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04621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77.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工程领域专业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生物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 085238) 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本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 为了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特别是结合中原经济区建 设和各有关工程建设部门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需要,结 合河南师范大学学科优势,特制定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如下: 一、培养目标 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并着重对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培 养从事生物工程领域科技创新与技术开发应用、工程设计与实施、技术攻关与技术改造、 工程规划与管理、新技术推广与应用、高新技术开发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

2、和工程 管理人员。 1、进一步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坚 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遵纪守法,品德良好,艰 苦奋斗、求实创新、能积极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服务。 2、掌握生命科学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对本工程领域的国内外 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较宽的知识面;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能熟 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解决本领域实验室和生产现场的工程、工艺实际问 题;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有严谨的科研作风,良 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交流能力。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

3、读本工程领域的外文资料。 二、领域简介 主要涵盖:植物生物技术、动物生物技术、微生物工程制药、生物活性物质分离与 功能检测、发酵工程、基因工程等。 三、招生对象与学习年限 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 或本科同等学力 ) 人员。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 年。 四、培养方式 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学习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的特点,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 2 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 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 不

4、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 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五、课程设置 1、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课程设置包含政治理论、外语、数学和专业 课。 2、生物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应掌握本工程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广泛的相关学科知 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本领域课程设置分为以下四部分: (一)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学术交流活动等) (二)基础理论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 (三)专业技术类课程(按照主要方向分模块设置) (四)选修及其他课程 3、攻读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32 学分。 4、课程设置

5、见附表。 六、学位论文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 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 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 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 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鼓励实行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培养单位,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业的与本领域 相关的专家。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成立指导小组。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 七、论文评审与答辩 (一)论文评审应审核:论文作者综合运

6、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 术问题的能力;论文工作的技术难度和工作量;其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新思想、新方法 和新进展;其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设计的先进性和实用性;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 3 益等方面。 (二)攻读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完成培养方案中规定的所有环节,获得培养方案 规定的学分,成绩合格,方可申请论文答辩。 (三)论文除经导师写出详细的评阅意见外,还应有2 位本领域或相近领域的专家 评阅。答辩委员会应由3 5 位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组成。 八、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位授予单位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工 程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附件 1

7、:生物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总 学 时 学 分 开课学期 及周学时备注 公 共 课 09_002011 英语36 2 2 4 学 分 09_002012 政治理论36 2 2 学 科 基 础 课 09_040004 现代生物学大实验72 2 4 6 学 分 09_040401 基因工程原理及应用36 2 2 15_043004 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36 2 2 专 业 主 干 课 方 向 1 09_040605 酶工程36 2 2 6 学 分 11_045001 生物反应器工程36 2 2 11_045003 发酵工程专论36 2 2

8、专 业 主 干 课 方 向 2 09_040106 植物组织培养36 2 2 6 学 分 15_045004 现代植物育种学36 2 2 15_045018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管 理 36 2 2 专 业 主 干 课 方 向 3 15_045006 药物设计与筛选36 2 2 6 学 分 15_045009 生物工程制药36 2 2 15_045010 药物代谢动力学36 2 2 4 选 修 课 09_040105 现代农业36 2 2 至 少 选 修 10 学 分 09_040114 SPSS 统计分析36 2 2 09_040306 环境微生物工程36 2 2 09_040310 工业微生

9、物学36 2 2 09_040314 发酵工艺学36 2 2 09_041102 多元统计分析36 2 2 15_043001 作物栽培理论与技术36 2 2 11_045002 动物与植物细胞工程36 2 2 11_045005 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36 2 2 11_045007 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 活性分析 36 2 2 11_045008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36 2 2 15_045011 药物制剂工程36 2 2 15_045012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36 2 2 15_045013 新药研发与专利保护36 2 2 15_045014 农产品储藏与加工技术36 2 2 15_045016

