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05135 上传时间:2020-01-26 格式:PDF 页数:39 大小:276.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3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项目及项目单位概述 1.1 项目名称: XX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1.2 项目单位名称: X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1.4 项目建设地点: XX省 XX工业园区 1.5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X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业从事生物有机肥和生物有机无机复 混肥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民营股份制企业,公 司由 XXXX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8 个自然人股东共同投资建立,XXXX 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股份占71.6%,8 个自然人占总股份的29.4 。公 司于 2006 年登记注册,注册资本1000 万元。主要以生产销售生物 有机肥、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复混肥、掺

2、混肥料为主营业务。公 司自 2006 年成立以来, 与菲律宾 ELR公司和中国农机研究院进行技 术合作,建设生物有机肥生产线、复混肥生产线各一条,累计形成 固定资产 2203 万元。产区占地面积8.1 万平方米 (121.54 亩) ,建筑 面积 10000 平方米,公司有员工105 人,其中各类工程技术人员26 人,占员工总数的25% ,大中专以上学历的31 人,占员工总数30% 。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管理规范,证照齐全。先后办理了企业法 人营业执照、企业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证、产品注册商标、生 物有机肥料登记证、有机肥料登记证、全国工业生产许可证。所产 产 品 分 别 进 行 了 绿

3、 色 产 品 和 有 机 产 品 认 证 , 公 司 通 过 了 ISO9001-2000 国际质量体系认证。 公司已被 XX市政府批准为农业产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1 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XX省土肥站授予XX省测土配方施肥行动配 方肥定点生产企业 , 公司的新技术、新产品研发项目即“应用生物菌 剂喷涂技术规模化生产生物有机无机三元复混肥”已通过 XX省省级 科技成果鉴定,获XX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企业被XX省科技厅批准 为 XX省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加入XX省农业国际交流协会,成为常 任理事单位。“XX”牌系列肥料已荣获XX名牌产品和 XX省中小企业 专新精特产品金奖荣誉称号。 公司经过三

4、年多的发展,产品结构由单一的粉状生物有机肥发 展成为颗粒生物有机肥、生物有机无机三元复混肥、复混肥、掺混 肥四大系列,生产品种包括底肥、基肥、追肥、冲施肥、液体肥、 叶面肥等共 30 多个品种, 为各种蔬菜类、 瓜果类、林草类、花卉类、 药材类及粮谷类提供从育苗到果实成熟全程营养套餐。生物有机无 机复混肥以其营养全面、 增产增收效果明显、 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 改善农作物品质、培肥地力等独特的功能功效,自投入市场以来备 受广大经销商和农民朋亲睐,先后占领了XX、内蒙、河北、黑龙江、 吉林、山东等 10 多个省 300 多个县市的市场,且市场占有率稳步提 高,销售势头旺盛。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

5、工程项目 2 第二章财务状况 XXXX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于2006 年 6 年登记注册,注册资本1000万 元。企业经营状况良好,财务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与银行合作以来, 根据合同约定及时还本结息,目前所有贷款全部偿还,银行信用等级为 AA级。公司及时发放工人工资和缴纳社保基金,按规定及时纳税。截止 到 2008 年年末我公司已累计完成投资2817 万元,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756 万元, 流动资金 1409 万元, 年均销售收入 563 万元, 净利润 246 万元。其 他财务指标详见附表。 表 2-1 XXXX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财务状况明细表 年度单位2007 年2008 年 资产总额元22

6、,434,662.80 28,172,018.29 固定资产元6,593,532.17 6,248,906.02 流动资产元7,806,203.15 14,099,684.49 负债总额元7,620,165.34 12,335,713.3 所有者权益元14,814,497.46 15,836,304.99 实收资本元3,000,000.00 3,000,000.00 营业收入元2,753,421.50 5,629,404.96 净利润元1,708,708.46 1,021,807.53 营业利润元363,411.89 723,407.53 营业利润率13.2% 12.85% 净资产报酬率11.

