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农村经济人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502312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农村经济人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乡镇农村经济人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镇农村经济人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农村经济人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乡镇农村经济人组织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特征码 rqlRLqcISOrYRahmXyiy * 农村经济人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它迎合了农业、农村 和农民的发展需求,同时经济人利用自己信息灵通、服务优良、 信誉好等优势,在生产厂商和农村之间筑起了沟通的桥梁。近 年来,威宁县*镇农民党员组成农村经济人队伍,积极帮助当 地农户外销农产品,购买优良农种,带回市场的最新供求信息, 及时帮助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在*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扶持下, *镇经济人组织已发展成为一支有 40 人左右、有固定办公场所、 有统一的组织制度和章程、能承担一定市场风险、走得出去、 引得进来的队伍。目前,*镇正借鉴云南宣威、昭通

2、等地经济 人组织建设经验,积极组织实施“一组一名经济人” , “村村都 有大专生”的预定目标。 一、主要做法 (一)注重“四个结合” ,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人队伍 一是把经济人队伍建设与“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相结合。 在“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期间,*镇党委、政府立足“让 党员干部长期受教育、农民群众长期得实惠”指导思想,进一 步理清了农业发展思路,结合本镇的气候、区位等独特优势,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面积推广中药材种植。在这个背景下, 第 2 页 *镇出现了以中药材买卖为职业的经济人,他们大都是村里比 较有经济头脑的农民,相当一部份还是共产党员。随着中药材 种植面积的增大,原有的经济人无论在数量

3、、素质还是规范程 度上都无法和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今年,结合先进性教育活 动的开展,镇党委、政府把经济人组织的规范化建设及时纳入 了全镇工作的总体目标,明确了一名副镇长分管经济人组织建 设。通过近一年的努力,目前,全镇已发民村经济人队伍 40 余 人,成立了经济人协会,制定了制度和章程,镇里还拨出一定 经费,组织了对经济人队伍的系统培训。增强经济人熟悉市场 规律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 二是把经济人队伍的建设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相结合。镇 政府召开农副产品订单洽谈会,邀请各地农产品商家来洽谈业 务,发展新的经济人,积极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有了 “中介人” ,农民手中的农副产品不再担心难卖了。*镇

4、公平村 折尔根产业发展迅猛,年产在万公斤以上。全村贩运折尔 根经济人多达 8 人,有经济人牵线,村民们种的折尔根都能找 到好“婆家” ,年年都供不应求。在宣威市平桥中药材批发大市 场,由经济人刘彬牵线,哲党镇板桥村的百合、三七等中药材 近日已陆续上市,每天销售量达万公斤,日交易额达 8000 多 元。经济人组织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了地方经济 的发展,加快了全镇小康建设步伐。今年,*镇经济走势看好, 上半年完成地税 50 万元,同比增长 8.8%,完成国税 20 万元, 第 3 页 同比增长 9.1%。截止目前收购烟叶 1.8 万公斤,预计全年可完 成 30 万公斤,创利税 20 余万

5、元。 三是把经济人队伍的建设与示范服务基地相结合。经济人 队伍的不断扩大带动了示范服务基地建设,有了“中介人” ,农 民手中的农副产品不再担心难卖了。镇党委进一步加强了示范 服务基地建设的力度,在去年建成的 6 个示范服务基地的基础 上,今年新建示范服务基地 4 个。其中,百合基地 1 个 150 亩, 年产百合 15 万斤,产值 22.5 万元;天麻基地 1 个 30 亩,年产 天麻 12 万斤,产值 90 万元;折耳根基地 1 个 200 亩,年产折 耳根 300 万公斤,产值 250 万元;蘑玉基地 1 个 50 亩,年产蘑 玉 20 万斤,产值 16 万元。 四是把经济人队伍的建设与农

6、民党员设岗定责相结合。经 济人队伍中,相当一部份是农民党员,他们能认真履行党员义 务、遵守党的纪律、热爱党的工作,有事业心和责任感,有开 拓创新精神和一定文化水平,能积极为党组织分忧,为人民群 众服务,在村民中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和威信,本人能自愿履行 确定岗位的工作职责。*镇党委把经济人队伍的建设与农民党 员设岗定责相结合,为比较优秀的农民党员经济人设立了村级 经济发展岗,明确了岗位目标职责及考核办法,并与定岗党员 经济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农民党员经济人定岗后,在农村 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普及推广农业 科学技术,拓宽增收渠道上做出了一定贡献,起到了带领群众 第 4 页 共

7、同致富的示范带头作用, (二)通过“五个抓落实” ,促进了经济人组织得到了“五 个增强” 一是通过政策服务抓落实,经济人组织的政策保障得到增 强。为鼓励经济人能放开手脚,帮助农民致富增收,镇直所属 部门在项目上、技术上主动提供上门服务,通过经济人组织特 别是组织中的农民党员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向全村幅射。 同时,镇司法所还积极为经济人组织提供免费的法律法规的咨 询,在贸易纠纷中积极为经济人组织提供司法服务,为经济人 的合法活动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镇党委、政府还在经济人组 织遇到难于调解的纠纷和困难时,积极出面协调,帮助经济人 一起抵御市场风险。 二是教育培训抓落实,经济人组织抵御市场风险的能