10、 中药制剂分析36 2 2 必修 环节 论文开题 论文中期报告* 实践教学 09_049002 6 * 6 学分 主要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 040004 课程名称:现代生物技术大实验 总 课 时:72 学分: 4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授课教师:邱宗波等 教学要求: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是近代自然科学中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了解和掌握 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和方法,是从事该领域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研究工作的十分 5 重要的前提和手段。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掌握常见现代分子生物学技 术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观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1、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通过实验,巩固和加深生物化学与分子 生物学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 为今后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的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基础。 教学内容:系统介绍现代分子生物学中的基本研究技术和方法,如分光光度法、 层析法、 电泳法、离心法等基本的实验方法;将单个实验项目相互联系组合成较系统和较深 入的系列实验,如植物基因组DNA 的提取、紫外法测定DNA 的含量、 PCR 扩增和琼 脂糖凝胶电泳;通过实验较系统地介绍有关生物材料的提取和纯化、如何鉴定制备 的产物纯度和含量以及如何对特异性片段进行鉴定等的方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 王林嵩 主编生物化学实验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课程编

12、号: 040401 课程名称:基因工程原理 总课时数: 36 学分: 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常重杰 教学要求: 基因工程是 70 年代出现的一门科学,是最具生命力和最引人注目的前沿科 学之一,是现代生物技术的代表。它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常规育种中种属间不可逾越 的鸿沟,为研究基因的结构、功能、调节开辟了新途径,为实现人们彻底认识生命 的本质,揭示生命现象的奥秘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它将为解决世界面临的能源、 粮食、人口、资源以及污染等严重问题开辟新途径,关系到医药、轻工、食品、农 牧业、能源等传统产品的改造和新产品的形成。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因 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

13、和了解该技术在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方面的应用,为今后从 事生物学教学、生物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内容: 绪论、基因工程基本技术原理、PCR 技术、质粒载体、 噬菌体载体、其它 克隆载体、基因克隆的酶学基础、外源基因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外源基因在真核 细胞中的表达、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人类疾病的基因治疗(选)。 预修课程: 教材及参考书: 6 1、常重杰,杜启艳 编著 基因工程技术原理与应用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2 2、吴乃虎基因工程科学出版社1998 3、贺淹才简明基因工程原理科学出版社,1999 4、瞿礼嘉,顾红雅,胡苹,陈章良现代生物技术导论高等教育出版

14、社,1998 课程编号: 043004 课程名称: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 总课时数: 36 学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I 授课教师:姜丽娜,张黛静,李春喜,邵云,马建辉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实验设计与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结合所从事的研究,能够进 行合理的实验(调查)方案设计,对所获取的数据资料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统 计分析,并能结合专业知识对所得资料进行合理科学的解释。 教学内容: 包括实验设计的基本原理、原则及统计分析术语假设检验和区间估计、方差 分析、回归与相关分析、对比试验设计与分析、区组试验设计与分析、拉丁方设计 与分析、裂区试验设计与分析、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回归

15、正交试验设计与分析、 均匀设计与分析等内容。 预修课程:生物统计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李春喜等著,生物统计学(第五版),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2) 李春喜等主编,生物统计学学习指导(第二版),科学出版社, 2013 年 (3) 黄亚群主编,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学习指导,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8年 (3) 李春喜译,生命科学中的数学与统计学(中译版),科学出版社, 2010年 (4) 王颉主编,试验设计与SPSS 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 年 (5) 洪伟主编,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年 (6) 李志西、杜双奎主编,试验优化设计与统计分析,科学出版社

16、,2010年 (7) 王钦德、杨坚主编,食品试验设计与统计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 课程编号: 040605 课程名称:酶工程 总课时数: 36 学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7 授课教师:王林嵩 教学要求: 通过酶工程的学习,掌握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以及自 然酶、化学修饰酶、固定化酶的研究和应用,了解酶在各行各业中的最新发展及研 究趋势通过酶工程的学习,掌握酶的生产与分离纯化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以及自 然酶、化学修饰酶、固定化酶的研究和应用,了解酶在各行各业中的最新发展及研 究趋势。 教学内容: 微生物发酵产酶;动、植物细胞培养产酶;酶的提取与分离

17、纯化;酶分子修 饰;酶反应器;酶的应用。 预修课程: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郭勇酶工程(第二版) 科学出版社, 2004 课程编号: 045001 课程名称:生物反应器工程 总课时数: 36 学分: 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II 授课教师:夏晓华 教学要求: 生物反应器工程是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的核心课程,是工程硕士研究生不可 缺少的基本知识结构内容。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生物反应器工程的基础理 论和必要的实践技能,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和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的能力。培养高 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提高工程硕士业务能力和素质, 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满足现有生物企业对人员的需

