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典成语小故事和典故.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12680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PDF 页数:61 大小:46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经典成语小故事和典故.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中国经典成语小故事和典故.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中国经典成语小故事和典故.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中国经典成语小故事和典故.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中国经典成语小故事和典故.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经典成语小故事和典故.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经典成语小故事和典故.pdf(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 中国经典成语典故 成语小故事 -疑邻盗斧 从前有个乡下人, 丢了一把斧子。 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 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 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 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 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 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2. 揠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 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 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

2、 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 已经累得筋 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 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 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3.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 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 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 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 . . 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 后来收入 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 “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

3、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 的地步。 4. 乘风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 也很有抱负。 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 “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 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 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5. 一衣带水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 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

4、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 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 非常近的两地。 6. 高山流水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 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 . . 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 受。 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 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 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 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 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

5、音随意转, 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 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一夜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 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 来, 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 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 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 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 “真 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 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 的流水, 无边的大海一般! ”伯牙兴奋色了, 激动地说: “知音! 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 好的朋友。 故

6、事出自 列子汤问。 成语“高山流水” ,比喻知己或知音, 也比喻音乐优美。 7. 一字之师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 . 唐朝时期, 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 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最具有代表性。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 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 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开放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 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 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 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

7、 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 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 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 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 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8. 专心致志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学生, 一起跟他学习下棋, 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集中 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 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 棋子可心里却想着: “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 该多好。”因

8、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 听进去。 . . 结果,虽然两个学生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 成了棋艺高强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9. 按图索骥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父亲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 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 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 一无所获。 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蛤蟆很像书中写的 千里马的特征,便高兴地把癞蛤蟆带回家,对父亲说:“爸爸, 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父亲一看,哭笑不得, 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 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10. 南柯一梦

9、 成语释疑: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 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 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 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 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 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军队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 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 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 . . 就回到京城。 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

10、话, 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 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 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 该就是这个蚂蚁洞。 而槐树的最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 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 所谓的富贵功 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 械地照老办法办事, 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 完) 11. 班门弄斧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

11、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 题李白墓 。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 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 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 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 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 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 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 . . 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 , 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 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 柳

12、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 “操斧于班郢之门, 斯颜耳!” 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 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 己的小本领。 12. 杯弓蛇影 有一天, 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 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 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 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 乐广心里想: “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 喝酒的地方去察看。 原来,在大厅墙

13、上, 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 那把弓的影子, 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 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 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13. 伯乐相马 . .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 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 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 春秋时代的人。 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 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 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 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

14、乐跑了好几个国家, 仔细寻访盛产名马的燕赵一带,辛苦倍至, 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 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 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 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 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14. 不可多得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 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 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操。曹操爱才,就召见祢 衡。哪知祢衡蔑视曹操,对他很不礼

15、貌。曹操就派祢衡当鼓吏, 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 操,使曹操十分难堪。曹操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 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 . . 得由祢衡表态。 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 那里当书记。 祢衡恃才傲慢, 非常狂妄, 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 赞扬有才能的人 15.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 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 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

16、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 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 后来收入 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 “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 的地步。 16. 不学无术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 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 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 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 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 立许妃做皇后。 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 贵的女人, 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 娘

17、有病的机会, 买通女医下毒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 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 . . 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 忍心妻子被治罪, 前思后想, 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 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 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 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 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 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7. 才高八斗

18、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 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 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 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 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 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 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 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 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 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 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

19、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形容人的文才极高。 18. 自相矛盾 . . 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 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示例:毛泽东论持久战:“英勇战斗于前,又放弃土地在 后,不是吗?”。 近义词:格格不入、扞格不入 反义词:自圆其说、无懈可击、天衣无缝 灯谜 类:开封;尺短寸长。 典故 从前有个楚国的商人在市场上出卖自制的长矛和盾牌。他先 把盾牌举起来, 一面拍着一面吹嘘说: “我卖的盾牌, 最牢最牢, 再坚固不过了。 不管对方使的长矛怎样锋利,也别想刺透我的盾 牌!”停了一会儿,他又举起长矛向围观的人们夸耀:“我做的 长矛

