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情境创设阶段性总结.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28706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18 大小:10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阶段性总结.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阶段性总结.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阶段性总结.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阶段性总结.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阶段性总结.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情境创设阶段性总结.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情境创设阶段性总结.pdf(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课题 阶段性总结 育 英 小 学 2011 年 10 月 .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课题 阶段性总结 我校组织开展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研究课题是尧都区教育 局教研室组织实施的课题。一年多来,课题组按照总课题方案,在做到领导 到位,人员落实,经费保障的前提下,认真组织开展研究活动,重点对在小 学数学中如何运用教材情境和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进行了研究,在小学数 学情境运用和创设的有效性方面探索了一点可借鉴和推广的经验。我校课题 组按期完成了实验任务,现将实验情况作一阶段性总结: 一、课题研究的措施 1、领导重视,举措得力。该课题组领导高度重视,尧都区教研

2、室闫红云 老师亲自指导该课题研究活动,亲自主持该课题研究,并多次听取课题研究 情况汇报;学校校长、教学副校长也亲自参加该课题研究活动。学校保证了 该课题的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和实验教师的到位,还积极承办区域性该课题 研究活动,在校内还建立了一些激励机制,如:建立科研基金,重奖实验取 得成绩的实验教师;采用了一系列倾斜实验教师的得力措施,如减轻一些实 验教师的工作量,在外出学习、参加各级教研部门组织的教科研活动和在职 务晋升、评先、加级等方面优先考虑等等。 2、加强学习,提升水平。课题成员静心学习,品味书中的滋味,研究教 . 育的内涵。注重扩大视野,博采众长,延展知识,积“ 小流” 以成“ 江海”

3、 ,不断 的厚积拓展课题成员的教育文化视野,增加了底蕴。我们采取了灵活读书形 式,自学、集中辅导学、区教研员指导学相结合。学习中,课题成员结合自 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对新课程的理解和感悟,同时围绕研究主题网上学习。 学校还定期聘请闫红云老师、市教研室柴林喜主任等专家来校讲座,介绍教 改动态,以开阔教师视野,拓展知识面,为课题研究获得了良好的理论支撑。 建立了互动式反思沙龙对话。每一个课题成员带着感悟、困惑和疑问,作为 研究者来参加沙龙。在这里能够自由地进行交流与思维碰撞,在交流碰撞中 发现更深刻更精彩的见解,从而建立更高层次的共识,推动课题研究。 课堂实践注重: 课前集体备课 挖掘教材的内涵。

4、 备教材 -把握教材 的重点、难点;备学生 -思考如何从学生的学出发,教给学习方法;备教师自 己,思考对相关知识的拥有量。课中和谐教学展示天地课堂。课堂实 践中,课题成员充分认识到: 只有课堂实践注重 “ 把整个世界当作课程 ” ,即关 注儿童,关注儿童的经验、兴趣爱好,把课程内容和生活结合起来,就能体 验课堂的丰富多彩,体现叶澜提出来的“ 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 ” 。 课后反思 教学直面课堂中的不足。每一次教学实践后,我们总是组织课题成员进 行反思评价,先组员交流反思评价,再请有经验的专家和领导做总结评价。 有“ 同课异构 ” 案例反思、课题重点问题研究反思。 反思评价时, 课题成员在肯 定优

5、点的同时,指出不足。许多中肯的意见在反思评价中不断传出,促进了 课题实践的良性循环。 3、课题活动,丰富多彩。在一年多的课题试验研究过程中,我们课题组 组织开展实验教师有关课题论文、教案比赛活动;组织开展了实验教师情境 运用和创设情境案例搜集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了数学口笔算竞赛、数学小报 . 展示等学科活动。 二、研究成果分析: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通过对教材中教学情境的研究,在如何有效的应用 主题图和练习中的情境图方面提供有实际操作价值的成功经验和具体做法。 通过一年多的扎实研究,课题组在小学数学情境运用和创设方面探索了一些 方法,取得了一些收获: (一)正确有效地使用教材的主题情景图 新教

