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中医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31538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690.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章中医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第三章中医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三章中医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三章中医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三章中医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章中医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章中医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pdf(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 第三章中医全科医疗的服务模式 中医全科医疗服务是面向个人、家庭、社区的服务,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辨证论治 为诊治特点,将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积极运用到临床,建立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 位、以社区为基础,维护和促进整体健康为目标,提供长期负责式照顾,连续、综合、便捷 的基本卫生服务体系,其服务模式注重整体照顾与个体性的统一,防治并举、简便验廉。 第一节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 个人是指社区中的全体居民,包括健康人和病人。健康人是指在身体、精神、社会适应 能力方面处于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人。它涉及人的躯体、心理和社会道德 方面的整体健康, 病人是指处于疾病 (disease

2、) 、 疾患 (illness)、患病 (sickness)状态的人。 疾病 (disease)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出现功能代谢 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存有生物学上的异常,从而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生命过 程。疾患( illness)是疾病前期机体的不适感,可表现出一定的症状和体征,也有可能仅仅 是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失调,不一定有生物学意义上的改变,主要依靠个体的自我感觉和判断, 即机体的亚健康状态,患病(sickness)是一种社会地位和状态,即被他人认可处于不健康的 状态,如真正处于疾病、疾患状态的人,或因为某种原因“诈病”需要免除社会责任、需要 休

3、息或需要医护人员照顾的人。以上三种情况可以单独、同时或交替存在。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疾病、疾患、患病状态多为机体在内外环境的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出 现的整体失衡、阴阳失调、气血津液代谢失常等反应。因而在治疗上,素问疏五过论 , 提出“圣人之治病也, 必知天地阴阳, 四时经纪, 五脏六腑, 雌雄表里, 刺灸砭石、 毒药所主, 从容人事,以明经道,贵贱贫富,各异品理,问年少长,勇怯之理,审于分部,知病本始。 八正九候,诊必副矣。治病之道,气内为宝,循求其理,求之不得,过在表里。”可见人体本 身是一个有机整体,五脏一体、形神合一,并且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关系密切,要保障 人体的健康,使之“阴平阳秘,精

4、神乃治”,这就要求医者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 事”暗合了中医全科医疗服务整体性和个性化相融的特征,即多从生物- 心理 - 社会角度 来考察和解决个人的健康问题,诊疗上以问题为目标,强调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采用适宜 技术,直觉领悟,司外揣内,揆度奇恒,辨证求因,审因论治,审因时除了解发病过程中可 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还要运用基本接诊技巧,全面收集症状、体征,系统地了解 个人背景资料,多从病人期望与需求角度分析病人的就医原因,以期更利于个人健康维护。 一、了解背景资料 中医全科医疗提出了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其核心内容就是理解病人,服务于病人, 满足病人的需求,预防疾病,治疗疾病

5、,保障健康。理解病人的基础是了解病人,了解病人 必须基于较完整的背景之上。而要全面地了解相关背景资料,就需要全科医生与病人建立起 朋友式的医患关系,提供连续性服务,深入收集与积累,记录在健康档案中。还要让病人知 晓全科医生对背景资料感兴趣,因为这有利于帮助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由于全科医疗中遇 到的大多是疾患或早期未分化的疾病,而且多受心理、社会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完整的 背景包括个人背景、个人所在家庭的背景、家庭所处的社区背景以及社区的社会背景。 个人背景包括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婚姻状况、籍贯、爱好、文化修养、政治地位、 经济状况、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人际关系、社会支持网络、性格、气质、

6、能力、抱负、潜 意识矛盾、生活挫折、防御机制和社会适应状况等。 家庭背景主要包括家庭结构、家庭功能、家庭生活周期、家庭资源、家庭角色、家庭关 系、家庭交往方式、地理位置、居家条件、主要生活方式等。 社区影响健康的因素包括社区的社会制度、政治和经济状况、种族、文化、习俗、宗教 信仰,以及社区自然环境、社区资源、社区功能、社区服务网络、社区意识、社区关系、社 区的影响力等。 . . 中医全科医生要从宏观整体角度来观察个人健康问题的背景及个体所表现的特异性。例 如, 黄帝内经中详细地描述了人的气质、行为、能力、体质和体型的分类特征及相互间关 系,以及这些因素与疾病的发生、诊治的关系。在灵枢阴阳二十五

7、人中依据五行将人 分为“五形人”,就个性特征而言 “木形之人” 的能力是 “好有才”; “火形之人” 的性格是 “多 虑” ; “土形之人”的价值观是,“不喜权势” ; “金形之人”的气质是“静悍”; “水形之人”的 态度是“不敬畏” ,侧重点各不相同,适应四季状况不同,因此,“五形人”的求医行为也各 不相同。 表 31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五形人个性类型 分型个性特征适应四季状况 木形之人好有才,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能春夏不能秋冬,感而病生 火形之人疾心,轻财,少信,多虑,见事明能春夏不能秋冬,秋冬感而病生 土形之人安心,好利人,不喜权势,善附人能秋冬不能春夏,感而病生 金形之人身清廉,急心,