20、,最快最快,再锋利不过了。 不管对方抵挡的盾牌怎样坚固, 我的长矛一刺就透!”围观的人群中有人问道:“如果用你做的 长矛来刺你做的盾牌,是刺得透还是刺不透呢?”。楚国商人涨 红着脸,半天回答不上来。 掩耳盗铃 19. 掩耳盗铃 ( y n r d o l ng ) 解 释 掩:遮盖;盗:偷。捂住自己的耳朵偷铃铛。比喻自己欺 骗自己。 . . 出 处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 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 己也,遽掩其耳。”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 例 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四幕:“觉得可以保住自己的清 高,岂非?” 近义词自欺欺

21、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开诚布公 典故 从前,有一个人很愚蠢又很自私, 他还有一个爱占便宜的坏毛病。 凡是 他喜欢的东西,总是想尽办法把它弄到手,甚至去偷。 有一次, 它看中了一家大门上挂的铃铛。这只门的铃铛制作得十 分精致,好看,声音也很响亮。他想,怎么样才能弄到手呢? 最后决定,偷,把它偷走。 他明明知道,只要用手去碰这个铃铛, 就会“叮零叮零 “地响起来。 门铃 一响,耳朵就会听到铃铛的响声,有了响声,就会被人发 现了。那可就得不到铃铛了。那怎么办呢? 他突然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认为,门铃一响,耳朵就会听见了, 如果把自己的耳朵掩住,不是就听不见了么?于是,他自作聪明 地采用这个方法去偷门铃。

22、 . . 有一天晚上,他借着月光,蹑手蹑脚地来到这家大门前。他伸手 向上摘铃铛,但是,门铃挂得太高了,怎么也够不着,他只好扫 兴地回来了。回到家,他又想该怎么办呢? 他想叫邻居聋子一起去偷铃铛,踩着他的肩膀就能够摘到铃铛 了。 可是又怕别人不干,不和他一起偷东西,只好自己踩着凳 子摘铃铛吧。第二天晚上,他带着凳子,又蹑手蹑脚地来到这 家大门口。他踩着凳子,一手掩住自己的耳朵,一手摘这只铃 铛。谁知他刚碰到铃铛,铃铛响了,这家主人发觉后,就把他 抓住了。因为别人的耳朵并没有被掩住,仍然能够听到铃铛的 响声。 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 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

23、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 耳。” 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 的耳朵。 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 盖。 20. 刻舟求剑 【发音】 k zh u qi ji n 【解 释】 死守教条,比喻拘泥成法,固执不知变通。 【出 处】 . .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剑 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 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 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用 法】 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示 例】 夏衍解放思想团结前进:“来考察我们过去用惯 了的文艺理论,而不能。” 【近义词】守株待兔、

24、墨守成规 【反义词】看风使舵、见机行事 【典故】 有个楚国人乘船渡江,一不小心,把佩带的剑掉进了江里。 他急忙在船沿上刻上一个记号,说:“ 我的剑就是从这儿掉下去 的。 “船靠岸后,这个人顺着船沿上刻的记号下水去找剑,但找 了半天也没有找到。船已经走了很远,而剑还在原来的地方。用 刻舟求剑的办法来找剑,不是很胡涂吗? 二、 1. 奉公守法 成语解释奉公守法指一切都按照国家规定的法令制度办, 不徇 私情 作者出处司马迁史记 . 廉颇蔺相如列传 成语典故 系由 “奉公如法 “演变而来 , 鉴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奢 是赵国名将 . 他做征收租税的田部吏时, 平原君家不交税 , 他依法 杀其用事

25、者九人, 平原君怒 , 拟杀赵奢 . 赵奢毫不畏缩 , 理直气壮 . . 地说 :“ 如果你能为民表率, 举国上下人人会奉公如法, 法立则国 强, 你自己的利益才能得到保证.“ 平原君听了这话, 不但没有处 罚他 , 反而向赵惠王推荐重用他. 原文 : 赵奢者 , 赵之田部吏也 . 收租税而平原君家不肯出租, 奢以 法治之 , 杀平原君用事者九人. 平原君怒 , 将杀奢 . 奢因说曰 :“ 君 於赵为贵公子 , 今纵君家而不奉公则法削, 法削则国弱 , 国弱则诸 侯加兵 , 诸侯加兵是无赵也, 君安得有此富乎以君之贵 , 奉公如 法则上下平 , 上下平则国 , 国 则赵固 , 而君为贵戚 ,

