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99066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94.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pdf(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针对性训练 语文 第 I 卷(36 分) 注意事项: 1答第 I 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 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 (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句子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无误的一项是 A1968 年,嬉皮士裹着军绿色亮相时,体现的是他们与权力之间的矛盾与角 (ji o)力。 2015 年, 你穿着军绿色上衣去吃饭,也传达出一种矛盾,但与军事毫无瓜葛 (g )。 B在进口大片裹胁美式价值观横扫票房,“三观”可疑、剧情狗血的滥片

2、横行无忌的节 (ji )骨眼上, 智取威虎山借隐喻式的结尾完成了本土英雄对舶来英雄的价值超越。 C甲午战争的年代,中国还是一个旧式的王朝帝国。落后于时代和世界,失察于侵略者的野心和能 量,以被腐败掏空的躯壳 (qi o)去进行抗争,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D从收受千万元好处费的“村官”,到挪用上亿元资金的村会计,“小官巨腐”的症(zh ng)结就在于 权力集中、缺乏监管,并警示我们“蚁害”不可小觑 (q )。 2下列各组句子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希拉里在全国各地发表演讲、销售她新出版的回忆录, “吸金” “吸睛” 的同时也磨炼了公关能力, 实现了新一轮竞选的“软启动”。 B英国财政大臣乔治奥斯本

3、把英国养老金制度改革称为“一场革命”,是“100 年来英国最大的养 老金改革。” C面对无处不在、让人欲罢不能的电子屏幕,人们更多的担忧是,长此以往,自己的视力和眼部健 康是否会面临巨大的风险? D “五月的鲜花我们的中国梦”文艺晚会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受到观众好评,我台将于今晚 重播五月的鲜花这台晚会。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按照税率法定原则,政府遭遇紧急情况时希望调整税率,只要突破法律的_,就必须提请 全国人大决定。 (2)在北京偷挖18 米地下室致道路塌陷的人大代表李宝俊却是“违建提案”的_人,真是莫 大讽刺。 (3)新加坡开国总理李光耀逝世,各种悼念文章

4、刷屏。其实他一生中最闪耀的时刻,_都可以 在人民日报上找到踪迹。 A授权附议几乎B授权复议简直 C受权附议简直D受权复议几乎 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抗战剧猎豹中,面对苏联已攻占德国柏林,日寇关东军头目河野说:“苏联红军出兵中国指 日可待 ,我们必须用细菌武器对付苏联。 ” B流行文化泥沙俱下 ,总有真金子,经得住时间的检验。如宋词在其繁盛的时代,却被文学家们认 为“词为小道” ,如今与唐诗双峰并峙。 C教材中一些有深度的作品,之所以被很多人视为畏途,多源于文章被“大卸八块”为干瘪的“知 识点” ,令人因目无全牛 而对这些课文心生畏惧。 D遍寻文明史,国家阅读风气的兴衰总与其文

5、明程度休戚相关 。凡读书蔚然成风之时,也必为思想 活跃、文明进步、社会人心昂扬进取之世。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对剧毒、高毒农药是“全面禁止”还是“逐步淘汰”,究竟怎样规定更符合公共利益,更有利于 社会秩序规范,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现实中,我们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一些地方出台“史上最严”控烟条例、养犬管理条例等等, 林林总总,但落到实处的很少。 C阅读经典,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观察、思考问题,去体味“高远境界”“责任使命” “大气 格局” ,使自己逐步登上智慧的殿堂。 D2015 年“审虎月”的到来彰显了党和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鲜明态度,意味着依 法反腐绝不是走过场

6、,绝不是一阵风。 二、 (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 题。 山水画的意境 从我国绘画史上看,历唐以后,从五代至宋、元,山水画高度发展,画论也相应地开始触及山 水画的特殊艺术境界问题。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山水树石”一节中,曾有关于“意” 的说法,但没有涉及意与象的关系问题。宋代是山水画的成熟时期,山水画理论也日趋形成。杰出 的山水画家郭熙,在山水画的创作和鉴赏中,开始具体地阐发了“意”这一概念,并说“境界已熟, 心乎以应,方始纵横中度,左右逢源”,可以看出郭熙已经接触到山水画意境范畴的问题。元代山水 画,在主观意兴表达方面,有了划时代的发展,但在画论中都还没有

