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成本 存货的历史成本。 可变现净值 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有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的税金。,四、存货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2.确定可变现净值应考虑的主要因素 (1)应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 如:产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企业产品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市场销售价格、供货方提供的有关资料、销售方提供的有关资料、生产成本资料等。 (2)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 企业持有存货的目的不同,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计算方法也不同。 持有以备出售,其中又分为有合同约定的存货和没有合同约定的存

39、货。 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的过程中耗用。,3.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以备出售的 企业应按照以下原则确定存货的估计售价: (1)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存货的数量小于合同的数量; 合同规定的标的没有生产出来,但其所需的原材料存在,在相应的数量内,都以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2)超出部分的,以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3)没有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约定的,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或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作为计量的基础。,可变现净值中估计售价的确定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持有的存货,通常以产成品或商品

40、的合同价格为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合同订购数量企业持有存货数量); 例12:204年8月1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5年1月25日,甲公司应按每台62万的价格(不含增值税,下同)向乙公司提供W1型机器100台。204年12月31日,甲公司W1型机器设备的成本为5600万,数量为100台,单位成本为56万/台。204年12月31日,W1型机器设备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0万台。,作为W1型机器设备的存货估计售价,=6200万,如果持有存货合同订购数量,合同量部分按合同价格计算,超出部分的存货用一般销售价格(市场销售价格)确定;,例13:204年11月1日,甲公司与丙

41、公司签订了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双方约定,205年3月31日,甲公司应按每台15万元的价格向丙公司提供W2型机器120台。204年12月31日,甲公司W2型机器的成本为1960万,数量为140台,单位成本为14万/台。 根据甲公司销售部门提供的资料表明,向丙公司销售的W2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0.12万/台;向其他客户销售W2型机器的平均运杂费等销售费用为0.1万/台。 204年12月31日,W2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16万/台。,作为W2型机器设备的可变现净值,=(151200.12120) (16200.120)=2103.6万,没有销售合同约定的存货(不包括用于出售的材料),

42、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品或商品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算基础。 例14:204年12月31日,W3型机器的账面成本为600万,数量为10台,单位成本为60万/台。204年12月31日,W3型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64万/台。 预计发生的相关税费和销售费用合计为3万/台。甲公司没有签订有关W3型机器的销售合同。,作为W3型机器设备的可变现净值,=(643)10 =610万,用于出售的材料等,通常以市场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这里的“市场价格”是指材料等的市场销售价格。如果用于出售的材料存在销售合同约定,应按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算基础。 例15:204年11月1日,甲公司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

43、,决定停止生产W4型机器。为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决定将库存原材料中专门用于生产W4型机器的外购原材料A材料全部出售,204年12月31日其账面成本为500万元,数量为10吨。据市场调查,A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为30万元/吨,同时可能发生销售费用及相关税费共计5万元。,A材料的可变现净值,= 30 10 5 = 295万,四、存货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4.材料存货的期末计价用于产品生产 (1)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果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材料应按成本计量。(即使其高于市价) (2)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用于生产的材料

44、存货的期末计量 对于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指原材料、在产品、委托加工材料等)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指产成品的生产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照成本计量。 例16:2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30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为280万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用A材料生产的产成品W机器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A材料的期末计价=,3 000 000元,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例17:204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A材料的账面价值120万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110万元。 由于A材料市场销售价格

45、下降,市场上用A材料生产的W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也发生了相应下降,下降了10%。由此造成甲公司W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300万元降为270万元,但生产成本仍为280万元;将A材料加工成W机器机器尚需投入16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万元。 W机器的可变现净值 A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W机器的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2 700 000 100 000 =2 600 000成本2 800 000,甲公司库存A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120万元。 W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为270万元,但生产成本仍为280万元;将A材料加工成W机器机器尚需投入160万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万元。 A材料的

46、可变现净值 A材料的期末价值应为其可变现净值1 000 000元,=W机器的售价总额将A材料加工成W机器尚需投入的成本估计销售费用 =2 700 000 1 600 000 100 000 =1 000 000 成本1 200 000,四、存货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5.账务处理 (1)存货跌价准备的提取条件 市价持续下降,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无回升希望; 使用该材料生产的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的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因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其他足以证明其实质上已经发生减值的。,四、存货期末计价的会计处理,(2)提取方法 存货准则规定: 应按单个存货项目计提。 数量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准则规定: 可以按存货类别计提。 与具有类似目的或最终用途并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的存货,准则规定: 可以合并计提。,(3)稳健性原则对存货资金运动的影响 存货减值所引起的基本资金运动分析,资产减值损失,原材料等,存货减值资金运动的“两难选择” 稳健性原则: 期末计价时,在存货价值发生减值时需要将该资产按减值之后的金额来反映。 历史成本原则: 存货需要按实际取得时价值入账。即使在发生减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