6、材呈现的内容,形式新颖,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它的最大特点之一是 设计了大量生动活泼的主题图。这些主题图色彩鲜艳,富有情趣,符合学生 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主动观察,更为我们教师的 教学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那么,怎样才能合理的利用主题图情境呢?有 以下几点策略: 1、深入领会内涵,理解主题图情境的意义,把握教学目标。 主题图内容丰富,含义深刻,凝结了众多编者对教育教学的认识、对数学 的理解。因此,深入地钻研主题图,切实把握主题图的含义是使用好主题图 的前提。“ 主题图 ” 教学要突出数学的特点, 充分挖掘 “ 主题图” 中有利于三维目 标实现的教学资源。只有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

7、,才能创设生动的主题情境, 组织有效的主题活动,课堂才是有效的、精彩的。 如一年级下册 “ 图形的拼组 ” 。乍一看,主题图展示的是手工书上做风车的 步骤,但结合单元教学,从数学的角度仔细推敲,不难发现,主题图所展示 的各个环节就是一个图形变换的过程,即“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形” 的变换过程。理解了这个深意,我们的教学就这样组织:课前让学生在家里 做风车,并提出要求,即注意观察自己在做风车过程中图形有什么变化;课 . 堂上,学生边描述,教师边演示。描述时要引导学生从图形变换的角度讲解, 例如用一张长方形的纸,把一个角的两条边对折成两个三角形,并把多余的 长方形部分剪去,展开就变成了一个

8、正方形。由于圆形的变化比较隐蔽,所 以我们可以让学生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风车玩耍,引导学生观察风车转动的 运动轨迹,进而总结各种图形是可以互相变换的,这样的教学才是符合主题 深意的,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掌握知识,才是真正达成了教学目 标。我们只有深刻地理解并正确把握了“ 主题图 ” 的意图,才能有效组织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挖掘主题图情境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材以主题图的方式设计了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富有儿童情趣的主题情 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这些情境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充 分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价值,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然而

9、,刚 入学的小学生,他们的想法还很天真,他们关注的往往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 而忽略场景中的数学信息。因此,教师在运用主题图时一定注意把握好图中 的数学价值。 如第二册“ 老鹰捉小鸡游戏图 ” , 让学生根据图提供的条件和问题“12 只小 鸡,我已捉住了 5 只,还有几只? ” 填算式进行计算。教学时我们是这样进行 的:先出示这幅图,问 “ 图上的小朋友在玩什么游戏?”“你们玩过老鹰捉小鸡 的游戏吗?喜欢玩这样的游戏吗?说说你们是怎么玩的?” 一听到要说说自 己喜欢玩的游戏,孩子们兴趣可高了,他们争先恐后地告诉我:“ 一个人当老 鹰,一个人当鸡妈妈,其余的都当小鸡。”“鸡妈妈要保护好自己的孩子小

10、鸡, 不让老鹰捉到。 ”“老鹰要想尽一切办法抓到小鸡” 接着我告诉小朋友: “ 你 们喜欢玩的这个游戏中有好多的数学问题呢!瞧!书上的扮演老鹰的小朋友 . 正在想一个数学问题呢,她在想什么数学问题呢?” 小朋友们积极地告诉我: “ 她在想 12 只小鸡,我已捉住了5 只,还有几只? ”“我们会解决她的问题, 12-5=7。” 然后我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 如果你是扮演老鹰的小朋友,你能想 到哪些数学问题?比一比谁想到的问题最多、最好!” 生 1:“12 只小鸡,我如果捉住7 只,还有几只? ” 生 2:“12 只小鸡,我如果捉住9 只,还有几只? ” 生 3:“12 只小鸡,我如果捉住12 只