7、明确地提出“意境”的概念。 至明代笪有光,才在其所撰的画筌中,第一次使用了“意境”一词。他不仅发展了荆浩的“真 景”说而提出“实境”、 “真境”、 “神境”论,而且还对郭熙所触及到的“意”与“境”的概念及其 相互关系,有了进一步发挥,已经论述到山水画“境”范畴的一些问题。可以说,山水画意境说, 是从笪有光开始正式提出。以后明、清两代画论中,对意境范畴中的一些问题,有了进一步阐发, 构成了我国古典山水画论中的意境理论。 意境是所有艺术作品共同的不可缺少的要素。无论山水画,花鸟画还是人物画,在动与静之间, 时间与空间之间,都要彰显意境;意境是艺术作品的重要目的,是艺术在立体方面的延伸,也是提 升作

8、品感染力的重要因素。元代山水画“四大家”赵孟頫、黄公望、王蒙、吴镇,他们似乎更多的 继承了唐宋的传统,虽说风格不同,但就意境表现的主要倾向来说,则是一致的;在融汇富有个性 和情致的笔墨与物象上,更多的是主观意识的表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就是典型的代表。把时 间的坐标定格在明代,文徵明、沈周仍是元四家正续,唐寅、仇英虽然取法宋画,但整体意境倾向, 也趋于主观。从明末的董其昌到清代的“四王”,包括极富创造性的朱耷、石涛等仍趋于这种类型。 纵观历代名作,留白成了创建意境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文人画在意境层面上的另一个升华。 创造画之意境的手法有很多,运用这些手法之目的,是为了加强空间境想的感染力。留白就

9、是造成 这种感染力的手段之一,它留给观者再创造的空间。宋代的扇画中空白几乎占了画面的一半以上。 如秋林水鸟 岩关古寺 ,前者画的水畔一角,既没画水,也没有交待对崖,作者画的是山岫一 隅,既没有画远山,也没画云雾,但使观画者并不感到缺少什么,反而能产生远远超出画面的联想。 画是空间艺术,在动态和静态的描绘中多以动中求静,静中求动,一直在生着,动着,在谐和而有 规律的状态中活动着,使画面产生美学上的价值和观赏性。留白成了山水画的一种特殊语言,山水 画在平远、深远、高远的空间建构中,不自觉的使留白成了创设趣味和意境的重要元素。 6下面对文中山水画的“意境”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就是意与象的关系

10、问题,是其二者的高度统一。 B意境一词在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的画论中首次出现。 C意境在元代山水画中主要体现在主观意兴表达方面。 D意境在明、清两代的画论中得到进一步阐发,形成理论。 7下面对艺术作品中“意境”所起的作用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所有的艺术类作品无一例外都需要意境这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 B意境是艺术作品吸引观众的重要表现,是提升作品感染力的重要因素。 C元、明、清三代的山水画家在对意境的追求方面并不完全一致。 D 富春山居图中彰显的主观意识就是画家在意境追求上的体现。 8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熙具体阐发了“意” ,而笪有光则进一步论述了“境” ,从而正

11、式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说。 B画是空间艺术,自古至今的画家们对意境的追求成为了绘画过程中最重要的东西。 C留白是山水画家增强自己画作感染力的重要手段,它给观赏者以无尽的联想和想象空间。 D本文阐述山水画意境理论产生的过程,画家对意境的追求以及达成这种意境的重要途径。 三、 (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题。 灵壁张氏园亭记 苏轼 道京师而东,水浮浊流,陆走黄尘,陂田苍莽,行者倦厌。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 之阳 。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 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

