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人教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93335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83.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人教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人教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人教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人教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人教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册语文第21课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人教版.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1. 我最好的老师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最好的老师是六年级下册第五组课文中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教材以“科学精神”为专题编排。学习这组教材,要把握主要内 容,体会科学精神的含义, 学习用具体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本文是 美国作家大卫 .欧文回忆自己少年时期学习生活时写的一篇文章。课 文讲述“我”六年级时的科学课老师怀特森先生教学方法独特,用出 乎意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和科学的怀疑精 神。本文的学习就是要学生学习课文中独特的科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近六年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学习方 法,而且渐渐具备了在读中分析、概括、归纳的能力,因此,学习本 篇课文,

2、学生能很快把握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但本文所塑造的怀特森 老师的形象对学生的已有经验是一种“冲突”:首先从视觉上看,怀 特森老师别具一格的科学课让学生耳目一新;其次从心理认同上看, 他们没想到怀特森老师会“糊弄”自己的学生,这让他们的心里或多 或少会有些疑惑; 从思维方式上理解, 小学时期的大多数孩子还是教 师和教材的忠实信徒, 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去怀疑教师和教科书上说 的,因此本文对他们多年来形成的一种定势思维方式是一种挑战。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 第三学段指出: “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 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 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

3、的判断。”结合以上分析,由 此我制定了如下学习目标: 1正确读记“侃侃而谈、饶有趣味终身受益”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体 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读懂课文描写的故事, 理解怀特森先生独特的教学方法是本节课 的学习重点, 体会到一个人具有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怀疑能力的重 要性是本节课的学习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要求: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结合六年级学生阅读实 际情况,我充分利用情感这一平台,读找重点词句,采取朗读法、讨 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

4、验和想象,在情感中 感悟,体会怀特森先生出人意料的教学方法和抽象的科学精神。 在学法上,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本 文又是一篇略读课文, 基于这两点,我充分地将课堂的时间让给学生, 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讨、情景模拟等方式展开,调动学 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试加标点 1.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揭示题目我最好的老师, 齐读课题 2. 如果让你给题目加一个标点,你会加什么? 【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让学生加加标点,并简单说说理由, 其实是学生对课题的质疑过程, 为下文自己去寻找理由证实自己的结 论做了铺垫,

5、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性。而学生的答 案中可能有?。 ! 而这正是课文的三个层次, 从对怀特森老师的怀疑, 到对他的肯定以及对他的感激赞叹。本文重难点是要求学生学会质 疑,并自己去不断实践探索,寻求答案。这样的设计正好体现了这一 过程。】 (二)研读课文,寻找理由 过渡:看来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想法,让我们再去课文中细细地 读一读,找找充分的理由。 学生自由读文。反馈: 板块一:我最好的老师? 1. 我们先请加“?”的同学来说说你们的理由。 2. 学生交流。 交流句 1:当他把卷子发下来的时候我们班上的所有同学都 得了零分。 交流句 2:可这不公平,因为每一道题都是根据我的课堂笔记回

6、 答的。 交流句 3:怀特森先 :3 说,“关于猫猬兽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编 造出来的。” 交流句 4:为此他特别强调,本次测验的零分记录都将写进每个 人的成绩报告单。 在感受怀特森老师种种出人意料的行为后,感悟读句子: 怀特森 算哪门子老师? 总结:这样子的老师怎么会是我最好的老师?难怪同学们会有这 怎么会是“我最好的老师” 的怀疑,我们心中产生了一个大大的问号。 板书:?怀疑 【设计意图:古人说得好: “水尝无华,相荡既成涟漪;石本无 火,对击始发灵光。”于是我就从情感冲突入手构筑对话来学习这篇 课文。先请加“?”的学生来说说理由,其实是指导学生找句子读 思议来体会文中同学们的情感对老师的指

7、责、愤怒、讨厌,在学 生忿忿然时指导学生朗读, 使学生产生内心真实怀疑: 怀特森算哪门 子老师?】 板块二:我最好的老师。 1. 那为什么有同学会加“。”呢?说说你们的理由。 交流句 1:我们常常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 考和论证; 交流句 2:我们逐渐增长了见识,也逐渐懂得如何去接近真理; 交流句 3: 怀特森先生让我还有我的同学明白了一个重要的道理: 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 2.(怀特森老师就是运用这种出人意料的方法让我们收获了这么 多,看来慢慢认可了他的做法。)学生找句子理解的过程其实是学生 对怀特森老师出人意料的教学慢慢认可的过程。 3. 其实在怀特森老师的科学课