8、静悍,善为吏能秋冬不能春夏,感而病生 水形之人禾敬畏,善欺,戮死能秋冬不能春夏,春夏感而病生 正如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所说:“了解你的病人是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了什么病更 重要。”完整的背景,不仅有助于全科医生理解病人,更好地服务于病人,维护健康,而且还 有助于分析病人的求医原因。 二、分析求医因素 医学源流论说: “凡人之所苦,谓之病;所以致此病者,谓之因。” 三因极一病证方 论说:“凡治病,先须识因;不知其因,病源无目”。病人就诊的原因不仅仅是疾病的严重 性,它更涉及病人对症状的理解以及功能障碍对病人的影响和意义。研究发现, 出现症状后, 30% 40% 的人不理会这些症状,30% 40

9、% 的人会采取自我保健措施,10% 20% 的人会征询亲 戚朋友的意见或寻求民俗治疗,仅5% 20% 的人寻求专业性的医疗服务。从不同层次的医疗 保健部门求医人群分析,人们产生就医行为的类型分为主动求医型和被动求医型。McWhinney 在超越诊断中描述了促使病人就诊的七大原因:躯体方面的不适超过了忍受的限度; 心理上的焦虑达到了极限;出现信号行为,如病人认为发现了一些可能与疾病有关的症 状或体征等信息,希望与医生一起讨论或做出诊断;出于管理上的原因,如就业前体检、 病假条、医疗证明、民事纠纷等;机会性就医,如病人仅仅因其他原因有机会接触医生, 而顺便提及自己的某些症状,机会性就医常可以发现一

10、些早期的疾病;周期性健康检查或 预防、保健的目的;随访,如病人应医生的预约而就诊,主要为一些慢性病患者。可见促 使病人就诊的原因主要是生物学的原因,其次是心理性原因、社会原因。影响求医行为的因 素主要源自病人的疾病因果观和健康信念模式,病人的多层次的需要,患病体验、痛苦感受 等以及相关的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对患者的影响。 (一)健康信念模式 健康信念模式是病人在其自定义健康概念的基础上反映出来的对自身健康的关心程度, 主要涉及求医行为的价值和可能牲。它存在两个主要影响因素,一是对疾病威胁的感受,包 括疾病严重性及个人的易感性;二是对保健行为带来利益的认识,一般认为某个特定疾病的 威胁较大而采取求

11、医行为所产的效益很高,则个人就可能求医,以获取适当的预防或治疗等 措施;反之,则可能不会求医。这两方面个体化的影响因素又会受到来自社会与自然等修正 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种族等人口学特性影响;人格、社会地位、同辈及相关团体压 力等社会心理因素影响;医生、家人或同事的告诫及宣传媒介的诱导等他人行动的提示,以 及以前与疾病的接触经验和获得的知识等建构因素影响。可见健康信念模式与求医行为直接 相关。珍惜健康的人常因轻微的症状而就诊,而忽视健康价值的人却往往延迟就诊,延误治 . . 疗时机。因此,全科医生应该了解病人对自身健康的关心程度,及其对有关疾病严重性 和易感性等问题的认识程度。此外,健康信

12、念模式还会影响病人对医嘱的顺从性,影响病人 与医生的合作程度,同时也影响病人对疾病的焦虑程度和应对方式。 家庭成员中个人的健康信念模式可相互影响,如病人的求医行为常常受其配偶或父母的 健康信念模式的影响。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健康信念模式是维护个体健康的重要基础。应该 让病人认识到,拥有健康是人生的最大财富,个人应该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珍惜和努力维护 拥有的健康,并积极采取促进健康的措施。 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健康学思想,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在几千年的繁衍中生 生不息,一脉相承,与儒家、道家、释家,抑或是中医独特的健康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儒 家比较重视人类社会的健康、和谐、稳定的发展,道家孜孜

13、以求的恬静淡泊、随心所欲的境 界,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正是道家对现代健康学的重要贡献;释家在阐述身体健康与 心理健康的关系时指出,内心的宁静与寿命的长短有密切的关系,心灵越宁静,寿命也就越 长;中医学则认为人体健康的标志为“阴平阳秘”,即阴气平顺, 阳气固密, 各脏腑组织之间, 以及人的生命活动与外界环境之间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即可以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黄帝 内经将此健康状态的人称作“平人”。直贯古今,可以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足中医发病 观对个人健康信念模式构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从而也影响了令人求医行为。临床调查发现: 有不少人在医院检查后尽管未发现疾病,但仍然认为个人存有健康问题,常常