12、。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 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鳖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宾客。余自彭城移守吴兴,由 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肩舆叩门,见张氏之子硕。硕求余文以记之。 维张氏世有显人,自其伯父段中君,与其先人通判府君,始家灵壁,而为此园,作兰皋之亭以 养其亲。其后出仕于朝,名闻一时,推其余力,日增治之,于今五十余年矣。其 木皆十围,岸谷隐 然。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 古之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必仕则忘其身,必不仕则忘其君。譬之饮食,适于饥饱而已。 然士罕能蹈其义、赴其节。处者安于故而难出,出者狃于利而忘返。于是有违亲绝俗之讥,怀禄苟 安之弊。今张氏之先君,

13、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 周,是故筑室艺园于汴、泗之间,舟车冠盖之 冲 。凡朝夕之奉,燕游之乐,不求而足。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则跬步市朝之上闭门而归隐则俯仰山 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行义求志,无适而不可。故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能之称,处者皆有节士 廉退 之行。盖其先君子之泽 也。 余为彭城二年,乐其风土。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 南望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幅巾杖屦,岁时往来于张氏之园,以 与其子孙游,将必有日矣。 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 阳:水的北面 B舟车冠盖之冲冲:行驶 C处者皆有节士廉

14、退 之行退:谦让 D盖其先君子之泽也 泽:遗风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其中因 汴之余浸,以为陂池 因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B 其 木皆十围,岸谷隐然 其 孰能讥之乎 C 所以为其子孙之计虑者远且 周 穷且 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 以 与其子孙游 夫夷以 近,则游者众 11全都符合苏轼认为张氏园亭“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的一项是 陂田苍莽,行者倦厌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 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果蔬可以饱邻里 鱼鳖笋菇可以馈四方之宾客由宋登舟,三宿而至其下 ABCD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游记。它前面记游,后

15、面议理,借题发挥,借事议理,环环相扣, 逐层深入。 B文章开头详细地描述了张氏园亭的地理位置、环境风貌、景物构筑、物产养殖等,突出“其深可 以隐,其富可以养” 。 C苏轼提出“不必不仕”是因为“不仕”固然可以全身修性,但是没有尽到对君王、社稷的责任和 义务。 D苏轼从张氏园亭得到启发,认为一个人不能追求功名爵禄,而应隐退于田园山林之中,因此 他也想在彭城买田终老。 第卷 (114 分) 注意事项: 1用 0.5 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将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本卷 10 个小题,共114 分。 四、 (24 分) 13按要求完成下面两个小题。(10 分) (1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 分) 凡园之百物,无一不可人意者,信其用力之多且久也。(3 分) 将去不忍,而彭城之父老亦莫余厌也,将买田于泗水之上而老焉。(4 分 ) (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 3 处, 3 分 ) 14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 分) 帐夜 吴兆骞 穹帐连山 落月斜,梦回孤客尚天涯。 雁飞白草年年雪,人老黄榆夜夜笳。 驿路几通南国使,风云不断北庭 沙。 春衣少妇空相寄,五月边城未著花。 注 诗人因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二十余年,此诗约作于抵宁古塔三年之时。 连山:就着山势。北庭:汉时北匈奴所居之地,这里指诗人所居之地

17、。 (1)诗歌第二联是如何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4 分) (2)结合诗歌尾联,对“空”字加以赏析。(4 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荡胸生层云,_。(杜甫望岳 ) (2)亲小人,远贤臣,_。(诸葛亮出师表) (3)_,而不知其所止。(苏轼前赤壁赋) (4)西当太白有鸟道,_。(李白蜀道难) (5)见贤思齐焉,_。(论语里仁) (6)_,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章) 五、 (12 分) 16下面是济南市民购房需求调查统计表,请仔细阅读,完成后面的题目,要求语言准确、简明。(4 分) (2)根据此表对政府提出一条建议。(不出现数字,不超过20 字)(2 分) 17将

