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类上市公司.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016750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类上市公司.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类上市公司.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类上市公司.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类上市公司.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类上市公司.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类上市公司.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建筑类上市公司.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 筑 管 理 学 院建筑企业财务管理课程设计姓 名 学 号 20070765 班 级 工 造 九 班 指导教师 2010年12月 1本课程设计选取的建筑类上市公司为 中国建筑 证券代码:601668中国建筑损益表 损益表2010年06月2009年06月2008年06月营业额5,584,219 5,501,951 5,439,138 经营溢利443,284 331,449 306,103 联营公司9,546 3,550 4,899 除税前经营溢利477,561 334,999 311,002 税项75,833 31,648 23,814 少数股东利益0 0 7,118 股东应占溢利401,72

2、8 303,351 280,070 货币HKD000 HKD000 HKD000 2 中国建筑资产负债表报表日期2010/9/302009/9/302008/9/30流动资产货币资金65,925,800,000.0084,698,800,000.0022,756,100,000.00结算备付金-拆出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1,154,720,000.0021,757,000.0026,648,600.00衍生金融资产-应收票据279,502,000.00168,860,000.00161,660,000.00应收账款49,463,300,000.0038,506,500,000.0034,171,

3、900,000.00预付款项22,493,100,000.0012,566,600,000.0012,144,500,000.00应收保费-应收分保账款-应收分保合同准备金-应收利息-15,267,500.00应收股利657,000.00168,000.003,797,490.00其他应收款14,061,700,000.0013,998,000,000.0010,961,500,000.00应收出口退税-应收补贴款-应收保证金-内部应收款-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存货113,278,000,000.0058,324,200,000.0085,778,200,000.00待摊费用-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4、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3,001,340,000.005,023,660,000.00400,000,000.00其他流动资产1,799,540,000.001,124,930,000.00316,353,000.00流动资产合计320,117,000,000.00248,604,000,000.00166,736,000,000.00非流动资产发放贷款及垫款-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407,990,000.00702,639,000.00345,924,000.00持有至到期投资-328,721.00长期应收款16,562,200,000.005,912,990,000.005,841,880,

5、000.00长期股权投资12,878,000,000.004,529,590,000.004,320,820,000.00其他长期投资-投资性房地产5,195,580,000.004,223,690,000.001,503,250,000.00固定资产原值-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净额11,254,000,000.008,714,250,000.007,407,700,000.00在建工程1,505,690,000.001,390,270,000.001,103,520,000.00工程物资74,000.009,401,000.007,913,250.00固定资产清理

6、-53,000.00-生产性生物资产-公益性生物资产-油气资产-无形资产4,788,470,000.003,816,640,000.003,045,790,000.00开发支出-商誉1,533,590,000.001,568,360,000.001,392,890,000.00长期待摊费用169,844,000.00134,474,000.00129,766,000.00股权分置流通权-递延所得税资产1,290,340,000.00868,423,000.00770,027,000.00其他非流动资产1,031,320,000.00-非流动资产合计57,617,100,000.0031,870

7、,800,000.0025,869,800,000.00资产总计377,734,000,000.00280,475,000,000.00192,606,000,000.00流动负债短期借款13,614,800,000.003,555,770,000.0016,695,200,000.00向中央银行借款-吸收存款及同业存放-拆入资金-交易性金融负债-衍生金融负债-应付票据7,875,790,000.004,704,470,000.003,723,460,000.00应付账款89,528,000,000.0061,404,600,000.0049,321,800,000.00预收款项46,664,

8、700,000.0046,653,000,000.0035,550,900,000.00卖出回购金融资产款-应付手续费及佣金-应付职工薪酬1,753,430,000.001,313,460,000.001,193,400,000.00应交税费14,034,300,000.009,230,700,000.007,509,310,000.00应付利息27,258,000.00220,382,000.00318,558,000.00应付股利13,307,000.0044,921,000.0024,530,200.00其他应交款-应付保证金-内部应付款-其他应付款15,334,200,000.0011

9、,399,700,000.0012,999,700,000.00预提费用-预计流动负债-应付分保账款-保险合同准备金-代理买卖证券款-代理承销证券款-国际票证结算-国内票证结算-递延收益-135,948,000.00-应付短期债券-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13,033,600,000.007,918,530,000.005,237,050,000.00其他流动负债74,885,000.00102,335,000.00127,701,000.00流动负债合计210,972,000,000.00153,936,000,000.00132,702,000,000.00非流动负债长期借款34,251,0

