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及答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03729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5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及答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及答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及答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及答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及答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及答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练习及答案.pdf(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验( 9)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知识梳理 一、实验目的 掌握用伏特表和安培表测量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学会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的方 法 二、实验原理 在闭合电路中,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得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 r、路端电压U、电流 I 存在关系为U=E-Ir, E、r 在电路中不随外电阻R 的变化而改变 .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可 用三种方法 : 方法一 :测量原理图如图7-3-37 所示, 图 7-3-37 采用改变外电阻,可测得一系列I 和 U 的值(至少6 组) ,然后再在U-I 图象中描点作图, 所得直线与纵轴的交点即为电动势E,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内阻R,这种方法叫伏安法,用电

2、流表和电压表. 方法二 :由 rR E I变形r I E R,改变电路的电阻R,测出一系列的I 和 R 值,作出 I R 1 图象 .图象在 R 轴上的截距即为电源的内阻的负值,直线的斜率即电源的电动势E.此方 法叫安阻法,用电流表和电阻箱. 方法三 :由 E=U+IR 及 r U I可得r R U UE,或 RE r EU 111 ,改变电路的外电阻 R,测出一系列的U 值,作出 RU 11 图象 .图象在 U 1 轴上的截距的倒数即为电源电动势,直线 的斜率与在 U 1 轴上的截距的倒数的乘积即为电源的内阻.此方法叫伏阻法, 用电压表和电阻箱. 特别提示 基础实验是伏安法.安阻法和伏阻法是

3、在伏安法实验的基础上的提高.实验数据也可以用图 象法处理 .由 E=U+Ir,有 U=E-Ir ,故根据伏安法数据作出U-I 图象(图7-3-38 所示) . 图 7-3-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内阻R 的大小 ;当 I0 时, UE,即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坐标值; 当 U0 时, I E r,其中 I 为短路时的电流,即图线与横轴的交点坐标值.但要注意,有时纵 轴起点不是零,这时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不是短路电流,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仍是内阻值,与纵轴 交点坐标值仍为电源电动势值. 三、实验器材 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电键、导线若干、坐标纸. 四、实验步骤 1.按图 7-3-37 所示电路图连

4、接成电路,电流表取0.6 A 量程,电压表取3 V 量程,将滑动 变阻器阻值调到有效电阻最大(图中左端). 2.检查电路无误后,闭合电键,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的位置,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下 一组( I,U)值 . 3.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5次,用同样的方法,再测出5 组(I,U)数值 .然后断开电 键,整理好仪器. 4.建立坐标系、描点.纵轴表示电压,横轴表示电流,取合适的标度,使所描坐标点绝大部 分分布在坐标纸上,必要时纵坐标可以不从零开始取值. 5.根据描出的坐标点作出U-I 图象,并延长与两坐标轴相交. 6.测算电动势和内电阻,准确读出U-I 图线与纵轴和横轴的交点坐标,即读出 E

5、和 I 短,进 一步算出内阻 I U I E r 短 ,如图 7-3-38 所示 五、注意事项 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应选得大些(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干 电池) . 2.在实验中不要将I 调得过大,每次读完U 和 I 的数据后应立即断开电源,以免干电池在 大电流放电时极化现象严重,使得E 和 R 明显变化 . 3.在画 U-I 图线时, 要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不在直线上的点应对称分布在直线 两侧,不要顾及个别离开直线较远的点,以减小偶然误差. 4.干电池内阻较小时,U 的变化较小 .此时,坐标图中数据点将呈现如图7-3-39 甲所示的 状况,使下部大面积空间得

6、不到利用.为此,可使纵坐标不从零开始,如图7-3-39 乙所示,把 坐标的比例放大,可使结果的误差减小.此时图线与横轴交点不表示短路电流.另外 ,计算内阻要 在直线上任取两个相距较远的点,用 I U r计算出电池的内阻r. 图 7-3-39 六、误差分析 用伏安法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方法很简单,但系统误差较大,这主要是由于伏特表和安 培表内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而造成的.用这种方法测电动势可供选择的电路有两种,如图中 7-3-40 甲、乙所示 . 图 7-3- 当用甲图时, 考虑电表内阻, 从电路上分析, 由于实验把变阻器的阻值R 看成是外电路的 电阻, 因此伏特表应看成内电路的一部分,故实际测量