14、求助于中医, 期望给予治疗。由此可见,在生物医学模式中,健康目标是由疾病或生理缺陷来确定的,诊 断和健康目标十分相似。其治疗目标诸如治愈或缓解,而以病人为中心的医学模式和中医学 却意识到健康的相对性,设定目标时必须衡量每一个病人的客观需要和主观愿望,以便清楚 地确定切实两可行的、特定的、医患双方都同意的健康目标,鼓励病人尝试达到其最佳健康 状态的机会。 图 3 一 l 健康信念模式 (二)疾病因果观 . . 疾病因果观是指病人对自身疾病的因果看法,是病人解释自身健康问题的理论依据, 受个 人文化、家庭、宗教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病人通过医生、朋友、家庭成员、书籍等渠 道收集信息, 使自己具备

15、了一定的医学保健知识,并能认识机体亚健康或患某些疾病的信号, 根据个体性的疾病因果观,产生相应的求医动机与求医行为。如果个人认为自己的健康问题 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 就会要求医生开具药物;如果个人认为自己的健康问题是由精神紧张引 起的,就会要求医生提供解除精神紧张的方法;而如果个人认为自己的健康问题是由鬼神附 体引起的,就会求助手巫医。不健康的疾病因果观,可能会导致病人过度求医、或拒绝求医 等不良就医行为。 医生若不了解个人的疾病因果观,就无法正确认识个人求医的主要原因,无法正确理解 个人陈述问题的方式以及症状的真实意义,也容易漏掉一些重要的资料。由于疾病因果观与 个人的文化背景、信仰、家庭因

16、素等多因素相关,个体性的疾病因果观的改变与重建都需要 时间来磨合,甚至还存在难以转变的情形。因此,全科医生有必要在了解个人疾病因果观的 基础上,对个人作详细的解释,争取在疾病因果观上与个人取得一致,减少不健康的就医行 为。如全科医生可以通过与个人讨论主要问题,如病因、时间、严重性、预后、影响、担忧 和治疗,从而了解病人的疾病因果观:你认为自己得的是什么病?你认为得病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这个问题困扰你多久了?你觉得问题有多严重?你认为问题如果不处理会有什么后 果?患病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不便?你害怕什么?你想接受怎样的治疗?需要关注的是,个 体化的疾病因果观在各类传媒的宣传、社区广泛而持久的公共卫

17、生教育及医生、家人正确的 疾病因果观影响下可能会由量变到质变,因此,中医全科医疗服务要从个人、家庭及社区人 手,真正体现全科医疗中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六位一体的服务。 (三)患病体验 患病体验指病人经历某种疾病时的主观感受。从社会学角度分析病人的患病过程,一般 分为十个时期:觉察到一些不连续的身体功能障碍;感觉到一些不连续的疾病症状; 尝试某种形式的自我保健;利用家庭内可得到的内部资源;利用某些非专业的外部资源; 求助于职业性非医疗资源;求助于医生;诊断与评估;制订和实施处理计划;治 愈或成为慢性疾病或死亡。 一般患病体验主要表现为七个方面。精神与躯体的分离感。孤独感与无

18、助感:这种与世 界失去联系的感觉,是病人产生失去独立和失去控制自身或他人能力的感觉,最后产生一种 深刻的悲痛感,病人体验到孤独、依赖之悲哀、愤怒、内疚和自责。愤怒可以投射到医生或 其家人身上,表现为无端的指责。恐惧感和焦虑感:合理的恐惧主要来自严重的疾病,而 不合理的恐惧和焦虑常来自微小的疾患,与病人对疾患的错误理解有关,是病人常有的体验, 与疾病的严重性无关。对健康充满羡慕:失去健康的人大多对健康充满了羡慕,对医生来 说这是一个实施健康教育的最好时机。疾患可以损害理性的本能并容易被激怒:病人在患 病后感到烦躁不安,无法集中注意力,无法保持内心的平静,难以接受混乱不堪的现实,很 容易被激怒。最

19、讲理的人也可以变成不讲理的人。全科医生要理懈和容忍病人的易激惹的情 绪,促使病人利用自己的力量去控制和维持内心的平衡。失去时间变化的感觉:由于人体 的自然节律,如饮食、睡眠、工作、V 休息的节律都被打乱了,病人往往感觉时间是缓慢流 动的或凝固的,延长了病人体验痛苦的时间。拒绝接受症状并由此产生紧张心理:如慢性 病患者所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并非一过性的,病人必须带病生活一段时间甚至终身。拒绝接受 症状会增加病人对症状的敏感性,把过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症状上,不利于适应带病生存的状 态,而病人一旦接受症状后往往紧张也就解除了。 疾病带来的痛苦体验是非常个体化的体验,一种总体的感觉,它只是疾患的一个方面,

