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的呼唤听课记录.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500977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的呼唤听课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绿色的呼唤听课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绿色的呼唤听课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绿色的呼唤听课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绿色的呼唤听课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绿色的呼唤听课记录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绿色的呼唤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教材版本:冀美版二、教学过程记录(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一段关于美丽大自然的视频,画面中青山绿水、鸟语花香、茂密森林里动物们自由自在地生活。随后,视频切换到一些遭受破坏的自然景象:森林被砍伐后裸露的土地、河流被污染变得浑浊不堪、垃圾堆积如山的荒地。教师提问:“同学们,看到这样鲜明的对比,你们有什么感受?“学生们纷纷表达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环境破坏的痛心,教师借此引出本节课主题一一绿色的呼唤,开启对环保主题美术创作的探讨。(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环保主题在美术作品中的多种

2、表现形式,如绘画、雕塑、装置艺术等。介绍绘画作品中如何运用色彩、线条和构图来传达环保理念,比如以绿色为主色调象征生机与希望,用粗线条描绘被破坏的环境物体,如枯树、垃圾等,通过对比鲜明的构图突出环保的紧迫性。以雕塑作品为例,讲解艺术家如何利用废旧材料创作环保雕塑,将废弃的金属、木材等重新组合成具有警示意义的造型,如用废旧金属制作成一只被困在垃圾中的鸟,唤起人们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关注。2 .讲解美术创作中可以运用的环保材料,如废旧报纸、杂志、易拉罐、树枝树叶等。这些材料不仅能减少浪费,还能为作品增添独特的质感和创意。例如,废旧报纸可以揉皱后粘贴成山脉或土地的形状,易拉罐可以裁剪拼接成建筑或机械模型,

3、树枝树叶可以直接用于装饰或制作成自然主题的拼贴画。(三)作品赏析(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系列环保主题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深入赏析。在赏析一幅名为最后的森林的绘画作品时,让学生观察画面中仅存的几棵树被黑暗的工厂和浓烟包围,画家通过暗淡的色调和扭曲的线条表现出森林的岌岌可危,而树上一只孤独的鸟则象征着生命在恶劣环境中的挣扎,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作品所传达的对森林破坏的忧虑。2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某一幅环保美术作品的理解与感受,如作品对环境问题的揭示、情感的表达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效果等。学生们积极交流,有的从画面细节分析,有的从整体氛围阐述,提高了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环保意识。(四)创意启

4、发(10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创意新颖的环保美术作品,如用废弃的光盘制作成的花朵、用旧牛仔裤改造的环保布袋上绘制着绿色地球图案等。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环保与创意更好地结合,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灵感。2 .布置创意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构思一件环保主题的美术作品,可以是绘画、手工制作或综合材料创作等形式,确定作品想要传达的环保信息,如节约水资源、保护野生动物、减少塑料使用等。学生们积极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想法,如制作一个用废旧塑料瓶搭建的“未来水世界”模型,警示水资源污染的危害;创作一幅以动物们戴着口罩在雾霾中生活为主题的绘画,呼吁改善空气质量等。(五)学生实践(15分钟)1

5、学生们根据小组讨论的创意,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开始创作。有的小组用彩笔和画纸绘制一幅呼吁保护海洋生物的绘画,精心描绘海洋生物被垃圾缠绕的痛苦表情和浑浊的海水背景;有的小组则利用废旧木材、布料和金属丝制作一个立体的“绿色家园”模型,展现理想中的环保生态环境。2 .教师在教室里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在材料处理、创意表达、制作技巧等方面的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对于材料处理不当的学生,教师示范如何将废旧材料进行加工,如将旧衣物裁剪成合适的形状、将易拉罐打磨光滑等;对于创意表达不够清晰的学生,教师引导他们进一步明确作品的主题和想要传达的信息,通过添加文字说明或修改造型设计来增强表达效果;对于制作技巧有困难的学

6、生,教师教授一些手工制作的基本技巧,如粘贴、拼接、编织等,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六)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们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将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小组作品的名称、创作灵感、运用的材料和工艺以及想要传达的环保理念。例如,一个小组的作品是塑料之残,他们用废旧塑料制作成各种海洋动物的骨架形状,放置在一片蓝色塑料布代表的海洋上,介绍说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展现塑料垃圾对海洋生物的致命危害,呼吁大家减少塑料使用。2 .教师首先对学生们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表扬学生们对环保主题的深刻理解和丰富的创意。然后,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从作品的主题突出性

7、创意新颖性、材料运用合理性、制作工艺精细度等多个角度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学生评价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提出一些共性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如部分学生作品的材料之间结合不够牢固,一些作品在环保理念的深度挖掘上还可以进一步加强等,为学生今后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方向。(七)总结拓展(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了环保主题在美术作品中的表现形式、作品赏析、学生们的创意构思与创作实践等内容,强调美术创作在环保宣传中的独特作用,它可以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激发人们保护自然的行动。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和朋友宣传本节课所学的环保知识,并一起制作一件小型环保美术作品

8、如用废旧物品制作的家居装饰品,将环保理念传播到更广泛的范围。三、教学优点1 .导入震撼有力:通过播放大自然美好与遭受破坏对比强烈的视频,极大地触动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为课程营造了强烈的情感氛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 .教学内容丰富实用: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环保主题在美术中的多种表现形式、可运用的材料、作品赏析以及创意启发等内容,既拓宽了学生的艺术视野,又为学生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强了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3 .注重实践与评价反馈:

9、给予学生充足的实践时间进行环保主题美术创作,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环保材料的运用和创意的实现过程,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学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教师的总结性评价也为学生指明了改进方向,促进学生在艺术创作和环保理念传播方面不断成长和进步。四、教学建议1 .在知识讲解环节,可以增加一些环保艺术在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特色案例介绍,让学生了解环保艺术的多样性和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储备,使学生能够从更广阔的视角理解环保与艺术的融合。2 .在作品评价环节,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作品对公众环保行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角度进行评价,使评价更加全面深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到环保美术作品的社会价值和使命,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水平和社会责任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