18、下面的长句改写成四个连贯的短句,可以改变语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 分) 一则名为低头人生的以夸张的手法描绘每个低头已经低到扭曲的,只关注着自己掌上方寸 之地的低头族生活状态的动画短片近日在网络上传播甚广。 18请根据北宋诗人周邦彦的苏幕遮中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一个 场景。要求:想象合理;语言生动、形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50 个字左右。 (4 分) 六、 (18 分) 阅读下文,完成1922 题。 凡高的向日葵 余光中 早在巴黎时期,凡高就爱上了向日葵。1888 年初,他南下阿罗,定居不久,便邀高敢从西北 部的布列塔尼去阿罗同住。这正是凡高的黄色时期,

19、更为了欢迎好用鲜黄的高敢去黄屋同住,他 有意在十二块画板上画下亮黄的向日葵,作为室内的装饰。 1888 年 8 月底,凡高去阿罗半年之后,写信给弟弟说:“我正在努力作画,起劲得像马赛人吃 鱼羹一样;要是你知道我是在画几幅大向日葵,就不会奇怪了。我手头正画着三幅油画, 。所以 这一幅是浅色衬着浅色,希望是最好的一幅。既然我盼望跟高敢同住在自己的画室里,我就要把画 室装潢起来。除了大向日葵,什么也不要, 整组画将是蓝色和黄色的交响曲。每天早晨我都乘日 出就动笔,因为向日葵谢得很快,所以要做到一气呵成。” 过了两个月,高敢就去阿罗和凡高同住了。不久两位画家因为艺术观点相异,屡起争执。耶 诞前两天,他

20、的狂疾初发。耶诞后两天,高敢匆匆回去了巴黎。凡高住院两周,又恢复作画,直 到 1889 年 2 月 4 日,才再度发作,又卧病两周。1 月 23 日,在两次发作之间,他写给弟弟的一封长 信,显示他对自己的这些向日葵颇为看重,而对高敢的友情和见解仍然珍视。 他说: 如果你高兴,你可以展出这两幅向日葵。高敢会乐于要一幅的,我也很愿意让高敢大乐一下。 所以这两幅里他要哪一幅都行,无论是哪一幅,我都可以再画一张。你看得出来,这些画该都抢眼。 我倒要劝你自己收藏起来。这种画的格调会变的,你看得愈久,它就愈显得丰富。何况,你也知道, 这些画高敢非常喜欢。他对我说来说去,有一句是:那, 正是, 这种花。你知

21、道,芍药属于简 宁(Jeannin),蜀葵归于郭司特(Quost),可是向日葵多少该归我。 足见凡高对自己的向日葵信心颇坚,简直是当仁不让,非他莫属。这些光华照人的向日葵, 后世知音之多,可证凡高的预言不谬。在同一封信里,他甚至这么说:如果我们所藏的蒙提且利 那丛花值得收藏家出五百法郎,说真的也真值,则我敢对你发誓,我画的向日葵也值得那些苏格兰 人或美国人出五百法郎。 凡高真是太谦虚了。五百法郎当时只值一百美金,他说这话,是在1888 年。几乎整整一百年 后,在 1987 年的 3 月,其中的一幅向日葵在伦敦拍卖所得,竟是画家当年自估的三十九万八千五百 倍。要是凡高知道了,会有什么感想呢?要是

22、他知道,那幅鸢尾花圃售价竞高过向日葵,又 会怎么说呢 ? 1890 年 2 月,布鲁塞尔举办了一个二十人展。主办人邀请凡高参展。凡高寄了六张画去, 向日葵也在其中,足见他对此画的自信。结果卖掉的一张不是向日葵,而是红葡萄园 。 非但如此,向日葵在那场画展中还受到屈辱。参展的画家里有一位专画宗教题材的,叫做德格鲁 士,坚决不肯把自己的画和那盆不堪的向日葵一同展出。在庆祝画展开幕的酒会上,德格鲁士又骂 不在场的凡高,把他说成笨瓜兼骗子。罗特列克在场,气得要跟德格鲁士决斗。众画家好不容易 把他们劝开。第二天,德格鲁士就退出了画展。 凡高的向日葵在一般画册上,只见到四幅:两幅在伦敦,一幅在慕尼黑,一幅