11、,还有几只? ” 生 4:“ 有 12 只小鸡, 1 只鸡妈妈、 1 只老鹰,一共有多少小朋友参加这个 游戏?” 生 5:“ 一共有 14 个 小朋友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1 个当鸡妈妈, 1 个 当老鹰,有几个小朋友当小鸡? 一幅图中,学生提出了好几个数学问题,列出了算式。如果没有教材的 开放性设计,如果教师不去充分挖掘情境题中蕴含的数学问题,如果没有教 师将新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哪里会有孩子们如此之多的思维火花迸发?每 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给他阳光、雨露,就会发芽。 3、选择恰当的时机呈现,创造性的使用主题图情境。 教材在主题图的设计中, 尽量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信息, 为教学的多样性,

12、为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提供了可能。我们在教学中要仔细钻研教材,对主 题图的出现时机需要再三斟酌,选择最有利于教学的时机呈现主题图,使它 发挥应有的效用。 如一年级下册 “ 百以内数的认识 ” 。以“ 百羊图 ” 为例,黄芳老 师做了如下教学: 师: (课件展示少于10 的小花)这里有几朵花?你是怎样数的? . 生:这里有 8 朵花,我是这样数的1、2、3、8 。 师:你是 1 朵 1 朵数的。还可以怎么数呢? 生:还可以两朵两朵地数。 师:课件展示几十朵花, 问现在你能很快数出一共有几朵花吗?怎么数? 生 :可以 5 朵 5 朵数。 生:还可以 10 朵 10 朵地数。 师:小朋友说得很好,在

13、数量较少时我们可以一个一个,两个两个地数。 数量较多时可以五个五个、十个十个地数,我们下面就十个十个地来数数这 里一共有几朵花。 课件演示 10 个合成一堆,全班一起数出一共有76 朵小花。 师:76 里面有几个十,几个一? 生: 师:你们才 100 里面会有几个十呢? 生:100 里面会有 10 个十。 师:请大家翻开书,找到这群羊,10 只 10 只圈一圈,数出这里共有几只 羊? 生: (活动后汇报)一共有 100 只羊。 师:100 里面有几个十?一起数一数。 ( 验证 100里面有 10 个十。 ) 这样的教学使主题图不仅仅是导课的“ 敲门砖 ” ,而成为了既能让学生联系 圈十数数,又

14、能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直观赶至100里面有 10 个十,使主题图 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又如彭昱老师上 “ 合理安排时间 ” ,由于小学生比较常 见熟悉的沏茶这一生活现象作为教材入手,调整了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了先 . 为客人沏茶再为客人吃烙饼的生活情境。当画面上呈现妈妈让小明帮着给李 阿姨沏茶这一数学信息时,没有急于想去解决如何让李阿姨尽快喝上茶,而 是让学生想想平时是怎么做的?特意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学生处于主动思考 积极动脑的最佳状态,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4、改变呈现的方式,发挥主题图情境的潜能,促进有效教学。 (1)从静态转向动态。 如一年级上册“ 连加连减 ” 的主题图展示

15、的是一个小 男孩在喂鸡,原来有5 只小鸡在吃,来了2 只,又来了 1 只,现在有几只? 静止的画面利用多媒体变成动态的过程,学生就更能深入理解知识的形成过 程,学习的兴趣也会更浓。 (2)将主题图分层展示。挖掘出主题图中的隐含数学问题是数学学习的关 键,基于学生的思维特点,如果将学生一下子置于非常复杂的情境中,会让 他们东拉一句西扯一句,无所适从。如聂道琴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 解决 问题” 主题图孕含了 “ 看戏、跷跷板、丢沙包、买面包” 四个情景问题。教师按 各个场景分批出示,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 中,由于老师的合理安排,主题图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学生的探索过

16、 程提供思维表象,激励学生探究的热情,促使学生生活经验不断数学化。 (3)用故事串起主题图 。故事是低年级儿童最感兴趣的学习素材,以故事 的形式演绎 “ 主题图 ” 情境,会引发学生新鲜、好奇、亲近的儿童情趣,有利于 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如陈晓华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P.29 “0的认识和有关 0 的加减 ” 。 师:今天是小猴的生日,猴妈妈要送给猴宝宝一件礼物,你们猜这件礼物 是什么? 生: (很有兴趣地猜) . 师: (展示盘里有 2 个桃)盘里有几个桃?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 (演示小猴吃桃)现在盘里还有几个桃子?又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继 续演示小猴