8、上还有许许多多让我们接受他的 挑战的事,让我们来看看在作者的原文中还写到了什么。 4. 出示补充材料: 上怀特森先生的课, 每一次都是不寻常的探险。 有些科学课我现 在仍然能够差不多从头至尾地记起来。有一次他对我们说他的大众牌 轿车是活的生物。 我们花了整整两天才拼凑了一篇在他那里通得过的 驳论。他不肯放过我们,直到我们证明我们不但知道什么叫生物,且 还有坚持真理的毅力时,他才罢休。 我们把我们这种崭新的怀疑主义带进了所有课的课堂。这就给那 些不习惯被怀疑的老师带来了问题。我们的历史老师讲着讲着, 会有 人清清嗓子,说道:“猫猬兽。” 5. 这一次怀特森老师又运用了哪个看似正确的论点(他的大众

9、牌 轿车是活的生物) 【设计意图: 补充大卫欧文原文中的例子, 是让学生明白其实在 怀特森老师的科学课上还有许许多多类似的例子,从一堂课到每一堂 课,从他的课堂到别的课堂,从课堂到课外,怀特森先生带给学生的 怀疑主义影响了孩子所有的学习方式和人生导向。进而想象一下怀特 森老师还可能说哪些内容让我们接受他的挑战?(预设:) 6. 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 我们又是怎么做的呢?在文章中找找句 子。 出示:有时,为了驳倒他的一个看似正确的“论点”,我们常常 会在课后花好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去思考和论证。 7. 小练笔:那么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的时间里,我们可能做了什 么呢?发挥你的想象,挑选一个内容写一

10、写。 8. 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自己动笔写一写,其实是对“思考论证”的一 个细化和内化的过程。进一步明白科学是需要怀疑,需要“冒险”, 需要挑战,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拥有善于发现、探求真知的能力,解决 本文的重难点。也深入体会怀特森先生确实是最好的老师。】 9. 正因为我们这样做了,所以我们获得了一个终身受益的道理, 让我们不要迷信书本,也不要迷信权威。此时我们对老师是肯定的。 难怪同学们会加句号。板书: 。肯定 板块三:我最好的老师! 1. 可是当别人再次问起你这件事的时候,别人对怀特森老师的评 价是“他怎么能够这样来糊弄你们呢?”我的回答是“不,你的看法 错了。” 2. 口语交际:同学

11、们,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帮怀特森老师辩驳。 同桌之间互扮一下角色,说一说我可能还会说什么。 3. 反馈交流 【设计意图:帮怀特森老师辩驳”这个角色扮演,是对学生口语 交际,语言运用的实践,是对老师的赞同、敬佩、感激,事实上也是 学生们对怀疑主义这一价值观是否真实有效建立的一个检验和展示。 从这个意义上说,拓的是课文的意蕴,展的是课文的内涵。】 4. 那么文章为什么不把你们刚才的对话也写下来,而仅仅只写了 一句话呢?(因为前面其实已经讲明白了,再写就累赘了) 5. 写法小结:是啊,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 这里可以不再重复, 用一句话来结束,这也是一种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 让学生从课文出发展开口

12、语交流,再与原文进行对 比,感悟作者写法的巧妙,关注了文本,落实了语用】 6. 总结:在一开始,我们认为怀特森算哪门子老师,对他充满了 怀疑,慢慢地他的做法影响着我们去思考论证,让我们收获满满,所 以肯定了他的做法。 此时你觉得学生对这样一位老师充满了怎样的感 情?(感激、赞叹)怪不得同学们会用“!”。板书!赞叹 三、拓展阅读,总结全课 过渡:在生活中,像这样通过自己的思考论证去挑战权威的例子 还有很多,我们来看 1. 出示: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蜜蜂发音靠的是翅膀振动这个被列入我国小学教材的生物 学“常识”,被一位名叫聂利的12 岁小学生用实验推翻。聂利为此 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

13、动发声荣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 大赛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这一科学发现出自一名年仅12 岁的小学生之手, 确实难能可贵! 无数生物学家没有发现的自然奥秘,小小的聂利发现了; 成年人没有 怀疑过的来自书本的“定论”,聂利把它推翻了。 人民日报的报道说,聂利的发现过程并不复杂:她先是偶然 发现翅膀不振动(或被剪下双翅)的蜜蜂仍然嗡嗡叫个不停,然后用 放大镜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找到了蜜蜂的发声器官。 如同许多重大科学发现一样,发现过程本身也许并不曲折, 关键 在于发现者是否勇于向“定论”提出质疑,向科学权威提出挑战。体 现在聂利身上的离经叛道和勇于怀疑的精神,比“蜜蜂的发声器官” 这个发现本身更为可贵。 2. 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结合事例,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科学精神的认识,即 理解本文所蕴含的怀疑精神。 借助教材打开学生的视野, 拓展学生的 阅读空间,正是语文教学的目的。】 3. 全课总结:年仅 12 岁的聂利就有敢于向权威提出挑战,勇于 向定论提出质疑的精神, 希望怀特森老师的这种科学精神也能影响到 我们每一个人,希望我们未来的生活、未来的工作、未来的人生都能 因这种影响而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