23、在阿姆斯 特丹。凡高最早的构想是整组画将是蓝色和黄色的交响曲,但是习见的这四幅里,只有一幅是把 亮黄的花簇衬在浅蓝的背景上,其余三幅都是以黄衬黄,烘得人脸颊发燠。 凡高嗜画向日葵,该有多重意义。向日葵昂头扭颈,从早到晚随着太阳转脸,有追光拜日的 象征。 德文的向日葵叫Sonnenblume, 跟英文的sunflower 一样。 西班牙文叫此花为girasol, 是由 girar(旋 转)跟 so1(太阳 )二字合成,意为绕太阳,颇像中文。法文最简单,把向日葵跟太阳索性都叫做soleil。 凡高通晓西欧多种语文,更常用法文写信,当然不会错过这些含义。他自己不也追求光和色彩, 因而也是一位拜日教徒

24、吗? 其次,凡高的头发棕里带红,更有红头疯子之称。他的自画像里,不但头发,就连络腮的胡 髭也全是红焦焦的,跟向日葵的花盘颜色相似。至于1889 年 9 月他在圣瑞米疯人院所绘的那张自画 像(也就是我中译的凡高传封面所见),胡子还棕里带红,头发简直就是金黄的火焰;若与他画 的向日葵对照,岂不像纷披的花序吗? 因此,画向日葵即所以画太阳,亦即所以自画。太阳、向日葵、凡高,三位一体。 另一本凡高传记尘世过客诠释此图说:向日葵是有名的农民之花;据此而论,此花就等 于农民的画像,也是自画像。它爽朗的光彩也是仿自太阳,而文生之珍视太阳,已奉为上帝和慈母。 此外,其状有若乳房,对这个渴望母爱的失意汉也许分外

25、动人,不过此点并无确证。他自己(在给西 奥的信中 )也说过,向日葵是感恩的象征。 19作者为什么说“太阳、向日葵、凡高,三位一体”?(4 分) 20余光中在文中反复引用凡高写给其弟的书信内容,这样有什么作用?(4 分) 21除了多次引用凡高给弟弟的书信外,本文还使用了哪些写作方法使传主形象更加丰满? (4 分) 22一百年后凡高的一幅向日葵作品拍卖价格竟然是百年前的他自估的三十九万八千五百倍时, 而且鸢尾花圃售价高过向日葵。要是凡高知道了,你认为他会有什么感想呢?请结合文本谈 谈你的看法。(6 分) 七、 (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60 分) 翅膀是鸟的悲剧,它把生命带

26、入永恒的异乡(俄)伊万日丹诺夫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不得超出材料的含意和范围;不得套作, 不得抄袭,不少于800 字。 2015 年 5 月济南市高三模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 (15 分) 1C(A.角ju B. 裹挟 D.症zhng) 2D(A. “演讲”后的顿号改为逗号;B.句号应在 引号外 C.问号改为句号 ) 3A(“授权”指把权力委托给他人或机构代为执行。“受权”指 接受国家或上级委托有权力做某事。“附议”指同意别人的提议,作为共同提议人。“复议”一是 指对已作决定的事作再一次的

27、讨论;二是法律用语。“几乎”表示客观,“简直”表示主观,程度 比“几乎”高) 4B ( A.色彩不当,“指日可待”用于说话人希望实现的事物或愿望;C.望文 生义,“目无全牛”指人的技艺高超,得心应手。形容技艺已经到达非常纯熟的地步。D.对象不当。 “休戚相关”只能用于人与人之间,人与集体之间。) 5D(A. 表意不明 B.结构混乱,在“出 台”后加“的”;C. 成分残缺,在“大气格局”后加“的内涵”) 二、( 9分) 6.D 7.A 8.B 三、 (12 分) 9B (冲:要冲,交通要道) 10A(A项,介词,凭借、依靠。B 项,代词,那些;副词, 表反诘,难道。 C 项,连词,表并列;连词,

