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00576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 特征码 pLIvFrTuNdzXPNCjgggK 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纪实:风正好扬帆 一中竞风流 1999 年 11 月 25 日,时任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深入 xx 一中 校园观察后,连声夸赞:没想到 xx 一中建设得这么好!2000 年 6 月 28 日傍晚,时任省委副书记胡彪悄然走进 xx 一中中, 夜幕中胡副书记感叹道:一中布局优美,环境幽雅,是个读书 的好地方啊! 题记 安抚仁义,宋唐名治传教化;润泽桃李,千年古邑振人 文。 巍巍凤岗之下,滔滔乐水之畔,有一座美丽的学校,她 就是百年名校、湖南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xx 县第一中

2、学! 她发轫于明万历年南湫书院(1603-1783) ) ,历经清代宜溪书院 第 2 页 (1783-1903) 、宜溪高等小学堂(1903-1912) 、县立第一高等 小学校(1902-1941)的岁月沧桑,1940 年 8 月,xx 国民教育 会议作出决议:创办县立初级中学,1941 年 4 月,成立建校筹 备委员会,县长彭津龙任筹委会主任,经过半年的筹备,xx 县 第一所中学xx 县立初级中学于当年 8 月成立,校址设在凤 岗山麓,永乐江畔的宜溪书院原址。1958 年秋,始设高中部, 招收高中新生 2 个班,更名为湖南省 xx 县第一中学,自此,xx 一中由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发展成了一所

3、完全中学。 几百年来,xx 一中秉承宜溪书院一脉道统,弘开时代 风气,泽及一方水土,讲习绵延,学道振兴,荫庇万千学子, 造福 xx 父老。近年来,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奋进,始终恪守 “团结、严格、求实、创新”的校训,坚持开拓创新的办学精 神,坚持教育兴邦的育人理念,在新的教育征程不断铸造新的 时代丰碑。历经七十年沧桑而常办常新,由小变大,由弱变强: 1978 年被定为 “郴州地区重点中学” ,1998 年晋升为 “湖南 省示范性高中” ,20XX 年遴选为 “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 校” ,20XX 年、20XX 年受到省政府督导奖励表彰,20XX 年成为 郴州市第一所也是唯一的一所“中国双语

4、教学实验学校” ,1998 年以来又获得湖南省 “园林式学校” “安全文明校园” “文明 卫生先进单位” “高考优秀考点” “现代教育 十五课题 研究先进单位” “湖南省五四红旗团总支”等 30 余项荣誉称 第 3 页 号,一时名动湘南,饮誉三湘。 文化一中 大观蔚然 珠育合浦,凤舞梧桐;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在历史 的丰碑后面,必定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而文化的积淀又缘于 人杰的积蕴,而人杰积蕴的则又多因地灵的孕育,湖湘如此, 岳麓如此,xx 一中亦如此。 xx 一中地处 xx 城中央,钟灵凤岗,集纳万福,在历届 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几代人筚路蓝缕,始有今日 xx 一中 大美之集成。 199

5、5 年,时任国家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同志在实地考 察 xx 一中,深入了解 xx 一中的办学成果后,欣然挥毫为学校 题写校名。 1999 年 11 月 25 日,时任湖南省副省长唐之享深入 xx 一中校园观察后,连声夸赞:没想到 xx 一中建设得这么好! 2000 年 6 月 28 日傍晚,时任省委副书记胡彪悄然走进 xx 一中 中,夜幕中胡副书记感叹道:一中布局优美,环境幽雅,是个 读书的好地方啊! 第 4 页 “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 ”校园文化不是一朝一夕能 够建立起来的,而是在历任校长甚或几代师生的共同努力下, 创造、形成和积淀起来的。xx 一中提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根 据不同时期的办