20、而不是疾患本身。疾病或疼痛、不适等引起的痛苦程度往往与许多个人方面的因素有关。痛 苦常常包括肉体的痛苦、精神的痛苦和道德的痛苦三个方面,在临床治疗上经常只关注缓解 . . 病人肉体上的痛苦,而忽视了肉体、精神和道德的痛苦相互交错。如果疼痛是慢性的,或疼 痛的原因不清楚,或病人感觉到疼痛无法被控制,则疼痛引起的痛苦较严重。如果病人的疼 痛还没有被一种疾病诊断所证实,如果亲属或医生对疼痛的真实性表示怀疑,病人将遭受更 多的痛苦。痛苦的程度还依赖于病人对疾患意义的认识和评价,因自己的原因而造成的疼痛 或残疾将引发更严重的痛苦,而最严重的痛苦是替代性的痛苦,即看到自己所爱的人因自己 的过失而遭受痛苦时

21、,将产生极度的痛苦。需要与痛苦区分的是疼痛,疼痛可以被有效的药 物或医疗措施所控制或缓解,但医生却无法保证病人不受痛苦。医生所能承诺的是对病人的 痛苦保持敏感并表示关心或同情和支持。 (四)患病行为 病患角色 (Sick Role) 是与疾病被确诊相关联的。一个人一旦被确诊为疾病时,他就在社 会上扮演了病人角色,出现相应的疾患行为。如一位中年男性肺癌患者,手术后半年复检时 发现新转移灶后,服用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经检查认定手术成功,术后给药合理。实际 上,如果我们完整地了解病人,就能理解疾患对病人所包含的意义以及随后出现的疾患行为, 该患者死亡原因是肺癌术后丧失工作机会,家庭经济困难,妻子携

22、子与之离异,唯一感情依 靠母亲因操劳过度死于意外事故,病人丧失了生活的希望,对健康采取漠不关心的消极态度 所致。 由此可见, 疾患对病人生活的影响往往是多方面的,包括: 危及躯体功能甚至生命, 威胁机体的完整性;搅乱生活规律或正常活动受到限制;造成了经济拮据或社会地位的 改变;导致某些关系受到威胁或破裂,如恋爱、婚姻关系或工作关系等;威胁个人的生 命;导致生活意义的丢失;打断重大人生计划。 总之,患病体验、痛苦感受和疾患行为都是影响求医的主要因素,同种疾病在不同的个 体上患病体验、痛苦感受和疾患行为各不相同,不同的疾病可能在个体上表现出相同的患病 体验和痛苦感受。因此,在临床上要加强审症求因,

23、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治思路,辨 析该病目前处于病变的哪一阶段或是哪一类型。依据个人的临床表现,随证施治。 ( 五)病人角色 病人角色是指从常态的社会人群中分离出来的,处于病患状态中,有求医行为和治疗行 为的社会角色。当人患病之后,其社会身份与角色就开始发生改变,并被要求表现出与病人 角色相符合的行为, 从而具有一定的特殊义务和权利。 病人角色赋予其病人的权利和义务:解除或部分解除病人在健康状态时的社会责任的 权利。病人受到社会的照顾,得到治疗和休息的机会,减轻病人的生理心理负担,体现出病 人作为社会人的基本权利。受到社会的尊重与理解的权利:理解病人在病态下的身体与心 灵上的痛苦,对手那些病

24、态下的心理变化给予理解、帮助,减轻他们的痛苦体验,这正是病 人的社会人格所需要的。及时就医、争取早日康复的义务。病人要为社会公共利益着想, 及时寻求医疗帮助、解决病态,特别是传染病的病人,控制传染、及时治疗的问题,已经涉 及社会公共利益,病人必须求医,并应寻求社会承认的正规医疗方式,这是病人的社会责任 相应尽义务。遵守医疗保健部门有关规章制度的义务。如遵守医院的就诊、住院、探视等 规章制度, 以维护医疗保健服务的秩序和质量。总之,病人角色的首要义务就是要寻求帮助、 积极求医。 图 3-2 影响求医行为的因素: . . 综上所述,影响求医行为的核心因素是个体化的疾病因果观和健康信念模式,而个人的

25、 患病体验、痛苦感受、患病行为及其相关的家庭和社区因素是影响求医行为的重要构件。此 外,个体性的求医行为还影响者个人对医生的期望,所以,中医全科医疗以个人为中心的服 务模式中还要求医生要充分理解病人的期望。 三、理解病人期望 病人总是带着期望来就诊的,病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实际上主要取决于病人期望被满 足的程度。通常是病人的期望值越高,就越容易产生不满和失望。了解病人的期望,有助于 医护人员有针对性地不断改善自己的医疗行为和服务技巧。全科医生需从生物- 心理一社会的 角度整体上理解病人的各种个体性和期望,并合理地满足病人的期望。 (一)理解病人对医生医疗技术的期望 病人对医生医疗技术的期望是第