18、求。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反应原理、 生物反应器原理和各类生物反应器三个层面的内容。 酶催化反应动力学、细胞生长和产物生成的计量学和动力学、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 热量衡算、生物反应器中的质量传递、培养液的流变学性质及其对发酵过程的影 响、 反应器模型、剪切力对生物反应的影响、生物反应器中的混合特征、 生 物反应器的操作模式、 连续培养的动态学、 生物反应器的放大、 机械搅拌式反应器、 鼓泡反应器、气升式反应器、膜生物反应器、固定床和流化床反应器等十六章内 容。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张元兴,许学书编著生物反应器工程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8 2、戚以政等编著生物反应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2

19、004 课程编号: 045003 课程名称:发酵工程专论 总课时数: 36 学分: 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II 授课教师:陈建军 教学要求: 发酵工程专论是生物工程类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 生在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等课程的基础上,系统掌握发酵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和技能,建立较深刻的微生物学观点,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同时要求学生能了 解现代发酵工程理论与技术的新进展。 教学内容: 发酵工程专论课程突出鲜明的专业特色,体现现代生物科技与工程学、技术 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主要教学内容包括上游工程,涉及菌种的扩大培养、发酵培养 基的制作及灭菌、接种等;中游工程,涉

20、及发酵过程控制、发酵动力学、染菌及其 原因分析、发酵工艺参数等;下游工程,涉及产物提取及纯化、基因工程菌及固定 化细胞、现代发酵技术等。 预修课程: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基因工程、 遗传学、 酶工程 教材及参考书目: 1、刘冬、张学仁著,发酵工程,高等教育出版社。 2、俞俊棠、唐孝宣著, 生物工艺学,华东化工学院出版社,1991 年。 3、韦革宏著,发酵工程,科学出版社, 2008年。 课程编号: 040106 课程名称:植物组织培养 总课时数: 36 学分: 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明军、刘萍 教学要求:要求研究生明确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

21、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及其应用方法;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及应用。 教学内容: 包括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简介、发展史、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构建的基本 设备和操作技术、植物组织的脱分化与再分化、脱毒快繁技术及其应用、胚胎和胚 乳培养及其应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应用、花药培养与单倍体育种、原生质体培 9 养与体细胞融合、植物基因工程育种、植物种质资源保存等。 预修课程:植物学、 植物生理学、 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陈世昌著,植物组织培养(第 2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2)潘瑞炽主编,植物组织培养,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曹孜义、刘国民

22、主编, 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 ,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 (4)巩振辉主编,植物组织培养(第 2 版)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3; (5)王振龙主编,植物组织培养教程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 (6)陈世昌主编,植物组织培养(第 2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 (7)胡颂平、刘选明主编, 植物细胞组织培养技术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4; (8)柳俊、谢从华主编,植物细胞工程(第 2 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9)李明军著,怀山药组织培养及应用,科学出版社,2004 年 课程编号: 045004 课程名称:现代植物育种学 总课时数: 36

23、学分: 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俊华 教学要求: 该课程研究生段要求学生通过学习后,了解选育和繁殖植物优良品种的基本 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植物育种和良种繁育的主要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具 有一定的独立开展植物育种和繁育工作的能力。本课程为一门综合利用多门学科知 识与研究方法的应用科学,又是一门实验性很强、未知区域很广的发展中的科学。 因此,除了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外,还旨在了解现代植物育种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 植物遗传育种的内涵,学习遗传育种的意义与目的和任务;了解植物遗传育 种的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及在生产实践中应用情

24、况;熟练掌握遗传的细胞学基础: 成熟细胞的减数分裂与雌雄配子的形成;弄清遗传的分子学基础:DNA 和 RNA 的分 子结构;遗传密码;蛋白质的合成;了解基因工程的内涵;熟练掌握遗传的三大规 律: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遗传;了解染色体结构与数量的变异类型,其在社会生产、 生活中的表现;掌握种质资源的调查方法;弄清引种方法与注意问题;掌握有性和 10 无性选种方法;掌握杂交育种方法和注意问题;了解倍性育种方法;了解诱变育种 方法;植物良种繁育方法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 1、刘忠松等著,现代植物育种学,科学出版社,2010 年 2、张天真著,作物育种学总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年 3、薛勇彪,段子渊