10、00,000.0022,940,600,000.0020,353,300,000.00应付债券21,534,700,000.0011,419,900,000.005,056,250,000.00长期应付款6,829,870,000.005,600,520,000.004,300,890,000.00专项应付款70,933,000.0044,230,000.0014,742,000.00预计非流动负债47,174,000.0020,534,000.0096,817,300.00递延所得税负债4,590,370,000.00352,880,000.00341,156,000.00其他非流动负债25

11、,760,000.005,398,000.0012,520,900.00非流动负债合计67,512,300,000.0040,520,000,000.0030,175,700,000.00负债合计278,484,000,000.00194,456,000,000.00162,877,000,000.00所有者权益实收资本(或股本)30,000,000,000.0030,000,000,000.0018,000,000,000.00资本公积29,111,200,000.0031,137,200,000.00-6,249,270,000.00库存股-专项储备33,288,000.00-盈余公积24

12、8,493,000.0076,039,000.00110,153.00一般风险准备-未确定的投资损失-未分配利润14,405,100,000.006,433,860,000.003,081,850,000.00拟分配现金股利-外币报表折算差额181,808,000.00211,337,000.00234,741,000.00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73,979,900,000.0067,858,400,000.0015,067,400,000.00少数股东权益25,269,800,000.0018,160,300,000.0014,660,800,000.00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99,

13、249,700,000.0086,018,800,000.0029,728,300,000.00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总计377,734,000,000.00280,475,000,000.00192,606,000,000.00 中国建筑现金流量表报告期2010/9/302009/9/302008/9/30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22,226,000,000.00183,707,000,000.00146,216,000,000.00客户存款和同业存放款项净增加额-向中央银行借款净增加额-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入资金净增加额-收到原保险合同保费取得的现金-收

14、到再保险业务现金净额-保户储金及投资款净增加额-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净增加额-收取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拆入资金净增加额-回购业务资金净增加额-收到的税费返还-34,950,000.00-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1,704,360,000.001,170,050,000.0013,559,600,000.00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23,930,000,000.00184,912,000,000.00159,775,000,000.00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25,688,000,000.00156,370,000,000.00139,741,000,000.00客户贷款及垫款净增

15、加额-存放中央银行和同业款项净增加额-支付原保险合同赔付款项的现金-支付利息、手续费及佣金的现金-支付保单红利的现金-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8,703,350,000.007,380,970,000.006,365,940,000.00支付的各项税费11,944,200,000.006,801,650,000.005,771,470,000.00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2,315,170,000.001,543,980,000.0016,984,300,000.00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48,651,000,000.00172,096,000,000.00168,863,000,

16、000.0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4,720,600,000.0012,816,300,000.00-9,087,160,000.00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152,728,000.00334,698,000.0057,864,200.00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897,139,000.00320,751,000.00262,459,000.00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396,300,000.00154,899,000.0075,711,400.00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914,276,000.00-5,929,000

17、.007,046,890.00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1,292,680,000.00965,623,000.0053,777,700.00减少质押和定期存款所收到的现金-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3,653,120,000.001,770,040,000.00456,859,000.00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2,937,230,000.001,970,160,000.001,514,000,000.00投资所支付的现金8,890,530,000.001,157,150,000.00922,877,000.00质押贷款净增加额-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2

18、,664,480,000.00696,267,000.00-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5,086,800,000.00323,117,000.004,288,760,000.00增加质押和定期存款所支付的现金-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19,579,000,000.004,146,690,000.006,725,630,000.00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925,900,000.00-2,376,640,000.00-6,268,780,000.00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967,219,000.0050,957,400,000.001,573,990,000.0

19、0其中:子公司吸收少数股东投资收到的现金327,775,000.001,469,520,000.00800,939,000.00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39,738,500,000.0014,092,600,000.0021,187,800,000.00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10,000,000,000.00-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1,180,950,000.00151,755,000.0015,197,000.00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1,886,600,000.0065,201,800,000.0022,777,000,000.00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18,460,800,000.0022,42

20、9,200,000.009,102,570,000.00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4,759,810,000.002,166,520,000.001,346,540,000.00467,976,000.00660,873,000.00276,768,000.00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486,803,000.0097,916,000.00168,390,000.00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3,707,400,000.0024,693,600,000.0010,617,500,000.00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8,179,200,000.0040,508,200,000.001

21、2,159,400,000.00附注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173,237,000.00-521,496,000.00-4,979,520.00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12,640,600,000.0050,426,300,000.00-3,201,460,000.00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78,275,700,000.0033,193,900,000.00-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65,635,100,000.0083,620,200,000.00-净利润-少数股东权益-未确认的投资损失-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油气资产折耗、生产性物资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22、待摊费用的减少-预提费用的增加-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损失-递延收益增加(减:减少)-预计负债-财务费用-投资损失-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存货的减少-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已完工尚未结算款的减少(减:增加)-已结算尚未完工款的增加(减:减少)-其他-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债务转为资本-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现金的期末余额65,635,100,000.0083,620,200,000.00-现金的期初余额78,275,700,000.0033,193,900,000.00-现金

