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01106 上传时间:2020-01-25 格式:PDF 页数:89 大小:700.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pdf(8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1 - 页,共 89 页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教材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 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 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 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 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教学内容: 1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 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

2、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 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 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 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 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

3、方向。 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 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课时安排: 5 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东西南北 教学内容: 教材第 2 至 3 页例 1 及练习一第 1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 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

4、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2 - 页,共 89 页 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 同学们 ,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 学生背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 问题。 (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5、?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 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观察例 1 图: 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 体育馆在操场的 () 面。教学楼在操场的 () 面,大门在操场的()面。 (2) 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 2 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 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

6、怎样记住德阳市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5、背儿歌: 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 四、课堂小结 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回家按照 4 个方向观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诉大家。 附: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早上太阳在东方 面东,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东西相对,南北相对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认识平面图上的东西南北和路线图 教学内容: 例 2、例 3 及练习 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3 - 页,共 89 页 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难

7、点: 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 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 2: 1、观察第 3 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懂方向? 2、学生同桌合作画。 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 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 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 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 6、学生独立绘制

8、“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 (二)教学例 3: 1、观察例 3 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 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 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4、同桌互相说: 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影院怎么走? 三、巩固练习 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 (课件) 2、做一做: 从图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 四、综合练习 1、观察第 2 页天安门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 2、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 3、第 6 页第 3 题、第 7 页第 4 题: 观察中国地图,先找

9、出“五岳” 。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 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 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 五、总结。 六、布置预习: 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 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4 - 页,共 89 页 附:板书设计: 绘制平面图弄清方向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找到位置 学看路线图说出路线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教学内容: 例 4 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1、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 辨认其余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

10、在方向。 2、借助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通过知识的运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北) 辨认其余七个方向。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指南针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画一画方向示意图: 2、我们知道了这四个方向,那么,每两个方向之间又称为什么方向呢?今天我们一 起来认识。 二、谈话导入 (出示课本情境图)通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小明学会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今 天他带了一个指示方向的工具,再次来到校园中的操场上,准备继续学习更多与方向

11、有关 的知识。你们猜他带的是什么?(指南针) 三、亲身实践,接受新知 1、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和使用方法,增强民族自豪感。 (出示指南针图)由学生汇报交流预习1 收集的资料,教师给予归纳,并重点指导怎 样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早在2000 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磁石制作了指示方向 的仪器司南,后来又发明了罗盘。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盘面上的 指针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红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北,白色的一头总是指向南。人们根据这一 原理利用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2、根据指南针现在的指示说说校园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 3、借助指南针盘面上的标记认识东南、东北、

12、西南、西北这四个方向。 问:多功能厅、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位置?你是怎么知道的?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5 - 页,共 89 页 引导学生归纳:从“东”出发,东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东北,东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 东南。从“西”出发,西和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北,西和南之间的方向就叫西南。 4、找出校园的东南方和西北方有什么建筑。 四、巩固运用 1、给出一个方向由学生讨论后制成方向板。北 2、利用方向板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 3、坐在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 4、练习二第 1、2、3 题。 5、练习二第 4 题:出示我国行政区域图,问:这是哪国的地图?适

13、时对学生进行爱 国主义教育。 让学生找出我国首都北京的位置和十堰的位置,说说十堰在北京的什么方向,北京在 武汉的什么方向? 五、全课小结 1、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交流预习 2: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 附:板书设计: 位置与方向 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认识简单的路线 教学内容: 第 9 页例 5 以及练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 ,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 ,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14、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请用手势指出你认识的8 个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 2、老师说方向,你们就用手指向那边方向:北、西南、东北、西、东北等。 3、出示中国地图:请你分别指出东、西、南、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8 个 地区。 二、新知: 1、观察例 5 图:问:这是什么图呢?(动物园导游图) 请认一认图上画有哪些动物馆?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6 - 页,共 89 页 2、请在图中指出 8 个方向: 3、解决问题: 熊猫馆位置?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在动物园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狮山, 再向西北走。)还可以怎样走?也请你把行走路线描述出来。指名到黑板的挂图