7、出的是电池和伏特表这一整体的电动势 和等效内阻 (如甲图中虚线所示) ,因为伏特表和电池并联,所以等效内阻R测应等于电池真实 内阻值 R 和伏特表电阻RV的并联值,即 真 真 真 测 r rR rR r V V .此时如果断开外电路,则电压表 两端电压U 等于电动势测量值,即 U=E测,而此时伏特表构成回路,所以有 Ur真,此时如果断开外电路 , 则电流为零, 安培表两端电势相等,等效电源的电动势E测就是电源电动势的真实值E真,即 E 测E真. 典例精析 1.实验原理和数据处理 【例 1】 (2009 北京崇文期末,12)某同学用伏安法测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所 给的其他器材有:

8、A.电压表( 0315 V) B.电流表( 0 0.63 A) C.变阻器 R1(20 ,1 A) D.变阻器 R2(1 000 ,0.1 A) E.电键 S 和导线若干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电压表应选用的量程为_;变阻器应选 用_(标明变阻器代号) ; (2)根据实验要求连接实物电路图7-3-41; (3)实验测得的6 组数据已在U-I 图中标出,如图7-3-42 所示 .请你根据数据点位置完成U-I 图线,并由图线求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_V ,电阻 r=_. 图 7-3-41 图 7-3-42 思路点拨:(1)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原理是什么? (2)通过电路分析选

9、择实验所需的器材. (3)请回答在U-I 图象中,图象的斜率的绝对值及图象与电压轴的交点所表示的物理量. 解析: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应选用00.6 A 的量程,电压表应选用03 V 的量程,滑动 变阻器选择R1,连接实物电路如图. 在 U-I 图中作出U-I 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电池的电动势E=1.50 V ,电阻 R=0.50 . 答案:(1)00.6 A0 3 VR1 (2)如解析图所示 (3) 1.500.50 巩固与拓展1 某研究性小组利用如图7-3-43 所示电路测量电池组的电动势E 和内阻 R.根据实验数据绘出如 图 7-3-44 所示的 I R 1 图线,其中R 为电阻箱读数

10、,I 为电流表读数,由此可以得到E _V ,R_. 图 7-3-43 图 7-3-44 解析 :由 rR E I变形得r I E R,在 I R 1 图象上,在R 轴上的截距即为电源的内阻的负 值,直线的斜率即电源的电动势E.所以电源内阻为R=0.9 ,当 R=0 时,V2.9V 31.0 9 .0 E. 答案 :2.90.9 2.误差分析 【例 2】 用如图7-3-45 甲所示电路测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时,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造成系 统误差,图乙所示的U-I 图象中有两条直线AB 和 AB ,其中一条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 另一条是修正电压表分流所引起的误差后得到的图线,由图可知() 图

11、7-3-45 A.AB 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 B.AB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 C.路端电压 U 越大,通过电压表的电流越大 D.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使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思路点拨 :注意图甲电路测定电动势和内阻时的误差分析. 解析 :由图示电路可知,测量电压是真实的,测量电流比真实电流小,故在同一U-I 图线中, 对 应于同一U 值,测量电流值比真实电流小,故图中AB 是根据实测数据画出的图线,所以选项 A、D 正确, B 错误 .由图可看出U 越大, AB、AB对应的电流偏差越大,选项C 正确 答案 :ACD 点评 :熟练掌握实验的原理是正确分析误差来源的基础. 3.

