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92447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6.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5 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测试题 班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选择题(每题2 分,共 50 分。)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农民阶级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B、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D、中国人民同美帝国主义支持的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 2、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三次发电报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进行和平谈判。其真实目的 是:为发动内战赢得准备时间欺骗人民, 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嫁祸到共产党身上积极 争取国内和平希望同共产党合作,建立和平、民主的新中国 A、 B、 C、 D 、 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A、1946 年 6 月,

2、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B、1947 年 3 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C、1947 年 3 月,国民党军队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D、1946 年 6 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陕甘宁解放区 4、“1947 年 7 月至 9 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 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 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 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 、重庆谈判开始 B、双十协定签订 C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5、 1948 年 9 月到 1949 年

3、1 月,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三次主力大决战不包 括: A 、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6、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狗。”认为这里的“门”是指: A 、辽宁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7、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人民解放军主力是: A 、东北人民解放军 B、中原人民解放军 C、西北人民解放军 D、华东人民解放军 8、三大战役中,邓小平曾亲自参与指挥了: A 、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9、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0、三大战役中,歼灭国民党军队人数最

4、多的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1、平津战役的战场在: A 、东北地区 B、华北地区 C、华东地区 D、西北地区 12、平津战役后,北京的文物古迹得到了完好的保护,对此作出了重要贡献的人是: A 、张学良 B、李宗仁 C、傅作义 D、杨虎城 13、三大战役胜利的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在于: A 、粉碎了国民党对解放区的全面进攻 B、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C 、粉碎国民党对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D、解放了重要的交通线和大城市 第 2 页 共 5 页 14、“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的这首诗写于哪次战役胜利

5、之后? A 、挺进大别山 B 、渡江战役 C、三大战役 D、解放华东 15、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A 、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北平和平解放 D、南京解放 16、在开国大典上,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54 尊礼炮齐鸣28 响。 你认为其中的数字 “54”、“ 28”与下面的哪两个历史事件有关? A 、鸦片战争五四运动 B、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7、既参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又参加重庆谈判的中国共产党人是() A、周恩来 B、毛泽东 C、王若飞 D、朱德 18、率领西北人民解放军,粉碎了敌人进攻的指挥员是() A、毛泽东、周恩来 B

6、、刘伯承、邓小平 C、彭德怀、贺龙 D、朱德、陈毅 19、解放战争中,国共两党军队的主力决战开始于()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0、当人们看到矗立在长春南湖公园的解放纪念碑时,都不禁会想到1948 年长春获得 解放的那场战役,它是()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1、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计划实地考证有关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的史实,你认为他们 应该去() A、徐州 B、扬州 C、苏州 D、连云港 22、和平解放北平,功劳最大的国民党将领是() A、蒋介石 B、傅作义 C、李宗仁 D、汤恩伯 23、三大战役从地理方位来看,从南到北依次是(

7、) (1)淮海战役(2)辽沈战役( 3)平津战役 A、B、C、 D、 24、标志统治人民22 年之久的国民党政权垮台的事件是() A、三大战役 B、渡江战役 C、南京解放 D、北平和平解放 25、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 大陆不可见兮, 只有痛哭。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 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在一次中外记 者招待会上,当 “诗人总理”温家宝深情地朗诵这首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先生的诗作时,会场 上想起了热烈的掌声。诗歌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解放战争后台湾与大陆分离 B、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英国占领 C、16 世纪中叶澳门被葡萄牙占据 D、20 世纪

8、 90 年代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二、材料分析题(每题10 分,共 30 分) 13、 材料 (如右图) 2005 年 4 月 2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与中国国 民党主席连战先生亲切握手。这是时隔60 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被称为 国共两党的“第三次握手。” (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两次合作。 这两次合作各自取得了什么成果? (2)国共两党60 年前的第二次握手取得了什么成果? 第 3 页 共 5 页 (3)国共两党时隔60 年后的第三次握手有什么意义。 14、 材料 (见下表)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两党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共产党 拥有的军队430 万人130

9、万人 双方的武器装 备 接收了 100 万日军的装备, 还取得了 美国的大量武器装备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的人口3 亿多1 亿多 拥有的地区大城市和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 小城镇、乡村和偏远地 区 (1)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2)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短短三年内就打败国民党?(请从战争的性质、民心向背、 指挥决策、军队士气等方面进行对比说明。 (3)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历史意义? 15、材料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 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 好做。” 1945 年 8 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内一连三次电邀

10、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材料二:只要和平有望,仍不放弃和平的谈判。即使被逼得进行全面自卫抗战,也仍 然是为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统一。 周恩来在上海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2)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3)当时进行的和平谈判有希望吗?为什么? 第 4 页 共 5 页 (4) 对此,中共做出了什么决定?为什么? 三、问答题(每题10 分,共 20 分) 16、有人认为:“即使毛泽东去重庆谈判,也不能阻止内战的爆发。因此,共产党根 本没有必要与国民党进行谈判。”对此,你持什么观点?谈谈你的理由。(10 分)

11、 17、南京作为近代中国的政治中心,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在这一时期,南 京发生的哪三件大事给你的印象最为深刻?请你写出来,并结合该事件的历史意义和影响谈 谈你的理由。(12 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D 2、A 3、D 4、C 5、 D 6、D 7、A 8、C 9、B 10、C 11、B 12、C 13、 B 14、B 15、 D 16、D 17 A 、18 C 19 A 、20 A 、21 A、 22 B、23 C、24 C、25 A 二、材料分析题 13、(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推动了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 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签署了双十协定。

12、 (3)打开了国共两党和解的大门,使国共两党的关系迈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为两岸的 和平、发展、统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4、( 1)解放战争初期,国民党在实力上远远超过共产党。 (2)国民党为了维护其独裁统治而发动的内战是非正义战争;共产党为了使中国走上 民主、 和平、统一的道路而进行的解放战争是正义战争。国民党政权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 级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群众,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共产党代表整个中华 民族的利益,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国共产党指挥正确,决策英明;国民党指挥 适当,决策失误;人民解放军作战英勇,士气高昂;国民党军队无心作战,士气低落。

13、第 5 页 共 5 页 (3)推翻了三座大山,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打败了国民党,解放了全 中国,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使中国摆脱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状态,进入到新民主主义社 会。(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15、 (1)重庆谈判 (2)为了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欺骗人民 (3)没有。因为蒋介石发动内战是真,和平谈判是为了欺骗国内外舆论,为了有充分 的时间准备内战 (4)同国民党谈判。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国民党假和平的阴谋 三、问答题 16、毛泽东赴重庆谈判有必要。因为:(1)、有利于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2)、 能够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17、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由封

14、建社会逐步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使中国历史 的转折点。 中华民国的成立: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 心。南京大屠杀:充分说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人民解放军占 领南京:标志着国民党政权22 年的反动统治垮台。(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考后分析: 这份试卷是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单元测试题,这个单元只有两课,第 17 课内 战烽火和第18 课战略大反攻,内容不多,但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却有着重要意义,是 中国近代以来百年屈辱史的转折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需要扫清的最大障碍。这份试 卷包含了与这两课所讲内容相关的许多题,并与时事,热点联系,考查范围比较全面,但具 体答题过程中, 八年级学生对这类开放性题目还未掌握解题方法,也不会与现实生活相联系, 通过理解题意找到课本内容,仍然是只会回答直来直去的问题。所以,答题效果不太理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