17、吃桃)小猴可喜欢吃桃子了,一下子就吃完了。现在盘里有几个 桃子?还可以用什么数字表示?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老师在这节课上用小猴子过生日的故事串起了三幅图,吸引学生极有兴趣 地学习,使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深刻理解了0 的含义。 5、充分挖掘主题图情境中所隐涵的人文因素,使学生感受数学有情有趣。 数学情境的创设既要体现知识与能力的价值,又要体现人文价值, 关注学 生精神世界,使数学题成为学生与知识、情境,师生对话、心灵交汇、情感 交流的载体。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育的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他周围 的东西加以 人化 从这些物品中感到人性的东西-人的智慧、才干和人 对人的爱。 ” 在教学时把各种人文

18、因素优化组合、滋润渗透,可以使数学教学 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洋溢着情趣,充满着智慧,使学生徜徉在浓 浓的人文氛围中,潜移默化,形成一定的人文修养。所以要充分挖掘练习情 境题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情境题中的人文因素,使学生体验 科学的数学知识所蕴藏着的巨大的人文力量。 如在教学二册 “ 十几减 9” 后(的练习中有一道情境题,在情景图中通过小 白兔、小灰兔对话给出信息,小白兔说:“ 咱俩共收了16 个萝卜。分给你9 个。” 小灰兔说: “ 你剩的太少了。 ” 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选择信息计算。练 习时我们先让学生仔细观察画面说说看到了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用“ 十几 减 9” 的

19、计算解决情境中的实际问题。最后,我们让学生说说:“ 假如你是小灰 兔,你会对小白兔说些什么?” 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想法:“ 小白兔,谢谢 你!”“小白兔你真善良! ”“小白兔你的心太好了, 自己剩的少,给我的多!”“小 . 白兔还给你一个吧,这样我们就一样多了。” 孩子们说得多好啊!本题中 蕴含的一种人文哲理,给了学生一次无声的人格教育。这样的数学情境挖掘 给数学增添了许多人情味,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好数学。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中“ 主题图” 这一特色,理解其意 义和它的价值所在,充分挖掘主题图的内涵,合理安排主题图出现的时机与 方式,让 “ 主题图 ” 更好地服务于

20、我们的课堂教学。 (二)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编行之有效的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是教学的突破口, 学生在不自觉中达到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有机 的“ 渗透” 与“ 融合” ,使学生的情感和兴趣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 学习之中,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预见性。教学情境的创设,要符合 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所变化。 通过教学实践,从在新课引入时、在新知的探究中、在知识巩固上、在整个 课堂教学中创设不同的情境。有以下几点策略: 1、在新课引入时,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产生学习愿望。 爱因斯坦曾说: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 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 是儿童

21、主动探索知识的心理基础。孩子的全部学习活动,都伴随着他们情感 的参与。积极的情感会使孩子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而这种浓厚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因此,教师创设的 情境,要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 发学生探索性思维活动。创设达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 “ 趣” 中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习者理解、 内化学习内容。情境的创设一定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达到为教学服 务的目的;要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 在“ 用字母表示数 ” 这节课中,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含有字

22、母的式子既表示 关系,同时又表示结果,这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 一认知难点,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动画出示一个魔盒,学 生只要输入一个数,这个数经过魔盒的加工,出来的便是另一个数,如输入 的是 7,出来的是 17;输入的是 12,出来的是 22生跃跃欲试,经过几次 尝试后,发现奥秘:魔盒是按一定的关系式来加工数的。于是,输入“20”,出 来“20+10”; ,输入 “78”,出来“78+10”; ,输入“1.5”,出来“1.5+10”;输入字母 “b”,便出来 “b+10”。 这里,通过魔盒,创设输入b出来b+10”这一情境,从而让学生深切体 会出来的“b+10