23、等价物的期末余额-现金等价物的期初余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12,640,600,000.0050,426,300,000.00-3,201,460,000.00 二: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和未来发展状况 从政策方面讲,扩张政策与紧缩政策是经济管理中的主要手段,经济复苏只是扩张政策导致的一个结果。因此,经济是否复苏要看扩张政策的使用力度。目前,中国正在扩大内需来替换以出口为主的外需模式。经济刺激力度不会太小,从通货膨胀,信贷资金的规模都可以看出这种力度的存在。目前,中国股票市场最需要发挥融资的功能,一味下跌,它能实现这一功能吗,大盘下跌谁敢买股票,既然没有人买股票,钱又从那里来。最合理的

24、变化是箱体内震荡,四千点以上的套牢盘不去解放它,四千点以下玩玩算了。这样对流动性,资金供求都比较适合。未来的经济走向主要是依靠政府消费,政府消费容易控制经济的变化。大盘的合理点位要看参与者的规模,如果参与者多,可以上到四千点。之所以说至少在未来三五年不会出现大面积崩溃和全面萧条,“奥运”因素只是一部分,也不是最主要的因素,当然还包括对胡锦涛政府的信心等。主要原因就是人民币升值的长期预期(中国经济还处在一个泡沫的膨胀期)。 不管中国政府愿不愿意或承不承认,按平价购买力测算,人民币被低估百分之三十以上这已是事实,政府这样做只是为了继续保护低端的出口竞争力的权宜之计和处于政治考量(不愿美国插手国家自

25、主权利),而事实上这也不尽然,中国和美国是有贸易往来的,而且数目不小,从美国角度考虑这会损害它的国内产品竞争力也不无道理,所以说它无端指者中国内政这也不全对。如果人民币继续保持低值,这样会继续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危害世界经济,从长远来看对中国来说这种高消耗低价格的策略也不具有可持续性。这些问题相信政府高层或周小川他们心里自然有数,也非常清楚这种改革的迫切性。只是在这个转轨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国内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国内各种利益矛盾的协调以及时间问题等。 以上问题都还是建立在计划经济或半市场化的基础之上(比如汇率、利率还没有走向市场化,一些大的行业金融、电力、电信、钢铁等还处于垄断地位),而房地产和电

26、器产品率先走向市场的行业我们也可作些参考(尽管在这个过程中也有阵痛),面临中国对加入世贸组织所做的五年保护期的承诺的最后一年日渐结束,以上行业都将直接面临外部的竞争,新一轮的洗牌、重组并购也即将拉开。 单就人民币汇率来说,政府长期以来的行政定价也将结束,而摆在政府面前的有两种路径选择(回到计划经济已经不太可能):一条路是人民币一次性升值百分之十五以上(这样的结果将导致先前进入内地的外资胜利而归撤离出场,显然这样做对于正需要吸引外资来发展国内产业的中国政府来说是不愿意看到的)。另一条路就是现在我们看见的:缓步升值。这样长期吊着外资的胃口,以每年三到五个点的速度小幅升值,给外来资金一个长期升值的期

27、望(最好永远也不要让它离开),而在这个过程中受益最大的当然是中国经济(外资赚取的是帐面利润,而真正享用真金白银的是中国企业和民众)。就象美国目前这样,大力发展国内的高科技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制造一个象太阳系一样巨大的磁场来吸引着世界各路的资金,然后通过大量发行货币和债券、股票等,让民众无偿或低成本享用这些资源,当然也包括举债(国债、地方债、企业债)消费,而问题是美国作为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即使这样,它也还是有这个“国家信用”能够借到钱,融到资,并且还能保证不会撤资(撤资也无妨,因为世界货币美圆是它来发行,它早已把自己和世界捆在了一起,低成本享用他国资源)。所以这也正是中国政府目前所要学习的地方

28、,逐步使自己的货币走向国际化,大力发展自己的金融市场,立足国内,走向国际,虽然这也还需要时间的积累,且最终还要靠国内的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来解决,但在这个过程中为中国赢得了时间和经济高速发展所需的外部资金。 自从去年7月21日,人民币小幅升值百分之二点一并宣布人民币按市场供求关系允许每天千分之三(国际上是规定百分之三,虽然幅度过小,但至少是走向市场化的一步)的小幅波动,加之今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承诺不会再有出乎意料的情况发生,这就更加确定了政府对未来人民币政策选择第二种路径的可能性。这又不得不提起1985年日本签署“广场协议”导致国内十几年的经济衰退,实际上在我看来也不尽然,人们(尤其中国学者)只