26、一位的,病人总是期望医生能准确迅速地做出医疗诊断, 药到病除。病人不希望听到医生说“你的问题不属于我这个专科”, “你的病我看不明白”或 “你的病我已经没有办法了”之类的话。病人期望通过就医得到的结果是:自己的病情是清 楚的,诊断是明确的,处置是得当的,效果是明显的。 (二)理解病人对医生服务技巧与态度的期望 病人总是期望医生能说服自己,让自己了解问题出现的病因病机,并有机会参与讨论, 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最后能与医生一起决定处理问题的方案。当病人的期望与医生的能 力和原则相矛盾时,应及时了解病人及其家庭的需求,耐心地加以解释。 (三)理解病人与医生建立起朋友式的关系的期望 由于医生所处的权

27、威和决定者的位置,使病人无法与医生进行平等的交往,而病人在感 情上又有许多特殊的需要,病人希望与医生进行感情交流,成为朋友,建立互相尊重、互相 关心的平等关系,以增强自身的安全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所以医生的感情支持是病人康复 最有效的动力。 (四)理解病人有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期望 病人往往因专业知识受限而处于被动接受者的地位;这就增加了盲目遵医带来的治疗的 危险性,降低治疗的效果。全科医生通过教育、咨询和帮助,充分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 使病人发挥自我康复韵潜力,有效解决自身问题,使其享受平等医学帮助的医疗服务权和自 . . 主选择权,享受医疗活动的知情权和同意权,享受保护个人秘密的保密权

28、和隐私权。病人有 选择就医场所、就医对象、就医方式的权利,应推广采用“医生建议,病人决定”的医疗服 务方式,病人有权接受或拒绝某些常规或特殊诊疗措施的实施;并有权知道自己的接受和拒 绝行为可能产生的良好或不良后果。医生有权对其耐心劝说解释,但不得强迫。对违背病人 意愿进行的临床实验,病人有权拒绝。 (五) 理解病人对医生提供帮助的期望 有时病人也需要医生提供其他方面的帮助,如开具假条、疾病诊断证明和进行体检等。 在疾病诊治过程中,病人有权要求对所有和自己有关的生理心理状态、病情讨论、 病程记录、 医疗方案等加以保密。即使某些信息并不直接与病人相关,也应征得病人同意后方可公开, 更不允许以病人的

29、生理缺陷或隐私秘密当作谈资。 (六)理解病人对医生高尚医德的期望 病人就医往往最直接的愿望就是希望医生工作认真、耐心和蔼、情操高尚、平等待患; 自己能与医生平等轻松地交往,让医生充分倾听自己的诉说,与医生建立起朋友式的互动关 系。医生任何的含糊其辞、随意、拖延、试探或推辞等行为,都会使病人感到不愉快和不被 接受,从而丧失与医生合作的基础。作为医生要理解病人对医生的人格和医德的期望。 (七)理解病人对医疗条件和医疗环境的期望 在接受医疗帮助过程中,病人希望医疗服务的软硬件服务质量都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如 病人希望就医环境舒适隐秘,就医流程简捷合理,候诊时间尽量缩短,诊治结果明显有效, 希望使用最先

30、进的医疗设备、药物和新技术,期望在较低的消费水平上享受更完善的医疗服 务等。 四、尊重人的需要 人的需要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内在规定牲和存在方式,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基本需要分 为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 安全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 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 一) 尊重人的生理需要 生理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机体的本能反应,如饥饿、性欲、疲劳、睡眠等;也是维 持人类生命、生长发育的基础。人的求医行为与生理功能失常,不能满足个人的生理需要密 切相关。对病人来说,保持躯体的完整性和生命系统正常运转是就诊的第一需要,因健康问 题就诊的病人的第一需要就是解决生理需

31、要问题。 (二)尊重人的安全需要 当个人生理需要得到相对的满足后,安全需要就成为首要的需要,既有对稳定、依赖以 及免受惊吓、焦虑和混乱折磨的需要,也表现出对体制、秩序、法律、界限的需要及对保护 者实力的要求。病人都希望在一个安静、有序、洁静的有安全感的医院就医,并要求医生要 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细心诊治、耐心说明的工作态度。安全需要决定了病人对医院和医生的选 择。它不仅影响病人的就医行为,而且与病人的症状、治疗、康复有着密切联系。如一些医 院因医疗事故频繁发生,病人觉得没有安全保障,而出现门诊病人就诊量下降的情况。部分 病人因不安全感而表现出疼痛、焦虑、失眠或躯体功能障碍。要增强病人的安全感,就要