6、学环境和时代要求,在不断地弘扬传统优秀文 化、汲取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又创新更加优秀的文化, 逐步形成学校魂魄、学校精神,使之和而不同、卓而不群。xx 一中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大胆探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校 园制度文化建设,一条一款都科学,一规一范彰人文;校园物 质文化建设,一草一木会说话,一砖一瓦皆育人;校园精神文 化,一心一意谋育人,一步一印求发展;校园活动文化建设, 一言一语得礼仪,一举一动尽风流。 只有走进一中,你才能感悟什么叫现代化校园,什么 叫文化校园,什么叫和谐校园。 置身那陈列 xx 一中百年光辉历史的校史馆,你能深深 体悟到厚重的文化底蕴,领会到什么是百年名校。 这里,

7、有功能齐全的体艺馆,五彩缤纷的舞台引得歌 星郁均剑、刘一桢嘹亮高歌,学子轻曼舞姿,激昂旋律。 这里,有 400 米跑道及标准运动场,有绿草如茵的标 第 5 页 准足球场,全部硬化的篮球场。 这里,有钢琴、电子琴、管弦等乐器汇成旋律的音乐 室,有舞姿盈盈的舞蹈练功房,有用画架、画板、模具、画册 充实的美术室。 而面对图书馆的巍巍书山,让你领悟到 “生也有涯, 学也无涯”的内涵,近 12 万册的藏书,散发出的书香墨韵,让 你久久陶醉。 科教馆内,各项设备齐全,有实验室 8 间,各项实验器 材、生物标本齐全,设备先进的语音室,使英汉沟通成为天籁 般的声音。 宜溪楼岿然屹立,宽敞明亮的教室里面,书声琅

8、琅,功 能齐全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更能让你感受到光与电交互组成 “科技强校”的七彩霓裳;计算机房,把信息社会点击成优美 的旋律与乐章。而矗立楼顶的天文台,更是让学生们可以看到 天外有天,启迪并引导学生进行太空探究。 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的生活服务大楼,更是让广大学生 和家长感受到了什么叫服务,什么叫细节。 第 6 页 这里,不是园林胜似园林,楼、台、阁、廊交映成趣; 春风沉醉的书馨亭、秀色满目的芳园、芬香弥漫的樟园、蓊郁 滴翠的松园、满眼苍绿的草坪、励志砥怀的书画长廊等等,使 人潜移默化中,总有顿悟人生的收获;那一飞冲天的 “大鹏展 翅” ,那大巧若拙、大音无声的方方河石,让你始终铭记博大、 精深

9、、健美的校园文化,让你领悟到 “厚德载物” “天道酬 勤”的人生真谛。 踏上这方学林热土,感受着夏竹冬柏、春花秋实的时光 轮回,感受着竹节松直,石刚梯高感受这校园一景一物, 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我们在想:一个孩子,从他懂事起,就 在最好的环境中度过他一生的重要的时光,这对人格塑造和人 生未来将会起多么巨大的作用 青春一中 大风如歌 物质里面必然蕴含着精神;表象背后必然隐藏着实质。 只有走进一中,深入一中,你才能感受一中,你才能理解一中, 你才能深切地领悟一中的精神和灵魂。 1941 年建校之初,创业伊始,举步维艰,如果不是凭 着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劲头,一中又怎会 第 7 页

10、 有今天辉煌雄壮?1945 年 2 月,一中人如果不是凭着那股 “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团队精神,又怎能冲破日军的重重 封锁,将开愚启智的 xx 一中文明之旗插在浦水河畔(今关王镇 何家祠)? 解放前夕,当 “白色恐怖”笼盖全国,xx 一中亦处在 黎明前的黑暗中,如果不是以地下党员张牧阳为首的一批进步 教师的 “聚星星之火以燎原”力量,又怎会有 xx 一中改天换 日的维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如果不是卢在崇校长、刘冠群 校长唱响 “同心同德,群策群力”的复兴之歌,又怎会有 xx 一中从量到质的发展,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如果不是校长周 邦全带领行政一班人 “团结务实,开拓进取,与时俱进”又怎 会有

11、 xx 一中跨越式的发展? 事实证明,一个优秀的团队,必定有一个优秀的领头人。 20XX 年学校新班子成立以来,团结广大师生员工,广开言路, 集思广益,锐意进取,一心一意谋划一中的发展,聚精会神抓 好学校的质量,唱响 “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味”的主旋 律。新的办学思想 “为学生发展而教,为学子一生夯基”破茧 而出,而 “经营学校就像经营家庭,对待学生就像对待孩子” 的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新办学理念,全面指导学校教育 教学工作。在教师中积极倡导的 “三爱”思想 (爱岗敬业, 第 8 页 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到 “四种精神” (事业为重的敬业精神, 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严谨治学的务实精神

