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doc

上传人:螺丝刀 文档编号:5010342 上传时间:2020-01-27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9扁鹊见蔡桓公教案语文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19*扁鹊见蔡桓公1知识与技能目标: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内容,理清结构层次。2过程与方法目标:分析人物的鲜明个性及掌握对比的写法,理解文章寓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讳疾忌医的危害,理解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目标2和3。指导法、朗读法、自主法、合作法、探究法。多媒体、相关课件,让学生制作重点文言实词和成语“病入膏肓”“讳疾忌医”的词语卡片,课堂交流。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同学们,当我们受到病毒的侵袭而生病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找医生看病)这是个妇孺皆知的道理,可是韩非笔下的蔡桓公却有病不承认、不医治,最终怎么样了呢?(病死了)今天我们学习扁鹊见蔡桓

2、公一文,文中就是写蔡桓公讳疾忌医,贻误了治疗时机,落得个病入膏肓的下场的故事。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步骤一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1文学常识作者简介韩非(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杰出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一书是韩非死后,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学说的文章编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作品。书中的文章逻辑严密,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书中许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郑人买履”等历来为人们喜爱和传颂。2生难字词(1)字音蔡桓公(hun)有间(jin)腠理(cu)还走(xun) 汤熨(tn wi) 骨髓(su)(2)词义望桓侯而还走(通“旋”,回转

3、,掉转)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臣是以无请也(古义:询问;今义:请求)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立性)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介词,把);臣是以无请也(因为,由于)步骤二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1朗读指导。听录音,正音,标出朗读节奏。反复诵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注意语气,读出感情。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的层次结构。第一层(开头桓侯又不悦):桓侯不听扁鹊的忠告。第二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臣是以无请也):扁鹊指出桓侯的病已不可救药。第三层(居五日结尾):桓侯病死。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步骤三精读课文 深入了解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了事情的发

4、生、发展和结局?交流展示:时间顺序。引导学生根据“扁鹊见蔡桓公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复见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居五日,桓侯遂死。”复述课文。注意,汤(这个意义后写作“烫”)、齐(这个意义后写作“剂”),复述提倡创造性,而不仅仅是将古汉语翻译为现代汉语。可以加上扁鹊、蔡桓公两人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2扁鹊说了哪些话指出蔡桓公病情正日益严重?交流展示:“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3“还走”该怎样解释?第四次见蔡桓公时,扁鹊为什么“还走”?交流展示:“还(xun)走”,还,回转,掉转。通“旋”;“走”,古代汉语为“跑”意,不同于现代汉语的“走”。这时扁鹊对

5、蔡桓公的病已无法挽救了。扁鹊的“还走”,既给上文作了补充,又给下文蔡桓公的死、扁鹊的逃,埋下了伏笔。4诵读课文,了解课文所刻画的两个人物形象。交流展示:本文用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了扁鹊和蔡桓公两个人物。“扁鹊”是个医术高明的医生,“蔡桓公”是个盲目自信、傲慢顽固、讳疾忌医的国君,故事围绕着“有疾”“无疾”这一尖锐的矛盾展开争论。步骤四深层探究 局部突破蔡桓公的病开始并不重,为什么短短30余天就出现了无法医治,以至“遂死”的结果?用一个成语概括应是哪个成语?交流展示:因为蔡桓公患病却盲目自信,一再拒绝扁鹊的劝告,不及时医治,最终使病情恶化而身亡。成语是:讳疾忌医。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步骤五总结

6、课文 拓展延伸1课堂小结本文记叙了蔡桓公因讳疾忌医致死的故事,具有明显的劝喻色彩,告诫人们要正视自己的缺点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2拓展延伸学了本文,如果时光能倒流,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交流展示:通过此事,我想对蔡桓公说:“您不该不听扁鹊的话,毕竟他是医生,他不会害您的。而且他多次劝告,您还不听,最终害的是您自己呀!如果我是您,当他第一次劝告时,我不仅会接受治疗,还会夸奖他:您的医术真高,一点点小皮肤病您都能看出大问题来,您真仔细。大王,您的悲剧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防微杜渐,善于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3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4完成名师测控本课内容。扁鹊见蔡桓公 扁鹊蔡桓公五、课后反思查漏补缺在扁鹊见蔡桓公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重点引导学生理清结构、疏通文意。在板书时,根据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的顺序两条线,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到蔡桓公从自信“无疾”到“遂死”的过程。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到本文的写作主旨,认识到讳疾忌医的危害和防微杜渐的重要意义。 最新精品语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