15、前说说行 走路线。同桌互相提问各个馆的行走路线,比一比,谁说得准! 4、每个动物馆的行走路线是不是唯一的?你能说出了几条?你在说同一动物馆而不 同的几条行走路线时,有什么发现吗? 5、小结:如果从不同的路线走,说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巩固练习: 1、说一说, 1 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 2、第 10 页第 2 题: 全班读题: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据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乐项目用序号标在适当的位置上。讲评。 四、总结: 这堂课学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后记: 第五课时练习 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的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综合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 2、使学

16、生熟悉的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 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 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重难点: 认识 8 个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说一说你认识的 8 个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画出一个标有 8 个方向的方向示意图,比一比,谁画得准! 3、老师说方位,学生指出来。 二、综合练习: 完成 11 页第 3题、11 页第 4 题、学生独立完成12 页的第 5 题、同

17、桌合作完成12 页 第 6 题。 三、总结: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7 - 页,共 89 页 这一单元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对你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用处呢?还在什么地方有 用呢? 教学后记: 单元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教材分析: 本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1)它是在二年级的表内乘、除法及三年级的一位数乘 多位数、除法竖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 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学生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也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 行编排的。因此,本单元分两个小节:先学口算除法(含估算

18、),再学笔算除法(也含估 算)。这样编排,和三年级上学期“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结构是一致的,体现本套教材在 逻辑结构上的一种对称美,易于广大师生从横向上把握乘除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学习方法 上的迁移。 教学内容: 1、口算除法 2、笔算除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 千几百) 。 2、使学生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 法。 3、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使学生会口算一位

19、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 百)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教学难点: 使学生会口算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一位数除整几百几十(或几千几百)。能 在具体的情景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习惯。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8 - 页,共 89 页 课时安排: 1、口算除法3 课时 2、笔算除法9 课时 3、复习检测2 课时 1、口算除法 第一课时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教学内容: 13-15 页图示和例 1 教学目标: 1. 在实践操作活动中理解掌握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各个数位上的数都能被除

20、数整除) 口算方法。 2. 能正确、熟练地口算简单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3. 在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中学会倾听与反思。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分木棍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掌握几十几除以以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124 82 147 246 357 729 2、口答: (1)70 里有几个十? 500 里有几个百? (2)25 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9 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3、教师谈话收入课题。 二、教学例 1 1、出示第 13 页主题图,教师:问根据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怎样运算? 2. 出示例

21、1。 (1)赵大伯 3 次能运完 60 箱,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观察:如用小棒来代替木箱,你打算怎样分?怎样列式?每份有多少?(学生实践操 作,得出结论。) 3、分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自己分的方法。 4、如果不分小棒,我们又怎样口算603 呢? 结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这样算63=2 603=20 6、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 804 60 2 (1) 口算写出结果。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9 - 页,共 89 页 (2) 说说口算方法。 二、教学例 1 第二个问题 1、出示第二个( 2)问题 6003 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

2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6 3=2 600 3=200 3、试一试。 3606 6408 二、教学例 1 第三个问题 1、出示第三个问题 240 3 你能口算得出结果吗? 先独立思考,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口算的方法。 2、结合学生汇报,出图验证并板书: 这样算 24 3=8 2403=80 三、巩固练习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说口算的方法。 405 6408 2、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上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17 页 1.2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除法估算 教学内容: 16 页例 2 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会学习除法估算的必要,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

23、般方法。 2. 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 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 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难点: 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进行估算,知道什么时候要估大些,什么时候要估小些。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10 - 页,共 89 页 1、口算: 606 2408 3204 4207 4509 6307 3606 4005 1203 1604 2804 5

24、409 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 193 87 93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1、引入新课 (1)有 124 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 (2)到西湖有 223 千米,客车行驶了4 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 (3)每听饮料 3 元,100 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 人,如果按每 4 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 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 1243 2234 1003 1824 提问: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 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