29、是片面的认为这一切都是日圆升值所导致,却忽略了其国内金融改革不彻底等结构性因素,而恰恰相反日本从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在整个经济崛起过程中还得益于日圆升值的预期为其提供了经济发展所需的大量外部资金。现在的中国与当年的日本及其相似,而又有不同之处,那便是现在的中国有自己独立的外交和相对强大的军事力量,而日本没有(导致获利撤资)。所以中国若把握好当前的战略机遇期,奥运会圆满举办和登月计划顺利完成。就极有可能在20252030年经济总量超过美国,并且还不会出现外部撤资(当然这些都要建立在强大的军事、经济、外交和科技以及国内的政治、社会体制等综合配套改革基础之上的)。综合以上分析人民币在未来五年甚至更

30、长时间都是处在上升通道中(若发生战争、暴动、自然灾害等那又另当别论)。 基于以上考虑,只要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没变(而现在世界经济也正处在一片向好中,至少目前还没有任何衰退的迹象),所以房价就不会出现大跌。而当前政府的调控只是为了让这个行业健康平稳的发展,更不会打压房价,近期只是处于调整中,甚至还有再次冲高的可能,但不会出现几年前的爆发式增长。加之当前高达近9000亿美圆的外汇储备,就意味着央行要发行大量基础货币投放市场,所以当前正是货币流动性“泛滥”的时代(而央行又不敢轻易加息,这样会导致更大的热钱涌进,所以说目前的货币政策调控就向弹钢琴一样,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把握好的话就是中国崛起的契机),银

31、行的巨额存贷差(医疗、社保体系不健全人们不敢消费)找不到出路,所以前几年的投机性炒房团、炒煤团就成了这些资金的自然选择,尤其是外资还有博取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风险就更小了。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经济就会一直高歌猛进,我想2010年会是一个转折点。 现在随着房价的逐步平稳,资金自然会转向股市,加之股改的逐步完成,国内机构投资者(保险资金、社保资金、企业年金、开放式封闭式基金等的逐步规范强大)和股票市场逐步放宽对外资(QFII)的限制,这个市场相对来说还是一个投资“洼池”,所以下一个投资(或投机)热点自然会转向股市。我个人认为在未来五年保守估计上证大盘指数会到达3000点,乐观预测会冲向5000点大关(

32、当然这还要视政府对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和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进程而定,不过五年过度期已临近结束,相信就在近两年,除非政府不履行世贸承诺)。这些预测可以参考日本和台湾当年的金融发展史(日本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股市暴涨了19倍)。 至于你所说的摩根斯坦利的谢国忠,我以前观看过两次他的访谈,感觉他的经济学理论还不错,但有一点言辞过激。2004年3月和10月他分别两次言辞凿凿的预测中国经济和房价离最后算帐的日子不是一年而是几个月,而事实是那段时间正是摩根斯坦利及其旗下的房地产基金正在大举进军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之时(大摩当然知道中国经济不会马上崩溃),据说其目前已有十几亿美金投向中国的房地产。所以一边高调唱

33、空,一边私下大举做多正是这些国际巨头们惯用的操盘“阳谋”,所谓的不断唱衰正是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为其收购谈判提供筹码而已。谢国忠的理论并不是不对,而只是时间不象他说的那样。泡沫从膨胀到破灭是有一个过程的,而时间长短就要视每月、每季的国际国内经济数据和央行货币政策而定。实际上谢也只是大摩的一个过河卒,而我们更应该看其背后的利益集团。除非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突然改变(而近几年这种可能性很小),国内房价才有大规模崩溃的可能。三: 中国建筑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我国建筑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服务产业,本身起步比较晚,它作为一门产业的概念,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确认。我国建筑勘察、设计、施工行业整体水平仍然较低

34、,缺乏国际竞争能力;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建筑业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未能按国际惯例建立以工程技术咨询服务为核心的建筑业管理机制,国内外市场长期隔绝和资讯不通,不了解国际竞争规则和规律,缺乏与国外大承包商在同一环境下竞争的实践和经验。据统计,仅1998年,全球最大的225家国际工程承包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己有91家。中国入世后,将会有更多的外国承包商涌入,这对我国的国有建筑企业将是更加严峻的挑战。加入世贸对于中国就是一把双刃剑,对于我国的建筑业也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一、入世给我国建筑业带来的机遇 首先,外资会更多的进来,会创造更大的投资市场,从而带动整个建筑市场的增量。外资投向我国的能源、交通、

