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先进人物事迹(公司董事长).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498942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先进人物事迹(公司董事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企业先进人物事迹(公司董事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先进人物事迹(公司董事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先进人物事迹(公司董事长).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企业先进人物事迹(公司董事长) 特征码 TSkzDFRjiUyuFuwiuvad 他的心里只有企业与职工 记金光轧花制胶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峰各位领导、各位 同志: 大家好! 对于王峰这个名字,在座的也许并不熟悉,可是在夏集, 无论是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还是普通百姓,却是无人不知, 无人不晓。他就是年近花甲,在企业界跌打滚爬三十年,现任 扬州市金光轧花制胶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人称“棉花 大王”的人。这些年来,他为加快实现“富民兴镇强县”这一 目标作出了巨大贡献,受到了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赞扬 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他所获得的“先进工作者” 、 “优秀党 员” 、 “农民企业

2、家” 、 “光彩之星”等荣誉称号不下于 50 个,而 他却总是淡淡一笑,荣誉是对成绩的肯定,而成绩却不是我一 个人做的,而且它也仅代表过去;我要做的是开拓进取,创造 未来,为振兴地方经济加快农民奔小康再作新贡献。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扬州市金光轧花制胶有限 第 2 页 公司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恰好证明了王峰的奋斗历程。公司的前 身是县县郭桥轧花厂,刚开始时仅有十几个人和七、八台小轧 花机。他领着这十几个人,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为企 业负责人,时时事事他都身临一线,与工人们同吃同住同劳动。 由于技术人手少,夜间机器坏了参加维修的总少不了他,实在 困了,就在棉花堆上一躺,打个盹,经过几年

3、努力,效益逐年 增加。 九十年代初,党的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祖国各地, 郭桥轧花厂也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该厂决定对轧花工艺 流程和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并同时新增一条短绒加工生产线。 这样在九二年初开始引进设备,仅半年时间就完成了所有设备 的安装调试。当年投入生产当年见效,产值利税比技改的前一 年翻了两番。到九三年又比九二年又翻了一番。在以后的几年 里,企业效益逐年提高。 2000 年 4 月,原郭桥乡政府对轧花厂进行改制,采取公开 招标的办法进行产权拍卖,时任厂长的王峰,在大家一致支持 下,和三位投资人最终以 100 万元买断了郭桥轧花厂的产权, 将原郭桥轧花厂更名为扬州市金光轧花制胶

4、有限公司。三年来, 他吃在厂里,睡在厂里,跑市场,购设备,搞管理,他把所有 精力都放在公司的生存与发展上,这些年,受国际棉花价格的 持续下跌和棉花市场的放开的影响,国内棉花价格不得不持续 下跌,从而影响了农民种棉积极性,全夏集镇棉花种植面积不 第 3 页 足 2000 亩。这还要与本镇老大哥金夏公司分食。加工原料哪里 来?他召开董事会,研究决定采取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与本地 农民签订协议,保证价格,并无偿提供优质棉种,调动农民的 种棉积极性;另一方面组织一支能力强的收购队伍,亲自挂帅, 分赴兴化,金湖等县市收购。他们坚持公开交易,不压级压价, 不玩“黑心秤” ,热情对待每位棉农,为外地主动送棉到

5、公司的 棉农无偿提供食宿。他们的诚信深受广大棉农的欢迎和肯定, 吸引大批外地棉农前来售棉,从而保障了企业的运作。既使公 司的经济效益蒸蒸日上,同时,又保障了广大棉农的利益,创 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目前该公司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厂房 占地 11000 平方米,固定资产 500 万元,2000 年销售值 300 余 万元,20XX 年 560 余万元,20XX 年实现产值销售 800 万元,预 计今年为 1000 余万元,对国家和社会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多次 受到县、镇两级党委政府的表彰。 九一年的洪涝灾害大家都记忆犹新,当时的郭桥轧花厂背 靠大潼河,加上厂里地势低洼,日渐高涨的潼河水很快从码头 涌

6、进厂里,从围墙的各个缝隙中钻了进来。当时仓库里还有尚 未销售的三万斤皮棉,为保住集体的财产,维护职工的利益, 他组织了厂里车间主任以上干部和党团员,采取围、堵、排的 方法,日夜奋战在抗洪抢险的第一线。累了困了他就地打个盹。 年轻的同志都劝他:“王厂长,您岁数大了最近身体又不好, 回去休息吧?”他说:“谁不想躺在家里睡个好觉,可我是这 第 4 页 个厂的负责人,这是我的责任,在这个时候,我回去了怎能睡 得安心。 ” 2000 年 10 月,王总在部队的儿子回家探亲。当时正值收 购籽棉的高峰期,已有六年没有回过家的儿子这次回来,本想 带父母一道出去玩几天,享受一下天伦之乐。王总的心里非常 矛盾,一