7、53% 6.5% 投资报酬率7.62% 3.63% 资产负债率33.97% 43.79% 速动比率0.71 1.8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3 第三章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XXXX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XX ,男,XX岁,大学学历,高 级工程师。曾任XX ,现任 XXXX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XXXX 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该法人代表所学机械制造专业,并专修 经济管理、工程设计等,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较高的经营管理水平 和开拓创新魄力,并带出一支团结向上、奋发有为、精于经营管理 的团队。所领导的集团公司及所辖的七个子公司,企业诚信经营, 运行正常,均没有企业拖欠工人工资、欠税欠贷问题,

8、信用等级优 良。集团公司连续多年被评为XX县纳税先进企业。 2007 年,该人以 其较高的个人素质和良好的社会形象,被选为XX县政协常委。因此 该人具备项目建设和经营管理需要的基本条件。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4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4.1 项目名称: XX大型秸秆沼气新建工程 4.2 建设性质 新建项目 4.3 建设地点 XX省 XX工业园区 4.4 建设规模和布局 在厂区侧建立一秸秆沼气站,年生产沼气82.1 万 m 3;年产沼渣 0.2 万吨(可作);年消耗秸秆2190T,厌氧消化器总容积3000 m 3 (2 个 1500 m 3 厌氧消化器),15 个 100 的预处理间 (每

9、个长宽 20m 6m ) ,高压储气罐总容积300 m 3, (3 个 100 m3 压力储气罐,储气 压力 0.6MPa), 建设与之配套的公用设施和辅助设施。 4.5 项目技术工艺方案 工艺是沼气工程建设的关键。工艺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 处理效果、运转稳定性、投资、运转成本和管理操作水平等。因此, 必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慎重选择适宜的处理工 艺,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4.5.1工艺简绍 本项目采用中温发酵,建设2 个 1500m 3 升流式 CSTR 反应器, 日消耗秸秆 6 吨,储气方式采用3 个 100 立方米,压力为0.6Mpa 高 压储气罐和1 个

10、100 m 3 干式缓冲罐。调节池和上料池一体设计共计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5 27m 3。 1、工艺流程说明 根据建设地点实际情况,以生产沼气用能为核心,沼渣、沼液 的综合利用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工艺方案,具体工艺流程图见6.3 图。 沼液回流 热水 在调节池中将物料TS含量调至为 8% , 调节好的料液通过上料系统投 入内反应器,在反应池内,发酵获得沼气、沼渣和沼液。沼气经脱 水、脱硫进入缓冲罐,再用压缩机将沼气压缩至0.6Mpa 的固定容储 气罐。沼渣直接排出反应器被收集,可直接做有机肥用,也可进一 步加工为复合肥。沼液量较少,收集后可用来预处理原料(做堆寖 原料喷剂)。 2、工艺

11、方案特点 1)中温发酵消化速度稍慢些,产气率较低,但这种工艺耗能较 少,沼气发酵能总体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产期速度比较快,料 粉碎秸秆原料 堆 寖 室 压 缩 机 热水锅炉 搅拌与调节 沼 渣 收 集 气 水 分 离 脱 硫 塔 居民生活用气 CSTR 反应器 气 体 收 集 储 气 罐 发电 烧锅炉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6 液基本不结壳,且氨态氮损失较少,发酵残余物的肥效不会降低。 这种工艺因为料液温度稳定,产气量也比较均衡。 2 )CSTR反应器,发酵温度稳定在中温(35) 。发酵原料从 罐体底部进入,使新料和厌氧微生物充分接触,在消化滞留期很短 的情况下能够使发酵原料完全降解。发

12、酵罐内设置增温及温度控制 系统,保证发酵温度稳定在35 2,确保发酵过程稳定,高效。 3)多点出料的设计保证了原料充分发酵,克服了一点出料而 导致生料未完全发酵直接排出。 4.6 技术条件、设备及主体建筑物 4.6.1 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及可得性 该项目委托XXXX公司进行设计,采用技术先进且实用的CSTR (全混式厌氧发酵器)厌氧发酵技术,TS含量为 7%-10% 之间,产气 率高,运行稳定,运行费用低,适用于秸秆和畜粪便的沼气发酵。 XXXX公司是 XX公司所属的民营企业, 是专业从事农村能源和生 态环境项目的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在XX,注册 资金 50 万元。公司拥有高