32、求 医护人员建立镇静自信、认真负责的态度与言谈举止,准确的诊断和令人信服的治疗措施以 及恰当的医患沟通和良好的医患关系。 (三)尊重人的爱和归属的需要 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有同他人保持一种充满深情和厚爱的关系的渴望,给予他人爱的同时, 也接受他入的爱。归属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在家庭和社会团体中有一席之地并为达到这个目 标而努力。病人对爱的需要往往会直接投射到医护人员身,希望与医护人员建立一种充满爱 的关系,希望能被医护人员所接受,得到医护人员的爱护和帮助。同时,病人也希望在适当 . . 的时候报答医护人员,这种需要的满足对病人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和支持。全科医生应该 充分认识到病人对爱、感情交流和相

33、互接纳的需要。 (四)尊重人的自尊的需要 自尊的需要指人都有一种对于自尊、自重和来自他人的尊重的需要或欲望。满足自尊的 需要,就让人获得一种自信,让人觉得自己有能力、有价值、有位置、有用处,是不可或缺 的,这是健康必不可少的心理状态。而病人往往因病而丧失了某些能力,处于自卑或被动地 位,反而增加了对自尊的需要,医生的重视和尊重的态度,可以增加病人对就医的信心,有 利于病人的治疗与康复。 医生的职业性质决定他的任务就是保护和抢救人的生命。病人作为一个特殊的人,在感 情上也有许多特殊需要,感情支持是病人康复的有效动力。病人和医生具有同样的尊严与权 利,但在现实生活中,医生往往扮演权威和决定者角色,

34、这使病人无法与医生进行平等的交 往,病人的尊严和权利也就无法得到应有的尊重。医生只有与病人成为朋友,进行平等交往, 建立互相尊重、互相关心的平等关系,才能充分尊重病人的尊严和权利。 (五)尊重人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指个人有一种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实现自我价值的最高欲望。主 要表现为对事业、对工作表现出极大的热忱。而健康问题往往干扰了病人自我实现的计划, 使病人产生痛苦和焦虑。病人的欲望和痛苦有可能改变病人的求医行为。医生要在理解病人 的基础上,帮助病人摆正疾病与健康的关系,使病人能做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增强病人对医 嘱的依从性和康复的信心。 五、采用适宜技术 全科医生常常遇到的健

35、康问题是生物- 心理 - 社会问题交织,各个年龄组的问题交错,个 人、家庭和社区的问题交融,聚焦反映在急性病的处理、疑难病的转诊、慢性病的照顾、传 染病的管理、个体和群体的卫生宣教、病后的康复各种层面,这就要求全科医生必须利用整 体的方法辨证求因,获得“健康问题”的三维印象诊断,同时还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清 醒的头脑、广博的学识、丰富的生活经验、缜密的思维推理和精湛的物理诊断能力去判断各 种健康问题。由于全科医生的工作环境决定了其很少使用高技术辅助手段,不能过多依赖大 量精密仪器和实验室检查判断疾病,这枣味着全科医生应有娴熟灵活的接诊技巧,对临床健 康问题评价时更多地善于应用概率方法,建立诊

36、断假设,并重视基本体格检查,适当地采用 各类功能状态量表等适宜技术。 (一)重视基本接诊技巧 全科医生作为基层医生,承担着各种健康问题的首诊工作,有些是疾病早期未分化阶段, 有些是一过性的功能失调,也有些是诊断明确的慢性病,还有咨询、求助等等,问题众多, 较为复杂,接诊技巧是十分重要的。资深的全科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还要有娴熟 的接诊技巧。这往往是拔开迷雾,找到问题的关键。通过系统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 室检验, 选择性地应用COOP/WONCA功能状态量表等工县,一般可以作出初步的判断。具体方 法参见第四章。 ( 二) 、善于应用概率方法 概率是指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度量。在临床

37、诊断中,概率主要用来表示病人出现某种 信号如症状或体征时,推测其患某种疾病的可能性的预测值,通常以百分数表示。有经验的 临床医生通常在与病人的交流中,按照疾病概率的大小建立诊断假设,并且在假设的前提下, 有目的地制定出进一步的病史搜索、体征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计划,然后再根据所得结果, 检验原先的诊断假设,鉴别并排除不支持的诊断,保留最为支持的诊断,这种假设演绎法在 全科医生的临床诊断过程中运用也相当普遍,是最常用的诊断策略之一。 全科医生常常运用概率方法对不同社区、不同疾病的病人进行判断,如社区疾病的概率 . . 是根据社区人群的发病情况和疾病变化而改变的,对于不同的专科、不同的地区和时期,疾