26、岂轻於天下 邪 “ 平原君以为贤 , 言之於王 . 王用之治国赋 , 国赋大平 , 民富而 府库实 . 2. 利令智昏 成语解释形容因贪利而失去了理智. 作者出处史记 . 平原君虞卿列传 成语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 , 秦国攻打韩国 . 不几天就攻占了韩国的野王, 断绝 了上党的交通 . 这样一来 , 上党城孤立无援, 眼看就要失守 , 上党 守将冯亭看到野王已经失守, 认为上党也会保不住的, 与其让秦 国占了上党 , 还不如亲手把它转交给赵国, 韩国就可以和赵国联 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的侵略. 当冯亭派人把上党的地图带给赵孝成王时, 赵王左右为难 , 他不 知该怎么办 , 于是召集大们商议, 其中

27、有一个叫赵豹的大臣劝赵 王不要接受 , 因为无端地接受别人送来的东西, 就会引起祸患 , 韩 . . 国之所以把上党献给赵国, 目的是想让秦国把矛头指向赵国. 可 是赵王并不同意他的意见, 于是又和平原君赵胜商议, 平原君认 为即使发兵百万, 一年半载也不一定能攻下一座城池, 现在却不 费一兵一卒 , 就可得到上党的土地, 决不能坐失良机 . 赵王听了平原君的话, 非常高兴 , 于是派平原君到上党去接受土 地, 封冯亭为华阳君. 可是没有多久 , 赵国就大祸降临, 秦国看到 即将到手的土地却被赵国占领了, 转而来攻打赵国, 赵国派出了 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去应战, 结果打了败仗 , 秦国在长平之

28、虎中 消灭赵国士卒40 多万. 司马迁在评价这件事时, 认为平原君是一个行为高出一般世俗弟 子的公子 , 但却不明白 “利令智昏 “的道理 , 利这个东西 , 能够使聪 明人冲昏头脑 , 丧失理智 , 平原君贪图冯亭的利诱, 以致赵国在长 平损失了40 多万人 , 几乎连赵国的都城邯郸也快失去了. 后来, 人们用 “利令智昏 “来形容因贪利而失去了理智. 成语举例 他利令智昏 , 做出了对不出国家和人民的事情. 3. 口若悬河 成语解释形容谈吐流利 . 能言善辩 . 作者出处晋书 . 郭象传 成语典故 源于晋书郭象传 . 晋代的郭象是一个著名的清谈家. 他幼年 非常好学 , 善于思考问题 ,

29、对于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事情, 他总 . . 喜欢探个究竟 . 成年后 , 在许多人请他去做官, 他都推辞不就 , 而 是把研究学问和谈论哲学当成人生最快乐的事情. 因为他专心读 书, 所以知识非常渊博. 讲解问题时能够把事情的道理讲得清清 楚楚 , 又喜欢发挥自己的见解. 当时的太尉王衍常常称赞他说:“ 听郭象说话 , 好比悬在山上的河流奔泻, 直往下灌 , 从来没有枯竭 的时候 .“ 后来, 人们就用 “口若悬河 “来形容谈吐流利 . 能言善辩 . 成语举例 在演讲会上 , 他口若悬河 , 滔滔不绝地说了一个多少时. 4. 画虎类犬 成语解释比喻学习技能而学得不像的人. 作者出处后汉书 .

30、 马援传 成语典故 东汉马援为国带兵打仗, 屡建奇功 , 光武帝刘秀封他为伏波将军. 他不仅治兵严谨 , 打仗有方 , 还非常重视自己家族中子弟的教育, 以免他们走上邪道. 有一天 , 他听说侄儿马严和马敦结交侠客, 认 为这样下去会耽误学业, 就写信劝告他们说: 希望你们听到别人 说坏话 , 就要像听见自己父亲的名字一样, 尽管别人在叫 , 但自己 不能跟着去叫 . 龙伯高这个人厚重谨慎, 谦逊廉俭 , 为人正派 , 是 我最敬重的 , 我希望你们学习他. 杜季良豪侠行义, 能为人解忧 , 也是我敬重的人之一, 但我不希望你们学习他, 因为你们很难学 到. 学龙伯高不成功, 还不失为一个谨慎