13、素质专业技术、管理、科技人员35 名, 本科以上学历92% ;具有 B级锅炉制造资质和一、 二类压力容器设计 资质的的制造基地。公司在各省市有16 个办事处,并拥有200多人 的施工队伍。 4.6.2主要设备名称、数量 本项目主要装置有1500 立方米的全混式CSTR 发酵罐两个,锅 炉、搅拌机、上料装置、沼气净化设备、储气罐、沼气压缩机、揉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7 切机和调压器等。 仪器设备购置设备表 表 6-2 项目设备工程表 序号仪器设备购置产品型号厂商及产地单位数量 1 发酵罐 1500m 3 台2 2 粉碎机 台2 3 调节搅拌机 非标 套2 4 上料系统套2 5 沼气搅拌系统

14、套1 6 100m 3 储气罐个3 7 缓冲罐 100m 3台1 8 沼气压缩机台2 9 脱水器 台2 10 脱硫塔 台2 11 干式阻火器 台2 12 采暖曾温系统 套2 13 锅炉 台1 14 电器控制系统套1 15 避雷系统套1 16 消防系统套1 17 调压器台2 18 其它 4.6.3主要建筑物类型、面积及数量 生产车间为单层门式钢架结构,外墙皆为370 厚多孔砖墙,内 墙皆为 240 厚多孔砖墙,柱下为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墙下为毛石 条形基础,屋架采用双跨轻型屋面梯形钢屋架,屋面板采用 =0.6mm 厚的彩色压型钢板,屋面保温采用100 厚超细玻璃丝棉,主钢结构 需刷防火涂料耐火时

15、间梁为1.5h 。窗采用平开单框双玻塑钢窗,门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8 采用外推铁门,生产车间内墙面采用刮腻子。顶棚采用涂料,地面 采用水泥砂浆地面,外墙弹涂涂料。 主 要 建 ( 构) 筑 物 表 活性环保生物有机肥厂 序号建( 构) 筑物名称数量单位结构类型备注 1 上料间60 m 2 轻钢结构 2 原料库(带粉碎间)180 m 2 轻钢结构 3 原料预处理场(15 间)1800 m 2 砖混结构 4 沼渣收集场660 m 2 混凝土 5 发酵罐及其设备基 础 603 m 3 地下钢筋砼结构 6 沼气净化及调压车间44 m 2 砖混结构 7 沼气压缩车间24 m 2 砖混结构 8 电

16、控室14 m 2 砖混结构 9 消防泵房20.25 m 2 砖混结构 10 消防水池160 m 3 砖混结构 11 室外道路450m 2 混凝土 12 围墙388 m 砖混结构 4.6.4实施进度安排 该项目建设期为一年 (即 2010 年 1 月11 月) ,1 月3 月完成项目 立项批复、选址及土建工程招投标等前期工作,4 月8 月进行土建施工 及设备订购, 9 月10 月进行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 11 月进行项目验收, 12 月份正式投料生产。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9 第五章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5.1 投资估算说明 本项目为新建3000 立方米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投资估算编

17、制范围包括1500 立方米的沼气发酵罐两座、100 立 方米的压力储气罐3 个、100 立方米的干式缓冲罐1 个、生产车间建 筑工程、预处理间建筑工程、相关设备及其它费用。 本项目生产规模为年产82.1 万立方米沼气及0.2 万吨沼渣。 5.2 新建 3000 立方米沼气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构成如下: 设备投资: 338.2 万元 土建投资: 176.71 万元 其他投资 : 28.5万元 项目总投资543.41 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14.91 万元,其 他投资 28.5 万元。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10 土建工程投资估算表5-1 序 号 建( 构) 筑物名称数量单位结构类型 单价 (元