23、”就是结果。而在进入的数与出来的数的不断变化中,却又存 在着不变:出来的数总是进入的数加10,魔盒是按 “b+10”的关系式进行加工 的,即“b+10”又表示一种关系。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情绪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到建构的效果。这里“ 魔 盒” 情境的创设,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呈现出了积极主动的学习 状态。当然,魔盒只是个 “ 道具” ,而这一道具更重要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解决了 认知的难点:出来的数“b10” 是一个结果,加工的关系式也是 “b+10”。 可见, 教师选择 “ 魔盒” 这一情境,能比较顺利地让学生接纳了这种典型的代数思维方 式,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困难,圆满地完成了教学目

24、标。 (2)创设“ 真诚的情境 ” ,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体验 我们的数学课堂期待着我们为学生创设一个“ 真诚的情境 ” ,那么什么是 “ 真诚的情境 ” ?所谓“ 真诚的情境 ” 是指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真实诚恳, 没有半 点虚假。比如:李海峡老师在上千以内数的认识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 一个情境引入新课:教师手托一个透明的容器,内装了许多幸运星。师:希 . 望得到幸运星的同学请举手,伸进去感受一下,估计幸运星的颗数。生1:大 约 450颗;生 2:大约 380 颗;生 2:我觉得它特别多,我也估计不了。 师:有办法知道它有多少颗吗?生4:数一数。师:一颗一颗地数吗?生考虑 一会,提出:这些幸运

25、星太多了,一颗一颗数耽误我们上课的时间。师:如 何较快地数出这么多的幸运星?我为每一组都准备了一份与我同样多的幸运 星,不同的是,你们的每10 颗装了一袋。组员分工,用最快的速度数出幸运 星的颗数。哪一组方法好,数的正确,幸运星就送给你们,于是小组成员在 组长的带领下进行数数学生兴高采烈地投入到动手操作中,在课的最后 这位老师肯定了这节课同学们的学习成果,也共同分享了成功后的喜悦 把幸运星分给了学生。每位学生在顺境中体验快乐,在逆境中探究,学习真 正成为学生生活中的重要感情经历,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而获得了丰富情感体 验。 (3)创设“ 真实的情境 ”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 “ 真实的情境

26、” 是指教学中创设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现实生 活中的规律,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可以找到原型。比如,陈晓华老师 在上“ 美丽的对称 ” 一课时,这样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老师给大 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你们想不想听啊?(多媒体展示美丽的动物城画面,并 配合音乐)一只蝴蝶在动物城的花丛里飞来飞去,一只小蜻蜓飞过来说:“ 小 蝴蝶,咱们一起玩吧。” 小蝴蝶说:“ 我是蝴蝶,你是蜻蜓,怎么能在一起玩呢? ” 小蜻蜓说: “ 在图形王国里,我们其实就是一家的,另外,还有许多家庭成员 呢,不信我领你去看 ” , (课件展示飞的过程)师说:“ 一路上蝴蝶看到了 许多美丽的景色, 还看

27、见了许多动物, 有美丽的孔雀、 知了、七星瓢虫 ” , 师说:“ 小朋友们,它们美吗? ” 生自由回答 师:为什么说在图形王国里它 . 们是一家子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在此情境中,教师以学生现 实生活中的熟悉的小动物为原型展开图形对称的学习研究,这样的学习对学 生来说是有意义的,学生是乐于接受的。 又如,石志刚在教学 “ 乘法估算 ” 一课时,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引新课。 师:你们知不知道刚才大家精彩的表现吸引来了一个小伙伴,快看, 他来了!(课件出示小精灵聪聪:大家好,我是聪聪。今天我将和4 个 小朋友一起到三峡大坝游玩。你们愿意一起去吗?(愿意)这里有三种车, 选那种呢? 课件出

