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物态变化综合提升教案学习指导本专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温度和6种物态变化现象,这两局部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在中考中常以选择、填空、实验的形式考查。主要的考查要求是:(1)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能区别固、液和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根本特征。(3)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4)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具有节约用水的意识。考查的难度不高,但是对于晶体的熔化和凝固、液体的沸腾现象的发生条件,以及发生过程的温度变化特点,需多加理解。【知识总揽】【重点精讲】重点1:温
2、度和温度计考点评述:作为测量工具一温度计的使用,是应掌握的根本技能之一,在考试中频频出现,是考查的重点。一般是以选择题的形式或纠错的形式出现。知识回忆:1 .温度计的构造温度计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1)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O摄氏度,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定义为100摄氏度,表示为:OC和100。(2) (TC和Io(TC之间为100个等分,每一个等份代表1摄氏度。2 .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2)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
3、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外表相平。考题赏析:例1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制成的。使用时,它(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图1中体温计的示数为3解析:所有液体温度计的制造原理都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体温计也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由于体温计的结构特殊,它的液泡上面有一个缩口,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液柱从缩口处断开,升上去的液柱不会下降,不影响读数的准确性。图中水银柱上端对应着37C,所以此时温度计示数是37。答案:热胀冷缩可以37例2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如图2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
4、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假设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C。解析: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但A图所示的温度计出现的错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容器底。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但B图中的温度计在读数时出现的错误: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离开水。答案: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容器底;读数时温度计玻璃泡离开水;48。重点2:物态变化考点评述:在中考试题中一般从这三个方面考查:物质状态的转化及其状态转化时吸热或放热;分析图像;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决生活
5、中的现象。本知识点单一,试题命制都是围绕六种状态的变化进行,因而学生出错率不高。知识回忆:一、熔化和凝固:1 .熔化:(1)熔化规律: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2)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到达熔点、不断吸热。温馨提示: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考查是一重点,因而读懂图像的所提供的信息,掌握每一段的图像的含义,遇到问题便会迎刃而解。2 .凝固:(1)凝固规律: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2)晶体凝固必要条件:温度到达凝固点、不断放热。(3)凝固放热