25、,种康,姚远,面向未来的新一代生物育种技术分子模块 设计育种,中国科学院院刊,2013 年第 03 期 课程编号: 045018 课程名称: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 总课时数: 36 学分: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春喜,姜丽娜,张黛静,邵云,马建辉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从土壤、土地、肥料、水分、气候等方面掌握农业资源利用现状及 发展前景,以及生物技术在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包括农业资源概述、土壤肥力与土壤改良、土壤养分资源高效利用与污染控 制、植物养分代谢与资源利用、农业资源与生态农业、水资源与农业节水工程、作 物产量性状与资源的关系、 循环农业技术模

26、式、 农业气象观测及农业资源的管理等。 预修课程:植物生理学、 农学概论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黄云主编 . 农业资源利用与管理(第2 版).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0 (2) 戴小枫 . 现代农业技术:理论与实践.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 (3) 张令玉 . 生物低碳农业 . 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 (4) 李维炯,李季,许艇 . 农业生态工程基础,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4 (5) 王龙昌 . 现代农业实用节水技术 . 金盾出版社, 2002 (6) 张一帆,曹均 . 循环农业 .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7) 全国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 等. 中国农业资源区划3

27、0年. 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 版社, 2011 (8) 王人潮,王珂 . 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第二版).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9 (9) 王建林,关法春 . 高级作物生理学 .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3 (10) 史密斯,哈梅尔著,王璞等译,人物产量-生理学及形成过程 . 中国农业大 11 学出版社, 2001 课程编号: 045006 课程名称:药物设计与筛选 总课时数: 36 学分: 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II 授课教师:王棋文 教学要求: 创制新药是个接续式的研发链,为了降低后期失败的风险,在早期研究必须 要避免潜在的缺陷和隐患。先导化合物的质量,多因素的结构优化,

28、候选药物的药 理活性强度和选择性,物化、药代、安全和新颖结构的成药性,始终要将宏观性质 和微观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本课程将从药物的基本属性;新药研究的现状;苗头 化合物、先导物和候选药物;药物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药物的杂泛性;双靶标 药物的分子设计;基干片段的药物分子设计;老药新用: 基于副作用的药物设计; 新药研制实例等方面来对当前药物设计的原则和方法加以讨论。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希望学生能够了解新药研究现状,基本掌握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章、前言( 4 学时) 药物设计的三个层面;药物的基本属性;药物的属性;新药创制的过程和知识价值 链; 药理活性和成药性;新药研究

29、的现状;转化医学和药物的研发。 第二章、苗头化合物、先导物和候选药物(4 学时) 苗头化合物和先导物的活性评价;苗头化合物的发现;先导化合物的确定和标准; 先导化合物的优化;候选药物的确定与开发。 第三章、药物的宏观性质和微观结构(2 学时) 药物与机体的相互作用;药物的宏观性质;药物的微观结构。 第四章、成药性( 2 学时) 药物的内在活性和成药性;药物在体内的过程涉及许多成药性问题;类药性和成 药性;成药性在于克服机体对药物的阻抗;成药性的内容:物理化学性质;生物化学 性质;药代动力学性质;不良反应。 第五章、药物的杂泛性( 4 学时) 蛋白质的杂泛性; G蛋白偶联受体及其调节剂;孕烷x

30、受体及其调节剂;酶和酶抑 制剂的杂泛性;配体杂泛性的预测。 12 第六章、双靶标药物的分子设计(6 学时) 新药研究的两种模式;单靶标药物作用的局限性和多靶标药物作用的长处;实现多 靶标作用的策略之一:药物组合实现多靶标的作用;实现多靶标作用的策略之二:药物 的双(多)靶标作用;双靶标药物的物化和药代性质成药性。 第七章、基于片段的药物分子设计(6 学时) 分子大小是衡量苗头和先导物质量的重要尺度;从低相对分子质量入手; 配体效应; 基于片段的药物设计;举例:蛋白激酶b 抑制剂和依赖周期蛋白的激酶抑制剂。 第八章、老药新用:基于副作用的药物设计(6 学时) 药理作用与副作用;以已有药物的副作用