28、表转折。D 项,连词,表目的;连词,表并列。) 11. A ( “其深可以隐, 其富可以养” 的意思是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所以应该抓住 “隐 居”和“养家”来作答。句是说行人的,句是说行走的路线和时间,这两句都不符合题干要求。) 12D( “认为一个人不能追求功名爵禄,而应隐退于田园山林之中,因此他也想在彭城买田终老” 有误,从原文“其子孙仕者皆有循吏良佳之称,处者皆有节士廉退之行”可以看出,作者对张氏子 孙的出仕与隐退都是赞赏的,题中只选取其中一个方面,因此属于以偏概全的错误) 四、 (24 分) 13 (1)园中所有的各种景物,没有一样不适合人的心意,我相信他们一定是花了许

29、多力气而 且用了很长时间。注:可、信、且,翻译对一个得1 分。( 2)将要离开的时候不忍心离去, 而徐州的父老也并不厌弃我,我打算在泗水旁边买地养老。注: “莫余厌”宾语前置句和“买田 于泗水之上”状语后置句各1 分, “老”作动词,1 分;整句意思1 分。 ) (3)使其子孙开门而出仕/ 则跬步市朝之上/ 闭门而归隐 / 则俯仰山林之下。注:必须三处,对一 处得 1 分;多画不给分;少画且正确,对几处给几分。 14. (1)动静结合,“雁飞”是动景, “白雪”是静景,动静结合,写出了边地特有的大雪铺地、雁群南飞的景象,含蓄地传达出痛苦无 奈之情。视听结合, “雁飞”“白草”“雪”“黄榆”是目

30、中所见,“笳”声是耳中所闻,调动视 觉听觉,渲染了悲凉的氛围,给人身临其境之感。色彩点染(或色彩渲染), “白”“黄”的色 彩点染, 写出了边地景色的苍凉凄清。注:任选其中两点即可,对一点得 2 分,共 4 分。(2) (4 分) “空” ,徒然、白白地,写出因为边城苦寒,五月还未见花开,因而妻子给自己寄来的春衣, 白白空放在那里穿不着。(2 分)表达了诗人对妻子白花一番心意的疼惜和相思之情,同时也表达了 诗人身处苦寒边地的孤独与无奈。(2 分)注:两个小题意思对即可。 15 (1) 决眦入归鸟(2)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3)浩浩乎如冯虚御风(4)可以横绝峨眉巅( 5)见不贤而内自省也(6) 士

31、不可以不弘毅注:此小题多写、少写、错写均不得分。 附参考译文: 离开京师向东行,河水里卷着浊泥,道路上飞起黄尘,高坡田野苍莽暗淡,使行路的人感到疲 倦。走了八百里,才来到汴水之北灵壁张氏家的园林。从外面就可以看到茂密高大的修竹,粗大荫 郁的乔木,园中借汴水的支流,建成池塘;又凿取山上的怪石,堆成假山。园中的蒲草芦苇莲花菱 角,让人联想起江湖的秀美;青桐翠柏,让人感觉到山林的清爽;奇花异草,让人回忆起京、洛的 繁华;高堂大厦,有吴蜀之地建筑的精巧。园中深广可以隐居,出产丰饶可以养家。瓜果蔬菜可以 馈赠邻里,鱼鳖新笋可以招待来自远方的宾客。我从徐州改知湖州,由应天府乘船,三天后到达张 氏园亭。我坐

32、着小轿来到他家门前,见到了张氏的儿子张硕。张硕请我写一篇文章为记。 张家世世代代都有显达的人,从他伯父殿中君和他父亲通判府君那一代,开始在灵壁县定居, 建造了这个园子,在池边修建了一座亭台奉养双亲。后来他们到朝中做官,在当时很有名望。用剩 余的资财,不断地增修扩建,到现在五十多年了。园子里的树木都已长成十围之粗,浓荫遮蔽了河 岸。园中所有的各种景物,没有一样不适合人的心意,我相信他们一定是花了许多力气而且用了很 长时间。 古代的君子,不是非要做官,也不必一定不做官。非要做官就容易忘掉自我,一定不做官就容 易忘掉国君。就像饮食一样,自己感到饥饱适意就行了。然而士子很少能做到合于古人所说的君臣 节

