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钢笔描红练习[人教版]教学设计.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93596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91.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钢笔描红练习[人教版]教学设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钢笔描红练习[人教版]教学设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钢笔描红练习[人教版]教学设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钢笔描红练习[人教版]教学设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语文钢笔描红练习[人教版]教学设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钢笔描红练习[人教版]教学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钢笔描红练习[人教版]教学设计.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课题练习 3备课日期10.20 训练内容 1用钢笔描红。 2了解“一”的变调规律。 3按要求写词。 4照样子扩展句子。 5熟记成语。 6读背谚语。 7说话练习。 教学重、难 点 了解“一”的变调规律。按要求写词。照样子扩展句子。 教学时间2 课时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 2了解“一”的变调规律。 3按要求写词。 4照样子扩展句子。 5熟记成语。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教 学 第 一题 用钢笔描红 二 教学第 二题 1审题。 2指导。 教师小结:“一”的变调是 口头上的自然变化。拼写时, 声调符号仍按原调标注。书 上这样标,是为了方便我们 学习“一”的变

2、调规律。 3练习。 指名读题。 学生自由试读这两行 词语,注意“一”的声 调变化。 指名读,思考:“一 的声调是在什么情况 下发生变化的 ?有什么 规律? 引 导 学 生 对 这 两 行 词 语 进 行 分析比较,从而 悟出:第一行的 前 三 个 词 语 , “一都在词 末,故仍读本调 第一声;后两个 采用指名读、自由读、 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 读,从读中进一步体会“一” 的变调规律。 4反馈。 出示黑板或投影片,认读以 下词语: 万一周一二十一百里挑 一一夜一册一遍一 阵一把一年一顶一 根一心一意一前一后 集体读,加深体会。 说说在什么情况下, “一”的声调要发生变 化。 词语,因“切”

3、、 “致这两个 字念第四声, 在 第 四 声 字 前 面 的“一”应该念 成第二声;第二 行词语 中“一”,后面 的 “杯”、 “条”、 “本”、“丝” 都不念第四声, “一”在非第四 声 字 前 面 声 调 应 该 变 读 为 第 四声 三教学第 三题 1 审题。 2指导。 思考:在学过的词中有哪些 词语含有看的意思?哪些词 语含有“走”的意思 ? 3练习。 4反馈。 (1)同桌互查练习情况。 (2)表扬做正确的同学,指 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性练 习。 (1)指名读题。 (1)请几位学生上黑 板填写,其余学生填写 在书上。 (2)让学生大声读读 自己所填的词语。 同桌进行讨论,比一 比,看谁

4、说得又多又正 确。 (3)指名回答。 注 意 引 导 学 生 进行补充, 回答 中 出 现 的 错 误 及时纠正 四教学第 四题 1审题。 2 指导。 每组的两个句子有何不同? 指名读题。说说本题要 求。 学生自由试读这两组 让 学 生 体 会 到 后 一 个 句 子 显 得生动具体, 突 学生进行比较,知道每组的 后一个句子都是由前一个扩 展来的,分别把“高”和“安 静”具体化了。 后一个句子的表达效果好? 为什么 ? 指导朗读,加深体会。 3练习。 4反馈。 指出存在问题并进行矫正性 练习。 句子。 指名读,其余同学边听 边思考 (1) 独立思考,用笔在 书上尝试填写。 (2) 自 由 练

5、 读 补 充 后的句子,凭借语感体 会补充的内容是否恰 当,句子是否通顺。 指名汇报补充的情 况。 出了“安静” 的程度,表达的 意思更明白。 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 教师范读正音。 学生练说这些成语的意思, 教师重点讲解以下几条成语 的意思: 志同道合:志向相同,意见 相合。 和衷共济:大家一条心,共 同渡过江河。 比喻同心协力,克服困难。 休戚相关:比喻彼此利害一 致,祸福相连。 众志成城:大家一条心,就 像 坚固 的城 堡一 样不 可摧 毁。 比喻团结一致,力量就无比 强大。 指名读题,弄清题目要 求。 学生自由读, 不认识的 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 师。 学生自由读, 要求

6、一边 读一边思考这些成语 的大概意思。 同桌讨论每条成语的 大概意思。 (1) 自由读。 (2) 同桌互相练背。 (1) 指名试背。 集思广益:集中众人的智慧, 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 急公好义:热心公益,爱帮 助别人。 3练习。 4反馈。 (2) 集体背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读背谚语。说话练习。 课前准备 1把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34人。 2在黑板上写上“名言交流会”,并加以美化。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教学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 指名试读,教师注意纠正 字音。 (3) 教师范读后请学生齐读。 3练习。 (1)给学生以充足的时 间自由练读。 4反馈。 (1)

7、检查朗读。 (2)检查背诵。 ( 指名背,表扬当堂能背诵出 来的学生 ) 指名读题。 学生小声地、自由地练读, 要求读通,读顺,读懂。 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想, 要求联系课文学会合作 来说说这几条谚语在意思 上有何相同之处。 指名读、齐读。 练习背诵。 指名试背、全班背诵。 教学第七题 1审题。 2指导。 (1) 启发谈话:名言以通俗 而精炼的语言反映丰富而深 指名读题目帮助 学生弄 清本 题的训 练要求。 刻的道理,难怪同学们在书 上、报刊上看到它时,总喜 欢把它抄录在自己的摘抄本 里。这样做既可以积累和丰 富自己的语言,又可以用它 来激励自己,鞭策自己进步。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举行 一个

8、“名言交流会”,待会 儿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一 句名言讲给大家听,看谁讲 得最精彩。 (2)你知道哪些名言 ?在 这些名言当中,你最喜欢哪 一句? (3)你为什么喜欢这句 名言? 3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说话的同学做到 语句通顺,条理清楚,声音 响亮,速度适 当,听的同学要认真 ) 2 反馈。 3 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述。 指名说 (1) 学生照刚才指导的样 子轻声试说。 (2) 学生轮流在小组里练 讲 (3) 小组评议每人练说的 情况,并推选出代表。 引导 学 生联 系 自 己 生 活、 学习的 实际 情况, 或说 出自己 从中 受到的 启示、教益, 或对 照总结 出自 己的经 验、 教训, 或说 出对自 己的 鼓舞、 激励 要引 导全班 学生 认真地 听, 并对同 学的 讲述作 出评 价,以 鼓励为主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