18、) 总价 (万元) 1 上料间60 m 2 轻钢结构200 1.2 2 带粉碎间180 m 2 轻钢结构200 3.6 3 原料预处理间 1800 m 2 砖混结构350 63.0 4 沼渣收集场660 m 2 混凝土350 23.1 5 发酵罐及其设备基础603 m 3 地下钢筋砼结 800 48.24 6 沼气净化及调压车间44 m 2 砖混结构500 2.2 7 沼气压缩车间24 m 2 砖混结构500 1.2 8 电控室18 m 2 砖混结构500 0.9 9 消防泵房20.2m 2 砖混结构500 1.01 10 消防水池160 m 3 砖混结构550 8.8 11 室外道路450

19、m 2 混凝土350 15.7 12 围墙388 m 砖混结构200 7.76 13 合计176.71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11 仪器设备投资估算表5-2 序号仪器设备购置单位数量单价(万元) 总价 (万元) 1 发酵罐 1500m 3台2 75.0 150 2 粉碎机台2 3.0 6.0 3 调节搅拌机套2 3.0 6.0 4 上料设备套6 5.0 10.0 5 沼气搅拌设备套4 3.7 14.8 6 100m 3 储气罐个3 25 75 7 缓冲罐 100m 3台1 20 20 8 沼气压缩机台2 4.5 9.0 9 脱水器台2 1.5 3.0 10 脱硫塔台2 4.5 9.0 11

20、 干式阻火器台2 0.3 0.6 12 采暖曾温系统套2 3.0 6.0 13 锅炉台1 6.0 6.0 14 电器控制系统套1 7.5 7.5 15 避雷系统套1 4.0 4.0 16 消防设施套1 4.9 4.9 17 调压器台2 3.2 6.4 18 总计338.2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表5-3单位:万元 序号费用名称金额 1 可研报告编制费3.0 2 勘察设计费13.0 3 工程监理费4.1 4 招标服务费3.4 5 建设单位管理费5.0 合计28.5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12 5.3 资金筹措 银行贷款: 100 万元 中央财政资金: 120万元 地方配套资金: 72 万元 自有资

21、金: 348 万元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13 第六章项目效益分析 6.1 经济效益分析 6.1.2财务价格 本项目生产运营期内投入物和产出物不考虑价格相对变动和通 货膨胀的影响,选用固定价格( 按不含增值税 ) 计算。 6.1.3税费 1、根据有关政策规定,本项目享受免征增值收的优惠政策。 2、本项目所得税按应税所得额的25% 计取。 6.1.4 利率 流动资金借款利率按6.39%计取,长期借款利率按7.10%计取。 6.1.5项目计算期 本项目分为建设期和生产运营期,建设期为1 年,生产运营期 为 15 年。 6.1.6生产负荷 本项目预计投产后第一年生产负荷达设计能力的80% , 第

22、二年生 产负荷达设计能力的100% 。 6.2 项目利润的估算 6.2.1 各项成本费用的选取 1、项目经营期内平均年原材料费用为20.0 万元;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14 2、原料粉碎年消耗电费:每日粉碎6 吨秸秆耗电量为90 度, 每度电 0.8 元,合计年运行电费2.628 万元。 3、项目经营期内平均年动力费用为4.8 万元; 管理人员工资: 1000元/ 月/ 人4 人12=4.80 万元/ 年 4、折旧方法及费率的选取 各类固定资产在扣除5% 残值后,均按平均年限法计算折旧,折 旧年限分别如下: 房屋及建筑20 年 机器设备15 年 其它固定资产 15年 工程按 15 年使用

23、期折旧的40% 计算, 543.41 1540%= 14.491 万元 5、其他设备修理费按每年5 万元计取。 6、其它费用按每年3 万元计取。 7、本项目年平均总成本费用为49.92 万元。 6.2.2 沼气项目年运行收入 (1)项目建成后年产沼气82.1 万 m3 ,沼渣肥约 0.2 万吨。沼气 价格参照城市煤气使用价格2.0 元/ m3 计算,年收入: 82.1 万 m 32 元/ m3=164.2 万元 (2)肥料年增收益:因该项目中沼渣被全部用来制成有机无机复混 肥,制成有机无机复混肥后每按1932 元/ 吨计,去除加工费用,净利润 按 25% 计取,则每年增收: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