31、忠厚的人, 这就是 “ 刻鹄 不成尚类鹜 “, 如果学杜季良不成, 就会成为轻薄之徒, 那就成了 “ . . 画虎不成反类狗“. 因为 “ 狗“在古代也称作 “犬“, 所以人们把 “ 画 虎不成反类狗 “ 写成画虎类犬 , 用来比喻学习技能而学得不像的 人. 成语举例 他跟李老师学习舞蹈, 但是画虎类犬 , 一点也没有学成 . 5. 沆瀣一气 成语解释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作者出处宋代钱易的南部新书. 戊集 . 成语典故 唐代有一个叫崔沆的人, 十年苦读终于一朝及第, 考中进士后在 京城做官 , 有一年 , 皇帝派他担任科举考试的主考官. 他办事认真 , 一丝不苟 , 考试工作进行得非

32、常顺利. 等放出金榜时 , 其中有个名 叫崔瀣的老生被录取了. 旁观者看了后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因为 主考官叫崔沆 , 而中榜者叫崔瀣, 如果把他们的名字连在一起就 是“崔沆瀣 “, 而“ 沆瀣 “ 正好是夜间放屁的一种别称. 本来两人的 名字连在一起完全是一种巧合, 没有可笑之处 , 但是由于二人一 个是主考官 , 另一个是考生 , 所以人们就讥笑他们是“ 座主门生 , 沆瀣一气 “, 这里的 “座主 “即主考官之意 . 后来 , 人们引用 “ 沆瀣一 气“比喻臭味相投的人勾结在一起. 成语举例 他们两个人沆瀣一气, 狼狈为奸 , 做尽了坏事 . 6. 含沙射影 . . 成语解释比喻用心险恶

33、 , 手段卑劣的人暗中进行造谣诬蔑, 打击 或者陷害别人的行为. 作者出处白居易读史 成语典故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读史 诗, 它的内容如下 :“ 含沙射影 , 虽病人不知 , 巧言构人罪 , 至死人不疑 .“ 这首诗里的 “含沙射人影 “源于一个传说 . 相传古时候水里有一种虫, 名叫蜮 , 又叫短狐 , 有时也称作射卫或 射影 . 它的头上长有角 , 背上长有甲 , 没有眼睛 , 长有三只脚 , 有翅 膀, 能够在水面上飞翔, 嘴里长着像弩一样的东西, 形状像鳖 , 耳 朵非常灵敏 . 当它在水边时 , 如果听见有人 , 畜从它身边经过, 就 会从嘴里喷出一种气体, 直射向人体 , 人畜

34、如果中了这种气体就 会全身生病 . 它在水面时 , 如果听见有人的脚步声走近, 就会用嘴 含着细沙朝人或人倒映在水里的影子喷射, 人体或人影被射中后, 也会生病不起 . 后来, 人们把它改为 “含沙射影 “, 用来比喻用心险 恶, 手段卑劣的人暗中进行造谣诬蔑, 打击或者陷害别人的行为. 成语举例 敌人这样做 , 简直是含沙射影 , 血口喷人 . 7. 狗尾续貂 成语解释表示续作不佳 . 作者出处晋书 . 赵王伦传 成语典故 . . 晋武帝司马炎死后, 儿子司马衷继位 , 他对朝政一窍不通, 大权落 到贾后手里 , 贾后生性凶狠狡诈, 赵王司马伦以此为借口带兵冲 入宫廷 , 杀死了贾后 , 自

35、封为相国 . 司马伦为了笼络朝臣, 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于是大封文武百官. 等到一切就绪后, 又废掉晋惠帝 , 自称皇帝 . 当时规定 , 王侯大臣 都戴用貂尾装饰的帽子, 由于司马伦大肆封官晋爵, 所以一时貂 尾都不够用, 所以只好用狗尾来代替, 人们就据此编了两句民 谣:“ 貂不足 , 狗尾续 .“ 用来讽刺朝廷 . 后来 , 人们用 “ 狗尾续貂 “表示续作不佳 . 清代蒲松龄的 代王次公 与颜山赵启 里有这个典故 :“ 庇舆盖中 , 仍添昼行之锦 ; 从缙绅后 , 张惭尾续之貂 .“ 成语举例 他这样做反而是狗尾续貂了. 8. 病入膏肓 : 成语解释形容人的病情极为严重, 到了无药可