38、 病的概率是一个迁移的变量。例如,社区全科医生对某地方病的患病概率印象是60% ,而对 于综合性医院的内科医生来说患病概率印象可能是3% 。各个假说的概率随着资料的增加而发 生改变,例如,一位50 岁男性病人,主诉咳嗽1 个月,近3 天加剧,可形成的诊断假设是: 慢性支气管炎概率印象可能是80% ,感冒概率印象可能是15% ,肺癌概率印象可能是5% 。询 问病史发现病人吸烟35 年,每天2 包,近 3 个月体重下降20 斤,咳嗽咯痰,痰中带血。患 病概率由此而变化, 感冒概率小手1% , 慢性支气管炎概率可能是19% , 肺癌可能性上升至80% , 这里的概率是指根据症状推测患该病的预测值。因

39、此,全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要注意收集 各类疾病发生现状、流行规律、各种常见病的患病率及常见病主要症状发生的概率等基本数 据,运用临床工作经验和多学科知识,建立更合理的诊断假设。 应用假设演绎尚不能得到明确诊断时,全科医生则应重新详细询问病史,仔细寻找疾病 的细节与诱因,扩大检查项目,依据新的线索搜寻阳性体征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进 行逻辑推理,在这种情况下全科医生可同时运用穷尽推理的方法诊断复杂的疾病,也可运用 中医辨证求因的方法,以病证的临床表现为依据,进行综合分析,推求病因。总之,全科医 生在临床疾病诊断中施行逐级深入,灵活采用不同诊断思维方式对不同程度的问题进行判断。 全科医生实施医

40、疗服务的治疗策略是建立在生物- 心理 - 社会三维层面上,面向个人、家 庭、社区,以问题为目标的健康照顾。每个病人都有个体化倾向,每个病人的问题都是不同 的,因为每一个病人及其所处的环境都不一样,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病人身上就会有不同的 反应和意义,因此对每个病人的照顾应当完全是个体化的。健康照顾的核心原则就是治病求 本,它贯穿于疾病治疗全过程,告诫医者在错综复杂的临床表现中,要探求疾病的根本原因, 并针对根本原因进行治疗。而这个根本原因,可能是疾病、疾患,也可能是心理状态问题, 或社会适应性问题,这些问题可反映在个人,也可表达为家庭功能障碍,或社区健康问题。 这不仅有利于中医治病求本的临床实践

41、,而且发展了治病求本的理论内涵。 (三)处理现存的问题 全科医疗的临床治疗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整体治疗导向,首先要了解病人的意愿,充分利 用个人、 家庭和社区资源对病人进行合理的支持,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从治疗学、 伦理学、 社会学角度综合分析健康问题,向病人及支持者详细说明病情、诊断、 治疗措施及预期后果, 与病人充分交流,达成对问题处理的共识,鼓励病人承担实施计划的责任,并适当地引导病 人建立适宜的、正确的健康信念模式和疾病因果观;适时给于感情支持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 疗;提供饮食、运动等自我保健、综合康复指导;合并使用非药物疗法,如行为疗法、康复 方法、营养方法以及群体治疗等,指导病人自我照顾

42、,尤其要考虑有效地应用中医药疗法, 分清标本先后,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因人、因地、因时制宜;在实施以问题为自标的 健康照顾过程中,面对健康问题的处理结果,客观地审视与评价问题解决的程度度。 全科医疗临诊处方用药时要理解和尊重病人的期望与自主权,有些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 者,对自己所服用的药物有一定认识,医生除了对病人解释药物的作用途径、疗效、服药时 间及间隔、用药周期和药物毒副作用外,还要鼓励病人参与自我疗效观察和监控药物的副作 用。有些病人表现出多系统、多器官病变,全科医生靠帮助病人选择有针对性的专科治疗, 并指导病人从整体上综合考虑使用的药物,以经济、安全、有效为目标,避免重复用药或盲

43、目使用补益药物、滥用抗生素。同时还要注意到临床用药受家庭成员,尤其是家庭权力中心 成员的健康信念模式与疾病因果观的影响,以及社区文化、习俗、意识、设施等影响,因此, 真正做到合理用药还要注意寻求与协调家庭支持和对社区健康意识的正确引导。 (四)加强健康教育 病人教育是全科医生在日常医疗实践中对个别病人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它是健康教育的 一种具体形式,是全科医生与病人交流的重要方式,采用面谈沟通、环境和宣传媒介熏陶, . . 解释健康问题发生原因、发展规律及执行治疗方案时的注意事项,介绍与健康问题相关的预 防、治疗、保健和康复方法,说明与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健康危险因素的作用,以及 病人、 家