6、二、汽化和液化1 .汽化:(1)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2)沸腾和蒸发的区别:沸腾:(1)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到达沸点、不断吸热。(2)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3)沸腾图像各段的涵义(以水为例,如图3)OA段:不断吸热,水的温度升高AB段:水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蒸发:(1)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2)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液体自身的温度;液体蒸发的外表积;液体外表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2 .液化:(1)液化的方法分为:降温(遇冷、放热)液化;压缩体积液化。温馨提示:在平时的生活中,同学们一般都把“白气”误认为了是气体。水蒸气
7、是看不见的气体。我们看的“白气”,它不是气体,而是小“液滴”,是液体。三、升华和凝华1 .升华:升华吸热: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热)2 .凝华:凝华现象:凝华放热。B.气温接近-50C时,应选用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C.-39C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D.铅的凝固点是-328C解析:表中列出了三种晶体物质的熔点和沸点。80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80的酒精应是气态。气温接近-50C时,低于酒精的凝固点,温度计里水银已经凝固,因而不能用水银做的温度计的测量接近-50气温。到达熔点的晶体,吸热温度不变,所以-39的水银吸热,温度可能不变。铅的熔点328,它的凝
8、固点也是328,不是-328。答案:C点评:晶体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因而当物体的温度处在凝固点或熔点时,物质存在的状态是液态、固态或者固液混合都有可能,比熔点(凝固点)高但低于沸点,存在的状态是液态,比熔点(凝固点)低,存在的状态是固态。例4青藏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米的铁棒(如图4所示),我们叫它热棒。热棒在路基下还埋有5米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封装有适量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了棒底。这样,热棒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这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为解决“千年
9、冻土”的许多创新和创造之一。请问文中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A.汽化液化B.液化汽化C.升华液化D.升华凝华解析:热棒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说明它和冰箱的制冷机的工作原理一样。物质先汽化后液化,不断重复工作,到达了降温的目的。所以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汽化,把热量带走;升到热棒的上端氨气,通过散热片将热传导给空气,放出了热量,温度降低,气态氨由此冷却液化变成了液态氨。所以空格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汽化和液化。答案:A点评:以新背景材料为载体的信息题,一般篇幅比拟长,内容较多。在分析问题时要抓住的主干,去伪存真,不要被大篇幅的文字扰乱。例5寒假的某一天,小洁随爸爸一起外出,突然发现汽
10、车的前窗玻璃蒙上一层雾气,前方道路看不太清楚。小洁正担忧行车平安时,只见爸爸翻开空调开关,对着玻璃吹暖风,不一会儿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请你应用物理知识解释雾气的产生及消除过程。解析:寒假期间,汽车玻璃的温度比拟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使玻璃上蒙上一层雾气;翻开空调对着玻璃吹暖风,加快了水珠的蒸发,从而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答案:前窗玻璃的雾气是由于车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液化成小水珠,使玻璃上蒙上一层雾气;翻开空调对着玻璃吹风,加快了水珠的蒸发,从而玻璃上的雾气就消失了。点评:物态变化的现象在我们身边经常遇到,遇到问题要多问一个为什么,利用所学知识进
11、一步找出原因。【典例详解】例1、在某一温度计的管子上刻有150格均匀的标度.在1标准大气压下,当温度计的玻璃泡进入冰水混合物中时,水银柱位置在40刻度处;当玻璃泡进入沸水中时,水银柱的位置在90刻度处.当水银柱上升到100刻度处时,应相当于多少摄氏度?相当于热力学温度多少度?分析与解答:摄氏温标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温度为100度,由此可见,题中所说的40刻度处就是0,90刻度处就是指100C.从40到90有50等份,每1等份的实际温度是:殴C=2C.50当水银柱上升到100刻度处时,共占有的等份数是:10040=60.所以100刻度处的实际温度是:2oC60=120