12、,锐意进取的创新 精神) ,再到 “以人格塑造人格,以品德化育品德,以素质砥 砺素质”的行为倡导,坚持 “三个全面” ,追求 “四个发展” , 实现“五个一流” ,将学校真正办成了实施素质教育的高质量、 现代化、有特色的品牌学校。 今天的 xx 一中把 “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 待遇留人”提高到学校能否做强做大的高度来审视,因而这里 名师荟萃,有全国特级教师 4 人,全国优秀教师 4 人,全国优 秀班主任 1 人,湖南省优秀教师 8 人,郴州市学科带头人 6 人; 中高级教师 130 余人,正是有了这样一支作风过硬、业务过硬 的爱岗敬业、安居乐业,扎根一中的教师队伍,推动着一中一 浪又

13、一浪的发展。 七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一中人,生生不息,孜孜以求, 以精品的意识将事业严谨到 “严以治学、谦逊勤敏、严格规范” 上来,把做人做事落实到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上来。 在治学上,一中教师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和大意的,是来 不得半点含糊的。诚然,一中有 “三苦”精神,但教师绝不仅 仅是埋头 “苦教”的教书匠,一中的课堂既严肃活泼又锐意开 第 9 页 放,强调 “三主原则”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 ; 一中的学科教学讨论是空前的,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每 年学校都要组织公开课、比武课、示范课、实验课、以教研组 为单位在课前召开充分讨论,在课后进行开放的评课,畅所欲 言中,唇

14、枪舌战中碰撞出教学思想的火花。 眼界决定境界。xx 一中虽然隅居湘南,没有地域优势, 但 xx 一中的教育却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视野 超越了地域的局限,20XX 年,在全市率先与香港巴克兰教育集 团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高薪聘请了 2 名外籍教师来校授课, 开展双语教学实验,以进一步提高英语口语教学,培养学生的 口语能力,成为郴州市第一所双语教学实验学校;近年来,学 校又抢占优质教育制高点,先后与长沙市一中、长郡中学签订 了合作办学协议,与省城名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互通教育信 息,同步教学,教育资源优势进一步得到彰显。20XX 年,xx 一 中又携手美国弗洛斯堡州立大学,建立友好学

15、校关系,办学视 野进一步扩展,将教育真正落实到 “面向世界”这一指针上来。 天道酬勤。近三年来发表和获奖的论文有市级以上论文 有 200 余篇;专著有现任校长周济龙、李成月副校长主编的 中学德育教程礼仪 、原校长周邦全著作的 教育的实 第 10 页 践和思考 、副书记陈石林主编的脚步铿锵一路歌 、副校长 李成月编著的 善待地球 ,而教师参加编写由出版社出版发 行的著作共 20 多部。课题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健 康心理等 6 个获省级一、二等奖。在各级各类教学比武中, xx 一中的教师可谓独领风骚,仅近两年分别有 22 人在市、省 级教学比武中获一、二等奖。 “人生自信二百年,会当击水三

16、千里。 ”一中教师必将在 21 世纪的新天地里,焕发精神,斗志昂扬,立潮头唱大风,持 彩练舞长空,引领 xx 教育风骚。 人文一中 大爱有德 因为有爱,所以有德,因为有德,所以有得。多年来 xx 一中坚持德育首位的思想,不断创新德育手段、拓展德育渠 道,扩大德育平台,构建了以素质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人、以 教师为指导、以活动为主线的 “三级六制”德育管理模式,致 力于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搭建宽阔的平台,实行 “自觉、自警、 自立、自治”的行为训练。一是生活行为训练。创造清静明净 的居室环境、整洁方便的学习环境、美丽和谐的校园环境。二 是交往行为训练。言语清楚、讲话文明、遵纪守法,明礼诚信。 三是心理