31、研究新药;主副作用的相互转化;药物的 杂泛性是产生副作用的基础;由已有药物研发新药的技术特征;举例:大环内酯的胃动 力药;由红霉素发现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由抗真菌药到免疫抑制剂;由抗惊 药到抗肿瘤药。 第九章、新药研制实例( 2 学时) 托伐替尼: jak-3 激酶抑制剂的研发;芬戈莫德: 多发性硬化病药物的研制;艾瑞昔布: 我国的模拟创新药物;依泽替米贝:胆固醇转运蛋白抑制剂的研发。 预修课程:有机化学、 生物化学、 分子生物学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郭宗儒著,药物设计策略,科学出版社, 2012年 2. 周家驹,王亭主编药物设计中的分子模型化方法. 科学出版社 2001. 3. 司

32、书毅,张月琴主编药物筛选:方法与实践,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 吕正兵主编生物工程制药学,科学出版社,2012 5. 王晓利主编生物制药技术,科学出版社,2006 课程编号: 045009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制药 总课时数: 36 学分: 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常翠芳 教学要求: 生物制药是生物技术和生物工程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生物工程药物现已广 泛应用于诊断、预防和治疗人类重要疑难病症。其任务是讲授基因工程的基础内容 及基本理论,基因工程制药、动植物细胞工程制药、酶工程制药、现代生物技术药 13 物、生物制药的反应器以及生物药物生产规范和质量控制等内容,培养

33、学生在从事 本学科研究和生产活动中所应具有的综合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生物工 程素养。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药物生物技术学科有较完整的认识,了解本 学科的发展趋势,并能掌握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相关生物技术。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4 学时) 主要内容:生物工程制药的定义及分类、生物医药在国内外的发展、我国生物医药 的发展现状,生物制药的发展前景 第二章 基因工程制药( 8 学时) 主要内容:基因工程制药定义,常见限制性内切酶、载体,目的基因的来源及导入 宿主,目的克隆的筛选及鉴定,纯化产物的方法。 第三章 细胞工程制药( 4 学时) 主要内容:细胞工程概念,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细胞

34、工程,临床医学与药物。 第四章 发酵工程制药( 8 学时) 主要内容:发酵工程概况,发酵过程操作及发酵工艺控制,发酵下游加工过程 第五章 酶工程制药( 4 学时) 主要内容:微生物酶的发酵生产过程,酶的分离纯化及改造,酶制剂的应用 第六章 蛋白工程技术( 4 学时) 主要内容:蛋白质工程的定义,蛋白提取纯化技术和分析鉴定。 第七章 药物筛选( 4 学时) 主要内容:药物筛选方法介绍,药物筛选模型的制备。 预修课程: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闫玉清 生物工程制药。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2. 吕正兵 主编生物工程制药学科学出版社,2012 3

35、. 宋礼华 主编生物工程制药研究与实践。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 王磊 主编生物制药专利对策军事医科出版社,2007 5. 王晓利 主编生物制药技术科学出版社,2006 课程编号: 045010 课程名称:药物代谢动力学 14 总课时数: 36 学分: 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靳伟 教学要求: 药物代谢动力学( pharmacokinetics)简称药代动学或药动学,主要是定量 研究药物在生物体内的过程(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并运用数学原理和方法 阐述药物在机体内的动态规律的一门学科。确定药物的给药剂量和间隔时间的依 据,是该药在它的作用部位能否达到安全

36、有效的浓度。药物在作用部位的浓度受药 物体内过程的影响而动态变化。在创新药物研制过程中,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与药 效学研究、毒理学研究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已成为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的 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讲授、讨论,让学生掌握药物体内转运、药物的代谢研究、经 典的房室模型理论、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及生物等效性评价、临床药物动力学、药 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结合模型、生理药物代谢动力学模型及其实践、手性药物的 药物代谢动力学、 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和药动学数据的曲线拟合以及常 用软件等基本知识。并学习查找和阅读药物代谢动力学国内外最新,了解本领域发 展动态。 教学内容: 第一章概述( 1 学