12、oC.由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式:T=t+273k可得120相当于热力学温度:T=(120273)k=393k.即,该温度计100刻度处相当于120,相当于393k.例2、如下图是蔡的熔化图象.(I)AB段蔡是状态,处于过程.(2)BC段蔡是状态,处于过程.在这过程中,热量,温度.(3)CD段,蔡是状态,它热量,温度.分析与解答:蔡是晶体,它在AB段时是固态,吸收热量,温度由70上升到80;在第4分钟时(即开始到达80C)开始熔化,在这阶段中,虽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到第9分钟熔化结束.这一阶段即用BC表示;最后的CD段那么是处于液态,继续吸收热量温度升高.答案:(
13、1)固态吸热升温(2)固液共存熔化吸收不变(3)液态吸收升高例3、当水壶里的水被烧开以后,在壶盖小孔上方一定高度可以看到“白气”,而紧靠小孔的地方却看不到.为什么?分析与解答:这个现象应以液化现象的特点去进行分析.“白气”是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凝结成的雾状小水珠。而水蒸气是无色透明气体,是看不见的,当水壶里的水被烧开以后,会产生大量温度较高的水蒸气,这些看不见的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遇到外界温度较低的空气时,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放出热量,液化成许多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便是我们所看到的所谓“白气”“白气”.例4、在“观察水的沸腌”实验中(1)如图,是某同学选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的操作图。A
14、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B图读数中的错误是:假设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实际温度是(2)该同学在做实验时,见图,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第一种可原因:第二种可原因:解析:此题(1)主要考查学生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读数的掌握。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时,应注意温度计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的液泡要全部浸没在所测液体中,这样测量的温度才是液体的温度,在读数时,需要等到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且读数时温度计不能拿出被测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凹液面相平,这是使用温度计测
15、液体温度的规那么,牢记这几项,这个题就比拟容易解决了。此题(2)主要考查了影响液体沸腾的一些因素,根据生活经验,我们不难想到,水多时比水少时水开得慢,水温低时比水温高时水开得慢,在用酒精灯加热时,外焰和内焰的温度是不同的,因此还要考虑到可能没有用外焰加热等等。答案:(1)温度计碰到烧杯底部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30(2)水太多水的初温较低没有用外焰加热【精题演练】1、以下关于物态变化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B.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C.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D.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解:B2、中国南极长城站是我国第一个南极科学考察基地,在那
16、里用的液体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这是因为酒精A.沸点较高B.沸点较低C.凝固点较低D.凝固点较高解:C3、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一一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选项是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解:C4、现代建筑出现一种新设计: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吸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放热,使建筑内温度根本保持不变.下面四个图象中,表示球内材料的熔化图象的是解:C5、用
17、蒸笼蒸馒头,是上层还是下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呢?小明仔细观察后发现:高温的水蒸气经过多层蒸格向上升,遇到冷的蒸笼盖时,大量水蒸气发生现象,很多热量,使层蒸格中的馒头先熟。有经验的师傅拿刚出笼的馒头前,先将手沾点水,这样做主要是利用,使手不会被烫伤。解:液化放出上水汽化吸热6、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粘土做的茶壶.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潮湿的。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荼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你认为茶壶放在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解:外壁潮湿不断蒸发,从壶内吸收热量,使壶内水变凉。通风阴凉地方(意义相近即可)7、六月中旬,“非典”C(如下图).他以此判断今天的最高气温为(填其理由是.解