36、治的程度, 并引申 形容某种情势或问题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作者出处左传 . 成公十年 成语典故 源于左传成公十年 . 晋景公生了重病, 经过许多医生医治, 都不见好转 . 后来 , 他听说秦国有个名医的医术非常高明, 于是便 派人日夜兼程去请. 在医生还没有到来之前, 晋景公做了一个梦, 梦见有两个小孩子站在他身边说话. 一个说 :“ 你知道吗秦国要 . . 来个名医 , 恐怕要伤害我们.“ 另一个满不在乎地说:“ 你怕什么 ! 我们居肓之上 , 膏之下 , 他是没法对付咱们的.“ 不久 , 名医到达晋 国, 立刻给晋景公诊病, 医生对晋景公说 :“ 你的病非常危险 , 疾病 在肓之上 ,

37、膏之下 , 用灸法攻治不下, 扎针又达不到 , 吃汤药也无 济无事 .“ 晋景公想起自己做过的梦, 便点了点头说 :“ 你的医术真 高明啊 !“ 说罢 , 让人送给医生一份厚礼, 让他回秦国去了. 后来 , 人们用 “病入膏肓 “ 形容人的病情极为严重, 到了无药可治的程度, 并引申形容某种情势或问题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成语举例 他已经病入膏肓 , 无药可救了 . 9. 杯弓蛇影 成语解释比喻疑神疑鬼 , 神经过敏 , 自相惊扰 . 作者出处汉代应劭风俗通, 又见于晋书 . 乐广传 成语典故 源于汉代应劭风俗通, 又见于晋书乐广传 . 相传晋国有 个名叫乐广的人 , 有一次 , 他邀请一位朋

38、友到家里喝酒. 当这个朋 友举起酒杯却忽然看到酒杯里有条小蛇, 可是已经晚了 , 他把它 喝下去了 . 回家以后这人就生起病来, 他认为是蛇作怪 . 乐广听说 朋友病了便前去探望. 朋友给他说起得病的原因. 乐广百思不得 其解 , 好好的酒里怎么会有蛇呢他把朋友安慰了一番后回到家 里, 突然看到墙上挂着一张弓, 他心里一亮 , 想到蛇一定是弓倒映 在酒杯中的影子 . 第二天 , 乐广又邀请那个朋友在原地饮酒, 斟满 . . 了一杯酒 , 恭敬地请朋友喝. 朋友一看连忙说:“ 杯里有蛇 , 我不 喝!“ 这时乐广哈哈大笑, 指着墙上挂着的弓让朋友仔细看, 那位 朋友顿时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没几天

39、 , 他的病就好了 . 后来 , 人们 把这个故事概括为“杯弓蛇影 “, 用来比喻疑神疑鬼, 神经过敏 , 自 相惊扰 . 成语举例 金 凉含隐痛 , 负奇冤 .( 清 黄遵宪感事诗 ) 10. 作壁上观 成语解释壁: 壁垒 . 原指双方交战 , 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 后多比 喻站在一旁看着 , 不动手帮助 . 作者出处史记 . 项羽本纪 :“ 及楚击秦 , 诸将皆从壁上观 .“ 成语典故 秦朝末年 , 项羽与叔父项梁起兵反秦, 推举楚怀王之孙为楚王, 军 威大震 . 已被秦朝灭亡的赵, 魏, 燕, 韩诸国 , 也伺机复国 , 与楚王 结盟反秦 . 项梁率军接连取胜, 秦二世胡亥急遣大将章邯统

40、领大军镇压. 定 陶一战 , 楚军大败 , 项梁战死 . 章邯遂挥师攻赵 , 围困赵王于巨鹿 . 赵王向楚王紧急求救. 楚王以宋义为主将, 项羽为副将 , 率师援赵 . 宋义力图避开秦军锋芒, 保存实力 . 楚军开抵安阳 , 竟一驻四十六 天, 只待秦赵厮杀两败俱伤, 才挥戈出击 . 这就急煞项羽 . 他几番 催促宋义渡河作战, 都被拒绝 . 宋义甚至说 :“ 冲锋陷阵 , 我不如你 ; 筹谋划策 , 则你不如我 .“ 项羽一怒之下 , 杀了宋义号令全军, 并报 . . 告楚王 . 楚王命项羽为主将. 项羽亲率全军渡过漳水, 旋即 “ 破釜 沉舟 “, 每人只发三天干粮 , 与秦军决一死战 .

