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5032142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99.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卷.pdf(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11 页 高一语文三月月考试卷 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 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人类社会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空间是固定、具体的,而时间则需要通过某种办法加以测定和 标识。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的参照最初是感知和观察到的物候和气候的变化。什么时间月圆了、月缺了, 什么时候气候转暖,种子发芽、庄稼生长了这些变化就被我们的先人用来作为早期测定时间的依据。 时间是人类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人们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 就要进一步选择具有普适性

2、、学科&网恒久性和周期循环性的参照物。于是,太阳、月亮、谷物的成熟期 等,就成为了优选的参照系。人类很早就学会观察日月星辰,用以测量时间。大约在纪元前五千年,人们 利用指时杆观察日影。纪元前11 世纪,已经有了关于日晷和漏壶的记载。详细记录时间的钟表的发明,大 约是 13 世纪下半叶的事情了。 协调和规范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是各国的特定历法。世界现行历法最为普遍的有: 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太阳历或称阳历,我国当今使用的公历就是这一历法,作为我们 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的制定,实质上也是以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作为参照物的;还有 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

3、参照物的太阴历或称阴历;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后经汉武帝太初元年修订的 兼顾太阳历和太阴历确定的历法是阴阳合历,即所谓“夏历”“农历”,或俗称的“阴历” “旧历”。这样说 来,我们的夏历是既参照了对月亮的观察,又参照了对太阳的观察而制定的。 我们的民间传统节日体系,例如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依据过去千百年来通行的阴阳合历而确定的。这 种历法在我们的实践活动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正像我们对光华照人的月亮以及太阳倍感亲切一样,对使 用了几千年的阴阳合历我们同样有着深深的钟情和依恋。 为了找到一个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又准确标识寒暑往来规律的计时办法,人们将一年365 天平分为 24 等份,分别给予一个名称,

4、如立春、雨水等,于是就形成了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标识制度。在某些历史时 期,某些节气的名称与今或有不同,但在汉代刘安著淮南子中,就明确有二十四节气名称的记载了。 各个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作为标志,即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我们的先人发明节气,把自然界的变 化、动植物以及人体功能的状态和变化都反映出来了,而且相当准确:雨水,草木萌动;立秋,凉风至等。 这些都是从人们对自然界的细腻感觉出发而形成的,体现出对客观规律的准确认知,相当科学。 以上在我们中国人生活中合并使用的阴历阳历时间制度,各有其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 表面上看来似乎互不关联、彼此相悖,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交错使用、互为补充,形成

5、了协调并用、多元而 统一的时间计算体系。这个多元而统一的时间制度就是我们中国人生产生活节律和节日体系的背景。 (刘魁立中国人的时间制度,有删改) 1. 下列理解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3 分) () 第- 2 -页 共 11 页 A.“阴历”也称“农历” “旧历”,即我国自夏代开始使用的“夏历”,是以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周期为参照物 的太阴历。 B.从感知、观察物候和气候的变化,到选择具有普适性、恒久性和周期性的参照物,人们测定和标识时间 的方法不断改进。 C.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是以过去千百年以来通行的阴阳合历为依据为确立的,是我们民俗传统的一部分。 D.二十四节气都有明显的物候标志,作为一种时间

6、标识制度,它有利于人们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 2. 下列对“时间制度”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原文观点不一致的一项是(3 分) () A.各民族或国家群体内部公共时间制度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公共时间制度的实施靠各国特定的历法 协调和规范。 B.历法是时间制度的重要内容,根据参照物的不同,世界上目前普遍分为太阳历或阳历、太阴历或阴历、 阴阳合历三种。 C.作为传统时间制度组成部分的二十四节气,在某些历史时期某些节气有不同的名称,这种情况在淮南 子中已有记载。 D.时间制度中阴历阳历各有科学依据、计算方法和历史发展进程,中国人合并使用,构成生产生活节律和 节日体系的背景。 3. 下列理解和推断,与原

7、文内容相符的一项是(3 分) () A.为了更准确地衡量、计算、记录时间,人们制造出指时杆、日晷、漏壶等,作为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 生过程的参数。 B.阴阳合历是我们确定传统节日体系的依据,这是因为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的依据太阳历,有的依据太阴历。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月亮一年内的位置变化及其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而制定 的。 D.我国阴历阳历合并使用的时间制度,符合月球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的周期性变化,能够反 映寒暑往来的自然规律。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 我们的裁缝店 李娟 在城市里,裁缝和裁缝店越来越