18、35;=;体温计有小缩口,温度上升时,水银柱上升,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下降。8、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熔化规律时,小琴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以下问题。(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2)该晶体的熔点是C;(3)当该晶体的温度为42C时,它处于态。(选填“固”或“液”)解:海波48固9、小明和小琴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4C时,每隔I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第三次数据没有记 图,请将读数填在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时间minO1234567温度/84889699999999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
19、下 表格里;据,在图中的小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解:92(2)如下图99【考向预测】1、实验中学STS课外小组参观了造酒厂的煮酒设施(如下图)。关于这套煮酒设施,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在汽化池中酒精吸收的热量是化学能转化而来的B.为了别离出水和酒精,汽化池中温度应控制在水的沸点C.在冷凝池中发生了凝华现象D.在冷凝池中进水管的水温高于出水管的水温解:A2、如图是目前倡导使用的新型建筑材料一一空心水泥砖,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做成空心,可以减少水泥与砂石用量,节约资源B.空心砖做成的房子冬暖夏凉,可以保温C.空心砖可以减小噪声污染D.空心砖承受压力小
20、不适宜用于高层建筑解:D3、小红同学喜欢摄影,一天清晨,她用照相机对同一片树叶拍了两张清晰的照片,如图中甲和乙所示,小红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相机镜头焦距相同,那么拍摄相片时树叶与相机距离大一些。树叶上有一颗露珠,它是形成的,露珠下面叶脉看起来比拟大,这是叶脉通过露珠而形成的像。过一会儿,小红再回到这里看这片树叶,发现露珠不见了,露珠不见的原因是。解:乙;空气中的水蒸汽液化;正立放大的虚;汽化(蒸发)而变成水蒸汽.4、据传有一夏天洋人宴谐林那么徐,其中一道甜点为冰洪淋,因其白气不断,林那么徐以为必烫故以嘴吹之,谁知入口却冷,洋人笑以为柄;林那么徐声色不动;过得几日,回宴洋人,其中一-道热汤刚刚煮沸
21、浮有厚油,无一丝白气冒出,林那么徐热情请之,洋人一口吞下一匙,顿时毗牙裂嘴,哈哈有声,不停乱弹,出尽洋相。试分析那冷冷的冰洪淋上方的白气是由于形成的,而滚滚的热汤反而没有白气,是由于,据生活经验,浮有厚油的沸汤比普通开水还要烫,其原因是。解:空气中水蒸汽遇冷液化、水的密度大沉在底部、油的沸点比水高5、【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猜测与假设】通过观察图6和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测猜测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的上下、液体的大小和液体外表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测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测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_有关.【设计
22、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测进行了如下实验:如图7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和其外表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交流与评估】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例:.解:【猜测与假设】猜测:温度外表积猜测二:物质【设计与进行实验】液体的外表积温度【交流与评估】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等知识拓展关于物态变化拓展的知识点主要有:自然界中云、雨、冰雹、雪、雾、露、霜的成因云的形成:当含有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温度降低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被上升的气流顶起,形成浮云。雨的形成: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