37、时) 第二章药物代谢学的化学基础( 1 学时) 第三章药物代谢学的生物学基础(2 学时) 第四章药物的一相代谢与其分子酶学(1 学时) 第五章药物的二相代谢及其分子酶学(1 学时) 第六章肠道药物代谢及转运蛋白的影响(2 学时) 第七章药物代谢酶的调节( 2 学时) 第八章影响药物代谢的因素( 2 学时) 第九章药物代谢酶类多态性及其基因组学(1 学时) 第十章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 1 学时) 第十一章手性药物代谢( 1 学时) 第十二章中药代谢( 1 学时) 第十三章经典的房室模型理论( 2 学时) 第十四章临床药物动力学( 2 学时) 15 第十五章新药临床前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2 学时)

38、 第十六章药物代谢研究的实验技术(1 学时) 第十七章美国 FDA技术指南( 1 学时) 预修课程:生物化学、 有机化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王广基 主编, 药物代谢动力学,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5 年 2. 陈西敬 主编, 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进展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8 3. (美国)罗兰德( Malcolm Rowland) , (美国) Thomas N.Tozer 译者:陈东生黄 璞, 临床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动力学( 第 4 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 4. 刘克辛主编, 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5. 曾苏 主编, 药物代谢学,浙江大学出版社

39、, 2008 课程编号: 045011 课程名称:药物制剂工程 总课时数: 36 学分: 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徐存拴 教学要求: 本课衣药学、药剂学、制剂工程学及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制药生产 实践过程,结合当前制剂生产实际和发展趋势以及制药工程和药物制剂两个专业的 特点,主要介绍制剂各单元操作、制剂生产工程、药物制剂包装工程、制剂质量控 制工程、制剂工程设计、工程验证和制剂新产品研究开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 使学生具有有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 能,能在药物制剂和与制剂技术相关联的领域从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 术改进

40、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1 学时) 掌握药物制剂概念、重要性、发展史;熟悉药物制剂研究的内容及任务;熟悉药物 制剂工厂设备和车间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第二章 药物制剂的辅料选用及配伍(3 学时) 掌握常用辅料的采购、仓储、性质、应用和配伍;熟悉辅料的发展。 第三章 制剂各单元操作( 6 学时) 16 熟悉制剂工艺操作过程及设备的原理;掌握制剂工艺操作过程及控制;掌握主要操 各过程常用设备的特点及熟悉设备使用注意事项; 第四章 制剂生产工程( 6学时) 掌握生产计划的内容和生产计划指标的制定;掌握生产过程及过程控制掌握生产过 程中常见问题和处理方法;熟

41、悉生产准备和组织;熟悉生产自动化、生产安全、劳动 保护;熟悉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生产效益分析。 第五章 药物制剂包装工程( 6 学时) 熟悉药物制剂包装的基本概念;药品包装法规及GMP 、药物制剂的包装及其材料、 辅助包装。 第六章 制剂质量控制工程( 4 学时) 熟悉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掌握质量控制常用的统计学方法。 第七章 制剂工程设计( 5学时) 了解制剂工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工作程序;了解工艺流程设计、车间布局设计管道 设计;制药洁净厂房空调净化系统设计等相关内容。 第八章 制剂新产品研究开发( 5 学时) 掌握新制剂研究的程序,掌握中试研究的内容;熟悉制剂新产品开发立题与可行性 分

42、析、剂型与处方设计、质量研究内容、稳定性研究方法、药品研究实验记录、新药资 料申报与审批程序、 药品的包装与标签; 了解药理学与毒理学研究内容、 临床研究内容。 预修课程: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朱盛山 . 药物制剂工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 年 2. 王沛. 制药工艺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 3. 王效山,王键 . 制药工艺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课程编号: 045005 课程名称:微生物代谢控制发酵 总课时数: 36 学分: 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刘国生 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使研究生全面掌握微生物发酵控制育种的基础理