41、 此时 , 集结在前线的已有来自各地的十几支援赵部队. 各路援军 见秦军势大 , 都固守营寨 , 不敢轻易出战 . 楚军一到 , 立即发动猛 攻. 一场恶战 , 杀声震天 . 楚军将士似出山猛虎, 以一当十 , 直杀得 秦军落花流水 , 溃不成军 . 各路援军都在自己的营垒上看到了这 一壮观场面 . 楚军大捷 , 项羽从此成为各路反秦部队的领袖. 成语举例 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 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 所以 我是袖手的 .( 鲁迅两地书七 ) 11. 重如泰山 成语解释泰山: 喻极重 . 像泰山那样重 . 比喻意义重大 . 作者出处司马迁报任安书:“ 人固有一死 , 或重于泰山 ,

42、或轻 于鸿毛 .“ 成语典故 司马迁 , 字子长 , 汉夏阳人 . 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的太史令. 他自 幼受父亲影响 , 十岁便开始阅读古文经典, 从二十岁起漫游全国, 扩展了胸襟和视界, 为日后的写作积累了历史知识和生活经验. 司马谈去世后三年, 司马迁继承父志 , 担任太史令 , 有机会博览皇 家图书典籍 . 经过四五年的准备 , 四十二那年 , 他正式写作史记. 正当司马迁专心著述之际, 巨大的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 公元前 . . 99年, 汉将李陵领兵五千抗击匈奴, 不料被八万匈奴骑兵包围, 在 杀伤敌军一万多人之后, 粮尽援绝 , 被俘投降 , 朝廷震惊 . 司马迁 认为李陵有功于汉

43、, 投降出于一时无奈, 必将寻找机会报答国家. 正好汉武帝问他对此事的看法, 他就把自己的想法说了. 汉武帝 一听大怒 , 以为这是为李陵辩护, 还有讽刺国舅李广利率领大军 正面拒敌而怯懦无功的意味. 司马迁因此获罪 , 翌年被处 “ 腐刑“, 受到极大的摧残和侮辱. 司马迁想到了死 . 人总是要死的 , 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 有的人 比鸿毛还轻 . 想到著述还没完成, 不应轻于一死 , 他终于从周文王 被拘禁而写周易 , 孔子一生困顿不得志而作春秋, 屈原被 放逐而赋离骚, 左丘失明而有国语传世等先贤的遭遇中 看到自己的出路 . 出狱后 , 司马迁忍辱负重, 发愤著书 , 经过多年努力 ,

44、 终于完成了 历史巨著史记 , 成为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 史记被誉为 “史家之绝唱 , 无韵之离骚 “. 12. 月下老人 成语解释原指主管婚姻的神仙. 后泛指媒人 . 简称 “月老 “. 作者出处唐. 李复言续幽怪录 成语典故 唐朝时候 , 有一位名叫韦固的人, 有一次 , 他到宋城去旅行, 住宿 在南店里 . 一天晚上 , 韦固在街上闲逛 , 看到月光之下有位老人席地而坐, 正 . . 在那里翻一本又大又厚的书, 而他身则放着一个装满了红色绳子 的大布袋 . 韦固很好奇地过去问他说:“ 老伯, 请问你在看什么书呀!“ 那老人回答说 :“ 这是一本记载天下男女婚姻的书.“ 韦固听了