28、示 3 辆车:豪华轿车97 元依维柯68 元 普通客车42 元 ) 师:如果让你选,你会选择哪种车?说说你的理由? 生 1:我选依维柯,因为它开的比较快,价格又不贵。 生 2:我选豪华轿车,因为它开得很快,坐起来很舒服。 生 3:我选普通客车因为它最便宜。 师:看来你们都有了自己的选择, 很好。那就根据你们的选择, 估计一下, 聪聪 5 个人大约需要多少钱呢?(出示问题)你是怎样列式的?又是怎么估 计的? (生思考并汇报估算结果。 ) 97 5 把 97 看成 100,5 个 100 大约 500 元 68 5 把 68 看成 70,5 个 70大约 350 元 42 5 把 42 看成 40

29、,5 个 40大约 200 元 此时,学生完全置身于一个 “ 真实的情境 ” 中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 样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明显的、有效的。可见,数学是一门应用非常广泛的学 科,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也都直接地被应用于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生产实际, 把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揭示出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动机,产生 . 学习兴趣。 (三)在新知探究中,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体验知识生成过程。 “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都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 理最深,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 性质和联系。” 而这种发现又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 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获取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探求新知时,

30、要为 学生提供必要的思维材料, 设置“ 动境” ,使学生借助已有知识、技能,调动多 种感官参与新知的主动探究。 小学阶段数学概念主要可分为发生式概念和属差式概念两类。所谓发生式 概念是指这一数学概念是动态生成的。属差式概念是通过种概念与属概念差 异来界定概念的内涵的。强化实践操作,开放学生“ 全脑” ,引导他们眼、手、 脑、口等多种感官参与,让学生体验知识的动态生成,有助于学生理解概念。 如分数就是一个发生式概念,在教学时让学生通过分一分、折一折、想一想、 说一说等实践过程明确 “ 单位 1” 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又如在“ 认识物体 和图形” 的教学中,教师选取许多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物体。如

31、小皮球、乒乓球、 积木、牙膏盒等等各种形状的物体,把它们放在一个袋子里。先让学生摸一 摸,说说自己的感受,有的说是软的,有的说是硬的,还有的说是圆的,还 有的说是有角的 这样,让学生在看不到的情况下通过动作进行体验。然 后,又让学生把它们倒出来,看一看,拍一拍,放一放、闻一闻、推一推、 滚一滚,充分调动学生的全部感官。之后,设计了一组游戏活动 用各种形 状的物体搭东西。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组合,有的一个人搭,有的几 个人一起搭,结果搭出了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物体。这样既抓住了学生的好奇 心,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激发了 学生的创造力,也让学生在操作中认识物体和

32、图形的特征,使情感体验在感 . 悟中获得发展。 (四)在知识巩固上,创设竞争情境,培养合作意识。 小学生具有好胜的心理特点,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 竞争对学生有强烈的 刺激作用。课堂教学中可以适时、适度采用竞赛等方法来诱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如在数学的计算教学中,加、减运算是一年级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它 必须反复练,而反复练又显得单调枯燥, 于是可在练习中采用 “ 首尾相接 ” 、 “ 找 朋友” 、“ 夺红旗” 、“ 摘苹果 ”“送信” 等方法进行。这些游戏是小学生最乐意做 的,通过这些游戏不仅使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巩固知识,而且使学生产 生竞争意识, 培养学生力争上游的精神。 如教学 “20

33、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 法” 时,当学生探究了计算方法后, 我便设计小组接力赛 首尾相接的游戏。 老师先说明比赛规则, 各组做好准备。 随着“ 开始” 一声口令,各组每个接到卡 片的学生,用上一个同学的得数接下去编一道算式(加、减法都可以),然后 传给下一位学生,各组学生同心协力争第一。首尾相接游戏,学生非常感兴 趣,活动效果好,这个游戏给学生提供了熟练20 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 机会,也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需要老师选择不同的表现手段和方式,采用不同的 教学方法。教学实践证明, 创设“ 真诚” 、“ 开放” 、“ 真实” 的数学课堂学习情境, 符合课

34、改的要求,能使 “ 教” 与“ 学” 产生谐振效应,不仅给人以新颖奇异之感, 而且使人深切地感受到数学的和谐美,能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 有个性地学习,还能有效地激起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毅力,它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灵性飞扬的磁场, 能使学生身心获得和谐充分地发展。教师要根据教与学的实际需求创设各种 情境,以 “ 真实性 ” 为前提条件, “ 数学味 ” 为实质内容, “ 问题性 ” 为价值导向, . 而“ 自主性 ” 为发展需求,结合四方面要求去创设情境,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 就能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了,让数学课更加原汁原味。 情境教学是新课