23、水滴或小冰晶越来越大,上升的气流无法支持时就会下落,形成雨。冰雹的形成:夏季,上升的气流很强又很不稳定。小水滴在空气的对流中凝固成小冰块,小冰块在流动过程中又与小水滴小冰晶合并成大冰块降落到地面就是冰雹。雪的形成:冬季,云中水蒸气受冷直接在小冰晶上凝华成雪花,飘落到地面形成雪。雾、露的形成:低空中的水蒸气,在夜间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小水珠附在空气中的尘埃上形成雾,附在地面花草树叶上形成露。霜的形成:低空中的水蒸气,在夜间骤然遇冷在草木石块上凝华形成霜。【经典考题分析】例1.如下图的4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过程的是,()【解析】A图中冰凉的衣服晾干属于蒸发过程,吸热;B图中春天冰雪消融属于熔化过程
24、吸热;C图中冬天窗玻璃上的水滴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来的,属于液化,放热;D图中用干手器将手烘干属于蒸发过程,吸热;所以属于放热过程的是图C。【答案】C【点评】此题图示了4种常见现象,考查对常见物态变化是吸热过程还是放热过程的分析。例2.以下所描述的现象中,发生的物态变化不属于液化的是()A.在寒冷的冬天,长跑运发动在跑步时,不断从口中呼出“白气”B.在严寒的冬夜,房间玻璃窗的内外表常有小冰花出现C.在炎热的夏天,可看到棒冰周围冒出“白气”D.在炎热的夏天,自来水管的外表常有水珠出现【解析】:在寒冷的冬天,长跑运发动在跑步时,不断从口中呼出“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小水滴;在严寒
25、的冬夜,房间玻璃窗的内外表常有小冰花出现,这些小冰花是房间内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在炎热的夏天,可看到棒冰周围冒出“白气”,“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在炎热的夏天,自来水管的外表常有水珠出现,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所描述的现象中不属于液化的是选项Bo【答案】B【名师点评】在物态变化现象,但凡由水蒸气遇冷形成“白气”或小水珠的都属于液化,放热;但凡由水蒸气遇冷形成小冰晶或小冰花的都属于凝华,放热。例3.将小锅放入盛有水的大锅中构成双层锅熬胶,胶不会被熬焦而失去粘性,是因为()A.夹层中的水起了散热作用B,夹层中的水不善于传热C.夹层中的水吸收了很大局部热量D.夹层中
26、的水温度保持在100C不变,使胶的温度不会超过100C【解析】:夹层中的水沸腾,温度保持在IO(TC不变,使胶的温度不会超过100,从而使胶不会被熬焦而失去粘性,选项D正确。【答案】D【名师点评】水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温度稳定在沸点,但要吸收热量。例4.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气温较高的世博园区内许多区域都安装了喷雾降温装置,喷雾装置采用物理的方式,以水为原料,利用高压,将其以较高的速度输送到喷嘴,撞击喷嘴中的撞针后形成直径4微米左右的雾滴。请简述喷雾降温的原理;【解析】喷雾降温主要是利用了以下几点:水滴在变成4微米的雾滴的过程中,外表积增大了,易于水分子与外界交换热量,易于蒸发。水滴
27、的体积变小J,质量变轻,易于随空气对流,被风带走,带走热量。【点评】考查蒸发和对流等知识点在实际中的应用。【实战训练】一.选择题1.在炒花生或栗子时,通常要往锅里放一些沙子(或粗盐)。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使炒锅的温度更高B.使花生或栗子受热均匀且防止与锅底直接接触时间过长C.让沙子(或粗盐)吸收一些水分,使花生或栗子更加干酥脆D.让沙子(或粗盐)吸收局部热量,防止因温度过高而使花生或栗子变焦1.答案:B解析:由于沙子(或粗盐)成碎粒,使花生或栗子受热均匀且防止与锅底直接接触时间过长,选项B正确。2 .同一个物体的温度可以利用摄氏温标或热力学温标表示。用摄氏温标表示为20,用热力学温标表示
28、为293K。那么,当自来水的温度升高Ie时,用热力学温标表示这温度的升高,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温度升高大于IKB温度升高等于IKC温度升高小于IKD无法确定升高的值与IK大小的关系。3 .答案:B解析:热力学温标中的IK等于摄氏温标中的4 .为了保护航天发射台的平安,发射台的下部往往有一个大水池。2003年10月15日“神州”五号发射时,我们从电视实况转播中看到,火箭喷出的炽热气体使水池内冒出了大量“白气”,你认为这“白气”主要是A水受热汽化成大量水蒸汽B水蒸汽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珠C水被气流冲起的大量水花D水蒸汽遇冷凝华成的大量小冰晶3 .答案:B解析:炽热气体使水池内冒出的大量“
29、白气”主要是水池内的水受热汽化成大量水蒸汽,水蒸汽上升遇冷液化成的大量小水珠,选项B止确。4 .如图3所示,甲容器内装有水,乙试管内也装有水,并通过甲容器密小封盖上的孔插入甲容器的水中,且乙试管与密封盖紧密接触。现给甲容T器加热,那么经过一段时间后!A、甲容器内的水先沸腾三-b、乙试管内的水先沸腾E三二二二-C、甲容器、乙试管内的水同时沸腾二二二二二二二整二三三三甲D、甲容器内的水沸腾,乙试管内的水不会沸腾图34 .答案:A解析:给甲容器加热,那么经过段时间后,甲容器内的水先到达沸点沸腾,而后甲容器上方气压增大,甲容器内的水沸点升高(超过IoOC),甲容器内的水不沸腾,而乙试管内的水温度超过沸