35、环保、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从而为国内建筑业的就业提供很大空间,进而带动国内建筑业的发展。其次,促进建筑业国际化经营。国内市场上的国际化竞争加剧,迫使我们从国际市场上找出路,必然走国际化经营道路,按国际市场需求、国际标准体系、价格体系、国际惯例来组织生产,促使国内建筑业的生产经营较快地与国际接轨。二、入世给我国建筑业带来的挑战 我们将面临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体制的挑战。加入WTO后,地方保护、部门保护都将弱化乃至取消,国内外企业基本上处于平等竞争地位。我国建筑业经营方式比较落后,不适应国际化经营的需要;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工程监理体制及工程风险管理体制与国际有很大差距;我国还未建立以工程担保和

36、工程风险为主要内容的工程风险管理制度,使企业竞争能力大大减弱;我国市场中介组织很不规范,其公正性、公平性有限,丧失客观性;市场准入制度虽初步形成,但缺乏严格的市场清出制度。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很难适应加入WTO带来的挑战与冲击。 其次是人才的挑战。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在专业方面不比发达国家同行逊色,但一专多用的人才普遍比发达国家少,工程成本必然提高。另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资本和跨国公司将会以各种优厚条件及科学高效的人才管理方式与我们争夺人才,必将加重人才流失。 再次是市场的挑战。国外大型建筑业承包商逐步进入我国建筑市场,现行市场格局将被打破,大型工程项目,特别是基础设施、公

37、共设施、环境治理和工业成套设备市场竞争加剧。加人WTO后,我国建筑市场规范化的压力将迅速增大,工程项目承包对承包商在管理、技术以及资金和风险承担方面的要求将更加苛刻。 最后是价格的挑战。入世后价格的挑战十分严峻,必须迅速采取措施使行政型定价向市场形成价格方向转变,使价格随行就市,政府可利用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将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劳动生产力水平、供求关系、产品质量、技术进步、经济效益等作为价格形式的综合参数进行调控,通过价格竞争促使企业进步。入世后我们还面临另一个价格挑战,就是我国企业的利润并不完全作为利润来使用,例如折旧率偏低、补偿不足、福利奖金、住房补贴、职工医疗等都是从利润中开支,而在

38、国际上大都是列入生产成本的,因此在会计成本预算上也必须与国际接轨。三、针对挑战可以采取的多种对策 1、观念的转变。树立大生产、大市场、大流通观念,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迅速地把实力转化为竞争力。建立起真正的市场主体,要一步调整结构,剥离不良资产,优化资本结构,花大气力尽快向智力密集、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的管理型公司转变,形成强大的竞争力。 2、企业运作体系的发展。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在改制重组过程中,应与现代管理模式的建立相结合,包括建立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体系、环保管理体系及安全管理体系,并以这三大体系为核心有机地构建协调运作的建筑业现代管理模式。开拓和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一方

39、面使国际市场成为减少国内市场波动的调节手段,一方面又以国内市场为依托,使之成为应付国际市场变化的缓冲机制。 3、利用政策、法规保护我国的建筑市场。要加强对国际惯例与规范的学习与使用,加快建立适应国际竞争要求的企业经营管理体系。针对建筑企业的发展不平衡和各地建筑市场规范管理不尽一致的状况,政府要采取相应措施,灵活地对建筑企业采取适当保护模式,对建筑市场管理按照建筑法的要求进一步规范运作,使其在较短的调整时间内,不断提高应变能力。 4、人才的培养。为适应WTO和经济时代的要求,还必须制定科技人才培养规划,特别是资讯技术、新材料技术、综合集成技术等跨专业、多学科、复合型的研究和应用人才方面加大培养和

40、引进力度,以跟上科学技术发展和知识更新的步伐。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和引进,加大科技进步的力度。加强与国内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的横向联合,建立高效实用的科研体系,主要围绕提高工程质量、降低项目成本不断改革创新。在设计与施工项目上加大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更新力度,将研究成功的现有技术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用知识和科技的更新保持企业在成本土的竞争优势。 5、实行多元化发展。实施一业为主、多业并举的经营战略。建筑企业应根据行业特点,调整所有制结构,优化国有经济布局。要瞄准市场,高起点开拓、创新,开发出与企业相适应的项目,不断拓宽经营领域。坚持一业为主,多业并举,尽快形成建筑、安装、装饰、道路、房地产开发等于一体的综合经营管理体系,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提高竞争生存能力,增强企业在进入WTO新形势下的抗风险能力。入世将使内地经济运行的大环境发生深刻变化,当前的要务是深入具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