24、程项目 15 1932 元/ 吨0.2 万吨25%=96.60万元 (3)合计年运行总收入:项目建成后年利润为210.88 万元 164.2+96.6-49.92=210.88 6.3 生态效益分析 ( 一)该项目属于社会公益性环境保护设施,它创造的效益以环境 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主。该项目的实施是将当地的秸秆等有机废弃资 源,加以综合利用,变废为宝。通过将秸秆等作物经过发酵后深加 工为生物质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以减少因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而带来 的农业种植环境污染,同时培肥地力,保持土壤稳定的供肥能力,形成 良性循环的农业种植结构,实现了改良土壤性状的沃土肥田工程。此外, 该项目所需的作物秸秆原料

25、80% 以上从农民养殖和种植大户中收购。 此举 可大大减少作物秸秆焚烧而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改善当地农民居住环 境,增加当地农民收入。 ( 二)通过利用生物质发酵产生沼气,可以代替化石燃料,一方面减 少了化石燃料的供应量;另一方面可以减少CO2 、SO2 、NOx等污染物的 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该项目所利用的秸秆, 可一减少 CO2排放 2800吨, SO2 8吨,烟尘 20 吨。秸秆综合利用,合理消化,化害为利,已成为改 善环境的迫切需求。这样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为农业的大发展提供 条件和动力,将农业废弃的生物质转化成高品位的能源。因此解决好农 业废弃物污染问题,是实现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

26、无害化、减量化处理的 必由之路,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6.4 社会效益分析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16 该项目出除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外,其社会效益更加明 显。 ( 一)该项目的实施对节能减排、节资节能作用明显。目前,我国农 村每年有农业废弃物40 多亿吨,其中畜禽粪便排放量26 亿吨,农作物 秸秆 7 亿吨,这是巨大的生物资源,如果将如此数量庞大的有机废弃物 加以综合利用,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优质肥料,还田农业,服务三农。 生物有机肥的生产消化了农村农作物秸秆,可大大降低有机废弃物带来 的环境污染。经测算,生产一吨化肥需要3 吨标准煤,生物有机无机复 混肥每亩施用量为1

27、00 公斤,可减少施入化肥20 公斤/ 亩,以年产 1 万 吨生产规模计算,可施肥10 万亩耕地,每年可节约标准煤0.6 万吨,加 上年消耗作物秸秆万吨,折合标准煤,年产1 万吨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 生产线可节约标准煤0.92 万吨,可降低电能消耗129.6 万 kwn , 节水 900 m3 ,减少有机废弃物及有害气体排放近3 万吨。因此,该项目具有较好 社会效益和节能效益。 (二)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的增产增收效果明显。根据中国农科 院土肥研究所做的田间对比试验报告提供的数据,粮食、果蔬施用我公 司生产的肥料, 比施用其它等价肥料平均增产1520% ,特别是对农业集 约种植的棚室蔬菜、瓜果花卉

28、、药材烟叶及园林草业等经济作物效果突 出,适用性强。我公司1 万吨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使20 万亩低产田 得到改造,可增产粮食600 万公斤,增产蔬菜0.9 亿公斤,可使农民增 收 2000 多万元。 (三)项目的实施将带动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促进当地经济发 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当地设施农业、花卉业、畜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17 牧业、有机产品种植业的发展,优化了当地产业结构。改变了原来单一 依靠矿产开发的产业结构,形成了矿产开发为主,以设施农业、花卉业、 有机食品种植为辅的多业并举的产业结构。二是该项目的实施带动了当 地物流业、农业、畜牧业及服务业的发展。生物有机

29、无机复混肥所需大 量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氮磷钾等原辅材料购入,增加了农户和养殖业 户的收入,提高了他们养殖、种植的积极性,还为当地运输业、餐饮业 等一大第三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三是该项目的实施为当地畜牧养殖 业户和农民增加收入。我公司年产1 万吨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项目每年 需要农村畜禽粪便近2.6 万立方米,作物秸秆近0.8 万吨,可直接增加 畜牧业养殖户及农民收入1000多万元。 6.5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 该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循环经济政策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有关规 定,符合 XX省经济发展战略要求。另外,该项目具有一定的地区优势, 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充足,原料价格便宜,数量充沛。项目实施的条件