30、点(100),开始沸腾,所以选项A正确。5 .以下现象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八)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C)游泳后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5 .答案:D解析: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是干冰升华吸热,天热时向地上泗水会感到凉快是汽化吸热,游泳后离开泳池时身上会感到有点冷是汽化吸热。熔化吸热是固体熔化变成液体,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利用了熔化吸热,所以选项D正确。6 .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是-183、T96C和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方法,用空气来提
31、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别离出来的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别离7 .答案:C解析:用空气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先下降到C,首先到达二氧化碳的液化点,所以首先液化被别离出来的是二氧化碳。二.填空题8 .在地球上,水是不断循环运动的,海洋和地面上的水受热蒸发到天空中,这些水蒸气又随着风运动到别的地方,雪是当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在天空中经而来的固态降水。9 .答案:凝华解析:雪是当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在天空中经凝华而来的固态降水10 大雪严重影响了民航、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为了尽快去除积雪,常用的方法是撒“融雪盐”,这是因为撒入冰雪中的“融雪盐”。11
32、 答案:.熔点较低解析:撒入冰雪中的“融雪盐”.熔点较低,便于雪的熔化。12 冬天坐汽车时,经常发现在汽车前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影响司机视线.要想尽快消除这些“哈气”,可以采取的措施有13 答案:.冬天,对着玻璃吹暖风使玻璃窗上的小水珠汽化;或开冷风也行,在玻璃前壁形成一层冷气膜,使水蒸气不能在玻璃上液化。14 .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堪称“世界寒极”,它的最低温度可达一80,即使在暖天气温也只有-20,如果要在南极大陆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根据下表中的有关数据,你认为选择来做温度计的测温物质较为适宜。南极的空气十分枯燥,素有“白色沙滇”之称,其原因是1标M主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C冰
33、固态水银固态酒精0-11710 .答案:酒精南极低温寒冷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凝华造成的解析:由于南极的最低温度可达一80,低于固态水银的熔点,所以只能选择酒精来做温度计的测温物质较为适宜。IL北方的冬天天气比拟寒冷,房间内一般都要安装暖气片供暖。在房间暖气片温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房间内的平衡温度将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研究说明,房间内暖气片和房内的温差与房间内外的温差之比保持不变。当外界温度为一23C时,房间内的温度长时间保持13C不变;当外界温度为一18C时,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16C不变,那么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应为C。当房间内温度长时间保持25C不变时,外界温度为11 .答案:67-3解
34、析:由,一16C _-13C16oC-(-18oC) 13oC-(-23oC)解得房间内暖气片的温度t=67eC,解得外界温度t=-3Co,67-2567oC-13oC111 -7?25Cz13oC-(-23)12.干湿泡温度计(湿度计)是用两个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制成的,使用时,其中一个温度计下端的玻璃泡包养湿布,另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不包着湿布。将其放在室内,不包湿布的温度计显示的是温度;因为水在蒸发时要,所以,包着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要比不包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说明空气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12 .答案:室内(空气)吸热小小解析:不包湿布的温度计显示的是空气温度;因为水
35、在蒸发时要吸热,蒸发有制冷作用,使周围空气温度降低,所以,包养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要比不包湿布的温度计的读数小;两个温度计的读数差越大,说明空气蒸发得快,空气的水蒸气含量(湿度)越小。三.综合运用题13 .随看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走进我们的生活,如家里的“热敷”。市面上的A“足疗”、体育场上的“蜡浴”,其中“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请问“蜡浴”运用了什么物理原理?您卷14 .解析: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会发生凝固现象,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人体吸热后,加快血液流动。三个图615 .火箭点火发射时,假设高温火焰向下喷射到发射台上,发射台就会被烧毁