8、少了,但在喀吾图,生活迥然不同。这是游牧地区,人们体格普遍高 大宽厚,再加上常年的繁重劳动,很多人身体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变形,只有量身定做的衣服才能穿的平展。 我们租的店面实在太小了,十来个平方,中间拉块布帘子,前半截做生意,后半截睡觉、做饭,但这 样的房间一烧起炉子便会特别暖和。很多个那样的日子,狂风呼啸,昏天暗地,小碎石子和冰雹砸在玻璃 上, “啪啪啪啪”响个没完没了。 。 。 。 。但我们的房子里却是温暖平和,锅里炖的风干羊肉溢出的香气一波 一波的滚动,墙皮似乎都给香的酥掉了。 我们还养了金鱼,每次和顾客讨价还价相持不下时,我们就请他们看金鱼,这样的做法实在是这偏僻 荒寒地带最不可思议的定

9、物-清澈的水和 这样,等他们回过神来,再谈价钱,口气也会软下来许多。 第- 3 -页 共 11 页 多数人们很少进屋,最有趣的是一些老女人,偶尔来一次,取了衣服却死活不愿试穿,即使穿了也死 活不照镜子,你开玩笑地拽着他们往镜子跟前跑,让他亲眼看一看这身衣服多漂亮,可越这样就越害羞, 双手捂着脸,快要哭出来似的。 女人们就热闹多了,三三两两,不做衣服也时常过来瞅一瞅,看我们有没有进新的布料,如果有了中 意的一块布,未来三个月就一边努力攒钱,一边再三提醒我们,一定要给她留一块够做一条裙子的 库尔马家的儿媳妇也来做裙子了,她的婆婆量完尺寸我们让她先付定金,这个漂亮女人二话不说, 从婆婆拎着的袋子里抓

10、出三只鸡来-“三只鸡,换条裙子,够不够?” 她订的是我们最新进的晃着金色碎点的布料,这块布料一拉出来,村子例几乎所有的年轻媳妇都跑来 做了一条裙子。 她说: “不要让公公知道啊?公公嘛,小气嘛,给他知道了嘛,要当当(唠叨、责怪)嘛?” “婆婆知道就没事了?” “婆婆嘛,好得很嘛?”她说着拽过旁边那矮小的老妇人,“叭”地亲一口: “裙子做好了嘛,我们两 个嘛,你一天我一天,轮流换着穿嘛” 她的婆婆轻轻嘟囔一句什么,露出长辈才有的微笑。 但是我们要鸡干什么?但是我们还是要了。 还有的人自己选布来做,衣服做好后婆婆不够钱来取,只好挂在我家店里,一有空就来看一看,试穿一下, 再叹着气脱下来挂回原处。

11、有个小姑娘的一件小花衬衣也在我们这儿挂着,加工费也就八元钱,可她妈妈始终凑不出来,小姑娘 每天放学路过我家店,都会进来对着新衣服摸了又摸,不厌其烦地给同伴介绍:“这就是我的! ”穿衬衣的 季节都快要过去了,可它还在我们店里挂着!最后,我们先受不了了。有一天,这孩子再来看望她的衣服 时,我们就取下来让她拿走,小姑娘惊喜得不敢相信。在那儿不知所措地站了好一会儿,才慢吐吐挪出房 子,然后转身飞快跑掉。 裁缝的活不算劳累,就是他麻烦,量体、排料、剪裁、配零件、烫粘合衬、合缝 做成后,还得 开扣眼,钉扣子,缝垫肩、锁裤边。浅色衣服还得洗一洗,缝纫机常加油,难免会脏一点,而且烙铁也没 有电熨斗那么干净,一