30、较 好,交通便利,基础设施齐全。同时该项目经前期较长时间运作,已积 累了一定的生产管理经验,建立了比较完善的销售渠道,产品知名度和 企业美誉度不断提升,企业信誉良好,竞争力不断提高。最主要的该项 目的实施,具有较强的地区经济带动作用。它不仅有效地将资源优势变 为经济优势,为企业及地方带来经济效益,而且能够极大地带动和促进 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推进本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带动地区农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因此,该项目社 会效益显著。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18 第七章项目建议书依据 7.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7.1.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

31、国家发展改委、科学技术部共同编制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 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 ; 2、XX市环境保护局对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估批准文件。 3、 XX县城镇总体规划 4、XX县“农业十一五规划”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 大纲及 XX省 2009 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计划安排意见。 6、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审定出版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 南 ; 7、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 参数(第三版) ; 8、 全国农村沼气工程建设规划(2006-2010 年) ; 9、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10、农业部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项目指南; 11、国家

32、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2004-2020) ; 12、沼气工程技术规范(NY/T1220-2006) ; 13、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文件; 14、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基础资料;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19 7.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 本项目为 XX省 XX工业园区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建设项目,本报 告主要 XX省 XX工业园区沼气综合利用工程的建设规模及建设方案 进行研究,对其建设内容进行研究阐述,并对项目的建设背景及必 要性、选址、环境保护、节能、投资估算等内容也进行了研究分析。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20 第八章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管理 8.1 气化站建设地点的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

33、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XX省 XX工业园区。 站区南边是 XX生物科 技有限公司,北边和西边均为耕地,东边是村路;气站往东面五百 米是居民区,气站处位于XX省 XX工业园区主要风向的侧风向,符 合建站条件。 气化站周边环境及交通较好,项目选址周边多为农田,远离城 市、居民区及学校,四周空气清新,地上地下均未被污染。本项目 在建设及生产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采取必要的有效的防 治措施,进行综合治理,搞好总平面及形象设计;从项目的设计、 施工到投产做到环保与主体工程“三同时”。 8.1.1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噪声、水污染。 8.1.2项目拟采用的环境保护标准 1

3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 3、 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GB J4-73 4、 XX省污水与废气排放标准DB 21-60-89 5、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 12348-90 6、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87-85 7、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1987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21 年 3 月 20 日国环( 87)002 号文) 8.2 治理环境的方案 8.2.1噪声 主要来自机器运转拟采取防治措施:气化站的选址要与居民区 保持 50 米以上的距离,减少噪声影响,对产生噪声的生产设备设置 隔声罩,或采用绿化等手

35、段来降低噪声污染。使厂内的环境噪声达 到 Q/BLJ02.01-2007要求,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符合环保标 准。 8.2.2污水 项目再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污水主要是沼液,由于发酵物主要 是农业废弃的秸秆,其沼液是被循环利用的,所以不会产生像粪便 沼气那样多的污水,即使在排渣过程中有少量沼液被排出也要收集 后,被重新送入发酵罐内循环利用的。可无限制循环使用,达到污 染物零排放。 8.2.3绿化 为美化站区环境及净化大气环境,同时使其噪声得到控制,根 据实际情况,绿化站区,以实用性和观赏性兼顾为原则,根据实际 情况,通过多种植物的科学搭配,合理布局,丰富绿化的层次和色 彩,绿化面积达站区面积