43、论,掌握代谢控制 育种常用的技术手段。 17 教学内容: 该课程主要讲授代谢控制发酵育种技术、基础代谢(糖代谢、脂类代谢)与 控制、氨基酸的代谢控制与发酵、核苷类物质的代谢控制与发酵、抗生素发酵的代 谢与控制等内容。通过该课程学习,掌握代谢理论及育种技术并能在发酵工业实践 中灵活运用。 预修课程: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微生物工程 教材及参考书目: 1、 代谢控制发酵,张克旭等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课程编号: 045012 课程名称:生物工程下游技术 总课时数: 36 学分: 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常翠芳 教学要求: 生物技术是当今社会最具潜力和对人类影响最为深远的一

44、项高新技术,生物 技术只有实现产业化才能造福于人类,而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是其实现产业化的关键 之一,因此,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是生物技术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本课程将系统介 绍当前生物工程下游技术领域的大分子物质提取、分离及纯化技术、沉淀技术、浓 缩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各种色谱技术、各种电泳技术等内容。通 过本课程的学习, 希望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生物工程下游技术涉及的主要内容及发展 方向。 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 2 学时) 主要内容: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工作领域、一般工艺过程和发展动态 第二章 下游技术的理论基础( 2 学时) 主要内容:分离机理、分离操作和分离效价的评价 第三章 发酵

45、液的预处理( 2 学时) 主要内容:发酵液过滤特性的改变、相对纯化和固液分离的设备 第四章 微生物细胞的破碎( 2 学时) 主要内容:细胞破碎的阻力、产物释放原理、包涵体分离及蛋白质复性等 第五章 溶剂萃取和浸取( 2 学时) 主要内容:萃取的基本概念、分配定律和分配平衡、有机溶剂萃取等 18 第六章 超临界流体萃取( 2 学时) 主要内容:超临界流体、超临界流体萃取的定义以及基本原理 第七章 双水相萃取( 4 学时) 主要内容:双水相系统、双水相的分配平衡、影响分配平衡因素以及应用 第八章 反胶团萃取( 2 学时) 主要内容:反胶团的定义及制备,反胶团萃取基本原理、影响因素和应用 第九章 膜

46、分离过程( 4 学时) 主要内容:膜分离过程的基本理论:分离机理、性能、参数,膜的操作特性,膜 的污染与清洗,膜分离的应用 第十章 液膜分离( 2 学时) 主要内容:液膜的分类和组成,乳化液膜的制备和分离机制,乳化液膜分离技术 的工艺流程及其应用 第十一章离子交换法( 4 学时) 主要内容:离子交换过程的理论基础,离子交换树脂的定义及工作过程,影响离 子交换速度的因素及应用 第十二章色谱( 2 学时) 主要内容:色谱定义,色谱分离的基本过程机理,色谱分析的理论及应用 第十三章结晶技术( 2 学时) 主要内容:晶体,结晶过程和结晶动力学,结晶操作和设备 第十四章蒸发与干燥( 2 学时) 主要内容

47、:蒸发和干燥的概念,基本流程,蒸发的生产能力及其应用 第十五章清洁生产导论( 2 学时) 主要内容:清洁生产的概念、评价标准和有效途径 预修课程:生物工程制药、 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毛忠贵 . 生物工业下游技术 .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3 2. 刘国诠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第二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3. 严希康 . 生化分离工程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4. 孙彦. 生物分离工程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1 5. Garcia A A. Bioseparation process science 生物分离过程科学

48、. 北京. 清 19 华大学出版社 . 2002 6. 刘茉娥 . 膜分离技术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7. 张镜澄 . 超临界流体萃取 .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 8. 师治贤,王俊德 .生物大分子的液相色谱分离和制备. 北京. 科学出版社 .1999 课程编号: 045007 课程名称: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和活性分析 总课时数: 36 学分: 2 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开课学期: 授课教师:李德明 教学要求:生物活性物质是指来自生物体内的与机体作用后能引起各种生物效应的微量 或少量物质。它们种类繁多,有糖类、脂类、蛋白质多肽类、甾醇类、生物碱、甙 类、挥发油等等,它们主要存在于植物中。本课程主要介绍生物活性物质的分离, 提取及制备的最新技术,活性物质的药理药效学作用及在医药品、机能食品、保健 品与化装品等领域的应用,并对潜在的开发前景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讲授,讨论 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上述各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