35、程教学的一大特色。实践证明, 情境教学为学生留有探索 与思考的空间,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发挥,是十分有效的 教学方法。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创设新奇有趣,密切联系生活实 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儿童探索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价值和神奇,让学生 在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孩子们才能走出数学苦旅的沙漠,奔向 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绿洲。 三、课题研究取得的实际效果 1、通过课题研究、实践初步构建起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的一般模式。我 们把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一般分为: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提出数 学问题(数学来源于生活,把生活问题提炼为数学问题)探究问题的解 决方法运用所学

36、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应用于生活)。 2、不同层次的教师得到了不同的发展。经过三年多的课题研究中老师之 间相互学习,师生之间教学相长,教师的教学意识有了改变,方法有了提升: 教师除了要熟悉教材的内在结构和地位作用外,还要不断摸索情境创设的方 法和策略,改变自己已经习惯了的教学行为。提高了我校全体实验教师的专 业水平。 3、有效地创设情境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 合理有效地运用和创设情境,更大程度上促进了数学问题的理解,提升了数 学思维品质,活跃了数学智力的开发,加速了数学能力的形成。 (1)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学生对数学 课表现出了极

37、大的热情,在课堂上,他们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很强烈,多数 . 学生性情活泼好动,乐于参与数学活动。家长反馈来的信息是学生喜爱数学, 并且学得十分轻松。 (2)培养了学生的思维特性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仅仅是把我们大家认 为是最好的一种或两种方法教给学生,学生也就不会有过多的想法了,这实 际上就剥夺了学生创新思维的机会。如今,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得 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思路更加开阔,他们不再是等待教师下结论,而是主 动地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培养了耐心倾听的习惯。 倾听别人发言、 理解别人是与人产生动态互动的前提。倾听别人发言的时 候,就是学生理解别人的时候,也是学生把别人与自己比较

38、、对照的时候。 我们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对问题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鼓励学生在吸取 他人好的方法的同时,结合自我的认识,生成新的意见和见解。因此,课堂 中在一位学生发言之后,经常叫另一学生复述别人的发言、概括别人的发言、 结合自己的研究提炼补充别人的发言,这样就有利于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培养了善于表达的能力。 我们的课堂资源,除了教材、教师、外有媒介等,还有一个很中的部分就 是来自于学生本身。而这些学生所创造的资源的取得及效果如何,表达得清 晰、生动就显得极为重要。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明白发言的过程是跟全班 同学交流的过程,所以都说得很清楚、明白而且生动。在此基础上,培养学 生从有条理到简洁

39、再到有感情地表达,从而真正达到了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 培养了善于反省的习惯和能力。 由于学生存在着比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因此生成的资源也不尽相同,在听 取和接纳别人的看法见解之后,学生会反省自己的思考过程。这样一个真实 . 的思想过程,有利于学生找出自己与别人的差异,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扬长 避短。 四、思考与展望 1、本课题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上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在提升教师的 教学策略上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从学校整体层面看,师生教学方式改革 的力度还不够大,部分课堂教学的创新意识还不够强。 2、课题研究为教师专业成长构建了进步和发展的平台,但教师的教学素 养、人文素养也始终是制约课题深入实施的瓶颈。如何进一步促进每一位教 师更新教学理念,自主地开展日常形式的教学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教 师成长机制,从根本意义上促进教师的发展。 创设情境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教学改革永恒的主题。我们将 继续立足于学校实际,加强师资培训,特别是注重对青年教师的跟踪指导, 把握课改的脉搏,进一步推陈出新,力争摸索出一套较为系统的、行之有效 的具体策略,让挖掘生活中的数学这朵课改之花越开越盛,让学生在学习生 活中的数学环境下健康成长。 2011.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