25、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出示教科书第 13 页主题图,同时出示例题2。 教师:要求“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是:1243。 教师:大约是什么意思? 教师: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第一种方法第二种方法 124120 124=120+4 1203=40(或 340=120) 1203=40 平均每人大约运40 箱剩下的 4 箱每人还可运 1 箱,每人大约运41 箱。 引导学生对以上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比较: 两种估算的过程和方法都正确的。 两种结果虽然有微小的差异,但都接近准确值,不影响问题的合理解决,可以说, 这样的差异在本题的解决中是可以忽略

26、不计的。 3、让学生独立进行估算。 第一种第二种第三种 223200 223=200+23 223240 2004=50 2004=50 2404=60 平均每小时约行 50 千米、 55 千米、 60 千米。 教师:以上 3 种结果都对,说明汽车的速度每小时在5060 之间,当然以 55 最佳, 因为它更接近准确值。 小结:归纳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估算的一般方法,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 被除数看成整百(整十)或几百几十(几前几百)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 法进行计算。 4、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 3 元,100 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 人

27、,如果按每 4 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11 - 页,共 89 页 帐篷? 组织学生讨论: 在解决第一题的时候,能将100 估成 120 吗?为什么? 在解决第二题的时候。将182 估成 160 合适还是估成 200 合适? 5、教师小结: 通过以上的讨论,让大多数人明白:在第一题中,只有100 元钱,所以估算时不能将 100 估大,只能估小;在第二题中,已知灾民182 人,在考虑所需帐篷数时,应将182 看 成 200,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的帐篷让灾民度过困难期。 三、巩固运用 完成教科书第 16 页做一做的第 1 题和第 2 题。 四、课堂小

28、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怎样进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 五、课堂作业: 教材练习三的第 3 题和第 4 题。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练习 教学内容 17页练习四 教学目标 1. 经过多练多想,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熟练掌握除法口算的基本法。 2熟练掌握除法口算后,能在生活中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 注意发现学生错多,难以明白的一些典型例题给学生讲解。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听算 62 602 6002 6000 2 84 804 8004 8000 4 102 25 603 20 3 243 2403 24003 1203 7

29、07 107 546 48 8 二、估算比赛: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估一估 1252 3785 4357 2974 4698 1946 三、笔算比赛: 82 802 8002 8000 2 183 1803 18003 903 549 6 9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12 - 页,共 89 页 819 7 9 89 79 27 3 67 58 405 455 21 3 四、再现问题 1、每听饮料 3 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 2、在一次地震中, 有灾民 182 人,如果按每人发一顶帐篷, 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 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估算?板书估算列式。 3、教师小结。 五、

30、指导练习 1、练习三第 5 题。 学生独立做后全班交流。 2、练习三第 6 题。 学生读题,然后在书上填写,全班评价交流。 3、练习三第 8 题。 学生独立完成第 (1) 小题,然后再提问题。 4、完成练习三后的思考题。 三、课堂小结: 1、说说自己在除法口算中自己有些什么体会,你有什么发现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2、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积累了那些经验? 五、总结。 大家想想自己在除法口算中总结了那些经验? 教学后记: 2、笔算除法 第一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1) 教学内容: 19 页例 1 教学目标: 1、经历分小棒的过程理解和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计算顺序和商的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

31、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 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 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 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上面。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13 - 页,共 89 页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1204 2807 3006 5409 242 844 问:242 时是怎样想的? 2、竖式计算 84 255 648

32、659 二、新授 1、谈话:我们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比较简单的表内除法,现在我们学习稍复杂一 点的笔算除法,既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出示教科书第 19 页的主题图。 要求学生认真观察画面内容,并用自己的话口述画面的内容。 教师根据画面内容,编一道除法应用题。 3、出示例 1 三年( 1)班和三年( 2)班参加植树活动,共种42 棵树,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1)提问: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这道题该会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 422。 ) (2)42 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谁会口算422?怎样想?得多少? (3)出示小棒,摆好 42根小棒,怎样把四个十和两个一各平均分成两份