45、以后更加好奇, 就再问他 :“ 那你袋子里的红绳子, 又是 做什么用的呢 “ 老人微笑着对韦固说:“ 这些红绳是用来系夫妻的脚的, 不管男女 双方是仇人还是距离很远, 我只要用这些红绳系在他们的脚上, 他们就一定会和好 , 并且结成夫妻 .“ 韦固听了 , 自然不会相信 , 以为老人是和他说着玩的. 但是他对这 古怪的老人 , 仍旧充满了好奇 , 当他想要在问他一些问题的时候, 老人已经站起来 , 带着他的书和袋子, 向米市走去 , 韦固也就跟着 他走 . 到了米市 , 他们看见一个盲妇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女孩迎面走 过来 , 老人便对韦固说 :“ 这盲妇手里抱的小女孩便是你将来的妻 子.“

46、韦固听了很生气, 以为老人故意开他玩笑, 便叫家奴去把那小女 孩杀掉 , 看他将来还会不会成为自己的妻子. 家奴跑上前去 , 刺了 女孩一刀以后 , 就立刻跑了 . 当韦固在要去找那老人算帐时, 却已 经不见他的踪影了 . 光阴似箭 , 转眼十四年过去了, 这时韦固已经找到满意的对象, 即 将结婚 . 对方是相州刺史王泰的掌上明珠, 人长得很漂亮 , 只是眉 . . 间有一道疤痕 . 韦固觉得非常奇怪, 于是便问他的岳父说:“ 为什 么她的眉间有疤痕呢 “ 相州刺史听了以后便说:“ 说来令人气愤 , 十四年前在宋城, 有一 天保姆陈氏抱着他从米市走过, 有一个狂徒 , 竟然无缘无故地刺 了她一

47、刀 , 幸好没有生命危险, 只留下这道伤疤 , 真是不幸中的大 幸呢 !“ 韦固听了 , 愣了一下 , 十四年前的那段往事迅速地浮现在他的脑 海里 . 他想 : 难道他就是自己命仆人刺杀的那个小女孩于是便很 紧张地追问说 :“ 那保姆是不是一个失明的盲妇 “ 王泰看到女婿的脸色有意, 且问得蹊跷 , 便反问他说 :“ 不错 , 是个 盲妇 , 可是 , 你怎么会知道呢 “ 韦固得到证实之后, 真是惊讶极了 , 一时间答不出话来, 过了好一 会儿才平静下来 , 然后把十四年前在宋城遇到月下老人的事全盘 说出 . 王泰听了 , 也感到惊讶不已. 韦固这才明白 , 月下老人的话 并非开玩笑 , 他们

48、的姻缘真的是由神作主的. 因此夫妇两更加珍 惜这段婚姻 , 过着恩爱的生活 . 不久这件事传到宋城, 当地人为了纪念月下老人的出现, 便把南 店改为 “订婚店 “. 由于这个故事的流传, 使得大家相信 : 男女结合是由月下老人系 红绳 , 加以撮合的 , 所以后人就把媒人叫做“月下老人 “, 简称为 “ 月老 “. 成语举例 . . 正是一对佳人才子. 虽在海外 , 也是一国驸马 , 富贵无穷 . 况天缘 是赤绳系定的 , 不必多疑 . 13. 与狐谋皮 成语解释比喻跟恶人商量要他放弃自己的利益, 绝对办不到 . 作者出处太平御览卷二0 八引符子 :“ 欲为千金之裘而 与狐谋其皮 , 欲具少牢

49、之珍而与羊谋其羞, 言未卒 , 狐相率逃于重 丘之下 , 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成语典故 周朝的时候 , 有个人想办一场非常丰盛的羊肉宴请大家吃, 可是 他不知道要去哪里找羊肉. 他想了很久 :“ 羊肉长在羊身上, 当然 是去请羊群帮忙才对!“ 他走到羊群前面 , 很客气地向他们借羊肉, 羊群一听 , 全都吓得躲到森林里面不敢出来. 这个人失望而归 . 第 二次 , 他又想做一件价值千金的狐皮大衣, 可是去哪里找狐狸皮 呢 他想:“ 当然是去找狐狸要呀, 狐皮长在狐狸身上!“ 于是 , 他连 夜跑到山上去找狐狸, 结果狐狸听了他的话后也掉头就跑, 只留 下这个人一脸懊恼地说:“ 我这么客气地请你们帮忙, 怎么都没人 肯帮我 !“ 14. 一字千金 成语解释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 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 上特别出色 , 字字珠矶 , 不可多得 . 作者出处 史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