36、的15% 以上。 8.3 职业安全 8.3.1沼气特点 1. 易燃易爆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22 秸秆沼气是一种无色有轻微气味的气体燃气燃料,气体主要成 分为甲烷, 通常占总体积的50%-70% ;其次是二氧化碳, 约占总体积 的 30%-40% ;其余为硫化氢、氮、氢等,约占总体积的5% 。属易燃 易爆气体,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5%-15% 。 2. 燃气的比重 沼气比空气轻。 8.3.2设计原则 沼气是易燃、易爆,而且原料也是可燃的,因此必须增强安全 意识,并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1、设计上就必须按照国家有关防火防爆和安全监察的规定进行 设计,以防为主,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

37、安全。 2、在设备的制造安装过程中也必须遵照国家的规定,储气罐的 制造安装,输气管网设计和输气管道的材质以及安装都必须按照国 家有关部门认可的有资质的单位生产和执行。 3、系统的生产和运行也必须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4、遵照国务院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的规定,解决 气毒危害和安全生产问题,坚持气毒治理和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 程实行“三同时”的原则。 8.3.3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的分析 1、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2、电设备。 3、反应设备及其运转。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23 8.3.4职业安全防治措施 1、气化站操作、管理人员应事先经过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和管理知识,并取

38、得上岗操作证。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 行操作,不能违章作业。 2、消防设施应保持良好,消防水源充足,并由专人负责。工作 人员应熟悉防火、灭火知识,并能熟练操作消防设施。非工作人员 未经允许不得入内。 3、秸秆沼气使用前须加臭,使燃气带有臭味。 4、对发酵罐、储气罐、输气管道等设施要进行定期巡回检查, 一旦发现燃气泄漏,应立即采取相关措施加以处理,无关人员不能 接近现场。 5、开机、检修要保证两人同时在场,如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 给予援助。 6、站内必须严禁烟火,要有醒目的防火、防毒标志。 7、埋有燃气管道的地方必须设明显标志,不准在燃气管道上方 随意施工、挖掘及通过中型车辆。 8、储气罐

39、检修之前必须先将气柜内的燃气用空气置换干净,才 能进行操作或进入气柜,以避免气柜内留有可燃气引起爆炸、中毒 事故。储气柜启用之前要用可燃气将气柜内空气置换掉,以避免可 燃气和空气混合引起燃烧、爆炸。 9、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设计单位出具的技术说明、操作规程和 维护保养条例,按规程操作运行,从而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能达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24 到高质量、优质的燃气。 10、建筑物做好防雷射击,以防止雷电的伤害。 11、用电设备,应采用可靠的安全保护措施,按操作规程执行 操作步骤,并对机器、线路定期检查,防止设备、线路对路人造成 伤害。 12、必须按生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并进行定期检查,防止

40、气 体泄漏。职工在工作时间的安全卫生条件要严格按照劳动法和 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13、定期为职工做好身体健康检查,配备相关的应急预案和应 急用具。 8.3.5消防 1、消防设计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 年起实行。 (2) 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消防安全法规公安部 61 号令 2000 年起实行。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94 (5)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H 1490 (6)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规范GB 50151-92 2、消防措施 (1) 建筑物按三级耐火等级设防,建筑物承重件均为非燃烧体, 地面采用

41、不发火地面。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25 (2)建筑物消防间距和通道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 求。 (3)室内设置消防水池保证校方使用充足,并配置一定量的灭 火器材,经常检查保持灵活好用。 (4)加强消防管理,设专职兼职人员负责安全与消防,并与市 消防队建立消防联防关系,设119 专线电话一部。 具体实际情况和现有条件,选择相应的设备和技术。 第九章综合评价 9.1 项目提出背景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大力普及农村沼气,发展适合 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 。 (一)中央领导始终重视发展农村沼气 1958 年,毛泽东同志在武汉、安徽等地视察农村沼气时指出: “沼气又能点灯,又能做饭,又能

42、作肥料,要大力发展,要好好推 广。 ” 1980 年 7 月,邓小平同志在四川视察农村沼气时指出:“发展沼 气很好,是个方向,可以因地制宜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沼气发展要 有一个规划,要有明确奋斗目标和方向。要抓科研,沼气池也要搞 三化,即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不这样不好管理,也保证不 了质量”, “这是一件大好事, 大家要重视一下” 。1982 年 9 月小平同 志再次强调,“搞沼气还能改善环境卫生,提高肥效,可以解决农村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26 大问题”。 1991 年 3 月,江泽民同志在湖南考察农村沼气时指出:“农村发 展沼气很重要,一可以方便农民生活,二可以保护生态环境。” 新