17、行为训练。设立心理咨询室,开设心理教育课,培养 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承受挫折,善于解脱苦恼、化解矛盾。同 第 11 页 时完善了学校、家庭、社会 “三结合”教育网,成立了 “三 级”家委会,实行了学生会主席竞选制、班长竞选制等自我管 理制度,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校学生求上进、守校纪,立志 成才,蔚然成风,走进 xx 一中,你扑眼所见的都是着装整齐、 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莘莘学子,扑面而来的是那谦恭有礼、 不卑不亢、自信自强的文明之风。 xx 一中着眼于一个学生的一生发展,旨在塑造高尚灵 魂的摇篮。学校德育工作每月都有一个主题,每周都有一个活 动,实施诸如 “文明礼貌月” “诚信教育月” “心存感

18、恩, 成就人生”等德育主题活动,福利院是学生为孤寡老人送温暖 献爱心的场所,使老人真正享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天伦之乐。华 生花园林基地培养了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习惯,懂 得了 “好树要人栽,好花靠人育”的人生哲理。青年团校、业 余党校、新生军校培养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为党组织、团组 织、高一级学校输送了一批批新鲜血液。 而在假期组织开展的 “走进清华” “走进北大” “走 进三一重工”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又使学生体验生活,开 阔视野。植树节、五四青年节、升旗仪式等传统性活动, “为 希望工程添砖加瓦,为同龄人就学募捐” “创文明校园,做文 明学生”等时代性活动,校运会、校园歌手大赛、艺术

19、节等趣 第 12 页 味性活动,学雷锋小组、义务邮递小组等服务性活动,使每一 次活动都能使学生心灵受到震憾和启迪。 苗地文学社成为 众多的文学爱好者施展身手的大好平台。正是因为秉承“为了 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办学理念,xx 一中被社会和家 长盛赞为 “放心学校” 。历年来,一中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 率达 100%,优良率达 98%以上,犯罪率为 0,这些数字展示了 一中学子过硬的思想品德和全面健康发展的身心素质。 长期以来,xx 一中坚持以科学精神弘扬 “三苦”传统, 与时俱进发展 “三稳”特色,追求和谐发展,发展和谐教育, 不断追求完美,努力提升品味,形成了传统继承和现代追求完 美融

20、合的鲜明办学特色。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977 年恢复高考以来,xx 一 中出了 1 位省文科状元,6 位市理科状元,4 位文科状元;有张 良等 12 位同学考取了北京大学,有徐文兵等 23 位同学考取了 清华大学,每年都有大批优秀学子考入人大、复旦、北航、中 大、武大、浙大、同济等全国各地的一流名校,为 xx 教育创造 了一个有口皆碑的品牌。继 20XX、20XX、20XX 年连续三年高考 均传捷报后,20XX 年高考一中再创辉煌:总上线率 100%,文化 考生本科上线率 35%,一本二批上线人数居郴州市县域省示范 性高中第一名,连续四年名列全市前三甲。特别是段祎纯同学, 第 13

21、页 以 696 的档案分荣膺郴州市理科状元,被北京大学录取,在全 市只有二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取得这样的成绩尤为可贵。 xx 一中还十分重视学生的奥赛辅导工作,以最优秀的 教练去辅导各科参赛的选手,近年来奥赛成绩喜人:市级 107 人,省级 32 人,国家级 13 人。特长教育可谓异军突起,步入 健康发展的快车道:美术生作品在各级各类竞赛中屡次获奖, 音乐生参加各级各类汇演亦频频获奖,并培养产生了汪玲艳、 曹媛媛“红叶组合”歌手。体育生参加各级各类运动会成绩和 名次都有新的突破,其中刘观学等人曾经在全国城市运动会上 荣获 44 百米接力赛冠军。近些年,又有刘林志等 2 位美术生 考入清华大学,