12、不小心,黑黑的煤灰就从气孔漾出来,沾得到处都是。 是呀,从我们当裁缝的第一天起,就发誓一旦有别的出路,死也不会再干这个了。但假如有一天不做裁缝, 我们还是得想办法赚钱过日子,过同样辛苦的生活。-可能干什么都一样的吧? 是这样的,帕孜依拉来做衬衣,我们给她弄得漂漂亮亮的,她穿上以后高兴得在镜子面前转来转去地看。 但是我立刻发现袖子那里有一点不平,就殷勤地劝她脱下来,烧好烙铁,“滋 -”地一家伙下去烫 糊一大片 怎么办呢?我们商量了半天,把糊的地方裁掉,用同样的布接了一截子,将袖口做大,呈小喇叭的样 式敞开,还钉上了漂亮的扣子,最后双给它取了个名字:“马蹄袖”。 但是后来几乎全村的年轻女人都把衬衣

13、袖子裁掉一截,跑来要求我们给她们加工“马蹄袖”。 干裁缝真的很辛苦,但那么多事情,一针一线的,不是说拆就能拆得掉。当我再一次把一股线平稳准 确地穿进一个针孔,总会在一刹那想通很多事情。(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第- 4 -页 共 11 页 A.作为游牧地区, 喀吾图与城市 “生活迥然不同” ,读者由这一点出发会感受到裁缝店里的寻常事别有趣味。 B.养金鱼可以成为裁缝店独特的生意经,是因为金鱼转移了顾客的注意力,让他们在美的愉悦里一改平日 的斤斤计较。 C.作者善于借小故事来表达情感,比如接受女顾客以鸡换衣,既是对她个人爱美之心的赞

14、赏,也含有一种 对质朴人情的认同。 D.本文记述了裁缝生活中温馨的插曲,但并没将这种生活过于浪漫化,一针一线辛苦踏实的劳动,才是平 稳真切的生活感受。 5. 结合上下仍,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5 分) 6. 本文的语言充满生活气息,请结合全文对此加以赏析。(6 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 小题, 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 题。 材料一 : 传统文化进校园,近些年来一直没有停。戏曲进校园,武术进校园,书法进校园,楹联进校园,等等。 总体而言,大多属于艺术类范畴。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 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两者同属文

15、化的一部分,而“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关乎世道人心。 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戏曲、武术等进校园,很有必要,但 不必进入所有学校,需要进入所有学校的是“道”,重心是德性教育,其支撑点则是礼仪教育、人格教育、 担当教育和经典教育。在这问题上着力,庶几可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素质。 传统文化浩瀚博大,涵盖万有,但各部分的重要性并不等同。在学风浮躁的当下,某些表演性强、热 闹、花哨、容易显示成就的活动,可能成为首选,但它注定是光开花、不结果的造势运动。而德性教育, 不仅社会能见度低,而且需要做艰苦细致的努力,短期内不容易见成果,却是我们民族的百年大计,任何 一位希冀

16、成为教育家的教师、校长都应该在这一关键点上有所作为。 ( 摘编自彭林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心与支点) 材料二: 某杂志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第- 5 -页 共 11 页 材料三 : 本报讯 (记者施剑松 ) 传统文化教育赢得小学生的欢迎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来自北京多所小学的反馈表 明,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以及普遍存在的师资缺口,是阻碍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重要原因。 日前,在阅读推广中心举办的“优秀传统,阅读领航”校长沙龙上,北京东城区一位校长指出,现在 的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缺乏兴趣,要帮助学生真正爱上传统文化,学校迫切需要更多的专业支撑。 北京海淀区一位校长呼

17、吁,应加大对学校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培训力度。 阅读推广中心主任认为,阅读是让小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的极佳切入口。他向参会嘉宾系统介绍了阅读 推广中心近年来推进的少儿阅读分级分类设计和国学主题体验式阅读项目后指出,成体系的阅读设计和良 好的阅读体验将有效提升学生亲近传统文化的主动性。 ( 摘编自传统文化进校园须突破师资瓶颈) 材料四 : 传统文化进校园,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行动起来。有形的笔墨书香可以承载传统文化,无形的互 联网大数据亦可容纳它。在具体做法上,一是应当提供传统文化的良好载体,即适合各类学生阅读的读本; 二是将中华文明礼仪列入学校必修课,用必修的方式,促进中华传统文化进入校园,进入年