12、设计实验 【例 3】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7-3-46 所示的实验电路,用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使用 的实验器材为:待测干电池组 (电动势约3 V) , 电流表(量程 0.6 A, 内阻小于1 ) , 电阻箱(0 99.99 ) ,滑动变阻器( 010 ) ,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考虑到干 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不能忽略. 图 7-3-46 (1)该同学按图连线,通过控制开关状态,测得电流表内阻约为0.20 .试分析该测量产生误 差的原因是 _. (2)简要写出利用图7-3-46 中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步骤: _; _. (3) 图 7-3-47 是

13、由实验数据绘出的R I 1 图象,由此求出待测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 _V、 内阻 r_.(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 7-3-47 解析 :(1)将开关S断开或接 C,利用半偏法测量电流表的内阻,此原理的前提是电路中电流 不变,但并联电阻箱后线路总阻值减小,从而造成总电流增大. (2)调节电阻箱R,断开开关K,将开关S接 D,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和电流表示数; 断开开关D,再次调节电阻箱R,将开关S接 D,记录电阻箱的阻值和电流表示数. (3)由E=I(R+r)得 E r E R I 1 ,图线的斜率的倒数等于电源电动势,在 I 1 轴上的截距等 于 r/E,利用图象解得E2.81 V, r2.

14、33 . 答案 :(1)并联电阻箱后线路总阻值减小,从而造成总电流增大 (2)见解析 (3)2.812.33 点评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常见的图象是电源的路端电压和电流的U-I 图象 .可近年反复考查 了一些从陌生图象分析电动势和电阻的图象问题.遇到这种情况,要从给定的电路图和闭合电 路欧姆定律写出具体的方程.推导出陌生图象两个坐标对应物理量的数学表达式,从数学角度 分析陌生图象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义,进而解决问题. 巩固与拓展2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如图7-3-48 所示的电路测量某干电池的电动势E 和内电阻r,R 为电阻 箱,V 为理想电压表, 其量程略大于电源电动势.实验中通过多次改变电

15、阻箱的阻值R,从电压 表上读出相应的示数U,该小组同学发现U 与 R 不成线性关系,于是求出了相应的电阻与电 压的倒数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图 7-3-48 序号1234567 1 / 1 R 0.10.40.51.02.02.55. 1 V/ 1 U 0.360.440.430.601.58 0.87 1.0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和实验原理,你认为第 _组数据是错误的,原因是 _. (2)根据实验数据,请在所给的坐标系(图 7-3-49)中绘出 RU 11 关系图线 . (3)由图象可知,该电源的电动势E_V ,r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图 7-3-49 解析 :(1)根据r

16、R U UE得 ERE r U 111 ,知 R 1 变大, U 1 就变大,故第3 组数 据错误 . (2)根据给定的各组R、U 值在坐标系中描出位置,然后依据这些位置作出 RU 11 图线如图 所示 . ( 3)根据 ERE r U 111 知,纵轴截距是电动势的倒数,斜率是 E r ,有35.0 1 E , 040.5 35.070.1 E r ,得 E2.9 V,r 0.71 . 答案 :(1)3随电阻的减小路端电压逐渐减小 (2)见解析(3) 2.90.71 巩固与拓展3 为了测定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准备了下列器材: 待测干电池(电动势约1.5 V,内阻约1.0 ) 电

17、流表G(满偏电流3.0 mA,内阻 150 ) 电流表A(量程 00.6 A,内阻未知) 滑动变阻器R1 (阻值范围020 ,额定电流2 A) 滑动变阻器R2 (阻值范围01 000 ,额定电流1 A) 定值电阻R3(阻值 900 )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A.为了能尽量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考虑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填 仪器代号即可) B.在下面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 C.如图 7-3-50 所示为某同学根据正确电路图作出的图线(I1为电流表 G 的示数, I2为电流表A 的示数) .由该图可求出被测干电池的电动势E_V,内电阻 r _. 图 7-3- 解析 :为了能尽量准确地进行测量,同时考虑操作方便,实验中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R1,实 验电路如图 当电流表 G 的示数为1.4 mA 时, E=I1(Rg+R3+r) =1.4 10 -3 (150+900+r) 当电流表 G 的示数为1.0 mA 时, E=I1(Rg+R3)+ (I1+ I2)r=1.0 10 -3 (150 + 900)+ (1.0 10-3 + 0.6) r,由以上两式解得 E=1.47 V, r=0.7 . 答案 :A.(或 R1)B.见解析 C.1.47(1.451.49 均对) ,0.70( 0.68 0.72 均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