22、4 位学生考入中央美院,每年本科上线人数逐 步攀升,20XX 年高考有共有 32 人被普通高校录取,占学生总 数的 75%,窥一斑而见全豹,xx 一中的特色教育正蓬勃发展。 硕果满园的教育教学成就,让 xx 一中成为湘南教育一 块闪亮的品牌和三湘大地一颗璀璨的教育明珠。这个牌匾拥挤 的荣誉陈列室,是 xx 一中美誉和盛名远播于社会的真实写照。 扬帆一中 大舰无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务, 第 14 页 党政有为,方能夯实千秋基业。20XX 年 4 月 30 日,上任伊始 的县委书记袁卫祥便来到 xx 一中调研,县长王建球也多次在 xx 一中现场办公。惟其如此,xx 一中

23、科学发展、努力打造湘东 南区域中心一流省示范性高中的实践成果,得益于实实在在的 党政重视,她的辉煌离不开 xx 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 以及各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历任校长及班子成员、 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众多校友的倾情回馈,也离不开 xx 人民的得力支持和厚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在 xx 这块热土上,不乏对 教育倾力相助的各界仁人志士,特别是一中校友,他们都对母 校情有独钟,1996 年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军交局局长陈 光荣设立高考状元奖励基金会,20XX、20XX 年东莞熠通公司总 经理陈和平先生先后共注资 180 万元设立熠通高考奖学金, 20XX 年

24、三一重工总裁唐修国先生及夫人设立德清基金,20XX 年 中国人民大学李家福设立孝廉奖,为母校家庭困难的学生解决 后顾之忧,让他们在感恩中不断成长、成才。20XX 年,校友唐 修国资助 100 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和资助学生;衡阳校友捐 建回雁阁;郴州校友捐建书画墙;北京校友出资 30 万建设校史 馆;韶关校友谭友动出资 22 万余元建欧阳厚均苑并立欧阳厚均 雕像;湘潭校友出资立毛泽东铜像;校友李正振中捐赠 2 尊玉 器花瓶 (价值 30 万元以上) ;初 119 班校友、80 届校友分别 第 15 页 捐建书馨亭和留芳亭围栏 “众人拾薪火焰高,众人划桨开 大船。 ”广大校友情系母校,感恩母校,

25、关爱母校,建设母校, 为母校的长足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仁者 xx。xx 一中作为 xx 人才的摇篮,自宜溪书院创办 以来,人文蔚起,贤达辈出。岳麓山长欧阳厚均, “及门肄业 者三千余人,多楚南之秀。 ”曾国藩、左宗棠、唐训方及李文泰、 罗文喜、劳文毅、江忠烈等一批晚清中兴名臣都出自其门下。 因成绩卓著,皇帝下诏由欧阳厚均 “永坐岳麓” ,掌教达 27 年 之久,著有 易鉴 、 岳麓诗文抄 、 岳麓课艺 、 试 草 、 试贴 、 坦斋全集等书行世,为当时繁荣学术、 造就人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穿越四百年风雨如磐,收获千万亩兰蕙芬芳。从执掌岳 麓书院 27 之久、培养了曾国藩等三千湖湘弟子

26、的欧阳厚均,到 抗法英雄、台湾知府侯材骥,共和国开国元勋唐天际中将,从 享誉全球、艺名远播的周轻鼎、东方人、周国桢等艺术大师, 到叱咤商界风云的三一重工总裁唐修国等企业家,从学术泰斗、 桃李天下的北大著名教授何九盈,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鲁迅 文学获得者谭旭东,一中学子可谓名动中国,满眼青葱。翻开 xx 一中的校友名录,正所谓 “昨天我以母校为荣,今天母校 以我为荣” ,这一张张质朴的面容,诉说着一段段历经风雨后收 第 16 页 获彩虹的生命传奇。 岁月记录了一个鲜活一中,时光演绎了一个青春一中。 曾经与教育脉搏同振,今后还将和国家命运共荣!科学发展的 时代召唤,赋予一中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任务。xx 一中的改革与 发展,恰似一路碧波绕翠、平静而优雅流淌不息的永乐江水, 以滋兰树惠的激情与智慧,以厚积薄发的底蕴与胸襟,伫立在 时代变革的潮头浪尖,从容以行,慷慨而歌。正所谓:德育实 践高帆出海,素质教育硕果满园,管理创新高歌猛进,教育改 革风生水起,造福民生,惠泽后世,xx 风正好,一中再启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