18、轻一代的心灵。 传统文化进校园,走进了课本,依然还不够,让学生们真正将传统文化吸收,使其成为生命中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才是关键。面对皎洁的月光,能感受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意境;面对离别,会 脱口而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面对爱情,会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浪漫情调。当这些诗词 代表的传统文化真正内化进每个学生的人格当中,我们便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完美的继承和诠释。( 摘编自 王学永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入脑入心”是根本)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3 分) ( ) A. 一些人为了追求短期效益,就可能选择表演性强、热闹、花哨的传统文化形式进入校园。 B. 大部

19、分教师对传统文化了解不透彻,师资不足已成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困难之一。 C. 在通过阅读让小学生亲近传统文化方面,阅读推广中心率先进行了尝试,预计将取得显著成果。 D. 传统文化真正内化进每个学生的人格当中,成为生命的一部分,才称得上是对传统文化的完美继承和 诠释。 8.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 分 ) ( )() A. 戏曲、武术、书法等属于“术”的传统文化进入校园,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素质。对这些做法, 材料一的作者持反对态度。 B. 虽然“道”和属于形式、方法的“术”同属文化的一部分,但“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和世道人 心相关,比“术”更为重要。 C. 礼仪

20、教育、人格教育、担当教育和经典教育是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支撑点,任何偏离了这些支撑点的传 统文化教育都是徒劳无效的。 D. 少儿阅读分级分类设计和国学主题体验式阅读是阅读推广中心近年来推进的项目,其有助于小学生亲 近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E. 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困难,材料二和材料三的看法有同有异;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内容,材料一 和材料四都认为礼仪教育是最重要的。 第- 6 -页 共 11 页 9. 如何提高传统文化走进校园的成效?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 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 题。

21、陈从信字思齐,亳州永城人。恭谨强力,心计精敏。太宗在晋邸,令典财用,王宫事无大小悉委焉。 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责之曰:“国无九年之 蓄曰不足,尔不素计而使仓储垂尽,乃请屯兵括民船以运,是可卒致乎?今设汝安用,苟有所阙,当罪汝 以谢众!”三司使楚昭辅惧,诣太宗求宽释,使得尽力。太宗既许,召从信问之,对曰:“从信尝游楚、泗, 知粮运之患。良以舟人之食,日历郡县勘给,是以凝滞。若自发舟计日往复并支,可以责其程限。又楚、 泗运米于舟,至京复辇入仓,宜宿备运卒,令即时出纳,如此,每运可减数十日。楚、泗至京千里,旧八 十日一运,一岁三运。若去淹留之虚日

22、,则岁可增一运焉。今三司欲籍民舟,若不许,则无以责办,许之, 则冬中京师薪炭殆绝矣。不若募舟之坚者漕粮,其损败者任载薪炭,则公私俱济。今市米腾贵,官价斗钱 七十,贾者失利,无敢致于京师,虽居商厚储亦匿而不粜,是以米益贵,民将饿殍。若听民自便,即四方 奔凑,米多而价自贱矣。”太宗明日具奏,太祖可之,其事果集焉。太宗即位,迁东上阁门使,充枢密都承 旨。会八作副使綦廷硅,因疾假满不落籍,愈日不朝参,即入班中,宣徽使潘美、王仁赡并坐夺奉一季, 从信与阁门使商凤责授闲厩使、阁门祗候,佘抵罪有差。太平兴国三年,改左卫将车,复为枢密都承旨。 太宗征并、汾,以为大内副部署。七年,坐秦王廷美事,以本官罢。明年,

23、分使三部,以从信为度支使, 赐第于浚仪宝积坊,加右卫大将军。九年,卒,年七十三,赠太尉。 (节选自宋史 ?陈从信传 )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 B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 C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 D开宝三年秋三司言仓储月给止及明年二月请分屯诸军尽率民船以资江淮漕运太祖大怒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累官,谓积功升官,意思与“累迁

24、”相似,文中指经过多次升迁后担任某官职。 B漕运,有河运、水陆递运和海运三种,一般指通过运河并沟通天然河道转运漕粮。 C郡县,古代地方两级行政单位,大体相当今天的省与县。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D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所称的唯一名号,如文中的“太祖”“太宗”。 12下到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陈从信善于理财,深得信任。宋太宗赵光义将朝廷中的财务费用交由陈从信主管,宫中大小事务全都委 托给他办理。 B陈从信精明能干,为国分忧。他周密核算运粮船只往返时问,建议由每年三运增至四运,解决了京城仓 储不足的问题。 第- 7 -页 共 11 页 C陈从信体

