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决定互联网金融未来?.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20279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9.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数据决定互联网金融未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数据决定互联网金融未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数据决定互联网金融未来?.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数据决定互联网金融未来?.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数据决定互联网金融未来?.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数据决定互联网金融未来?.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数据决定互联网金融未来?.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大数据决定互联网金融未来? 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的简单叠加,更深层次的 变化是,一些基于互联网应用的特有技术,推动了新的商业 模式、产品、服务、功能在金融业内出现,金融体系随之经 历着新的变革。大数据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也被视为推 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在其发布的大数据:创新、竞争和 生产力的下一个新领域报告中指出:?大数据之大通 常是指数据量大到超过传统数据处理工具的处理能力,是相 对和动态的概念。 此外,大数据又被引申为解决问题的方法, 即通过收集、分析海量数据获得有价值信息,并通过实验、 算法和模型,从而发现规律、收集有价值的见解和帮助形成 新的商业

2、模式。? 金融业是大数据的重要产生者,交易、报价、业绩报告、 消费者研究报告、官方统计数据公报、调查、新闻报道无一 不是数据来源。但反过来,大数据对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助 推作用也逐渐浮现。 目标用户拼精准 大数据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第一个助推作用在于寻找合 适的目标用户,实现精准营销。 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新创企业或做贷款,或卖产品,凭借 高额收益率、手续费优惠,吸引用户选择自己。然而,在越 来越多同类企业吹响混战号角的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也不 得不面对来自同行业的竞争。盲目扩张,产品单一,使得竞 争力不强的互联网金融企业,由于不能保证稳定流量、无法 留住客户而倒闭,成为行业的?炮灰?。上海永利宝金融

3、信 息服务有限公司CEO 余刚分享了一组数据,以互联网金融领 域的 P2P业务为例,截止到2013 年底,中国有450 家 P2P 公司,最短命的P2P企业出现在海南省,创立2 天即倒闭。 在巨大市场压力面前,许多互联网金融企业都已意识到 自身产品的营销策略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欲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 更精准地定位产品,并推送给目标人群。正如德邦证券董事 长姚文平在其互联网金融一书中指出的:?与其一味地 苦思如何做得更好,不如考虑如何做得不同?。 谁是潜在的购买者?如何找到他们 ?并让他们产生兴趣? 精准营销的实现程度是互联网金融企业存活与崛起的 关

4、键所在,这个领域虽然未达到成熟的发展状态,但确实已 经有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营销案例。例如,梧桐理财网推出 了 2 万起点的 ?梧桐宝 ?,是一款8% 至 10% 预期收益的互联 网理财产品,其目标客户是能够承担?两万元起投 ?的中产 阶级 ; 速溶网推出的 ?速溶360? 旨在为在校大学生及毕业生 提供金融服务 ; ?住金所 ?的?安心过桥贷 ?是针对中小 微企业银行贷款周转推出的特色服务产品 大数据在为这些互联网金融企业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 并解决精准营销的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大数据通过动态 定向技术查看互联网用户近期浏览过的理财网站,搜索过的 关键词,通过浏览数据建立用户模型,进行产品实

5、时推荐的 优化投放,直击用户所需。 ?芝麻信用 ?控风险 其次,大数据在加强风险可控性,支持精细化管理方面 助推了互联网金融,尤其是信贷服务的发展。 通过分析大量的网络交易及行为数据,可对用户进行信 用评估,这些信用评估可以帮助互联网金融企业对用户的还 款意愿及还款能力做出结论,继而为用户提供快速授信及现 金分期服务。 事实上一个人或一个群体的信用好坏取决于诸多变量, 如收入、资产、个性、习惯等,且呈动态变化状态。可以说 数据在个人信用体系中体现为?芝麻信用 ?,它便于解决陌 生人之间以及商业交易场景中最基本的身份可信性问题,以 及帮助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识别风险与危机。这 些数据广泛

6、来源于网上银行、电商网站、 社交网络、招聘网、 婚介网、公积金社保网站、交通运输网站、搜索引擎,最终 聚合形成个人身份认证、工作及教育背景认证、软信息( 包 括消费习惯、 兴趣爱好、 影响力、 社交网络 )等维度的信息。 支付宝的大数据服务部负责人李颖赟以支付宝的用户 数据举例,目前支付宝3 亿名实名认证用户覆盖了近一半的 中国网民,他们的上网足迹提供了涵盖购物、支付、投资、 生活、公益等上百种场景数据,每天产生的数据相当于5000 个国家图书馆的信息量。当我们在淘宝、天猫等电子商务平 台上进行消费时就会留下我们的信用数据,当这些信息积累 到一定程度,再结合交易平台上我们的个人信息、口碑评价

7、等进行量化处理后,就能形成用户的行为轨迹,这对还原我 们每一个人的信用有相当大的作用。同时,通过交叉检验技 术,辅以第三方确认客户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开发网络人际 爬虫系统,突破地理距离的限制,可以更全面、更客观地得 到风险评估结论,从而加强互联网金融服务风险的可审性与 管理力度。 毫无疑问,大数据将在互联网金融将大展身手,但大数 据只是分析工具, 是人类设计的产物, 不应过分迷信。 以 P2P 借贷行业为例,目前借贷业务不仅需要网络审核,更需要线 下审核,信贷员的从业经验和责任心是信贷安全的重要保障。 另外,除了个别企业,大部分互联网金融企业目前的用户规 模和交易额都不大,缺乏大数据基础,也无力承担所需的基 础设施和处理成本。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发挥 大数据的优势,避免其劣势,将决定互联网金融的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