44、庭在解决健康问题中的角色,指导病人改善求医符为,旨在增加病人对医嘱的顺从牲, 纠正病人不良的健康信念模式和疾病因果观,帮助病入制定改善不良行为的措施。 (五)适时随访干预 随访是病人按照医生的要求而定期或不定期的就诊,医生借此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并指导 患者康复。对于许多有健康问题的病人来说,支持、解释和随访是病人管理中必要的部分, 也是全科医生整体治疗的十分有效的部分。通常需要随访的主要有自限性、急重性和慢性病 三类健康问题,预约随访时间及频繁程度依必要性而定。自限性健康问题经过一定时间后还 未改善,或情况有任何重大变化,病人就应该自动再次复查。因急性的、重要的、危及生命 的问题住院治疗,出院后

45、的随访是很重要的,可以保证管理的连续性。随访对于慢性病、不 能治愈的疾患是较重要的管理方式,这些问题处理强调照顾而不是治愈,从发现问题的早期 到治疗的任何阶段,常规的指导和周期性的复查,对可能的并发症需要预见或确认,并可以 回顾治疗是否得当,是良好的临床管理的基础;对于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等各个方面的 功能状态,全科医生都应仔细地评价,以便通过自己的服务和病人的自我保健达到其相对健 康和生命质量的最佳状态。随访还可根据时间分为近期和远期两类情形,在近期随访中,医 生主要观察病人治疗的效果及某些反应,并根据随访情况和复查结果来调整用药;远期随访 可获得某一治疗方案的长期放果、远期并发症及生存时

46、间,有利于筛选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并可建立资料档案,掌握某一疾病的发展规律,有助于医学研究的发展。以肺癌病人为例, 尽管患者经过手术切除或者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后病情得以缓解,但仍不能视为痊愈。作 为一种全身性的疾病,血液和淋巴管中的癌细胞以及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细胞会在停止治疗后 或机体抵抗力降低时重新增生引起复发和转移。即使对于临床治愈的病人,5 年以后仍可能 发生转移。同时,患肺癌的病人发生第二个原发癌的可能性也必须给予重视。通过随访可做 到早发现、早治疗,通常癌症患者比较重视近期随访。因此,随访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地采 集病人治疗的效果及某些反应,并根据随访结果及时调整用药,同时在长期观察

47、中可以获得 某种疾病的发展规律。 六、开展个体化、整体性服务 以个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是全科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旨在要求健康照顾不应仅仅以 生物医学对疾病的认识实施医疗服务,而应以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根据照顾 对象的具体情况,围绕着被照顾的“个人”,开展相应的医疗照顾。例如对高血压病、糖尿病 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生物医学的基本要求,就是要尽最大努力控制血压、血糖,保护重要 脏器的功能,至干患者的内心感受、经济承受力、用药的反应等则不是考虑的主要方面,因 而临床上常常出现这样的矛盾医生认为制订的治疗策略、治疗方案是正确的、对患者有利 的,而患者却有不同的看法,不愿意被动地服从于医生对

48、某一疾病的“标准化”模式,提出 种种质疑, 依从性差, 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出现一些极端冲突,医患双方均难以接受和理解。 如恶性肿瘤的治疗,究竞选择怎样的医疗方案对患者最合适,专科医生与患者及其家属的考 量是不同的。医疗方案错了吗?病人的要求过分吗?答案都是否定的,问题的关键是思考的 角度。医生具备医学知识背景和临床工作经验,是医疗决策的主体及医疗服务的主要施行者, 但必须认识到的是,患者不是机器,而是有思想、有感情、有尊严、有感觉的人,他们的生 活环境、生活习性不同,体质禀赋有异,他们希望医生不仅能为他们解除病痛,而且在开展 医疗服务时,能够既站在医学的角度,又站在患者的角度,兼顾他们的感受

49、,只有这样才能 达到大家共同期待的医学照顾的目标。 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中,全科医学倡导“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在尊重人的尊严和需要, 理解病人的期望与要求的前提下,充分了解每一个服务对象的背景,强化个体化、整体性照 . . 顾,无论是医疗、廉复,还是健康咨询、养生保健,均需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以适当的 方式,提出恰当的、患者可接受的建议和方案,以达到最好的健康照顾韵目标。 中医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强调个体化、整体性。中医整体观念、辨证施治强调和体现的 正是把人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看作一个完整的整体,认为生命就是存在于这个整体中的运动、 变化,人的健康、疾病、强壮、虚弱等等一切问题,都不能静止、局部地看待,而应在整体 观上考量, 以维持和恢复整体动态平衡为目标,同时充分考虑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先天禀赋、 后天调摄、自然气候、水土环境、学养感受无一不影响着人的病证表现及其变化,因而无论 治疗、康复、养身、保健均要在遵循共性原则的前提下,针对个性施治、调养,才能达到最 优化的效果,这便是千变万化的中药、腧穴配伍的根源所在,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精髓所 在。在中医全科医疗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这个原则,才能够最好地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 例如对于一个高血压病头昏头胀的患者,根据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