7、边是年年盼、天天想的儿子;一边是关系到一年生产 的棉花收购工作。他把企业的现状、收购的重要性向儿子交了 底,明白事理的儿子知道后,非但没有要父亲陪伴自己留在家 中,却和父亲一同搬到了公司里,帮助父亲做了一些安排外地 棉农食宿、端茶送水的活。王总看在眼里,感到很欣慰,部队 这个大熔炉,让儿子得到了锻炼,使他学会了理解,懂得了更 多的社会责任感。 回顾企业的发展历程,王总深切体会到:职工是企业的主 人翁,科技人员更是企业的财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 广大职工的辛勤劳动。他常说,不把职工当主人看的企业不会 长久生存下去,临驾于职工之上的领导反而驾驭不了职工,结 果反而使自己成为孤家寡人。 王总对

8、职工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他对每一位普通职工的 身体状况、家庭背景都了如指掌。根据各人的身体状况、技术 水平进行“量身定做” ,安排强度、技术适当的工种,发挥其长 处;采取计件工资加效益工资的形式,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 为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他在每一次的董事会和职工大会上, 第 5 页 把安全生产总是放在第一位,同时在企业管理上狠下功夫,一 是狠抓安全生产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奖惩措施;二 是按规定发放劳保用品,并定期检查其使用情况;三是为每一 位正式职工购买了人寿保险和每年度的意外伤害保险。去年初, 一直从事棉花收购工作的蒋平的父亲去世了,由于多年的治疗 费用,使他背上了近 2 万元的

9、债。王总知道这一情况后,与其 他三位投资人送去 2000 元慰问金。31 岁的职工夏心干去年生 病,四处求医终无结果,不得不在县人医住院开刀。王峰带着 三位董事携 300 多元的礼物前往病床前探望,问长问短,情深 依依,临走又丢了 500 元的慰问金。病者抓着王董事长的手, 泪水在眼眶中直打转。其生病住院期间工资一分不少。现年 34 岁的朱才林前几年,他羡慕那些在外打工赚足钞票的人,为此 他不辞而别,前往镇江学习汽车修理,实指望能实现发财的美 梦,结果吃苦受罪。一年多,算算细帐,还不如在厂里的收入, 只得卷卷铺盖又回到家乡。他很想再回到厂里,但自觉有愧, 羞于见人。王总早看出他的心思主动找人捎

10、信让他回厂上班, 他那个激动真难以言表,逢人便说:王总宰相肚里能撑船。 王总他把每一位职工都放在心中。工人放假回家每月还有 150 元的基本生活费。春节来临,每人的福利都在千元以上, 除此每人还有十样礼品。其中有鱼十斤、肉十斤。行管人员每 人各二十斤。不少人家过年已不需要再到市场上购买物品了。 企业关心职工,反过来职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俗话 第 6 页 说:人心换人心,黄土变成金。这是最简单也是最现实的辩证 法。就拿蒋平来说:他在感动之余,作为回报,更加努力地工 作。去年棉花收购期间,蒋平只身前往金湖,仅 2 个月时间就 收购了 20 万担籽棉,完成企业生产需求的四分之一。还有夏心 干开刀

11、康复出院后,积极工作,埋头苦干,厂里分配他干什么 他就干什么,甚至主动找事做,还积极争取加入党组织。 现在全厂上下已形成自觉主动从事生产劳动的场面。重活、 苦活、临时突击活人人争先恐后抢着干,没有偷懒的,没有退 后的;身体棒的、力气足的照顾体弱的;工人把厂当作自己的 家,把工友当成自己兄弟姐妹。厂里一直没有出现过安全事故, 单位里的物件从未缺损过失窃过。王总不在家,开会也好,外 出也好,全公司一样运转正常。王总说:现在工人离不开我, 我也更离不开工人。全公司至今没有一个人流失过。要不这个 公司的销售怎么会连年直线上升呢? 企业效益好了,王总没有忘记社会对他的帮助,他没有忘 记回报社会。几年来,为敬老院送慰问金,为当地修桥铺路提 供赞助,扶贫济困,资助失学少年,安置下岗工人等善举数不 胜数。至目前,用于各种捐赠赞助不下 10 万元,受到了党委政 府当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我们期待着:扬州市金光轧花制胶有限公司在江泽民同志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王峰董事长的带领下,大 力弘扬“团结、创新、务实、争先”的县精神,抢抓机遇,大 第 7 页 胆开拓,与时俱进,为实现“富民兴镇强县”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