25、察民情,关心民生。京城米价日盐上涨,民不聊生之时,他建议放开米价让百姓自由买卖,使 米价得到平抑。 D陈从信恭敬谨慎,颇受重用。虽然历经仕途的浮沉,他却始终能够恪尽职守,因而得到太宗的器重,最 终加右卫大将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今三司欲籍民舟,若不许,则无以责办,许之,则冬中京师薪炭殆绝矣。 (2)虽居商厚储亦匿而不粜,是以米益贵,民将饿殍。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 11 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 题。 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

26、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注】本诗是作者贬任偏远地区的朗州司马时所作。汉寿城,朗州古城。刍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 作祭品。石麟:贵族墓前的石兽。华表:指路的路牌。才:隐约。东瀛:东海。东瀛变,指沧海 桑田的变化。 14. 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5 分) A. 首联因不见人烟,所以“对”字组合起来的荒祠、古墓、荆棘、榛莽之类愈多,愈显出古城的荒凉。 B. 颔联写“牧竖” “行人”,极大增添了景中的生气。颈联写华表、石碑表现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C. 这首诗打破了一般律诗起、承、转、合的条框,首颔颈三联浑然一体,极力铺陈汉寿城遗扯的景象。 D.

27、在尾联兴和废的慨叹中,诗人阐明了关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朴素辩证观点,强化了全诗的消极思想。 E. 本诗主要寄托诗人贬谪到偏远地区后的凄凉之感、对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和归隐田园的向往之情。 15. 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 小题, 5 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5 分) (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_ ,_,_。 ” (2) 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_ ,_ 。 ” 第- 8 -页 共 11 页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17. 下列各句中

28、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一些地方贪一时之功、图一时之名,对容易从数字上反映出来的、能够吹糠见米 的成绩十分用力,对打 基础、管长远的项目不感兴趣。 国民党军队一路溃败,从福州往厦门方向逃奔,士兵们一个个筚路蓝缕,狼狈不堪。 本公司承诺十九天完成家装工程,拖一天罚一千元,一言九鼎 ,决不食言。 前进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越是取得成绩的时候,越要如履薄冰 ,居安思危,绝不能犯战略性、颠覆性 错误。 一些运动员在不完全了解国家乒乓球队管理模式调整具体内容的情况下,意气用事 ,擅自退赛,造成了 恶劣的社会影响。 石墨烯在超级电容器尤其是微型超级电容器方面的应用前景稍微靠谱一点,

29、而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前 景微乎其微 。 A. B C 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 A.从房地产行业的长期发展看,在中国未来的10 年内依然是一个很好的行业,可是这个行业需要洗牌,需 要价格和利润回归正常。 B高中语文课标强调,课内必读书目中传统的经典作品必须应占1/2 以上,因为高中孩子学习古诗文的能 力毕竟增强了。 C之前很多旅客对我们的工作有很多不解,通过报道,很多旅客对我们的工作有了更多支持和理解,也使 春运旅客的进站秩序更加良好。 D.新时代的根本特征之一就是追求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要淡化GDP ,政府要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调整 结构和深化改革上。 19

30、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 分) () A介绍信:兹介绍我校张明华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予接洽为荷。 B失物启事: “本人不慎于早6 点左右在菜市场遗失一部手机,请捡到者速速归还。” C节日贺卡:垂念师恩,永世不忘。值此春节到来之际,恭祝恩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 D邀请函:诚邀你1 月 20 日上午 8:00 来本公司参加公司庆典,务必准时。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过去,搜寻外星生命的大多数研究都将目光对准氧气,:如果一颗遥远行星上存在甲烷和二 氧化碳,且没有一氧化碳,那么其上很可能存在生命。?因为二氧化碳和甲烷代表碳原子相反 且极端的氧化水平,非生物过程很难在不产生一氧化碳(中间物)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如果某颗行星富 含一氧化碳,。这种新认识可能带来新突破,人类有望在不远的将来发现外星生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