33、义。居于乡野的人安于现状而难于外出做官,外出做官的人被利益所牵而忘记返回家园。于是他 们就有了违拗亲情自命高洁或贪图利禄苟且偷安的弊病,受到人们的讥讽。如今张氏的先人,为子 孙后代考虑得长远而周到。所以把建筑居室种植园林的地址选择在汴水、泗水之间,此地是舟船车 马官员来往的要冲。大凡早晚的衣食之需,饮宴游览之乐,不必刻意追求就能满足。让他们的子孙 迈出家门出去做官,朝堂不过几步之遥;闭上院门回家隐居,就可以坐卧于山林之内。对于贻养性 情,推行仁义保持志节,无一不非常适合。因此他们的子孙凡出仕的人都获得了循吏良能的名声, 凡在家不仕的人都保持了高洁谦退的德行。这都是他们先人的馀荫。 我在徐州做了

34、两年知州,很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将要离开的时候不忍心离去,而徐州的父老 也并不厌弃我,我打算在泗水旁边买地养老。往南可以望见灵壁,鸡犬之声相闻,头裹幅巾手拄竹 杖,时时往来于张氏之园,来与他们的子孙交游,我相信这一天已为时不远了。 元丰二年三月二十七日记。 五、( 12分) 16. (1)参考答案:绝大多数受访者选择东部、南部。(2)参考答案:加强小区环境、交通 等硬件设施的建设。注:每小题2 分。意思对即可。 17.(1)一则名为低头人生的动画 片近日在网络上传播甚广。(2)这部动画片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低头族的生活状态。( 3)他们 每个人低头已经低到扭曲的地步。(4)他们都只关注着自己掌上

35、的方寸之地。注:四个短句, 答对一个1 分,共 4 分;注意顺序,由小到大,或者由大到小都可以。 18.答案略。注:语句 扩展要符合原词意境;语言生动、形象,注意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每一方面2 分,共 4 分。 六、( 18分) 19( 1)向日葵是“追光拜日的象征”;(2)向日葵和太阳从词源学上讲其意义内涵密不可 分,向日葵源于太阳;(3)凡高追求光和色彩,是拜日教徒;(4)凡高自比向日葵,他画自 画像就是把自己当作向日葵来画;( 5)向日葵明亮的色彩仿自太阳,而凡高视太阳为上帝和慈 母。注: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四点得满分4分。 20(1)增加传记的真实性(或者可信度); (2)帮助作者印

36、证其观点;(3)真实表达传主的思想观点、精神世界。注:答出一点得2分, 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 21答案分三个方面:一是叙述,(1)讲故事。比如高敢和凡高 的友情,比如向日葵画展上被羞辱等故事;(2)罗列相关事实材料。如一般画册中向日葵作品的情 况;二是议论(评价),(3)引用他人评价。如引用另一本凡高传记尘世过客中的内容;(4) 带有作者强烈主观情感的评价。如“这些光华照人的向日葵, 后世知音之多, 可证凡 高的预言不谬” 等等;三是叙议结合。分析略。注:必须任意答出两个方面;答出任意一个方面中的一点就可 以得 2分,两点就可以给满分4分;只答观点,没有分析,每条1分。 22( 1)凡高也许会惊 讶,惊讶于这数字的巨大差异;(2)然后还是会失望,失望于世人依然没有真正理解他和他最钟爱 的向日葵;(3)也许凡高面对商业社会的价格和规则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注:答出 一点得 2分,答出三点得6分;只要观点明确,能自圆其说即可。 七、( 60 分) 23. 参考 2014 年高考评分标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