36、为了保护发射台,在它的底部建造了一个大水池,从而巧妙地解决了这个技术问题。(1)火箭发射时,底部喷出的庞大的白色气团图6)是由什么组成的?它是怎样形成的?(2)分析“大水池”对发射台起到保护作用的道理。16 .解析:(1)庞大的白色气团是由小水珠组成的,它是由水池里的水汽化后又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飘浮在空中形成的。(2)高温的火焰喷到水中,水吸收热量汽化成水蒸气,从而起到保护发射台的作用。水还直到减震的效果,这也是一项保护作用。15 .以下图中的甲、乙两个房间里的两壶水都已烧开,试判断哪个房间的气温比拟高。说明理由。16 .解析:乙房间的气温较高,两个壶中的水都在沸腾,壶嘴一定都在喷出水蒸气,但
37、甲壶嘴上方的“白气”很多,说明水蒸气遇到了较冷空气液化了很多小水滴。而乙箔喷出的水蒸气很少液化,说明乙房间温度较高。17 .寒冬时节的早晨,汽车司机上车后常发现在前风挡车窗上出现白色的“哈气”,于是他翻开暖风,很快就能除掉“哈气”;夏天,在下大雨后,风挡车窗上也出现“哈气”影响平安驾驶,于是司机翻开空调制冷,很快“哈气”也被除掉。为什么同样的现象,司机采取不同的方法却收到了相同的效果?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16 .解析,水蒸汽遇冷才能凝结成效水珠形成“哈气”,司机采取的措施都是从抑制气体液化的条件入手的。在冬季,司机用暧风提高风挡玻璃的温度,使水蒸气不能再风挡玻璃上液化而形成“哈气”。
38、在夏季下大雨时,车外温度较低,关闭车窗后,车内温度较高,风挡玻璃的温度较低.车内水接汽在风挡玻璃上遇冷可以凝结形成“哈气”;此时翻开空调制冷,使车内温度低于风挡玻璃的温度,车内水蒸气不能在风挡玻璃上液化,从而起到预防“哈气”产生的作用。17 .阅读资料并答复以下问题:干湿温度计是一种既能测量空气温度,又能测量空气相对湿度的常用测量仪器(某一温度下,空气中水蒸气量与该温度下饱和水蒸气量的比值叫做该温度下的空气相对湿度,以百分数表示;饱和气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数量空气中所能最大限度容纳的水蒸气量)。如图4甲所示,仪器上有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地安装在同一刻度板上(图4乙为其反面),其中一支温度计的测
39、温泡外面裹有被水浸湿的棉纱,这一支温度计即为“湿”温度计;另一支温度计的测温泡直接裸露在空气中,这一支温度计即为“干”温度计。还有一个可根据干、湿温度计的示数来确定空气相对湿度的转盘式标尺。(1) .通常情况下,湿温度计的示数比干温度计的示数稍低一些,这是为什么?(2) .转盘式标尺由两个同轴的圆盘组成,其中外盘是固定的,上面标有对应“湿温度计”温度值的O40刻度线及表示相对湿度值的10100刻度线;内盘可以绕轴转动,上面标有对应“干温度计”温度值的。40刻度线及“相对湿度%”字样。转动内盘,当内、外盘上的相同温度值对准时,“相对湿度”的箭头正好指向100,说明空气的相对湿度为100%,如图4
40、丙所示。请你根据以上信息,说明如何根据干、湿温度计的示数,使用这个转盘式标尺来确定出空气的相对湿度。(3) .中午,小宏看到干温度计的示数为26.0C,湿温度计示数为22.0C。到了晚上,小宏看到干温度计的示数为16.0C,湿温度计示数为12.0。请思考并答复:关于中午和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中午和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相同B.因为中午和晚上气温不同,所以无法比拟中午和晚上空气相对湿度的大小C.中午空气的相对湿度大。D.晚上空气的相对湿度大。请你简要地说明选择该答案的理由。解析:(1).通常情况下,由于湿棉纱上的水蒸发吸热,使湿温度计的测温泡温度低于周围大气温度,进而湿温
41、度计的示数比干温度计的示数稍低。(2) .先分别读取干、湿两支温度计的示数6a然后转动内盘,当内盘上的温度值a与外盘上的温度值叁对准时,“相对湿度”的箭头所指数值即为相对湿度值。(3) .(Dc理由如下:中午将内盘干温度计26C刻度转到湿温度计22C刻度线对齐,内盘转过的角度为晚上将内盘干温度计16C刻度转到与湿温度计12C刻度线对齐,内盘转过的角度为O2t由图4丙可得,%V”,所以表示相对湿度的箭头在中午指示的相对湿度较大18小红做实验时发现一只温度计不准确。把它和标准温度计一同插入水中,发现当实际温度为2C时他的示数是4,82C时的示数为80。仔细观察,他的刻度是均匀的。(1)请以X表示任
42、意温度时这只温度计的示数,以y表示这时的实际温度,导出用X表示y的公式。(2)这只温度计的示数为26时,实际温度是多少?(3)在什么温度时,这只温度计的温度等于实际温度。:(1因为刻度是均匀的,所以温度计每增加相同的示数时,实际温度的增加也是相同的,根据这点可以试探性地写出y=ax(a为某一常量)。但是根据题中所述的实际情况,当X=(TC时,y不大可能也是0,这时片人于是y和X的关系在形式上应为y=ax+b由于x=4C时尸29,x=8(TC时,y=82C,把这两组数据分别代入式,得到4Ca+Z=2C80CXa+6=82C解之得a=L05b=-2.21C即y-2.21C(2)将x=26C代人式得这只温度计的示数为26C时,实际温度是y-2.21C26CC=2C(3)由y=x代人式得解出=44.20C这表示,在44.2C时温度计的示数与实际温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