43、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重视并多次考察农村沼气。2003 年以来, 胡锦涛同志在江西赣州、河南梁园区、河北张家口分别考察、了解 了农村沼气建设情况,并给予充分肯定。温家宝总理2002年 9 月批 示: “发展农村沼气,既有利于解决农民生活能源,又有利于保护生 态环境,确实是一项很有意义、很有希望的公益设施建设。积极稳 妥地推进这项工作,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必须加强领导, 建立合理的投资机制,发挥国家、集体、农民的积极作用,必须把 发展农村沼气同农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发展养殖业结合起来,同农村 改厕、改水等农业结合起来,同退耕还林、保护生态结合起来。开 展这项工作,要通过典型示范,总结经验,逐步推广

44、。” (二)发展农村沼气的有关政策规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中发 20033 号)指出:“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直接增加农民 收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效果显著,要加快发展”, “国家农业 基本建设投资和财政支农资金,要继续围绕节水灌溉、人畜饮水、 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六小工程,扩大投 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要重点支持退耕还林地区发展农村沼气。”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 发20041 号)指出,农村沼气等“六小工程” , “对改善农民生产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27 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发挥着积极作

45、用,要进一 步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 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中发 20051 号)要求“加快农村能源建 设步伐,继续推进农村沼气建设。” 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 200521 号)文件要求“在农村大力发展户用沼气池和大中型畜 禽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灶”。 十六届五中全会要求“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 特点的清洁能源。 ”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发 20061 号)指出:要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在适宜地区 积极推广沼气。大幅度增加农村沼气建

46、设投资规模,有条件的地方, 要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池建设 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 (三)发展农村沼气的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第54 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 制定农业资源区划、农业环境保护规划和农村可再生能源发展规 划。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第四条规定:“国家鼓励开发、 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第十一条规定:“国务院和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在基本建设、技术改造资金中安排节能资金,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28 用于支持能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 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鼓励和 支持

47、农村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管理 能源工作的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 和卫生综合治理需要等实际情况,制定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发展规 划,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沼气等生物质资源转化、户用太阳能、小 型风能、小型水能等技术。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农村地区的可 再生能源利用项目提供财政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退耕还林条例第五十二条规定:“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沼气、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等农 村能源建设,解决退耕还林者对能源的需求。” 秸秆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是建设节约型、 生态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是发展循环农业

48、,实 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正是从科学发 展观的高度出发,避免秸秆焚烧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为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就近消化 农田产生的秸秆,变废为宝,逐步将项目所在的农业生态园区发展 成为“自然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满意、绿色畜禽业兴旺、经济发达” 的现代化生态养殖示范区。 9.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2.1农村沼气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 秸秆沼气综合利用工程项目 29 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发 20071号文)中指出,加强“三农” 工作,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

49、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 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 我国当前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规模化养殖畜禽粪污排放造 成的有机污染已成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根源,是目前我国最为严重的 污染问题之一。 把秸秆经过适当的粉碎,发酵后用作家畜的饲料,已广泛应用 于农村的家畜养殖业中。目前,各种秸秆转化饲料的新技术、新工 艺已陆续被研制开发出来。畜禽粪污又是一种有很高利用价值的资 源,通过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是一种清洁能源,产生的沼渣、沼液 包含了农作物所需的丰富的氮、磷、钾和腐质酸等多种营养成分, 施用于农田,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促进农作物增产,提高农产品 质量,可以为我国走绿色有机农业之路,提供物质基础。 农业现代化发展方向是标准化、生态化、市场化,必须走可持 续发展的道路。项目建设以推动农业基础设施为契机,以配套先进 的生态农业技术为手段,以发展农业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 村生态环境为目的,实现农业内部的良性循环,最终达到发展生态 农业的战略要求。 近年来,农业部陆续续实施的“生态家园富民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