33、?要分得又 对又快。 (4)笔算: 422。 教师:刚才用分小棒的方法说明同学们口算对了,如果这道题用笔算怎样算?笔算除 法的顺序和口算一样, 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怎样用竖式计算除法。 师一边讲解一边板书:先写除法的竖式,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表示4 个十, 4 个十除以 2 商 2 个十,要在商的十位上写2,用除数 2 去乘 2 个十,积是 4 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 已经分去的数,把 4 写在 42 的十位下面, 4 减 4 得 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经分完了,个位 上还有 2,要落下来继续除, 2 除以 2 得 1,要把商写在个位上,再用除数2 去乘 1,积是 2,表示从被除

34、数中分去的数,写在上面落下来的被除数2 的下面, 2 减 2 得 0,表示个位 上的数也分完了。 提问:做笔算时,先从哪一位除起,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的上 面。 6、试一试(抽学生黑板上做) 36 3 682 844 783 三、巩固练习 第 21 页第 2 题。前两题 四.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后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14 - 页,共 89 页 第二课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2) 教学内容: 20 页例 2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每求出一位

35、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 下一位商的数合并造继续除的道理。 2、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操作活动中,培养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分钱币的实践操作活动使学生经历“除到某一位时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后一位 的数结合起来继续除”的计算过程,从而明白算理。 教学难点: 掌握一位数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口算 2408 3603 1505 363 333 633 2、竖式计算 693 783 955 723 783 582 二、新授 出示例题 2

36、。 四年( 1)班和四年( 2)班参加植树活动,共种了52 棵树,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 (1)先让学生独立分析,然后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2)让学生自行动手操作,弄清算理。 教师: 52平均分 2 份,让我们一起拿出52根小棒来试着分一分。 先分 5 捆,每份 2 捆,共分去 4 捆,还剩 1 捆,余下的 1 捆怎样分? 把余下的 1 捆拆开,与 2 根小棒合并起来是 12 根,把 12 根小棒平均分成 2 份,每 份 6 根。 先分得的 2 捆,就是 2 个十,再分得 6 根,一共分了 26 根。 教师:用竖式该怎样计算呢?我们在动手操作时,是先分整捆,也就是用2 去除被除 数十

37、位上的 5,商是 2,写在被除数十位上面,还剩1(余 1 捆) ,余下的 1 和除数比较, 余数比除数小,余下的1 表示 1 个十,个位上的 2 落下来, 1 个十连同个位上的2 合起来 是 12,再把 12平均分成 2 份。每份是 6,写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正好分完,余数是0。 (3) 比较例题 1 和例题 2 的异同。 相同: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 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 商就要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例 2 是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余数必 须比除数小。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15 - 页,共 89 页 (4) 小结:一位数除两位数

38、商两位数除法竖式的笔算方法,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 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求出一位商后还有余数,余下的数要与被 除数个位落下来的数合并后,继续除。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5. 小结:你觉得计算除数是一位数除法时要注意什么? 三、巩固 第 21页第 4 题。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笔算除法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 21 页练习四第 24 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竖式的写法,提高计算的速度 和准确率。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爱好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旨在巩固

39、除数是一位数除法,除的顺序和竖式的书写格式,练习时不但对学 生计算步骤方法要充分重视,同时要培养学生书写正确、整齐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怎样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 2、笔算除法要注意什么? 二、指导练习: 1、第 21 页练习四第 1 题 (1) 看作业比较上下两行的异同。 (2) 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2、练习四第 2 题 (1) 读题。 (2) 小组合作练习。说说错在哪里?分头进行改正。 (3) 全班订正。 (4) 作补充练习。 3、练习四第 3 题 (1) 看图说清题目意思。 (2) 说一说还能想到

40、的问题。 (3) 画出要摆的形状,再说说解答这类问题要用什么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16 - 页,共 89 页 (4) 解答后集体订正。 4、练习四第 4 题 (1) 读题,审题。 (2) 找问题、条件、解答问题,评讲。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后记: 第四课时用一位数除三位数 教学内容: 例 3 教学目标: 1、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中理解一位数除法,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 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再除的算理。 2、在经历一系列的计算练习后,感悟多位数除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 进行计算。 3、在合作交流中积极发表自己意见,同