8、力得 到增强。经济人协会成立后,镇党委、政府结合“农民党员教 育、致富双工程” ,拨出了专门的培训经费,组织了一次专门的 经济人组织培训。镇里还专门从县司法局、农业局、农办、扶 贫办等部门请来相关业务人员对经济人进行政策、法规、技术、 经济人执业规范等知识进行培训,培训达到 150 余人次。培训 结束后,镇党委政府为信誉好,符合执业规定的部份经济人颁 发了证书。 三是活动阵地抓落实,经济人组织归属感得到增强。经济 人协会成立后,协会根据经济人活动的领域不同把协会细分为 第 5 页 5 个小的经济组织(包括从事畜牧交易、农用物资交易,中药 材买卖与深加工、劳动务工人员中介等五个组织) 。镇党委政

9、府 充分利用村综合办公楼的优势,为经济人组织活动提供了办公 场所,让他们有址办事,达到条件的村还挂了牌子,极大增强 了农村经济人的归感属。 四是制度建议抓落实,经济人组织活动的规范性得到增强。 为使经济人队伍的活动进一步规范,彻底杜绝社会上一些不法 分子假借经济人之名从事坑农害农的事件发生,在镇党委的统 一领导下,*镇经济人协会充分借鉴了其它经济发达乡镇(如 “云南会泽大井乡” )的成功经验,制定了一套规范、完善的管 理制度,如“统一持证执业制度” 、 “经济人执业证年审制度” 等。从根本上杜绝了经济人坑农的事情发生,进一步规范了经 济人组织的活动。 五是宣传动员抓落实,农民增收致富的经济意识

10、得增强。 经济人组织刚出现时,虽然镇党委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他的 重要性,但由于这是一个新出现的经济组织,广大农民对他们 不了解,有怕上当受骗的心理。为打消群众顾虑,镇党委政府 在对经济人进行规范管理的同时,充分利用标语、广播、远程 教育等方式,广泛宣传经济组织的作用,让广大群众相信他们, 走近他们,与他们进行合作。通过宣传,有一部份农民加入了 经济人队伍,更多的农户则围绕农产品的种、销等组成了农业 经济互助合作组织,并结合市场的需求,改变传统农业种植模 第 6 页 式,向定单式农业发展。 (三)加强横纵联系,两省三地经济人互联互动。 一是加强了与毗邻乡镇的交流与合作,互通信息有无。协 会成立

11、后,不定期与会泽县、宣威市的农村经济人组织召开非 政府的合作洽谈会,互相沟通农产品供求信息。今年四月,通 过经济组织联系,云南投资商人就积极与*镇联系,准备在* 镇公坪村筹办一个“农家乐”度假休闲山庄的项目,目前,该 项目已进入准备实施阶段。二是加大门户开放力度,取消了对 经济人相互往来的限制。两省三县(市)经济人组织可以相互 联动,扩大农村经济贸易的覆盖面。三是充分发挥经济人队伍 的信息资源优势,采取支部+协分+示范基地的方式,及时积极 帮助农民调整产业结构,走传统农业向定单农业转变的路子。 今年 3 月,*镇组织了一批优秀农村经济人代表参观考察宣威 市和会泽县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两地农

12、村经济人相互进 行了交流和研讨。 二、农村经济人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由于绝大多数经济人没有经过专门培训,无论在规范经营 方面还是在文化素质上,都需要提高,主要体现在: 一是由于部分农民经济人素质低,做出坑农、害农行为, 使农民对经济人产生了不信任感。有的经济人把农民的作物收 走了,却不给钱,能躲就躲。有的经济人缺斤少两,压质压价。 特别是在订单农业中,如果所签订的农作物卖不出去,经济人 第 7 页 就不来收购。在农民所签的农业订单中,经济人违约的事时有 发生。 二是农村经济人以个体经营为主,组织化程度偏低。在农 村经济人实体中,个体经营占了很大比重,合伙型、公司型等 经济人实体较少,

13、尚处于初始发展阶段。经营规模、经营信誉、 经营资质、抗风险能力都比较低。 三是农村经济人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由于个体经济人所占 比例较大,经济活动大多呈松散型。农村经济人相互之间缺乏 信息联系和交流,更缺乏自律管理及权益的自我保护机制。 针对存在的问题,个人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决。一是 要积极鼓励自主择业的大中专毕业生加入经济人组织,从根本 上提高经济人队伍文化素质。二是应积极与工商等主管部门协 调,加大对经济人组织的监管力度。三是严把“入口” ,疏通 “出口” 。每年都要坚持对经济人的从业资格进行“年审” ,合 格的由工商部门统一颁发资格证,及时把那些做出坑农、害农 行为的假“经济人”清

14、理出经济人组织。同时,定期公布信誉 良好的经济人名单,对他们诚信的经商行为加以鼓励。四是以 研究解决现实问题为重点,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手 段,自制符合实际的“经济人活动教材” ,进一步加大对经济人 组织的教育培训。五是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加强农村经济 人相互之间的信息联系和交流,建立自律管理和权益的自我保 护机制。六是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按照“三培养” 第 8 页 的工作机制,大力培养经济人入党积极分子,符合条件的及时 吸收入党。加强对党员经济人的培养锻炼,选拔进村“两委” 班子,切实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加贴近经济发展、介入经济发展、 领导经济发展,激发各类人才为村级经济发展服务,促进农村 的全面协调发展。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