41、时学会倾听,并从中体验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独立尝试, 小组交流等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感受理解概括一位数除三 位数,被除数得最高位商得数不够商1,需要看被除数得前两位再除得算理与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步骤,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口算(略) 2、板演竖式计算 819 847 543 682 805 564 提问: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819的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 54 6你是怎样算 的? 二、新授 1、谈话:通过刚才的复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的顺序和商

42、 的书写位置。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笔算除法,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2、教学例 3。 出示教材第 22页的例 3及挂图,让学生说出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该怎样列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17 - 页,共 89 页 式。 列式: 2386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你能估算一下大约要插多少页吗?你是怎样想的? 教师:如果列竖式计算该怎样算呢?先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被除数百位上的数2 除以6,商够一百吗?我们该怎么办? 23 个十除以 6商的最高位“ 3”为什么要在十位上呢?23除以 6为什么商是 3而不是 4? 提问:我们在进行除法运算时, 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和

43、除数比一比,你会发现什么? 教师: 23减18等于5,这个5表示什么?然后把个位上的8落下来,与 5个十合并起来是 58。58除以6商是几?为什么商是 9? 3、教师:刚才大家先用估算的方法,估计这些相片大约要插40页,而现在通过计算 得出39页余4张,这4张也要用一页,所以,插这些相片要39加1等于40页。 列式: 2386=39(页) 4(张) 答:这些相片需要插 40页。 教师:本题的解答我们必须根据实际生活来进行回答。 4、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竖式除法,我们应该怎样算? (1)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每次用除数先试被除数的前一位数,如果他比除数小, 再试除前两位数。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

44、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 (3)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顺口溜:除数是一位,先看前一位,一位不够看两位,除到哪位商那位,每次除后要 比较,余数要比除数小。 5、想一想,如果一本相册有24页。(本相册能插下这些相片吗?2本呢?)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最后由教师进行最后的评判。 板:624=144(张) 因为44张238张,所以一本相册不够插, 板:6242=288(张) 因为288张 238张,所以 2本相册够插。 三、巩固运用 1、完成教科书第22 页的“做一做”。 要求学生把估算的数写下来,然后再进行计算。 注意:有余数的除法写横式得数时别忘了写余数。 2、完成

45、教科书第23 页练习五第 1题。 先判断是几位数。如果商是两位数,请用水彩笔涂上红色,如果商是三位数,请用水 彩笔涂上黄色,并说出片断的根据。 3、完成教科书第23 页练习五的第 2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讲评。 4、完成教科书第23 页练习五的第 3 题。 独立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问题,列式解答。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教学后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18 - 页,共 89 页 第五课时练习 教学内容: 第 23页练习五 18 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地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2、逐步培养学生思考能力,在练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好

46、数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 通过对除数是三位数以内,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练习, 加深对除法从高位算起的方法, 及被除数除于除数不够商1 的除法算法,并让其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听算 20 题乘除法练习题。 2、课本第 23 页第一题,给合适的题目涂上颜色。 3、第 23 页第二题,看好,并用尺子连线。通过除法运算,锻炼计算能力。 4、解决问题:在整个过程中要同时要求格式及书写的规范,然后认真检查除法竖式 的正确与否,是否漏了单位等。 5、 “蚂蚁搬家”:设置情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尽量的帮助蚂蚁抢运粮食过

47、冬。 6、先进行估算商是几位,然后再计算。 7、第 7、8 题,是综合练习。要求学生综合应用乘数、除数是一位数的乘除法知识、 万以内数的加减法知识和分析、推理能力解答一席简单的实际问题。另外第7 题的解法有 多种,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 二、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课堂作业 1、口算 3002= 5608= 72009= 32004= 2107= 963= 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列竖式进行计算。 76506= 28743= 教学后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第 - 19 - 页,共 89 页 第六课时除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 25 页例 4 教学目标

48、: 1、在观察、比较、沟通等活动中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2、能正确运用乘法对整除与带余数的除法进行验算。 3、培养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填写、思考等学生活动,感知乘、除法的关系。初步感受可以用 乘法来验算除法。 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426 369 5677 648 67 49 78 88 2、186 279 88 想:()6=18 ()9=27 ()7=63 3、说一说下面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再进行计算。 3)246 2)246 4)488 8)488 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 1教师:我们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